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乱至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27年是南京政府成立之年,1952年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困扰中国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问题得到彻底治理的年份。
     本文以时间为经,以1927—195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为纬,对货币制度、货币改革、国家垄断金融体系的建立、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膨胀条件下金融业运行等中国近现代宏观金融领域的诸方面进行了宽视野、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并对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南京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特点、弥补赤字方式,战时、战后财政与通货膨胀关系等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企能对本时段中国财政状况与金融嬗变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和较宏观地认识。
     本文紧紧抓住1927—1952年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乱”、“治”关系,以此为主线,全面剖析了两个互为起讫点的“由乱而治”的过程。第一个“由乱至治”,是指银本位制时代近代中国紊乱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经过废两改元、法币政策两次货币改革,整顿了紊乱的币制,确立了货币本位,统一了铸币权和发行权,货币形态也与世界接轨,成为高度符号化的纸币,顺应了国际金融体制由贵金属本位制转向不兑现纸币制的大趋势。法币政策是近代中国货币体系由“乱”而“治”的终点。但又成为第二个层面“乱”的始点。第二个“由乱至治”,是指中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直至演绎为经典恶性通货膨胀,最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治理的过程。建国初期,解放全中国及百废待兴,导致人民币财政性发行和生产性发行双向推进,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波动剧烈。政府采取临时应急与长效治理相结合,经济手段、行政干预双管渠下,金融、财政政策同时跟进,标本兼治的方略,全力平抑物价,至1952年根治了持续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顽症,为人民生活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物价自此保持了30余年的稳定,成为凸显于战后通胀年代保持价格稳定的少数几个“绿洲”之一。中国货币金融由此实现了近代历史上第二次“由乱至治”。
     全文共分五编十四章。每编就是一个专题,即南京政府财政金融合一、货币改革、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等五部分。其中很多专题都是目前学术界无人或少有人研究的,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货币紊乱特征与中国经济、社会民生关系、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金融业、中、德两国经典恶性通货膨胀比较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等;有些虽有学者论及,但通过挖掘新资料和运用新方法论提出新的看法,如南京政府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绩效评析;有些大家所熟知的问题则尽量从研究路径和框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如第一编财政金融合一,传统的研究即谈国民党政府建立国家垄断金融体系,我则以“财政金融合一”为题,分别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对“合一”的原因、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对财政金融合一利弊进行评析;废两改元历来少有人关注,对废两改元的准备过程及实施情况,一般的论著都语焉不详,钱庄业、银行业、商界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在整个过程中的反映和态度如何,当时理论界还提出了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等等,更少有提及。我通过仔细爬梳档案资料、《银行周报》对此事的全面报道、时人评析等,勾勒出废两改元实施的完整轮廓,并据此对废两改元的成功原因和历史影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法币改革一直是民国经济史和金融史研究的热点,观点众说纷纭。对此,本文在充分注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第一手资料入手,拓宽视野,将之置于国内外经济大背景中予以考察和分析,并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和演变趋势中来评价它的历史作用;对法币改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则用数据来说话,得出新的结论。但强调货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相应的基础条件和约束机制配套实施,才能避免走向改革预期目的的反面。本文还形成了以下一些新结论和新观点:
     1,总结归纳出废两改元前中国币制紊乱的五大特征:本位不明,主辅币不清;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与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以“熵”理论来分析币制紊乱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阻碍作用;通过对1840—1935年近100年银铜比价变动长期趋势的考察,得出银价、铜价、物价大幅度变动,使老百姓深受双重通货膨胀之害的结论。
     2,汇率研究上,在学术界首次提出银本位制是国际金融史上最早、最纯粹的浮动汇率制。发现中国汇率在1931年以前表现为金银比价变动,1931年后演变为银与金、银与各国纸币兑换率双重汇率,二者走势并不完全趋同;提炼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20世纪30年代两次银贵现象,从银价、国外物价、白银国际购买力及银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对两次银贵进行综合比较,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银贵是名“贵”而实“贱”,迎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20世纪30年代是金贵银贵纸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3,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中国金融、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是汇率贬值,白银内流,国内金融呈温和通货膨胀,工商繁荣,经济发展,有利于出口,但不利于进口设备,也增加了中国偿还外债的成本;汇率升值,白银外流,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白银国际购买力提高,有助于减轻进口设备成本,有利于偿还外债,刺激进口,抑制出口,关税收入减少。
     4,全面比较和分析了中德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原因以及两国反通货膨胀政策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论是要战胜恶性通货膨胀,首先要政治稳定;其次要实现预算平衡;第三,要有独立的中央银行,坚决执行紧缩政策,停止发行;第四,“外部锚”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这个“锚”,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国际上某种国际强势货币;第五,慎改货币名称。
     5,通过大量研读档案资料及主持财经工作当时人的各类文本,勾勒出建国初期通货膨胀的全景图,并对通货膨胀演进的不同阶段、发生的原因、治理的主要举措等展开全面分析,认为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治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顽症,创造了经济奇迹。最后的结论是:政治稳定是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前提;治本之策是努力平衡财政收支,紧把印钞机闸门;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财政、经济、货币政策配套运用,再辅之于适当的市场管制与行政干预,形成“合力共振”,收到综合治理之效。
1927 was the year when Nanjing Government established; 1952 was year when the problem of inflation, which had puzzled China for 15 years since the Sino-Japanese War broke out, was solved thoroughly.
     The dissertation is expounded on by the time and takes the significant financial events from 1927 to 1952 as the scope.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with wide vision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various issues in modern China’s macro-financial sectors such as currency system, currency refor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s monopoly financial system,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 fluctuations in exchange rate, inflation and the way to bring it under control and the running of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 inflation. The dissertation also ha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Nanjing Government’s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way to make up for defici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nance in times of war, the post-war finance and inflation which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finance, in order to grasp China‘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financial evolution of this time in its entirety and understand it in a wide scope.
     The dissertation firmly grasps the "chaos", "governance" in China's finance of 1927-1952, takes it as the main line and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the process between the two complementary points of "chaos" and "governance". The first "from chaos to governance" refers to modern China’s disorganized monetary system and monetary setup of silver-based era. After the two monetary policy reforms, i.e.“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and Standard Currency, modern China straightened out the disorder of the currency system, established a monetary standard and unified coinage and distribution rights. With the form of monetary being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 it became a highly symbolized note and complied with the general tren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changing from valuable metal-based system to no-encashment note system. Standard Currency is the end-point of“from chaos to governance”of modern China’s monetary system, and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econd level of "chaos" as well.
     The second“from chaos to governance”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China’s inflation occurred, developed, changed into classic hyperinflation and was successful treat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nd. Just after the Liberation, the task of rebuilding China led to the two-way advancement of financial and productive issuance of RMB, serious inflation and tempestuously fluctuant prices. The government took the strategy of temporary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long-term governance,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promoting simultaneously, financial policy followed up with fiscal policy, addressing both the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to stabilize prices with might and main. In 1952, the Government brought the stubborn inflation lasting for over 15 years under permanent control, thus creating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people's liv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n, China maintained stable pric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she was one of the few "Oasis" maintaining stable prices and was prominent in the post-war era of inflation. Therefore, China's monetary and finance realized the second "from chaos to governance" in modern histor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14 chapters that are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Each section is a special subject, i.e. the fiscal and financial unification of Nanjing Government, currency reforms,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and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inflation and successfully bringing inflation under control just af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Many of these subjects are not being researched or hardly being researched at present, such as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netary disorder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economy, social relations, people's livelihood and inflati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and German classic hyperinflation, and successfully bringing inflation under control just af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Although some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some of these subjects, I put forward new views by using new data and new methodology, such as anti-inflationary policy of Nanjing Government’s Central Bank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performance. For the well-known issues, I try to create my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methods and structures. For example, in the first section, i.e. the fiscal and financial unification, traditional researches discus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monopolistic financial system by Kuomintang Government. This dissertation names it "financial and monetary unity"; discusses the reasons and process of unification from fiscal and financial points; comment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iscal and financial unification. As for“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 few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it; most treatises do not elaborate on its prepa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not to mention others like the reflections and attitudes of unincorporated banks, banking, business and other communities to“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and the options put forward by the specialists at that time.
     Through carefully reading and straightening out dossiers, comprehensive reports on“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in Bank Weekly and the comments at that time,the dissertation outlines the complete implementation of“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 and accordingly makes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on the causes for its success and its impact in history. Currency Reform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spot i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economy history and finance history, with divergent views. In this regard, on the basis of laying stress on others’research results, the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first-hand information, expands horizon, places the Currency Reform in the background of home and abroad to study and analyze, and evaluates its historical role from the point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trend of evolution. A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cy Reform and inflation and the impact on economy by Currency Reform, the dissertation uses data to draw new conclusions. The dissertation emphasizes that monetary reform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basis of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and constrai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avoid deviating from the purpose of reform.
     The dissertation also forms a number of new conclusions or new views:
     1. It summarizes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disordered currency system before “abolishing Liang and changing it into Yuan”, i.e. the standard currency is unclear, and the standard currency and accessorial currency are unclear; traditional currency co-exists with modern currency in modern times;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issued currencies co-exist with currencies issued by non-government; national currency co-exists with foreign currencies; the regionalization in currency circulation co-exists with diversity of regional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It applies "entropy" theory to analyze the impediment to China's economy caused by currency chaos and by studying the long-term trend of silver-copper rate change in nearly 100 years of 1840-1935,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ignificant change of silver, copper and commodity prices made people suffer from dual-inflation.
     2. As for the research of exchange, the dissertation advanc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silver-based system was the earliest and the most absolut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China's exchange rate behaved as the change of the ratio between gold and silver before 1931, but after 1931, it changed into a dual exchange rate of the ratio between gold and silver and the ratio between silver and foreign notes which had not fully convergent movements; it extracts the two valuable silver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1930s, makes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ilver price, prices of foreign commodities, the international purchasing power of silver and th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made the valuable silvers, and finds that the so-called valuable silver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s“valuable”on the surface, in fact it’s”cheap”, it ushers the first peak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so-called valuable silver is in fact valuable gold, valuable silver and valuable notes, its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is disastrous.
     3. The dissertation uses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to study in-depth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the impact on China's finance, economy,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made by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depreciation of exchange rate, silver influx, a moderate inflation in domestic finance, prosperity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re propitious to exports, but not propitious to import equipments, and also increase the cost of repaying foreign debts for China; the appreciation of exchange rate, the outflow of silver, the drop in prices, deflation, recession, the advance of silver’s international purchasing power, help to reduce the cost of imported equipments and repay foreign debts, but they stimulate imports, curb exports and decrease the tariff revenue.
     4. The dissertation compares and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China’s and German hyperinflation, as well a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failure of anti-inflationary polic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n concludes that in order to overcome hyper-inflation, it’s important, firstly, to maintain stability in politics; secondly, to achieve a balanced budget; thirdly, to set up an independent central bank, implement tight monetary policy with a firm hand and stop issuing; Fourthly, not to ignore the role of "external anchor", which can be gold or a strong international currency; Fifthly, to carefully change the name of currency.
     5. By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archival materials and various documents written by those who presided over financial work at that time, the dissertation outlines the inflation just after the Liberation; it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different stages of inflation, the causes of it and major measures; it deems that New China brought the chronic problem of inflation under permanent control in a very short time of 15 years, creating an economic miracle. The dissertation sums up that political s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bringing inflation under control;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bringing inflation under control is trying to balanc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nd restricting the banknote issuance; in order to bring inflation under control, we should use financial policies together with economic and monetary policie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proper market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thus forming a resultant force and receiving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引文
①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16、519页。
    ②国民党中执会训练委员会宣传部编:《总裁言论选集》,卷四,第543页。
    ①徐雪筠等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344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33--534页。
    ①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第82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392页。
    ①杨荫浦:《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统计表。
    ①[美]杨格:《1927—1937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②[美]杨格:《1927—1937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4页。
    ③《银行周报》,第11卷第24号。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经济(一),第520页。
    ①《银行周报》第12卷第13号。
    ②《银行周报》,第11卷第24号。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经济(一),第198页。
    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经济(一),第194页。
    ⑤《银行周报》,20卷44期,1936年11月10日。
    ⑥《银行周报》第16卷第1号。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20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22页。
    
    ①《银行周报》,20卷44期,1936年11月10日。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1912—1949),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393页。
    ③《中华民国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16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16页。
    ①《银行周报》,第11卷第15号,1927年4月18日。
    ②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银行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③余捷琼:《民国十六年武汉的集中现金风潮》,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1936年版,第473—475页,转引自《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44页。
    ①《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第244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17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379页。
    ①《银行周报》,第13卷9号,1929年3月12日。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57页。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589页。
    ④《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第245页。
    ⑤国民政府行政院档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79、480页。
    ①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393、478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1912—1949),第104页。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上篇,A第37—38页。
    ①《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1912—1949),第392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1912—1949),第393页。
    ③《张公权先生自述往事答客问》,《传记文学》第30卷第2期,第49页。
    ①《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1912—1949),第381页。
    ②[美]帕克斯. M .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上篇,A第41--43页。
    ②《密勒氏评论报》,1932年6月18日,第84、107页,转引自《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75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07—512页。
    ②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12--513页。
    ③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24页。
    ④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16页。
    ⑤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28页。
    ⑥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41页。
    ⑦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15页。
    ①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08--509页。
    ②中国农民银行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520、521页。
    ③国民政府邮政储金汇业局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53页。
    ④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51页。
    ①国民政府邮政储金汇业局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61页。
    ②国民政府邮政储金汇业局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65页。
    ③国民政府邮政储金汇业局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65--766页。
    ①中央信托局档案,转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769页。1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292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2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3页。
    ②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295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4页。
    ③《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1页。
    ④《银行周报》,第11卷第22号,1927年6月14日。
    ①《1927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3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3页。
    ①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二),第32--35页。
    ①《银行周报》,第11卷第22号,1927年6月14日。
    ②北京的300万元借款见《北华捷报》,1928年7月14日。汉口的1000万元借款见《密勒氏评论报》1929年11月23日,转引自[美]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第43页。
    ③《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617页。
    ④《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6—488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489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491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491页。
    ④《金城银行史料》,第491--492页。
    ⑤《金城银行史料》,第493页。
    ⑥《金城银行史料》,第485--486页。
    ⑦《金城银行史料》,第493—494页。
    ⑧《金城银行史料》,第495页。
    ⑨《金城银行史料》,第497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616—617页。
    ②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页。
    ③《银行周报》,第12卷第34号,1928年9月4日。
    ④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页。
    ⑤《银行周报》,第16卷第8号,1932年3月8日。
    ①《银行周报》,第20卷第7期,1936年2月25日。
    ②《银行周报》,第20卷第7期,1936年2月25日。
    ③1934年银行年鉴,PA3。
    ④《中国银行行史》,第295页。
     ①1931年中国银行营业报告,转引自《中国银行行史》,第390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105页。
    ②《银行周报》,20卷2期,1936年1月26日。
    ③《银行周报》,20卷3期,1936年1月28日。
    ①《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372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页。
    ③《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297页。
    ④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298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298—299页。
    ②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31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299—300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0页。
    ③转引自《中国银行行史》,第133页。
    ④《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史》(1912—1949),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⑤《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373页。
    ⑥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334页。
    ①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388-389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338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338—340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332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807页。
    ①中国银行总行、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381页。
    ③《张公权年谱》,第104页。转引自《中国银行行史》,第391页。
    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0页。
    
    ①《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373页。
    ②《1927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30页。
    ③《银行周报》,第11卷第22号,1927年6月14日。
    ④《银行周报》,第11卷第24号,1927年6月28日。
    ①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第6—7页。
    ②《银行周报》,第11卷第29号,1927年8月2日。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533页。
    ④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二),307页。
    ⑤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二),309--311页。
    ①《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①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05、124、128、131页。
    ②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94—95页。
    ③《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④转引自《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第128页表25。
    ①1934年银行年鉴,pA30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530页。
    ②《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44页。
    ①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①《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①转引自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黄山书社,1986年版,第114页。
    ①《银行周报》第16卷第2号,1933年1月26日。
    ②《中国银行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①此外,美国贸易银元以及南美、智利、秘鲁等国银元也都在近代中国流通于一时一地。
    ②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第108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资本主义国家在旧中国发行和流通的货币》,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②参见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第124页。
    ①贾秀岩、陆满平:《民国价格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①J·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8—29、39页。
    ①《中华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四)”,第262页。
    ②李芳:《中国币制统一论》页56—57(北京大学出版、商务代印,1918年)。
    
    ①转见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49页统计表。
    ②转见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49页统计表。
    ①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第127页、189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61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62-63页。
    ②《银行周报》第16卷第26号,1932年7月12日。
    ①《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案》,《历史档案》1982年第一期。
    ②《全国银行年鉴》1934年,第5章,第E88页。
    ③同上书,第5章,第E90-E91页。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95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239页。
    ②《银行周报》第17卷第14号,1933年4月18日。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第91页。
    ①《中华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四)”,第262页。
    ②《银行周报》第16卷第27号,1932年7月19日。
    
    ①《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页。
    ②《银行周报》第17卷第8期,1933年3月7日。
    ③黄元彬《白银国有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2—15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5页。
    ①杨格:《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27页。
    ②以上参见黄如桐“1935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①以上均引自《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141-155页。
    ②杨格,《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38页。
    
    ①1936年《全国银行年鉴》第A31-33页。
    ②《上海钱庄史料》第260页。
    ③《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6-134页。
    ④转引自黄如桐“1935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①《银行周报》第17卷第36期,1933年9月19日。
    ②《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三)”,第40-46页。
    ③《银行周报》第19卷第22期,1935年6月11日。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26页。
    
    ①以上均引自《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32-134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35-138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59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64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72页。
    ⑥以下参阅洪霞管“1935年的币制改革(上)”,《中国金融》1988年第7期。
    ①《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314-315页。
    ②《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第316-317页。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88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211页。
    ③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69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245页。
    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250页。
    
    ①《银行周报》第20期第6卷,1936年2月18日。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269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258页。
    ①《银行周报》,第19卷第46期,1935年11约26日。
    ②黄如桐:“一九三五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③陈克俭:“关于1935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评价的几个问题”,《中国经济问题》1987年第3期。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A69。
    ②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状况》,第244页。
    ③《银行周报》第20卷49期,1936年12月15日。
    ④《中国经济》,第5卷第7期。
    ①《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第215页统计表。
    
    ①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8页。
    ②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第114页图9。
    ③《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第215页统计表。
    ④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97统计表页。
    ①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118页第18表。
    ①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123页第19表。
    ②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121页。
    ①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102--103页。
    ①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第160页。
    ①《银行周报》,第18卷第10期,1934年3月20日。
    ②黄元彬:《白银国有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页。
    ③《金贵银贱问题丛刊》,中央印务局,1930年9月,第8—10页。
    ①《银行周报》,第14卷第34号,1930年9月9日。
    ②《银行周报》,15卷21号,1931年6月9日。
    ①转引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②《银行周报》,第14卷第34号,1930年9月9日。
    ③转引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第117页统计表。
    ①法郎的铸币平价1913年为每法郎合0.193美元,1926年底恢复金本位时,每法郎合0.0392美元,据此可算得法郎贬值的幅度。
    ②《金贵银贱问题丛刊》,第32页。
    ①《银行周报》,第15卷第20号,1931年6月2日。
    ②《银行周报》,第18卷第10期,1934年3月20日。
    ①徐雪筠等:《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①参阅《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14页统计表。
    ①《金贵银贱问题丛刊》,第12页。
    ②《银行周报》,第11卷第9号,1927年3月4日。
    ①《银行周报》,第18卷第10期,1934年3月20日。
    ②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上海,1936年版,第30—31页。
    ③《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13页统计表。
    ④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①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第239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23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26页。
    ①《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410—411页。
    ②《银行周报》,第18卷第42期,1934年10月30日。
    
    ①《银行周报》,第18卷第42期,1934年10月30日。
    ②《银行周报》1934年12月11日,18卷8期
    ③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总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7--118页。
    ③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8页。
    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8页。
    ⑤《中央银行月报》,第5卷第1号,1936年1月。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8页。
    ②《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第2200页。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118页。
    ②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中国白银问题》致美国来华经济考察团备忘录,第10页。
    
    ①《银行周报》,15卷19号,1931年5月26日。
    ②《银行周报》,第18卷第10期,1934年3月20日。
    ①《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4页。
    ②雷麦:《外人在划投资》,第116页。
    ①《银行周报》,第18卷第10期,1934年3月20日。
    ①《世界货币战争》,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97页。
    ①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②根据Statistical Yearbook,(United Nation,New York,1957)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③根据Historical Statisticas of the United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57,US Dept. of Commerce)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④《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第94页。
    ①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366页。
    ②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第12版,第366—369页。
    ③[奥]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页。
    ①[奥]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页。
    ②Philip Cagan,“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Hyperinflation”,in Milton Friedman“,The Studies in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Chicago,1956.
    ③吴冈:《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2—95页。
    ④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95—198页。
    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第94页。
    ⑥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⑦Arthur N. Young,1965,“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Table 49,p349.
    ⑧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第48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427—485页。
    ②伍启元:《当前中国财政的分析》,《大公报》,1946年10月27日。
    ①周宪文:《中国的平时财政与战时财政》,《财政评论》,第1卷,第1期。
    ①《1939年6月孔祥熙检陈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财政实况秘密报告(极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②Arthur N.Young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1965,p5.
    ③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④《1939年6月孔祥熙检陈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财政实况秘密报告(极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344页。
    ⑤财政部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317页。
    ①《1939年6月孔祥熙检陈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财政实况秘密报告(极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②Arthur N.Young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1965,p16.
    ①《财政部档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②《1939年6月孔祥熙检陈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财政实况秘密报告(极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①《1939年6月孔祥熙检陈1937年7月一1939年6月财政实况秘密报告(极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②邹宗伊:《中国战时金融管理管制》,财政评论社1943年版,第369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第344页。
    ①《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页。
    ②《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300页。
    ①《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页。
    ②《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310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附录(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16--717页。
    ①寿进文:《战时中国物价问题》,生生出版社1944年版,第29页。
    ①席长庚主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十,《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1995年版,第8、275页。
    ①席长庚主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十,《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1995年版,第305页。
    ①东京“对满事务局”估计,“Oriental Economist”,1945年9月,根据当时的日元汇率换算为美元。根据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统计计算所得。
    ②转引自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81—282页。
    ③《满洲国年鉴》,东京,1 942年,第293页。
    ④杨承厚《伪满中央银行简史》,《中央银行月报》,新3卷第7期,1948年7月。
    ①《中华民国史货币资料》,第二辑,第233—234页。
    ②财政部秘书处编:《财政部新货币制度说明书》,1935年,第22页,转见《中华民国史货币资料》,第二辑,第196--198页。
    ③《财政部钱币司撰抗战三年来之货币管理稿》,1940年6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四),第479页。
    ④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史货币资料》,第二辑,第236--237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三,第130页。
    ②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1937—1949)》,第34页。
    ①《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79页。
    ②《抗战建国纲领实施方案》,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一),第18页。
    ③《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第284页。
    ④《财政部档》,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第284--285页。
    ①注:放宽准备的规定虽稍晚于另账发行,但由于后者由一个以金公债充作现金准备再到无准备的过程,尤以无准备为主,对战时通货膨胀影响巨大,因此本文将改订发行制度置前讨论。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四,第479页。
    ③《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00页。
    ④洪葭管主编:《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591页。
    ⑤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第285页。
    ⑥《财政部1937—1941年对四行业务分析报告》,《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第289页。
    ①《四联总处重要文献汇编》)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2页。
    ①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第337页。
    ②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第341页
    ①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2辑,第343--344页。
    ②根据吴冈:《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第92—94页统计计算所得。
    ①Warren,G.F. and F.A. Pearson,1937,“World Price and the Building Industry, New York:John Wiley
    ②转引自[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①转见李杰等编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66页。
    ①[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页。
    ①转见[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②转见[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第82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0页。
    ①[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页。
    ②[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页。
    ③转见[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第83页及[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第83--84页。
    ①[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31页;[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第30页。
    ②[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0。
    ③[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第84页。
    ④李杰等编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73页。
    
    ①转见李杰等编著:《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71页。
    ②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③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545页。
    ①《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9—570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0页。
    ③李立侠:《金圆券发行前的一段旧事》,《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15页。
    ④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年)》,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①姚崧龄:《张公权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14-1016页。
    ②《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4页、第575—576页。
    
    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4页)。
    ③《中央银行裆》)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①《中央银行裆》)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②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58页。
    ③《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2页。
    ①千家驹编:《经济通讯》,1948年10月。
    ②《申报》,1948年10月30日。
    ③黄元彬:《金圆券的发行和它的崩溃》,《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51—62页。
    ④《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3页。
    ①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②《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619页。
    ③《主计部统计局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8页。
    ④《金融周报》,第20卷第16期,1949年4月20日。
    ⑤《财政部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2页。
    ⑥《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642页。
    ⑦《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2页。
    ⑧《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页。
    ①《财政部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644页。
    ②《申报》,1949年5月19、20、22、24日。
    ③《财政部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页。
    ④《财政部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47页。
    ①转见《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3--594页。
    ①[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页。
    ②虞宝棠:《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3页。
    ①转引自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第71页。
    ②《法币、金圆券与黄金风潮》,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③监察院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页。
    ④财政部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744页。
    ⑤中央银行档,《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第739--740页。
    ①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07--108页。
    ②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09页。
    ①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10页。
    ②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70页。
    ③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70页统计表。
    ④《中央银行月报》,新三卷第10期,1948年10月。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2734,1947年10月4日
    ⑥《中央银行月报》,新二卷,1947年第4期,1947年4月。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2734,四联总处及中央信托局开会记录。
    ②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第169页。
    ①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下册,第564页。
    ①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下册,第526-527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2734。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86(2),卷号2734。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86,卷号6120,1948年8月21日。
    ①《中国银行行史》,第479—480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6161。
    ②全宗号396(2)卷号2734,1947年10月4日。
    ③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2734,1947年。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1501,1947年9月27日,四联总处第3252次理事会。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304,1947年7月24日。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309。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306。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1501。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1501,1947年5月24日,中央银行第第3249次会议。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461。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2734,四联总处及中央信托局开会记录, 1947年10月4日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1501。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307,1948年。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卷号2303。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2),卷号1501,1947年5月24日,中央银行第第3249次会议。卷号1501,1947年。
    
    ①《中央银行月报》,新二卷,1947年第4期,1947年4月。
    ②《中央银行月报》,新三卷,第一期,1948年1月。
    ③《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07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801页。
    ②《四联总处史料》,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上,第501页。
    ③《修正银行注册章程》,《银行周报》,第27卷第27、28期合刊,1943年7月31日。《强化上海特别市金融机关业务纲要》,《银行周报》,第28卷第39、40期合刊,1944年10月31日。
    ④《大公报》,1945年10月24日。
    ⑤《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印,1978年12月,第48页。
    ①《全国银行年鉴(1937年)》,D139。
    ②《金融周报》,第19卷第11期,1948年9月15日。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885页。
    ④《金城银行史料》,第880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885--887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97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795--797页。
    ④浙江兴业银行营业报告,1948年,转见《《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印,1978年12月,第50页。
    ⑤《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07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1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1978年12月,第41页。
    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于战时业务情况及今后方针》,1938年7月14日,席长庚主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专辑》,第27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00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第51--52页。
    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第52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805页。
    ④《中央银行月报》,新二卷,1947年第4期,1947年4月。
    ⑤《金城银行史料》,第801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822--823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830--831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718页。
    ④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第53页。
    ⑤《金城银行史料》,第804页。
    ⑥《金城银行史料》,第818--819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全宗号396,卷号12421,1947年。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1001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823页。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716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573页。
    ③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Q266-1-37。
    ④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Q266-1-37。
    ⑤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Q266-1-86。
    ①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Q266-1-37。
    ②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Q266-1-37。
    ③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董事会密函》,1943年7月,大陆银行档,Q266-1-93。
    
    ①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Q275-1-96。
    ②上海市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Q266-1-93。
    ③上海市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Q266-1-93。
    ④上海市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Q266-1-93。
    ⑤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于战时业务情况及今后方针》,转见席长赓主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专辑》,1990年7月版,第55页。
    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Q275-1-2547。
    ①陈光甫从香港发来《告同人书》,1950年6月,转见席长赓主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专辑》,1990年7月版,第6页。
    ②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张嘉璈档案第21箱。转引自薛念文:《试论战时上海银钱业的经营策略——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1937-1945)》,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经济史学会主办:《中国近代经济演进:市场空间与社会维度》2008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③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Q275-1-2525。
    
    
    ①《金城银行史料》,第813页。
    ②《金城银行史料》,第813页。
    ③《金城银行史料》,第834--840页。
    
    ①《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97页。
    ②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Q275-1-2561。
    ①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Q275-1-449。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59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商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62页。
    ②中财委:《关于当前物价问题》,1949年11月12日,GM51/23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381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77页。
    ②《财经统一后的物价与价格政策》,《新华月报》1950年8月15日。G5—37/20(总10)。
    《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80--381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403页。
    ②《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86--387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90页。
    ②陈云:财经旬报二则,二,1950年2月1日。j 5(2)
    ①一九四九年中国经济简报。ZE 01—5。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120页。
    ②陈云: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1949年12月2日。j 5(2)
    ①一九四九年中国经济简报。ZE 01—5。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120页。
    ②陈云: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一年财政和经济工作的状况1950年l0月1日。G 5—37/20(总12)
    ③陈云: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1949年8月8日。j 5(2)。
    ①宋劭文:关于财经工作的讲话,1949年11月4日。c 128一l一62(35)。
    ②陈云: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1949年12月2日。j 5(2)
    ③陈云:《制止物价猛涨》,1949年11月13日。j 5(2)
    ④一九四九年中国经济简报。ZE 01—5。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⑥《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65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9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71页。
    ①《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年)》,第361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401页。
    ①《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②《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7页。
    ③《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6页。
    ④中财委:《关于防止物价波动问题的指示》,1950年10月20。GM51/23。转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402页。
    ⑤陈云:《财政状况和粮食状况》,1950年4月13日。j 5(2)
    ①《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②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度总决算》,1952年5月,GM2/1。
    ③1951年、1952年度国家总决算。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度总决算》,1952年5月,GM2/1。
    ②方显廷:《1949~1953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季刊》,1953年11月。
    ①陈云:《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人民日报》,1950年3月4日。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当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第698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度总决算》,1952年5月,GM2/1。
    ④《1951年度国家财政收支分类对照表》。
    ①转引自方显廷:《1949~1953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季刊》,1953年11月。
    ②《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130页。
    ③傅作义(水利部长):《过去三年中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伟大胜利》,转引自《新中国的经济成就,1949~1952》,第195~198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目前货币流通情况与一九五三年货币发行问题的报告》,1953年3月18日。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第805~806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全宗号396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国银行档案,全宗号397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国银行档案,全宗号398
    4,上海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全宗号Q275
    5,上海档案馆藏:浙江第一商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档案,全宗号Q270
    6,上海档案馆藏:浙江兴业银行档案,全宗号Q268
    7,上海档案馆藏:大陆银行档案,全宗号Q266
    8,上海档案馆藏:盐业银行档案,全宗号Q277
    9,上海档案馆藏:中南银行档案,全宗号Q265
    10,上海档案馆藏:金城银行,全宗号Q264
    11,上海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全宗号S173
    12,上海档案馆藏: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联合准备会档案,全宗号S177
    13,上海档案馆藏:上海钱业公会档案,全宗号S174
    14,上海市钱业联合准备库,全宗号S178
    15,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企业史档案。
    16,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档案
    1,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共9册。
    2,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共10册及附录2册。
    3,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共7册。
    4,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合编:《四联总处史料》,上、中、下,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8,中国银行等编:《中国银行史料汇编(1912—1949),上编,一、二、三卷,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年版。
    9,交通银行等编:《交通银行史料》第一卷(1907—1949),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10,洪葭管主编:《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上、下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4,章伯锋、庄建平主编:《抗日战争》(经济卷),第五卷,《国民政府与大后方经济》,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166页。
    15,杨寿标:《中国财政统计大纲》,中华书局1946年版。
    1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商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版。
    1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1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各年,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19,《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
    21,上海市档案馆编:《1927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2,重庆市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经济法规》,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2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24,上海市档案馆编:《天原化工厂》,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25,上海市档案馆编:《天厨味精厂》,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26,千家驹编:《旧中国公债史资料》,中华书局1984年版。
    2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荣家企业史料》,上、下册,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8,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史料》,上、中、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9,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4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
    30,《裕大华纺织集团史料》,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1,《陈光甫先生言论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49年印行。
    32,上海市档案馆编:《陈光甫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33,《荣德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4,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金融研究所、北京金融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北京金融史料.银行篇》,10册,北京,1990—1994年陆续出版。
    1,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辑及出版:《全国银行年鉴》,1933—1937年各年。
    2,国民政府财政部年鉴编纂处编印:《财政年鉴》,1935年版。
    3,国民政府财政部年鉴编纂处编印:《财政年鉴》续编,1943年版。
    4,国民政府财政部年鉴编纂处编印:《财政年鉴》三编,1948年版。
    5,国民党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印:《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5年。
    6,沈春雷:《中国金融年年鉴》,1939年版。
    7,中国金融年鉴出版社编:《中国金融年鉴》,黎明书局1947年版。
    8,《中华年鉴》(英文),1936年版。
    9,《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年刊、中外出版社1936年9月版。
    10,《中国经济年鉴》,(Chinese economic year- book),1947,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8年4月版
    11,《中国经济年鉴》,(Chinese economic year- book),1948,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8年5月版
    12,中华民国主计部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年6月版。
    《银行周报》;《钱业月报》;《中央银行月报》;《中行月刊》;《东方杂志》;《金融周报》;
    《经济周报》;《时报》;《申报》;《申报月刊》;《国际贸易导报》;《新闻报》;《大公报》,
    《时事新报》;《工商半月刊》;《社会科学杂志》;《统计月报》;《经济学季刊》;
    《Finance and Commerce》;
    《新华月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上海经济研究》;《改革》;《上海经济研究》;《社会科学》;
    《史林》;《民国档案》;《财政研究》;《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经济史》1980—2008年各期。
    1.Arthur N. Young,1965,“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1937—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2.Arthur N. Young,1971,“China’s Nation-Building Effect,1927—1937,The Finance and Econonis Rec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3.Arthur N. Young,1963,“China and Helping Hand,1937—194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
    4.Thomas Rawski,1989,“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1910—193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Shun-Hsin Chou,1963,“The Chinese Inflation,1937--1949”,(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Friedman,Milton,1992,“Franklin D. Roosevelt, Silver and China”,
    7.Loren Brand and Thomas J. Sargent,1989,“Interpreting New Evidence About China and U.S. Silver Purchanse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3.
    8.M.Friedman and A.J.Schwartz,1963,“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Princeton Univ. Press.
    9. Fisher, Irving, October,1933,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Econometrica.
    8.F.King,1988,“The Hongkong Bank in the Period of Imperialism War,1895—1918”.
    9.F.King,1988,“The Hongkong Bank between Wars and the Bank Interned,1919—1945”.
    10.Robert. Triffin, 1961,“Gold and the Dollar Crisis: The Future of Convertibil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1.Thomas Rawski,1984,“Estimates of China’s Money Supply,1910--1936”,Unpublished paper.
    12.Ta—Chung Liu and Kung—Chia Yeh,1965,“The Economy of the Chinese Main land:National Incom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33—1959”,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Warren,G.F. and F.A. Pearson,1937,“World Price and the Building Industry, New York:John Wiley.
    14.Parks M. Coble,Jr. 1980,“The Shanghai Capitalist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
    15.Graham,Frank D. Exchange,1931,“Price and Production in Hyperinflation:Germany,1920—1923.”
    16.Laursen,Karsten and Pederseny,1969,“The German Inflation 1918—1923”.
    17.Ringer,Fritz,1969,“The German Inflation of 1923”.
    18.Galbraith, 1975,“Money:When It Came, Where It Went”.
    19.A .Gray. Shilling,1998,“Deflation”,Lakeview Publishing Company.
    20.British consul,June,1921,“A Report on Commercial,Industrial and Economic Trend”.
    21.F.M.Tamagna,1942,“Banking and Finance in China”.
    22.China Year Book, Shanghai,1927—1937.
    23.M.Friedman,1969 ,“The Optimum Quantity of Money and Other essays”.
    24.M.Fry,1995,“Money,Interest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ohn Hopkings University Press , Baltimore.
    25.Charles P. Kindleberger,1973,“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6,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Papers of Arthur N. Young, Box#107—116.
    1,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白银问题:致美国来华经济考察团备忘录》,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丛刊之二,1937年版。
    2,罗介夫:《中国财政问题》,上海太平洋书店1942年版。
    3,寒芷:《战后上海的金融》,香港金融出版社1941年版。
    4,夏赓英编:《金贵银贱问题之研究》,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
    5,谷春帆:《银价变迁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6,赵兰坪:《通货外汇与物价》,上、下册,文化建设印务局,1944年版
    7,黄元彬:《白银国有论》,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8,张素民:《白银问题与中国币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9,工商部工商访问局编:《金贵银贱问题丛刊》,中央印务局1930年版。
    10,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经济研究室编:《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重要银行营业概况研究》,1935年版。
    11,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2,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黎明出版社1932年版。
    13,卜凯著,张履鸾译:《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
    14,Harwood . E.C ,Ferguson . D.G.“Inflation”《通货膨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5,Woodward,D.B. Rose .M.A. (伍德沃德、罗斯):《通货膨胀问题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
    16,司徒宏:《通货膨胀与货币贬值》,经业书局,1935年版。
    17,魏友棐:《战争与通货膨胀》,珠林书店1938年版。
    18,林维英:《中国之新货币制度》,上海,1936年版。
    19,外交评论社主编:《世界货币战争》,正中书局1936年版。
    20,马寅初:《中国之新金融政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1,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1943年版。
    22,李植泉、刘铁孙、刘大钧:《“满洲”之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丛书,1940年版。
    23,中国通商银行编:《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947年。
    24,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30周年纪念刊,银行周报社发行,1948年版。
    25,杨培新:《中国通货膨胀论》,生活书店1948年版。
    26,雷麦:《外人在华投资》,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8,吴冈:《旧中国通货膨胀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9,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南开指数资料汇编》,统计出版社1958年版。
    30,孔敏主编:《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1,寿进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物价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2,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3,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4,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6年版。
    3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编:《一家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简史》,油印本,1978年版。
    36,《陈光甫与上海银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3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
    38,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39,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0,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1,杜恂诚、贺水金、李桂花著:《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43,杜恂诚:《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以上海钱业为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杜恂诚:《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创新》,立新会计出版社1996年版。
    45,杜恂诚:《近代中国鉴证类中介研究----上海注册会计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版。
    46,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7,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8,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编:《近代中国金融业管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0,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51,[美]杨格:《1927—1937年中国的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52,[美]小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3,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银行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54,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5,萧清编著:《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简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6,中国人民金融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57,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8,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黄山书社1986年版。
    59,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0,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 964年版。
    61,叶世昌等:《中国货币理论史》上、下册,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62,献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在华银行发行纸币概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63,《资本主义国家在旧中国发行和流通的货币》,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64,迈克.罗素著、郑会欣译:《院外集团与美国东亚政策》(American Silver Policy and China,1933—1936),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5,[美]罗茲.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6,《旧上海的外商与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7,《马寅初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武为群编著:《香港货币(1841—1997)》,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69,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0,史全生等:《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1,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2,吴景平等:《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3,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虞宝棠编著:《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1928—194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76,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7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恒丰纱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78,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等永安纺织印染公司史料组编:《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
    79,许维雍、黄汉民:《荣家企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0,张仲礼等:《太古集团在旧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1,宋佩玉:《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2,姜宏业主编:《中国地方银行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83,唐传泗、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84,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85,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86,郑友揆等:《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87,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8,张仲礼等:《太古集团在旧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9,徐雪筠等译编:《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90,黄汉民:《1933和1947年上海工业产值的估计》,《上海经济研究》1989年第一期。
    91,徐新吾、黄汉民主编:《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92,王玉茹:《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3,贾秀岩、陆满平《民国价格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
    94,徐新吾主编:《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5,王菊:《近代上海棉纺业的最后辉煌(1945—194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96,《中国国民党与经济建设》,台湾正中书局,1984年版。
    97,关吉玉:《四十年来之民国财政》,台湾经济研究社1976年版。
    98,姚松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台北传纪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0,巫宝三等:《中国国民所得,1933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47年1月版
    101,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修正》《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1期,1947年。
    102,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1936和1946》,《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2期,1947年。
    103,叶孔嘉:《中国国民收入,1931—1936》(K.C.Yeh,china’s Nationaj Income,1931
    一1936),见《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77年8月。
    104,刘佛丁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5,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版。
    106,于宗先、王金利:《台湾通货膨胀(1945—1998)》,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版。
    107,姜良芹:《南京国民政府内债问题研究(1927—1937)》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8,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底2期。
    109,李学昌:《试析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通货膨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110,陈民:《法币发行制度与通货膨胀》,《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11,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112,陈国庆:《英国金融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版。
    113,[日]守欧典郎:《日本经济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114,[联邦德国]卡尔.哈达赫:《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15,[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16,[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7,[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丛书:《银行危机的防范:近期全球银行倒闭风潮的教训》,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18,杰里米.阿它克、颇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第2版,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刘树成:《通货紧缩:既不能估计不足,亦不可估计过重》,《经济研究》1999年第
    10期。
    120,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123,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及成因》,《统计研究》2005年第4期。
    124,[美]J?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25,[美]保罗.H艾伦:《银行再造----生存与初稿范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6,[荷尼尔斯.赫米斯、罗伯特.伦辛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理论与经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7,[英]埃普里姆.艾沙:《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28,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9,[英]约翰.F.乔恩:《货币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30,[奥]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31,[美]亨利.赫茲里特:《通货膨胀危机》,时事出版社1981年版。
    132,世界银行政策研究报告:《金融与增长----动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3,[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4,[英]凯恩斯:《如何筹措战争经费》,中国农民银行经济研究处印行,1941年5月版。
    135,罗平编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136,弗里德曼:《米尔顿?弗里德曼论通货膨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版。
    137,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8,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39,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J.瓦茨:《美国和英国的货币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140,帕尔伯格(Paarlberg,D.),:《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141,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Samuelson,P.A.and Nordhaus,W.D.),《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2,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3,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4,[美]迈克尔.梅尔文著:《国际货币与金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5,[美]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146,[美]E.S.萧:《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7,[美]R.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8,[美]R.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9,[美]法博齐等:《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0,陈岱孙、厉以宁主编:《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151,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52,青木昌彦等:《日本主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153,干杏娣:《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动:百年美元汇率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54,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6,钱小安:《通货紧缩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7,范从来等:《通货紧缩国际传导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8,李杰等编著:《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59,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0,奚君羊:《国际储备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1,《蒙代尔经济学论文集》,第5卷《汇率与最优货币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162,康书生:《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借鉴与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163,徐志刚、钱钢:《香港金融制度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4,王洛林等:《日本金融考察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65,陆磊:《非均衡博弈、央行的微观独立性与最优金融稳定政策》,《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166,曾康霖:《央行铸币税与财政赤字弥补》,《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
    167,龚六堂等:《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8期。
    168,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课题组:《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取向》,《财政研究》,1999年第7期。
    169,张静:《当前通胀压力下的货币政策取向》,《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170,谭硕等:《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思路、发展与启示》,《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