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18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中,亨利·菲尔丁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由他开创的“散文体喜剧史诗”,不仅继承和革新了此前的欧洲传奇文学,亦开启了英国文学关注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作为一位对伦理问题有着特殊兴趣的小说家,菲尔丁也在对于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换中,宏阔又不失准确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的伦理现实,同时也艺术性地传达出了作家自身的道德理想。在菲尔丁笔下,那些剖析人物道德动机、呈现他们冒险经历和道德完善过程的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作家对于伦理问题的基本认识。而这些被讲述出来的故事情节,以及贯穿其间的评论性文字,就是菲尔丁作品中的“伦理叙事”。为阐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本文从作品自身的叙事逻辑出发,对菲尔丁的三部长篇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和《阿米莉亚》进行了文本细读,以期就作品中所传达的伦理思想展开讨论。全文分三章。
     第一章本章以菲尔丁小说男性英雄的道德特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一种比较研究的视野中,试图阐明其人物塑造对于传奇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并从中探讨了菲尔丁的人性论和感性的道德起源论。尽管作为一种文学潮流,传奇叙事在18世纪的文学语境中业已衰微,但其影响力却一直存在。体现于菲尔丁的作品中,即为小说人物的传奇化特征。大致从创作《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开始,菲尔丁便精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德英雄形象。与骑士文学中的英雄人物相比,菲尔丁将出身高贵的英雄置换为了品德高尚的道德英雄,他们不仅相貌俊美,而且具有非凡的道德勇气。凡此种种,均能证明作家借助传奇文学表达道德主题的叙事意图。此外,由于菲尔丁对传奇文学进行了创造性转换,因此他也在将骑士英雄置换为道德英雄的同时,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性问题的关注。不过在论及人性问题时,菲尔丁却十分审慎,他认为人性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处于一种善恶杂糅的状态,即便最善良的人也有一些“小小的人性所防备不了的瑕疵”。而这些道德瑕疵,恰恰是主人公在踏上冒险旅程后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因此可以说,菲尔丁从自身的人性观出发,为主人公的道德完善设计了明确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但问题的复杂性却在于,尽管人可以凭借道德追求去克服人性的弱点,但隐含于人性中的某些自然因素,诸如情感、欲望和本能等等,势必会在道德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显现,由此造成的后果,很有可能与讲求理性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为解决这一创作难题,菲尔丁在作品中生动描绘了驱使人们行善的道德情感问题。他通过对伪善品格的批判,试图说明人一旦背离自然人性的道德情感,将会沦入怎样的罪恶深渊。其间隐含的道德思考,充分反映了菲尔丁注重道德主体行为动机的伦理认识。
     第二章本章以菲尔丁小说中的爱情与冒险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主人公所经历的各种道德考验,具体阐述了这些人物的道德完善历史。作为促成主人公踏上冒险之旅的基本动力,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在菲尔丁笔下十分醒目。可以说正是为了追求理想爱情,约瑟夫·安德鲁斯、汤姆·琼斯和威廉·布思等英雄人物才会义无返顾地踏上冒险旅程。在这个意义上说,爱情成为了菲尔丁笔下英雄人物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类受戒仪式。尽管在菲尔丁看来,真正的爱情理应建构在男女双方的理智与情感之上,但由于他对人性弱点的洞悉,因而在讲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时,也秉承了一种真实反映人性的现实主义精神。由此形成的一种叙述模式,便与传奇文学中常见的浪漫爱情有所不同。在菲尔丁笔下,尽管男性英雄相貌俊美、勇武过人,但由于他们自身具有的性格弱点和对手的百般阻挠,从而也不得不遭遇在追求理想爱情时屡受挫折的窘境。这一叙述模式的形成,固然与菲尔丁借助爱情考验英雄人物道德状况的创作意图有关,但也恰切反映了作家书写真实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相较于男性英雄的人性弱点,女性英雄则以其完善道德起到了拯救男主人公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在爱情故事中,男女英雄人物的道德状况均得到了形象展示。而作家有关忠贞、伪善和自律等道德问题的思考,则大大强化了爱情故事的道德内涵。
     与爱情这一道德试验场相比,冒险故事在菲尔丁小说中是最为主要的情节线索。实际上,这一线索也是主人公在自身道德完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第二类受戒仪式。按作家的情节设置,英雄人物的冒险旅程被划分成了两种形式,一是他们道昕途说的冒险故事,二是他们亲身经历的艰难险阻。前者以插入式情节的叙事方式传达了作家对于道德经验的重视。在这些情节中,菲尔丁通过讲述小说次要人物的人生经历,对主人公提出了明确的道德警示。后者作为磨练英雄人物道德完善的主要试验场,无疑构成了小说冒险故事的情节主线。而在讲述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时,菲尔丁则重点描绘了以英雄人物为冒险主角的道德历练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作家对于道德问题的持续探询其实就来自于小说主人公的以身犯险:惟有将自己置身于艰难困苦的存在险境,并通过永不屈服的英勇抗争,这些英雄人物才能真正闪现道德光辉,从而通达作家向往的理想境界,即为情理相融的人生和谐。
     第三章本章以菲尔丁小说中美德有报的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主人公身边的密友和女性英雄形象,以及主人公自身的仁善之心,试图阐明上述因素对于主人公道德完善的辅助功能。在讨论密友形象时,本章首先分析了密友作为主人公父亲代理人和伦理权威的多重身份,指出他们对于主人公的重新接纳,本身就预示了个人美德的社会认同。而这一点恰恰是主人公美德有报的一个具体表现,即经过道德历练后的主人公,最终凭借着个人道德的社会认同重新回到了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菲尔丁有关密友形象道德困境和宗教救赎问题的描写,则充分显现出他对于宗教和道德关系的辨证理解。与密友形象相比,菲尔丁精心塑造的女性英雄形象,不仅以财产馈赠的方式解救了男主人公,而且更为作家美德有报的伦理思想注入了一种现实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菲尔丁本人持有一种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因此在书写女性英雄对男主人公的解救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视为了男性财产的隐喻符号。值得注意的是,由女性英雄与财产的同质关系出发,还可以清楚反映出菲尔丁在道德观察中所进行的某种经济思考。在他看来,主人公的道德完善不仅要经过重重考验,与此同时还必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假如主人公的美德追求必须以物质利益为回报,那么他个人的道德历练就有可能背离美德的某些价值规范,从而在一种经济压力下造成美德的世俗与功利;反之,若一味追求抽象高蹈的美德观念,那么主人公的冒险旅程便缺少了一种现实的利益回报,这在讲求经济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显然不具备让人群起效仿的足够感召力。这就是说,在人们的物欲(追求现实利益)和人情(追求道德的向善本能)之间,其实构成了一个难以平衡的悖论关系。而菲尔丁对此问题的描写,则充分体现出一种努力追求两者平衡的辩证伦理思想。除了身边密友和女性英雄的帮助,主人公自身的仁善之心也在其道德完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菲尔丁小说的叙事模式中,主人公帮助他人的美德善行,最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反过来帮助自己脱离了险境。主人公看似利他的助人行为,其实具有某种利己的美德后果。尽管他们在帮助别人时并不贪图回报,但美德有报的行为后果却的确推动了主人公自身的道德完善。在这个意义上说,主人公的仁善之心是因,获得回报是果,而他们的助人行为从本质上讲就是助己,这一叙事逻辑同样反映了菲尔丁美德有报的伦理观念。由于这一伦理观念在菲尔丁作品中具体表现为一种伦理正义,因此本章亦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辨析,认为在菲尔丁笔下,实际存留着伦理正义和现实正义的偏差,由此也充分反映了作家伦理观念的某种历史过渡特征。
In the 18th-century Britain, Henry Field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by bridging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literature. The comic epic in prose he initiated inherited and renovated the traditional European romances on one hand, and started the realistic tradition in British literature which shows great concern with social life on the other hand. As a novelist with a special interest in ethical issues, Fielding, in hi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represented the ethical reality of British society in a magnificent and accurate way while conveying his own moral ideals artistically. In Henry Fielding's novels, those stories about characters' moral motives, life adventures, and moral consummation reflects Fielding's basic view of ethical issues. It is quite secure to say, the plot and comments which described in those stories is the "narrative ethics" in Fielding's works. This dissertation is aimed at exploration to the ethical ideas embodied in Fielding's three novels—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 The History of Tom Johns: A Foundling, and Amelia—by means of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omance narrative in the author's moral construction, and of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rtistic methods and ideas of the ethical narrative, 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the three novels and respect for their own narrative logic.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ChapterⅠfocuses on the moral characters of heroes in Fielding's novels, makes an effort to illustrate Fielding'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romanc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omance qualities of his novels, and explores Fielding's concept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origin of the moral. Romance narrative, though declining as a literary trend in the 18th century literary context, still held its influence, which is embodied in Fielding's novels in a form of the romanticization of characters in the novels. Approximately when he wrote 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 Fielding began to create many legendary moral heroes. Unlike the heroes in chivalry romances, Fielding replaced the heroes of noble blood with heroes of noble moral, who are not only physically handsome but also morally courageous. This indicates the author's narrative purpose of expressing the moral theme in the form of romance. Meanwhile, Fielding'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mance by substituting moral heroes for chivalrous heroes also demonstrates his concern with human nature. He was quite prudent in dealing with human nature. He believed that human nature is perfect but is in a state where good and evil mix. Even a person of the best nature has "those little blemishes quas humana parum cavit natura," which are just what the protagonist should overcome immediately when he took his adventurous journey. So to speak, Fielding, based on his own view of human nature, designed a set of definite moral codes for the protagonist's moral consummation. But the complexity of this question lies in that, though human beings can overcome their defects by means of moral pursuit, such natural elements as emotion, desire and instinct hidden in human nature will still come in the way of the moral pursuit, and may even conflict with the rational moral cod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elding gave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issues concerned with moral sensibility which would drive people to do good. Thus he criticized hypocrisy to reveal that man would fall evil once he betrayed the moral sensibility of human nature. The moral considerations in his ethical narrative reflect Fielding's ethical idea with its emphasis on the motive of the moral subject.
     ChapterⅡfocuses on the love and adventure stories of Fielding's novels and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moral consummation of the heroes by examining a variety of moral tests they have experienced. The love between the hero and heroine usually works as a basic impetus towards the protagonist's adventures, stories about which are quite eye-catching in Fielding's novels. So to speak, just in order to seek their ideal love the heroes like Joseph Andrews, Tom Johns and William Booth took on their adventurous journey without hesitation. In this sense, love serves as the first ceremony the heroes would go through in their growth. Fielding understood that ideal love should rest upon sense and sensibility,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had a profound insight into human defects and thus followed a realistic spirit of faithfully mirroring human nature in his account of love stories. This leads to a narrative paradigm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omances. In Fielding's novels, the heroes, usually handsome and valiant, had to suffer from frustrations in their pursuit of ideal love due to their own weak points in character and to the obstructions from their rivals. The formation of this narrative paradigm, on one hand, is related with Fielding's intention of testing the hero's moral stand by means of love, and, on the other hand,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author's realistic spirit in making a faithful record of life. Compared with the hero, the heroine usually demonstrates a perfect moral image, which serves the salvation of the heroes. So the moral status of both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is artistically demonstrated. The author's thinking about the moral questions such loyalty, hypocrisy and self-discipline greatly enhances the moral meaning of the love stories. Compared with love the testing field for morality, adventure stories are the main clues of plot in Fielding's novels. To a great extend, adventures form the second ceremony the hero must go through in his moral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setup of plot, the adventures of the heroes in Fielding's novel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the adventure stories they heard, and the adventures they experienced. The former, usually in a narrative mode of interposing a plot, conveys the author's concern with moral experience. This kind of plot is usually about the life experience of some minor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constituting a kind of definite moral warning against the protagonist. The latter serves as a major test field for the hero's moral consummation, undoubtedly forming the main thread of the adventure stories. When accounting the adventures the hero experienced, Fielding put emphasis on the protagonist's moral growth. In a sense, the author's persistent exploration to moral issues lies in the protagonist's personal adventurous experiences: only when the hero puts himself in an extremely difficult situation of existence can he display the moral splendor through his brave resistance, can his image demonstrate the author's ideal of harmonious life with reason and emotion in balance.
     ChapterⅢ, having the ethical idea of "virtue deserves reward" embodied in Fielding's novels as its research object, attempts to reveal the auxiliary function of such elements as the protagonist's benevolence, his intimate friends and heroines in the protagonist's moral consummation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se elements. In discussing the images of intimate friends,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analyzes the multiply role of an intimate friend as an agent of the protagonist's father and an ethical authority, claiming that these friends themselves foreshadow the social recognition of personal virtues in terms of the protagonist's re-identification. This is an embodiment of the ethical idea of "virtue deserves reward" cherished by the protagonist. That is, the hero will eventually return to the centre of the social values with his personal moral recognized by society after a series of moral tests. In this process, Fielding offered descriptions of questions like religious salvation and the moral dilemma relevant to the images of the intimate friend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author's dialec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morality. In terms of the images of the heroines created by Fielding, they usually rescued the heroes by means of giving possessions away as gift, but also add a practical value to Fielding's ethical idea of "virtue deserves reward." However, just because Fielding held a traditional view of sex that male was superior to female, he inevitably saw heroines as a metaphorical sign of men's possession in his account of the heroines' rescue of the heroes. What deserves further consideration here is that the homogeneity of heroines and possessions clearly reflects Fielding's certain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when making his moral observations. For him, the hero's moral consummation involves not only a series of tests but also great economic pressure. If the hero's moral pursuit is aimed at material reward, his moral tests would go against certain values of the virtues, and thus making the virtue worldly and utilitarian; if he pursues exclusively the abstract and lofty virtues, his adventures would turn out to be a shortage of practical material reward, which is not inspiring or worth learning from by the popular in the bourgeois society resting on economical individualism. That is, there exists a paradox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desire (pursuit of practical interests) and feelings (instinct of pursuing moral good), which is hard to keep in balance. However, Fielding's dealing with these questions greatly demonstrates his dialectic ethical idea of seek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elements. Besides the intimate friends and heroines, the protagonist's own benevolenc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moral consummation. In Fielding's novels, the protagonists' good deeds and virtues in helping others would, in return, eventually help themselves pull through danger. The protagonists' seeming altruistic deeds, in fact, contain the result of benefiting themselves. In this sense, the protagonists' benevolence is the cause of their reward, and their helping others is essentially helping themselves. This narrative logic is also reflected in Fielding's ethical concept of "virtue deserves reward". In his novels, this ethical concept is embodied as a ethical justice. Based on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is question, this chapter believes that there is in his novels a deviation between ethical justice and justice in reality, which fully reflects certain historically transitional features in his ethical ideas.
引文
[1]除《帕梅拉》之外,《莎梅拉》也针对他在剧坛的竞争对手、宫廷桂冠诗人、皇家剧院经理科利·西勃的自传《科利·西勃先生的人生辩解书》(A Applogy for the Life of Mr.Colley Cibber)予以了嘲弄。由于《帕梅拉》当时是匿名发表,菲尔丁很可能认为是出自西勃的手笔。
    [1][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2][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译,周昌忠校:《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897页。
    [1]劳伦斯·F·拉班语,Frank NI Magill,ed.,Critical Survey D,Long Fiction(Englewood Cliffd,N.J.:Salem Press,1983)942.转引白杨岸青:《(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语言特色》,《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包括回忆录、书信集、评论式的传记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Martin C.Battestin,with Ruthe R.Battestin.Henry Fielding:A Life(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89):Gertrude M.Godden,Henry Fielding:A Memoir,including Newly Discovered Letters and Records,with Illustrations from Contemporary Prints(London:S.Low,Marston,1910);Ronald Paulson,.The Life of Henry Fielding: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Malden,Mass.:Blackwell,2000.);Martin C.Battestin,A Henry Fielding Companio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2000)等。
    [1]参见Henry Fielding:the CriticalHeritage,ed.Ronald Paulson and Thomas Lockwood,London:Routledge & K.Paul;New York:Barnes & Noble,1969,pp.230-234.
    [2]转引自 Geoffrey Sill,The Cure of the Pass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nglish Novel.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p.148.
    [3]参见 Henry Fielding:the Critical Heritage,ed.Ronald Paulson and Thomas Lockwood,London:Routledge & K.Paul;New York:Barnes & Noble,1969,p.446.
    [4]参见[英]F·R·利维斯著,袁伟译:《伟大的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第6页。
    [1]有关情况主要参见孙致理:《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38页、附录等。
    [2]茅盾译:《散文的“喜剧的史诗”》,《世界文库》丛书第11册,生活书店1936年。
    [1][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2][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1]如《汤姆·琼斯》第一卷标题、各章序言,《阿米丽亚》各章标题等等。
    [2]实际上,关于英国小说的奠基人是谁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候选者有:笛福,第一个成功地创造了自传体回忆录的现实主义小说样式;理查森,较早致力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菲尔丁,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方面均有建树。高尔基对菲尔丁极为推崇。
    [3]有的中文译本音译为“罗曼史”或“罗曼司”,因这后两种译法容易与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Romantic)混淆,本文统一译为“传奇”。
    [4]参见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
    [5]James J.Lynch,Preface.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p.9.
    [1][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文中简称为《汤姆·琼斯》。凡《汤姆·琼斯》的作品引文均出白这个版本,随文注出页码,不再一一说明。译文也参照英文版本做了部分删改。
    [2][英]亨利·菲尔丁著,箫乾译,潘家洵校:《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101页。此作品引文均出自此译本。此后仅随文标注页码。
    [3]Henry Fielding,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London:Oxford UP,1945,p.1.文中有时简称为《约瑟夫·安德鲁斯》。凡《约瑟夫·安德鲁斯》的作品引文均出自这个版本,随文注出页码,不再一一说明。翻译也参考了伍光建先生的译文,见伍光建译:《约瑟·安特路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
    [4]Henry Fielding,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London:Oxford UP,1945,p.196.
    [1]转引自[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93页。
    [1]着重号为引者注,以示强调。
    [2]James J.Lynch,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p.15.
    [1]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第11页。
    [1]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第63页。
    [2]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第8页。
    [1]James J.Lynch,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p.16.
    [2]James J.Lynch,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p.15.
    [3]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2页。
    [4]参见李赋宁、何其莘主编:《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41页。
    [1]如理查森的朋友唐纳兰夫人之语,参见[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07页。
    [2]据考证,尽管《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发表时间略早,但,在菲尔丁的三部主要小说之前,他先写作了讽刺作品《入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发表时间在《约瑟夫·安德鲁斯》之后)。参见毛姆著,李希文译:《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昭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笛福创作了一篇纪实报告,盖依写下戏剧《乞丐的歌剧》。菲尔丁的这篇讽刺作品则在1743年包含在《杂文集》三卷本(其中有杂文、两个剧本、《从阳世到阴间的旅行》、《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等)出版。
    [1]箫乾:《菲尔丁及其“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参见箫乾译:《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14页。
    [1]该作全称为“约瑟夫·安德鲁斯及其朋友亚伯拉罕·亚当斯先生的冒险故事,仿塞万提斯的风格而写”。
    [1]第221期(1711年11月13日)载文说“古代一位哲学家说,一张善良的面孔就是一封很好的推荐信”。
    [2][英]亨利·菲尔丁著,吴辉译:《阿米莉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凡《阿米莉亚》的作品引文均出自这个版本,随文注出页码,不再一一说明。部分参考英文版本作了删改。
    [1]转引自[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80页。
    [1]他在信中说夫人和爵士向来是毫无爱情的,“假使我的女主人不是个贵妇人,我就以为她有意于我”(23)。第一卷第十回又说“假使忧郁的约瑟夫曾误解了布比夫人的意思,他就不可能充分了解这本书的主旨。既然约瑟夫没有早点察觉到它,那么读者将乐于归咎于是约瑟夫不愿谴责夫人会有这种过错”(40)。
    [2]吕大年:《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41页。
    [1]如茅盾曾说“罗曼史中主人公照例的出身,必须是神秘的或异常的。”参见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第69页。
    [1][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11页。
    [1]参见[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前言,第12页。
    [1]《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曾说明“所谓穷人,这里指的是在英语中通称为群氓的那个人数众多而且可敬的集合体”(606)。但同时在作品原注中,菲尔丁这样解释“群氓”:“在我们的作品里,每逢使用这个词儿,指的就是各阶层中不道德、无见识的人;常常把最上层的许多人都包括在内。”参见[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注释。
    [2][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7页。
    [3]qtd.in 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8.
    [1]巴赫金著:《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32页。
    [1]参见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5页。
    [2][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12页。
    [3]参见吕大年:《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4]韦伯:《经济与生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54页。转引自舒晓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舒晓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1]James J.Lynch.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p.37.
    [1]Battestin's suspicion,see Ronald Paulson,The Life of Henry Fielding: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Malden,Mass.:Blackwell,2000,p.8.
    [2][法]乔治·杜梅齐尔著,施康强译:《从神话到小说——哈丁古斯的萨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6页。
    [1]参见[法]乔治·杜梅齐尔著,施康强译:《从神话到小说——哈丁古斯的萨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0页注释。
    [1]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5页。
    [2]霍布斯:《海中怪兽》,伦敦,1651年,第47页。转引自[德]埃里希·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页。
    [3]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4][英]斯威夫特著,主万、张健译:《木桶的故事》,《木桶的故事 格列佛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5]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页。
    [1]转引自毛姆著,李希文译:《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昭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周中之、黄伟合:《西方伦理文化大传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页。
    [3]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4]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1]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8页。
    [2][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第514页。
    [3]黄振定:《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1]吕大年先生基于对18世纪社会文化风气的考察,认为这些对约瑟夫的描绘都是讽刺挖苦,以仆人身份喜好歌剧,自己还唱,此事本身就是笑柄。参见吕大年:《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38页。
    [2]C.J.Rawson,Henry Fielding and the Augustan Ideal under Stres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2,pp.5-9.
    [1]一些研究者也持类似观点,如荷默·什洛夫人认为,菲尔丁对汤姆旺盛情欲的描写并不是试图对一个放荡的年轻人作现实主义刻画,而是他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为了表现汤姆慷慨、无私的性格”(The Eighteenth Century Novel,Homai J.Shroff,Edward Arnold Ltd.,1983,p.142.)。转引自钟鸣:《论<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1期(1997年2月),第55页。
    [2]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第669页,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4]参见《汤姆·琼斯》第九卷第一章“谈谈哪些人够资格和哪些人不够资格写这样的历史”。
    [1]See Ronald Paulson,The Life of Henry Fielding: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Malden,Mass.:Blackwell,2000,p.4,p.6.
    [2]Jacqueline Elaine Lawson,Domestic Misconduct in the Novels of Defoe,Richardson,and Fielding.San Francisco:Mellen Research University Press,1994,p111.
    [1][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53页。
    [1]参见Henry Fielding,Preface.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London:Oxford UP,1945,p.3.以及[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9、383和718页。该译本译为“夏弗茨贝利勋爵”。
    [2]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3]稍后的伦理学家亚当·斯密更是明确地提出就在于情感——“内心的情绪或情感是所有行为得以产生的根源,也是评价行为的善与恶最终必须依靠的根据,对它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或者说两种不同的关系中加以思考:首先是关于它产生的原因,或者说形成的动机:其次是关于它希望达到的目的,或者说试图引出的后果。”参见[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4]参见[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40页。
    [1]如“琼斯心肠最为仁厚,具有通称作同情心的一切弱点”(746)。
    [2]原文为“charity”,也可译为“仁爱”。
    [1][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1页。
    [1][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1页。
    [2]Murial Brittain Williams,"Introduction." Marriage:Fielding's Mirror of Morality.Alabam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73,p.1.
    [1]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贞。
    [2]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第98页。
    [1]有关论述参见[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72-173页。
    [2]约瑟夫(Joseph)这一姓名,本身就暗示了男主人公的坚贞美德必将遭遇歪曲和破坏的可能。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约瑟夫被人带到埃及,卖给了埃及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乏提做总管家务,波乏提的妻子见约瑟夫长得俊美,便对他甜言蜜语百般勾引。遭到约瑟夫的坚决拒绝之后,波乏提的妻子便恼羞成怒,反诬约瑟要强奸她。波乏提信以为真,终致约瑟夫遭遇了牢狱之灾。
    [3]Pierre Francois Guyot Desfontaines,"Lettre D'Une Dame Angloise…",prefixed to his translation of Joseph Andrews,Avantures de Joseph Andrews(Amsterdam,2~(nd) ed.,1744),qtd.in Ronald Paulson,and Thomas Lockwood.Henry Fielding: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Routledge & K.Paul;New York:Barnes & Noble,1969,p.127.
    [1]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1]《经济与社会》英文版,第24页,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1]参见[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9、38页。
    [1]如客栈老板娘对琼斯身世的揭露,参见《汤姆·琼斯》第400页;讼棍在格罗斯特钟铃客栈散布的谣言,参见《汤姆·琼斯》第416页。
    [1]有一些批评者认为阿米莉亚撞坏的鼻子如同烂眼莫尔的烂眼,将女主人公降低为妓女和娼妇。后来菲尔丁在小说再版时增添了外科手术的叙述,修复了阿米莉亚的鼻子,但仍保留了车祸残留的伤疤。SeeAlison Conway,"Fielding's Amilia and the Aesthetics of Virtue."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95.
    [1]转引自[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69页。
    [2]R.P.厄特和G.B.尼达姆:《帕美拉的女儿们》(1937年),转引自[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77页。
    [3][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85页。
    [1][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83-184页。
    [2]Murial Brittain Williams,"Introduction."Marriage:Fielding's Mirror of Morality.Alabam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73,p.1.
    [3]这一点显然有别于笛福笔下女性人物的商人气质(罗克萨那、摩尔·弗兰德斯等)。
    [1]Murial Brittain Williams,"Introduction."Marriage:Fielding's Mirror of Morality.Alabam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73,p.1.
    [1]Martin C.Battenstin,"The Critique of Freethinking from Swift to Sterne." Eighteenth-Century Fiction 15(April-July 2003):p.378.
    [2]《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761页,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1]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1]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2]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3][英]安德鲁·桑德斯著,高万隆等译:《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8页。
    [1]Liz Bellamy,Commerce,Morality and the Eighteenth-century Nove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p.63-64.
    [1][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25页。
    [1]周辅成编:《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第283-285页,转引自周中之、黄伟合:《西方伦理文化大传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
    [2]周中之、黄伟合:《西方伦理文化大传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1]April London,"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5.
    [1][美]乔纳森·卡勒著,孙乃修译:《巴尔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36页。
    [1]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2]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页。
    [1]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8页。
    [1]参见《阿米莉亚》第九卷第三章对巴思上校言行的描绘。菲尔丁在《考文特花园杂志》(1752年1月14日)发表了《现代误用词汇集》,文中把荣誉定义为决斗。参见《阿米莉亚》第425页注释。菲尔丁不赞成私人决斗,认为决斗无异于谋杀,不仅违背法律,而且“是对基督教准则直接与大胆的挑战”(《阿米莉亚》426)。
    [1]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205页。
    [1]第九卷第七章标题,参见《阿米莉亚》第447页。
    [1]参见《汤姆·琼斯》第599页注释。
    [2]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1][荷兰]斯宾诺沙著,贺麟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第2版,第231-232页。
    [2][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转引自申丹、韩加明、王亚丽:《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2][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13页。
    [3][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10页。
    [1]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页。
    [1]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1][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第303页。
    [1]April London,"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6.
    [1]April London,"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7.
    [2][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8页。
    [1]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4.
    [2]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4.
    [1]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9.
    [2]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9.
    [3]April London," Controlling the Text:Women in Tom Jones." 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ited by Albert J.Rivero.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p.134.
    [1]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1页。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570页,转引自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3页。
    [1]胡振明:《对话中的道德建构: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对话性》,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1]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2]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第64页。转引自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1]《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650页,转引自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2][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第263页,转引自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3]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9-250页。
    [1]参见《阿米莉亚》第256-257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以示强调。
    [1][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11页。
    [1][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47页。
    [2][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11页。
    [3][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第11页。
    [1]K.G.Simpson,ed."Introduction." Henry Fielding:Justice Observed.London:Vision;Totowa,N.J.:Barnes & Noble,1985,p.8.
    [1][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64页。
    [1]参见《阿米莉亚》第624-629页的描写。
    [2]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
    [3]参见[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页。
    [1][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第616页。
    [1]吉利恩·比尔著,肖遥、邹孜彦译:《传奇》,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15页。
    [1][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11页。
    [2][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10页。
    [1]吉利恩·比尔著,肖遥、邹孜彦译:《传奇》,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5页。
    [2]吉利恩·比尔著,肖遥、邹孜彦译:《传奇》,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16-17页。
    [1]“置换(displacement)”的说法源于弗莱,即指叙事文学发展过程中,作者不断用看起来更为现实的东西“置换”传统情节中已经显得不可信的东西,或将传统情节移置到更为现实的背景之中。
    [2][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53页。
    [1]转引自王威廉:《做乘法的凯尔泰斯》,《读书》2004年第7期,第110页。
    Fielding,Henry.The Adventures of Joseph Andrews.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Rice-Oxley.London:Oxford UP,1945.
    Fielding,Henry.The History of Tom Johns:A Foundling.Chicago:Encyclop Edia Britannica,Inc.,1952.
    Fielding,Henry.Amelia.Ed.David Blewett.Harmondsworth,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1987.
    Fielding,Henry.The Covent Garden Journal and A Plan of the Universal Register-office.Ed.Bertrand A.Goldg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88.
    [英]亨利·菲尔丁著,箫乾译,潘家洵校:《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1月版。
    [英]亨利·菲尔丁著,伍光建译:《约瑟·安特路传》,北京:作家出版社1954年7月版。
    [英]亨利·菲尔丁著,萧乾、李从弼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英]亨利·菲尔丁著,吴辉译:《阿米莉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英]安德鲁·桑德斯著,高万隆等译:《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苏]阿尔泰莫诺夫等著:《十八世纪外国文学史》(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2月版。
    吴景荣、刘意青:《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英国古典小说五十讲》,王国富、谬华伦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英]平玲女士(Valerie Grosvenor Myer)著,吴平、任筱萌译:《英国十大著名小说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胡振明:《对话中的道德建构: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对话性》,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俄]爱利斯特拉托娃著,李从弼译:《费尔丁》,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箫乾:《菲尔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玄珠(茅盾):《骑士文学ABC》,世界书局1929年初版,上海书店1990年再版。
    吉利恩·比尔著,肖遥、邹孜彦译:《传奇》,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年4月版。
    [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吴持哲校译:《批评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俄]巴赫金:《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乔治·杜梅齐尔著,施康强译:《从神话到小说——哈丁古斯的萨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著,孙乃修译:《巴尔特》,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
    [英]F·R·利维斯著,袁伟译:《伟大的传统》,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
    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世君:《欧美小说模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黄伟合:《欧洲传统伦理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罗国杰、宋希仁编著:《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周中之、黄伟合:《西方伦理文化大传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
    黄振定:《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荷兰]斯宾诺沙著,贺麟译:《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3月第2版。
    [英]洛克著,谭善明、徐文秀编译:《人类理解论:英汉对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英]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全两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版。
    [英]亚当·斯密著,余涌译:《道德情操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版。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5月版。
    殷企平、高奋、童燕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申丹、韩加明、王亚丽:《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周昌忠、苗以顺、毛荣运译,周昌忠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舒晓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孙致理:《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Alter,Robert.Field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Novel.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
    Battestin,Martin C.A Henry Fielding Companion.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2000.
    Battenstin,Martin C."The Critique of Freethinking from Swift to Sterne." Eighteenth-Century Fiction 15(April-July 2003).
    Bell,Ian A.Henry Fielding:Authorship and Authority.London;New York:Longman,1994.
    Bellamy,Liz.Commerce,Morality and the Eighteenth-century Nove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 998.
    Bertelsen,Lance.Henry Fielding at Work:Magistrate,Businessman,Writer.Houndmills,Basingstoke,Hampshire;New York:Palgrave,2000.
    Boheemen-Saaf,Christine van.The Novel as Family Romance:Language,Gender,and Authority from Fielding to Joyc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Campbell,Jill.Natural Masques:Gender and Identity in Fielding's Plays and Novel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Dudden,Frederick Homes.Henry Fielding:His Life,Works,and Times.Oxford:Clarendon Press,1952.
    Golden,Morris.Fielding's Moral Psychology.Amherst:Nin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66.
    Han,Jiaming.Henry Fielding Form,History,Ideology.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7.
    Hatfield,Glen W..Fielding and the Language of Iron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Hunter,J.Paul.Occasional Form:Henry Fielding and the Chains of Circumstanc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Lawson,Jacqueline Elaine.Domestic Misconduct in the Novels of Defoe,Richardson,and Fielding.San Francisco:Mellen Research University Press,1994.
    Lynch,James J..Henry Fielding and the Heliodoran Novel:Romance,Epic,and Fielding's New Province of Writing.Rutherford[N.J.]: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6.
    Klein,Lawrence E..Shaftesbury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eness:Moral Discourse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Early Eighteeth-century Eng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Michie,Allen.Richardson and Fielding:The Dynamics of a Critical Rivalry.Lewisburg,[Pa.]:Bucknell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99.
    Parker,Jo Alyson.The Author's Inheritance:Henry Fielding,Jane Austen,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ovel.DeKalb: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8.
    Paulson,Ronald,ed.Fielding: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2.
    Paulson,Ronald.The Life of Henry Fielding:A Critical Biography.Oxford;Malden,Mass.:Blackwell,2000.
    Paulson,Ronald,and Thomas Lockwood.Henry Fielding: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Routledge & K.Paul;New York:Barnes & Noble,1969.
    Rawson,C.J.Henry Fielding and the Augustan Ideal under Stres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2.
    Rawson,Claude Julien.Order from Confusion Sprung:Stud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from Swift to Cowper.Atlantic Highlands,N.J.:Humanities Press,1992.
    Ribble,Frederick G."New Light on Henry Fielding from the Malmesbury Papers." Modern Philology,103.1(2005):51-94.
    Richetti,Joh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Novel.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Rivero,Albert J.,ed.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New York:G.K.Hall;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8.
    Rosengarten,Richard A.Henry Fielding and the Narration of Providence:Divine Design and the Incursions of Evil.New York:Palgrave,2000.
    Sacks,Sheldon.Fiction and the Shape of Belief:A Study of Henry Fielding,with Glances at Swift,Johnson and Richards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4.
    Sill,Geoffrey.The Cure of the Passio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nglish Novel.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
    Simpson,K.G.,ed.Henry Fielding:Justice Observed.London:Vision;Totowa,N.J.:Barnes & Noble,1985.
    Thornbury,Ethel Margaret.Henry Fielding's Theory of the Comic Prose Epic.Madison:[s.n.],1931.
    Watt,Ian.The Rise of the Novel:Studies in Defor,Richardson,and Fielding.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63.
    Williams,Ioan,ed.The Criticism of Henry Fielding.London:Routledge & K.Paul,1970.
    Williams,Murial Brittain.Marriage:Fielding's Mirror of Morality.Alabam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73.
    Work,James A.."Henry Fielding,Christian Censor." The Age of Jonson:Essays Presented to Chauncey Brewster Tinker.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9,pp.139-48.
    Wright,Andrew.Henry Fielding:Mask and Feast.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5. 《关于菲尔丁》,《保卫和平》1954年第8期。
    萧乾:《关于亨利·菲尔丁》,《人民文学》1954年第6期。
    顾仲彝:《亨利·菲尔丁的生平与著作》,《文艺月报》1954年第8期。
    [苏]叶利斯特拉托娃:《菲尔丁论》,李相崇译,《译文》1954年9月号。
    顾仲彝:《亨利·菲尔丁的戏剧作品》,《戏剧报》1954年第10期。
    黄贤俊:《亨利·菲尔丁和他的作品》,《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0期。
    萧乾:《亨利·菲尔丁》,《新观察》1954年第20期。
    郑振铎:《纪念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文艺报》1954年第20期。
    李赋宁:《纪念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亨利·菲尔丁——谈他的三部小说》,《光明日报》1954年10月27日。
    萧乾:《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纪念菲尔丁逝世200年》,《人民日报》1954年10月8日。
    萧乾:《一部了不起的政治寓言——略谈<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北京日报》1954年10月28日。
    老舍:《纪念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北京日报》1954年10月28日。
    蒋天佐:《纪念亨利·菲尔丁逝世200周年》,《工人日报》1954年11月28日。
    黄嘉德:《菲尔丁的生平和作品》,《青岛日报》1954年12月2日。
    《首都举行菲尔丁逝世二百周年纪念会》,《文艺报》1954年第21期。
    叶维:《伍光建译的<约瑟·安特传>》,《图书评论》2卷11期。
    萧乾:《关于亨利·菲尔丁——读书札记》,《人民文学》1954年第6期。
    潘家洵、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的历史(第三卷)》,《人民文学》1954年第6期。
    顾仲彝:《亨利·菲尔丁的戏剧作品》,《中国戏剧》1954年第10期。
    黄嘉德:《菲尔丁和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文史哲》1954年第10期。
    张月超:《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者菲尔丁》,《新建设》1954年第10期。
    萧乾:《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新华日报》1954年第12期。
    萧乾:《<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译者前记》,《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李从弼:《亨利·菲尔丁的现实主义艺术》,《云南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吴若诚:《<咖啡店政客>译后记》,《咖啡店政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杨绛:《菲尔丁在小说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文学研究》1957年第2期。
    杨周翰译:《菲尔丁关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理论》(选译,包括《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序言全文),杨周翰译,《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杨周翰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五篇序章,《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杨耀民:《批判杨绛先生的<菲尔丁在小说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文学研究》1958年第4期。
    萨克雷:《论菲尔丁的作品》,刘若端译,《古典文艺理论译丛》1961年第2期。
    江家骏:《关于<汤姆·琼斯>“简介”中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濮阳翔:《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作家菲尔丁》,《读书》1979年第4期。
    濮阳翔:《菲尔丁的<汤姆·琼斯>》,《读书》1979年第6期。
    杨周翰:《菲尔丁论小说和小说家——介绍<汤姆·琼斯>各卷首章》,《国外文学》1981年第2期。
    张谷若、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国外文学》1981年第2期。
    萧乾:《<大伟人记奈生·魏尔德传>的实质》,《名作欣赏》1982年第5期。
    萧乾:《一部散文的喜剧史诗——读<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4期。
    李晶:《谈谈菲尔丁<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倾向》,《语文学刊》1983年第6期。
    许桂亭:《菲尔丁的小说创作与理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余三定:《试比较菲尔丁与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云梦学刊》1984年第Z1期。
    林海:《<围城>与<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读书》1984年第9期。
    李万钧:《略论<汤姆·琼斯>》,《外国语言文学》1985年第2期。
    于淑月:《菲尔丁的<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第2期。
    潘明元:《CONTRAST在<汤姆·琼斯>中的运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李万钧:《<汤姆·琼斯>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地位》,《国外文学》1987年第1期。
    刘迺银:《论菲尔丁的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程星:《<汤姆·琼斯>:神的意志与人的故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宋延平:《<围城>与<汤姆·琼斯>》,《东疆学刊》1989年第Z1期。
    张明慧:《以真、善、美的创作原则熔铸自己的社会理想——<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述评》,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9年第2期。
    李赋宁:《菲尔丁和英国小说》,《国外文学》1989年第3期。
    许光华:《<汤姆·琼斯>与<红与黑>章法比较》,《名作欣赏》1989年第6期。
    胡明宝:《“实录其事”与“摹仿自然”——曹雪芹与亨利·菲尔丁的小说美学思想比较》,《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2期。
    易红霞:《论<汤姆·琼斯>的三种模式及其文学意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段汉武、王灿章:《一曲歌颂真善美的赞歌——评菲尔丁的<汤姆·琼斯>》,《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袁洪庚:《返朴归真——浅论<汤姆·琼斯>中的同名主人公》,《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王胜钰:《凸圆人物苏菲亚——<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女主人公性格发展新探》,《国外文学》1994年第2期。
    刘乃银:《论菲尔丁的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英]萨默赛特·毛姆著,李希文译:《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昭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王治国:《菲尔丁笔下崇高和邪恶斗争的记录——读<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秦国林、张晓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评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北方论丛》1996年第2期。
    武月明:《试论菲尔丁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理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李志斌:《菲尔丁和马克·吐温的反讽艺术之比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黄梅:《金钱世界中的讽刺家们》,《读书》1996年第6期。
    钟鸣:《论<汤姆·琼斯>的叙事结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方达:《<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杨岸青:《<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语言特色》,《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许爱军:《贾宝玉和汤姆·琼斯的爱情观比较》,《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龚光明:《简论<汤姆·琼斯>的讽刺与幽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 4期。
    顾红曦、党希波:《菲尔丁小说道德主题新探》,《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顾红曦:《菲尔丁小说道德主题新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胡明宝:《“洗旧翻新”与“寓教于乐”——曹雪芹与亨利·菲尔丁小说美学思想比较》,《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
    武月明:《浅析菲尔丁小说结构》,《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陈敬盪主编,译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杨建华:《从<汤姆·琼斯>看菲尔丁小说的结构》,《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裘克安:《英国小说之父菲尔丁》,《英语沙龙》1999年第12期。
    李新元、朱瑞青:《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话——简析<约瑟夫·安德鲁斯>和<尤利西斯>》,《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蔡圣勤:《从解构主义看亨利·菲尔丁的小说创作》,《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赵家捷:《重读<咖啡店的政客>》,《书屋》2001年第10期。
    韩加明:《菲尔丁叙事艺术理论初探》,《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孙淼:《小说<汤姆·琼斯>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余民顺:《身份的焦虑——读<汤姆·琼斯>》,《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唐扣兰:《<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人性写作原则》,《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5期。
    刘英:《经典的回忆——重读菲尔丁的<汤姆·琼斯>》,《文学报》2003年11月13日。
    刘戈:《理查逊与菲尔丁之争——<帕梅拉>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对比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张夕平:《论<汤姆·琼斯>的小说结构》,《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4年第6期。
    邵春:《史诗·喜剧·小说——菲尔丁<约瑟夫·安德鲁传>的创新与突破》,《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张春鸣:《论<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男权思想》,《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刘海霞、富博:《弃儿汤姆·琼斯的身份问题》,《语文学刊》2005年第7期。
    刘海霞:《<汤姆·琼斯>中的替罪羊范式》,《语文学刊》2005年第17期。
    吕大年:《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秦国林:《亨利·菲尔丁的文学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 期。
    韩加明:《菲尔丁在中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杜娟:《伪善与道德建构——论菲尔丁小说创作中的道德追求》,《长江学术》2006年第4期。
    杜娟:《论<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的人性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郭立军:《浅析菲尔丁<汤姆·琼斯>创作完美中的不完美(英文)》,《语文学刊》2007年第3期。
    韩加明:《<阿米莉亚>中贵族与平民形象分析》,《国外文学》2007年第2期。
    曾林姣:《论亨利·菲尔丁的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元素》,《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第6期。
    任薇:《感悟<汤姆·琼斯>的历程》,《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10期。
    李谦、刘伟:《叙事学视野中的<汤姆·琼斯>》,《文学教育(上)》2007年第12期。
    徐美燕:《浅谈<汤姆·琼斯>》,《文教资料》2007年第34期。
    汤海冰:《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因素》,《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刘耀辉、王建香:《从客栈看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11期。
    陈琳:《“说书人”与<汤姆·琼斯>中的叙述者》,《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刘海霞:《美德的力量——小说<汤姆·琼斯>中的男性气质》,《语文学刊》2008年第1期。
    赵玉珊:《亨利·菲尔丁的小说<汤姆·琼斯>所倡导的自然道德》,《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刘海霞:《弃儿的身份问题与社会秩序改良的艺术表达——亨利·菲尔丁及其<汤姆·琼斯>》,《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张利萍:《小说<弃儿汤姆·琼斯史>人物塑造中对照手法的使用(英文)》,《语文学刊》2008年第7期。
    周晓琴:《论<弃儿汤姆·琼斯史>中的反讽》,中南大学,2002年(导师:李兰生)。
    张春鸣:《十八世纪英国的“散文体滑稽史诗”——论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吉林大学,2004年(导师:杨冬)。
    陈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钱钟书对<汤姆·琼斯>批判性吸收之探索性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导师:史志康)。
    王郑菊:《亦真亦幻的世界——评<汤姆·琼斯>》,郑州大学,2006年(导师:王宪生)。
    胡玮琳:《流浪汉小说传统与菲尔丁的艺术创新》,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导师:赵沛林)。
    林杨:《亨利·菲尔丁的小说理论和小说艺术》,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导师:曾思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