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化与多元化: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新闻宣传价值标准的比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新闻传播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日益突出,究其实,这种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这两种媒体在新闻宣传价值标准上的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差异所致。本文第一章对价值标准和新闻宣传价值标准的含义作了必要的解释;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新闻宣传价值标准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或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传统媒介一元化价值标准具有集中性、集体性和强制性特征,网络媒介多元化价值标准具有分散性、个人性和自由性特征;造成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新闻宣传价值标准差异的有社会、政治和技术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传统媒介一元化价值标准与网络媒介多元化价值标准对新闻宣传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对一元化与多元化价值标准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它们各自的优劣与利弊,以期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新闻宣传方面互相借鉴,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舆论场。
In the competition of globaliz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Internet media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sidering about the reason, the difference is to some tune caused by the two media's differences of unific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in the value criteria of press publicit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makes some necessary explanations about value criteria and value criteria of press publicity.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m in the aspect of value criteria of press publicity respectively. This thesis thinks, the unification valu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media have the quality of centrality, collectivity and compulsion while the multiplication value criteria of Internet media have the quality of decentralization,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There are social,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reason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press publicity valu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and Internet media. The basic ideas of this thesis ar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press publicity caused by unification value criteria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multiplication value criteria of Internet media.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unific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criteria, it reveals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order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traditional and Internet media in their aspects of press publicity, creating a public opinion field that is good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引文
① 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282页.
    ② 王玉操.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第26页.
    ① 王玉樑.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第22页.
    ② 李德顾.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283页.
    ③ 王玉樑.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第26页.第298页.
    ① 迈克尔·昆齐克.新闻概念:北方与南方[M].弗雷德雷赤-伊伯特-斯蒂夫顿公司.1988年版.第148页.
    ② 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中译本)[M].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③ 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92页.
    ① 林之达.宣传科学研究纲要[M].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46-47页.
    ② 同上.第56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页.
    ② 同上.第88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①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③ 同上.
    ① 尹韵公.论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历史方位[J].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3期.
    ②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654页.
    ③ 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江泽民文选[M].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500页.
    ④ 同上.第501-502页.
    ⑤ 同上.第564页.
    ① 尹鸿.李德刚.走过2003:中国电视产业备忘[J].南方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2期.
    ② 陈富清.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J].媒介研究.2004年7月号.
    ③ 易前良.“民生新闻”的理论阐释[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 李春雨.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6年2月25日.
    ② 2005年8月5日.孙家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光明日报.
    ③ 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J].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
    ④ 靳智伟.大众媒介信息与和谐社会的建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第31页.
    ⑤ 004年12月30日.南方周末.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
    ① 《中国记者》评论员.构建和谐社会与舆论影响力[J].中国记者.2005年第7期.第1页.
    ② 转引自孙有中.庄锡昌.细说美利坚[M].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③ 李其荣.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J].学海.2005年第3期.第55页.
    ① 梁光严.人类不能承受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泛滥[J].河北学刊.2000年第6期.第24页.
    ② 鲍宗豪.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第150页.
    ①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45-347页.
    ② 童兵.理论新闻学传播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22-123页.
    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30-131页.
    ① 巫汉祥.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16页.
    ①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版.第127页.
    ①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M].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
    ②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页.
    ③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④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① 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② 肖平.必须坚持新闻党性原则[J].军事记者.2004年第01期.第14页.
    ③ 丁伯铨.新闻传媒走向市场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3年4月23日.
    ① 杨新敏.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J].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第82页.
    ① 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① 新浪网.江西九江发生5.5级地震 网友称武汉长沙有震感.地址:http://news.sina.com.cn/c/2005-11-26/10018409587.shtml
    ② 卜卫.互联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下)[J].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第38页.
    ① United States Internet Council & ITTA, Inc.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Trade Associates, Inc.). State of the Internet 2000. (美国因特网委员会《2000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网址:www.usinternetcouncil.org.发布日期:2001年2月10日.
    ① 新浪网.垃圾邮件数量比例小幅上扬.地址:http://tech.sina.com.cn/i/2005-12-10/0658788189.shtml.发布日期:2005年12月10日.
    ① 张军.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失范与引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67页.
    ② 奥塔·希克.经济,利益,政策.转引自他的.第三条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现代工业社会[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页.
    ① 梁光严.人类不能承受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泛滥[J].河北学刊.2000年第6期.第25页.
    ②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转引自张国良.黄芝晓主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221-222页.
    ① 陈琛.《光明日报》反击网络恶搞红色经典.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35期.
    ①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46页.
    ② [英]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M].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49页.
    ① 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M].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第50页.
    ② 同上.第53页.
    ③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①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① 邹伟.郑达威.网络时代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J].今传媒2005年第2期.
    ① 王璋.网络新闻传播的“后把关人时代”[J].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第57页.
    ② 互联网络“把关”现象初探.网址:http://keanwang.blogchina.com/3266472.html.
    ① 由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反思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博客网.网址:www.bokee.com.
    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 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美]杰克·富勒著,《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荷兰]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5.[美]沃纳·塞弗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合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6.[英]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第一版。
    7.[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一版。
    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第一版。
    9.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10.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1.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12.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3.张国良、黄晓芝主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14.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15.金冠军 郑涵 孙绍谊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一版。
    16.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17.刘刚:《新闻价值判断与表现》,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8.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美]罗兰·德·沃尔克著,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巫汉祥:《寻找另类空间——网络与生存》,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2.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版。
    23.李凌凌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陈卫星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25.刘文富等著:《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6.哈艳秋主编:《新闻传播前沿2004》,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1.王玉棵:《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第26页。
    2.尹韵公:《论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历史方位》,新闻与传播,2004年第3期。
    3.尹鸿李德刚:《走过2003:中国电视产业备忘》,南方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2期。
    4.陈富清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媒介研究,2004年7月号。
    5.易前良:《“民生新闻”的理论阐释》,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电视研究,2005年第6期。
    7.靳智伟:《大众媒介信息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第31页。
    8.《中国记者》评论员:《构建和谐社会与舆论影响力》,中国记者,2005年第7期,第1页。
    9.李其荣:《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学海,2005年第3期,第55页。
    10.梁光严:《人类不能承受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泛滥》,河北学刊,2000年第6期,第24页。
    11.鲍宗豪:《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 年第2期,第150页。
    12.肖平:《必须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军事记者,2004年第01期,第14页。
    13.杨新敏:《自由:网络传播的神化》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第82页。
    14.卜卫:《互联网对大众传播的影响(下)》,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4期,第38页。
    15.张军:《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失范与引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67页。
    16.梁光严:《人类不能承受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泛滥》,河北学刊,2000年第6期,第25页。
    17.邹伟 郑达威:《网络时代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今传媒,2005年第2期。
    18.王璋:《网络新闻传播的“后把关人时代”》,军事记者,2006年第6期,第57页。
    19.陈琛:《<光明日报>反击网络恶搞红色经典》,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35期。
    20.2005年8月5日,孙家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光明日报。
    21.2004年12月30日,孙立平:利益时代的冲突与和谐,南方周末。
    1.新浪网:江西九江发生5.5级地震 网友称武汉长沙有震感,网址: http://news.sina.com.cn/c/2005-11-26/10018409587.shtml
    2. United States Intemet Council & ITTA, Inc.(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Trade Associates, Inc.). State of the Internet 2000,网址:www.usintemetcouncil.org
    3.新浪网:垃圾邮件数量比例小幅上扬,网址:http://tech.sina.com.cn/i/2005-12-10/0658788189.shtml.
    4.互联网络“把关”现象初探,网址:http://keanwang.blogchina.com/3266472.html.
    5.由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反思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博客网,网址:www.bokee.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