汉灵帝鸿都门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鸿都门学是东汉末年由汉灵帝发起创立的一所艺文机构,以尺牍、辞赋、鸟虫篆作为取材标准,大量招引才艺之士为官。由于遭到正统士人的激烈反对,鸿都门学虽然在迅速兴起之后,很快就在历史舞台消失,但却在政治、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学的方法,结合东汉末年的政治形势,对汉灵帝的一生进行综评,探讨鸿都门学成立的深刻历史原因,考证与之有关的基本史实,揭示其具有的制度特征。
     第一章简述鸿都门学的研究状况,确定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及重点,说明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综述汉灵帝的生平以及鸿都门学成立的原因。在概括灵帝生平时,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评述。桓灵之际的东汉王朝动荡不安,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士人离心,边患不断。灵帝身为外藩,在外戚势力的扶持之下登上皇位,为了巩固皇权,灵帝不得不在各大政治势力之间寻求平衡。同时,面对深重的危机,灵帝不甘心坐以待毙,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东汉王朝行将灭亡的命运。在变革失败的情况下,灵帝身上固有的封建帝王的荒侈本性充分暴露,作出许多乱政之举,最终把东汉王朝推向灭亡的深渊。鸿都门学是作为灵帝变革的一项措施出现的,它的成立具有深刻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共分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中灾异是其成立的近因;帝王对于辞赋的喜好是成立的远因;灵帝从当时政治形势出发,维护统治的动机是成立的深层原因。
     第三章对鸿都门学所涉及的名物进行考证。包括鸿都门学地理位置考、鸿都都门学人物考、鸿都门学才艺考三个部分。澄清基本史实是进行理论研究之前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鸿都门是洛阳都城中的一座宫门,但对其所在的确切位置却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北宫之中,另一种则认为在南宫之中。本文通过对文献的考订,认为鸿都门的确切位置应当在南宫之中。鸿都诸生群体庞大,数以千计,很多还享有高官显爵,但是史籍之中留存下来的相关记载却很少,姓名可考者仅有七人。在本章之中,首先对鸿都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乐松是否任中常侍一事进行考证,据此对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的政治意图加以审视;然后通过材料的排比,概述鸿都文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梁鹄生平经历,从梁鹄在汉末动乱中的去取选择,探讨鸿都门学群体与士人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鸿都门学的思想取向。在对人物的考证之后,再对鸿都门学诸生所擅长的才艺逐一加以分析。鸿都门学的辞赋创作中以俗赋作品居多,尺牍则大多是一些公牍文体,鸟虫篆是同时具有政治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的特殊书体。
     第四章从制度的层面对鸿都门学的特征加以探讨。分别将鸿都门学与太学、金马门待诏、东观进行对比,在彼此间的比照中凸显各自的特点。鸿都门学与太学相比,两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差异:入学方式、生员构成、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的待遇与出路。鸿都门学与金马门待诏相比,两者在人员数量和任职情况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别,鸿都门学不仅人数远多于金马门待诏,而且政治前景也比后者更为优越。两者的相似之处,则是都与后世的门下省制度有关联。鸿都门学与东观相比,两者在机构功能、成员身份、艺文创作三个方面有所不同。东观的功能要多于鸿都门学,其成员也多以高门士人为主,艺文创作风格上正统而保守。
Hongdumen Academy was an art institut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Han Ling Emperor at the end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Hongdumen Academy conscripted many people who had acquired their mastery of Chi Du,Han Fu and NiaoChongZhuan into the government. Hongdumen Academy disappeared away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rapidly soon after its rapid rise,by reason of the orthodox intellectuals'strong opposition.Even so, Hongdumen Academy resulted in very great influence on politics,education and literature.In this paper,using the method of phiology,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olitical status in a bid to evaluate the life of Han Ling Emperor,explore the complex reasons of Hongdumen Academy's fonudation,make a textual research on fundamental historical facts,reveal the important feature of Hongdumen Academy.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pti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 to determine the object of study papers,scope and focus of how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Chapter II an overview of the life of Han Ling Emperor and the reasons of the Hongdumen Academy's fonudation. The thesis which divides into four parts summarize the life of Han Ling Emperor. At that time when Han Ling Emperor ascended the throne,the Later Han Dynasty faceded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outside sorrow and inte rnal troubles.The ruling class tnternal Waiqi and eunuch took their turns to control power,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estranged themselves gradually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frontier was very unsteady.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his rule, Han Ling Emperor had to try to find a balance among all political powers. Confronting the serious crisis,Han Ling Emperor was unwilling to await his doom,he took some measures to save crisis.After the failure of reformation,the inherent dissolute nature of feudal emperors had been fully exposed, Han Ling Emperor made many ridiculous actions which pushed the Later Han Dynasty into the abyss of downfall eventually.The foundation of Hongdumen Academy was one of Han Ling Emperor's reforming measures,its appearance had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thesis which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 a theory of "heterodoxy of natural disasters"was the proximate cause.the Emperor's love of cifu was the remote cause,the motive for maintaining control was the deep-root cause.
     Chapter III of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name objects about Hongdumen Academy,including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Hongdumen Academy,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figures of Hongdumen Academy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skills of Hongdumen Academy.Clarifing facts is the basis and prerequisite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Hongdumen is one of palace gates in Luoyang,there are two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exact position of Hongdumen,the first view considered that Hongdumen was a palace gates of northern palace,on the contrary,the second opinion deemed it was in the sonthern palace. Our textual research shows that Hongdumen was a palace gates of southern palace.The number of Hongdumen Academy members was enormous, there were nearly one thousand members in Hongdumen Academy.Although many of them were of high official titles,only a few records were left.There were only seven people whose names were recorded.In this chapter,we will first discuss weather Yue-song had held the office of Zhong-chang-shi,in view of above, examine closely the politic motive of the foundation of Hongdumen Academy.Then we will introduce the biography of Liang-hong,who was another representative of Hongdumen Academy, by means of Parallelism and contrast of literature material.From the choice of Liang-hong, we will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ngdumen Academy group and traditional intelligentsia group,and the mental orientation of Hongdumen Academy.After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representatives,the chapter will analyse the skills of Hongdumen Academy one by one.The members of Hongdumen Academy produced many prose poems,most of them were popular rhapsoddies.Chi-du mainly were official papers, Niao-chong seal script wsa a kind of special typeface,which had both political function and decorate function.
     ChapterⅣ of the probe of Hongdumen Academy's features on system level. Hongdumen Academy were compared with imperial college,Dong-guan and Jin-ma-men Daizhao separately.By means of contrast,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four distinctions between Hongdumen Academy and imperial college:matriculation,composition of members, content and goal of courses,treatment and prospects. Compared with Jin-ma-men Daizhao,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umber of members and the arrangement for posts.There were far more members in Hongdumen Academy than that in Jin-ma-men Daizhao.The members of Hongdumen Academy had better political future than Jin-ma-men Daizhao.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Hongdumen Academy and Jin-ma-men Daizhao was that they both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Later generation's system of subglottic province. There were three distinctions between Hongdumen Academy and Dong-guan:institutions function, membership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Dong-guan had more functions than Hongdumen Academy,most of the members of Dong-guan were of noble birth.For this reason,their literature works were orthodox and conservative.
引文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②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60页。
    ③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④张朝富:《“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汉末“文人群落”重组》,《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⑤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⑥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⑦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
    ⑧曾维华孙刚华:《东汉“鸿都门学”设置原由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l期。
    ①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同上
    ③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l0页。
    ④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⑤同上
    ⑥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99页。
    ⑦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⑧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⑨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36-737页。
    ⑩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①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②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④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85页。
    ⑤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⑥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出版社,1978年,第191页。
    ⑦崔瑞德、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l0页。
    ⑧张振龙:《鸿都门学性质的再审视》,《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⑨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①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14—315页。
    ②孙明君:《汉魏政治与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4页。
    ③徐难于:《汉灵帝与汉末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18—119页。
    ④同上,第119页
    ⑤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f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⑥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41—242页。
    ⑧徐难十:《汉灵帝与汉末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20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77—478页。
    ②徐难于:《汉灵帝与汉末社会》,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120页。
    ③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8页。
    ④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⑤胡旭:《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的繁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⑥王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⑦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⑦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⑧龚克昌:《论汉赋》,《文史哲》,1981年,第1期。
    ⑨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
    ①同上
    ②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7—368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0页。
    ①范哗撰,李贤注:《后汉书》卷十上《明德马皇后纪》,二十四史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11页。以下引用《后汉书》皆据此版本,不一一注明。
    ②《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儵传》,第1122—1123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第2080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第2017页。
    ②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二《考绩》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8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四《杨秉传》,第1772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2页。
    ①《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第1939页。
    ②《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6页。
    ①《后汉书》卷九十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第2243—2244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70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第2244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8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八《曹节传》,第2525页。
    ⑤《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9页。
    ①同上
    ②《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5页。
    ③《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40l页。
    ④赵冀:《二十二史札记》卷四“东汉诸帝多不永年”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56页。
    ①《后汉书》卷七十八《孙程传》,第2518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七《刘瑜传》,第1855页。
    ③《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1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8页。
    ②《汉汉书》卷四十四《徐防传》,第1500—1501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八《吕强传》,第2533页。
    ④《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36页。
    ⑤《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0页。
    ①同上。
    ②《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5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851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996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8页。
    ⑥同上。
    ⑦《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85l页。
    ⑧同上。
    ①《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②《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09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46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四《杨秉传》,第1774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5—1996页。
    ②《后汉书》《百官三》,第3600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八《吕强传》,第2532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0页。
    ⑤同上。
    ⑥同上,第1991页。
    ①同上。
    ②《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38页。
    ③同上,第339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1页。
    ⑤同上,1996页。
    ①同上,第1991—1992页。
    ②同上,1996页。
    ③同上,第1996—1997页。
    ④同上,第1998页。
    ⑤《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0页。
    ⑥《后汉书》六十下《蔡邕传》,第1998页。
    ⑦《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后汉书》六十下《蔡邕传》,第1999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0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88页。
    ⑤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
    ①《后汉书》《五行一》,第238l—2382页。
    ②《后汉书》卷十下《董皇后纪》,第447页。
    ③《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3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第1730页。
    ⑤《后汉书》《五行一》,第3272页。
    ①《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6页。
    ②《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6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第2117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传》,第2300页。
    ①《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2—1783页。
    ②同上,第1782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3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3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八《吕强传》,第2530页。
    ⑥同上,第2529页。
    ⑦同上。
    ⑧《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第2117页。
    ⑨《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76页。
    ⑩《后汉书》《五行一》,第3272页。
    ①同上。
    ②《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6页。
    ③《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6页。
    ③同上。
    ④《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传》,第2300页。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顺帝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0页。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0页。
    ②同上,第341页。
    ③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7页。
    ④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2005年,第78页。
    ⑤张朝富:《“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汉末“文人群落”重组》,《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⑥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⑦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7—368页。
    ①陆贾:《新语》,王利器:《新语校注》(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5页。
    ②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8页。以下引用《汉书》皆据此版本,不一一注明。
    ③《后汉书》《五行六》,第3365页。
    ①《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传》,第1054页。
    ②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4页。
    ③《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17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2—1998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9页。
    ①《后汉书》卷五四《杨赐传》,第1780页。
    ②《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襄传》,第282l页。
    ②同上,第2829页。
    ③龚鹏程:《汉代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20页。
    ④《后汉书》卷三《章帝纪》,第159页。
    ①《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固传》,第1373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1718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④阮元:《研经室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88—-389页。
    ⑤《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450页。
    ⑥李昉:《太平御览》卷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0页。
    ⑦王溥:《唐会要》卷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93页。
    ①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第86页。
    ②《汉书》《艺文志》,第1755—1756页。
    ③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17页。
    ④《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第2365—2366页。
    ⑤同上,第2366页。
    ①《汉书》卷六十四四下《王三褒传》,第2829页。
    ②《后汉书》卷《李尤传》,第2616页。
    ③《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1页。
    ④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07页。
    ①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l期。
    ②《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③《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400页。
    ④同上,第401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第2244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2189页。
    ③同上。
    ④《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59页。
    ⑤《汉书》卷九三《佞幸传》,第3726页。
    ①《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2509页。
    ②《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第1186页。
    ③同上,第2509—2510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八《侯览传》,第2524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⑥《后汉书》卷五十四《杨秉传》,第1722页。
    ⑦《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5页。
    ①岳庆平:《东汉在政治上对宗室的限制与利用》,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①《后汉书》《百官五》,第3617页。
    ②《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25页。
    ③同上,第741页。
    ④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十三“侍御史”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9页。
    ⑤《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第183页。
    ⑥《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1页。
    ⑦《通志》卷五十六《职官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90—691页。
    ①《后汉书》《百官五》,第3620页。
    ②同上,第3619页。
    ③《后汉书》《百官四》,第3614页。
    ④《后汉书》卷二十九《郅寿传》,第1032—1033页。
    ⑤《后汉书》卷三十一《苏章传》,第1107页。
    ⑥《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289—290页。
    ⑦《后汉书》卷四《和帝纪》,第176页。
    ①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74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5页。
    ③《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页。
    ④同上。
    ⑤《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第1657页。
    ⑥《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第2076页。
    ⑦《后汉书》《百官三》,第3596—-3597页。
    ⑧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35页。
    ①黄留珠:《东汉尚书职权试说》,《南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②杨鸿年:《汉魏制度从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九《窦武传》,第2240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根传》,第1840页。
    ③《后汉书》卷四十三《仲长统传》,第1646页。
    ④《后汉书》卷四十五《韩棱传》,第1535页。
    ⑤《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1617页。
    ⑥《后汉书》卷六十七《羊陟传》,第2209页。
    ⑦《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65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难传》,第2020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第2035页。
    ③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196页。
    ④《后汉书》卷三《章帝纪》,第130页。
    ①《通典》卷二十七《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9页。
    ②《后汉书》《百官三》,第3549页。
    ③《后汉书》卷三十六《贾逵传》,第2240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张训传》,第2258页。
    ⑤《后汉书》《百官三》,第3597页。
    ⑥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9页。
    ①孙星衍:《汉官六种》,续修四库全书,第七四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53页。
    ②史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③孙星衍:《汉官六种》,续修四库全书,第七四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53页。
    ④同上,第552页。
    ⑤《后汉书》《百官三》,第3593页。
    ⑥同上
    ⑦《通典》:卷二十一“门下省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1页;郑樵:《通志》卷五十二《职官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54页。
    ⑧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八“门下省”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41页。
    ①《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②《后汉书》《百官三》,第3549页。
    ③《通典》卷二十七《职官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9页。
    ④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7页。
    ①《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3页。
    ②顾炎武撰,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28—529页。
    ③黄留珠:《东汉尚书职权试说》,《南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38页。
    ②司马光编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73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5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二《陈寔传》,第2066—2067页。
    ③吴宗圈主编:《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④《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第3272页。
    ⑤《后汉书》《百官一》,第3358—3359页。
    ⑥。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八“九品中正”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101页。
    ①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②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二《考绩》,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8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六《仇览传》,第2481页。
    ④《后汉书》卷二十五《鲁丕传》,第883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九下《楼望传》,第2580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2043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八《符融传》,第2232—-2233页。
    ③《后汉书》卷八十《高彪传》,第2649—2652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三《申屠蟠传》,第1752页。
    ①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②《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0—1721页。
    ①章如愚:《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九三八册,第48l页。
    ②马瑞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九《选举考十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68页。
    ③王国维:《lf国维遗书》第四册《观堂别集》,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0页。
    ②同上,第34l页。
    ③《后汉书》《百官四》,第3610—3611页。
    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道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0页。
    ⑤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河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234页。
    ①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五七二册,第661页。
    ②王晓波主编:《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四册《河南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③《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④《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7页。
    ①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八“太平寰宇记”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96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传》,第2252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2000页。
    ④《郝氏续后汉书》卷九《袁绍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三八五册,第77页。
    ⑤王晓波主编:《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四册《河南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①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八《河南志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一○九四册,第627页。
    ②同上。
    ③刘永之、耿瑞玲:《河南地方志提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0页。
    ④该文后收入《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及《古籍论丛》、《河南地方志论丛》等论文集中。
    ①该文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
    ②该文载《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5期。
    ③刘永之、耿瑞玲:《河南地方志提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23页。
    ④高敏:《藕香零拾丛书本(元河南志)书后》,《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①《后汉书》称熹平石经的书体为古文、篆、隶三体,而据马衡等学者考证以及出士残碑实物证实,熹平石经所用书体仅为隶书一体。
    ②《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2547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0页。
    ②顾炎武:《石经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六八三册,第837页。
    ③查瑞珍:《战国秦汉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02页。
    ④《四库全书考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一四九七册,第509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l页。
    ②《后汉书》《百官三》,第3593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849页。
    ④《后汉书》《百官二》,第3576页。
    ⑤《汉书》卷六十七《霍光传》,第293l页。
    ⑥《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后汉书》《百官三》,第3593页。
    ②《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③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37页。
    ①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三十八,上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第274页。
    ②《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1473页。
    ③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18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十四《立政》,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9页。
    ②《三国志》卷十一《管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2—363页。
    ③《后汉书》卷四十三《朱穆传》,第1472页。
    ④《后汉书》卷三十下《襄楷传》。第1082页。
    ①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②《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56页。
    ③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4页。
    ①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②陈寿撰:《三国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页。
    ③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八“妙品”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15页。
    ④赵崡:《石墨镌华》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六八三册,第461页。
    ⑤杭世骏:《三国志补注》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五四册,第956页。
    ⑥《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1615页。
    ⑦同上,第1543页。
    ①周振鹤:《汉武帝十三刺史部所属郡国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②《后汉书》《郡国五》,第3519页。
    ③同上,第3505页。
    ④《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第l165页。
    ⑤同上,《梁竦传》,第1171页。
    ⑥同上,《梁翼传》,第1183页。
    ⑦同上,第1186页。
    ①郑彦卿:《梁鹄书法与故里考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②黄留珠:《两汉孝廉制度考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③《后汉书》卷四《和殇帝纪》,第189页。
    ①《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3l页。
    ②《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页。
    ③《后汉书》《百官三》,第3593页。
    ④《后汉书》《百官志》同上,第3596—3597页。
    ⑤《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739页。
    ⑥《后汉书》卷七十九《戴凭传》,第2553页。
    ⑦《后汉书》卷三十六《贾逵传》,第1240页。
    ⑧《后汉书》《百官三》,第3579页。
    ①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②《后汉书》卷五十八《盖勋传》,第1879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0页。
    ④《文献通考》卷三十六《选举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0页。
    ①侯建良:《东汉回避规定“三互法”辨证》,《中国人才》,2011年,第5期。
    ②王士伟:《中国任官回避制度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构想》,《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③《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1页。
    ④《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第2789页。
    ⑤《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第2792页。
    ①《三国志》卷十五《张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2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2页。
    ③同上,第1995页。
    ④《后汉书》卷五十八《盖勋传》,第1880页。
    ⑤《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31页。
    ⑥《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第2419页。
    ①《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第2421页。
    ②《三国志文类》卷三十三“蒯良蒯越对刘表”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一三六一册,第653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第2421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五十六《刘镇南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62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四下《刘表传》,第2421页。
    ⑥郝经:《郝氏续后汉书》卷八十九《食货》,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三八六册,第563页。
    ①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献帝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3页。
    ②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贾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0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传》,第2378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五十六《刘镇南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62页。
    ⑤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①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②杨慎:《升菴集》卷六十三“刘表善书”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二七○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13页。
    ③《三国志》卷二十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03页。
    ④张怀瑾:《书断》卷中“妙品”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一二册,第59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0页。
    ②王晓毅:《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
    ③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4—265页。
    ④鲁锦寰:《汉末荆州学派与三国政治》,《中州学刊》,1982年,第4期。
    ①李绰:《尚书故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六二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75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第1780页。
    ③《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1页。
    ④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04页。
    ⑤《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2贞。
    ①《后汉书》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第557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上《杜笃传》,第2595页。
    ③李善:《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6页。
    ⑤同上。
    ①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②容肇祖:《容肇祖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412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九《阳球传》,第2499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2页。
    ⑤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页。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6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109页。
    ③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39页。
    ④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0页。
    ⑤伏俊琏:《俗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1年,第47页。
    ①所引释文均见裘锡圭校定本,《(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②《后汉书》卷七十九《阳球传》,第2499页。
    ③详见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①《汉书》《诸子略》,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45页。
    ②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十四《韩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77页。
    ③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68页。
    ④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5页。
    ⑤刘勰撰,王利器校证:《文心雕龙校证》卷三《谐隐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02页。
    ⑥同上,卷十八《论说篇》,第127页。
    ⑦《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第2367页。
    ①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126页。
    ②《后汉书》卷七十八《蔡伦传》,第2513页。
    ③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④同上,第83页。
    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8页。
    ⑥刘熙:《释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二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12页。
    ①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六《陈蕃传》,第2162页。
    ③同上
    ④《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2页。
    ⑤《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第1871页。
    ⑥同上,第1872页。
    ⑦《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第3711页。
    ①徐师曾撰,罗根泽点校:《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8页。
    ②刘勰撰,王利器校证:《文心雕龙校证》卷五《书记篇》,上海:上海古籍…版社,1980年,第176页。
    ③同上,卷五《章表篇》,第154页。
    ④《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1页。
    ⑤《后汉书》卷六十《蔡邕传》,第1996-1997页。
    ①邓咏秋;《历代简牍形制特点概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年,第2期。
    ②查屏球:《从游士到儒生——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③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455页。
    ①章学诚:《乙卯剳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4页。
    ②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③蔡邕:《独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八五○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8页。
    ①《御批通鉴辑览》卷二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三三五册,第670页。
    ②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③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9—80页。
    ④《汉书》卷九二《陈遵传》,第3711页。
    ①《后汉书》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传》,第557页。
    ②冯翠儿:《赵壹<非草书)作时考》,《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6页。
    ③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卷一《后汉赵壹(非草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页。
    ④黎泉:《汉简书体浅析》,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2-413页。
    ⑤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2页。
    ①冯翠儿:《赵壹<非草书>作时考》,《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4页。
    ②王非:《<非草书>质疑驳议》,《中国书法》,1998年,第4期。
    ③《后汉书》卷八十《赵壹传》,第2632—2633页。
    ④《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第2137页。
    ⑤赵逵夫:《赵壹生平著作考》,《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⑥详见张天弓《<非草书>质疑》一文,载《中国书法》,1995年,第3期。
    ⑦详见王非《<非草书>质疑驳议》一文,载《中国书法》,1998年,第4期。
    ⑧冯翠儿:《赵壹<非草书>作时考》,《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6页。
    ①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卷一《后汉赵壹(非草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②朱长文:《墨池编》卷一《论十体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一二,第606页。
    ③韦续:《墨薮》上卷《五十六种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一二册,第607页。
    ④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卷一《后汉赵壹(非草书>》,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第2贞。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6页。
    ②《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1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0页。
    ④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58—759页。
    ⑤同上,第761页。
    ⑥《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1页。
    ⑦同L,第1722页。
    ⑧《说文解字》卷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第二二三册,第370页。
    ①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61页。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63页。
    ③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0页。
    ④马国权:《鸟虫书论稿》,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第158页。
    ⑤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第28页。
    ①马国权:《鸟虫书论稿》,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第142页。
    ②《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2页。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61页。
    ④关于该“启信”所用书体,学界尚存有争议,或认为其中字体的曲折笔道是由于织物褶皱所造成,但李学勤、马国权二先生均认为当属“虫书”,似以后者为是。
    ⑤《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1页。
    ⑥《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⑦朱长文:《墨池编》卷一《论十体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一二册,第606页。
    ①韦续:《墨薮》上卷《五十六种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一二册,第607页。
    ②容庚:《容庚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页。
    ③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23l页。
    ④同上,第240页。
    ⑤同上,第240—241页。
    ①《后汉书》《祭祀志》,第3205页。
    ②马国权:《鸟虫书论稿》,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第162页。
    ③《后汉书》《百官志》,第3599页。
    ④同上
    ⑤《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3页。
    ⑥《后汉书》《百官志》,第3600页。
    ①《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0一1721页。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
    ③《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1122页。
    ④《后汉书》卷四十八《杨终传》,第1599—1600页。
    ⑤陈梦家:《中国文字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6页。
    ⑥《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第1897页。
    ⑦: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页。
    ⑧同上,第130页。
    ①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三《浮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7页。
    ②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89—190页。
    ③《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2537页。
    ①刘涛:《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书体、书法与书写者》,载于《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②图片出自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刘涛、王素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书法艺术》一书第49页。
    ①《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l—172页。
    ②《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①《后汉书》卷九十七上《儒林列传》,第2545页。
    ②《廿二史札记》卷四“东汉功臣多近儒”条,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55页。
    ③《后汉书》卷四十八《翟酺传》,第1606页。
    ④《后汉书》卷九十七《儒林列传》,第2545—2546页。
    ⑤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十五《殇帝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5页。
    ①《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②《后汉书》卷六《顺帝纪》,第260页。
    ③《后汉书》卷二十六《伏湛传》,第893页。
    ④《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6页。
    ⑤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⑥《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9页。
    ⑦《后汉书》卷六十四《吴祐传》,第2100页。
    ⑧《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1页。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40页。
    ②同上,第341页。
    ③《文献通考》卷四十《学校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④马大英:《汉代财政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250页。
    ⑤《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2547页。
    ①同上,第2548页。
    ②《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2512页。
    ③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43页。
    ④同上,第44页。
    ①杨鸿年:《汉魏制度从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l页。
    ②丁毅华:《“待诏”小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③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七《孝灵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40页。
    ④《后汉书》卷廿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②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③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6—288页。
    ④《文献通考》卷三十五《选举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30页。
    ①王充:《论衡》卷十二二《程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89页。
    ②徐天麟:《东汉会要》卷二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05页。
    ③《艺文类聚》卷五二王粲《儒吏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40页。
    ④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⑤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22-3页。
    ①《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2页。
    ②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58—759页。
    ③《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20—1721页。
    ①孙星衍:《汉官六种》,续修四库全书,第七四六册,上海:上海古籍f出版社,1995年,第553页。
    ②《后汉书》《百官三》,第3593页。
    ③王充撰:《论衡》卷三十六《谢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8页。
    ④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0—302页。
    ⑤李浩:《东汉侍中探论》,《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⑥《后汉书》《百官三》,第3594页。
    ①《后汉书》《百官三》,第3596页。
    ②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③黄留珠:《东汉尚书职权试说》,《南都学坛》,1990年,第l期。
    ④《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伦传》,第1400页。
    ⑤《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第1537页。
    ⑥《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忠传》,第1555页。
    ⑦《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第918—919页。
    ①《后汉书》卷二十六《侯霸传》,第902页。
    ②《后汉书》卷二十六《郭贺传》,第908页。
    ③《后汉书》卷二九《郅寿传》,第1032页。
    ④《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8页。
    ⑤《后汉书》卷三十二《樊準传》,第1126页。
    ⑥王充撰:《论衡》卷十二《程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l页。
    ⑦《后汉书》卷六十八《符融传》,第2232页。
    ⑧《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5页。
    ⑨阎步克:《阎步克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出版社,1997年,第154页。
    ①《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6—1997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四《杨赐传》,第1780页。
    ③《汉书》卷四十七《贾谊传》,第2245页。
    ④《汉书》卷五十《汲黯传》,第2318页。
    ⑤王充撰:《论衡》卷十二《程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1页。
    ⑥同上,《谢短》,第199页。
    ⑦同上,《量知》,第192—-193页。
    ⑧荀子撰,安继民注译:《荀子》《儒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⑨王充撰:《论衡》卷十二《程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90页。
    ⑩《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第2018页。
    ①《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第288页。
    ②《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743页。
    ③蒋非非:《汉代功次制度初探》,《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l期。
    ④大庭修著,林剑鸣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2—443页。⑤朱绍侯:《西汉的功劳阀阅制度》,《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⑥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后汉纪校注》卷十六《安帝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42页。
    ⑦《论衡》卷十二《程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89页。
    ⑧同上,第188页。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9—80页。
    ②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五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447页。
    ①《汉书》卷五十八《倪宽传》,第2628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四《吴祐传》,第2100页。
    ③《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3页。
    ①同上。
    ②《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3594页。
    ③《文献通考》卷四十《学校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86页。
    ④《后汉书》《百官二》,第3574—3575页。
    ①《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第338页。
    ②冷鹏飞:《两汉太学述论》,北京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论文,转引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62页。
    ③《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2页。
    ④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40页。
    ⑤蔡邕:《独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八五○册,第76页。
    ⑥《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40页。
    ①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6—147页。
    ②《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襄传》,第2821页。
    ③《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1页。
    ④同上,第2842页。
    ⑤《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2页。
    ⑥同上,第2843页。
    ⑦同上。
    ①《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兒寬传》,第2634页。
    ②《文献通考》卷四十《学校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③裴骃:《史记集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四六册,第401页。
    ①《史记》卷一百二二十六《滑稽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49页。
    ①《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41页。
    ②同上,第2842页。
    ①《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2页。
    ②《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2863页。
    ③《汉书》卷卷五十八《公孙弘传》,第2617—262l页。
    ①《汉书》卷六十八考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五○册,第549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5页。
    ③顾炎武撰,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009页。
    ①《文献通考》卷五十四《职官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92页。
    ①《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1125页。
    ②《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821—822页。
    ③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文学遗产》,2004年,第l期。
    ④《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215页。
    ⑤刘熙:《释名》“释宫室”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二一册,第410页。
    ⑥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34—1135页。
    ①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35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上《李尤传》,第2616页。
    ③《隋书》卷三十二《经籍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06页。
    ④《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5页。
    ⑤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建置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
    ①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废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第5页。
    ②《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第63页。
    ③《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107页。
    ④《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第1409页。
    ⑤《后汉书》卷十上《马皇后纪》,第410页。
    ⑥《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第2548页。
    ①《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纪》,第424页。
    ②《后汉书》卷八十四《曹世叔妻传》,第27842785页。
    ③《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第1940页。
    ④《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纪》,第424页。
    ⑤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卷十五下,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6页。
    ⑥《后汉书》卷八十下《高彪传》,第2652页。
    ⑦同上,第2650页。
    ①《后汉书》卷三十六《贾逵传》,第1236页。
    ②《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5页。
    ③同上上。
    ①刘跃进在《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一文中认为此“东观著作”的人物是邓甫德,细绎《后汉书》引文,此解似有不当。
    ①王充撰:《论衡》卷十三《别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10—211页。
    ②《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传》,第1996页。
    ①葛立斌:《“兰台令史”与“东观校书郎”》,《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后汉书》《律历下》,第3038页。
    ③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①《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1701页。
    ②同上,第1745页
    ③同上,第1746页。
    ④王齐洲:《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岳麓书社,2010年,第14l页。
    ①《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传》,第1897页。
    ①王符著,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卷一《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页。
    ②踪凡:《两汉故事赋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l期。
    ③《后汉书》卷七十七《阳球传》,第2499页。
    ①《后汉书》六十下《蔡邕传》,第1998页。
    ①《文献通考》卷四十《学校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8页。
    ②《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第1850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0页。
    《八家后汉书辑注》,周天游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王齐洲撰,岳麓书社,2010年。
    《白虎通疏证》,陈立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初学记》,徐坚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传家集》,司马光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从游士到儒生——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东汉会要》,徐天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东汉士风与文学》,蓝旭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独断》,蔡邕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读通鉴论》,王夫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二十二史考异》,钱大昕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书要录》,张彦远撰,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
    《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冯沅君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
    《古代字体论稿》,启功撰,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
    《观堂别集》,王国维撰,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汉代财政史》,马l大英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汉代思潮》,龚鹏程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汉赋通论》,万光治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汉官六种》,孙星衍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汉灵帝与汉末社会》,徐难于撰,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汉书》,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汉魏政治与文学》,孙明君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撰,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郝氏续后汉书》,郝经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河南地方志提要》,刘永之、耿瑞玲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后汉纪》,袁宏撰,周天游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后汉书》,范晔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剑桥中国秦汉史》,崔瑞德、费正清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晋书》,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经典释文汇校》,陆德明撰,黄焯汇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经学历史》,皮锡瑞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历代帝王宅京记》,顾炎武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两汉思想史》,徐复观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论衡》,王充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廿二史札记》,赵翼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鸟虫书论稿》,马国权撰,上海:中华书局,1983年。
    《容庚集》,容庚撰,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潜夫论笺校正》,王符撰,汪继培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秦汉法制史研究》,大庭修撰,林剑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秦汉官僚制度》,卜宪群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秦汉史》,翦伯赞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秦汉史》,吕思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秦汉仕进制度》,黄留珠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青铜时代》,郭沫若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群书考索》,章如愚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日知录集释》,顾炎武撰,黄汝成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容肇祖集》,容肇祖撰,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三国志》,陈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三国志补注》,杭世骏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三国志文类》,佚名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尚书故实》,李绰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升菴集》,杨慎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史记》,史马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史记集解》,裴骃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石经考》,顾炎武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释名》,刘熙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石墨镌华》,赵崛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撰,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
    《史通通释》,刘知几撰,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书断》,张怀瑾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四库全书总目》,永瑢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王晓波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隋书》,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太平寰宇记》,乐史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太平御览》,李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唐会要》,王溥撰,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唐六典》,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汤用彤学术论文集》汤用彤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通典》,杜佑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通志》,郑樵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张新科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文献通考》,马瑞临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文心雕龙校证》,刘勰撰,王利器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文选注》,李善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新语校注》,陆贾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荀子》,苟子撰,安继民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阎步克自选集》,阎步克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研经室集》,阮元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艺文类聚》,欧阳询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钱存训撰,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
    《于豪亮学术文存》,于豪亮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战国秦汉考古》,查瑞珍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辞赋研究》,龚克昌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吴宗国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古代教育史》,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中国古代书法史》,朱仁夫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陶愚川撰,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中国通史》,范文澜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中国文字学》,陈梦家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钱穆撰,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文》,刘师培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撰,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高敏:《藕香零拾丛书本<元河南志>书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龚克昌:《论汉赋》,《文史哲》,1981年,第1期。
    鲁锦寰:《汉末荆州学派与三国政治》,《中州学刊》,1982年,第4期。
    朱绍侯:《西汉的功劳阀阅制度》,《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
    黄留珠:《两汉孝廉制度考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岳庆平:《东汉在政治上对宗室的限制与利用》,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丁毅华:《“待诏”小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黄留珠:《东汉尚书职权试说》,《南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l期。
    王士伟:《中国任官回避制度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构想》,《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周振鹤:《汉武帝十三刺史部所属郡国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王晓毅:《荆州官学与三国思想文化》,《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
    许结:《中国辞赋流变全程考察》,《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蒋非非:《汉代功次制度初探》,《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l期
    伏俊连:《从新出士的神鸟赋看民间故事赋的产生、特征及其文学史上的意义》,《西北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王非:《<非草书>质疑驳议》,《中国书法》1998年,第4期。
    王永平:《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其原因考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邓咏秋:《历代简牍形制特点概述》,《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年,第2期。
    刘培:《经学的演进与汉大赋的嬗变》,《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
    孙明君:《第三种势力——政治视角中的鸿都门学》,《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
    赵逵夫:《(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王焕然:《汉代赋家位同俳优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跃进:《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文学遗产》,2004年第l期。
    冯莉:《东汉京都大赋论略》,《唐都学刊》,2004年,第6期。
    赵国华:《汉鸿都门学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胡旭:《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的繁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廖群:《“说”、“传”、“语”:先秦“说体”考索》,《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陈君:《鸿都门学之兴衰及其历史启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2期。
    葛立斌:《“兰台令史”与“东观校书郎”》,《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钱志熙:《“鸿都门学”事件考论——从文学与儒学关系、选举及汉末政治等方面着眼》,《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张朝富:《“鸿都门学”的建立与汉末“文人群落”重组》,《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李浩:《东汉侍中探论》,《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曾维华孙刚华:《东汉“鸿都门学”设置原由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1期。
    张振龙:《鸿都门学性质的再审视》,《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郑彦卿:《梁鹊书法与故里考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侯建良:《东汉回避规定“三互法”辨证》,《中国人才》,2011年,第5期。
    黎泉:《汉简书体浅析》,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冯翠儿:《赵壹<非草书>作时考》,《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伏俊琏:《俗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1年。
    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山东大学博十学位论文,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