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伦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法的伦理问题作为法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历来倍受关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刑法理论的发展,不少刑法学者对刑法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却提出了质疑,这些学者认为,道德(通常在与伦理同一意义上使用)和刑法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能用法律的手段来推行道德。从刑法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从古希腊、罗马的各位大师,到近现代的刑法学家纷纷提出关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理论观点,主要有“最低限度的道德说”、“没有必然关系说”、“中性的法律观”、“相互交叉说”以及“法律伦理主义已经衰落”等等观点。由于刑法和道德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学说的影响,使得人们包括部分刑法学者没有认清刑法和道德关系的实质,即使有些学者认识到刑法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必然关系,但是也很难说清为什么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被纳入刑法而另一些违反道德行为却没有被纳入刑法?同时,随着刑法理论的发展,对同一问题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理论,其中有的理论之间还存在截然相反的立场,这些理论常常让我们无法判断孰优孰劣?刑法的伦理问题研究就需要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个价值判断的标准。
     本文从社会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出发,沿着社会存在——社会关系(以利益关系为主)——伦理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以及人的社会存在——人性——人的需要——人的行为方式的逻辑进路,推导出社会存在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包括人的需要、权利、尊严等内容,而伦理关系则是体现和反映这些利益关系的客观规律和应然规范,而道德则是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生长出的合乎伦理的规范和观念,道德具有层次性,有高、中、低三个层次。伦理是围绕人的社会存在形成的利益关系的原初设定,这种设定具有客观规律性和规范性,进而推导出伦理是反映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律和规范。刑法以伦理为根据和基础,本文将伦理是刑法的合理性根据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除引言外,本文共分六章,分别为伦理、道德及其关系的界定、刑法和伦理关系历史考察、刑法基本理论的伦理蕴含、犯罪成立的伦理构造、刑法立法的伦理路径、刑法司法的伦理考量。其各部分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为伦理、道德及其关系的界定。该章对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得出,人的社会存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属性,人的属性即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其作为社会事实性的存在本身具有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人的社会存在和人的需要是事实和正常生存之要求(有些学者常常把人的需要和邪恶的欲望相等同),无论是依据对事实的认识还是依规范的评价,这些都是人生存天地间合乎常理之事。因此,人性以及人性的需要并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我们对满足人性需要之行为方式的规范评价,意思是我们满足需要的方式只有不合乎伦理规律和道德规范时才被认为是恶的,合乎的行为方式则是善的。在规范或者善恶评价上,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即行为表现方式需要合乎社会规律,合乎的就被认为是善的;不合乎社会规律即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就被认为是恶的。人类恶的行为是需要刑法规制的。
     第二章为刑法和伦理关系历史考察,这部分内容从中西方法律的历史发展中得出西方法律的伦理性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法特征以及心中国成立后的刑法特点及其伦理基础(此处道德和伦理不做区分)。
     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三、第四、第五章。第三章为刑法基本理论的伦理蕴含,这部分对刑法的概念、犯罪本质、犯罪概念以及刑法几大原则进行了伦理解读。本文认为任何时代的刑法都是自己时代的公共道德(这里应该理解为伦理)与政治权力相互结合的产物。刑法实质上就是将具有利益侵害或者威胁的违背基本伦理道德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且进行处罚的法律。刑法概念背后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犯罪的本质应该从违反伦理规范和法益侵害的结合来理解和解读。所以,犯罪本质是违反社会伦理规范的侵害、威胁法益的行为。而犯罪概念应从社会学和刑法学角度去理解,犯罪是一种伤害公众伦理情感、为公众不能容忍的行为。犯罪概念贯穿于刑法立法、司法以及守法等环节,社会学犯罪概念内化在了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之中,可以说社会学犯罪概念是刑法学犯罪概念的精神实质,应受刑罚处罚性既包括违法性的评价又包括规范性的评价。同时该章还对刑法原则的伦理内涵进行了解读。
     第四章为犯罪成立的伦理构造,这部分内容包括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犯罪成立理论所蕴含的伦理要素。犯罪成立的伦理构造是指犯罪成立理论对刑法规范本身所进行的伦理考量,是指在解读刑法或者在认定犯罪成立的条件时所体现出刑法本身应该蕴含的伦理性,从而让人性和伦理的光芒闪耀在刑法规范之中。
     第五章为刑法立法的伦理路径,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刑法立法路径的理论基础、刑法立法的传统路径以及刑法立法的新伦理主义路径。本文认为,在关于道德和法律之间关系的模式上,笔者认为,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模式为综合说即本质同一说和部分重合说的统一模式,即法律和道德都代表着一种秩序性规范,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力的秩序性规范,而法律代表一种强约束力的规范,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那些纳入刑法规范处置的行为只能是那些侵害法益的反道德的行为,也即犯罪的本质应为反道德的法益侵害行为,这样就可以把一般的反道德行为和纳入刑法法规处置的犯罪行为区分开来,这样既将法律的道德区分开来,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道德和法律的融合,同时可以避免过度侵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而给公民一定的自由呼吸的空间,人民才能获得更大限度地自由,这一观点和看法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道德和法律关系的认识。该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阐述了道德法律化存在的相关问题、传统立法路径的超越以及刑法立法的新伦理主义路径,本文认为,民主社会的时代已经来临并正在成为现实,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民主社会的立法就是人民的立法,法律就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刑法就成为公民保护个人利益(包括权利和自由)和社会秩序(代表公民社会整体的利益)的有效武器。从这一视角观察,刑法和刑罚发动的目的不在是对公民自由的践踏而是对公民自由和权利的保护,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代议制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自己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同时也通过立法程序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刑法不再是君主和封建国王或者教会的意志和专断,而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表达。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不受国家权力和他人的干涉和侵犯、促进公民基本人权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就成了现代法治的核心。可以认为,现代法治观念的“基本人权之治”或者说“宪法之治”的路径选择就是一种新时期的法治伦理主义,或者称之为“新伦理主义”的法治路径。
     第六章为刑法司法的伦理考量,对英美国家和我国的刑法司法的伦理诉求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刑法司法的判决需要公众的接受和认可,司法过程本身也需要进行伦理考量。
     总之,根植于人民生活的刑法应该是人性化的,应该是富有伦理情感的。刑法残酷的面容之下,应该蕴含着人性之爱,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刑法这朵“恶之花”结出“善之果”。
As a major issue in the field of law, no matter in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or the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ethical problems of criminal law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many scholars had put a question on criminal lawand criminal law ethical (ethics) relationship, these scholars think that morality (usually in thesame sense and ethics use) and criminal law is no relationship, so not by means of the law toimplement the moral.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criminal law theory, from Greek, Roman masterto the modern scholars, theory views are put forward about the law and moral relations,basically having "minimal moral","not necessarily relations","neutral the view of law","saidcross each other" and "legal ethics had declined" view,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relationship and the influence of all kinds of theories, it makes people, including part ofcriminal law scholars, not recognize the essence of moral relationship, even if some scholarsknow that criminal law and morality exists some inevitable relations, but also it is hard to saywhy some violate moral behavior is included in the criminal law and other violation of moralbehavior has not been included in the criminal law?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to the same problems may occur many differenttheories, of which some theories still exist the opposite position, these theories make us soconfused that we can’t tell which is better or worse? The ethical problems research of criminallaw needs to provide a judgment standard for these questions.
     This passage, from the social existence and human social existence--social relationsalong (with interests primarily), ethics, moral relationship-and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socialexistence--human nature--the need of the people--people behavior logic into the road, anddeduced the performance for the social existence certain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relationshipsmainly include people and people, people and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nature. And the soci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mainly for interest relations. However, therelationship of interests includes the need, right, dignity and so on. The ethics embodies andreflects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laws and ought to regulate, andit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 of the growth of the ethical norms and ideas in ethical morality.Moralities are of different levels, there are high, medium and low three administrative levels. Ethics is the social being formed around the benefit relationship of the original set of, and thisset an objective regularity and normative, derives the ethics that is the reaction deal withpeople and people, people and society, human and nature of law and regulating therelationship of interests. So morality is the basis of ethics. Criminal law is based on ethicswhich is the evidence of rationality as a main thread of the full text.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respectively forethics, morality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definition,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ethics investigation,the basic theory of criminal law, crime established structure, the ethical path of criminal lawlegislation, the ethical considerations of criminal justice. The elements in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ethics, morality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Thischapter has a specific 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ethical, moral concept 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At last,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person's propertyis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 existence, and the person's property also called human natureincludes social attributes and nature attributes which are organically connected, and in fact theexistence itself has the physical needs and the social needs, because social existence and theneed of the people are the truth and the normal requirements of life (some scholars oftenconsider the need of the people as evil desire). These are very reasonable, no matter on the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 or on the criteria of judgment. Therefore, the humannature and human need have no good or evil points. The standard of good and evil is to meetthe need of our human behavior evaluation, and then it means that the way of meeting needshas two results, that is those violation from ethics and moral values will be considered evil,and those fulfill the behavior will be considered good. In standard or good and evil evaluation,the human social practice that is behavior should be with the social law, those obey the laware considered good, but those disobey the law are considered evil. Human evil behaviorneeds regulation of criminal law.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criminal law and ethics history review. We can get theinformation about ethics of western law,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method features, andthe features and moral base of China's criminal law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from thewestern legal history development that of the heart characteristics and ethical foundation (heredo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moral and ethica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chapte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 In the third chapter for the criminal law basic theory of ethics contains, this part of the concept of the criminal law,criminal nature, crime and criminal law concept of several major ethical principles in theread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y times of the criminal law is the era of combination ofpublic morality (here we should understand for ethics) and political power. Criminal law is to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infringing interests or threatening against the basic ethics as crimeand will be get punishment of the law at last. Criminal law concept has profound ethicalimplications behind.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should be from a breach of ethics and law profitviola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So, we should learn thecrime essence from the violation of norm and interest.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crimeconcept from sociology and punishment law. Crime is a kind of unacceptable ethicalbehavior that the public can't tolerate the great damage. Crime concept is through legislative,judicial and law-abiding law. For example, sociology crime concept belongs to the criminallaw concept,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sociology crime concept is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criminal crime, so the criminals shall be punished by both the illegality of evaluation andnormative appraisal. At the same time, this chapter also describes the criminal law of theconnotation of the ethical principle about reading.
     Chapter four is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judging as a crime, and the content includescivil law, common law and the ethical elements of our country’s crime. The ethicalconstruction of judging as a crime was established to criminal law theory of the crime itself ofethical considerations, it is to point to in the criminal law or reading that was established inthe condition of crime in criminal law itself should reflect the ethical contains, thus let thehuman nature and the light shine in ethics of criminal law.
     Chapter five is the legislation for the criminal law ethical path, and the criminallegislation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y,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ath of the legislation oftraditional path and criminal legislation new ethics path.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n ethics andla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l,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law and the moralrelation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said that is the essence and the unity of parts overlap saidmode, namely the legal and moral represent a fixed standard, morality is a kind of softbinding fixed standard, and the legal representative of a kind of strong binding norms, thenature of the two are the same. However, those into the criminal law disposal behavior canonly those violations of law benefit is the moral behavior, and that is the nature of the crimeshall be against ethical violations of interests, this will make the general of the moral behavior and into the disposal of criminal law and regulations crime to distinguish, such already willdistinguish the moral of the law, at the same time, higher levels in the realization of fusionmoral and law, at the same time, can avoid the excessive infringement of citizens' freedomand rights, so as to give citizens certain free breathing space, people can get more limitfreedom, this view and views on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moral and law. This chapter of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quarter expounds the morallegalization related problems, traditional legislation of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path of the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new ethics path, 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 the time has come fordemocratic society and are becoming reality, in this social reality, the democratic society'slegislation is that the people of the legislation, the law is the reflect the will of the people, thecriminal law will become citizens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terests (including the rights andfreedom) and social order (to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of the whole civil society) effectiveweapons. From the Angle of view, th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punishment is not thepurpose of the launch of civil liberties is trampling of citizens' freedom and rights but theprotection, because of, our country is people's national, state sovereignty belongs to thepeople, people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ve elect their own representative to exercise his right ofmanagement of national affairs, as well as through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o their own willrise to the law, criminal law is no longer the monarch and feudal king or church will andarbitrary, but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terest. Guarantee citizens’ basichuman rights from national power and others interference and attack, promote the basichuman rights of citizens content rich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modernrule of law.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odern concept of law "reign of basic human rights", or"the constitution to" route choice is a new period of rule of law ethics, or call it "the newethics" path of rule of law.
     The six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riminal law judicial ethical consideration, and in Britainand our country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judicial ethics appeal was introduced. This paperargues that the court decision of both criminal law and judicial law should be acceptable bythe public, and the judicial process itself also needs to be considered.
     All in all, criminal law, rooted in the people's life, should be humanization and should berich of ethical emotion. The criminal law, under the cruelty, should contain human nature oflove. Let the criminal law this "flowers of evil" bear "good fruits” through our unremittingendeavor.
引文
1黄建中:《比较伦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2毕彥华:《何谓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3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4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5倪愫襄编著:《伦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7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2页。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2页。
    10参见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11毕彥华编著:《何谓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12《左传·召公十七年》。
    13朱熹:《四书集注·学而篇》。
    14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15倪愫襄编著:《伦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6[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52页。
    1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券),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31页。
    18Encyclopedia of Ethics, Vol. I, Editor: Lawrence C. Becker,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2, P329.
    1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2页。
    2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2页。
    2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2页,译文据英译本作了改动,参见Hegel’s Philosophyof Right, Translated by T. M. Kno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P248.
    2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5页。
    24毕彥华编著:《何谓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6页。
    25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26倪愫襄编著:《伦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27龚群:《伦理学十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2页。
    29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3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2页。
    31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Press,1985, P6.
    32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2—163页。
    33钱广荣:“‘伦理就是道德’质疑——关涉伦理学对象的一个学理性问题”,《学术界》,2009年第6期,第51页。
    34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伦理学基础:原理和论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35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36魏英敏,金可溪:《伦理学简明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37杨国荣:“伦理与义务”,《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38程东峰:《责任伦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39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0页。
    4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43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44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45关于法律社会化的观点,参见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64-65页。
    47顾准:《希腊城邦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页。
    48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7页。
    49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51杨振山,[意]斯奇巴尼主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298页。
    52Mcht, Recht, Moral (Szeged,1922), pp.15-16.
    53The Province of Jurisprudence Determined,ed. H. L. Hart (London,1954), pp.184-191.
    54Gerenal Theory of Law and State, transl. A. Wedberg (Cambridge, Mass.,1949), p.5.
    55H. L. A. Hart,“Positivism and the Separtion of Law and Morals”,71Harvard Law Review593(1958).
    56李交发:“论中国古代审判法到人判法的历史嬗变”,《求索》,1992年第2期,第78页。。
    57[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58何勤华,夏菲:《西方刑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59张彩凤:《英国法治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60Flaherty,Law and Morals in Early America,Kermit L.Hall(ed),Crime and Criminal Law:Major HistoricalInterpretations,Garland Pub.,1987,p.293.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页。
    62潘吉星:《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38页。
    6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4页。
    64费孝通:《乡土中国》,绿洲出版公司出版,1967年版,第37页。
    65高绍先:《中国刑法史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66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67戴炎辉:《中国法制史》,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26页。
    68曹漫之:《唐律疏议译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0页。
    69任喜荣:《伦理刑法及其终结》,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70王芳:“亲亲相隐原则的刑事立法化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76页。
    71饶鑫贤:《中国法律史论稿》,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105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1页。
    73《大清宣统政纪》卷二八。
    74[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3页。
    75悲时客:《贵业卑业说》,《大公报》1902年11月20日。
    76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7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5页。
    78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79[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7页。
    80[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7页。
    81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4页。
    82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4页。
    83陈慈阳:《环境法总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9页。
    84李永升:《刑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85孙明:《中国刑法之最》,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8、16页。
    86刘清波著:《刑法概论》,台湾开明书店,1968年版,第1页。
    87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88高铭暄:《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89李永升:《刑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90在英美国家,多使用“犯罪法”之语;在德国,一般适用“刑法”之语。
    91[日]大塚仁:《刑法该说(第三版)(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92陈子平:《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93陈子平:《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94Jescheck/Weigend, S.7.
    95Die sozialethische Bedeutung von Recht, Unrecht und Strafe,2. Aufl.1908, S.45.
    96Baumann/Weber/Mitsch,§3Rn.17; Hassemer, NK, Rn.261vor§1; Otto,§1Rn.22; Maurach/Zipf,§19Rn.4ff.;RoxIN, AT I,§2Rn,1ff.; grundsatzlich auch Jescheck/Weigend, S.257; Rudolphi, SK, Rn.2vor§1; kritisch u. a.Jakobs,2/12ff.; Tiedemann, Tatbestandsfunktionen im Nebenstrafrecht,1969, S.117mit Fn.17.
    97Strafrechtliche Aufsatze und Vortrage, Bd.1,1905, S.223; Lehrbuch des Deutschen Strafrechts,10. Aufl.1900, S.53.
    98M. E. Mayer, Der allgemeine Teil des deutschen S trafrechts,2. Aufl.1923, S.22ff.; Honig, Die Einwilligung desVerletzten,1919, S.93f.
    99李永升:《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00[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01高铭暄:《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102储怀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03[苏]H·A·别利亚耶夫,科瓦廖夫:《苏维埃刑法总论》,马改秀,张广贤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10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一般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199页。
    10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一般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106薄振峰:《当代西方综合法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1页。
    108很多法哲学家持此观点。见杰弗里·莫菲:《马克思主义与报应》,载《哲学与公共事务》1973年第2期,第217页。
    109丹尼尔·法雷尔:《付出代价:可辩明的民事违法与惩罚问题》,载《哲学与公共事务》1977年第6期,第165页。
    110J·D·马伯特:《论惩罚》,载《思想》1939年第48期,第150页。马伯特似乎认为只要是国家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就应受到惩罚。
    111乔尔·芬伯格:《惩罚的表现功能》,裁其论著《行为与赏罚》,第95页;安德鲁·冯·荷西:《过去的还是将来的犯罪?》,第55~56页;尼尔·麦克拉肯:《法律权利与社会民主》,第33页。
    112[德]柯武刚,史曼非:《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5页。
    113陈振明:“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第6页。
    114[德]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16[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6页。
    117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119[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77页。
    12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12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122转引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123[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24[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成文堂1996年补订4版,第95页。
    12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26[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有斐阁1982年版,第1页。
    127[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128彭漪涟:《概念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7页。
    129章沛主编:《辩证逻辑基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5-226页。
    130[日]福田平、大冢仁:《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13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以下。
    132转引自[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133[美]富勒著,郑戈译:《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4页。
    134苏彩霞,刘志伟:“混合的犯罪概念之提倡——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法学》,2006年第3期,第81,91页。
    135李永升:“刑法与平等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24页。
    136李永升:“刑法与平等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24页。
    137李晓明:《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217页。
    138[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9页。
    13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页。
    1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
    141李永升:“刑法与平等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25-126页。
    142何秉松:“试论新刑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第49页。
    143李邦友:“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第104页。
    14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80页。
    145李永升:“刑法与平等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25-126页。
    146高铭暄、马克昌:《中国刑法解释》(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47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148[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49对此,在理论上亦有不同看法。参见李洁:《论罪刑法定的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3页。
    15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3页。
    15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3页。
    152李洁:《论罪刑法定的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9页。
    15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154[法]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6页。
    155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156[日]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6年补订4版,第62页。
    157转引自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70页。
    158陈兴良:《刑法疏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159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1), hrsg. Hoffmeister,4. Aufl.1955, S.96; naher Seelmann,Anerkennungsverlust und Selbstsubsumtion,1995.有关目前对这种绝对理论的表述,请特别参见:E. A. Wolff, ZStrW97(1985),786ff.; M. Kohler, Der Begriff der Strafe,1986。
    160Danner, Gibt es einen freien Willen?,2. Aufl.1969;另一方面也可参阅Dreher, Die Willensfreiheit,1987。
    161Gerhard Roth, Fuhlen, Denken, Handeln,2001; Wolf Singer, Ein neues Menschenbild?,2003.
    162Frister, Die Struktur des “voluntativen Scholdelements”,1993, S.18.
    163Jescheck/Weigend, S.412.
    164Haffke, MschrKrim,1975,52ff.
    165In: FS Guterbock,1910, S.2(26); dazu Stratenwerth, ZStrR101(1984),225ff.
    166Kaiser, Kriminologie, Lehrbuch,3. Aufl.1996,§89Rn.1ff.
    167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1), hrsg. Hoffmeister,4. Aufl.1955, S.96; naher Seelmann,Anerkennungsverlust und Selbstsubsumtion,1995.有关目前对这种绝对理论的表述,请特别参见:E. A. Wolff, ZStrW97(1985),786ff.; M. Kohler, Der Begriff der Strafe,1986。
    168Danner, Gibt es einen freien Willen?,2. Aufl.1969;另一方面也可参阅Dreher, Die Willensfreiheit,1987。
    169Gerhard Roth, Fuhlen, Denken, Handeln,2001; Wolf Singer, Ein neues Menschenbild?,2003.
    170Frister, Die Struktur des “voluntativen Scholdelements”,1993, S.18.
    171Jescheck/Weigend, S.412.
    172Haffke, MschrKrim,1975,52ff.
    173In: FS Guterbock,1910, S.2(26); dazu Stratenwerth, ZStrR101(1984),225ff.
    174陈兴良:“罪刑均衡的价值蕴含”,《法律科学》,1996年第4期,第43页。
    175简·戈瑞基:《刑事审判理论》。
    17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177[美]罗尔斯:《正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6页。
    17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17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1页。
    180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181Welzel, Naturrecht und materiale Gerechtigkeit,1951, S.192ff.; Wurtenberger, 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DeutschenStrafrechtswissenschaft,1957, S.21ff.;25; ArthurKaufmann, Tendenzen in Rechts-denken der Gegenwart,1976, S.34ff.
    182Wurtenberger, 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deutschen Strafrechtswissenschaft,1957, S.87ff.
    183Schunemann Das “,Menschenblild des Grundg esetzes” in der Falle der Postmodeme und seine uberfallige Ersetzungdurch den “homo oecologicus”,于2002年4月9日发表于台北大学主办的“多元价值、宽容与法律——追思考夫曼(Arthur Kaufmann)教授逝世周年”法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将收录于刘幸义编,《Arthur Kaufmann纪念论文集——多元价值、宽容与法律》。
    184Kaiser, Kriminologie, Lehrbuch,3. Aufl.1996,§89Rn.1ff.
    185[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3页。
    186[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2页。
    187[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成文堂1999年版,第383页。
    188[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5页。
    189[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页。
    190[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191[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388-389页。
    192[日]佐久间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193转自[日]清水一成:《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载阿部纯二等编:《刑法基本讲座》(第3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版。
    19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泽,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1页。
    195[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387-388页。
    196[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387-388页。
    197转自[日]清水一成:《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载阿部纯二等编:《刑法基本讲座》(第3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版,第232页。
    198[日]佐久间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199转自[日]木村光江:“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的意义和机能与范围——自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2页。
    200[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东京:成文堂1999年版,第383-384页。
    201[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02[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7页。
    203[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04[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05[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06[日]佐久问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07[日]川端博、曾根威彦、日高义博:“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12页。
    208[日]川端博:《违法性的理论》,东京:成文堂,1990年版,第7-8页。
    209[日]川端博:《违法性的理论》,东京:成文堂,1990年版,第70页。
    210[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日]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211转自[日]木村光江:“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值的对立之构造的意义和机能与范围——自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7页。
    212[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6页。
    213[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9年第2版,第93页。
    214Welzel, aaO.(Fn.43), S.29f.
    215Welzel, aaO.(Fn.42), S.227.
    216Hans Welzel, Studien zum System des Strafrechts, in: ders., Abhandlungen zum Strafrecht und zurRechtsphilosophie,1975, S.151; ders., aaO.(Fn.33), S.206ff.
    217Welzel, aaO.(Fn.33), S.207.
    218童德华:《外国刑法导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17页。
    219[美]爱因兰德:《新个体主义伦理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9页。
    220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及应用》,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286页。
    221[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22、123、124页。
    222冯军:《刑事责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223[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224转自[日]清水一成:《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载阿部纯二等编:《刑法基本讲座》(第3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版,第232页。
    225[日]佐久间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26转自[日]木村光江:“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的意义和机能与范围——自结果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2页。
    227王琳:“我们都可能是下一个许霆”,《南方都市报》,2007-12-18。
    228[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229George Mousourakis,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artial Excuses,Athenaeum,1998,p15.
    230参见Rethinking Criminal Law at532-543。
    231参见H. L. A. Hart, TheAscrip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Rights,49Proceedings of theAristotelian Society171(1949).
    232Jonathan Herring&Marise Cremona,Criminal Law,Maemilllan Press Ltd,1998(2nd), p269.
    233George Mousourakis,Criminal Responsibihty and Partial Excuses,Athenaeum,1998,p8-10.
    234George Mousourakis,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artial Excuses,Athenaeum,1998,p7.
    235Nicola Padfield,Criminal Law,Butterworths,2000,p91.
    236See George Mousourakis,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artial Excuses,Athenaeum,1998,p13-14;Nicola Padfield,Criminal Law,Butterworths,2000,p9l;Jonathan Herring&Marise Cremona,Criminal Law,Macmilllarn Press Ltd,1998(2nd),p270-271.
    237George Mousourakis,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artial Excuses,Athenaeum,1998,p26-27.
    238周枏:《罗马法》,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253~254页。
    239[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90页。
    240[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24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法》,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24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8页。
    243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2~73页。
    244林山田:《刑法特论》(上),台北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2页。
    2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392页。
    2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68页。
    247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1981年自行出版,第110页。
    248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40页。
    249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75页;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78~79页。
    250黄荣坚:“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台湾辅仁法学》,第22期,第65页。
    251韩忠谟:《刑法原理》,台湾1981年自行出版,第112页;林山田著:《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79页。
    252[日]大塚仁著,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253高铭暄:《中国刑法词典》,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143页。
    254赵秉志、吴振兴编:《刑法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148页。
    255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第156页。
    256[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57[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58[日]佐久问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59邱兴隆:《罪与罚演讲录》,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260青锋:《罪与罚的思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261胡学相,黄祥青:“论主观恶性”,《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4期,第23-27页。
    262卜安淳:“犯罪恶性探析”,《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第42页。
    263参见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9页。
    264参见苗生明:“刑事责任归责要素与阻却事由初探”,《烟台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52页。
    265[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66[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67[日]佐久问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68参见陈兴良:“故意责任论”,《政法论坛》1995年第5期,第52页。
    269[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270[英]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国庆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271[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页。
    272[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2页。
    273[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74[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75[日]佐久问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76陈兴良:“过失责任论”,《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第31页。
    277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78[英]理查德·麦尔丈·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1页。
    279[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2页。
    280参见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7页。
    281参见[英]大卫·休谟著,王淑芹译:《道德原理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译序第8—9、18页。
    282参见[英]大卫·休谟著,王淑芹译:《道德原理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译序第14页。
    283[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8页。
    284[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上卷),东京:成文堂,1994年改订版,第126页。
    285[日]佐久问修:《刑法讲义·总论》,东京:成文堂,1997年版,第161页。
    286参见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4~56页。
    287转引自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6~87页。
    288[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6页。
    289[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9年第2版,第93页。
    290参见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229页。
    291[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292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第65页。
    293[奥]觊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74页。转引自于洪伟:《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294[日]山中敬一:《刑法总论I》,成文堂1999年版,第388-389页。
    295田宏杰:《违法性认识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296[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6页。
    297[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9年第2版,第93页。
    298[美]庞德:《法律史》,雷宾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页。
    29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8页。
    300[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7-208页。
    30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7页。
    30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1页。
    30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304薄振峰:《当代西方综合法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305[法]狄骥:《宪法论》,钱克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9页。
    306沈宗炙:《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307薄振峰:《当代西方综合法学思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308[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309[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310沈宗炙:《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311沈宗炙:《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312[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6页。
    313[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正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314沈宗炙:《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42页。
    315[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正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316[日]奥村正雄:“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对立之构造——自行为无价值的立场”,《日本现代刑事法》1999年第3期,第106页。
    317[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9年第2版,第93页。
    318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101页。
    319[美]沃克福:《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547页。
    320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321秦红岭:“论道德法律化的负效应”,《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第56页。
    322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哲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7-12页。
    323张晨,王家宝:“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政治与法律》,1997年第5期,第23-25页。
    324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3-15页。
    325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3-15页。
    326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52页。
    327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52页。
    328王云骏:“浅议道德规范法律化”,《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34页。
    329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330杨国荣:“伦理与义务”,《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第39页。
    331王利荣:“划分盗窃犯罪圈的基本规律”,《现代法学》,2011年第4期,第97页。
    332黄世虎,胡浩飞:“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1年第3期,第28页。
    333公丕祥:《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6页。
    334公丕祥:《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335唐凯麟,曹刚:“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哲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26页。
    3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39页。
    337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338陈忠林:“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第21页。
    339陈忠林:“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第23页。
    340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41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42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43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44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45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46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47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48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49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50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51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52潘吉星:《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338页。
    35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4页。
    354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55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56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57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58谢晖著:《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6页以下。
    359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45页。
    360罗结珍译:《法国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167页。
    361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79页。
    362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363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64张明楷译:《日本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365林山田:《刑法的革新》,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54页。
    366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367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68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69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70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71[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页。
    372杨新京:“英国的陪审团制度”,《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36页。
    37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43页。
    374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4页。
    375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6页。
    376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77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78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79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80J. David Velleman, A Right of Self-Termination?,109Ethics613(1999).
    38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4-67页。
    382转引自Mark Findlay, Stephen Odgers and Stanley Yeo, Australian Criminal Justice,at3(3rd ed,2005).
    383Hamish Stewart,'Legality and Morality in HLA Hart's Theory of Criminal Law'52SMU Law Review at201(1999)
    384Patrick Devlin, The Enforcement of Morals (1965)8-14.
    385Ted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Under Enforcement Of Morals (New Edition ed,2005).
    386Flaherty,Law and Morals in Early America,Kermit L.Hall(ed),Crime and Criminal Law:Major HistoricalInterpretations,Garland Pub.,1987,p.293.
    387这部分是笔者公开发表的论文,参见付其运:“建立法官、民意与判文解释三位一体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化解司法和民意冲突的第三条道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90-98页。
    388董皞:《司法解释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389董皞:“法官释法的困惑与出路”,《法商研究》,2004年第2期,第23页。
    390陈金钊:“法律的特性与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一种本体论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22-26页。
    391董皞:“法官释法的困惑与出路”,《法商研究》,2004年第2期,第24页。
    392齐延平:《人权与法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321页。
    393陈坤:“法律、语言与司法判决的确定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第61页。
    394胡东飞:“认识论、法治与刑法解释的目标”,《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74页。
    395[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347页。
    396[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397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398俞小海:“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现代法学》,2010年第5期,第84-85页。
    399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0页。
    400谢晖:《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页。
    401杨艳霞:《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以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为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402江必新:“在法律之内寻求法律效果”,《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第14页。
    40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
    404张明楷:“实质解释再提倡”,《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66—67页。
    405梁慧星:《裁判的方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406方乐:“司法如何面对道德?”,《中外法学》,2010年第2期,第195页。
    1陈忠林:《刑法散得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陈忠林:《意大利刑法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高铭喧主编:《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高铭喧、赵秉志编:《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赵秉志主编:《犯罪主体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李永升:《犯罪论前沿问题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李永升:《刑法学的基本范畴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利荣:《行刑法律机能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1李邦友:《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修订版)》,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23石经海:《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4袁林:《以人为本与刑法解释范式的创新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5张武举:《刑法的伦理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6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张智辉:《刑事责任通论》,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9冯军著:《刑事责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0邱兴隆著:《关于惩罚的哲学一刑罚根据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1胡云腾著:《存与废一一死刑基本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32高仰止著:《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33韩忠谟著:《刑法原理》,台湾:台湾雨利美术印刷有限公司,1987年增订14版。
    34张灏著:《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0年版。
    35林山田著:《刑法通论》,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36陈朴生著:《刑法专题研究》,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37洪福增著:《刑事责任之研究》,台湾: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2年版。
    38高绍先著:《中国刑法史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9赵秉志主编:《新刑法典分则实用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当代国际刑法的理论与实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1马克昌主编:《外国刑法学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张武举著:《刑法的伦理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3陈兴良著:《正当防卫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陈兴良主编:《刑法各论的一般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陈兴良主编:《刑法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李洁著:《论罪刑法定的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杨兴培著:《犯罪构成原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0童伟华著:《犯罪构成原理》,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51李立众著:《犯罪成立理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2何秉松、科米萨罗夫、科罗别耶夫主编:《中国与俄罗斯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3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梅传强主编:《公务员职务犯罪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6夏勇著:《定罪与犯罪构成》,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黄建中:《比较伦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8毕彦华:《何谓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59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0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1倪愫襄编著:《伦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63冯友兰:《贞元六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4毕彦华:《何谓伦理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65薛瑞麟:《俄罗斯刑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王晨著:《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7邱兴隆著:《刑罚理性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8(日)大冢仁著:《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9(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0(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各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日)大谷实著:《刑法讲义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75(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正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6(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7(日)大谷实著:《刑事政策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8(德)耶赛克、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79(德)克劳斯·罗克辛著:《德国刑法学总论》(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0(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1(德)雅科布斯著:《行为责任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2(德)冈特·施特拉腾韦特、罗塔尔·库伦著:《刑法总论Ⅰ——犯罪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4(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可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86陈忠林:“‘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2期。
    87陈忠林:“自由·人权·法治——人性的解读”,《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88陈兴良:“故意责任论”,《政法论坛》,1995年第5期。
    89王利荣:“划分盗窃犯罪圈的基本规律”,《现代法学》,2011年第4期。
    90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91李永升:“刑法与平等简论”,《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92李邦友:“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现代法学》2002年第3期。
    93苏彩霞,刘志伟:“混合的犯罪概念之提倡——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法学》,2006年第3期。
    94王芳:“亲亲相隐原则的刑事立法化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95李交发:“论中国古代审判法到人判法的历史嬗变”,《求索》,1992年第2期。
    96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97黄荣坚:“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台湾辅仁法学》,.第22期。
    98黎宏:“论刑法中的行为概念”,《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99胡学相,黄祥青:“论主观恶性”,《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4期。
    100陈振明:“一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01董皞:“法官释法的困惑与出路”,《法商研究》,2004年第2期。
    102陈坤:“法律、语言与司法判决的确定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
    103胡东飞:“认识论、法治与刑法解释的目标”,《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04俞小海:“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现代法学》,2010年第5期。
    105江必新:“在法律之内寻求法律效果”,《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106方乐:“司法如何面对道德?”,《中外法学》,2010年第2期。
    107王芳:“亲亲相隐原则的刑事立法化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8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09钱广荣:“‘伦理就是道德’质疑——关涉伦理学对象的一个学理性问题”,《学术界》,2009年第6期。
    110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111杨国荣:“伦理与义务”,《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112黄世虎,胡浩飞:“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1年第3期。
    113杨国荣:“伦理与义务”,《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114钱广荣:“关于伦理道德与智慧”,《哲学动态》,2003年版,第2期。
    115陆树程;“市民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哲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16黄世虎,胡浩飞:“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长白学刊》,2001年第3期。
    117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18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119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120崔永东,龙文懋:“从中西立法看道德的法律化”,《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21陈炳水:“道德立法: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22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23刘长秋:“‘法治’、‘德治’与道德法律”,《安徽律师》,2001年第3期。
    124陈兴良:“违法性认识研究”,《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125陈兴良:“过失责任论”,《法学评论》,2000年第2期。
    126胡学相,黄祥青:“论主观恶性”,《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4期。
    127卜安淳:“犯罪恶性探析”,《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
    128黄荣坚:“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台湾辅仁法学》,第22期。
    129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
    130Richard A. Posner, An Economic Theory of the Criminal Law,85Colum. L. Rev. at1195(1985).
    131Georg Rusche,Otto Kirchheimer,Dario Melossi. Punishment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jerse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9)(fifth printing2009).
    132Hugo Adam Bedau, Feinberg's Liberal Theory of Punishment,5Buff. Crim L. Rev. at106(2001).
    133Personal Correspondence from Jules Coleman, Professor of Law and Philosophy, Yale University (Nov.27,2000).
    134Bernard E. Harcourt, Joel Feinberg on Crime and Punishment: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al Limits of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Expressive Function of Punishment. Buffalo Criminal Law Review,Vol.5,at145-172.
    135Carol Steiker, Foreword:Punishment and Procedure:Punishment Theory and the Criminal-Civil Procedural Divide,85Geo. L.J. at,803(1997).
    136Giinther Jakobs, Imputation in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Conditions for Norm Validity, BuK Crim. L. Rev vol7, at491-495(2004).
    137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Translated by T. M. Kno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P248.
    138Bernard Williams: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Fontana Press,1985.
    139Jonathan Herring&Marise Cremona, Criminal Law, Macmilllarn, Press Ltd,1998(2n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