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依据经学思想的分野考察晚清文学与文论,目的是要借此揭明经学这一本土文化力量在与西学抗衡竞争的过程中,固然暴露出较多的文化守成主义倾向,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努力。经学对于晚清文学的发展既有制约,也有推进,在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经学曾竭其所有,尽其所能,为文学转型提供了它自身所蕴藏的富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经学走向衰落直至终结的过程恰恰是中国近代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这种同步性还表现在晚清旧派文学由宗唐祧宋上溯魏晋六朝、周秦诸子的发展走向,与晚清经学由东汉古文学向西汉今文学的“倒演”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经学思想的分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晚清文学派系的形成,并对文学的主题形态产生规范和制约的作用。与此相对应,晚清文学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某些反经学的文学思潮。
     全文共分六章。前三章论述不同派系经学家们的文论思想,第四、五两章分别考察桐城派与宋诗派的经学立场及其文论话语,第六章分析晚清文学的经学主题。论文试图通过详细的史料描述真实地再现晚清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从一个侧面凸现晚清社会剧变时期传统文学精神衰落、沉淀、新变以及重铸的过程,以期能够深化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层次。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the divergence of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 the paper penetrates into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iming to clarify the competition posed by the native culture against the western counterpart ,in which the former failed despite its long-standing efforts. Undoubtedly, in the process the merits of native culture conservatism loomed great. The Qing literature has been confined as well as propelled by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has played an active and positive role by providing its own modern profound thoughts. The decline of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overlapped with the moderniza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hich also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te Qing literature from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great scholars in Zhou Dynasty and Qin Dynasty. This does resemble the counter-development of late Qing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from anci
    ent writing classic study in Eastern Han to up-to-date writing study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literary schoo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in a certain degree due to the divergence of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which defined and confined its theme. However the opposite literary thoughts also claimed certain progress in the meanwhile.
    The six chapters of the paper are arranged as following: the first three deals with the ideas of different schools.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viewpoint and their respective illustration of Tongcheng School and Songshi School. The last chapter clarifies the motif of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in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Through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ancient literature, the paper tries to def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Confucius classic study in late Qing dynasty, so as to specify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rom decline to re-birth in the late Qing with drastic social changes. It aims to enhance and extend the study on the literature in the period.
引文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2年版
    《清经解续编》,王先谦编,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江藩、方东树著,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年版
    《国朝汉学师承记》,江藩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王钟翰点校本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岳麓书社1991年版
    《碑传集补》,闵尔昌纂录,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本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支伟成编著,岳麓书社1998年版
    《桐城耆旧传》,马其昶著,宣统三年刻本
    《揅经室集》(1-4集),阮元著,丛书集成新编本
    《揅经室续集》,阮元著,丛书集成新编本
    《程侍郎遗集》,程恩泽著,丛书集成新编本
    《刘礼部集》,刘逢禄著,《续修四库全书》本
    《朴学斋文录》,宋翔凤著,《续修四库全书》本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魏源集》,魏源著,中华书局1976年版
    《求是堂文集》,胡承珙著,道光十七年刊本
    《七经楼文钞》,蒋湘南著,同治八年重刊本
    《校邠庐抗议》,冯桂芬著,上海书店2002年版
    《包世臣全集》,包世臣著,黄山书社1993年版
    《小倦游阁集》,包世臣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500册
    《仪卫轩文集》,方东树著,同治七年刻本
    《昭昧詹言》,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柏枧山房集》,曾亮著,咸丰六年刊本
    《中复堂全集》,姚莹著,同治丁卯刊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51种
    《刘孟涂集》,刘开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510册
    《因寄轩文初集》,管同著,道光十三年管氏刻本
    《养一斋文集》,李兆洛著,光绪戊寅重刊本
    《谪麐堂遗集》,戴望著,宣统三年刊本
    《春在堂全书》,俞樾著,光绪刊本
    
    
    《春在堂杂文》,俞樾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12种
    《谷+曼谷+九亭集》,祁巂藻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521-1522册。
    《巢经巢诗钞笺注》,郑珍著,白敦仁校注,巴蜀书社1996年版
    《郑珍集·文集》,郑珍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莫氏四种》(内收莫与俦《贞定先生遗集》及莫友芝《郘亭遗文》、《郘亭遗诗》、《郘亭诗钞》),《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03种。
    《何绍基诗文集》,何绍基著,龙震球、何书置校点,岳麓书社1992年版
    《曾文正公文集》,曾国藩著,光绪丙子传忠书局编校本
    《求阙斋日记类钞》,曾国藩著,光绪丙子传忠书局编校本
    《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著,光绪已卯传忠书局本
    《桐城吴先生(汝纶)文集》,吴汝纶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65种
    《桐城吴先生(汝纶)尺牍》,吴汝纶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66种
    《桐城吴先生(汝纶)日记》,吴汝纶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67种
    《敬孚类稿》,萧穆著,光绪丙午正月刻本
    《濂亭文集》,张裕钊著,光绪壬午查氏木渐斋刊本。
    《濂亭遗文》,张裕钊著,光绪乙未遵义黎氏刊本。
    《拙尊园丛稿》,黎庶昌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种。
    《庸(?)全集》,薛福成著,上海醉六堂石印本。
    《朱九江先生集》,朱次琦著,简朝亮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535册。
    《舒艺室杂著》,张文虎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535册。
    《半岩庐遗集》,邵懿辰著,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积石文稿》,张履著,光绪甲午刻本
    《儆季杂著》,黄以周著,光绪乙未江苏南菁讲舍刻本
    《儆居集》,黄式三著,光绪十四年续刻本
    《东塾集》,陈澧著,光绪壬辰刊本
    《东塾续集》,陈澧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2种
    《东塾读书记》,陈澧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排印本
    《拙(?)丛稿》,朱一新著,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葵园四种》,王先谦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畏庐文集》,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年版。
    《畏庐续集》,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春觉斋论文》,林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著,海王邨古籍丛刊本,中国书店1990年版
    《退庐笺牍》,胡思敬著,宣统甲子刊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44种。
    《师伏堂丛书》,皮锡瑞著,光绪刊本。
    
    
    《石遗室诗话》,陈衍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衍诗论合集》,陈衍著,钱仲联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石遗室文集》,陈衍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576册。
    《康有为全集》(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90、1992年版
    《康有为政论集》,康有为著,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万木草堂诗集》,康有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严复集》,严复著,王栻主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谭嗣同全集》(增订本),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章太炎全集》,章太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本
    《章太炎选集》,朱维铮、姜义华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国故论衡》,民国初浙江图书馆刻《章氏丛书》本
    《国学概论》,章太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左盦集》,刘师培著,宁武南氏校印本
    《左盦外集》,刘师培著,宁武南氏校印本
    《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刘师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经学教科书》,刘师培著,《民国丛书》第二编第三册
    《翼教丛编》,苏舆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方苞集》,方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戴东原集》,戴震著,《续修四库全书》第1434册
    《惜抱轩诗文集》,姚鼐著,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惜抱轩尺牍》,姚鼐著,商务印书馆1928年铅印本
    《钱大昕全集》,钱大昕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复初斋文集》,翁方纲著,《续修四库全书》1455册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经学历史》,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经学史》,马宗霍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朱维铮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中国经学史》[日]本田成之著,孙俍工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近代经学史》,田汉云著,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经与经学》,蒋伯潜 蒋祖怡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经学史》,吴雁南 秦学颀 李禹阶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思想史》(第二卷),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清代公羊学》,陈其泰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美]艾尔曼著,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朱维铮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经学史十讲》,朱维铮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近代经学与政治》,汤志钧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选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原人论》,黄霖、吴建民、吴兆路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近代文论选》,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史》,任访秋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中》,郭延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郭延礼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马积高著,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陈居渊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裴效维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吴淑钿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近代文学的突围》,袁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罗志田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清人文集别录》,张舜徽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清儒学案新编》(第4-6卷),杨向奎著,齐鲁书社1994年版
    《魏源师友记》,李柏荣著,岳麓书社1983年版
    《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刘声木著,徐天祥点校,黄山书社1989年版
    《桐城古文学派小史》,魏际昌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关爱和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康章合论》,[美]汪荣祖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1988年版
    《康有为评传》,董士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喻大华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刘师培论学论政》,李妙根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近代名家评传》,王森然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杨乃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