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位具有独立思想体系和文化操守的诗学家,吴宓曾经逆时代潮流而动,尖锐的指出了其所处时代的主流文学和文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意识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某种程度的补充和纠偏,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吴宓诗学思想的窘迫处境和寂寞命运则暗示出了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传统建立过程中所存在的缺失,这种缺失所留下的后遗症已经给现代中国文论的发展造成了误区。所以,时至今日,吴宓等学者的诗学研究成果理应成为我们对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以及建构具有现代性的中国文论的有益借鉴。
     本文拟从现代性的视角切入,将吴宓诗学思想置入中国文化和文论现代性追求的大框架之中进行研究,在现代性的宏阔视野中分析其基本理论范畴和批评实践特征,考察吴宓诗学思想在文学理论现代性建设进程中所应具备的意义和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导论部分重点说明论题内涵、选题缘起和研究现状。论题内涵方面,通过分析“诗学”和“现代性”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对“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这一论题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该论题的研究重点在于将现代性视域与吴宓诗学思想研究真正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吴宓诗学思想研究开拓出新的学术生长点和意义空间。选题缘起方面,说明本论文以吴宓诗学思想为中心来展开专题性研究的理由:一是因为他的诗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确实独树一帜,值得关注;二是因为他的思想关涉到中国文论现代性追求的复杂性和潜在可能。研究现状方面,结合文化保守主义和学衡派的历史命运回顾和介绍学术界关于吴宓诗学思想的研究状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此课题尚留有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
     第一章,重点阐释吴宓诗学理论的文化思想基础。首先,介绍吴宓诗学思想得以萌生的具体文化空间,从新文化运动和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矛盾和冲突入手分析其所处的现代性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和多重价值取向。指出文化激进主义风起云涌之时往往亦是文化保守主义潜滋暗长之际:前者的现代性单维体认方式在当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辐射机能,对新文化和新文学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后者则在边缘发出了现代性另类体认的声音,为前者提供了一个具有警示意义和制衡作用的反对立场。二者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体现了两种文化现代性思路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昭示着文化现代性选择的多种潜在可能。对吴宓的诗学思想展开研究时,必须将其置于这样一个由不同现代性价值取向所生成的复杂的充满张力的文化现代性结构中加以考察。其次,着重探讨吴宓在濡染以关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汲取海外新人文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以整合中西传统文化精华建立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现代性发展思路。指出在以《学衡》为依托进行文化言说时,吴宓将整合中西新旧作为建设新文化的必经之路,体现出了比新文化阵营更为健全的文化心态和比一般文化保守主义者更为开阔的世界性的文化视野,故而,吴宓和《学衡》所代表的整合性的文化现代性理路理应得到重新分析和评价,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思考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第二章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内涵入手,将“整合”作为吴宓诗学思想中具有现代性内涵的基本理论特征展开分析。“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并非孤立概念,而是关系范畴,如果说中西古今文论之间的张力关系构成了这一关系坐标的纵轴,那么社会“他律”性和文学“自律”性之间的张力关系则构成了这一关系坐标的横轴。“整合”作为吴宓诗学思想中具有现代性内涵的理论特征,不仅体现为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整合,而且体现为文学“自律”性与社会“他律”性的整合。其一,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整合。吴宓打破了“中学”/“西学”,“旧学”/”新学”之间的界线,主张在无新旧无中西的开阔视野上,将古今中外各种诗学资源置于同一平台上,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冷静的学术心态敏锐甄别其间的异同和联系,从瞬息万变的“多”中找到普遍永恒的“一”作为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结“和”点,在整合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基础上,熔冶出一个新的现代诗学理论体系。“三境”说作为吴宓在诗学研究上的重要成果,即是其整合中西古今诗学思想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吴宓立足于中国传统诗学理论,接受西方古典主义诗学的方法和观点,融会现代哲学意识和逻辑分析推理所建构出来的诗学范畴。其二,文学自律性与社会他律性的整合。对道德理性的关注和对语言文字审美特质的重视构成了其诗学思想既对抗又互补的两级——社会“他律”性和文学“自律”性:前者要求对文学进行外部研究,传达的是对文学所应背负的社会任务的期许;后者要求对文学进行内部研究,表达的是对文学内在独特属性和存在合法依据的重视。二者在矛盾和冲突的状态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吴宓诗学思想既对抗又互补的两级。而吴宓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所采用的以“自律论”整合“他律论”的思路则为在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之间找到新的动态平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从而以一种与新文学阵营异质的思维方式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章,对吴宓的诗学批评实践进行阐释和分析。在批评实践中,吴宓不但极为强调文学批评的标准、方法及规范学理,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一系列基本范畴,而且站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立场上,调动自己的诗情与理性,运用“义理派”的批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文学阐释和文学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批评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方法的明显特征。其中,诗歌和小说是吴宓诗学批评的重镇。在品评诗歌时,吴宓主张对从内质和外形两方面入手,如果说诗歌“内质”方面的“思想感情”之美主要体现为情道兼顾,那么诗歌“外形”方面的“韵律格调”之美则更多地体现为新旧兼容:他理想中的“道”并不在“情”之外,而就在“情”之中,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圆融会通的;他理想中的诗歌“外形”不以新旧而论,关键是要具备韵律格调之美。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主张恣肆奔放地宣泄情感和展示个性的白话新诗运动和“诗体大解放”主张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中国现代诗发展过程中,吴宓进行诗歌批评时所坚持和体现的情道兼顾、新旧兼容的理论主张无疑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诗坛在白话诗理论主流之外的另一诗论倾向,在客观上给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在进行小说批评时,吴宓对当时流行的实用功利主义批评模式和科学实证主义批评模式都十分不满,比较而言,将小说与艺术与哲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诗学思想决定了他更乐于接受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开创的从哲学美学视界阐释小说价值和意蕴的做法,而且,较之王国维,他不仅具有更为开阔的人生哲学视野,而且更加关注小说作为语言艺术的具体美学特征,能够有意识地从文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西方现代的小说理论来进行小说批评,这对于建构和完善现代小说批评是颇有裨益的。而他的《红楼梦》批评和对“理想小说”的分析界定实际上就是这种讲求人生哲学内涵和小说艺术特征的小说批评基本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集中探讨吴宓诗学思想在现代诗学建构史上的独特价值所在和遭遇困顿命运的主要原因。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吴宓的诗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盛行的激进主义文学观念具有理论纠偏意义,可以有效地补充和纠正新文学阵营在文学工具意识驱使下将文学现代性、社会现代性混为一体的理论偏颇和在进化论的价值预设下所持的趋新求异的现代诗学建构立场,而且在保守主义文化阵营中也别具特色和价值:较之国粹派,吴宓的诗学理论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杂文学观念,所体现出的主要是一种富有现代色彩的分析兼综合的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较之早期新儒家回归传统强调民族本位的内向反思式的诗学建构思路,吴宓更强调中西诗学之间的相互比较性和相互参照性,在学术宗旨上更强调诗学思想的世界性;较之学衡派另一代表人物梅光迪,吴宓更强调文学本身的自律性特征,更能体现出现代文学家的眼光和尺度。总之,吴宓诗学思想堪称是二十世纪中国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在现代诗学建构史上,它却遭遇了极其困顿的历史命运,充满了对文学现实秩序建构的无力感,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就总体而言,现代诗学的宏观历史文化语境并不适于吴宓诗学理论的生长和发展。尽管他也积极参加了对现代诗学发展方向的构想,但是,他所提出的观点已经超越了主流学界的价值范畴和认同视野,故而其诗学理论仍然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误读”和冷遇。其二,吴宓诗学思想的自身局限性和不完全的现代性品格无疑也限制了它在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历程当中的生长空间。
     结语,论述吴宓诗学思想与当下文论现代性建设的链接方式。尽管吴宓诗学思想的具体观点并不足以回答现代文论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它所秉持的立场方法和精神理念却敞开了耐人寻味的文化理路和思想空间,对我们今天的文论现代性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Wu Mi, a writer with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valuable cultural integrity, used to point out a good many defects of the mainstream of the literature of his time an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Furthermore, he put forward a lot of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which have turned out to be great references in our current studies. We must lay more importance to his ideas and thoughts. Nevertheless, at his time, Wu Mi's thoughts of poetics fell into neglect, which indicated the inadequac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t cannot be denied that this inadequacy has been an obstacle to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us, we should consider Wu Mi's thoughts as great reference while reflecting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research so as to develop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odernity, the thesis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Wu Mi' s poetic thoughts and characterstics of his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 explor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his poetics though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part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ory part i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e reason why the topic is chosen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As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with the analysis of two key words, namely "poetics" and "modernity" ,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of the research li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iew of modernity and the study of Wu Mi' s poetic thoughts, hopefully through which a new exploring way will be carved out. With regard to reasons why the topic is chosen, on the one hand, his poetic thoughts are unique in his time; on the other hand, his thoughts imply the complexity and potentiality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With respct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make a review of past studies on Wu Mi' s thoughts, especially the studies conducted by the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nd Xue Heng ,and to point out the possible further studies in this field.
     Chapter one is mainly about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Wu Mi' s poetic theory. Firstly, we intend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cultural foundation on which Wu Mi' s poetic thoughts are developed .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is part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ultural circumstance and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of Wu Mi's time. On the one hand, radicals' modern way of thought has imposed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conservatives put forward different ideas and thoughts, showing an opposite stand. The opposite positions of two parties indicate both two incompatible thoughts and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cultural choice. Thus, the study of Wu Mi's poetic thoughts involves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ed cultural structure. Secondl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Wu Mi's idea of developing new culture by combining the essence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rures,which mainly stemed from Guan Xue and New Humanism. With the idea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when Wu Mi compiled Xue Heng, he shows more openness than conservatives of his time. Thus, it is worthwhile to reconsider and revalue Wu Mi's cultural idea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us with great assistance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and possibility of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
     Chapter two regards integration as the character of Wu Mi's poetic thoughts and conducts an analysis of it from the intension of literature theory' s modernity. Literature theory' s modernity isn' t an isolated concept, but a related category.On one han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literary autonomy and social heteronomy is the abscissa of the coordinate ax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present poetic resources,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 resources is the ordinate of the coordinate axis. Integration in Wu Mi's poetic thoughts is embodied in two aspects: Firstly, it means the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present poetic resources,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 resources. Wu Mi maintains that various poetic resources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so as to fi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m. Only with a broad cultural view and calm attitude toward various poetics resources can a new system of modern poetics be achieved. The thought of three stages, one of Wu Mi's great research findings, is a specific example of the integration of ancient and present poetic resources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 resources. It is one of his unique poetic term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 theory and western poetic ideas. Secondly, it means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literary autonomy and social heteronomy. The former requires the study of internal elements of literatu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unique attributes of literature, while the latter asks for external study of literature, expressing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on literature. The two aspects affect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making up the two contradicting poles of Wu Mi's thoughts. Wu Mi's idea of integrating the two aspects offers an important view toward the balance between external and internal literary research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theory modernization.
     Chapter three is intended to make an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Wu Mi's critical practice. In his p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 Wu Mi plac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riteria, means and standard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brings forward a set of basic academic terms. Furthermore, on the cross-cultural standpoint of view, he exerts sense and sensibility to conduct lots of literary studies, which embody modern academic thoughts and means. Wu Mi pays much attention to poetry and fiction critic. Wu Mi maintains that the criticism of poetry should involve the study of two aspects, namely external form and internal sentiment of poetry. According to him, the beauty of poetic sentimen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while the beauty of poetic rhythm indicat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nd the old. The two aspects ar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time when the feelings and individuality were overemphasized, Wu Mi's poetic thought shows another tendency of literary critic by proclaiming the combinat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new elements. As for fiction criticism, Wu Mi's shows disapproval of the pragmatism and positivism. Instead, he prefers to Wang Guowei's idea of interpreting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fictions from the view of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Comparing with Wang Guowei, Wu Mi has a more open view of life experience and philosophy and he puts more important to the specific aesthetic features of fictions. With the literary view and modern western fiction theories, he conducts the theory-conscious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modern fiction criticism. This kind of conception involving study of philosophy and features of fictions is finely embodied in his review of A Dream of Red Chamber and analysis of "ideal fiction".
     Chapter fou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unique values of Wu Mi's poetic thought and reasons why his idea fell into neglect in his time. From a historical view, Wu Mi's doctrines not only rectified the prevailing radical literary thoughts in his time but displayed unique features in the conservative camp. Comparing with the Guicui School, Wu Mi shows a modern thinking way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Comparing with new Confucians' approach of inner reflection, Wu Mi's idea lays importance to the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Unlike Mei Guangdi, another representative of the Xueheng School, Wu Mi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lf-reliance of literature, showing a modern view and broaden horizons. Thus, Wu Mi's poetic thought plays an essential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ics in the 20th century. Unfortunately, Wu Mi's doctrine encountered indifference and neglect in his time. Reasons can be illustrated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macro-cultural background was not an ide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 Mi's poetic theory. He made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etics, but his ideas transcended the values and recognition of the academic mainstream in his time and accordingly his thoughts were doomed to be neglec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fects of his poetics prevented its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ics.
     The part of conclusion is intended to discu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u Mi's poetic thoughts and modernity of current literary theory. Although Wu Mi's ideas cannot provide us with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current problemsi in the delvopment of modernity of literary theory, the stand and approaches he conducts provide us with a great eye opener and have showed great enlighting significance.
引文
[1]杨乃乔:《论中西学术语境下对“poetics”与“诗学”产生误读的诸种原因》,《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08页。
    郑谷《中年》原诗为:“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郑谷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刘祁语详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第202卷第155志,见中华书局2000年版《宋史》第4册,第3373页。
    [1][元]范德机撰,[清]何文焕订:《诗学禁脔》,上海文宝公司民国间据清乾隆35年(1770)刻本影印。
    [2][清]翁方纲:《石洲诗话》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2页。
    [3][法]瓦莱里:《作品集》第1441页,“法国公立高中诗学教学篇”,转引自[法]达维德·方丹著,陈静译:《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2页.
    [4][法]达维德·方丹著,陈静译:《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2页.
    [5][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诗学的定义》,见[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译:《俄国形式主 义文论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6页。
    [1][法]托多洛夫:《结构主义诗学》,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语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185页。
    [2]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序》,春风文艺出版杜1993年版。第4页。
    [3]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前言第2页。
    [4]如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龙:《钱钟书诗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
    [1]前者如《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等,后者如《空轩诗话》,《余生随笔》,《英诗浅释》等。
    [2][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3]此说法见姜文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研究·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1]对“现代性”内涵进行过梳理和辨析的学术成果如汗牛充栋,无法一一列出,只能略举几例。国外的如[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泰:《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等等。
    国内的如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汪晖的《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谭好哲等:《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等等。
    [2]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美]马泰·卡林内斯泰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页。
    [4][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5][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年版,第24页。原文为“建立‘现代性'这一概念可以依赖的要首要基础……”,疑有误,故去掉“要”字。
    [1][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117页。
    [2][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3][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4][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5][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6]关于“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历史的具体性”的提法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3页。
    [1]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2]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3页。
    [4]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5]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1]钱中文说先生参照西方理论体系,对“现代性”做过如下概括:“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见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第5页。)这也是大多中国学者所认同的现代性含义。这种概括本身并无错误,但是如果将其视为中国“现代性”的全部含义,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不仅包括对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启蒙精神等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文化价值标准的向往,还包括对本民族文化身份进行追寻和建构的渴望,这两种向往和渴望相互纠缠,相互交叠,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意。西方现代性理论作为一种理论资源不可或少,但是如果简单地将中国的现代性追求与西方的现代性追求等同起来,就会遮蔽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具体性和问题情境,从而牺牲“现代性”的阐释效用。
    [2][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法]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见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9-440页。
    [2][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3][美]马泰·卡林内斯泰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48页。
    [4]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5][美]马泰·卡林内斯泰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页。
    [6]Zygmunt Bauman,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page 10.
    [1][德]阿多诺著,王珂平译:《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5页。
    [2][德]阿多诺著,王珂平译:《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6页。
    [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0页。
    [1]“张力”一词,最早见之于物理学。指的是物体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作用时所产生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个部分接触面上的互相牵引力,文学理论中对“张力”的用法始见于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 特。随后,“张力”渐渐被广泛用于包括对文学和文论问题的阐释,主要指相互矛盾因素的组合与相互作用力,在相互作用中,双方并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在冲突状态中达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如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庄锡华著:《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等等。
    [2][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孟昌,曹葆华译:《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94页。
    [1]张宪文:《学衡派浅析》,《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第102页。
    [2][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
    [4]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4年版。
    [5]李毅:《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年版。
    [1]乐黛云:《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中国文化》1989年第1期,第136页。
    [2]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990年,1992年、1994年在陕西连续举办了三届吴宓学术文化研讨会,1998年在重庆召开了吴宓学术研讨会,2004年陕西师范大学又召开了“吴宓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届吴宓学术讨论”。
    [5]温源宁:《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见黄世坦《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1]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联合出版2005年版。
    [2]见《西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116-122页。
    [3]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3-113页。
    [1]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127页。
    [2]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46页。
    [3]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163页。
    [4]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第86-91页。
    [5]见《咸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第40-44页。
    [6]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42-245页。
    [7]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2-36页。
    [8]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199页。
    [9]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335页。
    [1]见《外语教学》1995年第1期,第81-86页。
    [2]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153-156页;
    又见刘家全,蔡恒,石昞宪编:《第三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285页。
    [3]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55-62页。
    [4]见《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3-20页。
    [5]见《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第22-27页。
    [6]见《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第66-68页。
    [1]见《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第70-80页。
    [2]见《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51-54页。
    [3]见《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7-71页。
    [4]见《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8-83页。
    [1]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第111-115页。
    [2]见李继凯,刘瑞春选编:《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301页。
    [3]见《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41-46页。
    [4]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第64-66页。
    [5]见《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38-41页。
    [1]见《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第104-110页。
    [2]见刘家全,蔡恒,石昞宪编:《第三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43页。
    [3]见《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39-146页。
    [4]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2-45页。
    [1]见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352页。
    [2]见《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辑,第240-263页。
    [3]见《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辑,第121-130页。
    [1]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2]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见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页。
    [1]“激进”一词源自英国,该词的意义最初限于政治层面,指的是急于进行改革推翻旧秩序的政治团体,本论题中所指的激进主义知识分子主要指的是五四前后那些锐意进行文化批判的思想先驱,为了彻底改变现有的文化秩序,他们在批判旧学传播心知方面普遍体现出一种矫枉过正的愤激态度。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见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2-13页。
    [2]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原载《新潮》第2卷第1期,见影印本《毛子水全集·杂文》(吴大猷序),第42页。
    [1]胡适:《信心与反省》,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
    [2]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原载1918年7月1日《言治》季刊第3册,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第217页。
    [3]陈独秀:《今后中国之政治问题》,原载1918年7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1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0页。
    [4]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页。
    [1]事实上,严复并非是第一位在中国宣传进化论的学者,早在1873年,自然进化学说就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华衡芳与玛高温合译的《地学浅释》中出现过,当时进化论仅仅是这个时期输入的西方近代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论之一,没有什么特别的时代意义,因此也就得不到中国知识界的特别重视。后来,康有为将自然进化知识与公羊三世说的传统经学形式结合起来,论证社会历史的“进化有序”,从而为维新变法创造了理论基础,但是当时,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仍然是十分有限的。直到19世纪末严复的系列政论文和译著《天演论》问世,进化论观念才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英]皮特·J·鲍勒,田洺译:《进化思想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蒋梦麟:《何谓新思想》,原载1920年2月《东方杂志》17卷2号,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17页。
    [4]鲁迅:《随感录·四十九》,《鲁迅杂文全编》第1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5]陈兼善:《进化论发达史略》,《民铎》杂志1922年第3卷第5号。
    [1][英]达尔文著,周建人等译:《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页。
    [2]严复:《原强修订稿》,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页。
    [3]实际上,严复本人对进化论不单是崇拜激赏,亦有质疑反思,他本人只是将进化论作为救国保种之器,并没有想将其推尊为普世性的公理,相反,他对进化论的负面效应始终抱有警惕态度,到了晚年更是如此,如“自物竞天择之说兴,大地种族,各以持保发舒为生民莫大之天职。则由是积其二三百年所得于形数质力者,悉注之以为杀人要利之机。”(严复:《新译<日本帝国海军之危机>序》,见王栻主编: 《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8页。)“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严复:《与熊纯如书》之七十五,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2页。)至于后来进化论在中国现代性追求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恐怕是严复将进化论引入中国时所没有想到的。
    [1]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回忆》,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5页。
    [2]胡适:《四十自述》,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3]卡尔曼:《基督与时间》,转引自[法]路易·加迪等著,郑乐平、胡建平译:《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
    [1]陈独秀:《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页。
    [2]陈独秀:《抵抗力》,原载1915年11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1页。
    [1]逢增玉:《中国现代作家的“进化”人格意识和思想意识》,《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第102页。
    [2]汪淑潜:《新旧问题》,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3]汪淑潜:《新旧问题》,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4]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1]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93页。
    [2]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3]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4]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5]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1]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9页。
    [2]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页。
    [3]汪淑潜:《新旧问题》,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杂文全编》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335页。
    [1]关于文化保守主义,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首先,在西方,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保守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其时欧洲正值法国大革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为了维护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伯克开创了以政治思想为核心的保守主义理论体系。但是,与西方不同,中国的保守主义主要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正如史华慈所说:“二十世纪的中国几乎没有柏克式的保守主义,全盘肯定现行的社会秩序。所看到的是一种受民族主义情感所影响的文化保守主义,这种民族主义情感很少对当时的政治秩序有所肯认。”“现代中国保守主义主要是‘文化的保守主义',根本上并不是墨守现行之社会政治现状的‘社会政治的保守主义'。许多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多半很清楚哪些是该保存下来的文化要素。”([美]史华慈著,林镇国译,《论保守主义》,见《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37页,第33页。)在中国现代的保守者身上,我们往往可以发现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背道而驰的特点,许多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同时亦是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其次,本篇所论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是指五四前后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对峙力量登场的文化流派,它们与传统的文化守旧派有着本质区别。后者置时代变革于不顾,将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观贬得一钱不值,一心想要恢复传统国学和儒家伦理道德的旧日辉煌;而前者则在流露出对传统的浓厚依恋感的同时,又注意到了西方文化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可资借鉴之处,意图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保守住那些有存在价值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兼采中西文化之长,通过中西互补,创造出现代新文化。
    [2]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香港中文大学25周年纪念讲座第四讲(1988年9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香港中文大学25周年纪念讲座第四讲(1988年9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2]关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源头,学界说法不一,或言其起点为20世纪初康有为发起的孔教运动(如方红姣:《20世纪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15页。)
    [3]如何晓明:《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论》,《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第5页,等等。
    [1]《学衡》杂志简章。
    [2]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4页。
    [1][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版,第39页。
    [2]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1]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6页。
    [2][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第10页。
    [3][德]雷赫完撰,吴宓译:《孔子老子学说对于德国青年之影响》,《学衡》第54期。
    [4]陈序经:《全盘西化的理由》,见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5]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4页。
    [1]《发起亚洲古国会之概况》,原载1917年3月5日《时报》,见姚奠中、董国炎著:《章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1996年版,第273页。
    [2]严复:《与熊纯如书》之七十五,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2页。
    [3]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者大多持政治改良主义主张,甚至不乏相对激进的行为:如熊十力曾参加过武昌起义和护法运动,梁启超在20世纪初曾直接参与策划领导了护国运动,梁漱溟曾经力主用“手枪和炸弹”来加速满清灭亡。
    [1]柳隅:《欧战后哲学上之疑问——进化论与循环论孰为真理》,1918年12月30日《晨报》。
    [2]李大钊:《时》,原载1923年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原载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2页。
    [3]柳隅:《欧战后哲学上之疑问——进化论与循环论孰为真理》,1918年12月30日《晨报》。
    [4]《记章行严先生演词》,见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4册,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154页。
    [5]《记章行严先生演词》,见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4册,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6]《记章行严先生演词》,见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4册,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7]陈长蘅:《进化之真象》,1919年1月15日《东方杂志》,第16卷第1号。
    [8]章锡琛:《生存竞争在伦理学上之价值》,1916年7月10日《东方杂志》,第13卷第7号。
    [1]陈长蘅:《进化之真象》,《东方杂志》,1919年1月15日第16卷第1号。
    [2]严复:《与熊纯如书》之五十二,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67页。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5页。
    [4]章太炎:《尚贤堂茶话会诸名流之演说》,原载1916年7月18日《时报》,见姚奠中、董国炎著:《章 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1996年版,第267页。
    [1]汪淑潜《新旧问题》,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2]伧父:《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原载1916年4月10日《东方杂志》第13卷第4号,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第357页。
    [1]章士钊:《进化与调和》,原载《甲寅周刊》第1卷15号,见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4册,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2]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3]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给徐浩先生信)》,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17页。
    [4]《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附录一》西滢跋语,原载1927年3月19日《现代评论》第5卷第119期,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第120页。
    [5][英]迈克尔·欧克肖特著,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6]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6页。
    [1]梁漱溟:《办学意见述略》,《梁漱溟全集》第4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2页。
    [1]伧父:《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原载1916年10月10日《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第342页。
    [2]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原载1918年4月15日《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页,第367页。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525页。
    [4]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538-539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8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3页。
    [3]伧父:《迷乱之现代人心》,原载1918年4月15日《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见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7页。
    [1][德]卡尔·曼海姆著,李朝晖、牟建君译:《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英文版导言第3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1]《宋史·张载传》,见《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87页。
    [2][明]冯从吾:《关学编·横渠张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页。
    [3]张载年轻时涉猎广泛,“又访诸释、老。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最终觉悟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此处的道,指的即是儒道。(见[明]冯从吾:《关学编·横渠张先生》,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4][宋]张载:《正蒙·太和篇第一》,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7页。
    [5][宋]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1页。
    [6][宋]张载:《拾遗·性理拾遗》,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74页。
    [1][宋]张载:《正蒙·诚明篇第六》,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2][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4页。
    [3][宋]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5页。
    [4][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0页。
    [5]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师说·吕径野柟》里指出:“关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见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第7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6][宋]张载:《经学理窟·礼乐》。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64页。
    [7][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79页。
    [8][宋]张载:《经学理窟·礼乐》。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64页。
    [9][宋]张载:《张子语录·语录中》,见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0页。
    [1]康有为:《<烟霞草堂文集>序》,见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校:《康有为全集》第1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2页。
    [3]吴宓:《空轩诗话》之七,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36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9页。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09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4页。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8页。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2页。
    [6]“天人学社”即是吴宓在清华时期怀抱道德理想筹集学社的具体实践,在《空轩诗话》之四中,吴宓节录了民国五年四月三日《吴宓致吴芳吉书》中的一段,其中详细记录了“天人学会”的筹集始末及学会会章:“宓自昨冬以来,联合知友,组织一会,名曰‘天人学会'。此会用意,即欲得若干性情、德智、学术、事功之朋友,相助相慰,谊若兄弟,以共行其所志。即君之志,亦即我之志,取人甚严,然只论其品格、宗旨,而不问其年龄、地位之若何。会之大旨:除共事牺牲,益国益群而外,则欲融合新旧,撷精立极,造成一种学说,以影响社会,改良群治。又欲以我辈为起点,造成一种光明磊落、仁慈侠骨之品格。必期道德与事功合一,公义与私情并重,为世俗表率,而蔚成一时之风尚。至其组织,专重精神,不拘形式。会名之意,原因甚多。天者天理,人行人情。此四字,实为古今学术、政教之本,亦吾人之方针所向。至以人力挽回天运,以天道启悟人生,乃会众之责任也。附录《天人学会会章》云:原则有五:(一)行事必本乎道德;(二)人之价值,以良心之厚薄定之;(三)谋生餬口以外,须为国穿、社会尽力,处处作实益及真是之牺牲;(四)持躬涉世,不计毁誉、成败、利害,惟以吾心之真是非为权衡;(五)扶正人心,为改良群治之根本。险诈、圆滑、奔竞、浮华、残刻、偏私:皆今日恶习之最甚者,务宜摧抑净尽。其宗旨有七,现时之宗旨:(一)敦友谊;(二)励道德;(三)练才识;(四)谋公益。终极之宗旨:(一)造成淳美之风俗,使社会人人知尚气节、廉耻;(二)造成平正通实之学说、折衷新旧,发挥固有之文明,以学术、道理,运用凡百事项;(三)普及社会教育,使人人晓然于一己之天职及行事之正谊。义务有四:(一)会员当求为有益于世之人,故先期一已有任事之才具,宜各就其地位及性之所近,殚精学业,练习治事,异途同归,以德道、良心为指针;(二)会员当相互切磋,勿隐勿忌,相互扶助,必敬必诚;(三)会员当恪守本会会章及其它规约,躬行实践,并汲引同志,导人于善。又在必需时,量力筹集会费。”(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 年版,第132-133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31页。
    [2]饶先生云:“作诗必(一)辨体裁;(二)兼训诂;(三)通音韵。(音韵为初学为诗者最要之事。举其浅者言之,如韵中东可通冬、通江,然必不能通阳。此等处若误,复将成何事体?)而宗旨,要勿出乎温柔敦厚四字,如是则不寒、不枯、不刚、不生硬、不轻薄,而于诗之道思过半矣。”(《吴宓日记》第1册,第309-310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0页。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1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0页。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2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4页。
    [4]如,他认为希腊哲学优于西方近世哲学,只因前者多有与中国先儒思想相合之处,据吴宓日记载:“读History of Ancient Philosophy(W.W.Benn著)一书,完。知希腊哲学,重德而轻利,乐道而忘忧,知命而无鬼。多合我先儒之旨,异近世西方学说,盖不可以道里计矣。”(《吴宓日记》第1册,第440页)。
    [5]柳诒徵:《送吴雨僧之奉天序》,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
    [1][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362页。
    [1]吴宓译:《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学衡》第19期。
    [2]在此,“高尚意志”和“卑下意志”,采用的是吴宓对“higher will”和“lower will”的翻译法,见吴宓译《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学衡》第32期。
    [3][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序第2页。
    [4][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5][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6][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7][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8][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1][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2][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序第3-4页。
    [3][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4][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5][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6]吴宓译:《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学衡》第19期。
    [7]吴宓译:《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学衡》第32期。
    [1]吴宓译:《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学衡》第38期。
    [1][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序第3页。
    [2][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3]白璧德所引的马修·阿诺德的断语,见[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4][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5][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6][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7][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8]吴宓译:《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学衡》第38期。
    [9]郭斌稣:《梅迪生先生传略》,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1]胡先驌译:《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学衡》第3期。
    [2]《欧文·白璧德与吴宓的六封通信》,载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第10期,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0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6页。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0页。
    [1]吴宓译:《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学衡》第38期。
    [2][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序第8页。
    [3][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序第8页。
    [4]胡先驌译:《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学衡第3期。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0页。
    [6]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9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2]吴宓:《空轩诗话》之二十四,《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62页。
    [3]见吴宓译《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学衡》第32期)中“高上意志及卑下意志之对峙”一句下面吴宓作的夹注。
    [4]胡先驌译:《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学衡》第3期。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之所以以“吴宓和《学衡》”而不以“吴宓与学衡派”为题,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其一,产生于东南大学的学衡派本身是一个松散的流动群体,除吴宓等少数坚持者外,没有固定的成员,特别是1923年以后,由于身为学衡派支持者的东南大学副校长兼文理科主任刘伯明的离世和东南大学的迅速衰落,学衡派的主要成员纷纷离开东南大学分散到各地乃至国外,作为一个团体的“学衡派”事实上已经是风流云散了,只有坚持出版的《学衡》杂志仍在名义上维系着学衡派的存在。其二,本论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吴宓,较之内部人事关系复杂微妙的学衡派,《学衡》这一“竟成为宓个人之事业”的杂志显然更能代表吴宓的文化理想和价值取向。
    [3]梅光迪在第一次社务会议上即提出:“社员亦不必确定:凡有文章登载于《学衡》杂志中者,其人即是社员;原是社员而久不作文者,则亦不复为社员矣。”针对这一“清高主张”,吴宓坚决主张“办事必须有一定之组织与章程。职权及名位,亦必须明白规定。对内、对外方可有所遵循。窃意(一)《学衡》杂志之宗旨及体例,用人之根本思想与公共主张,必须写成数条。用明确之文字,宣布于世。此即可作为本志、本社之‘宪法'。(二)杂志稿件之去取及删改,尽可由同人公议及分担,但为办事之便利,总编辑一职必须设置。(三)第一期必须有《发刊辞》或《<学衡>杂志社宣言》一篇,刊于卷首。云云。”最后公推吴宓为“集稿员”,编排稿件并撰写目录。(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29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33页。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35页。
    [3]详见《吴宓日记》第3册1926年11月到1927年底的记载。
    [4]详见《吴宓日记》第4册1928年2月1日的记载。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9页。
    [6]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页。
    [7]如《吴宓日记续编》中所记:“宓翻阅长沙新寄来之宓旧藏《学衡》各期合订本,至中夜乃寝。思宓一生空过,近尤玩忽不可恕。六十年中所事所为,惟编辑《学衡》尚可称许,此自为宓今生惟一之功绩。然宓于此役,初志虽诚且高,坚毅之力则乏。到清华后,尤其1928爱彦后,日趋偷惰,不但《学衡》出版愆期,终且停刊,而其内容,亦大失初刊时取材之精严性。”(1954年岁次甲午二月二日,《吴宓日记续编》第2册,第3-4页)“近值岁暮,静思宓生平行事,殊多悔恨自责。最要者,宓当坚苦不懈,专心编撰《学衡》。尽力维持其久久出版,且内容充实,立场明白而坚定。至1937年停刊,可出至一百五十或一百八十期。清华研究院主任及《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均可不担任。”(1959岁次已亥十二月二十七日,《吴宓日记续编》第4册,第258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主编:《胡适的日记》(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8页。
    [3]梅光迪:《我们这一代的任务》,《中国学生》月刊第12卷第3期。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4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4页。
    [4]吴宓:《孔诞小言》,1932年9月26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3][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4]锐锋:《吴宓教授谈文学与人生》,见黄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5]吴宓:《一多总表》,见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1]吴宓:《论事之标准》,《学衡》第56期。
    [2]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
    [3]吴宓:《一多总表》,见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4]吴宓:《一多总表》,见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5]吴宓:《论事之标准》,《学衡》第56期。
    [6]阿诺德语,见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学衡》杂志简章。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59页。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学衡》杂志简章。
    [3]《学衡》第1期弁言。
    [1]《学衡》杂志简章.
    [2]吴宓:《希腊对于世界将来之价值》,《学衡》第23期。
    [3]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胡适在其《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踌躇满志地宣称,“《学衡》的议论,大概是反对文学革命的尾声了。我可以大胆说,文学革命己过了讨论的时期,反对党己破产了。从此以后,完全是新文学的创造时期。”(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页。)
    [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2页。
    [2]王钦峰:《论处于全球化外围的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124页。
    [3]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第50页。
    [1]顾祖钊:《略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人文杂志》1997年第2期,第98页。
    [2]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第44页。
    [3]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47页。
    [4]李春青:《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5]章敬平:《文化:失落的身份证》,见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6]章敬平:《文化:失落的身份证》,见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1]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0页。
    [1]刘纳:《二元对立与矛盾绞缠——中国现代文学发难理论以及历史流变的复杂性》,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第1页。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3]吴宓:《文学与人生》(二),1928年1月3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中国的新与旧》,《中国学生》月刊,第16卷第3期。
    [5]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6]吴宓:《文学与人生》(二),1928年1月3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4页。
    [3]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4]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5]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6]吴宓:《诗韵之问题之我见》,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3]吴宓:《文学与人生》(一),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3]吴宓:《希腊文学史·附识》,《学衡》第13期。
    [4]吴宓:《希腊文学史·附识》,《学衡》第13期。
    [5]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6]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7]吴宓:《希腊对于世界将来之价值·编者按》,《学衡》第23期。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4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5页。
    [4]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3]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4]庄子:《逍遥游》,见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1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17页。
    [1]王昌龄:《诗格》,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8-89页。
    [2]皎然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一诗中曾经说过:“诗情缘境发”,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3页。
    [3]皎然:《诗式》,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7页。
    [4]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见[唐]刘禹锡著,翟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17页。
    [1][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2][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1]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
    [2]吴宓:《论事之标准》,《学衡》第56期。
    [3]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
    [4]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6]吴宓:《论事之标准》,《学衡》第56期。
    [7]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2]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4]“三极”之说见《周易·系辞》:“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极”,指最高的道,“三极”指的是天道、地道、人道。
    [1]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3]吴宓:《苏曼殊年谱及其他》,1928年4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6]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158页。
    [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见《陈寅恪文集》之三《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页。
    [1]“他律”与“自律”原是康德在伦理学中的用语,前者指的是主体理性以外能够决定道德主体行为的因素,后者指的是道德主体自身中所蕴含的能够为自己的意志立法的因素,后来,这一对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文学在内的许多领域,意在说明某一事物的自身规律和其他事物的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我国,最早将这对概念引入文学领域的当属王国维,他在《<红楼梦>评论》中以之比较《红楼梦》和《桃花扇》中所体现的“解脱”之意:认为二者虽都表现了人类因对现实失望不满而专意寻求解脱的情绪,但是《桃花扇》中所表现的“解脱”是“他律”的,受制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状况,只是借“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种手段:而‘红楼梦>中所表现的“解脱”是“自律”的,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所以,较之《红楼梦》,《桃花扇》之解脱,不是真解脱。此后,“自律”与“他律”这对概念便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对文学现象和诗学理论的分析之中,一方面,文学和诗学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可以根据自己的本质特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又处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中,免不了被有关的社会因素所左右。所以,“自律”与“他律”也就成为了文学和诗学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不可回避的两种力量。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2]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诗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三十三,第40-41页。
    [3]吴宓:《文学与人生》(一),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文学与人生》(三),1928年2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文学与人生》(一),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人生问题大纲》,见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4]吴宓:《评<歧路灯>》,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温源宁:《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见黄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1]Irving Babbitt:On Being Creative and Other Essay,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uon Mifflin Company,1932,Introduction,page ⅹⅴ,page ⅹⅳ-ⅹⅴ.
    [2]George A.Panichas and Claes Gryn:Irving Babbitt in Our Time,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Washington,D.C.1986,Introduction,page4.
    [3]吴宓:《论白壁德、穆尔》,见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吴宓:《悼白璧德先生》,1933年12月25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人生观(即立身行事之原则)约可别为三种。一者以天为本。宗教是也。二者以人为本。道德是也。三者以物为本。所谓物本主义Naturalism是也。处今之世。以第二种之人本主义即人文主义为最适。”(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6]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7]马修·阿诺德,19世纪英国文化保守主义者,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其文化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最深远影响,他在《文化与无政府主义》一书中对英国的工业文明提出了尖锐批评,提出人类应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完美的境界。
    [1][英]马修·阿诺德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0页。
    [2][英]马修·阿诺德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8页。
    [3]梅光迪:《安诺德之文化论》,《学衡》第14期。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2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1]吴宓:《评<歧路灯>》,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评<歧路灯>》,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
    [5]吴宓:《民族生命与文学》,1931年9月2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6]吴宓:《评<歧路灯>》,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3]吴宓:《评<歧路灯>》,1925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文学与人生》(一),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这里的“文章”,指的即是我们所说的“文学”。
    [6]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牡1984年版,第74页。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3]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4页。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3]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4]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5]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6]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7][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舨,第201-202页。
    [1]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4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5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4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5页。《学衡》杂志简章。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0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2]吴宓:《评顾随无病词味辛词》,1929年6月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6]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6页。
    [7]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8]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
    [1]吴宓在《文学与人生之关系》中谈到“材料”时,所用原文为“material”;在《宇宙及人构成之基本公式》中谈到“实质”时,所用原文为“matt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material”的主要意思是“(contrasted-ith mental and spiritual)made of,connected with,matter or substance”,“matter”的主要意思是“substance(s) of which a physical thing is made(contrasted with mind,spirit,etc).”可见,在吴宓的《文学与人生》讲稿中,“material”和“matter”所指的都是与精神形式相对的物质材料。
    [2][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8页。
    [1]吴宓:《浪漫的与古典的》,1927年9月17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
    [1]吴宓:《苏曼殊年谱及其他》,1928年4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9页。
    [3]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论述。
    [4]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5]吴宓:《浪漫的与古典的》,1927年9月17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
    [6]吴宓:《评<歧路灯>》,1928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英国小说家兼诗人劳伦斯逝世》,1930年3月24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文学与人生》(一),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4]吴宓:《苏曼殊年谱及其他》,1928年4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原文是:The literary work as a whole must be“created”,中文为笔者所译。
    [6]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7]吴宓:《评<歧路灯>》,1928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8]吴宓:《文学与人生》(三)1928年2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9]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0]吴宓:《文学与人生》(三),1928年2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2]温源宁:《吴宓先生其人——一位学者和博雅之士》,见黄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3]“出乎其外”和“入乎其内”,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原指诗人在观照宇宙人生时既能体会又能超脱的必备心态。本文借用这两个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吴宓在品评文学时所面对的理性判断和情感体验之间的矛盾。
    [4]J.David Hoeveler,Jr.,The New Humanism:A Critique of Modern America,1900-1940(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77,p62.
    [5]吴宓:《浪漫的与古典的》,《大公报》1927年9月17日《大公报》第3版。
    [1]吴宓译:《韦拉里论理智之危机》,《学衡》第62期。
    [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5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页。
    [3]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2页。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第8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7页。
    [6]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8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87页。
    [7]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9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5页。
    [8]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2页。
    [2]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3]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1]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2]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1]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2]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
    [3]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4]对《世界文学史》进行翻译时,吴宓对埃及文学、巴比伦文学、印度文学、圣经文学等东方各国文学都补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充分反映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深厚积累。
    [1]吴宓:《希腊文学史》,《学衡》第13期。
    [1]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1]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3]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6]吴宓:《评卢葆华女士血泪集》,《吴宓诗集·卷末》附录六(十四),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24页。
    [7]吴宓:《英诗浅释》,《学衡》第14期。
    [8]目前在吴宓著作中所能找到的关于“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说法见于他在1915年2月20日所记的日记:“尝与友人谈,谓今日诗文,均非新理想、新事物,不能成立;而格律辞藻,则宜取之旧。”(见《吴宓日记》第1册,第408页)这一说法在前人那里已有提倡,并非吴宓首创,在《空轩诗话》中他曾明确将其归于黄遵宪名下:“然宓论诗作诗之宗旨以新材料入旧格律,实本于黄公度先生,甚愿郑重声明者也。”(吴宓:《空轩诗话》之十九,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55页)
    [1]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3]见吴宓诗《挽徐志摩君》:“牛津花园几经巡,檀德雪莱仰素因。殉道殉情完世业,依新依旧共诗神。曾逢琼岛鸳鸯社,忍忆开山火焰尘。万古云霄留片影,欢愉潇洒性灵真。”载1931年12月14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方纬德:《论吴雨生丈近诗》,见《吴宓诗集·卷首·序跋》,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8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南遊杂诗》之九十,全诗为:“耻效浮夸骋艳辞,但凭真挚写情思。传神述事期能信,枯淡平庸我自知。”见《吴宓诗集》卷十,中华书局1935年版。
    [6]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7]《吴宓诗集·卷首·编辑例言》,中华书局1935年版。
    [8]《吴宓诗集·卷首·编辑例言》,中华书局1935年版。
    [9]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3]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二十一,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30页。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诗集·卷首·编辑例言》,中华书局1935年版。
    [1]吴宓:《论罗色蒂女士之诗》,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五(五),中华书局1935年版。
    [2]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5页。
    [3]吴宓在1928年5月14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英国大诗人兼画家罗色蒂诞生百年纪念》中谈到“罗色蒂之画与诗之特点,其中不具明显之哲理,亦无浓厚之感情”,故而称不上上品。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7-188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3]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三十三,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40页。
    [4]吴宓在《余生随笔》中说:“韩昌黎谓文以载道,此道非仅儒家之道,孔盂之道,实即万事之本原,人生之真理。如上所说者是也。余谓诗亦以载道。盖诗乃晓示普遍根本之原理也。”由此可见,吴宓心目中诗歌所应承载的“道”指的即是对宇宙至理和人类理想存在方式。(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三十三,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40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6]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吴宓:《中西诗之比较讲稿》,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6-267页。
    [2]“真情”、“至理”之说见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4]吴宓:《空轩诗话》之九,《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39页
    [5]吴宓:《吴宓诗集·吴宓自识》,中华书局1935年版。
    [6]吴宓:《空轩诗话》之九,《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39页。
    [7]吴宓:《空轩诗话》之二十四,《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62页。
    [8]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9]吴宓:《吴宓诗集·卷首·编辑例言》,中华书局1935年版。
    [1]吴宓:《评顾随无病词味辛词》,1929年6月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3]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评顾随无病词味辛词》,1929年6月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二十三,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32页。
    [6]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一,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6页。
    [7]吴宓:《吴宓诗集·吴宓自识》,中华书局1935年版。
    [8]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1]《吴宓诗集·吴宓自识》:“吾于西方诗人,所追摹者亦三家,皆英人。一曰摆伦或译拜轮Lord Byron,二曰安诺德Mathew Arnold,三曰罗色蒂女士Christina Rossetti。”
    [2]吴宓:《英诗浅释》,《学衡》第14期。
    [3]吴宓:《英诗浅释》,《学衡》第14期。
    [4]吴宓:《英诗浅释》,《学衡》第14期。
    [5]《牛津尖塔》The Spires of Oxford是英国女诗人莱兹(Winifred M.Letts)1915年所做,吴宓对此诗大加推崇。曾先后用文言与白话两次翻译过该诗。原诗与吴宓的两次译诗如下:《牛津尖塔》The Spires of Oxford原诗:I saw the spires of Oxford/As lwas passing by/The gray spires of Oxford/Against a pearl-gray sky/Wy heart was with the Oxford men/Who went abroad to die//The years go fast in Oxford/The golden years and gay/The hoary colleges look down/On careless boys at play/But when bugles sounded war/They put their games away //They left the peaceful riveg/The cricket-field,the quad/The shaven lawn of Oxford/To seek a bloody sod——/They give thek merry youth away/For country and for God//God bless you,happy gentlemen/Who laid your good lives down/Who took the khaki and the gun/Instead of cap and gown/God bring you to a fairer place/Than even Oxford town.1922年发表于《学衡》第9期的译诗:牛津古尖塔/我行认崔嵬/黝黝古尖塔/矗立青天隈/忽念行役人/忠骨异国埋∥岁月去何疾/韶华不少待/广场恣跳掷/人间绝忧疼/一旦胡笳鸣/从征无留怠∥浅草供蹴鞠/清流容艇擢/舍此安乐窝/趋彼血泥淖/事急不顾身/为国为神效∥神兮能福汝/就义何慨慷/戎衣荷戈去/不用儒冠裳/永生极乐国/勿念牛津乡。1936年12月9日发表于清华大学《觉报》的译诗:我看见牛津的许多尖塔/当我偶然走过那边/那些牛津的灰白尖塔/直映在高穹的青天/我心中想着牛津的学生/他们战死在异国的郊原∥在牛津,一年一年如飞的过去/那个快乐的黄金时代/头白的学院层楼俯首一窥/看无愁的学生们欢呼竞赛/但悲笳忽然吹起了军声/立刻解散他们的球队∥他们离开了那平静的河流/那宿舍和球场的方圆部位/那绿草剪得平整的校园/去找寻一块浴血的土地——/他们毅然牺牲了快乐的青春/为着国家,为着上帝∥愿上帝保佑你们,幸福诸君/你们殉国殉道,一死争先/你们穿上黄色衣服,肩起铁枪/代替了学士的黑袍方冠/上帝一定护送你们到一个极乐世界里/比这座牛津城更为美丽庄严。
    [6]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7]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1]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2]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3]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4]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5]吴宓:《英诗浅析》,《学衡》第9期。
    [6]吴宓《挽徐志摩君》,1931年12月14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吴宓诗集·吴宓自识》,中华书局1935年版。
    [2]胡适在《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谈到:“中国近年的新诗运动可算得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32页。
    [3]胡适:《尝试集自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9),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81页。
    [4]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8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页。
    [1]周作人:《<扬鞭集>序》,见周作人著文,钟叔河编订:《知堂序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64页。
    [2]周作人:《<扬鞭集>序》,见周作人著文,钟叔河编订:《知堂序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64页。
    [3]周作人:《<扬鞭集>序》,见周作人著文,钟叔河编订:《知堂序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64页。
    [4]梁宗岱:《诗与真二集·新诗底纷歧路口》,见《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56页。
    [5]吴宓在清华读书时,就在《余生随笔》中对赵云崧诗中“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之语赞赏有加,称之为“是实先获我心之语”,认为“凡文学皆循进化变迁之轨辙”。(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之二,第18页)且进一步提出“文章既随时势为变迁,故其升降消长之机,亦皆循一定之公例。与政治风教,相比相成,如影之逐形,莫能独行。又如镜之鉴物,妍娃明暗,莫能丝毫改异。”(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三《余生随笔》节录之三十,第36页)
    [6]吴宓:《挽徐志摩君》,1931年12月14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英文诗话》,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四《英文诗话》,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42页。
    [2]吴宓:《诗韵之问题之我见》,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译:《韦拉里说诗中韵律之功用·按语》,《学衡》第63期。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英文诗话》,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四《英文诗话》,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42页。
    [6]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3]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4]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5]吴宓译:《韦拉里说诗中韵律之功用·按语》,《学衡>》第63期。
    [6]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7]吴宓译:《韦拉里说诗中韵律之功用·按语》,《学衡》第63期。
    [1]吴宓:《诗韵问题之我见》,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时至今日,古代的诗歌辉煌和20世纪初的新诗革命都已经尘埃落定,反观历史,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给予我们的启示更多的应该是现代诗歌可以用白话来写,而不是象当时的新诗倡导者所激烈主张的那样:现代诗歌不能用文言来写。
    [3]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55页。
    [4]李孝悌:《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从清末的白话文谈起》,见《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附录一),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7页。
    [1]胡适:《尝试集自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9),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81页。
    [2]从1920年的《英文诗话》、1922年的《诗学总论》、1923年的《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1932年的《论诗之创作——答方玮德君》等论文中,可以看出他对白话新诗从拒绝到接受的态度转变。而且,白话新诗创作者徐志摩罹难之后,吴宓在自己主编的《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开辟专版,发表叶公超的《志摩的风趣》、胡适的短诗《狮子》和自己写的诗歌《挽徐志摩君》对其进行悼念,并在《宇宙风》上发表文章《徐志摩与雪莱》,对徐的诗歌大加赞赏,甚至将其和吴宓一向崇拜的英国大诗人雪莱相提并论。
    [3]吴宓:《评顾随无病词味辛词》,1929年6月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5月27-29日《晨报副刊》,见《梁实秋文集》第6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5]夏济安:《白话文与新诗》,见《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72-73页。
    [1]于赓虞:《志摩的诗》,1931年12月9日《晨报·学园》。
    [2]石灵:《新月诗歌》,1937年1月1日《文学》。
    [3]吴宓:《论诗之创作——答方纬德君》,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诗韵之问题之我见》,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1924年胡适在为他侄儿的遗诗作序的时候,对胡适之体的新诗特点作出了总结:“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注重意境,第三是能剪裁,第四是有组织,有格式。”(胡适:《<胡思永的遗诗>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8),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1页)
    [2]吴宓:《诗韵之问题之我见》,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对新旧文学的态度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
    [1]《吴宓自编年谱》中,吴宓对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记载:1904-1905年,“宓仍读仲旗公续由沪寄来之书报。其中最重要者为1902壬寅年仲旗公自游日本数月入陆军预备学校。不久,以资斧匮乏,归。所撰印之《爱国行记》,寄来数十册,今乃无存。癸卯年之《新民丛报》、《新小说》月报,甲辰年之《上海白话报》月刊,杂志。白话道人(刘光汉)编撰。以及新出之小说《恨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等。”(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年版,第53页)
    [2]吴宓在1911年7月21日的日记里自白:“余之欲著小说者久矣、屡矣,顾皆无一成,则以经历尚少,见闻未广,奇事轶闻所得者少,无足以为我之材料故也。……余有此志,现故存之,若他年则立志必著小说一种或数种,定必践此时之希望也。”(见吴宓:《吴宓日记》,第1册,第114页)
    [3]0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4页。
    [4]据《吴宓自编年谱》记载:1907年夏五月,吴宓的祖母杨太淑人薨了。腊月,嗣父仲旗公归,“仲旗公带回之行李中,有《增评补图石头记》此书,俗称曰《红楼梦》。一部,铅印本,十六册,本书第一回,由第二册起。(与后来商务印书馆所出版之《增评补图石头记》,分订上下两册者。完全相同。)宓见之大喜,赶即阅读。并于夜间,伏衾中枕上,燃小煤油灯读之。每昼夜可读五回至六回。故得于明年正月中旬(宏道下学期开学前)读毕全书。”(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 册《石头记》,课余恒读之,甚欣快。故宓于《石头记》第二十至四十回一部分最熟,亦最欣赏其内容也。”(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78页。)
    [1]吴宓:《第五年之本副刊编辑赘言》,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第五年之本副刊编辑赘言》,1932年1月18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1]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见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版,第12页。
    [2]“小说既然成了最上乘的文学,不再只是茶余酒后的消遣品,而是可能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值得作家苦心经营;而所谓‘苦心经营';很可能就是把‘小道'的小说当‘大道'的文章做——这是由这代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的。”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3]饮冰:《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第37页。
    [4]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5]在《石头记索隐》一文中,蔡元培开篇即指出《红楼梦》一文的政治影射意义:“《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当时即虑触文网,又欲别开生面,特于本事以上,加以数层障幕,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 说,决非牵强附会,已可概见。触类旁通,以意逆志,一切怡红快绿之文,春恨秋悲之迹,皆作二百年前之因话录、旧闻记读可也。”(见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大师谈<红楼梦>》,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1页,第132页)对此论述,胡适在1921年11月发表的《红楼梦考证》予以了全盘否定:“我总觉得蔡先生这么多心力都是白白的浪费了,因为我觉得他这部书到底还只是一种很牵强的附会。”(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页。)
    [1]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2]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原载1920年4月1日《新青年》第7卷第5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2页。
    [1]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1921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2期,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5页。
    [2]茅盾:《文学与人生》,《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第113页。
    [3]陈钧:《小说通文》,1923年3月《文哲学报》第3期。
    [4]胡适:《我的歧路》,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365-366页。
    [5]胡适:《治学方法》(第一讲,引言),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34页。
    [1]胡适:《红楼梦考证》,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432-465页。
    [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大师谈<红楼梦>》,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1-42页,第45-46页。
    [3]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对于胡适之<红楼梦考证>之商榷》,见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大师谈<红楼梦>》,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2页。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第158页。
    [2]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大师谈<红楼梦>》,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版,第22页,第25页。
    [3]譬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从叔本华的悲剧人生哲学出发,认为“宇宙一生活之欲而已!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罚之,此即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解脱之道……”而《红楼梦》即是一部“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的著作:贾宝玉的衔“玉”而生,即是衔“欲”而生,宝玉的一生即是堕于欲望人生的痛苦及解脱欲望的过程。将宝玉之“玉”等同于欲望之“欲”,是对佛教所主张的“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解脱方式和叔本华灭绝欲望的解脱方式这两种东西方心性的根本差异缺乏认识的表现,其本身就说明了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生硬套用叔本华哲学理论的弊端。
    [1]吴宓:《法国大史家兼文学批评家但因逝世百年纪念》,1928年4月3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3]吴宓:《苏曼殊年谱及其他》,1928年4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最近逝世之西班牙著名小说家易班乃士评传》,1928年2月1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9页。
    [6]吴宓:《易卜生诞生百年纪念》,1928年3月26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8页。
    [2]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1页。
    [3]吴宓:《<红楼梦>本事辨证》,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红楼梦>本事辨证》,1928年1月9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据《吴宓自编年谱》和《吴宓日记》第二册记载,1919年3月2日,在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每两周举行一次的晚会上,吴宓作了一个有关《红楼梦》的演讲,演讲相当成功,同在哈佛的陈寅恪听完后深有感触,题诗相赠:“等是阎浮梦里深,梦中谈梦倍酸辛。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更有人。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前尘。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后来吴宓将演讲词加以整理,以《红楼梦新谈》为题,发表在上海《民心周报》1920年第1卷第17、18期上。
    [2]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3]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3页。
    [1]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4页。
    [2]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8页。
    [1]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3]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4]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页。
    [1]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0页。
    [2]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3]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0页。
    [4]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 版,第20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2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2-33页。
    [3]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一节。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43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8页。
    [4]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5页。
    [6]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8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原译文有缺漏,笔者在此补足。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1页。
    [3]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0页。
    [4]吴宓:《红楼梦之文学价值》,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5页。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3页。
    [6]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1页。
    [1]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8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7页。
    [3]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1页。
    [4]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6页。
    [1]吴宓:《红楼梦之文学价值》,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5页。
    [2]吴宓:《红楼梦评论》,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9页。
    [3]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3页。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10页。
    [5]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3页。
    [6]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3页。
    [7]吴宓:《红楼梦评论》,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9页。
    [8]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10页。
    [1]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48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8-29页。
    [3]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9页。
    [1]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1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0-31页。
    [3]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1页。
    [4]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1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14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0页。
    [3]吴宓:《评歧路灯》,1928年4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0页。
    [5]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48-849页。
    [1]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1页。
    [2]吴宓:《红楼梦之人物典型》,1945年4月1日《成都周刊》。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53页。
    [1]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1]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2]吴宓:《论写实小说之流弊》,原载1922年10月22日《中华新报》,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287页。
    [3]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4]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1]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2]吴宓:《论今日文学创造之正法》,《学衡》第15期。
    [3]吴宓:《伦理小说青年镜序》,收入《空轩诗话》之三十七,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七,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81页。
    [4]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5]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6页。
    [6]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5页。
    [7]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42页。
    [8]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1]吴宓:《评留美漫记》,1931年10月5日《大公报·文学副刊》。
    [2]吴宓:《美国现代文学中之潮流》,1928年7月2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最近逝世之西班牙著名小说家易班乃士评传》,1928年2月13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英国宗教寓言小说作者彭衍诞生三百年纪念》,1928年11月26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第171页。
    [6]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52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第7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第52页。
    [2]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4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3]吴宓:《英国诗人兼小说戏剧作家戈斯密诞生二百年纪念》,1928年11月12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吴宓:《最近逝世之英国大小说家兼诗人哈代评传》,1928年2月6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4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见《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122页。
    [3]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4]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4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5]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6]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4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7]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8]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9]吴宓:《石头记评赞》,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851-852页。
    [1]吴宓:《评杨振声玉君》,《学衡》第39期。
    [1][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92-93页。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
    [3]陈独秀:《答胡适之》,原载1916年10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2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2页。
    [1]俞兆平:《写实与浪漫:科学主义视野中的“五四”文学思潮》,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版,第15页。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3-174页。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原载《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7页。
    [2]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7页。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原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45-46页。
    [4]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原载《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2卷第5号,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5]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47页。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0页。
    [3]吴宓:《英文诗话》,见《吴宓诗集·卷末》附录四《英文诗话》,中华书局 1935年版,第42页。
    [1]李赋宁:《吴宓先生与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1页。
    [2]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6页。
    [1]胡适:《我的歧路》,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363页。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2]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文津出版社 2005年版,第179页。
    [1]1905年初,国学保存会在上海形成,1905年2月,《国粹学报》开始发行,“国粹派”由此形成。后世学术界一般以国粹派来专指“革命派内部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等为代表力主保存国粹的一派人”,郑师渠进一步提出,“所谓晚清国粹派,当具备三种要素”:“(一)有相对稳定的以保存国粹为共同旨趣的团体与刊物,因而得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国粹理论。(二)晚清国粹思潮之所以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原因在于它是其时民主革命思潮的一部分;具体说,国粹派的国粹论直接助益于排满革命论,因而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这也就决定了国粹派当具有排满革命派的品格。(三)有在自己国粹思想指导下研究国学的实践,换言之,即是他们保存国粹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推动中国传统学术变革的意义。”(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7页。)
    [1]叶燮:《与友人论文书》,见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268页。
    [2]吴林伯著:《<文心雕龙>义疏》),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第48页。
    [3]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4]尽管先人在关注文章政教功能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忽略其审美功能,但是他们强调审美的目的主要在于强化文章情意沟通的功效,从而感化人心,实现政教目的,与现代纯文学的艺术审美论并不是一回事。
    [5]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64页。
    [6]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4页。
    [1]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5页。
    [2]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6页。
    [3]章太炎:《文学总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第38页。
    [4]章太炎:《文学说例》,见《新民丛报汇编》,第512页。
    [5]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4卷(1945-1949),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3年版,第515页。
    [6]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版,第445页。
    [7]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5页。
    [8]刘师培:《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左盒外集》卷十三:《刘申叔先生遗书》。
    [1]刘师培著,金文渐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第109页。
    [2]吴宓:《诗学总论》,《学衡》第9期。
    [1]日本的国粹主义思潮是对明治政府积极推行“欧化主义”政策所导致的日本社会出现的盲目模仿西方的狂热倾向的一种反动,其兴起的标志性事件是1888年三宅雪岭等人成立政教社以宣传“国粹保存”。中国20世纪初国粹派的许多代表人物都曾到日本游历,直接受到了日本国粹思潮的影响。
    [2]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31页。
    [1]按照邵汉明先生的说法:“现代新儒家是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以谋求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流派。”(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65页。)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自序(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2页。
    [3]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转引自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3页。
    [4]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44页。
    [1]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卷四·诗教绪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2]除吴宓、梅光迪之外,学衡派的代表人物还包括胡先骕、柳诒徵等人,但胡先骕主要以植物学闻名于世,除在早年在《学衡》杂志上著文(《评<尝试集>》、《中国文学改良论》、《评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 文学>》)集中抨击胡适的文学革命论之外,并无其他诗学论著;柳诒徵则以史学见长,其讲义《中国文化史》在学衡上长期刊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形之下,只有梅光迪多年未远离文学研究,先后主持东南大学西洋文学院和浙江大学文学院,且“先后在美国20年,精通英文,西洋文学的修养且在普通美国教授之上,于中西文化学术思想具有辨章源流、心领神会的深厚功力。”(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故本文拟对吴宓和梅光迪的诗学思想作一比较。
    [1]甘阳:《将错就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0页。
    [2]后世编撰留存下来的一本《梅光迪文录》,也只收录了十几篇文章,总共十万字左右,用段怀清的话来说:“对于一个直接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并一度置身于论战中心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来说,对于一个作为一种个人思想表达方式的批评处于极度膨胀发达时代的文化批评者来说,即便是不与同时代那些著作等身的人相比,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教学写作生涯与十几篇文章、十来万字的文学成果之间,无论如何也是难以达成平衡的。”(段怀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4页。)
    [3]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4]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第2期。
    [1]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第4期。
    [2]罗岗、陈春艳:《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3]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第4期。
    [4]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第4期。
    [5]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第4期。
    [6]吴宓:《余生随笔》,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1]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33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6页。
    [2]段怀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4页。
    [3]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28-832页。
    [1]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31页。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9页。
    [2]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原载1922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7期,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
    [1]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杂文全编》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第4期。
    [1]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2]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原载1919年1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1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17页。
    [3]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
    [4]茅盾:《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原载1920年2月4日《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5]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上篇)》,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252页。
    [1]吴宓:《文学与人生》(二),1928年1月3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2][美]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语言的牢笼》,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1]吴宓:《译白璧德论今后诗之趋势》,《吴宓诗集·卷末》附录五(十一),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85页。
    [2]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2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2页。
    [2]吴宓:《红楼梦新谈》,吕启样、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3]吴宓:《论写实小说之流弊》,原载1922年10月22日《中华新报》,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第287页,第289页。
    [4]茅盾:《“写实小说之流弊”?——请教吴宓君,黑幕派与礼拜六派是什么东西!》,原载1922年11月1日《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第54期,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5]周作人:《人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6]吴宓:《理想小说新旧因缘》,《学衡》第36期。
    [1]宗白华:《中国青年的创造生活》,《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页。
    [2]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王攸欣:《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4]朱光潜:《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355页。
    [5]宗白华:《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宗白华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83-631页。
    [1]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1、《学衡》。
    2、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1、吴宓:《吴宓诗集》,中华书局1935年版。
    2、吕效祖主编:《吴宓诗及诗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吴宓著,王岷源译:《文学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5、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8年版。
    6、徐葆耕编选:《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诗话》,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6年版。
    1、吴宓:《红楼梦之人物典型》,1945年4月1日《成都周刊》。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泾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吴宓专辑》,陕西省泾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0年版。
    2、黄世坦编:《回忆吴宓先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李赋宁编:《第一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李赋宁编:《第二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沈卫威:《吴宓与<学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北塔:《情痴诗僧吴宓传》,团结出版社2000年版。
    8、许军娥:《吴宓著译系年目录辑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李继凯,刘瑞春选编:《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继凯,刘瑞春选编:《追忆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王泉根主编:《多维视野中的吴宓》,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12、刘克敌:《花落春仍在:吴宓与<学衡>》,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3、刘达灿:《国学大师吴宓漫谈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刘家全,蔡恒,石昞宪编:《第三届吴宓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
    15、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联合出版2005年版。
    16、黎汉基:《社会失范与道德实践:吴宓与吴芳吉》,巴蜀书社2006年版。
    17、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
    18、蔡伟保:《会通视野中的吴宓诗论》(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2007年硕士论文)
    19、徐江:《形与质并重,真与美同求——吴宓诗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年硕士论文)
    20、林达:《想象的家园——吴宓与英国文学》(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7年硕士论文)
    1、刘建芬:《吴宓诗论浅窥》,《西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2、刘清河:《吴宓文学观散论》,《汉中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杨焕亭:《吴宓早期诗论概观》,《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4、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3期。
    5、戴继国:《率真与达雅——吴宓译诗管窥》,《外语教学》1995年第1期。
    6、齐效斌:《试论吴宓诗话中的文艺美学思想》,《咸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7、马家骏:《试论吴宓先生的戏曲》,《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8、陈建中:《关于吴宓的“三境说”》,《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9、刘云昌:《吴宓的小说观》,《龙岩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10、刘云昌:《吴宓的文学功用论》,《福建论坛》1996年第5期。
    11、李赋宁:《吴宓先生与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12、朱徽:《论吴宓的比较文学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3、郭张娜:《吴宓与雪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4、高恒文:《论吴宓的诗》,《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5、宋广波:《吴宓与<石头记>》,《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3辑。
    16、刘士林:《最具诗人气质的现代学人——论吴宓先生的旧体诗》,《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7、朱寿桐:《现代人文主义的人生礼教读本——论吴宓的<文学与人生>》见《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8、张耀宗:《论吴宓<文学与人生>及其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9、殷杰:《吴宓新人文主义的“道德”的文学观》,《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0、张弘:《论吴宓的古体诗写作》,《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
    21、林达:《想象的追逐——吴宓诗歌中的雪莱》,《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3期。
    22、陈松林:《周作人与吴宓文学思想比较》,《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3、江飞:《吴宓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4、曹万生、徐江:《情理兼到,情智双修——论吴宓的诗歌精神观》,《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5、段启明:《重读吴宓<红楼梦新谈>》,《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辑。
    1、《新青年》。
    2、《东方杂志》。
    3、《民铎》。
    4、《晨报》。
    1、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3、刘师培著,金文渐校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吴玉章著:《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5、郭沫若:《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北京大学等编:《新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8、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0、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11、陈独秀著:《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2、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4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主编:《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7、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北京大学出 版社1989年版。
    19、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0、郑师渠:《晚清国粹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3、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24、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
    25、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中华书局1994年版。
    26、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马一浮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7、姚奠中、董国炎著:《章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1996年版。
    28、李维武编:《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2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2、严家炎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4、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6、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38、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39、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邱志华编:《陈序经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1、刘师培著,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3、李毅:《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杨乃乔:《悖论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45、王攸欣:《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46、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9、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0、钱玄同:《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52、章含之,白吉庵主编:《章士钊全集》,第4册,文匿出版社2000年版。
    5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4、庄锡华著:《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5、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57、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年版。
    58、胡逢祥:《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俞兆平:《写实与浪漫:科学主义视野中的“五四”文学思潮》,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1、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2、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夏济安:《夏济安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4、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甘阳:《将错就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67、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第10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69、俞可平主编:《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0、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1、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梁实秋:《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73、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4、梁宗岱:《梁宗岱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75、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6、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77、张风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79、周作人著文,钟叔河编订:《知堂序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姜文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4、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2006年版。
    86、李春青:《在审美和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7、郑大华著:《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8、许龙:《钱钟书诗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0、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1、鲁迅:《鲁迅杂文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孟泽:《王国维鲁迅诗学互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93、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三大师谈<红楼梦>》,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95、沈卫威:《“学衡派”谱系》,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6、[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7、[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Irving Babbitt:On Being Creative and Other Essay,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uon Mifflin Company,1932.
    99、[美]史华慈著,林镇国译:《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版。
    10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1、[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2、George A.Panichas and Claes Gryn:Irving Babbitt in Our Time,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Washington,D.C.1986.
    103、[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4、[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5、[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6、[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7、[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8、[美]詹姆逊著,钱佼汝、李自修译:《语言的牢笼》,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09、[美]马泰·卡林内斯泰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0、[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111、[美]白璧德著,张沛等译:《文学与美国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法]路易·加迪等著,郑乐平、胡建平译:《文化与时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3、[法]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4、[法]达维德·方丹著,陈静译:《诗学——文学形式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5、[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著,许钧译:《现代性的五个悖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6、[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7、[英]达尔文著,周建人等译:《物种起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18、Zygmunt Bauman,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19、[英]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20、[英]皮特·J·鲍勒,田洺译:《进化思想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1、[英]马修·阿诺德著,韩敏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2、[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邵迎生译:《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3、[英]迈克尔·欧克肖特著,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24、[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26、[德]阿多诺著,王珂平译:《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7、[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28、[德]卡尔·曼海姆著,李朝晖、牟建君译:《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29、[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姗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0、[苏]高尔基著,孟昌,曹葆华译:《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3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2、[加]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版。
    133、[唐]刘禹锡著,翟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34、[唐]郑谷著:《郑谷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35、[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136、[金]刘祁著:《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8、[元]范德机撰,[清]何文焕订:《诗学禁脔》,上海文宝公司民国间据清乾隆35年(1770)刻本影印。
    139、[明]冯从吾:《关学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0、[清]翁方纲:《石洲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
    1、汪淑潜:《新旧问题》,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2、章锡琛:《生存竞争在伦理学上之价值》,1916年7月10日《东方杂志》,第13卷第7号。
    3、柳隅:《欧战后哲学上之疑问——进化论与循环论孰为真理》,1918年12月30日《晨报》。
    4、陈长蘅:《进化之真象》,1919年1月15日《东方杂志》,第16卷第1号。
    5、陈兼善:《进化论发达史略》,1922年《民铎》第3卷第5号。
    6、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第2期。
    7、胡先骕译:《白壁德中西人文教育谈》,《学衡》第3期。
    8、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第4期。
    9、梅光迪:《安诺德之文化论》,《学衡》第14期。
    10、于膺虞:《志摩的诗》,1931年12月9日《晨报·学园》。
    11、石灵:《新月诗歌》,1937年1月1日《文学》。
    12、张宪文:《学衡派浅析》,《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13、乐黛云:《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中国文化》1989年第1期。
    14、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15、顾祖钊:《略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人文杂志》1997年第2期。
    16、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7、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18、段怀清:《梅光迪的人文思想与人文批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9、逢增玉:《中国现代作家的“进化”人格意识和思想意识》,《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20、王钦峰:《论处于全球化外围的文学与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21、刘纳:《二元对立与矛盾绞缠——中国现代文学发难理论以及历史流变的复杂性》,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22、何晓明《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论》,《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23、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思考》,《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4、杨乃乔:《论中西》学术语境下对“poetics”与“诗学”产生误读的诸种原因》,《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5、方红姣:《20世纪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