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独辀马车构造技术的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车子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世界上发现古车遗迹最早的地方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国内发现的最早古车遗痕为偃师商城(商早期)的车辙印,最早的车子实物遗迹则不早于公元前13世纪。目前,有关车子(尤其是双轮马车)的起源地与传播问题还没有较为一致的意见。从车子制造与使用所需的技术形成过程来看,中国古代独輈双轮马车出现的时代大约可推至夏代晚期左右:从形制上看,我国古代的造车技术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特征为一衡、双轭、独輈、双轮、长毂、多辐,在系驾法上采用独特的轭靷式,并配以曲輈形制,使马车的性能大大优于直辕牛车。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提高及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在舆底添加伏兔、当兔等构件,不仅平衡车舆,保护轴木,且有效地阻止了轮毂的内侵。由于轮的核心作用,其制作与安装更为精细,在对牙的制作与接口处处理工艺上、对辐的安装及毂的保护、利用等方面有效地解决了车子在运动时的平衡、减震、摩擦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对轴木的保护与摩擦结构问题的处理工艺,亦说明造车技术的进步总是伴随着车辆在实践中的运用而逐步得到创新。迄至春秋战国时,由于技术手段的提高,车辆形制趋于多样化。至汉代,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畅行千余年的独輈双轮马车终为轻便快捷的双辕马车所代替,但在技术手段及工艺形式上先秦车器奠定了后世的基础。因此,考察先秦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流变不能不认真分析先秦马车的构造技术,所谓“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正反映了制车工艺的复杂性。从古人对各种日常力学现象的实际运用来看,这些技术的外现与理论形式无不出自于人们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真实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知水平。
The invention and use of the vehicle is a millstone on mankind's si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The oldest ancient carriage was be found in Sumer the Two River drainage area in the world. It' s about 5000 years to date. In china, the oldest carriage rut was be searched in Yan Shi Shang City which belongs to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Shang Dynasty. While the ture of the two-wheels carriage vestige is later than the 13th Century B.C. in china. Up to date, the two-whlees carriage' s creation place and dissemination way aren't get a unamious agreement. However, the carriage should have been used in the late years of the Xia Dynasty's. Its reasonable composition was superior to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special technology form. As far as the shape is concerned, China' s ancient carriage has it's own special traits.There are one heng, two yokes, one hitch, two wheels, long wheel hub,many spokes and so on on the carri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 add some woods to the axletree under the box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box which can also protect the axle and preclude the wheel hub inside slip. Because realize the wheel is the key part in the carriage,people make and install more meticulous such as how to protect the wheel, how to make the wheel spoke and hub and so on which solve a series of questions such as the balance force, absorption of vibration force, frictional force and other force types when the carriage is ru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e technology, the carriage shape have been simplicity and diversification since the Spring-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At last, the one hitch carriage was displaced by the two hitchs carriage in the Han Dynasty. From the one hitch carriage structure history we can see the Chinese people's handicraft technical level before Qin Dynasty which reflects the ancient people how to know the objective laws around the external world in some extend.
引文
[1] 如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杨泓:《战车与车战》[J],《文物》,1977(5)。
    《战车与车战二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3)。
    郭宝钧:《殷周车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等。
    [2] 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3]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4] 高崇文:《西汉诸侯王墓车马殉葬制度探讨》[J],《文物》,1992(2)。
    [5] 胡永庆:《中国古代细木工榫结合工艺的起源与发展》[J],《华夏考古》,1989(2)。
    [6] 闻人军:《<考工记>墒槟甏驴肌穂J],《文史》,1984(3)。
    [7] (美)戴尔·布朗主编,王淑芳译:《Sumer:Cities of Eden》[M](《苏美尔:伊甸园的堀市》),华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晓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 龚缨宴:《车子的演进与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9] Current Anthropology(《当代人类学》)[J],1998(3)。
    [10] 李济:《安阳》(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 高去寻:《安阳殷代王室墓地》[J],《殷都学刊》,1988(4)。
    [12] 杨锡璋:《安阳殷墟西北冈大墓的分期及有关问题》[J],《中原文物》,1981(3)。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工作队:《殷墟西区发现一座车马坑》[J],《考古》,1984(6)。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一)》(标本ZK-1032)[J],《考古》,1984(7)。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掘简报》[J],《考古》1998(6)。
    王学荣:《商代早期车辙与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A],中国殷商学会等:《三代文明》[C],科学出版社,1999。
    [16] 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J],《华夏考古》,1995(3)。
    [17] 杨宝成:《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华夏考古》,2002(4)。
    [18] 孙机:《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2)。
    翟德芳:《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J],《华夏考古》,1988(1)等。
    [19] 郑若葵:《试论商代的车马葬》[J],《考古》1987(5)。
    [20] (前苏联)刘克甫:《东亚古代文明的起源》(莫润先译)[J],《考古学参考资料》,1978(1)。
    [21] 如刘安《淮南子·修务训》[M]:“奚仲作车”。
    王充《论衡·对作篇》[M]:“苍颉作书,奚仲作车”。
    许慎《说文解字》[M]:“车,舆轮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
    [22]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安金槐:《河南夏代文化研究与展望》[A],《安金槐考古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3] 荆三林:《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
    
    
    [24] (美)斯坦列·丁奥尔森:《中国北方的早期驯养马》[J](殷志强译),《考古与文物》,1986(1)。
    [25] 王志俊、宋澎:《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的探讨》[J],《考古与文物》,2001(2)。
    [26] 王邨、王松梅:《近五千年来我国中原地区气侯在年降水量方面的变迁》》[J],《中国科学》(B辑),1987(1)。
    [27]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28] 王宇信:《商代的马和养马业》[J],《中国史研究》,1980(1)。
    [29]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0] 戴震:《考工记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31] 郭宝钧:《殷周车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32] 闻人军:《<考工记>氤呖急妗穂J],《考古》,1983(1)。他认为,《考工记》中记载的尺度是小尺系统的齐尺,而不是周制大尺。周制大尺长23.1厘米,而《考工记》齐尺相当于米制的19.5—20厘米,约在19.7厘米左右,今从其说。
    [3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34] 郭宝钧:《浚县辛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35] 孙机:《中国古独輈马车的结构》《J》,《文物》,1985(8)。
    [36] 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37]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8]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弓鱼国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9] 孙机:《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A]。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40] 杨英杰:《先秦战车形制考述》[J],辽宁师大学报(社科版),1984(2)。
    [41] 张长寿、张孝光:《殷周车制略说》[A]。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4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工作站:《陕西陇县边家庄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8(11)。
    [4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老城发现四座西周车马坑》[J],《考古》,1988(1)。
    [4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1983—1986年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琉璃河工作队:《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J],《考古》,1984(5)。
    [46]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4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10)。
    [48] 阮元:《车制图解》[M]。
    [49] 孙诒让:《周礼正义》(卷74)[M],任继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卷一),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50] 张长寿、张孝光:《说伏图与画缗》[J],《考古》,1980(4)。
    [51] 甘肃省博物馆、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J],《考古与文物》,1982(5).
    [5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J],《考古》,2000(10).
    
    
    [53] 孙机:《始皇陵二号铜车马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J],《文物》,1983(7).
    [5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国赵卿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55] 张彦煌、张岱海等:《殷车的复原与古车制作的若干工艺试探》[J],《文物季刊》,1994(4).
    [56] 朱思红、宋远茹:《伏兔当兔与古代车的减震》[J],《考古与文物》,2003(3).
    [5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郭家庄西南的殷代车马坑》[J],《考古》,1988(10).
    [58] 中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新发现的殷代车马坑》[J],《考古》,1972(4).
    [59]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1).
    [60] 陕西省秦俑考古队:《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清理简报》[J],《文物》,1983(7).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清理简报》[J],《文物》,1991(1).
    [61] 周世德:《<考工记>胛夜糯斐导际酢穂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9(12)。
    [62] 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1953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9册。
    [63] 杨宝成:《殷代车子的发现与复原》[J],《考古》,1984(6)。
    [64] 中科院考古所:《上村岭虢国墓地》[M],科学出版社,1959年。
    [65] 张长寿、张孝光:《井叔墓地所见西周轮舆》[J],《考古学报》,1994(2)。
    [66] 郑玄:《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67] 中科院考古所:《辉县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1956年。
    [68] 钱玄、钱兴奇等:《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69] 《辞海》编委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70] 马俊才、衡云花:《大型车马坑京现郑韩故城》[J],《寻根》,2001(5)及《文物天地》2002(2),其车马坑及郑公大墓的相关资料尚未正式发表。
    [7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2] 渠川福:《太原晋国赵卿墓车马坑与东周车制散论》[A]。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国赵卿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73] 王星光:《略论(考工记)车的制造及工艺》[A]。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C],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74] 中科院考古所:《考古学报》[M],第九册,1955年。
    [75] 吴晓筠:《商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青铜车马器形式研究》[A]。北大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大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76] 洛阳博物馆:《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J],《考古》,1974(3)。
    [77] 彭邦炯:《带矛车軎与古代冲车》[J],《考古与文物》,1984(1)。
    [78] 戴震在《考工记》中补注曰:“大车短毂取其利也,兵车、乘车、田车畅毂取其安也”。
    [79] 杨泓:《战车与车战二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3)。
    [80]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J],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81] 任相宏等:《山东长清仙人台遗址发现邻国贵族墓地》[N],《中国文物报》1995-12-17。
    [82] 可参刘富良、安亚伟:《洛阳:从车马坑找到东周王陵》[J]《文物天地》2002(2)及《寻根》2001(5)中新郑车马坑材料。
    [83]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84] 杨泓:《战车与车战》[J],《文物》,1977(5)。
    [85] 刘仙洲:《我国独轮车的创始时期应上推到西汉晚年》[J],《文物》,1964(6)。
    
    
    [86] 史树青:《有关汉代独轮车的几个问题》[J],《文物》,1964(6)。
    [87] 孙机:《“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A]。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88]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78年。
    [89] 《论语·先进》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车,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0] 王克林:《骑马民族文化的概念与缘起》[J],《华夏考古》,1995(3)。
    [91] 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2] 姜义华主编,芮传明撰:《中华文化通志·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93] 戴吾三、张鸷中:《周代车的社会功能与文化表现》[J],《中国文化研究》第28期。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戴震:考工记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3.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7.司马迁: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0.李零:吴孙子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2.王先慎: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7.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18.宋兆麟:中国风俗通史(原始社会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9.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20.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务考[M],北京,中国书店,2001年。
    2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2.{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2000年。
    24.杨宽:战国史(修订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6.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英]霍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
    28.[美]张光直:商文明[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2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30.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1.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2.高敏:秦汉史探讨[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3.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C],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C],三联书店,1999年。
    37.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C],科学出版社,2000年。
    38.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吴国胜: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0.荆三林: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M],北京展望出版社,1986年。
    41.[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42.[英]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
    43.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44.郭保钧:殷周车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书,1998年。
    45.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46.范雍祥: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47.郭宝钧:浚县辛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48.中国考古学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987年。
    49.中科院考古所:辉县发掘报告[M]/上村岭虢国墓地[M],科学出版社,1956/1959年。
    50.河南省文物考古所:三门峡虢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51.山西省文物考古所:上马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52.山西省文物考古所:太原晋国赵卿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53.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54.湖北省文物考古所:江陵九店东周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
    55.河北省文物考古所:譽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