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验和规范之间:法律正当性的范式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主旨在于厘清正当性范式的演变过程,并寻找正当性范式转换之缘由;此外,本文还试图结合正当性范式之演变,提出一种当代的正当性重建模式。
     在导论部分,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经验性正当性与规范性正当性理论,结合美国学者法隆的法学、社会学、道德哲学上的正当性界定,根据它们各自的内在理路,将正当性范式归结为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经验性的正当性范式、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以及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认为政治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来自于自然或神意;经验性的正当性范式认为政治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来自于人民的经验性的同意;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认为政治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来自于符合实证法规定;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认为政治权力和法律的正当性来自于经由程序审议达成的共识。
     本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文章认为,自古希腊的史诗时代以降,直至启蒙运动,此一时期占主流地位的规范性的正当性就体现在一种二元秩序观当中,这种二元秩序观,在史诗时代的神话里,体现为神法与人法;在哲学化时期,则体现为自然和习俗;在古罗马,体现为神意与民意;在中世纪,体现为永恒法与人法。二元秩序观的要旨在于,二元秩序中的神圣秩序赋予了世俗秩序以正当性,由此,哲学或神话的建构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然而,随着变革时代的来临,文艺复兴使人的地位大幅提升;宗教改革让神权土崩瓦解;启蒙运动则令自然烟消云散,当自然与神意都遭革除之后,二元秩序观分崩离析,正当性已是无根的浮萍。正是在这种大写的“人”的背景下,魔鬼般的马基雅维利思想出现了,失却了永恒秩序,马基雅维利事实上废弃了正当性的规范维度,他唯一关心的只剩下统治的有效性,而他所教导的,则是赤裸裸的权术,马基雅维利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不过,马基雅维利虽然毁坏了西方的正当性传统,但是他大肆破坏之后就甩手走人了,并没有重建正当性。事实上,这个工作是是由霍布斯完成的,他为现代政治重新找到了正当性的根基,即人权。所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二人一破一立,但是只有霍布斯堪称现代政治哲学之父。
     霍布斯所开创的正当性依然属于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因为他把正当性建立在基本人权之上,因此他的正当性与古代二元秩序观下的正当性一样,仍然属于道德性正当性的范畴,即认为正当性的标准不是来自于人民事实上的同意或接受,而是来自某种独立道德标准。但是他的正当性的划时代的转变在于,他虽然坚持道德性正当性的进路,但他却同时废弃了古代正当性的彼岸之路,而将正当性建立在此岸的世俗社会之上,更具体地说,就是将古代彼岸的自然与上帝置换成了此岸的人权。由此,霍布斯实际上在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下又开创了一个新的传统。沿着霍布斯开创的道路,洛克和卢梭进一步夯实了规范性正当性的人权范式,如果说他们之间有所不同的话,无非是霍布斯更加关注人的安全,而洛克更加关注财产,卢梭更加关注自由而已。
     本文第二部分详细阐述经验性的正当性范式。文章认为,经验性的正当性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占据了主流地位,是因为现代性下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结果。事实与价值二分导致了价值主观主义、价值多元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最终正当性的规范之维即价值之维被完全摧毁,于是,马克斯·韦伯的经验性正当性应时而生。首先,韦伯将政治秩序的存在作为一个经验事实来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只有具有正当性的秩序才具有最高程度的稳定性,得以比较长的维持下去。其次,根据韦伯的研究,历史上政治秩序的来源既可能是来自于传统的传承,也可能来自于领袖的个人魅力,现在社会的正当性则来自于一套形式理性化的法律之治。在此重要的是,韦伯秉承价值中立的方法,他只是像自然科学家那样考察为什么有些秩序比较稳定,然后客观描述作为这种稳定之基础的正当性的来源或类型,但他并不对这些正当性类型有所取舍或好恶,也就是说不作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
     本文第三部分详细阐述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即认为一个行为只要合乎法律就是正当的,事实上将正当性转换成了合法性。当马克斯·韦伯将现代社会的正当性类型认定为一种法理型正当性时,他已经开创了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道路。不过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这一独特的范式是在法律实证主义,尤其是凯尔森的纯粹法学那里才呈现出一种比较完善的版本。法律实证主义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要求合法性能够独立于传统的正当性,行动或权力只要合乎法律就是正当的,也就是合法性就是正当性。在此种理路之下,法律就成为了判断行动和权力的唯一标准,但是法律自身正当性来自于何处?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服从法律呢?因此,实证主义必须说明法律的有效性来源。而正是在这个地方,凯尔森的纯粹法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将法律本身是否正当的问题转换成了法律本身是否有效的问题,又用颇有些诡诈的“基础规范”解决了法律为何有效的问题,从而彻底解决了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的路径建设,完成了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的整个拼图。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在某种意义上是韦伯经验性正当性范式的延续,它们回应的问题都是事实与价值二分,但是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又与韦伯经验性正当性范式在学术旨趣上有所不同。
     本文第四部分详细阐述通过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法律实证主义的传人哈特,以及规范主义正当性的传人罗尔斯和哈贝马斯,他们为了解答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如何重建统一的正当性基础的问题,沿着各自的传统都做出了努力。但是他们的从不同方向的努力却都呈现一种惊人的巧合,即都采纳了程序主义的进路。本文通过分疏程序所独有的形式性、包容性和中立性等特点,认定程序主义将是我们重建正当性的不二选择。但是,从法律实证主义处于萌芽状态的程序主义,到罗尔斯与哈贝马斯相互分歧的程序主义版本,都存在着各自的弱点,这一进路若想成功,还需要进一步加以修缮才有希望,为此,本文试图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勘,从而综合三家之长,提出一种较为完善的程序主义来重建正当性。这种程序基于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是一种包含双轨制民主商谈的大程序:双轨制商谈程序作为一种获得正当性的工具,它的基础依赖于个人权利的保障,而其商谈的目标,主要是一种关于规范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一种罗尔斯所说的“重叠性共识”,通过这种装置而获得的正当性,准确地说,是一种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这样,这种双轨制商谈程序的正当性,既继承了法律实证主义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道路,将法律置于中心位置,又运用了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的反身性特点来解决程序内嵌价值的循环问题,同时又通过罗尔斯的重叠共识对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目标进行修正,最终我们得以融合各家之长,得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
     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融规范性的正当性范式、经验性的正当性范式与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为一炉,通过内置双轨制民主商谈的大程序,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既强调了规范性的可接受性,又强调了经验上的人民同意,同时,由于商谈的目标,主要集中于获得一种关于法律的共识,因此,程序性的正当性范式也是一种通过合法性的正当性范式。这样,本论文的四种正当性范式就不是由于作者兴趣随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具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正当性范式最终都被吸收进了第四种正当性范式当中。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paradigm shift of legitimacy, lookfor the causes which have made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shift; in addition, thisarticle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a contemporary rebuilding mode of legitimacy throughclarify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article, based on Habermas's theory of the empiricallegitimacy and normative legitimacy, combined with the American scholar Fallon'sdefinition of legal legitimacy, sociologic legitimacy and philosophical legitimacy,according to their inner logic, we attributed to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as the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e paradigm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as well as the procedur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e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believe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power andlaw originates in nature or divine will;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inksthat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power and law comes from the empirical consent of thepeople;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insists on that the political powerand law own legitimacy when they line with the positive law; the procedural paradigmof legitimacy holds that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power and law roots in theconsensus reached by procedural deliberation.
     In the part1of this article, we elaborate the 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from the epic era of ancient Greek to the Enlightenment, the domain paradigm of legitimacy was the 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whichembodied in the concept of a binary order, the binary order appeared as the divine lawand human law in the epic era, as the nature and customs in the period of philosophy,as the divine will and public opinion in ancient Rome, as the eternal law and humanlaw in the Middle Ages. The key of the binary order was that the divine order gave thesecular order legitimacy, thus, the 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y or mythology providedus with certain social functions.
     However,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hange, the Renaissance increasedpeople's status dramatically; the Reform of Religion crumbled theocratic; theEnlightenment made natural vanished, while the nature and the divine will both hadbeen thrown off, the binary order was falling apart, so the legitimacy became rootlessduckweed. It wa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man,the evil Machiavelli thought fallen,with the loss of the eternal order, Machiavelli in fact abandoned the normativedimension of legitimacy, his only concern was only the effectiveness of rule, and whathe taught was blatant trickery. Machiavelli declared the end of an era. However,Machiavelli had destroyed 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legitimacy, but he walked awayand left, with no reconstruction of legitimacy. In fact, this work is completed byHobbes, who rediscovered the human rights as the foundation of legitimacy for themodern politics. So, Machiavelli and Hobbes, one broken one stand, but only Hobbesshould be called the father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legitimacy pioneered by Hobbes still belongs to the normative paradigm oflegitimacy, since that his legitimacy was founded on the natural human rights. WhyHobbes's legitimacy still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moral legitimacy is that the standardof his legitimacy did not depend on the actual consent or acceptation of the people,but on some independent moral standard. However, the epoch-making changes ofHobbes’s legitimacy is that, although he insisted on the approach of moral legitimacy,but he abandoned the divine road of ancient legitimacy, and established his legitimacyin the secular society, more specifically, he shifted the foundation of legitimacy fromthe natural or God of ancient society to human rights of modern society. Thus, Hobbesactually pioneered a new tradition under the 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Along the way pioneered by Hobbes, Locke and Rousseau further reinforced the normativeparadigm of legitimacy based on human rights, the difference among Hobbes, Lockeand Rousseau was no more than that Hobbe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security,Locke was more concerned about property, and Rousseau was more concerned aboutfreedom.
     The part2of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We believethat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accounted for the mainstream in this periodbecause of dichotomy of facts and values under modernity. Dichotomy of facts andvalues led to value subjectivism, value pluralism, value relativism and value nihilism,ultimately the normative dimension of legitimacy was completely destroyed, in thiscontext, Max Weber putted forward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imely. First,Weber took the political order as an empirical fact to observe and study, he found thatonly the order which has the legitimacy can be maintained longer with the highestdegree of stability. Secondly, according to Weber, the sources of legitimacy ofpolitical order in the history may come from the tradition, or may come from theleader's personal charisma, and the legitimacy of modern society come from theformal rational law. Her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Weber is just like a naturalscientist to investigate why some order is relatively stable adhering to his free-valuemethod, then make an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legitimacy which is the basis of thisstable political order, but he refuses to evaluate the legitimacy is good or badaccording to morality, which means no value-judgment in Weber's approach oflegitimacy.
     The part3of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According to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a behavior or politicalpower is legitimate as long as it complies with the laws. In fact, the paradigm of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converted legitimacy into legality. When Max Weberrecognized the legitimacy of modern society come from the formal rational law soshould be called a legal-rational legitimacy, he has been pioneered the road of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However, where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legality showed a relative mature version is in legal positivism, especially in Kelsen's Pure Theory of Law. Legal positivism requires legality independent to traditionallegitimacy, action or power is legitimate as long as comply with the law, i.e.,legitimacy equals to legality. According to such a theory of legitimacy, the lawbecomes the sole criterion to judge whether the actions and powers are legitimate ornot, but where the legitimacy of law itself comes from? Or why do we have to obeythe law? Therefore, legal positivism must indicate the sourc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law.And it is in this place, Kelsen's pure theory of law mad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law because it converted legitimacy into validity, then solved the validity of law withquite mirthful "basic norms", thus constructed the theory of legitimacy throughlegality completely.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in a sense, was acontinuation of Weber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ey both responded to theproblem dichotomy of fact and value, but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distinguished with Weber’s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in academic purport.
     The part4of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procedur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H.L.A.Hart, descendant of legal positivism, as well as John Rawls and Habermas,descendant of normativ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in order to rebuild legitimacy in avalue pluralistic society, made efforts along their respective traditions. It is amazingthat their efforts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had presented coincidences, i.e. they haveadopted the same approach of procedure. By pointing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formalization, inclusiveness and neutrality of the procedures, we confirmed that theprocedure will be the only choice to rebuild the legitimacy. However, whether theprocedure of Hart, the procedure of John Rawls, or the procedure of Habermas, aredistinguished each other and there are fatal weakness among them. So this approachto be successful, further repairmen is indeed. For this purpos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a more comprehensive procedure to rebuild legitimacy by trying to absorb advantageof procedure of Hart, Rawls and Habermas. This procedu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two-track deliberative of democratic of Habermas, is a procedure comprisingtwo-track democratic discourse. The procedure of two-track democratic discourseroots in civil society, goals for consensus about norm, this consensus is an"overlapping consensus" in Rawls's word. The legitimacy got through the procedure of two-track democratic discourse is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In this way, thelegitimacy got through the procedure of two-track democratic discourse inherited the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of legal positivism to put the law at the centerposition, and use Habermas's theory of discours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ycle valuewhich embedded in procedure, at the same time, use Rawls's theory of overlappingconsensus to correct the goal of discourse. Thus, by integrating advantage of everyone,we have drawn their own theoretical thinking.
     The procedur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melted the normative paradigm oflegitimacy, the empiric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and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through legality in one. Through procedure which embedded in two-track democraticdiscourse, the procedur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stressed both acceptability ofnormative consensus and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 in fact, at the same time, the goalof discourse, is a consensus about law, so the procedural paradigm of legitimacy isalso a the paradigm of legitimacy through legality. Thus, four paradigms of legitimacyelaborated in this article are not random presented to readers because of interest, buthas an intrinsic link among them,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aradigm of legitimacyeventually have been absorbed into the fourth paradigm of legitimacy.
引文
①Hannah Arendt, Crises of the Republic: Lying in Politics; Civil Disobedience; On Violence; Thoughts on Politicsand Revolu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p.151.
    ②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8页。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②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Legitimacy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Paper for the Political StudiesAssociation: UK50th Annual Conference,2000, London.
    ③Richard H. Fallon, Jr. Legitim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8, No.6(Apr.,2005).
    ④Hannah Arendt, Crises of the Republic: Lying in Politics; Civil Disobedience; On Violence; Thoughts on Politicsand Revolu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A.John Simmons, 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Ethics, Vol.109, No.4(Jul.,1999).
    ⑤卡尔·施密特:《合法性与正当性》,载《政治的概念》,刘坤轮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③J.G.Merquior, Rousseau and Weber: Two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Legistimacy,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rl,1980.
    ④David Dyzenhaus,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 ClarendonPress,1997.
    ⑤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⑥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全两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②张娟:《规范主义·经验主义·程序主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范式演变》,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③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孙国东:《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周赟:《论程序主义的合法性理论——以罗尔斯、哈贝马斯相关理论为例》,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③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④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①J.G.Merquior, Rousseau and Weber: Two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legitimacy, Routledge&Kegan Paul,1980, p.2.
    ②参见马克·思古德:《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王雪梅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①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1页。
    ②周濂:《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③参见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①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83-84页。
    ①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Richard H. Fallon, Jr. Legitim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8, No.6(Apr.,2005), pp.1795‐1796.
    ①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①Richard H. Fallon, Jr. Legitim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8, No.6(Apr.,2005), pp.1796‐1798.
    ②参见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③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34.
    ①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318页。
    ②S.M.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53(March1959),p.86.
    ③G.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36页。
    ①Jürgen 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1979, p.199.中文版可以参见: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②David Beetham, Max Weber and the Theory of Modern Polities, Cambridge: Policy Press,1985, PP8‐9.
    ③Robert Grafstein, The failure of Weber’s Conception of Legitimacy: Its Cause and Implications, in the Journal ofPolitics,Vol43,1981.
    ①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季涛:《法律之思——法律现代性危机的形成史及其现象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②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①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③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④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⑤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①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页。
    ②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③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4期。
    ④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①参见Hubert Rottleuthner, Matthias Mahlmann:《法律的基础》,张万洪、丁鹏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①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8页。
    ③请参见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41页。
    ④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6页。
    ①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5页。
    ②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1、53页。
    ③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2页。
    ④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7‐28页。
    ⑤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109页。
    ①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页。
    ②J.W. Jones, The Law and Legal Theory of the Greek, Oxford,1956, pp.29‐30.转引自,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R. Kostler,“Die homerische Rechts‐und Staatsordnug”, in E. Berneker (ed.), Zur griechischen Rechtsgeschichte,p.180.转引自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④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⑤苏力教授认为存在三种影响比较大的解释:第一种是一种自然法或高级法的解释;第二种是黑格尔的伦理学解释;第三种是女权主义法理学解释。参见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①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0页。另请参见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8页。
    ②《申命记》4:1‐9。
    ①弗朗西斯·薛华:《前车可鉴:西方思想文化的兴衰》,梁祖永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184页。
    ①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7页。
    ②请参见《俄瑞斯忒亚》、《安提戈涅》、《希波里图斯》、《酒神的伴侣》等悲剧。
    ③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④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页。部分文字根据陈中梅译本有所改动。
    ①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257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83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4‐375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5页。
    ③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5页。
    ④请参见《俄狄浦斯王》,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以下。
    ①请参见《安提戈涅》,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以下。
    ①希波里图斯的悲剧请参见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2页以下。
    ②罗念生:《罗念生全集》(补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①罗念生:《罗念生全集》(补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②罗念生:《罗念生全集》(补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③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3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④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3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6‐97页。
    ①季涛:《法律之思——法律现代性危机的形成史及其现象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8页。
    ②王铭铭:《神话学与人类学》,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③季涛:《法律之思——法律现代性危机的形成史及其现象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9页。
    ④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1: From the Beginning to Plato, edited by C.C.W.Taylor, Routledge Press,P.229.
    ①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1: From the Beginning to Plato, edited by C.C.W.Taylor, Routledge Press,P.229.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页以下。
    ②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1: From the Beginning to Plato, edited by C.C.W.Taylor, Routledge Press,P.240.
    ①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匡宏、邓晓芒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7页。
    ②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
    ③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匡宏、邓晓芒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7页。
    ④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①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6页。
    ②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6‐317页。
    ③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8页。
    请参见让·布兰:《柏拉图及其学园》,杨国政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6页。
    ①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98页。
    ②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103页。
    ①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97页。
    ②参见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96页。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⑤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页。
    ⑥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88‐89页。
    ⑦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①阿莫伯勒:《亚里士多德对城邦自然性的理解》,柯常咏译,载刘小枫编:《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③阿莫伯勒:《亚里士多德对城邦自然性的理解》,柯常咏译,载刘小枫编:《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①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②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②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108页。
    ①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110页。翻译有改动。
    ②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③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④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①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68页。
    ②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页。
    ③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1页。
    ④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5页。
    ⑤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①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7页。
    ②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7页。
    ③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④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4页。
    ⑤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7页。
    ⑥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299页。
    ⑦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3页。
    ①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8页。
    ②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9页。
    ③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以下。
    ②《圣经·撒母耳记上》,第8:4-9。
    ①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②《圣经·创世纪》记载:“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请参见:《圣经·创世纪》,第1:26。
    ③R.A.Markus,“De civitate Dei,XIX,14‐15and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authority”,Saeculum,pp.201‐206.
    ④《圣经·撒母耳记(下)》,第7:8-16。
    ①《圣经·罗马书》,第13:1‐2。
    ②《圣经·马太福音》,第22:21;《圣经·路加福音》,第20:25。
    ③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
    ①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卷),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②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卷),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③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①阿奎那认为自然法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自然法包含着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生命的东西,也包含着一切反对其毁灭的东西。”;第二,在人身上有一种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天性倾向,体现这些倾向的性关系、抚养后代等是自然法的重要内容;第三,“在人的身上有某一种和他的理性相一致的向善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是人所特有的。所以人天然希望知道有关上帝的事实并希望过社会的生活。”请参见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2页。
    ②参见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72页。
    ③参见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④参见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3页。
    ①参见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②转引自高全喜:《格劳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4期。
    ③A.Lisska: Aquinas’s Theory of Natural Law: An Analytical Reconstruction, Clarendon Press,1996, p.120.
    ①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主义》,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①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91.
    ②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p.92‐93.
    ①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93.
    ②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95.
    ①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p.97‐98.
    ①汪民安:《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6‐87页。
    ②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41页。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24页。
    ②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5页。
    ①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7页。
    ①亚·沃尔夫:《十六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17页。
    ②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7页。
    ③简·玛丽科:《合法性和现代性——若干新定义》,刘利圭译,载《第欧根尼》,1989年第2期。
    ①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①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②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p.118‐123.
    ①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9, pp.126‐127.
    ②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7页。
    ③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7页。
    ①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9页。
    ②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7页。
    ③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8页。
    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8页。
    ⑤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8页。
    ⑥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8页。
    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6页。
    ⑧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4页,有改动。
    ①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4页。
    ②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4页。
    ③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5页。
    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5页。
    ⑤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6页。
    ⑥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5页。
    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4页,翻译有改动。
    ⑧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8页。
    ⑨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2页。
    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2页。
    ①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4页。
    ②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5页。
    ③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7页。
    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9页。
    ⑤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3页。
    ⑥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3页。
    ①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5页。
    ①Leo Straus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 Gene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p156.
    ②参见《圣经·创世纪》。
    ①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2页,翻译有改动。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2页。
    ③孙智英:《从霍布斯的人性论到其契约观》,载《福建论坛》,1997年第5期。
    ④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⑤也请参见鲍先彪、俞世伟:《霍布斯人性论视阈下之国家观》,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⑥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29.
    ⑦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5页。
    ⑧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奥古斯丁:《论自有意志》,2卷20章54节,载奥古斯丁:《独语录》,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①Carl Schmitt, The Leviathan in the state theory of Thomas: meaning and failure of a political, Foreword andintroduction by George Schwab, translated by George Schwab and Erna Hilfstein, Greenwood Press,1996.
    ②吴增定:《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③参见吴增定:《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以下。
    ①参见吴增定:《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262页。
    ①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2.
    ②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p.22‐23.
    ③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24.
    ④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0‐521页。
    ②昆廷·斯金纳:《托马斯·霍布斯与作为纯粹虚拟人的国家》,载马德普主编:《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
    ③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81.
    ①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②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7页。
    ③David Dyzenhaus: Hobbes and the Legitimacy of Law, Law and Philosophy, Vol.20, No.5(2001), pp.470‐473.
    ①霍布斯说:“这一自然法中,就包含着正义的泉源。因为事先没有信约出现的地方就没有权利的转让,每一个人也就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权利,于是也就没有任何行为是不义的。在订立信约之后,失约就成为不义,而非正义的定义就是不履行信约。任何事物不是不义的,就是正义的。”请参见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8‐109页。
    ②霍布斯指出:“愚昧之徒心里认为根本没有所谓正义存在,有时还宣之于口。他们郑重其事地断言,每一个人的自我保存与满足交给各人自己照管以后,大家就没有理由不按照他认为有助于这一方面的方式行动。因此,立约与不立约,守约与不守约,只要有助于个人利益,就不违反理性。”请参见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9页。
    ③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5页。
    ④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9页。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0页。
    ②格瑞特·汤姆森:《洛克》,袁银传、蔡红艳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1页。
    ③洛克:《人类理解论》,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4卷,第11章,第14节。
    ④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页。
    ④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0页。
    ⑥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③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页。
    ④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页。
    ⑤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0页。
    ①洛克说:“人们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是不合理的,自私会使人们偏袒自己和他们的朋友,而在另一方面,心地不良、感情用事和报复心理都会使他们过分地惩罚别人,结果只会发生混乱和无秩序。”请参见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2页。
    ③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页。
    ④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页。
    ⑤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页。
    ⑥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0页。
    ①詹姆斯·塔利:《语境中的洛克》,梅雪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③洛克说:“当某些人这样地同意建立一个共同体或政府时,他们因此就立刻结合起来并组成一个国家,那里的大多数人享有替其余的人作出行动和决定的权利。”请参见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0页。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7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7‐58页。
    ③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82页。
    ④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1页。
    ①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1页。
    ②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6页。
    ③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8页。
    ④哈维·C·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⑤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35.
    ①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8‐99页,翻译根据英译本有改动。
    ①请参见让·斯塔罗宾斯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吴雅凌译,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4页,翻译根据英译本有改动。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43.
    ②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8页。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44.
    ②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44.
    ③林壮青:《卢梭公意的界定》,载《兰州学刊》,2007年第12期。
    ④Judith N. Shklar, Men and Citizens: A Study of Rousseau’s Social Theo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ⅶ.
    ①Richard Dragger,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Will,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34, No.3(Sep.1981),p.360.
    ②参见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⑤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
    ①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尚新建、王凌云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3页。
    ②吉尔丁意识到了‐Dx和+Dx都是“每个司机的个别意志”,但是没能进一步区分private will和a general will。请参见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尚新建、王凌云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3页。
    ③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14页。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51.
    ③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2.
    ④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53.
    ⑤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53.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112.
    ②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112.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55.
    ②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0.
    ③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1页。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0.
    ②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1.
    ③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72.
    ①卢梭:《论风俗》,载《卢梭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页。
    ②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1.
    ①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London and Toronto: J.M. Dent and Sons,1923, p.62.
    ②Maurizio Vilori, Jean‐Jaeques Rousseau and the “well‐ordered society”, translated by Derek Hans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221.
    ①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②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③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1页。
    ⑤对此,有学者言道:“主体性的凸现和确立,同时意味着作为其对象规定的客体被建构,因此主-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形成,不仅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事实,而且是现代性的逻辑要求。”请参见何中华:《现代性·全球化·全球性问题》,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①撒穆尔·E·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匡宏、邓晓芒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02页。
    ①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13页。
    ②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0页。
    ⑤撒穆尔·E·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匡宏、邓晓芒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250页。
    请参见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09‐510页。
    ②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
    ③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101页。
    ②John Gray,"Where Pluralists and Liberals Part Company," in Maria Baghramian and Attracta Ingram eds.,Pluralism: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Diversity (London: Routledge,2000), pp.87‐88. See also John Gray,Enlightenment's Wake: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Close of the Modern Age (London: Routledge,1995).
    ③其惨烈情形正如施密特所指出的:“价值规定的纯主观性的自由导致价值与世界观之间的一场永久斗争,一场又是人人相斗的战争,一场永恒的人人相斗的战争。与此相比,古代的人人相斗的战争,甚至霍布斯
    ①江宜桦:《价值相对主义的时代》,载钱永祥主编:《思想》(第一期),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0页。
    ①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8页。
    ②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50页。
    ③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0页。
    ①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翻译有改动。
    ②王振东:《韦伯:社会法学理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49页。
    ③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译者前言第8‐9页。
    ①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载《西安交通人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王振东:《韦伯:社会法学理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③郑戈:《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研究方法》,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④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92页。
    ⑤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96‐97页。
    ⑥郑戈:《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研究方法》,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1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2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7页。
    ③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4页。
    ④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20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51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19页。
    ③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19页。
    ④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288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18页。
    ②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2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32页。
    ②参见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30页。
    ③参见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019页。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页。
    ③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5页。
    ④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6页。
    ②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③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④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①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8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1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33页。
    ③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④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
    67页。
    ⑤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34页。
    ⑥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22页。
    ⑦韦伯:《以政治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6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51页。
    ②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③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478页。
    ④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22页。
    ⑤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26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323‐324页。另请参见《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9页
    ②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①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14页。
    ②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第128页。
    ③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②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57‐558页,翻译有改动。
    ①季涛:《法律之思——法律现代性危机的形成史及其现象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②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③韦伯:《以学术为业》,载《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页。
    ①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7页。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责任伦理”恰恰是“不问后果”的,请参见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②马克斯·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钱永祥译,载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I: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③孙国东:《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
    175‐179页。
    ②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台北允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73‐274页。
    ①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8.
    ②Jeremy Bentham, A Fragment on Ontology, Essay on Logic, Essay on Language, in The Works of JeremyBentham, John Bowring. ed. Vol8, pp.193‐339.
    ③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④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9.
    ⑤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2002年版,第265页。
    ①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58.
    ②《论一般法律》基本完成于1782年,也就是说,早于奥斯丁,可惜边沁生前未将《论一般法律》付梓,使之长期淹没在边沁大量的手稿之中,直到1939年查尔斯·沃伦·埃弗雷特教授在边沁的手稿中发现了它,194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查尔斯·沃伦·埃弗雷特教授编辑的版本。
    ③边沁:《论一般法律》,毛国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⑤边沁:《论一般法律》,毛国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1页。
    ⑥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①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②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③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④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①转引自张书友:《凯尔森的生平》,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三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②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①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②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2页。
    ③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④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5页。
    ①参见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74页。
    ①高鸿钧:《法范式与合法性:哈贝马斯法现代性理论评析》,载高洪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②林文雄:《法实证主义(第五版)》,“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55页。
    ③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页。
    ④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页。
    ②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③See Lars Vinx, Hans Kelsen’s Pure Theory of Law: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P.78‐100.
    ①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4期。
    ②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②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①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②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②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①凯尔森:《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载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1‐432页。
    ②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版,第51页。
    ①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②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英译者导言:第23页。
    ①对基础规范缺陷的讨论可以参见布鲁诺·谢拉诺:《凯尔森的法律权威概念》,载陈锐编译:《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③对纯粹法学最为韦伯“理想类型”的讨论可以参见哈南伽伊·施瓦库马:《作为理想模型的纯粹法——以韦伯式的方法论为基础为凯尔森辩护》,载陈锐编译:《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②凯尔森:《纯粹法学》,刘燕谷译,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版,第116页。
    ③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④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①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②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9页。
    ③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④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页。
    ⑤凯尔森:《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①布鲁门贝格:《施米特与近代的正当性》,吴增定、张宪译,载《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6页。
    ②
    请参见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版,第478页。
    ①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坤轮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坤轮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坤轮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①David Dyzenhaus,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 ClarendonPress,1997.
    ②哈特:《实证主义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载《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③G.Radbruch,Rechtsphilosophie(4thed.by E.Wolf,Stuttgart,1950),p.355.转引自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①G.Radbruch,Rechtsphilosophie(4thed.by E.Wolf,Stuttgart,1950), p.352.转引自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113页。
    ①H.L.A. Hart,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3, pp.57‐58.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p.194‐199.
    ②H.L.A. Hart,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 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3, p.78.
    ③相关讨论可以参见范立波:《分离命题与法律实证主义》,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
    ④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81.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p.100‐101.中译本请参见: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②谌洪果:《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一种思想关系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110.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109.
    ②Kenneh Einar Himma,“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fLaw, Jules l. Coleman&Scott Shapiro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126.
    ①H.L.A.Hart,“postscript”, in The Concept of Law, Revisit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p.255‐256.
    ②Leslie Green,“positive and Conventionalism”,12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1999), pp.36‐41.
    ③陈景辉:《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实证观念与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第19页。
    ④德沃金:《身披法袍的正义》,周林刚、翟志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⑤德沃金:《身披法袍的正义》,周林刚、翟志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⑥陈景辉:《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⑦张良桥:《协调博弈理论研究新进展》,载《经济前沿》,2009年第4期。
    ①Michael E. Bratman,“Shared Cooperative Activit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01),1992, p.328.
    ②Michael E. Bratman,“Shared Cooperative Activity”,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01),1992,pp.331‐336.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①朱尔斯·L·科尔曼:《原则的实践》,丁海俊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①周赟:《论程序主义的合法性理论——以罗尔斯、哈贝马斯相关理论为例》,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②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6.
    ③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64.
    ④参见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176页。
    ②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Introduction, p.xvi.
    ③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10.
    ①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118.
    ②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119.
    ③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119.
    ④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133.
    ②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266.
    ①See M.J.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p.123‐132.
    ②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
    ③姚大志:《重叠共识观念能证明什么?——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213.
    ②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134.
    ①Jürgen 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1979, p.199.中文版可以参见: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①Jürgen 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1979, pp.182‐183.
    ②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p.38‐39.
    ②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29.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0.
    ②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的事实有效性与规范有效性所揭示的正是法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内在张力。
    ③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1.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①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参见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1‐84页。
    ①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②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1页。
    ③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5页。
    ①参见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88页。
    ②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7页。
    ③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页。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8.
    ②哈贝马斯说:“(商谈)是一种从经验和行动分离出来的交往形式,商谈的结构使我们确信,只有主张、建议或告诫等暗含的正确性主张才是讨论的唯一对象。讨论的参与者,议题和见解除了必须接受对有关正确性主张的考验之外,不受其它约束,除了更佳论证之外,不受其它影响;因此,除了共同协力寻求真理之外,也无别种动机。”请参见Jürgen Haberma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Reason and the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 (1984):25.
    ①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96.
    ②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p.97.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④季涛:《程序理性反抗价值虚无主义的徒劳》,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此处合法性即本文正当性之谓,乃学术界翻译不同所致。
    ②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③在1986年的一次讲演中他粗线条地描绘了自己的新理论构想——合法性只有从某种具有道德内容的程序合理性出发才能取得它的正当性。请参见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59页。
    ④这种双轨制商谈的程序与有学者提出的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颇为相似。双轨制(two track)
    ①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ity Press,1999, p.3.
    ②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2期。
    ①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②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ity Press,1999, p.118.
    ①杰里米·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页。
    ②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Introduction, p.xvi.
    ③参见王菲易:《难以制度化的公意与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论卢梭政治哲学中的“公意”概念》,载《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见《辞海》、《现代汉语辞典》“程序”条。
    ②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第12页。
    ③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6页。
    ④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页。
    ⑤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①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页。
    ①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②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54.
    ③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
    ④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60.
    ⑤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
    ①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II):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Reason, translated by T.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1987, p.319.
    ①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②杨仁忠:《论现代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及其学术意义》,载《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
    ③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④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67.
    ⑤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66‐367.
    ①参见杨仁忠:《论现代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及其学术意义》,载《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
    ②杨仁忠:《公共领域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19页。
    ②参见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载《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参见高鸿钧:《作为童话与神话之间的民主》,载《清华法治论衡》,第11辑卷首语。
    ②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14.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p.355‐356.
    ②Nancy Fraser,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Craig Calhoun(ed.),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MIT Press,1992, pp109‐142.
    ③参见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载《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④这种模式不同于“内部创议模式”(inside access model),即政治创议来自政治领导人,所涉及的问题是在政治系统内部交流和循环,公众被排除在立法过程之外。也不同于“动员模式”(mobilization model),即形式民主的决策模式,政治创议来自政治系统内部,但是,为了使自己的方案得到通过或为了便于自己的方案日后能得到成功的实施,需要动员公共领域的支持。
    ⑤这里的关键在于,这一转译的过程是由外在于正式政治制度的论辩和影响所推动,并按照公平的游戏规则来运作。如果能保证这一点,则从合法性(公平的游戏规则)中就能产生出正当性(建立在经过重新阐释的人民主权和人权的基础上),这正是哈贝马斯一直试图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请参见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载《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⑥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272.
    ①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281.
    ②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6, p.292.
    ①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②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256页。
    ①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②姚大志:《何谓正义:罗尔斯与哈贝马斯》,载《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③Jurgen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 p.89
    ①盛晓明:《从多元到一体——由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分歧谈起》,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②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445.
    ②参见张汝伦:《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批判》,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55.
    ②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58.
    ③哈罗德·格里门:《合理的退让和认知的退让》,载G.希尔贝克、童世骏编:《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童世骏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⑤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⑥有的学者正好相反,他们把重叠共识理解为一种深层次共识,也就是,当人们对具体的善观念和良善生
    ①See 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translated 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255.
    ①R. W. Gordon, New Development in Legal Theory in the Politics of Law,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82,pp.414‐415.
    ②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③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176.
    ④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p.3‐4.
    ①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113.
    ②肖小芳:《道德与法律——哈特、德沃金与哈贝马斯对法律正当性的三种论证模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③肖小芳:《道德与法律——哈特、德沃金与哈贝马斯对法律正当性的三种论证模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④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107.
    ⑤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107.
    ②Jean L Cohen&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MIT Press, Paperworkedition,1994,p440.
    ①See 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translated 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p.368.
    ②肖扬:《中国的人权法律保》,载《求是》,1999年第6期。
    ①See Benjamin L. Liebman, Watchdog or demagogue? The media i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Columbia LawReview, Vol.105, No.1,2005, p.6.
    ①林龙:《百姓有难为何不找人大代表》,载《浙江人大》,2004年第8期。
    ①苗连营:《立法程序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1、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肖小芳:《道德与法律——哈特、德沃金与哈贝马斯对法律正当性的三种论证模式》,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6、孙国东:《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季涛:《法律之思——法律现代性危机的形成史及其现象学透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13、[美]G.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5、[德]Hubert Rottleuthner, Matthias Mahlmann:《法律的基础》,张万洪、丁鹏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古希腊]赫西俄德:《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7、肖厚国:《古希腊神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2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19、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3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5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罗念生:《罗念生全集》(补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5、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布兰:《柏拉图及其学园》,杨国政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7、[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法]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古罗马政治思想史讲稿》,张竝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4、[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35、[中世纪]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36、[美]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7、于文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主义》,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8、[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汪民安:《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美]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叶安宁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41、汪民安等主编:《现代性基本读本》(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英]亚·沃尔夫:《十六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3、[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4、[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4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6、[中世纪]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7、[美]格瑞特·汤姆森:《洛克》,袁银传、蔡红艳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48、[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49、[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0、[英]詹姆斯·塔利:《语境中的洛克》,梅雪芹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1、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52、[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3、[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版。
    56、[法]卢梭:《爱弥儿》(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7、[法]卢梭:《论政治经济学》,王运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8、[法]卢梭:《论风俗》,载《卢梭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吉尔丁:《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尚新建、王凌云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60、马英:《论法律的现代性》,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2、[英]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63、[美]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6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66、[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6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版。
    6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70、[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I: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王振东:《韦伯:社会法学理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3、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台北允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75、[英]边沁:《论一般法律》,毛国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76、[英]劳埃德:《法理学》,许章润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7、[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78、[奥]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79、[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0、[俄]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81、林文雄:《法实证主义(第五版)》,“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
    82、[英]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83、[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版。
    84、[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坤轮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5、[德]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86、[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8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8、谌洪果:《哈特的法律实证主义——一种思想关系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9、陈景辉:《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支振锋:《驯化法律——哈特的法律规则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美]朱尔斯·L·科尔曼:《原则的实践》,丁海俊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德沃金:《身披法袍的正义》,周林刚、翟志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3、[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4、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全两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9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98、[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9、[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0、[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1、[美]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2、[英]安德鲁·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杨礼银、朱松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5、杨仁忠:《公共领域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6、[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7、[美]杰里米·沃尔德伦:《法律与分歧》,王柱国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08、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9、[以]J.F.塔尔蒙:《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何怀宏、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10、[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12、[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英]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4、[美]弗朗西斯·薛华:《前车可鉴:西方思想文化的兴衰》,梁祖永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15、[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八版),匡宏、邓晓芒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116、[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上卷),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7、[美]梯利:《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18、[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胡沧泽:《唐代御史台司法审判权的获得》,载《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2、李傲、夏军:《试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
    1、张娟:《规范主义·经验主义·程序主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范式演变》,载《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2、周濂:《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刘毅:《“合法性”与“正当性”译词辨》,载《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
    4、张文显、于宁:《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5、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6、王铭铭:《神话学与人类学》,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7、高全喜:《格劳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载《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4期。
    8、孙智英:《从霍布斯的人性论到其契约观》,载《福建论坛》1997年第5期。
    9、鲍先彪、俞世伟:《霍布斯人性论视阈下之国家观》,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暴景升:《现代政治哲学的世俗化建构——霍布斯政治理论的神性与俗性》,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1、林壮青:《卢梭公意的界定》,载《兰州学刊》2007年第12期。
    12、付洪泉:《现代性研究的方法论选择——从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出发》,载《求是学刊》2007年第5期。
    13、郭晓东:《现代性危机与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重建》,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4、何中华:《现代性·全球化·全球性问题》,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
    15、陆自荣:《“价值无涉”与“价值关联”:韦伯思想中的一对张力》,载《西安交通人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冯钢:《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韦伯伦理思想中的康德主义》,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18、陈锐:《法律实证主义散论》,载《政法论丛》2009年第3期。
    19、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4期。
    20、吴冠军:《现实与正当之间——论施密特的<政治的概念>》,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21、范立波:《分离命题与法律实证主义》,载《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
    22、陈景辉:《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实证观念与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
    23、张良桥:《协调博弈理论研究新进展》,载《经济前沿》2009年第4期。
    24、陈炳辉:《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5、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6、胡伟:《在经验和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其意义》,载《学术月刊》1999年12期。
    27、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载《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28、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载《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2期。
    29、季涛:《程序理性反抗价值虚无主义的徒劳》,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0、周赟:《论程序主义的合法性理论——以罗尔斯、哈贝马斯相关理论为例》,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
    31、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2、姚大志:《重叠共识观念能证明什么?——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3、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4、杨仁忠:《论现代公共领域生存发展的社会机制及其学术意义》,载《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
    35、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载《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6、高鸿钧:《作为童话与神话之间的民主》,载《清华法治论衡》第11辑。
    37、姚大志:《何谓正义:罗尔斯与哈贝马斯》,载《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38、盛晓明:《从多元到一体——由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分歧谈起》,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
    39、张汝伦:《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批判》,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0、顾肃:《多元社会的重叠共识、正当与善——晚期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评述》,载《复旦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1、肖扬:《中国的人权法律保》,载《求是》1999年第6期。
    1、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载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编:《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郭道晖:《社会权利与控制社会》,载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2003年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吴增定:《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林国荣:《自然法传统中的霍布斯》,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强世功:《理性与财产: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及其启示》,载高全喜主编:《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关于哲学、政治与法律的讲演》,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江宜桦:《价值相对主义的时代》,载钱永祥主编:《思想》(第一期),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6年版。
    5、郑戈:《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研究方法》,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载高鸿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张书友:《凯尔森的生平》,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三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高鸿钧:《法范式与合法性:哈贝马斯法现代性理论评析》,载高洪钧、马剑银编《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瑞]简·玛丽科:《合法性和现代性——若干新定义》,刘利圭译,载《第欧根尼》1989年第2期。
    2、[法]马克·思古德:《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王雪梅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3、[美]阿莫伯勒:《亚里士多德对城邦自然性的理解》,柯常咏译,载刘小枫编:《城邦与自然——亚里士多德与现代性》,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4、[英]昆廷·斯金纳:《托马斯·霍布斯与作为纯粹虚拟人的国家》,载马德普主编:《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法]让·斯塔罗宾斯基:《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吴雅凌译,载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美]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德]施米特:《价值的僭政》,载王晓朝等主编:《现代性与末世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德]海因里希·李凯尔特:《马克斯·韦伯的科学观》,载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9、[美]布鲁诺·谢拉诺:《凯尔森的法律权威概念》,载陈锐编译:《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美]哈南伽伊·施瓦库马:《作为理想模型的纯粹法——以韦伯式的方法论为基础为凯尔森辩护》,载陈锐编译:《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德]布鲁门贝格:《施米特与近代的正当性》,吴增定、张宪译,载《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挪]哈罗德·格里门:《合理的退让和认知的退让》,载G.希尔贝克、童世骏编:《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童世骏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Hannah Arendt, Crises of the Republic: Lying in Politics; CivilDisobedience; On Violence; Thoughts on Politics and Revolut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2、J.G.Merquior, Rousseau and Weber: Two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Legistimacy, London: Routledge&kegan Parl,1980.
    3、David Dyzenhaus,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Carl Schmitt,Hans Kelsen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 Clarendon Press,1997.
    4、David Beetham, Max Weber and the Theory of Modern Polities,Cambridge: Policy Press,1985.
    5、Routledge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1: From the Beginning to Plato,edited by C.C.W.Taylor, Routledge Press.6、 A.Lisska: Aquinas’s Theory of Natural Law: An AnalyticalReconstruction, Clarendon Press,1996.
    7、Quentin Skinner, The Foundationsn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Volume1: The Renaiss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8、Leo Straus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Gene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
    9、Thomas Hobbes, On the Citize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8.
    10、Carl Schmitt, The Leviathan in the state theory of Thomas: meaningand failure of a political, Foreword and introduction by George Schwab,translated by George Schwab and Erna Hilfstein, Greenwood Press,1996.
    11、 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D. H. Cole, London and Toronto: J.M.Dent and Sons,1923.
    12、Judith N. Shklar, Men and Citizens: A Study of Rousseau’s SocialTheo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3、Maurizio Vilori, Jean-Jaeques Rousseau and the “well-orderedsociety”, translated by Derek Hans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8.
    14、Philip Schofield, Utility and Democracy: The Political Thoughtof Jeremy Bent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5、Jeremy Bentham, A Fragment on Ontology, Essay on Logic, Essay onLanguage, in The Works of Jeremy Bentham, John Bowring. ed. Vol8.
    16、H.L.A.Hart, Essays on Bentham: studies in jurisprudence andPolitical theory,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2.
    17、Lars Vinx, Hans Kelsen’s Pure Theory of Law: Legality andLegitim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8、Robert Alexy, The Argument from Injustice, trans by BonnieL.Paulson and Stanley L.Paul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9、H.L.A. Hart, The concept of law2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20、H.L.A. Hart, Positivism and the Separation of Law and Morals,Essays In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3.
    21、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The Belknap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2、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23、M.J.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2.
    24、Jürgen Habermas,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1979.
    25、Jürgen Haberma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Reason and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1984.26、 J.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II):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ranslated byT.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1987.
    27、Jurgen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MIT Press,1990.
    28、J. Haberma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translated by Williiam Rehg, The MIT Press,1996.
    29、R. W. Gordon, New Development in Legal Theory in the Politics ofLaw,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82.
    30、Cass R. Sunstein, Legal Reasoning and political conflict,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6.
    31、Cass R. Sunstein, One Case at a Time: Judicial Minimalism on theSupreme Cour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2、Jean L Cohen&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The MIT Press, Paperwork edition,1994.
    1、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Legitimacy and DemocraticDeliberation, Paper for the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 UK50th AnnualConference,2000, London.
    2、Richard H. Fallon, Jr. Legitim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HarvardLaw Review, Vol.118,2005.
    3、A.John Simmons, 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 Ethics, Vol.109,1999.4、 S.M.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53,1959.
    5、Robert Grafstein, The failure of Weber’s Conception of Legitimacy:Its Cause and Implications, i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43,1981.
    6、David Dyzenhaus: Hobbes and the Legitimacy of Law, Law andPhilosophy, Vol.20,2001.
    7、Richard Dragger,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Will, The WesternPolitical Quarterly, Vol.34,1981.
    8、John Gray,"Where Pluralists and Liberals Part Company," in MariaBaghramian and Attracta Ingram eds., Pluralism: the Philosophy andPolitics of Diversity, London: Routledge,2000.
    9、John Gray, Enlightenment's Wake: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Closeof the Modern Age, London: Routledge,1995.
    10、Jules L. Coleman, Brian Leiter. Legal Positivism, in Joel Feinberg,Jules Coleman. Philosophy of Law, London: London Wadsworth,2004.
    11、Kenneh Einar Himma,“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in The Oxford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f Law, Jules l. Coleman&ScottShapiro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Leslie Green,“positive and Conventionalism”,12Canadian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1999.13、 Michael E. Bratman,“Shared Cooperative Activity”, ThePhilosophical Review(101),1992.
    14、Nancy Fraser,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in Craig Calhoun(ed.), Habermasand the Public Sphere, The MIT Press,1992.
    15、Benjamin L. Liebman, Watchdog or demagogue? The media in theChinese legal system, Columbia Law Review, Vol.105,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