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绅士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权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并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外国学者甚至认为士绅阶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的确,绅士阶层作为封建社会阶级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演化以及锐变对封建制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绅士阶层作为封建制度的附属物,其命运也就是封建社会历史命运的缩影。因此,对绅士阶层及其演变的研究,对于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化及其最后的历史命运,对于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和总结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绅士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对中国绅士阶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绅士阶层的区域研究还非常缺乏,特别是对湖南这一中国近代绅士数量发展最快、绅权势力最大、绅权特征非常典型的地区而言尤其是如此。湖南绅士的研究较为薄弱,且比较分散,零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的专著问世。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充分挖掘极其分散的有关湖南绅士的历史资料,以湖南绅士阶层在近代(1895—1912)的演变为经,以湖南绅士与近代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为纬,运用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变迁理论对湖南绅士阶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湖南绅士阶层在近代演变的原因(影响因素)、过程、结果和影响,同时,分析了湖南(并以此观照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湖南绅士研究的基本概况以及本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意义,以为正文的铺垫。
     正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讨论了与绅士研究密切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讨论
    
    了近代绅士的涵义、起源、基本构成、分类、地位和作用机制以及
    主要特征,回答了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些问题,为笔者
    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分析了湖南近代绅士的基本概况。特别是对湖南近代绅
    士阶层进行了比较全面、认真的统计分析。用真实可信的统计数字
    回答了“湖南是近代中国绅士数量增长最快、绅权力量最为强大的
    地方之一”这一命题。并据此对湖南绅士阶层的基本构成和特征进
    行了分析。认为1895年以前湖南绅士阶层是以守旧为主要思想特征
    的。
     第三章研究了戊戌维新时期绅士阶层的历史分化及其对湖南社
    会的影响。洋务派绅士和维新派绅士的崛起,推动了湖南社会的近
    代化;但是,不可避免的绅士新旧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湖南维
    新运动的挫败。守旧派绅士仍然具有对整个社会的支配力。
     第四章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湖南绅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对湖南社
    会的历史影响。虽然清政府主动开始了近代化运动,但这些措施还
    基本停留在“中体西用”的水平;在这种新政大背景下,绅士阶层
    新旧力量对比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时期湖
    南社会的演进。
     第五章探讨了预备立宪时期湖南绅士阶层的重大转型及其对湖
    南社会演进的历史影响。“预备立宪”运动为绅士阶层的大规模分化
    提供了“制度”保证。立宪派绅士开始成为湖南绅士阶层中的主导
    力量。他们通过咨议局、地方自治机构等合法的政治舞台,扮演着
    具有一定近代色彩的社会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由
    于与清政府的矛盾愈加激烈,使得立宪派绅士附和革命,成为革命
    的一个“同盟军”,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绅士革命”极大地
    制约了辛亥革命的广度和深度,使得中国社会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给中国的近代化蒙向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第六章、第七章分别对新式绅士和守旧派绅士进行了个案研究。
    新式绅士选择谭嗣同、谭延阎、龙璋、杨度等人为研究对象,旧派
    绅士选择王先谦、叶德辉、王闻运、曾廉等人为研究对象。新旧绅
    士对近代社会变局回应的方式,力度,以及基本的目标都存在重大
    的差异。绅士阶层守旧与开新的力量消长的基本态势,在很大意义
    
    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走向。
     结束语。结束语中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
    度决定了绅士分化的速度和彻底程度,而绅士的近代分化又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绅士阶层就是在传统与近代的
    困境中艰难擅变的。而绅士阶层近代化转型的缓慢和艰难,在很大
    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困境。中国近代社会就是在这种困
    境中不断发展演进的。
The gentry, who compromised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feudal sovereignty, were a privileged class in the ancient society. Some foreign scholars even regard them as a ruling class in feudal society as they were able to decide the destiny of China. Moreover,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ins of the feudal social stratum,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gentry had affected the feudal system. In the meanwhile, as an attachment to the feudal system, the fate of the gentry was an epitome that reflected the historic destiny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gentry class is very important for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he feudal society of China,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 and concluding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dur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society .So the research on gentry has obtain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domestic scholars and scholars abroad.
    Though the research on gentry in China has been proved very fruitful, the research on local gentry is very deficient yet, especially that on the gentry in Hunan Province where the gentry was typical of having great power .The research in this aspect is weak and scattered, and till now there has appeared on special papers on researching Hunan's gentry.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wit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guiding principle, through excavating some 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probes deeply into the causes, process, results and effect on gentry's evolution in Hunan province. It analyzes the motive forces and impediments in Hunan's modernizing progression by researching the mutual-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gentleman and the changes of Hunan modern society, and aims to conclude som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toda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Hunan's gentr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which serves as a foundation of the main part.
    
    
    
    The main part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some basic problems related closely to the research on gentry, focusing on the definition, origin, basic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status, role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gentry and answering some contentious questions. This chapter lays a basis for the author's further research.
    Chapter Two analyzes careful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Hunan's modern gentry by statistics. It proves that the proposition?Hunan was one of the areas where the gentry's number grew most rapidly and the gentry's power became the strongest" is true by using reliable statistic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concerns the basic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try's stratum in Hunan, and concludes that conserv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wned by Hunan's gentry before 1895.
    Chapter Three elaborates on the historic division of gentry's stratum during WuXu Reform and its effect on Hunan's society. The growing up of the new innovative gentry stimulates the modernization of Hunan's society. However the struggles between progressive gentlemen and conservative ones are unavoidable,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reform in Hunan. The traditional stubborn gentry still own the deciding power for the whole society.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s of Hunan's gentry and its historic effect on Hunan's society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l901-1905). Although the Qing government attempted to implement some modernization measures, these measures still remain backward and stubborn based on the feudal system.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o basic changes about the competence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forces among the gentry class, which greatly restricted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unan's society.
    Chapter Five offers a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volution of Hunan's gentry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ressi
引文
[1]吕实强:《中国官绅反教的原因》,(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专刊,第165页。
    [2]杨力伟:《士绅的产生、衰落与消亡——一个宏观的透视》,《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第9页。
    [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4]徐茂明:《明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苏州大学2001届博士论文,第16页。
    [5]梁章钜:《称谓录》卷25《绅》。
    [6]对于明清以来中国绅士研究的进展,巴根的《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谢俊贵的《中国绅士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以及徐茂明的《明清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苏州大学2001届博士论文)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在此不复赘述。
    [7]刘泱泱认为“绅权势力在近代中国的迅速发展,以湖南为尤甚”、“湖南是近代中国绅权势力最重的省份”(见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志·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刘泱泱著《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尹飞舟指出:“士绅队伍的壮大和绅权的扩张,由此形成了一种官绅结合的地方行政体制,湖南在这方面尤其显得突出”(尹飞舟:《湖南维新运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李玉认为“自湘军兴起之后,湖南绅权大张”(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应星也认为湖南是“晚清绅权扩张最为强盛的地方之一”(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年—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年春夏季卷,总第18—19期)。
    [8]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9]上海的苏局仙,1891出生,1905年考中秀才(是中国末科秀才),而他到1991年才逝世,活了110岁,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秀才”,他的死亡可能意味着“绅士”作为个体的存在的最后终结。有关苏局仙的情况见上海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上海人物史料》(1992年版)的介绍。
    [1]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3]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4]任昉:《明代的乡绅》,《文史知识》1993年第2期,第15页。
    [5]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光明日报》2001年11月13日,B2(理论)版。
    [6]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年
    
    第3期。孙立平在《辛亥革命中的地方主义因素》一文中,认为典型的士绅大多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其家庭中或本人已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到某种功名”;“二是其家族的某个成员或某些成员在官府中担任一定的正式的官职,或曾经担任过这种官职而现在赋闲”;“三是拥有一定的土地(一般可以称得上是地主),或通过放高利贷等获得较多的收入,家境较为优裕”。(见《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第67页。)
    [7](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8]对绅士集团与官僚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联系和区别,王先明已做了深入地研究,他认为绅士和官僚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尽一致,绅士阶层不能等同于官僚阶层;而无论其社会历史基础,还是内涵、特征来看,绅士都不等于知识分子。这种看法无疑是很有见地的。参看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3页。
    [1][2]孙立平:《中国传统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第64、62页。
    [3]杨力伟:《士绅的产生、衰落与消亡——一个宏观的透视》,《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第10页。
    [4][5][6]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35—136、138页。
    [7]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162页。
    [8]方克刚:《湖南中路师范史略》,《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饶有趣味的是,对毕业的学堂学生奖励科名的报喜方式也与科举时代无异。如屈子健于1910年底参加完湖南优级师范毕业考试后,次年春季,学校校工走马送到红纸印成的大捷报一张,上书:“贵府某老爷考中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理化科以最优等毕业,奉湖南提学使吴详报学部奖给举人等语。”拿到“举人”文凭后,他们还手持红帖到县、府、道衙门去谒见那些官吏,并行跪拜礼。见屈子健:《湖南优级师范概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62页。
    [9][10]章开沅主编:《清通鉴》(4),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223、1226页。
    [11]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12]湖南郴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郴州地区志》(上),《大事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13]谢放:《晚清文献中“乡绅”的对应词是“城绅”》,《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312—313页。
    [14](美)周锡瑞:《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8页。
    [15]蔡诲安:《清末和民国年间攸县的派系斗争》,湖南省株洲市政协文史委:《株洲文史资料》第5辑,1984年出版。
    [16]曾国藩:《劝诫浅语十六条》,《曾文正公杂著钞录》,光绪十七年刊。
    [17]对“绅商”的研究近来颇受重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推出了一个“讨论与评议”专栏,发表了谢放的《“绅商”词义考析》、马敏的《“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和邱捷的《清末文献中的广东“绅商”》等三篇文章,对“绅商”的内涵问题展开讨论。马敏认为晚清历史文献中的“绅商”存在分指性和单指性;谢放则认为“绅
    
    商”一词基本上是分指“绅”与“商”,并未融合成一个单指性的混合词;邱捷基本上赞同谢放的意见,认为“绅”、“商”毕竟没有合流,保持界限、经常竞争是“绅”与“商”关系的主要方面。笔者支持马敏的观点,认为虽然“绅”和“商”各有指称,但由“绅”而“商”、由“商”而“绅”者的身份无疑是单指性的,可以称之为“绅商”或“商绅”,他们完全符合绅士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8]“职绅”一词并不常用,在一些正式呈文中曾出现过这种称谓。如1911年5月,“湘路协赞会职绅为请收回铁路国有成命仍遵先朝谕旨并请代奏事致杨文鼎呈文”和“湖南长沙、善化筹办自治公所、劝学所、教育会职绅为保路权靖人心并请代奏事致杨文鼎呈文”中都使用了“职绅”一词。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辛亥年间湖南职绅保路公呈》,《历史档案》1996年第1期,第82、86页。
    [19]毛注青:《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9页。
    [20]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7页。
    [21]唐才质:《追忆蔡松坡先生》,《忆蔡锷》,第136—138页。
    [22]余韶:《辛亥长沙光复的东鳞西爪》,《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23]吴忠亚:《吴禄贞与辛亥革命》,《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第90页。
    [24]值得一提的是,贺跃夫在《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一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中把绅商分为传统绅士、正在演变中的绅商与新兴都市资产阶级化的绅商。虽然严格地说已经完全资产阶级化的“绅商”已经不能将之归于“绅士”行列,但他将绅商分为“传统”绅商与正在演变的“新”绅商无疑是有见地的。
    [25]有人认为绅士是“专指那些有官职科第功名居乡而能得到乡里敬重的人士”,并认为这是绅士最好的定义,合乎这一定义者为绅士,“否则便是恶霸、是土豪、是地痞、是劣绅”。(见史靖:《绅权的本质》,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9年版,第157页)。笔者认为划分绅士阶层的标准不是其品行的优劣,而是其是否具有功名或职衔,是在职还是在野,因此,劣绅毫无疑问属于绅士阶层。
    [1]张建武:《政权·族权·绅权——传统社会基层权力结构散论》,《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第4页。
    [2]陈独秀:《实庵自传》,《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56—557页。
    [3]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4]苏局仙:《我考中末科秀才的经过》,《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辑《上海人物史料》,1992年出版,第270页。
    [5]何金声:《汝城的私塾》,湖南省汝城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汝城文史资料》(第四辑),1991年出版,第54页。
    [6](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7]王先明:《近代绅士——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9页。
    [1]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2]费孝通:《论绅士》,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9年版,
    
    第157页。
    [3]贺跃夫:《清末广东士绅与辛亥革命》,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九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页。
    [4]《河南》(第四期),1908年5月。
    [5]《申报》戊申正月二十一日。
    [6]许纪霖:《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第84页。
    [1]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人物传》(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7页。
    [2]需要指出的是,在革命化的“绅士”中,出身普通家庭的绅士比出身上流家庭的绅士要多,下层绅士(只具有秀才或监生功名者)比上层绅士(具有贡生以上功名或相关职衔者)要多(在笔者所统计的84人中,除了一部分出身不详外,出身官僚、地主、富商等显赫家庭者只有8人,绝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商人等普通家庭;下层绅士54人,上层绅士仅30人)。普通家庭出身的绅士和下层绅士因为受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封建羁绊较少,且与封建统治者在政治、经济上联系不多、既得利益少,相对而言更容易转向革命。
    [3]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阶层的分化》,《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第170页。
    [4]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5页。
    [5]绅士革命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情况亦各异。总的说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对科举考试的恶感;其二、受国事衰败的深刻刺激;三、接受国内新式教育和留学,受西学的熏陶所致;四、实际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使然。具体可参看笔者的《“绅士革命化”问题探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罗福惠:《光复会的特点及其悲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第6—7页。
    [7]丘政权等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2页。
    [8]王兴刚等:《何叔衡》,《长沙党史人物传记资料选编》(第一辑),第3页。
    [9]秦英君、张占斌:《大浪淘沙——中共“一大”人物传》,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第94—95页。
    [10]马连儒:《谢觉哉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1]邓洪波、蒋建国:《明代湖南科举述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9页。但该文中关于湖广省63次乡试的中举人数说成5523人,显然属于计算错误。
    [2]彭大成:《清朝两湖“南北分闱”与湖南人才之兴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湖湘文化论集》(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3]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教育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1][5][6][7][9][10][11][1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28—29、104、166、114、138、116、138页。
    [2]《清文宗实录》(卷58),咸丰二年四月癸未。
    [3]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81,《礼部》,《学校》,《增广学额》。
    [4]文生员加新生共计为1664名,1908年的湖南咨议局议员人数就是此学额的5%——清政府《奏咨议局章程、附议员选举章程》中规定各省议员人数“以各该省学额总数百分之五为准”,即82名。因此,这个统计数字是可信的。
    [8][24]罗尔纲:《湘军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162页。
    [13][14]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教育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84页。
    [15]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259页。
    [16]杨树谷等,崔建英整理:《郋园学行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57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
    [17]朱克敬:《瞑庵杂识·瞑庵二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96页。
    [18]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19]朱克敬:《雨窗消意录》,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14—115页。
    [20]熊希龄:《上陈右铭中丞》,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21][23]湖南永兴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永兴文史》第五辑(教育史料专辑),1990年,第8、4页。
    [22]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
    [1](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页。
    [2]马歇尔·布郎荷:《中国内地传道团亚当·多尔瓦和其他教士在湖南的开拓工作》,转引自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第39页。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专集之一《戊戌政变记》附录二《湖南广东情形》,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0页。
    [4]李一枝:《贺公金声事略》。
    [5]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1—5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460页。
    [6]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55页。
    [7]转引自吕实强:《周汉反洋教(1890—1898)》,(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辑),第446页。
    [8][9][10]杨世骥:《周汉与反洋教斗争(附供词)》,《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43、42、50页。
    [11]《湘抚被劾》,《国闻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79页。
    [12]张朋园:《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4年版,第131页。
    
    
    [1]张朋园:《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4年版,第131页。
    [2]杨子玉:《工程致富演义》,《湘报》第94号。
    [3]谭嗣同:《兴算学议》,《谭嗣同全集》(修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8页。
    [4]皮名振:《皮鹿门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37页。
    [5]王先谦:《诸将五首》,《葵园四种》,第610页。
    [1]《芷江时务总局劝购时务知新农学湘学各报公启》,《湘报》第105号。
    [2][6][37]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专集之一《戊戌政变记》,附录二《湖南广东情形》,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4—135、138、143页。
    [3]谭嗣同:《与欧阳中鹄书》,《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1页。
    [4]皮锡瑞:《皮鹿门学长南学会第十二次讲义》,《湘报》第79号。
    [5][36]黄遵宪:《论政体公私人必自任其事》,《湘报》第5号,1898年3月1日出版。
    [7]《时务报》第五十一册,1898年2月1日出版,引自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8]可以说,在封建皇权统治之下,绅士要发挥重要作用,离不开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在湖南,没有陈宝箴、黄遵宪、江标、徐仁铸等一批以“开化湖南为己任”的开明官僚,励精图治,大胆革新,湖南维新新政绝对难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如江标任湖南学政后,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并以其控制的校经书院为基地,设立了校经学会,以史学、掌故、舆地、算学、交涉、商务六门课士,其中史学、掌故、舆地、算学与经学和辞章并列为全省考试科目,1897年江标所取的拔贡唐才常、毕永年、杨毓麟、樊锥、胡元倓等人都是兼通中西学的开通之士。以新学课士的做法,很快便产生了很强的效果,湖南学风因之一变。而南学会的开办无疑得益于陈宝箴、黄遵宪等人的支持,皮锡瑞谈到:“谭复生等禀请开学会,黄公度即认为议院,中丞已牌示,以孝廉堂为公所,开化可谓勇矣。”(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7页)陈、黄等人还多次参加讲学活动。全省各地的情形也是如此。在郴州,郴州博物馆、郴州学会、郴州经济学堂等新政设施相继建立,新政运动颇有声色,也是与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郴州学正谢宝圭为郴州经济学堂的创办颁发手谕、申明章程,知州李大尊特发布《创建郴州经济学堂告示》,称:“讲求时务,培植人才,实为今日当务之急”,对此“倘有人从中阻挠,以及假招应捐,藉端抑勒,均许该绅首士等指名禀究,定即从严究办,决不姑宽”云云(文巍:《郴州经济学堂的创建》,湖南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郴县文史》第2辑,第152页。)
    [9]王先谦:《王祭酒与吴生学兢书》,《翼教丛编》卷6,第9页。
    [10][16]叶德辉:《与俞恪士观察书》,《郋园书札》,第32、33页。
    [11]傅志明:《湖南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辛亥革命》,湖南师院硕士毕业论文。
    [12]北京档案馆编:《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13]《德宗景皇帝实录》第421卷,第11—12页,转引自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第56页。
    [14]熊希龄:《为时务学堂事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15][19]《湖南时务学堂题名》,未刊稿。
    [17]文巍:《郴州经济学堂的创建》,湖南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郴县文史》第二辑,1988年出版,第150、152页。
    
    
    [18][22][32]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68、98—99、80页。
    [20]雷恺:《清末湖南三书院》,《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1]蔡锷:《<后汉书·党锢传>书后》,曾业英编:《蔡锷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页。
    [23]《湘学新报》扉页。
    [24]《(湘报》馆办事人姓名》,《湘报》第22号。
    [25]王先谦:《复毕永年》,《葵园四种》,第861页。
    [26]《南学会总会章程28条》。
    [27]吴仰湘:《南学会若干史实考辨》,《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82—284页。
    [28]皮锡瑞:《师伏堂术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99页。
    [29]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30]陈新宪:《湖南“南学会”邵阳分会活动始末》,《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1991年版,第60页。
    [31]《郴州学会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第467—468页。
    [33]谭嗣同:《记官绅集议保卫局事》,《谭嗣同集》(修订本),第426—427页。
    [35]王先谦:《虚受堂书札·致熊希龄》,转引自郑焱《王先谦在湖南维新运动前期的促进作用》,《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7]王先明:《论“民权即绅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96—102页。
    [38]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页。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专集之一《戊戌政变记》附录二《湖南广东情形》,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0页。
    [2]蔡乐苏等:《戊戌变法史论述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7页。
    [3]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页。
    [4]如被公认为守旧派绅士魁首的王先谦还是积极主张开办工商业、而且是最早的身体力行者;而激烈反对西教、以“铁汉”著称的守旧派绅士周汉,也主张废除缠足等陋习,甚至于传说“莫缠足歌”竟是他所作(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90页。)
    [5][6][12][14][24][25][33][34][35][36][37][38][41][47][51][53][54]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2、87、120、90、87、100、78、89、92、71、125、105、101、90、86、80、104页。
    [7]馆地之争、权威之争、实际利益之争无疑也是双方矛盾激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新派绅士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成为维新新政的主要推动力,相反,过去的权绅却逐渐受到了冷落,这影响了他们在湖南绅界和政界的领袖地位,使得他们心理失衡。而且,还有对实际利益的考虑。皮锡瑞曾指出:“今日议论,无所谓守旧、维新,皆是自私自利。城中绅士,欲得保卫局事则赞成之,有房屋怕抽捐者则阻挠之。乡绅士论团练亦然。八股先生恶闻讲学,亦何莫非不然。彼八股外无所有,故八股之外,皆不愿闻,其实有何旧学可守耶?”(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104页。)当然,
    
    皮锡瑞之言虽道出了部分实情,但亦有偏激之处。新旧两派绅士虽然有实际利益上的差别,但更多的(而且从根本上说)是思想上的差异。
    [8]苏舆:《<翼教丛编>序》,(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
    [9]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页。
    [10]欧阳中鹄:《复陈曼秋》,《瓣姜函稿》,稿本,湖南省社科院藏。
    [11]欧阳中鹄:《复县君唐》,《瓣姜函稿》,稿本,湖南省社科院藏。
    [13]熊希龄:《为时务学堂事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15][30][31][32][42][45][52][56]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108、86、118、117、88、121、83、108页。
    [16][17][20][40][43]王先谦:《葵园自订年谱》,《葵园四种》,第744—745页。
    [18][27]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九)》,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7—238页。
    [19]《宾凤阳等上王益吾院长书》,苏舆编:《翼教丛编》卷五,(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49—361页。
    [21]王先谦:《三致陈中丞》,《葵园四种》,第871页。
    [22][25][65][66]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十)》,《唐才常集》,第239页。
    [26]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4页。页。
    [28]熊希龄:《为时务学堂事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编:《熊希龄集》,第78—79页
    [29]《湖南通省绅耆士庶公启》,吕实强:《周汉反洋教》,第460页。
    [39]王先谦:《再致陈中丞》,《葵园四种》,第865、866页。
    [44]王先谦:《<赠别廙轩中丞>序》,《葵园四种》,第636页。
    [46][68][70]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2期,第146、154、146页。
    [48]梁鼎芬:《梁太史(鼎芬)与王祭酒书》,《翼教丛编》卷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第380页。
    [49]《国闻报》1898年5月25日。
    [50]皮锡瑞:《论不变者道必变者法》,《湘报》第57号。
    [55]《批甄别湖南校经书院超等第十名何来保卷<墨子尚同三篇>书后》,《瓣姜文稿》,未刊稿。
    [57]邹代钧:《致汪康年书》六十九,《汪康年师友书札》(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757—2759页。
    [58]可以说,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熊希龄等属于激进派,皮锡瑞等属于温和派,还有居于新旧之间、不新不旧之间的中间派(总体倾向维新者,但并不彻底,与维新派有一定的距离),如邹代钧、欧阳中鹄等。
    [59]《附录<陈宝箴批复>》,熊希龄:《为整顿通省书院与黄膺等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熊希龄集》,第72页。
    [60][61][62]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898—1900)》,《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80、180、179页。
    [63][64][67]章开沅主编:《清通鉴》(4),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816、820、821页。
    [69]严复:《论中国分党》,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戊戌变法》(三),第76页。
    
    
    [1][2]章开沅主编:《清通鉴》(四),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826、837页。
    [3]杨殿麟:《杨毓麟事略》,转引自饶怀民主编:《<杨毓麟集>前言》,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页。
    [4]《常德文史资料》第六辑,1990年出版,第212—213页。
    [5][7]唐才常:《上江标书》,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0页。
    [6]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898—1900)》,《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65页。
    [8]陈浴新:《我所知道的熊希龄》,周秋光主编:《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87页。
    [9]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192页。
    [10]唐才常:《戊戌八月感事》,《唐才常集》,第263页。
    [11]有研究者已经提出:在保皇会的战略框架内,自立军只是“数路大军”中的一路。虽然是最具声势的一路,但尚不是主力正军。见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4页。
    [12]张篁溪:《记自立会》,杜迈之等辑:《自立会史料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页。
    [13]民表:《毕永年传》,《自立会史料集》,第229页。
    [14]谢瓒泰:《中华民国革命秘史》,转引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1995年版,第16页。
    [15]章太炎:《太炎先生自订年谱》,《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1期。
    [16]林受福:《我的父亲林圭》,《北区文史资料》第四辑,第43页。
    [17]民表:《林锡圭传》,《自立会史料集》,第232页。
    [18][38]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76页。
    [19][21][43]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
    [20]张伯桢:《张篁溪遗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第283页。)
    [22][42]张篁溪:《自立会始末记》,《自立会史料集》,第10页。
    [23]唐才常:《临难诗》,《唐才常集》,第265页。
    [24][25][46]章士钊:《沈荩》,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84、303、289页。
    [26]陈曦:《何来保》,湖南省革命烈士编纂委员会编:《三湘英烈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卷),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27]彭国兴、刘晴波等编:《秦力山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前言,第3页。
    [28]秦力山:《论衡州向道隆勤王之事》,彭国兴、刘晴波等编:《秦力山集》,第3页。
    [29][36]蔡锷:《杂感十首》,毛注青等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3页。
    [30]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史稿》(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4—476页。
    [31]史学界长期以来对的自立军起义的性质颇有争议,或言之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革命活动,或言之为一场保皇起义,或言之为在保皇与革命之间的一场具有“革命”色彩的起义。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应该说,自立军起义是是介于改良与革命之间、由激进派绅士唐才常等人领导的一场具有一定的“革命”色彩的勤王起义,是戊戌维新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32]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4页。
    [33]康有为:《唐烈士墓志铭》,《<唐才常集>附录》,第266页。
    [34]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192页。
    [35]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898—1900)》,《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96页。
    [37]李根源:《饬永昌府知府由云龙建杨秋帆先生祠令》,《秦力山集》,前言,第1页。
    [39]秦力山:《阅湖南官报》,《秦力山集》,第82页。
    [40]章士钊:《疏黄帝魂》,转引自《秦力山集》,前言,第3页。
    [41]秦力山:《说革命》,《秦力山集》,前言,第4页。
    [44]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页。
    [45]莫畏:《自立会慈利志士事迹述略·田邦璇》,《慈利文史资料》第一辑,第47页。
    [1][2]叶德辉:《与俞恪士观察书》,《郎园书札》,第30页。
    [3]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近代史组辑:《关于清末湖南矿务机构的部分资料》,《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3期,第142页。
    [4]王先谦:《与俞中丞》,《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900页。
    [5]陈新宪等编:《禹之谟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3—146页。
    [6]张百熙等:《重订学堂章程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7]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8][10]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志·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527、529页。
    [9][11]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194、239页。
    [12]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论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57—62页。
    [13]《湖南留学日本师范生上俞中丞书》,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14]唐耀章:《我所知道的胡元倓》,长沙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明德春秋》,1993年出版,第12页。
    [15]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上),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681—682页。
    [16]张平子:《从清末到北伐军入湘前的湖南报界》,《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1][6][9]章开沅主编:《清通鉴》(四),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836、1051、975页。
    [2]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898—1900)》,《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69页。
    
    
    [3][10]王先谦:《王先谦自订年谱》,《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753、768页。
    [4]《郋园六十自述》,未刊稿,湖南省图书馆藏。
    [5]李玉:《长沙近代化的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7]俞廉三:《湘抚俞廉三设立求实书院折》,《觉迷要录》卷二。
    [8]熊希龄:《奏为湖南劣绅把持新政新旧攻击恐酿事变请遴选老成正绅力出维持以专责成折》,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11]《湖南学界之风云》,《国民日日报汇编》(二),学风,第24页。
    [12]《师伏堂日记》癸卯年二月二十六日、四月初六日。转引自吴仰湘《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43页。
    [13][14][15]饶怀民主编:《杨毓麟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58、48、49页。
    [16]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128、132页。
    [1][3]周震鳞:《谭延闿统治湖南始末》,《湖南文史资料》(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2]章开沅主编:《清通鉴》(四),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98页。
    [4]谭伯翊:《茶陵谭公年谱》,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八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页。
    [5]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第79—80页。
    [6]谭延闿:《谭延闿手札》,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5页。
    [7]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239页。
    [8][12][13]邓介松:《启蒙时期青年运动的急先锋——禹之谟》,《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第146、148、145、页。
    [9]民国修《醴陵县志》,人物志(下),人物传(六)文俊铎条。
    [10]民国修《醴陵县志》,人物志(下),人物传(六),汪文溥条。
    [11]袁鹤皋:《朱师晦的<癸卯日记>》,《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12]湘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潭县志》卷三十五,《人物》,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835—836页。
    [14]张平子:《从清末到北伐军入湘前的湖南报界》,《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15]刘定仪:《湖南西路师范学堂》,《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80页。
    [16]熊希龄:《刘棣芬到京县廪学部请予指导致汪康年函》,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页。
    [17]陈浴新:《清末湖南官办初级教育的雏形》,《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第12页。
    [1]引自汪林茂:《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
    
    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99页。
    [2]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17页。
    [3]《清学部奏酌拟教育会章程》,《东方杂志》第3卷,第9号。
    [4]《湖南巡抚陆筹办湘省学堂情形折》,《东方杂志》第2卷,第1号。
    [5]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239页。
    [6]霍修勇:《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49页。
    [7]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3页。
    [8]根据湖南省革命烈士传编纂委员会编《三湘英烈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卷)(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统计。
    [9][10][11][12]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1—5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848—2849、1855、2856、3141页。
    [13]王先谦:《复岑中丞》,《葵园四种》,第933页。
    [14]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4页。
    [15]绅士地位的衰落在流动性很强的城市和闭塞的农村无疑是有很大差异的。孔飞力曾指出:废科“意味着原来用来确定绅士的几个正式特征已不再适用。有一个情况至少是清楚的,绅士的地位在中国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不是北京先发制人地下一道命令就能一举搞跨的。”虽然“士绅阶层的特征有了许多的变化,但士绅在农村社会中的地位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难以动摇的”((美)孔飞力著,谢亮生等人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
    [16]《湖广总督瑞澂奏特参在籍绅士挟私酿乱请分别惩儆折》,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95页。
    [17]清政府一方面要求绅士是封建制度的忠实捍卫者,另一方面又希望绅士能够在政权的主导下在地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但立宪派绅士具有作为知识背景和广阔视野,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的在野性政治力量,难免会与清政府发生矛盾;而且,愈到后来,与清政府的矛盾愈深,双方的矛盾斗争亦愈演愈烈。
    [1]《湖南巡抚岑春奏设湖南咨议局筹办处情形摺》,《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1页。
    [2]《善化选举调查事务所办事员绅名录》,《善调查人名册》,未刊稿,湖南省图书馆藏。
    [3]《宪政新志》第一年(宣统元年)第一卷第一号。
    [4][21]《长沙抢米风潮竹枝词》,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299、296页。
    [5]《各省咨议局章程》,《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671—673页。
    [6]上文三处所提到的全国平均数均见张朋园的《立宪派的阶级背景》,《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51页。
    [7]议员住所和联系处见霍修勇《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243—245页。
    
    
    [8]卢仲维:《广西辛亥光复与咨议局的激进特征》,《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23—26。
    [9]在讨论咨议局办事细则时,议员周广询就曾说:“书记长权重,恐其久而专擅,宜规定年限”,但众议员认为书记长性质与议员异,年限无容规定;周又提出“书记长处理局中一切事务,处理二字太过,宜用监督二字”,获得众议员的赞同。见《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13页。
    [10]《湖南咨议局议事录》附表《各案审查委员姓名表》,第1—9页。
    [11]我们从湖南咨议局第一届常年会的出勤情况也可以看到,在总共30次正式会中,到会最多时为75人,最少时为48人,出席会议的人数达到1913人次,每场平均63.76人出席,出席率达到81.7%,而在互选资政院议员时,包括议长在内的78人竟然全部到会(《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51页。);而根据霍修勇的统计,湖北咨议局第一届常年会议员的总体出席率为66.7%,湖南的数字无疑要远远高于湖北,见霍修勇《辛亥革命时期两湖地区的革命运动》,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第130页。
    [12]《湖南咨议局议事录》附表《议场出席发言表》,第1—4页。
    [13]杨鹏程:《湖南清末咨议局与民初省议会之对比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辛亥两湖史事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4—185页。
    [14]《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43页。
    [15]《筹办新监狱改良旧监狱》,《湖南咨议局议决案》,未刊稿。
    [16]《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28页。
    [17]《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18页。
    [18]《湖南欢迎部员大会续录》,《湘路新志》第3期。
    [19]粟戡时等:《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0]《呈请知照英领事不得违章干涉内政文》,转引自饶怀民:《试评清末湖南咨议局》,《湖湘文化论集》(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22]文斌:《一九一0年长沙饥民抗暴见闻》,《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104页。
    [23]《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8—9页。
    [24]罗杰:《复选演说》,《长沙日报》1909年8月,第1512—1513号。
    [25]《署鄂督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第44页。
    [26]《湖南咨议局、商务总会电》,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第36页。
    [27]《湖南咨议局议长谭延闿等致枢电》,饶怀民,藤谷浩悦:《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第82—83页。
    [28]《枢发署湘抚电》,饶怀民,藤谷浩悦:《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第85页。
    [29]《湖南咨议局反对赔款呈文》,饶怀民、藤谷浩悦编:《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第122页。
    [30]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转引自饶怀民:《试评清末湖南咨议局》,《湖湘文化论集》(上),第343页。
    [31]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86—99页。
    [32]《中国纪事》,《国风报》第2年第12期。
    [33]《湘省争路事志》,《国风报》第2年第12期。
    [1]《本处(湖南地方自治筹办处)职员衔名月薪表》
    
    
    [2]章开沅主编:《清通鉴》(4),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125页。
    [3]《筹办湖南地方自治说帖》,《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版,第211页。
    [4]《湖南企省地方自治研究所讲职员一览表》,《湖南地方自治筹办报告书》第二册。
    [5][6]《宪政编查馆奏核覆自治研究所章程摺》,《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47页。
    [7]《(湖南)各厅州县筹办自治公所附设研究分所章程》,《湖南地方自治筹办报告书》第二册。
    [8]《浏阳县研究分所第一届学员毕业成绩表》,《湖南地方自治筹办报告书》第二册,表册类。
    [9]张朋园:《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4年版,第161页。
    [10]刘秉勋、谷庆凡:《湘乡县议会和自治活动史话》,《湘乡文史资料》1991年总第6辑,第108—113页。
    [11]《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第728—729页。
    [12]《拟请就地筹款捐修常德城工详文》,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第一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55—57页。
    [13]《议覆武冈州附生张鸿翼等请设医院详文》,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第一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第45页。
    [14]《议覆衡清两县文生高子良禀利外取利违禁害烈一案详文》,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第一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49—50页。
    [15]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16页。
    [16]攻法子:《敬告我乡人》,《浙江潮》第2期,《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辑(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500—502页。
    [17]茗荪:《地方自治博议》,《江西》第二、三期合刊,1908年2月出版,《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409页。
    [1][2]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302—304页。
    [3]《湖南商务总会试办章程》,未刊稿,湖南图书馆古籍部收藏。
    [4]傅志明:《清末湖南资本主义述论》,湖南师范学院教务处编:《湖南师范学院一九八二年届研究生毕业论文集》,第38页。
    5]《学部奏拟教育会章程折》(1906年7月),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页。
    [6]《学部酌拟各省学务详细官制及办事权限章程清单》(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初六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学部成立档案史料》,第55—56页。
    [7]《咨议局议决整顿田房税契查案不符未便遵刊公布详文》,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第一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台湾)文海出版社,第55—57页。
    [8]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
    [9]朱英:《辛亥革命前的农会》,《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第25—26页。
    
    
    [10][11]《湖南工人运动史》编写组:《湖南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41—43、44—45页。
    [1][2]王先谦:《王先谦自订年谱》,《葵园四种》,第745、753页。
    [3]《艺凤堂友朋书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页。
    [4]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904年10月11日(甲辰年九月初三),转引自毛注青编《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4页。
    [5]邹鲁:《湖南光复》,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3页。
    [6]黄忠浩任湖南巡防营统领一职,严格地说与清朝异地为官制不合,这里明显有病急乱投医之意;此时的黄称得上是亦官亦绅一类的人物。
    [7][8]王先谦:《虚受堂诗存》,《葵园四种》,第680页。
    [9][10][11][12]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1—5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153、3165—3166、3161、3334页。
    [13]苏舆:《辛亥溅泪集》卷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4]杨树达:《平江苏厚庵先生墓志铭》,《湖南文献汇编》1948年第1辑。
    [15]《曾廉》,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上册),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518页。
    [16]《廖树蘅》,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上册),第509页。
    [17][24][25]子虚子:《湘事记》,田伏隆主编:《辛亥革命在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49、451、451页。
    [18][27][29]粟戡时等:《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7页。
    [19]湖南辛亥光复首义团:《湖南辛亥光复事略》,《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9页。
    [20][26]黄曾甫:《黄锳参加辛亥长沙光复自述诗的注释》,《长沙西区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第70、64页。
    [21]阎幼甫(鸿飞):《辛亥湖南光复的片段回忆》,《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3页。
    [22]章开沅主编:《清通鉴》(4),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233页。
    [23]杨世骥根据邹永成的“口述”,认为是立宪派绅士将这张告发革命党人的黑名单开给长沙知县和湖南巡抚的,并称当时发现的黑名单当即就被立宪派有关人士撕毁灭迹,而后来立宪派公布“黑名单”时,竟鱼目混珠,把立宪派绅士列首,焦达峰、陈作新名字列在末尾,借以颠倒黑白,表彰自己的功绩(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版,第222页)。笔者认为所谓立宪派绅士伪造“黑名单”之说是没有根据的。由邹永成口述、杨思义笔记的《邹永成回忆录》所记载的名单如下(原顺序):龙璋、粟戡时、邹永成、文经纬、易宗羲、洪春岩(荣圻)、文斐、袁剑非、阎鸿飞、阎鸿翥、谢介僧、曾杰、谭心休、王猷、杨任、李洽、成邦杰、杨守贞、焦达峰、陈作新、袁天锡、龙云池、常治、吴超征、杨世杰、刘芝德、向冠臣等。(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3期,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109页)由于时间稍久(其1951—1955年间接受采访时已经距离辛亥革命有40年时间),这个”黑名单”并不完整,共33人名单,只列出了28人,但这个名单所列的人物和人物顺序基本上是可信的。而杨世骥的说法本身不能自圆其说,他称这张“黑名单”是同盟会会员在余诚格的办公桌砚盘下发现的,但后来又说立宪派绅士发现并撕毁了这张“黑名单”(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第222页),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28]阎幼甫(鸿飞):《辛亥湖南光复的片段回忆》,《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第111页。我们知道,黄忠浩本是湖南著名的立宪派绅士,而且,立宪派与革命派对他进行了积极争取,但是黄还是选择了抗拒革命。这似乎颇让人费解。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黄过于迂腐,没有看清形势,不敢投机革命。可以说,黄也不是没有“革命”的想法,但为了慎重起见,特地派了亲信到汉口打听前方战事消息,心中盘算着,如果民军占领了武胜关,就意味着清王朝大势已去,他就可以采纳“众绅推挽之意”实行革命。而10月14日,他接到汉口电报,得知武胜关安然无恙,便忽然以“曾文正公”自居了。有人曾指出:“黄忠浩这以曾国藩自比的大汉奸,如果当时能够冷静地想一想,不拿出老前辈的牌子,对文斐诸人发一阵湖南人的所谓‘朽气’,表现地灵活一些,则长沙光复的那天,决不会是‘人头落地’,而是‘革命功臣’,都督、总司令或镇统的头衔都可能戴上了。”(阎幼甫:《辛亥湖南光复的片段回忆》,《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第112—113页。)这可见立宪派绅士转向革命具有很大的投机成分。
    [30]谢介僧、文斐等:《湖南辛亥光复事略》,丘政权、杜春和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31][32]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333—334页。
    [33][43][45][46](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0—251、286—288、298、298页。
    [34]湖南辛亥革命无疑是很不彻底的。许多革命党人亦对在湖南光复起义中,除杀戮顽固抗拒革命的黄忠浩、王毓江、申锡寿、沈瀛等人外,“仅诛一乘风抢劫钱物之流氓以示儆”的情况很满足,并盛赞“居民安堵,秩序井然,军书所至,全省各厅、州、县不数日间相继反正,纪律严明,朝气蓬勃,实我中华民国革命史中最光荣之一页也。”(谢介僧、文斐等:《湖南辛亥光复事略》,丘政权、杜春和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35]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3编,第924页。
    [36][48]谭人凤著,饶怀民笺注:《石叟牌词》,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89、127页。
    [37]《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38]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0—286页。
    [39]蔡寄鸥:《鄂州血史》,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133页。
    [40]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4编,转引自《辛亥革命在各地——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中国文史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41]周震鳞:《谭延闿统治湖南始末》,《湖南文史资料》(修订合编本)第1集第2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42]仇鳌:《一九一二年筹组国民党湘支部办理选举的经过》,《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第12页。
    [44]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690—692页。
    [47]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第362—363页。
    [49]周锡瑞在《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提出湖南“辛亥革命是一个西方化的、城市的、改良派的上流阶层所领导的”的观点(《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1982年版,序言,第2页),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
    [50]陶菊隐:《长沙辛亥光复后的片段见闻》,《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第91页。
    [51]陈浴新:《清末湖南官办初级教育的雏形》,《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湖南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52][53]《林老谈辛亥革命》,《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0日,转引自《林伯渠传》编写组:《林伯渠传》,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39、63页。
    [54]孙立平:《辛亥革命中的地方主义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第70页。
    [55]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238页。
    [56]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页。
    [57]张朋园:《立宪派的阶级背景》,《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56页。
    [58][59]市古宙三:《乡绅与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第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85、187—188页。
    [1]虽然谭嗣同很早就看不起八股文,十二岁时就曾在制艺课本上批了“岂有此理”四个字(文操:《谭嗣同真迹·说明》,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但他尚无法挣脱科举制度这一枷锁。
    [2][3][4][5][7][8][9][10][12][14][15][17][18][19][20][24][25][26][27]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4、236、231、154、542、167—168、343、158、259、299、290、475、474、290、478、530、556、556、519页。
    [6][13]《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一,《谭嗣同》,第12747页。
    [11][23]唐才质:《唐才常与时务学堂》,《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3期,第104、104—105页。
    [16][21]唐才质:《戊戌闻见录》,政协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协浏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谭嗣同纪念馆等合编:《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1988年,第269、268页,未刊稿摘抄本。
    [22]皮名振:《皮锡瑞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9A。
    [2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678页。
    [29]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234页。
    [1]《茶陵石床谭氏族谱》(卷三),《三房世系》,谭延闿条,第126—127页。
    [2]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239页
    [3]《军事杂志》第223期,转引自成晓军:《谭延闿评传》,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18页。
    [4]萧继宗:《谭延闿先生传》,《茶陵文史》第12辑,2001年。
    [5]周震鳞:《谭延闿统治湖南始末》,《湖南文史资料》(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6]李肖聃:《星庐笔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2页。
    [7][9][13]谭伯翊:《茶陵谭公年谱》,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八辑,(台湾)文海出
    
    版社,1966年版,第64、66、8页。
    [8]方克刚:《湖南省教育会史略》,《长沙文史》第12辑,1992年,第113—114页。
    [10]《湖南咨议局巳酉年议事录》,第8—9页.
    [11]《谭延闿》,(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委员会编:《革命人物志》第八集,1972年,第409页。
    [12][22]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153、156页。
    [14]有人亦指出:“当时以谭氏的家世背景而言,他是很难成为革命党员的,但是他对革命党人的精神却是非常同情的”。见刘鹏佛:《谭延闿与辛亥革命》,《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1981年6月,第124页;还有人称谭延闿为“同情革命的宦家子弟”,见《谭延闿》,《谭延闿传记资料》(一),台湾天一出版社,第28页。
    [15][17][20]粟戡时:《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16页。
    [16]邹永成:《邹永成回忆录》,《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3期(总10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09页。
    [18][26]阎幼甫:《谭延闿的生平》,《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41—142、149页。
    [19]黄曾甫:《黄锳参加辛亥长沙光复自述诗的注释》,《长沙西区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第64页。
    [21][23][24]子虚子:《湘事记》,田伏隆主编:《辛亥革命在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49、451、451页。
    [25][28]周震鳞:《谭延闿统治湖南始末》,《湖南文史资料》(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6页。
    [26]邹永成:《邹永成回忆录》,《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3期(总10号),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09页。
    [27]阎幼甫:《辛亥湖南光复的片段回忆》,《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1981年,第112—113页。
    [29]谭延闿:《谭延闿手札》,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5页。
    [30]李肖聃:《星庐笔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2页。
    [31]杨鹏程:《试析辛亥革命时期的谭延闿政权》,《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
    [1]龙璋:《湖南出口协会说明书》(第六册)。
    [2][3][5][8][9]]18][20][24]龙璋:《甓勤斋诗文存·行状》,第1—4、3页,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4]谭延闿:《谭延闿手扎》,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61页。
    [6][7]龙璋:《湖南出口协会说明书·序言》,1910年刊本。
    [10]王啸苏:《龙璋传》,《湖南文献汇编》(1949年第2辑),《民国丛书》第五辑,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243页。
    [11][12][14][35]龙伯坚:《龙璋事略》,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湖南文史资料》(第10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132、132、132页。
    [13]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
    [15]黄一欧:《黄兴与明德学堂》,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忆黄兴》,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89页。
    
    
    [16]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三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6—197页。
    [17]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人物志》(上册),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541页。
    [19]湖南辛亥光复首义团:《湖南辛亥光复事略》,《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9页。
    [21]章太炎:《焦达峰传》,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料丛刊·辛亥革命》(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页。
    [22]邹永成:《湖南辛亥光复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164—165页。
    [23]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一辑,第111页.
    [25]刘泱泱:《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717页。
    [26]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一集第二辑,第16页。
    [27]龙璋:《甓勤斋诗文存》,第19页,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8]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五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3434页。
    [29][30][31]《梅城龙氏九修族谱》(卷一),1999年纂修,第60—61、400、402页。
    [32]迟云飞:《龙璋传论》,《求索》1989年第5期,第182页。
    [33]谭延闿:《小学蒐逸》,卷首,1929刊本。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34]谭延闿:《小学蒐逸·叙》。
    [1]杨度在1898年自言:自1895年会试后,已经三年不作八股了。见北京档案馆编:《杨度日记》(以下简称《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2][14][31][32]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0、516、709页。
    [3][4][5][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北京档案馆编:《杨度日记》,第14、38、15、79、87、92、89、93、93、89、140、129、107、110、110、56、126页。
    [6]杨度并非不问世事,亦没有游离于政治之外,而是一直关注时局的发展,与当时政治旋涡的人物都有一定的交往,对时事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貌似逍遥却不逍遥、似乎出世而实际入世一类的人物。而且,杨度具有强烈“近名”之心、不甘心“修名不立”。他曾对与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日记》第93页)其对功名无成的忧虑无时不在,每每感叹“天下事又不可为,正不知辍耕之事,当在何年?”(《日记》第122页)1898年除夕夜,他还在日记中大发感慨,称“人生几何,而修名未立。当此岁暮,离忧生焉。”(《日记》第124页)但是,杨度亦并非没有出山的机会,王闿运屡次举荐他任事(《日记》第127页),夏寿田亦曾多次拟保荐他,但都遭拒绝(《日记》第112页),王闿运亦认为杨度“心志太大”(《日记》第127页)。可以说,杨度远离政治舞台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知“天下事又不可为”而不愿出(《日记》第122页)。
    [22]杨度在日记中言“三妹不得于其夫,则又言西学不可。”(《日记》第112页)
    [23]1898年底在家中还用意大利葡萄酒招待友人。(《日记》第123页)
    [24][25][28]王代功:《湘绮府君年谱》卷五,一九0二年条、一一九0二年条、一九0三年条。
    [26]在湖南维新运动中,杨度因过分尊崇“王学”,且存有学术门派之见,而对康梁等
    
    所谓“粤派”有成见;甚至认为梁启超等人来湖南是为争夺“馆地”的。因此,杨度与梁启超等人有一定的矛盾。他曾与梁启超“在长沙论《春秋公羊传》,各主师说,有异同”,还在日记中大骂梁启超是“借《春秋》骗钱”。(《日记》第78页)其实这不过是一场误会,杨度的思想并非与梁启超等人对立。在1903年,杨度曾写信给梁启超,谈及1898年往事,称“希圣虽一途,称师乃殊趣”,但“大道无异同,纷争实俱误”,并表示“愿以宣圣训,长与相攻错”。(刘晴波编:《杨度集》,第89页)
    [27]王闿运.《王闿运日记》(1—5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454页。
    [29]有研究者认为杨度经历了“从激进的旧民主主义者到力主君主立宪的改良保守派的”转变(涂文学:《读《杨度集》论杨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此种说法没有太多的依据。
    [30]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7页。
    [1][18][20][22][23][24][26]王先谦:《复吴生学兢》,《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863—864页。
    [2]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99页。
    [3]王先谦:《复毕永年》,《葵园四种》,第861页。
    [4]王先谦:《虚受堂书札·致熊希龄》,转引自郑焱《王先谦在湖南维新运动前期的促进作用》,《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
    [5]《南学会问答》,《湘报》第41号。
    [6]王先谦:《致陈右铭中丞》,《葵园四种》,第865页。
    [7][8]王先谦:《再致陈中丞》,《葵园四种》,第865、866页。
    [9]《国闻报》1898年5月25日。
    [10]《宾凤阳等上王益吾院长书》,苏舆编:《翼教丛编》卷五,(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49—361页。
    [11][13][15][32][37][40][46][48][53][54][56][57][61][62]王先谦:《王先谦自订年谱》,《葵园四种》,第744、745、745、768、745、765、753、768、753、762、764—769、769、826、841页。
    [12]王先谦:《三致陈中丞》,《葵园四种》,第871页。
    [14]皮锡瑞:《师伏堂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40页。
    [16]皮锡瑞:《师伏堂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43、162页。此事并无确证。究其实,皮所说的上述两书是与《翼教丛编》为同一书,亦或是王另有所编,现无从查考。但至少可见,维新派一直目王为“守旧”派之首领。
    [17][19]王先谦:《工商论》,《葵园四种》,第10页。
    [23]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3期,第79—80页。
    [25]王先谦:《科举论(下)》,《葵园四种》,第7页。
    [27]王先谦:《<赠别廙轩中丞>序》,《葵园四种》,第636页。
    [28][30]皮锡瑞:《师伏堂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41、169页。
    [29](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页。
    [31]吴荣政:《王先谦爱国思想简论》,《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33]《清末粤汉铁路的兴筑与湖南人民的保路斗争史料》,《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137页。
    [34]《请看湘路之蟊贼》,《民呼日报》1909年6月17日,马鸿谟编:《民呼、民吁、民
    
    立报选辑》(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111页。
    [35][60][66][67][68][69][70][71][72]王先谦:《虚受堂诗存》,《葵园四种》,第667、681、667、667、667、680、680、680、681页。
    [36]王先谦:《再与张廉访》,《葵园四种》,第912页。
    [38]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八,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509—510页;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8页。关于1900年湖南“党狱事件”,有人根据叶德辉门人所写的《郋园学行记》所云:“公为鄂督张文襄函电所迫,穷治不免株连。吾师每为进言”,“当时牵连被逮者,经吾师一言一牍申论,无不立予保释。是案全活之人无数”;以及皮锡瑞日记中俞廉二审讯汪镕时“饬勿援他人”之说,得出叶德辉等旧派力主放松的结论(见罗志田:《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笔者不能苟同。首先,叶氏门人之《郋园学行记》,记叶德辉之行,极尽吹捧之能事,多数与实情不符,与叶德辉一贯的思想表现亦不相合;其二,俞廉三是典型的顽固派官僚,皮锡瑞日记中,诸如“中峰(即俞廉三)严防康党如是”之类的记载很多,就是在张之洞致电俞廉三“嘱勿杀唐才中”之后,唐才中还是被杀,这应该要记在俞廉三等旧派官绅的头上。其后不久,“中峰出示,以后盖不株连”,可能是出于张之洞的意思,张还是主张尽量从宽的。(见皮锡瑞:《师伏堂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84、196、197页);其三,在民国建立后,唐才常之弟唐才质还向军事厅控告叶德辉,“云在前清刻有《觉迷要录》一书,系佐湘抚杀戮彼党证据”(《艺凤堂友朋书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49页)。
    [39]皮锡瑞:《师伏堂日记》1904年10月11日(甲辰年九月初三),转引自毛注青编《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4页。
    [41]王先谦:《与但方伯》,《葵园四种》,第889页。
    [42]王先谦:《与俞中丞》,《葵园四种》,第900页。
    [43]王先谦:《致岑中丞》,《<葵园四种>附呈词》,第937—938页。
    [44]王先谦:《复万伯任》,《葵园四种》,第900页。
    [45]王先谦:《复黄性田舍人》,《葵园四种》,第927—928页。
    [47][63]《艺凤堂友朋书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6页。
    [49]王先谦:《复岑中丞》,《葵园四种》,第933页。
    [50][51]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128、132页。
    [52]王先谦:《致张治秋尚书》,《葵园四种》,第926页。
    [55]王先谦:《致庞中丞》,《葵园四种》,第914页。
    [58]《署湖广总督瑞澂特参籍绅挟私酿乱请分别惩儆折》,《庚戌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长沙文史资料》增刊,1990年6月,第40页。关于王先谦领衔请换巡抚一事,王先谦本人矢口否认,并专上奏折,大呼其冤,极力为自己辩护(见《王先谦自订年谱》,《葵园四种》,第772—774页)。笔者认为,王先谦的辩解基本上是可信的。王先谦纵喜欢干预地方政事,但他与叶德辉、孔宪教、杨巩等人还是有一点距离的。王先谦极力捍卫封建皇统、政统和道统,时时以正统绅士自居;王对岑春蓂确有不满,也并不反对倒岑,但还不致于因此而公然挑战皇权、政权。后来,王先谦还一再向友人申述,称是被人暗算:“以常相见黄堇腴(即黄自元—引者注)一忌,窃名而可以首列,在家而不来告知”(《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48页)。
    [59]清末新政后期,王先谦的态度总的来说是愈来愈消极。其言“自揣万难入世,废然归隐,不欲与流俗为缘”;时与王先谦关系甚密的张之洞以湖北存古学堂监督相招,他婉言拒绝,自称“实缘万念灰冷,并非故为高洁”(《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41页)。
    [64]《湖南大公报》1915年10月27日。
    
    
    [65]叶德辉:《<虚受堂书札>跋》,《葵园四种》,第940页。
    [73]王先谦:《<辛亥殉难记>序》,《葵园四种》,第128—129页。
    [74]王先谦:《平江<王氏谱>序》,《葵园四种》,第124页。
    [75]王先谦:《日本<青山文钞>序》,《葵园四种》,第120页。
    [1]尹飞舟认为:“在守旧派营垒中,王先谦是被拉出来做招牌的,湖南维新运动中守旧派上实际上的主将是叶德辉”。(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文干之亦认为:叶德辉“在反对戊戌变法的活动中,他既是一个阴险的幕后策划者,又是一个敢于赤膊上阵的极端反动的打手。”(文干之:《大劣绅叶德辉》,《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四集第八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页。)
    [2]皮锡瑞称叶德辉“不喜新学,进退裕如,故不需此。”见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6页。
    [3]《与邵阳石醉六书》,《郋园书札》,第1—4页。
    [4][31]《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郋园书札》,第5—7页。
    [5]《郋园书札》序。
    [6][34][35]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112、76、78页。
    [7][36]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1期,第117、112页。
    [8]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9年第2期,第139—140页。
    [9][26]熊希龄:《为时务学堂事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79、77页。
    [10]王先谦:《赠叶德辉焕彬》,《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626页。
    [11][21]《郋园六十自述》,未刊稿。
    [12]叶德辉:《上俞中丞书》,《觉迷要录》卷首。
    [13][14][33]《艺风堂友朋书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63、556、536页。
    [15]熊希龄:《为时务学堂事上陈宝箴书》,周秋光编:《熊希龄集》,第76页。
    [16][18][19][20][23]杨树谷等撰,崔建英整理:《郋园学行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57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130、132、134、136—137页。
    [17][29]李肖聃:《星庐笔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0—31页。
    [22]王先谦:《致庞中丞》,《葵园四种》,第914页。
    [24]熊希龄:《奏为湖南劣绅把持新政新旧攻击恐酿事变请遴选老成正绅力出维持以专责成折》,周秋光编:《熊希龄集》,第132页。
    [25]黄兆枚:《叶郋园先生传》,卞孝宣、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28]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三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984页。
    [30]《翼教丛编》卷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文海出版社印行,第79页。
    [32]叶德辉:《与俞恪士观察书》,《郋园书札》,第30—32页。
    
    
    [37]叶德辉:《与南学会皮鹿门孝廉书》,《郋园书札》,第9—10页;《翼教丛编》卷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第20—21页。
    [38]叶德辉:《西医论》,《郋园书札》,第44—46页。
    [39]文干之:《大劣绅叶德辉》,《湖南文史资料选辑》(修订合编本)第四集第八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页。
    [1]王向清:《承旧与开新:王闿运在近代湖湘学派中的地位》,《湖湘论坛》2001年第2期,第84页。
    [2]阳信生:《王闿运“帝王之学”述评》>,《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77—80页。
    [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1][22][24][25][26][27][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9][50][51][52][53][54][55][56][57][58][59][61][62][64][65][66][67][68][69][70][75][76][77][78][79][80]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1—5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090、2143、2869、3160、3175、3152、3262、3331、2848、3162、3301、2892、3231、3407、2454、3179、3304、2401、460、569、579、2010、2195、3181、2146、2028、2147、2159、2430、2320、2462、2147、2848—2849、1855、2856、3141、3153、3165—3166、3161、3163、3334、3254、3343、3350、3408、3408、2096、2159、2378、3159、2578、3163、3434、2123、2056、2068、2143—2144、2855、2861、3050、2360、3330、3343、2707、2292、2864页。
    [18][60][73]王代功:《湘绮府君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湘绮府君年谱》,台湾文海出版社,1902年条、1902年条、1904年条。
    [19]彭国兴:《杨度与王闿运》,《历史知识》1987年第2期,第6页。
    [23][47][48][72][74]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521—522、1804、1810、44、1810页。
    [28][63]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68页,注⑥。
    [71]关于王先谦的政治思想,可参看本章第一节;亦可参看拙作:《论辛亥前后的王先谦》,该文2001年10月提交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青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1]曾廉主修:《邵阳太平曾氏支谱》(卷二),1907年木活字本,第26—27页。
    [2]曾廉:《蠡庵集》(卷十四),湖南师大图书馆藏,第19页。
    [3][4][6][7]北京档案馆:《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4、86、87页。
    [5]王闿运:《王闿运日记》(第三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096页。
    [8]苏舆:《驳南学分会章程条议》,苏舆编:《翼教丛编》卷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翼教丛编》,第345页。
    [9]《邵阳士民驱逐乱民樊锥告白》,苏舆:《翼教丛编》卷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翼教丛编》,第341页;邵东县志编纂委员会:《邵东县志·人物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版,第549页。
    [10][39]曾廉:《应诏上封事》,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9—503页。
    [1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页。
    
    
    [12][25][28][37]曾廉:《蠡庵集》(卷十三),第19—20、7、1—2、19页。
    [13]章开沅:《清通鉴》(四),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32页。
    [14]邵东县志编纂委员会:《邵东县志·人物志》,第549页。
    [15][16]曾廉:《蠡庵集》(卷十八),第12—15、2页。
    [17][19][20][21][24][38][41][42]曾廉:《蠡庵集(续)》(卷七),1924年版,湖南师大图书馆藏,第1、5、6、6—10、4—5、5、8、4页。
    [18][22]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上册),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518页。
    [23]曾廉:《蠡庵集(续)》(卷首)。
    [26]曾廉:《蠡庵集》(卷十七),第30—31页。
    [27]曾廉:《蠡庵集》(卷七),第14页。
    [29][35][36]曾廉:《蠡庵集》(卷七·下),第14、30、6页。
    [30]曾廉主修:《邵阳太平曾氏支谱》(卷十二)。
    [31][32][34]曾廉:《蠡庵日记》,原稿本,湖南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一八九七年正月初一日、一八九七年二月初六日、一八九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33]曾廉:《蠡庵集》(卷八),第40—41页。
    [40]曾廉:《蠡庵集》(卷九)。
    
    
    1、王先谦著,梅季标点:《葵园四种》,岳麓书社1986年版。
    2、苏舆编:《翼教丛编》,(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
    3、杨树谷等撰,崔建英整理:《郋园学行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总第57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叶德辉:《郋园书札》。
    5、卞孝宣、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6、《王先谦》、《叶德辉》,中华文史资料增刊:《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81年版。
    7、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1959年第1期、1959年第2期、1981年第2期。
    8、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9、长沙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浏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谭嗣同纪念馆合编:《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1988年。
    10、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周秋光编:《熊希龄集》(上、中、下),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2、湖南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二十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熊希龄——从国务总理到爱国慈善家》,岳麓书社1996年版。
    13、周少连、吴汉详编:《维新 济世 救亡——纪念熊希龄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4、马积高主编:《湘绮楼日记》(共5卷),岳麓书社1996年版。
    15、马积高主编:《湘绮楼诗文集》(共4卷),岳麓书社1996年版。
    16、王代功:《湘绮府君年谱》,(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
    17、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人物志》(上、下),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18、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教育志》(上、下),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19、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二次修订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版。
    20、湖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新闻出版志》,《出版》,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21、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1—4)。
    22、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1—8)。
    2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60年版。
    24、粟戡时等著:《湖南反正追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5、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南文史资料》第1、2、3、4、10、11、15、19、22、43辑。
    26、长沙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沙文史资料》第1、2、4、5、10、11辑。
    27、湘潭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湘潭文史资料》第1—4辑。
    28、《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第一、二、三卷),三联书店1977、1978年版。
    29、皮名振:《皮锡瑞年谱》,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30、邵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邵阳文史》第1—26辑。
    31、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饶怀民主编:《杨毓麟集》,岳麓书社2001年版。
    33、方行编:《樊锥集·外一种(毕永年文)》,中华书局1984年版。
    34、《谭延闿传记资料》(1—5),台湾天一出版社。
    35、《湖南省咨议局筹办报告书》。
    36、《湖南省地方自治筹办报告书》第一、二、三卷
    37、北京档案馆:《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38、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在湖南》,岳麓书社2001年版。
    39、邵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邵东县志·人物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版。
    40、曾廉:《邵阳太平曾氏支谱》(十二卷),1907年活字本。
    41、曾廉:《蠡庵集》(1—18卷),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42、曾廉:《蠡庵集(续)》(第一、二、三、四、七、卷)。
    43、赵滨彦:《湘藩案牍钞存》(第一、二、三、四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1辑,台湾文海出版社。
    44、苏舆:《辛亥溅泪集》(共四卷),湖南师大图书馆藏。
    45、湖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编:《青年文史丛刊》(创刊号/第一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2、湖南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林增平、范忠程主编:《湖南近现代史(1840—1949)》,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陶用舒:《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岳麓书社2001年版。
    5、湖南革命烈士传编纂委员会编,饶怀民主编:《三湘英烈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一、二卷),国防科技大学2001年版。
    6、张朋园:《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7、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版。
    8、丁平一:《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邓洪波编著:《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杨慎初等:《岳麓书院史略》,岳麓书社1986年版。
    11、刘泱泱:《近代湖南社会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郑焱:《近代湖湘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郑焱:《湖湘文化之都》,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彭平一、陈先枢、梁小进:《湘城教育纪胜》,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6、尹飞舟:《湖南维新运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李玉:《长沙的近代化启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林能士:《清季湖南的新政运动》,[台湾]精华印书馆1972年版。
    19、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20、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1、蔡乐苏等:《戊戌变法史论述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辛亥两湖史事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99年版。
    
    
    25、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6、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7、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8、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王先明:《中国1911》,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贺跃夫:《晚清绅士与近代社会变迁——兼与日本士族比较》,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1、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李元灿、李育民、迟云飞:《宋教仁传》,国际展望出版社1992年版。
    33、林增平:《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34、湖南师大文史研究所编:《麓山文史论丛》,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1992年。
    35、刘泱泱主编:《辛亥革命新论》,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36、[美]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岳麓书社2000年版。
    37、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8、章开沅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0、吴晗:《吴晗文集》(一、二、三、四),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41、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萧艾:《王湘绮评传》,岳麓书社1997年版。
    43、叶德辉:《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岳麓书社1999年版。
    44、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9年版。
    45、[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6、[美]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7、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8、毛注青编:《黄兴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9、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50、罗荣渠等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1、[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版。
    52、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上、下),[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二十四辑。
    53、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54、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55、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6、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7、[美]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一七九六——一
    
    八六四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8、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9、毛注青编:《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
    6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1、杜迈之、刘泱泱、李龙如辑:《自立会史料集》,岳麓书社1983年版。
    62、[美]E.希尔斯著,傅碱等:《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3、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编:《国外辛亥革命史研究动态》(第四、六辑)。
    64、《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华书局1994年版。
    65、《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上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66、丁伟志、陈崧:《中体西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7、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宋梧刚、潘信之:《唐才常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9、皮明庥:《唐才常和自立军》,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0、成晓军:《谭延闿评传》,岳麓书社1993年版。
    71、田伏隆、朱汉民主编:《谭嗣同与戊戌维新》,岳麓书社1999年版。
    72、邓潭洲:《为改革而献身的谭嗣同》,岳麓书社1998年版。
    73、徐义君:《谭嗣同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4、李喜所:《谭嗣同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5、王建华:《谭嗣同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6、周秋光:《熊希龄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周秋光:《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8、何汉文、杜迈之编著:《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9、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
    80、毛炳汉:《困惑帝王师——杨度别传》,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81、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岳麓书社1986年版。
    82、易孟醇:《叶德辉》,《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八卷),第288—302页。
    83、《王先谦》,杨布生:《岳麓书院山长考》,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84、黄林:《王先谦》,《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九卷),第336—342页。
    85、吴仰湘:《通经致用一代师——皮锡瑞生平和思想研究》,岳麓书社2002年版。
    1、汪林茂:《江浙士绅与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2、贺跃夫:《清末广东士绅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史丛刊》第9辑。
    3、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4、熊志勇:《略论咸同之际的士绅武化效应》,《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5、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6、郭汾阳:《新兴资产阶级士绅的代表人物梁善济》,《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7、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
    8、王先明:《论近代社会中的绅士集团》,《史学月刊》1989年1期。
    9、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述论》,《求索》1989年第1期。
    
    
    10、王先明:《绅士阶层与近代社团》,《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4期。
    11、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2、王先明:《晚清士绅基层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动》,《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13、王先明:《绅士在收回利权运动中的作用》,《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4、常书红、王先明:《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力功能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5、沈松平:《晚清江浙士绅与城市近代化》,《文史杂志》1998年第2期。
    16、张敏:《沿海地区新士绅群体与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年第3期。
    17、常建华:《士大夫与地方社会的结合——清代“乡绅”一词含义的考察》,《南开史学》1989年第1期。
    18、王先明:《论“绅权即民权”——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影》,《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6期。
    19、《辛亥革命前后绅权势力的膨胀与乡村政治权力的转移》,《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0、贺跃夫:《晚清绅商群体的社会构成辨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21、谢放:《“绅商”词义考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2、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3、邱捷:《清末文献中的广东“绅商”》,《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4、[日]市古宇三:《士绅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一个假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编:《国外辛亥革命史研究动态》(第六辑)。
    25、[日]市古宇三:《乡绅与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第18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6、沈松平:《从西学普及的地域差异看江浙士绅的近代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
    27、孙立平:《辛亥革命中的地方主义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第70页。
    28、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9、张朋园:《立宪派的阶级背景》,《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56页。
    30、许纪霖:《近代中国变迁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3期。
    31、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32、王先明:《近代中国早期“民权”思想探迹》,《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
    33、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衰败过程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2期。
    34、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极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35、赫秉建:《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6、丁麟钢:《晚清中国士绅为何没有成为推进现代化的民间力量——中国士绅与日本武士之比较》,《江海学刊》1993年第2期。
    37、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8、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光明日报》2001年11月13日。
    
    
    39、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3期。
    40、杨力伟:《士绅的产生、衰落与消亡——一个宏观的透视》,《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
    41、谢放:《晚清文献中“乡绅”的对应词是“城绅”》,《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42、张建武:《政权·族权·绅权——传统社会基层权力结构散论》,《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第4页。
    43、刘泱泱:《湘军与湖南近代绅权的发展》,《益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44、刘泱泱:《近代湖南绅士与教案》,《求索》1992年第3期。
    45、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年春夏季卷,总第18—19期;后被收入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6、邝兆江:《湖南新旧党争浅论并简介<明辨录>》,《历史档案》1997年第2期。
    47、熊秋良:《“翼教”派论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8、罗志田:《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再思——侧重王先谦与叶德辉》,《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49、罗志田:《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50、罗小琼:《戊戌时期湖湘士绅文化心态的转换》,《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
    51、饶怀民:《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斗争》,《湖湘文化论集》(上),湖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52、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53、饶怀民:《试评清末湖南咨议局》,《湖南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
    54、杨鹏程:《湖南清末咨议局与民初省议会之对比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辛亥两湖史事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5、董剑平:《王先谦的危机感与洋务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1期。
    56、董剑平:《维新运动中的王先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
    57、郑艳:《王先谦与湖湘文化初探》,《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8、郑焱:《王先谦在湖南维新运动前期的促进作用》,《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
    59、吴忠民:《论王先谦的洋务思想》,《东岳论丛》1985年第1期。
    60、吴荣政:《王先谦爱国思想简论》,《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61、迟云飞:《龙璋传论》,《求索》1989年第5期。
    62、阳信生:《从改良到革命——龙璋政治生涯述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6期。
    63、吴仰湘:《皮锡瑞与晚清教育变革》,《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4、宋卫忠:《皮锡瑞的变法思想浅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65、吴仰湘:《皮锡瑞“文明排外”思想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66、吴仰湘:《皮锡瑞之史论与其政治思想》,《求索》2001年第1期。
    67、吴仰湘:《南学会若干史实考辨》,《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8、阳信生:《王闿运“帝王之学”述评》>,《中南工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9、王向清:《承旧与开新:王闿运在近代湖湘学派中的地位》,《湖湘论坛》2001年第
    
    2期。
    70、彭国兴:《杨度与王闿运》,《历史知识》1987年第2期。
    1. Scalapino. Robert A and Yu, George T. Modern China and it revolutionary process: recurren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order, 1850—1920. Berkeley: Univ. of Calif. press, 1985.
    2. Chang Hao: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the search of order and meaning,1890-1911.Univ.of Calif.pr.,1987.
    3. Fincher,John H.: Chinese democracy: the self-government in local provincial politics and national politics, 1905-1914.New YORK: ST.Martin'preess, 1975.
    4. Cameron, Meribeth E.: 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 1898-1912,New York,1963.
    5. Ping-ti ho: the Ladders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6. Mary Backus 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Univ. 1986.
    7.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Nineteenth Century,Univ.of Washington,1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