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冲突现象,具有博弈性的特征,因此,本文开创性地利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模型,从博弈的要素出发,对群体性事件进行解构,以展现出它的动态发展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目前群体性事件博弈非合作困境的路径,以期为现实中解决群体性事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包括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分类及特征;第三章,介绍本文的分析工具,包括博弈的定义、博弈的要素、几种博弈分析模型等;第四章,基于博弈论的视角,从博弈的四个要素(局中人、信息、策略、信息)出发,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具体分析、解构;第五章,从博弈的四个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群体性事件非合作博弈的路径。
This paper holds that, as a dominant social conflict, mass incid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Game Theory. For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ping with mass incidents, this paper unprecedentedly uses Game Theory to study the frequent mass incidents in our country, and summarize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s and models of Game Theory to deconstruct mass incidents from the elements of Game Theory. In addition, this paper not only show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ss incidents, but provides pertinent methods for non-cooperative game of mass incident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includes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mass incident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incidents;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e analytical tools in this thesi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elements and analytical models of Game Theory;Chapter Four analyzes and deconstructs the mass incidents from the four elements of Game Theory (player, information, strategy, informa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 perspective;Chapter Five provides pertinent methods for non-cooperative game of mass incidents from the four elements of Game Theory.
引文
①周建明、胡鞍钢、王绍光.和谐社会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见《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4期,专访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07-10-25.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②(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③(英)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①(德)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性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②(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③有关内容见《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候钧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十八章.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等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文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①韩金贵.浅谈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征、性质及处置方略[J].公安研究,1998,(5).
    ②高文锦,张慧玉.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2003,(2).
    ③黄凌娟.群体性事件概念之简析[J].公安教育,2007,(3).
    ④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⑤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2).
    ⑥福建省公安厅课题组.论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J].公安研究,2001,(6).
    ⑦李莹.试析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J].社科纵横,2006,(2).
    ⑧傅金珍.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0).
    ①何鸣、谢威.群体性事件与公共决策[J].理论与改革,2000,(2).
    ②任忠英.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③高佃正.群体性事件与民心[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④石宗政.群体性事件与基层基础工作[J].理论与改革,2001,(4).
    ⑤张兆端.农村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和谐稳定[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5).
    ⑥梁晓军、高展.提高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艺术探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⑦仇新华.审查批捕群体性事件中涉嫌犯罪案件策略[J].人民检察,1999,(4).
    ⑧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4).
    ⑨宋昭君.强化信息收集、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5).
    ⑩郭晓祯.必须实现群体性事件处置法治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1]刘新良.浅谈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公安研究,2002,(12).
    [12]李海文.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的战术运用[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13]王郅强.转型期我国城市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2).
    [14]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群体性事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4).
    [15]于建嵘.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J].决策咨询,2003,(5).
    [16]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5).
    [17]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①张兆端.国外境外群体性事件之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②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1).
    ③王彩元.中外群体性治安事件之比较[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④杨玉海.加拿大警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启示[J].公安研究,2005,(5).
    ⑤任腾飞.中外群体性事件处置比较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4).
    ⑥韦欣仪.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与处置实践述评[J].理论与当代,2009,(8).
    ⑦张子路龚太华.治安紧急处置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
    ⑧王彬.农村群体冲突事件及对策探讨[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
    ⑨胡冠武.紧急治安事件与对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1996.
    ⑩徐俊文.群体行为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11]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2.
    [12]徐乃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02.
    [1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4]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
    [15]秦启文.群体性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①转引自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16页.
    ②巴克著,南开大学社会系译.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176页.
    ③戴维·波普诺著,刘云德、王戈译.社会学(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6、567页.
    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
    ②国务院《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1980年7月.
    ③公安部《关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几点意见》,1998年12月.
    ④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理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2000年5月.
    ⑤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理组,《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增刊,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专辑.
    ⑥徐乃龙.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2页.
    ⑦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16页.
    ⑧吕世明.警察对群众事件的应有认识[J].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89,(6)
    ①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J].学术界,2008,(2)
    [1]陈月生.群体性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3][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4]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5]韩唐.博弈生存——中国历史现象的博弈论解读[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
    [6]侯光明、李存金.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9][美]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1][美]塞缈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12]]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4]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
    [15]郭济.政府应急管理实务[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16]周建明、胡鞍钢、王绍光.和谐社会构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8][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19][美]塞缪尔·P·亨廷顿等著,汪晓寿等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0][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3][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文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24]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
    [25]张子路、龚太华.治安紧急处置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
    [26]戴维·波普诺著,刘云德、王戈译.社会学(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Akerlof, G., "The Marker offor Lemi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
    [28]Nelson, P., "Advertising as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
    [1]何鸣、谢威.群体性事件与公共决策[J].理论与改革,2000,第3期.
    [2]任忠英.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第3期.
    [3]高佃正.群体性事件与民心[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第3期.
    [4]石宗政.群体性事件与基层基础工作[J].理论与改革,2001,第4期.
    [5]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的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第1期.
    [6]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第2期.
    [7]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第2期.
    [8]王郅强.转型期我国城市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9]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张兆端.农村群体性事件与社会和谐稳定[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第5期.
    [11]梁晓军、高展.提高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艺术探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第4期.
    [12]仇新华.审查批捕群体性事件中涉嫌犯罪案件策略[J].人民检察,1999,第4期.
    [13]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第4期.
    [14]宋昭君.强化信息收集、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第5期.
    [15]郭晓祯.必须实现群体性事件处置法治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第4期.
    [16]刘新良.浅谈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公安研究,2002,第12期.
    [17]李海文.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的战术运用[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第3期.
    [18]张兆端.国外境外群体性事件之研究[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1期.
    [19]王彩元.中外群体性治安事件之比较[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第6期.
    [20]韩金贵.浅谈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征、性质及处置方略[J].公安研究,1998,第5期.
    [21]杨玉海.加拿大警方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启示[J].公安研究,2005,第5期.
    [22]任腾飞.中外群体性事件处置比较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第4期.
    [23]韦欣仪.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与处置实践述评[J].理论与当代,2009,第8期.
    [24]高文锦,张慧玉.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意义[J].武警学院学报,2003,第2期.
    [25]黄凌娟.群体性事件概念之简析[J].公安教育,2007,第3期.
    [26]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第6期.
    [27]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体性事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第2期.
    [28]福建省公安厅课题组.论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J].公安研究,2001,第6期.
    [29]李莹.试析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J].社科纵横,2006,第2期.
    [30]傅金珍.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