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之所以要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其目标诉求和价值意蕴表征以下五点:第一,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我们能够洞悉马克思主义是薪火相传的,因为它透显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苦闷彷徨,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门新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时在中国被摘译、节译、全译、出版、传播是不可避免的。毋庸置疑,颠扑不破的马克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第二,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史,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一步一步中国化、大众化、群众化和民间化的,这为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三,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我们可以察觉译者的政治意图、翻译主旨和学术风格,体悟他们是如何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译介者提供启示,即我们需要要继承和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第四,通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史,我们可以从翻译学视角考量,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者留下哪些宝贵翻译经验,比如他们的文本选择、翻译理念、所用术语、表述技巧等,其中的得与失,成功与不足,为我们当下乃至以后的翻译提供有益的历史鉴戒。第五,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的著作,只是一些专著、论文、报告等论述、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本论文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翻译史属史学范畴。“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乃严格遵循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对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进行史学考证、史学阐述、史学析论、史学实践的全面系统深入研究。“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共分成前后相继的三个历史时期。第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第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第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由于讲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必须先提及晚清的翻译,所以本论文第一章首先述论晚清翻译概况。第二、三章分别讲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至1928年)。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至1949年)是22年,于这一历史时期,无论共产党人士还是其他党派人士,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均相当重视,翻译成果非常之多,因而在编排上,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章,即分别为第四、五、六三章。第七章通章是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相互关联。第八章为结语。最后还有三个附录,附录材料或属珍贵史料或系学术前沿,有助于读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有一个深广内蕴的洞察和纵横向度的思索。
     第一章绪论,先讲缘起: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多维考量。中文报刊首次正式出现马克思恩格斯之名并翻译马克思主义,肇始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2月下旬的第一百二十二号的《万国公报》(由沪广交学会出版)中,这一号登载了由李提摩太摘译、我国教士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晚清时我国的马克主义译介的诱因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重维度。晚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仅仅为摘译和节译,而且错讹较多,但是有助于国人接触和认知马克思主义。再讲民国史分期,本人是依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杨天石的分法。接着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厘定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厘定以及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厘定。最后进行“翻译史”释义:“翻译史”的性质和特征,“翻译史”的对象和方法,“翻译史”的旨趣和意义,“翻译史”的掘进和创新,文献综述。关于创新,本人认为,首先,欲创新必须温史;其次,欲创新必须“论从史出”;再次,欲创新必须多维思维;最后,欲创新必须实践。
     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12年)这一章,首先阐述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包括《泰西民法志》情况和《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不过,众所周知,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仅仅3个月,时间非常之短,众多理论翻译者这时都只顾侧耳倾听民国刚建时的隆隆政治惊雷,同时还在观察、思考、比较和观望之中,所以,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和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
     第三章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12至1928年),该章内容如下:1、袁世凯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12至1916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以及这一历史时期《共产党宣言》的翻译。2、皖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16至1920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的多维考量。3、直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0至1924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多维考量。4、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4至1928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多维考量。1920年的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当成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首种正式出版发行面世。《资本论》最早的部分中译文,是1920年10月上海出版的《国民》月刊第2卷第3号刊载的一篇署名费觉天译的《资本论自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特别重视。于此时期,我党培养了一大批工人阶级进步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翻译家,像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和传播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陈望道于1920年8月出版了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掀起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进步知识分子中间的传播热潮,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上)这一章,内容安排的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7—1937),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多维考量。“大革命”惨痛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开展独立的武装革命,脚踏实地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求索中国式革命发展道路。这一深刻转换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否定了国共关系中的右倾投降主义,而且正式开始拒斥唯书(马列经典)唯上(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在该阶段,苏俄替换日本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的主渠道,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被大量地译成汉语,主要包括:《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和利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等等。尤须指出的是,193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正式出版(译者华岗),《资本论》亦有4个译本。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中)这一章,首先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37至1945年),接着讲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的多维考量。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既为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圣地,亦是译介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工作的中枢。当时在国统区和日占区,我党依托秘密的组织系统,坚持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发行及传播工作。当时的上海,是我党出版发行的重点地区。比如,读书生活出版社于1938年出版发行了郭大力和王亚南翻译的3卷本《资本论》,同一年还出版发行了《中国问题评论集》(由沪珠林书店出版)、马恩合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译者郭沫若)及《马恩科学的文学论》。但囿于当时环境,抗日战争时期还无力将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全部翻译,并且翻译时经常出现乱删情况,导致质量上的欠缺和读者的精准理解。比如:第一,随意删节,导致了译文谬误。马列原文,只出节本时应把删节之处向读者讲清,否则会造成读者误读。第二,存在着过多的摘译,以应急需,但读者不能理解全貌和掌握全文精神实质。第三,一些转述不准确,比较断章取义。第四,翻译过程中有时随意加入自己的理解。在翻译时,一些译者有时不遵照原文,而加入自己感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中译本的质量。
     第六章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27至1949年)(下),该章内容如下:1、国共协商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45至1946年)。2、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1946至1949年),包括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貌,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多维考量。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很多地区的出版发行机构均陆续出版发行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然而,出版、发行及传播的工作是以各大解放区为基本阵地,像延安解放社在短短的几年间出版发行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本。
     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该章内容如下: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何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脉络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诉求,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八章结语,在学理层面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的基本规律,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脉络,总结了“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现实启示的基本视角。本文还设计了三个附录。附录1《建国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概述》,附录2《1949年后台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研究概述》,附录3《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研究概述》。
     通篇论文采用“史学史体例”,不仅将“通论”、“分论”有机融合,而且在笔墨泼洒上,“史”占约70%,“论”占约30%,以规避结构失衡。同时,本论文的拾遗补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补充不为大家所熟悉的、注重的经典著作翻译情况;二是对一些名气很小的译者对经典著作的翻译情况进行补遗。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的研究,仅仅看谁翻译了什么著作,而忽视多维考量,比如对译者“解读的解读”。本论文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三重维度,做好一段时期的析论和整个民国时期的析论,并指出其当代意蕴,尤其是深入反思当前今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This topic research significance has five points. First,Prove that Marxism in China is ahistorical choice, is the people's choice. Second,we may examine the history of politics,ideologyand culture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of ROC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sinicization,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and se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cholars of ROC.We may make sure of the history of sinicization,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and use marxism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Third,we may knowbetter the translators of RO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at marxist classics is the "root" ofinnovation,and should "dredge origins". Text and its translation are alive solidification of reality,and text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is not useless,because text is the carrier of thought. If we wantto discern serious marxist text interpretation,we must undertake sorting,collating…in order to "letmaterial talk itself ",and "take the theory from history". Fourth,from translation perspective, wemay draw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of ROC.Fifth, this topic content is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of ROC(1912-1949).So far,we have not monographs onit. So,this topic is original and pioneering.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belongs to the science of history.“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Classic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1912-1949)” is to have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chronological style of historical research,.This topic contents include the eight chapters and threeappendixe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first to speak reason: the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translation of marxist classics,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of marxist classics,the history stage of ROC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Yang Tianshi who is the researcher in modern history research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hen,formulate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the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of ROC. At last,make the related explanations of th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At the same time, ar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 Marxistclassics and translaitors.Also analyses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history.
     Chapter2is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of temporary Nanjing governmentperiod (1912). This chapte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marxist classics during the period,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during the period,including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 Record of Civil Law in the West " and " Communist party declaration ". This chapter nar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 Marxist classics and translaitors.Alsoanalyses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orthern warlord period (1912-1928). This chaptercontents are as follows:1. the translation of Yuan Shikai reign period(1912-1916), including theoverview and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mmunist Manifesto".2. Anhui Department warlord period(1916-1920),including the overview,many transl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3.Zhixi warlord reign period(1920-1924), including the overview, many translations and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4.Fengxi warlord reign period(1924-1928), including theoverview,many transl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 This chapter narrates somerepresentative Marxist classics(such as “Communist party declaration”,“Das Capital”,“theGerman ideology”.) and translaitors(such as Yun Daiying, Chen Wangdao).Also analyses some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translation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reign period (1927-1949)(above). This chapte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 the translation of first civil war between theChinese kuomintang and CPC (1927-1937), including the overview,many translations and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 This chapter nar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 Marxist classics (suchas “Communist party declaration”,“Das Capital”,“the German ideology”.)and translaitors(such asGuo Dali, Hua Gang).Also analyses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history.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translation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reign period (1927-1949)(middle). This chapte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1937-1945).2.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1937-1945),including the overview, urgent appeal, many transl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considerations.This chapter nar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 Marxist classics(such as “Communistparty declaration”,“Das Capital”,“the German ideology”.) and translaitors(such as Guo Moruo,Zhang Zhongshi).Also analyses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reign period(1927-1949)(below). This chapte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eriod of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kuomintang and CPC (1945-1946).2. the translation of secondtcivil war between the Chinese kuomintang and CPC (1946-1949), including the overview,manytranslations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iderations. This chapter narrates some representativeMarxist classics(such as “Communist party declaration”,“Das Capital”,“the German ideology”.)and translaitors. Also analyses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 of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seventh chapter is o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sinic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is chapte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1. the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including what is the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histor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of ROC,and the translation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2.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classic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including what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and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3. the translation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including what is the popularizationof marxism, the history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of ROC,the requirements of the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popularization which is necessary for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marxism,and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Epilogue"(The eight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sic law and context of the translation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of ROC,and analyses the basic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lso designsthree appendixes:1. th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marxism classics afterLiberation;2. th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marxism classics in Taiwan afterLiberation;3. the overview of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marxism classics abroad.
     This topic research uses "the style the history of history",to let "general analysis" and"concrete analysis"make an organic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avoid chaos and the broken style,70%of the dissertation is historical facts and30%is the discussion. The dissertation has twoadvantages:One is adding those Marxist classics which we are not familiar to; The other is addingthose translators who we are not familiar to.Through a lot of translations,shows the real things of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 in every period. Based on sinicization,modernization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interprets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marxist classics,and points outits contemporary implication.
引文
①时事译刊《西国近事汇编》是清末洋务派创办的唯一一份人文期刊,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份以国际时事为主要内容的中文译刊。它持续发行了27年(1872至1899年),当时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参见:乐正、郑翔贵.西国近事汇编及其亚洲报道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5,(2).
    ②丁守和.中国近代思潮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31.
    ①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英国的传教士。1870年2月12日被英浸礼会派来中国,在上海稍事休息后,北上山东烟台、青州传教,并学习中文。1886年11月,移居北京。1890年7月,应李鸿章之聘,在天津临时任《时报》主笔。次年10月,到上海接替韦廉臣为同文书会(广学会)的督办(后改称总干事)。他与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荃、孙中山等人有过接触,张之洞曾拨款1000两资助广学会,梁启超担任过他的中文秘书。他主持广学会达25年,出版《万国公报》等十几种报刊,40年间,出版2000多种书籍和小册子,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之一。1916年5月,辞去广学会总干事的职务回国。1919年4月20日在伦敦逝世。主要译著有:《在华四十五年》、《七国新学备要》、《天下五大洲各大国》、《百年一觉》、《欧洲八大帝王传》、《泰西新史揽要》、《新政策》等20多种。
    ②陈铨亚.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N].光明日报,1987-09-16.
    ③唐宝林.马克思主义何时传入中国[N].光明日报,1998-04-03.
    ④唐代望.中国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3).
    ①《共产党宣言》最早的日文译本是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合译的,于1904年11月13日在《平民新闻》第57号上发表了前半部,全部的日文译本则在1906年3月15日刊于《社会主义研究》。同年朱执信用笔名“蜇伸”译为汉语,刊于《民报》第2期。1908年,有署名“民鸣”的又译为汉语,连载在《天义报》的第15期和第
    19期上。无论日文译本和汉语译本在当时留学日本的我国学生中都很流行,影响了许多人的思想。比如,鲁迅是在1902年4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留学的,先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到1904年8月才转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在学医之前并未学习德文,因此,他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是在东京读到的日文译本和汉语译本的《共产党宣言》。
    ②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举办全球“最伟大哲学家”选举,经过一个月的评选,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把第二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远远地甩开。
    ③蔡尔康.大同学[J].万国公报,1899,(121):13.
    ④蔡尔康.大同学[J].万国公报,1899,(121):14.
    ⑤蔡尔康.大同学[J].万国公报,1899,(123):16.
    ⑥蔡尔康.大同学[J].万国公报,1899,(123):17.
    ①严复(1854.01.0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995.htm.
    ②《大同书》十卷,康有为(1858-1927)撰。始作于光绪十一年(1858)而主要成于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1901—1902)康有为避居印度期间,后又屡加增补。初稿名《人类公理》,后改《大同书》,取自《礼运》“大同”说。
    ③《论俄罗斯虚无党》写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收入《饮冰室合集》(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41年重印)。
    ④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①申叔.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N].天义报:(6).19071909:12.
    ②朱执信.朱执信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16―17.
    ③弗·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4.
    ④无政府主义来源于法文Anarchisme,音译为“安那其主义”,它反映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要求的一种社会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②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首次提出的。魏源是拥有当时第一流西方知识的大学者,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摘引自百度知道,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5013824.html.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52.
    ④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毛泽东生活档案:上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89.
    ⑤蛮夷戎狄,是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不少戎、狄、蛮、夷和华夏错杂在一起的。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在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鲁的西境也有戎人。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460399.htm.
    ①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47.
    ②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太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
    ①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26:64.
    ②梁启超.大同译书局叙例[N].时务报:第42册.1898-09-21.
    ③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48.
    ④孙中山.《民报》发刊词[M].载《民报》第1号.
    ⑤朱执信.朱执信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0.
    ①孙中山.孙中山文集:上卷[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325.
    ②申叔.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N].天义报:(6).19071909.
    ③丁守和.中国近代思潮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56.
    ④杨天石:笔名苏人、江东阳、吴之民、梁之彦等,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
    ①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65.
    ②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1.
    ③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目标、方法和新方向(The Pursuit of History:Aims, Methods and NewDirections in the Studyof Modern History(4thedition)[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
    ④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9.
    ①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16.
    ②瞿林东.近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展[J].史学月刊,2003,(10):15.
    ①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33.
    ①约翰·托什.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目标、方法和新方向(The Pursuit of History:Aims, Methods and NewDirections in the Studyof Modern History(4thedition))[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4.
    ②Berman Antoine.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M],translated by S. Heyvaer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2:1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467.
    ①袁世凯(1859.09.16-1916.06.06),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但后来在杨度等立宪人士的鼓惑下复辟称帝被推翻。摘引自百度百科,
    ①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7.
    ②李大钊(1889.10.29-1927.04.28)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800.htm.
    ①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3852.htm.
    ①陈独秀(1879-1942.05.27)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752.htm.
    ②毛泽东(1893.12.26-1976.09.09)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
    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689.htm.
    ①戴季陶.从经济上观察中国乱源[J].建设:第1卷(2),1919-09.
    ②戴季陶.工读互助固团与资本家的生产制[J].新青年:第7卷(5),1920-04.
    ③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二大决定参加共产国际,成为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1010.
    ②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507.
    ③朱执信.朱执信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44-45.
    ④出自《礼记礼运》。
    ⑤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⑥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517.
    ①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11-712.
    ②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③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北京:三联书店,1984:178.
    ⑤施存统(1898—1970),早期活动家、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参与了东京共产主义小组的组建工作。建国后曾任劳动部副部长、民主建国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等。施存统任团中央书记期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共产国际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中对施存统予以充分肯定。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98846.htm.
    ⑥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89.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①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5.
    ②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6.
    ③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7.
    ④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8.
    ⑤先进(李汉俊).最近上海的罢工风潮[J].星期评论,1919,(21).
    ⑥朱乔森.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6.
    ①顾永丰,金功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②《解放与改造》1919年9月1日创刊北京,半月刊,32开本。由新学会发行,上海棋盘街文明书局代印。该刊由梁启超、张东荪、俞颂华主编,系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理论刊物。1920年9月第3卷起,改名为《改造》。
    ③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④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5.
    ①基尔特社会主义,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拘泥于地方的、狭隘的、带有手工业气息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基尔特是拉丁文译音,意即同业联合或行会,故又称“行会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彭蒂、奥尔雷奇、霍布逊和柯尔等。主要代表作有彭蒂的《恢复基尔特制度》、柯尔的《劳工世界》和《工业自治》等。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工资制度”无论从经济上、道德上、心理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看,都是一种罪恶和欺骗,压制劳动者的创造本能,使资本家不劳而获,主张根本废除“工资制度”,建立工人监督工业的制度;为了完成社会改革的使命,主张改组工会,扩大工会的范围,把所有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包括在内,把各个工会合并成较大的团体,以形成统一的力量;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应以基尔特为社会单位,按着职业性质不同分成若干基尔特组织,由高度集权的全国基尔特来统一领导,用基尔特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十分庞杂,带有很强的折衷主义的性质。它采用折衷的办法,力图把中世纪行会手工业的狭隘思想同现代资本主义思想、无政府工团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思想混合起来。它实质是否认国家的阶级性,诱使工人阶级脱离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基尔特社会主义对中国人说来也并不陌生,1918年至1921年,中国的研究系分子也曾大肆宣传过基尔特社会主义。摘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见http://myy.cass.cn/file/2006012023815.html.
    ②李其驹、王炯华、张耀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1.
    ①[日]河上肇.见于资本论的唯物史观[J].建设,1920年8月第2卷(6).
    ①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①张伟良.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探源[J].中共党史研究(京),1992(4):20-26.
    ②山川均(Yamakawa Hitoshi,1880-1958)日本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冈山县人。同志社大学肄业。1900年因发行《青年的福音》杂志入狱。1906年参加日本社会党,编辑《平民新闻》杂志。1907年因赤旗事件等被捕入狱。1910年出狱后,遇“大逆事件”回乡。1916年加入卖文社,撰文批判民本主义,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人物。1920年发起组织日本社会主义同盟。1922年参与创立日本共产党,发表《无产阶级运动的方向转变》一文,主张无产政党联合。1923年鼓吹取消主义,未经党的代表大会讨论,宣布取消日本共产党,成为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代表。1927年12月与猪俣津南雄等创办《劳农》杂志,成为劳农派理论家,反对日本共产党的两阶段革命论。1928年经日本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开除出党。1937年在人民阵线事件中被捕,193
    9被保释出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提倡组织民主人民阵线,翌年创办《前进》杂志,1951年组织“社会主义协会”。著有《无产阶级的政治运动》、《日本民主革命论》。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79527.htm.
    ①成仿吾(1897—1984),原名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今湖南新化县人。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4975.htm.
    ②见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fjrb/gb/content/2001-07/30/content_83231.htm.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
    ④徐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变化及发展前景[J].东方论坛,2002,(1):44.
    ②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2.
    ③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1.
    ①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4.
    ②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505.
    ③王永样.论青年周思来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形成特点[J].南开学报,1998,(4).
    ④张静如,齐卫平.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引进阶段[J].中共党史研究.1998,(3).
    ⑤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139.
    ⑥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l13.
    ⑦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16.
    ①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等
    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回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4402.htm.
    ②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291.
    ③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6—87.
    ④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7.
    ⑤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339.
    ⑥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52.
    ⑦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340.
    ⑧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341.
    ⑨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151.
    ⑩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344.
    11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87.
    ①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16.
    ②萧三(1896-1983)现代诗人。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原名萧子嶂,萧子升之弟,又名?萧﹑爱梅等笔名。他就读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萧瑜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早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运动。萧三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1951)和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都广泛流传。他主张:“诗歌可比子弹和刺刀”﹐新诗“要向民歌学习﹐向古典诗歌学习”(《萧三诗选?自序》)。他的诗感情强烈﹐语言流畅﹑通俗﹐在创作风格上力求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他的主要诗集有《和平之路》(1952)﹑《友谊之路》(1959)﹑《萧三诗选》(1960)和《伏枥集》(1963)等。他在苏联用俄文写作出版的诗集有《湘笛集》﹑《我们的命运是这样的》﹑《埃弥?萧诗集》和《萧三诗选》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了多种文字。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他还翻译了《列宁论文化与艺术》以及一些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44702.htm.
    ③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512.
    ④新民学会文献汇编[M].长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16.
    ⑤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244.
    ①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3.
    ②景凯旋.何谓“"知识分子”?[J].书屋,2006,(5).
    ③见ttp://www.pep.com.cn/gzls/js/tbjx/kb/jsys/8s/201008/t20100830_832839.htm.
    ④见ttp://www.pep.com.cn/gzls/js/tbjx/kb/jsys/8s/201008/t20100830_832839.htm.
    ①蒋光慈(1901—1931),原名侠僧,笔名光赤,六安人。“五四”时期参加芜湖地区学生运动。民国10年(1
    921)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民国16年与阿英、孟超等人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拓荒者》等文学杂志,宣传革命文学。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野祭》、《冲出重围的月亮》等。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2291.htm.
    ①该论断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②柯柏年(1904-1985),原名李春蕃,笔名马丽英、丽英、福英等。出生於广东潮安城(今潮州湘桥区)。中共早期党员之一,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主要译著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农业税的意义》、《社会革命论》、《社会问题大纲》、《辩证法的邂辑》、《法国的革命和反革命》、《马恩通信选集》、《拿破仑第三政变记》、《法兰西阶段斗争》、《经济学辞典》等。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945718.htm#4.
    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0.
    ②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5.
    ①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5.
    ①黄楠森,庄福龄,林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246.
    ②1929年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在上海创办的地下出版发行机构。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上海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原由出版发行部创办的公开出版发行机构──上海书店被迫转入地下。1928年,曾用无产阶级书店的名义出书。1929年上海书店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又建立华兴书局,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出版发行了相当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私营书店、书摊及其他途径发行到读者手里。该局1932年结束。
    ①侯外庐.关于<资本论>翻译工作二、三事[N].上海:文汇报,1957-03—20.
    ②莫斯科东方大学,二十年代初俄共(布)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革命干部的政治大学,简称东方大学。1921年1
    0月21日正式开学。该校的主要任务是为苏联东部地区培养民族干部和为东方各国培养革命工作干部。学生来源多数是农民和工人,也有一些学生、职员和知识分子。该校学制初为七个月,后改为三年。设有党的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会运动、经济、行政法律等系。二十年代中期,学校分为苏联东方部和外国部两个部。外国部设有中文、朝文、日文、土耳其文、法文、英文和俄文七个班。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曾在中文班主修社会学课程。共产国际派代表参加该校最高领导机构。1925年秋,莫斯科中山大学创办,东方大学的部分教员和中国学生转到中山大学。1930年中山大学停办之后,东方大学重新开设中国班。1937年,东方大学分成两个独立的单位,一个是只收苏联学生的东方大学;另一个是只收外国学生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所。1938年,东方大学停办。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048163.htm.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63.
    ②见该书“译者言”。
    ③见该书第三分册《译者言》。
    ①侯外庐.关于《资本论》翻译工作二、三事[N].上海:文汇报,1957-03-20.
    ②侯外庐.关于《资本论》翻译工作二、三事[N].上海:文汇报,1957-03-20.
    ③侯外庐.关于《资本论》翻译工作二、三事[N].上海:文汇报,1957-03-20.
    ①侯外庐.关于《资本论》翻译工作二、三事[N].上海:文汇报,1957-03-20.
    ②见该书第1卷上册《译者的话》。
    ③见该书第1卷上册《译者的话》。
    ①亚东图书馆,1913年春,汪孟邹在上海成立了亚东图书馆,并在当时上海各报刊登《上海亚东图书馆宣言》。亚东图书馆位于上海市西藏中路.在中国近代出版业中,他是一家颇著影响的图书馆.假如从它的前身芜湖科学图书社算起,馆史达半个世纪.它是戊戌唯新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个历史时期中产生的,所以,有人称它是“唯新与革命的产物”。它在数十年的经营中,走过了不凡的历程。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它的草创时期,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是它的黄金时代,大革命失败后,开始走下坡路。“亚东”及其前身对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亚东图书馆的创始人汪孟邹,是绩溪县城内白石鼓热门。早年受业于教育家胡子承门下,中秀才后,入江南陆师学堂深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他的业师胡子承提议下,由朋友周栋臣出面邀了1200元的股子,在芜湖街上徽州会馆隔壁办起了科学图书馆社,为安徽省第一家新书店。该社主要代兽全国各地出版的新文化书刊,兼营仪器、文具等。摘自徐州徽商网,见http://www.xz-hs.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38.
    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辩证法经典[M].程始仁译.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48.
    ③张东荪.唯物辩证法论战[M].北平民友书局,1934:135.
    ①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江西九江市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夫人劳君展(1900-1976),湖南长沙人,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留学,毕业于巴黎大学,曾师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劳君展结婚。建国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地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他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委,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许德珩同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92812.htm.
    ②冯雪峰(1903.06.02—1976.01.31),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浙江义乌人赤岸乡神坛村人。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4034.htm.
    ①杨贤江(1895—1931),字英甫,笔名有李浩吾、李膺扬、柳岛生等,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故居位于长河镇贤江村,此地旧属余姚县,原名七甲村、杨家村,后改称分江市村,1995年为纪念杨贤江诞辰100周年被命名为贤江村。1929年5月返沪后,杨贤江担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继续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并发起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长期以来,在繁重工作和颠沛生活的双重压力下,杨贤江积劳成疾,1931年7月赴日医治无效,8月9日病逝长崎,终年36岁。在短暂的一生中,杨贤江为革命鞠躬尽瘁,留下了300万字的精神财富,其中有专著(包括译著)8部、论文(包括译文)386篇,为中国革命,特别是教育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摘引自慈溪市博物馆资料,见http://www.yueyao.com/news/open.asp?id=94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4.
    ③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6.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692.
    ⑤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8.
    ⑥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9.
    ①谭辅之.最近的中国哲学界[J].文化建设,1936(6).
    ②王独清,陕西蒲城人,1898年生,1940年辞世。1913年考进三秦公学学习英文。16岁开始写笔记式杂文和政论文章。后被《泰镜日报》聘为总编辑。1915年离家到上海。不久,东渡日本,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两年后返回上海。任《救国日报》编辑。生于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1920年赴法国留学,并研究和考察欧洲古典建筑艺术。1952年底回国,1926年去广州,经郑伯奇介绍加入创造社,曾任理事,并主编《创造月刊》,成为该社后期主要诗人之一。同时任广东中山文科学长。1929年9月任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1930年主编《开展月刊》。著有诗集《圣母像前》、《死前》、《埃及人》、《威尼市》、《锻炼》、《独清诗选》《我从CAFE中出来》等多种。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07100.htm.
    ③王独清.创造社与中国文化过程[J].文艺新闻,1931(11).
    ④冯乃超革命活动家、教育家,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翻译作品常用笔名冯子韬。原籍广东省南海县盐步区秀水乡,今南海市盐步镇东秀乡高村。1901年10月12日出生于日本横滨华侨家庭,是日本著名侨领、横滨兴中会主干冯镜如、冯紫珊的后裔。李书城女婿。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75027.htm.
    ⑤冯乃超.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J].新文学史料,1986(3).
    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257.
    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67.
    ⑧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0.
    ⑨李初梨,重庆江津人,1900年4月生。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厅主任。1951年起任中联部副部长、党委书记。他是中共第七、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242497.htm.
    ①彭康.前奏曲[M].上海:江南书店,1929:152.
    ①徐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前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4.
    ①张如心.论创造性的学习[J].延安:解放周刊:第7卷(第131期).
    ②《解放》二周年纪念[J].延安:解放:第70期,1939-05-01.
    ③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题资料网,http://www.cass.net.cn/zhuanti/2009wusi/show_News_wusi.asp?id=788.
    ④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2.
    ①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丙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6:247.
    ②黄楠森,庄福龄,林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411—412.
    ③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提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汪晖看来,在共产主义运动范畴内提出“民族”问题有着具体的政治含义和历史背景:通过诉诸“民族”问题,获得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民族自主性。更通俗的说,摆脱共产国际的支配,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权的政党。“民族形式”既不是“地方形式”,也不是“旧形式”,而是一种现代的、超越地方性的形式,是一种新的创制。“创造性”是“民族形式”的主要特点之一,从而表明“民族形式”的问题与现代性的关系。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495—1498.
    ④成仿吾(1897—1984),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
    ①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开展文献学研究,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例如,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地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通过专科文献学的研究,有益于对各学科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古典文献学应该算是文学类或是中文类,抑或汉语言文学。它包括的东西很多。它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古典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41810.htm#6.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郭沫若译.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4.
    ①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9.
    ②郭沫若.沫若文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85.
    ③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J].王训昭,卢正言,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86:297.
    ①文天行.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艺思想[J].郭沫若研究学会(乐山),重庆地区中国抗战文艺研究会,抗战时期的郭沫若[C],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58.
    ②谭洛非.抗战时期的郭沫若[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3.
    ②郭沫若.抗战与文化[J].王训昭,卢正言,郭沫若研究资料: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90.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郭沫若译.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80.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郭沫若译.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6.
    ②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179.
    ③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180—184.
    ④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184—186.
    ①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187.
    ①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5.
    ②即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Bruno,1548-1600),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布鲁诺信奉哥白尼学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被革除了教籍。公元1576年,年仅28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他四海为家,在日内瓦、图卢兹、巴黎、伦敦、维登堡和其他许多城市都居住过。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1592年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等“罪名”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主要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诺亚方舟》等。由于布鲁诺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哥白尼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但天主教会认为这种科学对他们是莫大的威胁,
    ②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3.
    ③周建人.科学的由来和它在中国不发达的原因[J].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宣传部,周建人文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223.
    ④周建人.中国的实用主义害[J].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宣传部,周建人文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①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1.
    ②谢德铣.周建人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41.
    ③谢德铣.周建人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42.
    ①马恩的原话:“所有权的最初形式是宗族所有权。它和生产的未发达阶段相应。”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
    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9.
    ②周建人的注释为:“德文为Stammeigentum, Stamm有家族,宗族,部落,种族等意义。这里译作宗族(虽然有些书上常常译为种族的)。又,马恩初期的著作,把家族看作社会的单位,但后来意见稍有改变,以后还要再说明。”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10.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97.
    ④马恩的原话为:“德意志的批判,一直到最后的努力为止,从没有离开过哲学的领域。它没有考验过一般的哲学前提,全部的研究是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土壤上长发起来的。”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
    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3.
    ⑤周建人的注释为:“Voraussetzung平常当作理论的‘预先推断’解,马克思用作发展过程进行的实际条件,
    ④马恩的原话为:“这种‘分离’,(用这名辞,哲学家们应当了解)当然,如要消灭,只有二个实际的前提,要它成为‘不能容忍的’力量,即人们对它发生革命的力量,就是必须使大群的人成为‘无产’,并且同时,现
    ①马恩的原话为:“上面我们的考察系从生产工具出发,并且我们看到某些工业阶段上私有财产的必然。在採取工业时代,私有财产还和劳动相合一;在小工业及一切农业直到现在,财产为既有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了;在大工业里,生产工具和私有财产中间的矛盾是大工业的产物,并且只能随同它出现。也只有随着大工业,私有财产的消灭成为可能。”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上海:珠林书店,1941:86.
    ②周建人的注解为:“原文industrie extractive,为原始经济时代的工业,人们採取和猎取自然的产物。”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87.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4.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⑤马恩的原话为:“交通的形式,系受一切以前历史时代既存的生产力所决定,回过来决定这些的,是公民社会。”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34.
    ①周建人的注解为:“公民社会,原文作Burgerliche Gesellschaft,常被译为资产社会,但原意思是‘文明社会’,即指有政治,法律等等的社会和‘自然的’即原始社会相对待。在十八世纪,资产者的理论家提出来以攻击阻碍私有财产自由蓄积的政策。如后来调整个人间关系的法律称为民法,调整国家和公团体间的法律叫做公法。可以看出这里所指是公民社会。亦译作市民社会。”参见:马克思.德意志观念体系[M].克士译.上海:珠林书店,1941:35.
    ②即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出身于古罗马Arpinum的奴隶主骑士家庭,以善于雄辩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从事过律师工作,后进入政界。开始时期倾向平民派,以后成为贵族派。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在后三头政治联盟成立后被三头之一的政敌马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公元前
    82年—前30年)派人杀害于Formia。摘引自百度百科,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77526.htm#sub77526.
    ①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41—43.
    ②何思敬:中国哲学家,法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浙江人。幼勤奋好学。13岁丧父,进书肆当学徒,后转银行打杂。1912年,进日本中等美术工艺学校学习。1920年秋,以优秀成绩取得中国政府的官费生资格,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美学、德文和社会学。1926年春,又入帝大研究院进修。受经济学家河上肇教授影响,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参加帝国大学师生进步活动。1923年入创造社,以何畏笔名发表文章。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85.htm.
    ①邹韬奋(1895.11.05-1944.07.24),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汉族,江西省余江县人。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南洋公学中院,1919年由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3740.htm.
    ②于光远,男,1915年生,上海人。原姓郁,名锺正,于光远是入党后起的名字。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34年由上海大同大学转入清华大学,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兼任延安中山图书馆主任。历任中共中央图书馆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教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委,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
    ①张申府(1893—1986),名崧年,张岱年之兄,中国共产党三个主要创始人之一。张国焘由他介绍进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又与周恩来一起介绍朱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张申府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利用讲坛宣传爱国主义,并投身于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申府到了武汉,1938年7月,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了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大会,张申府与“救国会”的沈钧儒等六人被聘为第一届参政员。19
    42年申府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并任中央党委。1946年1月他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7年初,他回到北平,1948年写了一篇《呼吁和平》的文章,受到共产党人和民盟领导人的批判。1957年被认为是右派分子,1960年摘帽。他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直到1979年才获彻底平反,后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辞世,享年93岁。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95375.htm.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③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1148/71165/4972229.html.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29.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0.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l939一194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杜,1989一1994。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l941一194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一1994.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⑤曾涌泉(1902.05.15-1996.11.02)四川省新都县桂林乡人。原名吴大猷,曾用名集之、赤裸、梓材等。早年留学苏联,建国前长期在军队工作。曾任中央军委编译局局长兼延安俄文学校校长、石家庄警备司令等职。建国后,历任驻苏联使馆公使衔参赞(1949.10-1952)、驻波兰大使(1952.09-1955.01)、驻民主德国大使(1955.04-1957.05)、驻罗马尼亚大使(1966.03-1966.10)等职。1979年2月任外交部顾问。是第十一届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64351.htm.
    ⑥见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0446/30452/2207312.html.
    ①大卫·梁赞诺夫.梁赞诺夫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夏凡)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9.
    ①吴恩裕.德意志意识形态[J].新经济半月刊,1940,(3):75.
    ①吴恩裕.德意志意识形态[J].新经济半月刊,1940,(3):76.
    ②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0.
    ①见http://www.chqsw.com/lw/zclw/mk/200810/5864.html.
    ②萧向荣(1910-1976),原名萧木元,广东梅县人。早年入东山中学就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春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左派新学生社活动。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任共青团梅县县委秘书。1
    92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调任共青团兴宁县特支书记兼县农民协会秘书,参加农民运动。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8年12月调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创办八路军《军政杂志》,任主编,撰写了大量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文章。1943年4月改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解放战争初期率联防军直属队大部分人员到哈尔滨,
    ①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http://baike.baidu.com/view/59460.htm.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①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2.
    ②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3.
    ③王学文(1895-1985),原名王守椿。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53618.htm#1.
    ④叶剑英(1897.04.28-1986.10.22)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812.htm.
    ⑤黄士安、赵广、王延.毛泽东和延安时代[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62.
    ⑥焦敏之(1906—1980),又叫焦有功,字敏之,忻县城内东街人,1906年出生,忻县高等小学九班学生。后考
    ①董秋斯,汉族,男,(1899-1969),原名绍明,文学翻译家。下隶静海(今属天津)人。192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同年底参加北伐战争,主编《血路》月肼。1930年参加左联和社联的发起工作,并主编《国际》月刊。1945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并任《民主》周刊编委。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席、《翻译》月刊主编、中国作协编审、《世界文学》副主编。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有「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奥兹本《高原牛的家》,「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苏」革拉特珂夫《士敏土》,《杰克伦敦传》、《红马驹》、《跪在上升的太阳下》、《卡尔·马克思》、《佳作》、《马背上的水手》、《烟草路》等。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57648.htm.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9.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4.
    ③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④王稼祥(1906-1974),安徽宣城泾县厚岸村人。原名嘉祥,又名稼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4495.htm.
    ⑤黄士安、赵广、王延.毛泽东和延安时代[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41.
    ⑥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是校友,是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1919年赴法国留学,后参与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八七会议后,李维汉一度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解放后任中共统战部部长。其夫人金维映曾为邓小平第二任妻子,1941年在莫斯科的精神病院里担任志愿护士时被德军轰炸机空袭炸弹炸死。其子李铁映、李铁林也均在中国共产党内先后身居要职。摘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81217.htm.
    ⑦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430.
    ①黄士安、赵广、王延,毛泽东和延安时代[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9.
    ①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要求国民政府实行以下紧急措施,以奠定和平建议的基础:“1.承认中国解放区的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撤退包围与进攻解放区的军队,以便立即实现和平,避免内战。2.划定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华南抗日纵队接受日军投降的地区,并给他们以参加处置日本的一切工作的权利,以昭公允。3.严惩汉奸,解散伪军。4.公平合理地整编军队、办理复员,救济难胞,减轻赋税,以苏民困。5.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取消一切妨碍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取消特务机关,释放爱国政治犯。6.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项重大问题,制定民主的施政纲领,结束训政,成立举国一致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并筹备自由无拘束的普选的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愿意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引自人民网资料,见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25/2778.html.
    ①摘自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0446/30452/2200673.html.
    ②见中共中央1945年8月25日发表的《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①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物质范畴的分析,给物质下了完整而准确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概念,具有以下三方面内容:1.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摘引自百度百科,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5675.htm#6.
    ①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47.
    ②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27.
    ③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326.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17.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16.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90.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2.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3.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08.
    ⑤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5.
    ①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3.
    ②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2—233.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64-1266.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70.
    ①摘引自百度百科“九月会议”,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379725.htm.
    ②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0—1341.
    ①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178.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157.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5.
    ④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596.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37.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③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0.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
    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3.
    ⑥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420.
    ①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472.
    ①陈晋.一九三八年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一次争论[J].中共党史研究,1990(6).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24.
    ①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069.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4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6.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社,1995:284.
    ③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1.
    ①转引自:中国人民人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下[M].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79:187.
    ②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89.
    ③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5.
    ④杨其刚.本校概况[J].黄埔月刊,1927,(3):21.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①陈至立.中共国产党建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62.
    ②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166一167.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6.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③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3.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03.
    ③舒远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0.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29.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8.
    ④冯梦龙.警世通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71.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①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28.
    ①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91.
    ①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翻译一度被视作教条主义滋生的根源,设在马列学院的马列著作编译部被撤销,柯柏年的英文水平较高,译著也多,被指斥为“教条主义典型”。后来毛泽东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参见李魁庆:《历经沧桑淡泊名利——缅怀潮籍外交家、翻译家柯柏年》,载《汕头日报》2005-06-05。柯柏年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的理论思考,可参见柯柏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问题》,载《翻译通讯》1951年12月第3卷第5期。
    ②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069.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5.
    ①“三大全集”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我国建国后在出版发行“三大全集”时,还经常出版发行其“补卷”。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郭沫若译)[M].上海:言行出版社,1938.
    [2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观念体系(克士译)[M].上海:珠林书店,1941.
    [2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7]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8]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辩证法经典(程始仁译)[M].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
    [29]马克思,恩格斯.新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王苏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0]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吴恩裕译)[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简要介绍编写组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简要介绍[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
    [32]恩格斯.机械论的唯物论批判(杨东莼,宁敦伍译)[M].上海:上海昆仑书店,1932.
    [3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2.
    [34]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5]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6]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7]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8]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9]列宁.列宁选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0]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2]斯大林.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4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8]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9]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50]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2]朱德.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
    [5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9]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泰西民法志[M].上海:上海广学会,1912.
    [2]郑次川译.科学的社会主义[M].上海:上海群益书社,1920.
    [3]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M].上海: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
    [4]袁让.工钱劳动与资本[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21.
    [5]李立译.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21.
    [6]李立译.劳农会的建设[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21.
    [7]沈泽民译.讨论进行计划书[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21.
    [8]李季译.价值价格和利润[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9]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26.
    [10]朱执信.朱执信集:下册[M].上海:民智书局,1928.
    [11]彭康.前奏曲[M].上海:江南书店,1929.
    [12]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丙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编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14]中央编译局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2—3期[M].北京:三联书店,1959.
    [15]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6]斯大林全集(1—13卷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列宁全集索引(第1—35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8]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63.
    [19]中山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选集(第2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64.
    [20]人民出版社编.列宁全集目录(1—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1]人民出版社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目录(1—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2]中央编译局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1期[M].北京:三联书店,1978.
    [23]朱执信.朱执信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4]一大前后[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
    [25]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6]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7]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8]茅盾.茅盾译文选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29]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0]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1]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2]北京图书馆马列著作研究室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译文综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3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恩室.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列宁全集索引(第1—35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6]林茂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杜,1984.
    [37]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
    [38]陈独秀文章选编:中[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9]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40]叶汝贤.唯物史观和人道主义异化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41]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42]中共中央马思列斯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1—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86.
    [4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4]王训昭.郭沫若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5]冯景源.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6]李忠尚.“新马克思主义”析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8]乐志强.《德意志意识形态》简明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49]马迅.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习与探讨[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5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5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54]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5]张积玉,王柜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张仲实[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6]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7]秦川,文化巨人郭沫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58]高光,阎树森,马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59]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60]唐少杰.哲学中革命变革的实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意义[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61]黄士安、赵广、王延.毛泽东和延安时代[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2]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4]黄楠森,庄福龄,林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65]赵常林,理性与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评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6]马德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67]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毛泽东生活档案:上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
    [68]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
    [69]刘怀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沉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70]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2]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年)[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4]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6]王令金、李元峰、张祥云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77]王岩:整合·超越:市场经济视域中的集体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8]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上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9]唐正芒等.中国西部抗战文化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80]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1]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1、2、3、4、5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83]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4]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5]欧阳英.走进西方政治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6]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7]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88]王玉樑.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9]樊和平.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0]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1]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2]李惠斌,叶汝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3]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4]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5]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6]俞可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1、2、3、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97]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8]赵剑英,叶汝贤.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9]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0]李惠斌,叶汝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1]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2]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申叔.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N].天义报:(6).19071909:12.
    [2]万国公报:121—124册[N].上海广学会,1899.
    [3]新民丛报:1902—1904[N].
    [4]《民报》第2号和第3号(1905—1906)[N].
    [5]《译书汇编》:1902—1904[J].
    [6]《天义报》1908年2—5月第16—19卷[N].
    [7]1919年《每周评论》第16期[J].
    [8]《晨报》:1919-1920[N].
    [9]1919年的《国民》第2卷[J].
    [10]1920年《东方杂志》第17卷[J].
    [11]《民国日报》:1916-1920[N].
    [12]申府.辩证法的唯物论[J].清华周刊,1934,(1).
    [13]江振声.评张东荪唯物辩证法论战[J].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4).
    [14]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
    [15]吴恩裕.德意志意识形态[J].新经济半月刊,1940,(3).
    [16]吴恩裕.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法[J].青年中国季刊,1941,(2).
    [17]吴恩裕.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J].社会科学季刊,1943,(1).
    [18]民熹.评吴恩裕著《唯物史观精义》[J].世纪评论,1948,(10).
    [1]许渊冲.谈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中国翻译学落后于西方吗?[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2]王晓元.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中国翻译,1999,(2).
    [3]王东风.一只看不见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操纵[J].中国翻译,2003,(5).
    [4]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5).
    [5]孙艺风.跨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兼论翻译的功能与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
    [6]英格·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结果[J].柴方国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3).
    [7]黄枬森.《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
    [8]张一兵.一个被删除的哲学文本存在——德波林《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一文的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7,(3).
    [9]张一兵.从分工到现实的世界历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种经济学的现实批判话语[J].江苏社会科学,1998,(6).
    [10]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11]张志丹,侯惠勤.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探要[J].学海,2007,(4).
    [12]朱进东.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基础批判[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13]丰子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4]朱德生,李登贵.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50周年[J].哲学研究,1995,(11).
    [15]张奎良.实践人学:马克思哲学的最终归结——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诞生160周年[J].哲学研究,2006,(5).
    [16]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7]鲁克俭.“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不能无视版本研究的新成果——评张一兵“《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代译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
    [18]聂锦芳.文本的命运(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J].河北学刊,2007,(4).
    [19]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0]张研彬.略论历史人物评价底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1954,(8).
    [21]李泽厚.全国广泛展开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斗争[J].哲学研究,1955,(1).
    [22]林里夫.论决定我国过渡时期的各种生产底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法则[J].经济研究,1955,(2).
    [23]李泽厚.论康有为的“大同书”[J].文史哲,1955,(2).
    [24]王忍之.对“中国通史简编”的几点意见[J].教学与研究,1955,(3).
    [25]陆季蕃.资产阶级国会制度的批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1).
    [26]许宏杰.拜占庭封建化过程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56,(2).
    [27]唐钺.对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J].哲学研究,1956,(2).
    [28]桂灿昆.批判美英音位学中唯心的理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3).
    [29]黄枬森,王庆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3).
    [30]人民日报编辑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J].文史哲,1956,(6).
    [31]高放.关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特点[J].新建设,1956,(12).
    [32]马克思,恩格斯.“莱茵年鉴”或“真正社会主义”的哲学(初鸣)译[M].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7,(1)、(2).
    [33]孙叔平.试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7,(1).
    [34]彭飞.人的心理的实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7,(3).
    [35]黄枬森.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J].新建设,1957,(3).
    [36]孙叔平.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J].哲学研究,1962,(3).
    [37]肖前.论条件[J].哲学研究,1962,(4).
    [38]肖林.意识是社会的产物[J].教学与研究,1962,(4).
    [39]郭一岑.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学派的物理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4).
    [40]古怡祥.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J].教学与研究,1962,(4).
    [41]石梁人.试论道德的阶极性——读书笔记之二[J].学术月刊,1962,(4).
    [42]余长河.关于劳动组织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J].经济研究,1962,(7).
    [43]裴文中.谈“人”与“不是人”[J].历史教学,1962,(8).
    [44]官美蝶.“公共必要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吗?——与于凤村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62,(9).
    [45]满都尔图.狩猎经济与鄂伦春人的社会发展[J].民族团结,1962,(10).
    [46]李文海.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民权”观[J].历史教学,1962,(10).
    [47]汤在新,曾启贤.《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没有否定“按劳分配”,也没有提出“按需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
    [4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手稿片段(王福民)译[M].哲学译丛,1978,(2).
    [49]李静梅.浅谈“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性——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0).
    [50]张爱武.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与西方全球化理论比较研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
    [51]卜祥记.呈现形而上学的根基——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J].江淮论坛,2004,(2).
    [52]丰子义.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4,(3).
    [53]刘明松.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看经济全球化[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54]颜谱.《德意志意识形态》制度思想探要[J].山东社会科学,2004,(7).
    [55]胡为雄.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4,(8).
    [56[日]大石高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J].田长英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
    [57][日]平子友长.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论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58]申府.辩证法的唯物论[J].清华周刊,1934,(1).
    [59]江振声.评张东荪唯物辩证法论战[J].光华大学半月刊,1934,(4).
    [60]岂凡.德意志意识形态[J].哲学月刊,1940,1,(2).
    [61]吴恩裕.德意志意识形态[J].新经济半月刊,1940,(3).
    [62]吴恩裕.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法[J].青年中国季刊,1941,(2).
    [63]吴恩裕.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J].社会科学季刊,1943,(1).
    [64]民熹.评吴恩裕著《唯物史观精义》[J].世纪评论,1948,(10).
    [65][德]英格·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解构(柴方国)译[J].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2).
    [66][日]小林一穗.《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文献问题(韩立新)译[J].南京社会科学,2005,(4).
    [67][日]小林昌人.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学价值[J].南京大学学报,2005,(5).
    [68][日]吉田宪夫.《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论的扬弃和物象化论的奠基[J].南京大学学报,2005,(5).
    [69][日]小林一穗.第1卷第1章《费尔巴哈》的文献问题(韩立新)译[J].南京社会科学,2005,(8).
    [70][日]大石高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J].田长英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
    [71][日]平子友长.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论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
    [72][日]大村泉,涩谷正,平子友长.MEGAZ《德意志意识形态》之编辑与广松涉版的根本问题(彭曦)译[J].学术月刊,2007,(1).
    [73][日]内田弘.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资本论》形成史上的意义(赵仲明)译[J].现代哲学,2007,(5).
    [74][日]涩谷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田文)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5][日]平子友长.MEGA2第I部门第5卷附录《德意志意识形态》CD—ROM版的编辑问题(田文)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6][韩]郑文吉.《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重构——关于梁赞诺夫版以来各版本的比较研究(彭曦)译[J].南京大学学报,2008,(2).
    [77][韩]郑文吉.评涩谷正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Ⅰ·费尔巴哈”章)(尹海燕)译[J].国外理论动态,2009,(10).
    [78]张守刚.“天才论”是林彪“复礼”的理论纲领——揭露和批判林彪的反动世界观及其根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4,(1).
    [79]燕枫.大观园里奴隶们的反抗斗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1).
    [80]许永璋.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斗争——学习《共产党宣言》笔记之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3).
    [81]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大学历史系《社会发展简史》编写组.社会发展简史(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4).
    [82]董俊.相对论研究领域中的资产阶级观点必须批判[J].物理,1975,(2).
    [83]闻军.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学习革命样板戏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经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3).
    [84]卫今.试论我国最早的阶级分化——原始社会文物考古资料的一些分析[J].文物,1976,(8).
    [85]汤在新,曾启贤.《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没有否定“按劳分配”,也没有提出“按需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
    [86]朱光潜.美必然是意识形态性的——答李泽厚洪毅然两同志[J].学术月刊,1958,(1).
    [87]洪毅然.美是不是意识形态——评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及其他[J].学术月刊,1958,(1).
    [88]艾思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J].哲学研究,1958,(3).
    [89]奚原.历史科学研究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J].学术月刊,1958,(5).
    [90]姜伯勤.道德论唯心史观的破产——评刘节先生在曹操评价中的“天人合一”幻想[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9,(3).
    [91]綦骥.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J].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60,(2).
    [92]李希凡.驳巴人的“人类本性”的典型论[J].文艺报,1960,(7).
    [93]平心.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推动和生产力的相对独立增长(七论生产力性质)[J].学术月刊,1960,(7).
    [94]平心.略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区别——八论生产力性质[J].学术月刊,1960,(8).
    [95]王振民.再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再评平心先生的生产力理论中若干方法论上的错误[J].学术月刊,1960,(10).
    [96]马文兵.在“人性”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就“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同巴人辩论[J].新华半月刊,1960,(17).
    [97]刘宁,郭预衡,陈惇,蔡清富.批判地继承文学艺术遗产——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1).
    [98]任继愈.庄子探源——从唯物主义的庄周到唯心主义的“后期庄周”[J].北京大学学报,1961,(1).
    [99]刘宁.文艺是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1).
    [100]朱光潜.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J].哲学研究,1961,(2).
    [101]魏正.关于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61,(4).
    [102]田光.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史来看政治经济学的对象[J].经济研究,1961,(4).
    [103]冯友兰.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J].哲学研究,1961,(5).
    [104]胡经之.为何古典作品至今还有艺术魅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6).
    [105]李志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所完成的革命——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的体会[J].经济研究,1961,(10).
    [106]孙叔平.生产关系为什么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J].群众,1961,(10).
    [107]孙尚清.论研究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经济研究,1961,(12).
    [108]刘学明.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读书笔记[J].前线,1961,(15).
    [109]贺麟.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J].哲学研究,1962,(1).
    [110]齐振海.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1).
    [111]吴易风.关于空想社会主义阶级倾向问题若干引证的释疑[J].教学与研究,1962,(1).
    [112]薛克诚.对《试论心理现象的变化、发展的根据》一文中几个哲学观点的商榷[J].杭州大学学报,1962,(2).
    [113]骆耕漠.关于生产力二要素或三要素问题的研究——1962年2月24日在武汉大学的讲演稿[J].江汉论坛,1962,(3).
    [114]李质明.笛卡尔的二元论[J].教学与研究,1962,(3).
    [115]孙叔平.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J].哲学研究,1962,(3).
    [116]肖前.论条件[J].哲学研究,1962,(4).
    [117]肖林.意识是社会的产物[J].教学与研究,1962,(4).
    [118]郭一岑.论心理学中的自然主义——评格式学派的物理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4).
    [119]古怡祥.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J].教学与研究,1962,(4).
    [1]连幼平.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及实践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影响(1894—1910)[D].广西师范大学.2000.
    [2]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一种理解[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3]刘鲁红.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范畴的分析[D].清华大学,2004.
    [4]崔凯.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比较——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法哲学原理》[D].山东大学,2005.
    [5]盛卫国.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思想[D].济南:山东大学,2005.
    [6]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D].清华大学,2006.
    [7]陈忠炜.交往与生产力——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部分[D].山东大学,2006.
    [8]张旭.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理解[D].吉林大学,2007.
    [9张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伦理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王屹.《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与个性理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
    [11]王彦英.从生存论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交往”——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D].山东大学,2008.
    [12]徐先艳.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13]杨小华.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当代阐释——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视野.[D].湖南师范大学,2009.
    [14]乔宝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文本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15]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16]王忠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想的演进[D].河南大学,2009.
    [17]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8]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德]霍克海默,阿尔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德]弗·梅林.马克思传(上下)[M].樊集译,持平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德]施米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德]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9][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0][德]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英]康福斯.辩证唯物主义概论[M].郭舜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
    [2][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英]霍夫曼.实践派理论和马克思主义[M].周裕昶,杜章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4][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英]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段忠桥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6][英]拉克劳,莫菲.文化霸权和社会主义的战略[M].陈璋津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4.
    [7][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9][英]彼得·沃森.20世纪思想史[M].朱进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M].李兴国、周小普、郝勤译,张峰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美]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夏威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美]海尔布隆纳.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M].易克信,杜章智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3][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4][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美]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日]村井知至.社会主义[M].上海广智书局,1902.
    [2][日]福井准造.近世社会主义[M].上海广智书局,1903.
    [3][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M].中国达识社译.《浙江潮》编辑所,1903.
    [4][日]平田清明.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日文原文)[M].岩波书店,1969.
    [5][日]广松涉.马克思主义的地平(日文原文)[M].劲草书房,1969.
    [6][日]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日文原文)[M].三一书房,1971.
    [7][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日文原文)[M].岩波书店,1973.
    [8][日]森田桐郎,望月清司.社会认识和历史理论(日文原文)[M].日本评论社,1974.
    [9][日]广松涉.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日文原文)[M].河出书房新社,1974.
    [10][日]内田弘.《经济学批判大纲》的研究(日文原文)[M].新评论,1982.
    [11][日]内田弘.中期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日文原文)[M].有斐阁,1985.
    [12][日]山田锐夫.经济学批判的近代像(日文原文)[M].有斐阁,1985.
    [13][日]细谷昂.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研究(日文原文)[M].东京大学出版会,1987.
    [14][日]望月清司,内田弘,山田锐夫,森田桐郎,花崎皋平.马克思著作和思想(日文原文)[M].有斐阁新书,1990.
    [15][日]服部文男.新译《德意志意识形态》(日文原文)[M].新日本出版社,1996.
    [16][日]广松涉.《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上的问题,广松涉全集:第8卷(日文原文)
    [M].岩波书店,1997.
    [17][日]广松涉.早期恩格斯的思想形成,广松涉全集:第8卷(日文原文)[M].岩波书店,1997.
    [18][日]大村泉.新MEGA和《资本论》的成立:第7—9章(日文原文)[M].八朔社,1998.
    [19][日]涩谷正.草稿完全复原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别卷·注释题解篇(日文原文)
    [M].新日本出版社,1998.
    [20][日]涩谷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和《费尔巴哈》章的成立(日文原文)
    [M].涩谷正,草稿完全复原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别卷·注释题解篇,新日本出版社,1998.
    [21][日]市原健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的编辑纲要(日文原文)[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第32卷.八朔社,1998.
    [22][日]小林昌人.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说(日文原文)[M].岩波文库,2003.
    [23][日]岩渊庆一.日本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M].韩立新译.清华哲学年鉴,2004,2006.
    [24][日]涩谷正.应该如何编辑《德意志意识形态》:下,经济(日文原文)[M].2004.
    [25][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日文原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匈]卢卡奇.青年黑格尔[M].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匈]卢卡奇.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M].韩润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波]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M].王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2][斯]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M].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斯]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俄]鲍斯拉文.被无知侮辱的思想——马克思社会理想的当代解读[M].孙凌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加]马里奥·本格.科学的唯物主义[M].张相轮,郑毓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7][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
    [8][法]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 Lefevere.A.RethinkingTransla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2.
    [2] H. Lefebvre. The Sociology of Marx.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69.
    [3]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Routledge:1973.
    [4]Marxism and Social Theory. Jonathan Josep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NewYork,2006.
    [5]Reflections on the Marist Theory of Histor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nchester,2006.
    [6]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Istvan Meszaros,5ed;Paul&Co. Publishers’Consortium,Concord, MA,2006.
    [7]New Departures in Marxian Theory. Ed. Stephen A. Resnick and Richard D. Wolff,Routledge,New York;London,2006.
    [8]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Maurice Meisner. Lightning Source Inc.Bloomington,IN,2006.
    [9]L. Athusser. For Marx,London:1977.
    [10]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Marx—Engels Archiv, Bd.Ⅰ,1926.
    [11]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Marx—Engels Gesamtausgabe Ⅰ/5.Dietz Verlag, Berlin,1932.
    [12]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 Parts I&III, edited with anintroduction by R.Pascal,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
    [13]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Karl Marx, FriedrichEngels—Werke, Band3, Dietz Verlag berlin,1959.
    [14]Moss Hess. Die Heilige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Moses Heβ. Philosophische undSozialische Schriften,1837—1850. berlin,1961.
    [15]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Werke, Band20, DietzVerlag,1962.
    [16]Wolfgang M nke. über die Mitarbeit von Moses Hess an der Deutschen Ideologie Annali.Anno sesto,1963.
    [17]George. Lachmann. Mosse. The crisis of German ideology:intellectual origins of the ThirdReich, Grosset&Dunlap,1964.
    [18]E.Fromm. Marx’s Concept of Man. New York,1965.
    [19]Western Liberalism, A History in Documents from Locke to Croce, Edited by E. K.Bramsted and K.J.Melhuish, Longman, London,1978.
    [20]Democracy,social values,and public policy[M].edited by Milton M. Carrow, RobertPaul Churchill, and Joseph J.Cordes.First published in1998;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
    [21]Braithwaite Valerie. The value balance model of political evaluations,British Journal ofPsychology,1998,(2)
    [22]Christopher Shea. Political scientists clash over value of area studies,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1997,(18).
    [23]Pakizeh,Ali;Gebauer,Jochen E;Maio,Gregory R.. Basic human values:Inter-valuestructure in memor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3)
    [24]Richard C;Soss, Joe;Schram, Sanford F.. Devolution, Discretion, and the Effectof Local political values on TANF Sanctioning Fording. Social Service Review,2007,(2).
    [25]Thorisdottir, Hulda;Jost, John T;Liviatan, Ido;Shrout, Patrick E.. PsychologicalNeeds and values Underlying Left-Right political Orientation: Cross-National Evidence from Easternand Western Europ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007,(2).
    [26]Petukhov, V Federov, V..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values and politicalPreferences of Russians: Dynamics of the population''s worldview and ideological attitudes.Sociological Research;2006,(6).
    [27]Bernholz, Peter.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supreme values and terrorism. PublicChoice.2006, Volume128,(1).
    [28]The English in the twelfth century: Imperialism,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values,byGillingham,J.H.Pryce.WELSH HISTORY REVIEW,2001,Volume20,(4).
    [29]Mark Peffley;Pia Knigge;Jon Hurwitz.A Multiple values Model of political Tolerance.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01,Volume54,(2)
    [30]Williams,J. R.. Genes,Genesis and God: values and their Origins in Natural and HumanHistory (Holmes Rolston III); The political Animal: Biology, Ethics&Politics (Stephen R. L. Clark).HEYTHROP JOURNAL-A QUARTER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THEOLOGY,2001,Volume42,(3).
    [31]Losier, G. F.;Perrault, S.;Koestner, R.;Vallerand, R. J..Examining Individual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ization of political values: Validation of the Self-Determination Scale ofpolitical Motiv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1,Volume35,(1).
    [32]L. Athusser. For Marx. London:1977.
    [33]E. Fromm. The Man for Himself. London:1977.
    [34]H. Marcuse. Reason and Revolution. London,1977.
    [35]Gohen. G.A.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A Defence, London,1978.
    [36]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Boston,1980.
    [37]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Exzerpte und Notizen1843bis januar1845, MEGA2Ⅳ—2,Dietz Verlag berlin,1981.
    [38]Karl Marx. konomisch Manuskripte1857/1858, Teil2, MEGA2, Dietz Verlag,1981.
    [39]Karl Marx. 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MEGA2Ⅰ/2, Dietz Verlag,1982.
    [40]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2), BandⅠ/2, Dietz Verlag,1982.
    [41]Terrell Carver. Marx and Engels: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Harvester Press,1983.
    [42]Norman Geras. Post—Marxism? New Left Review, No.163, May/June,1987, p40—82.
    [43]Ernesto Laclau, Chantal Mouffe. Post—Marxism without Apologies. New Left Review,No.166, November/December,1987, p79—106.
    [44]Nicos Mouzelis. Marxism or Post—Marxism? New Left Review, No.167, January/February,1988, p108—123.
    [45]David W. Lovell. Marx’s Proletariat: the Making of a Myth, Routledge,1988.
    [46]Terrell Carver. Friedrich Engels: His Life and Thought. Macmillan,1989.
    [47]Joseph O’Malley. Marx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8]Laclau and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Politic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vii, Verso,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