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研究内容为吴越和百越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绪论》。界定了吴越和百越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回顾了
    吴越地区和百越地区青铜器研究的简要历史,归纳了学术界对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
    青铜器研究方法的发展变化、传统研究的范围和已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各地出土的青铜器及其年代》。本章对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
    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八个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以及这些地区之外的
    区域出土的周代有铭吴越青铜器,按发现年代的早晚顺序逐一介绍了各遗址出土的
    铜器以及陶器等其它伴出器物的情况,并简要地判断了各遗址的年代和其中出土铜
    器的年代。
    第二章 《南方青铜器断代问题的探讨》。 本章首先对南方青铜器的断代理论
    进行了探讨,将之分为对单件青铜器断代和对青铜器群的断代两个层次,对单件青
    铜器的断代方法主要是参考中原标准和周边铜器断代成果、建立自身发展序列和根
    据伴出器物断代,而对青铜器群的断代方法则是依据最晚特征的铜器和共出的陶瓷
    器等来判断,同时还提出了进行横向比较时应注意的问题。接着以宁镇地区的车马
    器、屯溪 M1、M3、南安大盈寨山出土铜器为例进行断代,将宁镇地区的车马器分
    为三组,年代分别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和春秋晚期。而屯溪 M1、M3 的年代分
    别为西周中期和晚期,南安大盈寨山铜器群的年代为西周前期。
    第三章 《典型越族铜器型式的划分及其分布概况》。本章分青铜容器、兵器、
    乐器、工具、杂器五个部分对其中有较多发现并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的典型越式铜器
    进行了型式上的划分,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型式铜器的分布范围。
    第四章 《文化因素的分析》。本章对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包含的各种
    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分为除典型越族铜器之外的其它越族铜器、中原型铜器、
    中原和地方因素的融合型铜器、楚系铜器、徐舒铜器及巴蜀铜器因素、云南铜器因
    素、淮夷铜器因素和鄂尔多斯铜器因素等几个部分,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因素包含的
    器类及其具体特征。同时对越族特有的纹饰进行了分析,将之分为交连纹、变形夔
    纹、动物纹、王字形纹等 20 个类别,并举例说明各种纹饰的具体形制。最后举例
    分析了不能分群铜器的特征。
    第五章 《南方青铜器的分区与分期及其族属推断》。主要根据考古学文化的
    分区成果和各地出土越式铜器的差异,将之分为吴越地区和百越地区两个大区,其
     159
    
    
    中吴越地区包括宁镇地区、屯溪地区、太湖杭州湾地区和浙南地区四个小区,百越
    地区包括湖南地区、江西地区、广东和广西东北部地区、广西中西部地区和福建地
    区等五个小区。并分期介绍了各区出土青铜器的状况和特征。接着,参照文献记载
    和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各区青铜器的族属进行了推断,认为宁镇地区为吴人的中心
    分布区,太湖杭州湾地区为于越的中心分布区,屯溪地区为干越的中心分布区,浙
    南地区为另一支于越人的分布区,江西和湖南越人的族属名称不清,广东和广西东
    北部地区为西瓯分布区,广西中西部为骆越分布区,福建地区的越人早期为称作七
    闽,晚期为闽越和东瓯。
    第六章 《各区铜器之间的关系及越族的迁徙》。首先分析屯溪地区与湖南地
    区的相互联系,认为这两个地区在铜器器形、纹饰和陶器等方面都有比较密切的关
    系。接着又分析了两广地区与湖南地区、吴越地区的相互联系,认为湖南地区的铜
    器因素从西周时期即已对两广产生影响,春秋后期以后更为广泛。而吴越地区的铜
    器因素则主要从春秋后期开始进入两广,战国时期更为广泛。通过简单总结两广地
    区铜器的构成,认为广东和广西东北部地区的铜器来源是多元的,湖南、吴越和土
    著三方面的因素是其主要成分。并以广东地区的部分墓葬为例,结合陶器和埋葬习
    俗说明了其墓主的族属,认为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后期,吴越地区越人有一个向岭
    南迁徙的过程。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ronze wares of Zhou Dynasty excavated in
    the regions of Wuyue and Baiyue . The whole passage includes seven parts.
     In the Introduction, it concerns the geographical boundary of the
    regions Wuyue and Baiyue ,and the main research target. It looks back into
    the brief history of research on bronze wares in Wuyue and Baiyue . It sums
    up the development, change, traditional research scope and established
    achievements existing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n research methods of bronze
    wares in these two areas; meanwhil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Chapter One: The bronze wares excavated in various regions and the
    years of excavation. This chapt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ronze wares of
    Zhou Dynasty unearthed in such regions as southern Jiangsu, southern Anhui,
    Zhejiang,Fujian, Jiangxi, Hunan ,Gongdong, Gongxi, and the Wuyue bronze
    wares with inscriptions on them according to the year of discovery. It makes
    a general statement of the earthenwares and other accompanied excavations.
    It gives a concise judgment of the year of the relics and the excavated bronze
    wares as well.
     Chapter two : Probe into the age judgment of bronze wares in the
    South . It first inquires into the theory on age judgment of bronze wares in
    the south of China . There is age judgment on separate bronze ware and
    groups of bronze wares. Approaches to determine the year of the separate
    bronze ware mainly are to consult Central Plains criteria and the judicial
    accomplishments of peripheral bronze wares, to establish its own
    development order and refer to the appendage. Approaches to determine the
    year of groups of bonze ware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test bronze wares
    and the accompanied pottery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worthy of attention while making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In the
    following, it takes the bronze chariot fittings in Ningzhen area ,Tunxi M1 and
    M3,the unearthed bronze wares in Dayingzhaishan of Nan’an as an example
    to determine the age. The bronze chariot fittings in Ningzhen area are divided
     161
    
    
    into three groups,and their age is separated into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earlier and later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age of Tunxi M1 and M3
    falls into middle and late Western Zhou. The age of groups of bronze wares
    in Dayingzhaishan of Nan’an belongs to the earlier Western Zhou.
     Chapter Three: Division of the types of distinctive bronze wares of
    Yue nationality and the respective study of distribution. It includes five parts
    -----bronze vessels, weapons , musical instruments , implements ,and
    miscellaneous utensils. It gives a formal division of the typical Yue bronze
    vessels which are discovered widely and have many obvious laws of
    changement and it giv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n the distributary areas of
    various bronze wares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n Cultural Elements . This chapter analyses
    the various cultural elements embodied in the bronze wares of Zhou Dynasty
    in Wuyue and Baiyue areas. Beside the typical bronze wares of Yue
    nationality, there are some others of Yue nationality, bronze wares of Central
    Plains, bronze wares with a combination of Central Plains and local
    elements, bronze wares of Chu and Xushu and bronze factors of Bashu,
    Yunnan ,Huaiyi and Eerduosi and the like. It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iverse wares and the specific features. At the same time, it describes the
    particular decorative patterns of Yue nationality . There are twenty categories
    such as Jiaolian pattern, Bianxingkuiz pattern , Dongwu pattern and
    Wangzixing Pattern with illustrations of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to various
    patterns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traits of bronze wares that can not be
    grouped with examples..
     Chapter Five: The Areas and Stages of southern bronze wares, as well
    as the deduction of nati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achievements in
    archeologi
引文
[1]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 1936 年,111 页;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1988 年,8、9 页等。
    [2] 李科友等:《江西考古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 1979 年,249 页;吴绵
    吉:《江南几何形印纹陶“文化”应是古代越人的文化》,《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82 年,47~63 页;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 1987 年,342 页等。
    [3] 李伯谦:《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
    科学出版社 1998 年,212 页。
    [4] 杨楠:《江南土墩遗存研究》,民族出版社 1998 年,136 页。
    [5] 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奴隶制时代》,科学出版社 1956 年,130~135 页。
    [6] 唐兰:《夨簋铭文考释》,《考古学报》1956 年 2 期 79 页。
    [7] 陈梦家:《宜侯夨簋和它的意义》,《文物参考资料》1955 年 5 期 63~66 页。
    [8] 林沄:《越王者旨于赐考》,《考古》1963 年 8 期 448 页。
    [9] 容庚:《鸟书考》,《燕京学报》16 期,1934 年,P195~204 页。
    [10]彭适凡:《江西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分析与分期》,《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
    物出版社 1979 年,187~192 页。
    [11]邹厚本:《宁镇区出土周代青铜容器的初步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
    出版社 1983 年,123~135 页。
    [12]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 4 期,上海古籍出版
     8
    
    
    社 1987 年,198~220 页。
    [13]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研究》,《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
    版社 2000 年,195~207 页。
    [14]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器的断代分期问题》,《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 1997
    年,101 页。
    [15]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 2003 年,26~28 页。
    [16]刘兴:《吴文化青铜器初探》,《文博通讯》1981 年 4 期 25~30 页。
    [17]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 年 5 期 90~101 页。
    [18]肖梦龙:《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东南文化》1986 年 2 期 96~108 页。
    [19]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研究》,《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
    版社 2000 年,195~207 页。
    [20]肖梦龙、林留根:《皖南吴国青铜器分期研究》,《青铜文化研究》第一辑,黄山书社 1999 年,
    81~89 页。
    [21]刘建国:《论江南周代青铜文化》,《东南文化》1994 年 3 期 20~40 页。
    [22]李国梁:《皖南出土的青铜器》,《文物研究》第四期,黄山书社 1988 年,161~185 页;《从
    青铜兵器看屯溪八墓的年代》,《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 1997 年,25~30 页。
    [23]马承源:《长江下游土墩墓出土青铜器的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7 年,198~220 页。
    [24]周亚:《吴越地区土墩墓青铜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从安徽屯溪土墩墓部分青铜器谈起》,《吴
    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 1997 年,55~70 页。
    [25]董楚平:《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26]曹锦炎:《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 年。
    [27]冯普仁:《吴国青铜兵器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5 年,
    136~145 页。
    [28]肖梦龙:《吴国青铜兵器研究》,《考古学报》1991 年 2 期 141~164 页。
    [29]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剑的发展演化和特色》,《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0 年 P261~266)
    [30]肖梦龙、华觉明等:《吴干之剑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61~
    90 页。
    [31]彭云:《绍兴出土越国青铜剑及其演变》,《东南文化》1992 年 6 期,246~249 页。
    [32]李伯谦:《中原地区东周铜剑渊源试探》,《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科学出版社 1998
    年,31~37 页。
    [33]李学勤:《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吴文化研究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年,123~
    132 页。
    [34]白宁:《吴国青铜鼎浅析》,《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
    社 2000 年,221~228 页。
    [35]高成林等:《吴文化铜甗及其渊源浅谈》,《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0 年,243~246 页。
    [36]周燕儿:《对绍兴出土战国权形器的思考》,《江汉考古》1998 年 1 期 73~76 页。
    [37]孙华:《半球形器用途考略》,《南方文物》1995 年 1 期 107~110 页。
    [38]廖志豪:《论吴越时期的青铜农具》,农业考古 1982 年 2 期 114~117 页。
    [39]谭德睿等:《吴越菱形纹饰铜兵器技术初探》,《南方文物》1994 年 2 期 120~126 页;《东周
    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考古学报》2000 年 1 期 111~146 页;《吴越青铜兵器技术三绝》,
    《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0 年,255~260 页。
    [40]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等:《越王剑的质子 X 荧光非真空分析》,《江陵望山沙冢楚墓》,
    文物出版社 1996 年,319~326 页。
    [41]肖梦龙、华觉明等:《吴干之剑研究》,《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2 年,61~
    90 页。
    [42]万俐:《吴越晋人形铜器铸造技术中相关问题的探索》,《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0 年,247~254 页。
    [43]华觉明、徐恒彬等:《广东省出土青铜器冶铸技术的研究》,《华南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 2001
    年,96~116 页。
     9
    
    
    [44]莫稚:《广东青铜时代述略》,《中国古代史论文集》第一辑,暨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
    研室 1981 年,339 页。
    [45]熊传新、吴铭生:《湖南古越族青铜器概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
    社 1983 年,152~166 页。
    [46]何介钧:《论湖南出土的西周铜器》,《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 1996 年,69~79 页。
    [47]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 年 4 期 409~432。
    [48]李龙章:《湖南两个青铜时代越墓研究》,《考古学报》1995 年 3 期 275~312。
    [49]陈存洗等:《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 年 4 期 391~406 页。
    [50]蒋廷瑜等:《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6
    年,252~263 页。
    [51]徐恒彬:《广东青铜时代述略》,《广东出土先秦文物》,1984 年,香港,48~50 页。
    [52]何纪生:《略论广东东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及其与几何形印纹陶的关系》,《文物集刊》3,文物
    出版社 1981 年,212~224 页。
    [53]莫稚:《广东青铜时代述略》,《中国古代史论文集》第一辑,暨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
    研室 1981 年,342~363 页。
    [54]蒋廷瑜等:《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6
    年,252~263 页。
    [55]李国梁:《吴越徐青铜器概述》,《中国青铜器全集》,文物出版社 1997 年,18 页。
    [56]区家发:《广东先秦社会初探—兼论 38 座青铜器墓葬的年代与墓主人的问题》,《东南文化》
    1991 年,136~139 页。
    [57]莫稚:《广东青铜时代述略》,《中国古代史论文集》第一辑,暨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
    研室 1981 年,369 页;徐恒彬:《广东青铜时代概论》,《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1984 年,
    45 页;杨式挺:《岭南先秦文化考辨》,《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8 年,118
    页。
    [58]蒋廷瑜等:《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5
    年,252~263 页。
    [59]李龙章:《湖南两广青铜时代越墓研究》,《考古学报》1995 年 3 期 304 页;何露:《广东韶关
    地区青铜时代越墓研究》,《江汉考古》1999 年 3 期 46、47 页。
    [60]刘波:《岭南地区东周青铜器的分群研究》,《东方文明之韵—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0 年,296~323 页。
    [61]孙华:《中国青铜文化体系的几个问题》,《考古学研究(五)》下册,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496~498 页。
    [62]陈存洗等:《福建青铜文化初探》,《考古学报》1990 年 4 期 401、402 页。
    [63]蒋廷瑜:《略论岭南青铜甬钟》,《江西文物》1989 年 1 期,22~30 页。
    [64]罗泰:《中国岭南地区出土的早期礼乐青铜器》,《吴越地区青铜器研究论文集》,两木出版社
    1997 年,167~176 页。
    [65]高至喜:《论中国南方商周时期铜铙的型式、演变与年代》,《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研究》,岳
    麓书社 2000 年 1 版 2 次,27~37 页。
    [66]施劲松:《我国南方出土铜铙及甬钟研究》,《考古》1997 年 10 期,73~80 页。
    [67]刘彬徽:《两广先秦青铜容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 年 1 期,122~125 页。
    [68]蓝日勇:《广西先秦越族青铜兵器研究》,《广西博物馆建馆 60 周年论文选集》,广西民族出
    版社 1993 年,81~86 页。
    [69]黄静:《浅谈青铜人首柱形器及其用途》,《广东省博物馆集刊》,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46~149 页。
    [70]蒋廷瑜:《广西所见人面弓形格铜剑》,《广州文物考古集》,文物出版社 1998 年,161~165
    页。
    [71]邓聪:《再论人面弓形格铜剑》,《东南亚考古论文集》,香港大学美术馆1995 年,231~234 页。
    [72]何介钧:《古代越族的青铜文化》,《湖南先秦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 1996 年,179~206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