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礼治观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的政治实践史表明,国家统治与管理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环境与文化的差异,近代以前中西在国家统治与管理上,有不同的关注重心与演化路径。这种不同表现为,中国古代侧重于以礼治国,通过以礼为主要手段并结合法等其他方式对国家与社会进行管理,以实现政治统治;而西方一直侧重于以法治国,通过法律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对国家与社会进行管理,以期达到民主政治的目的。这种比较深刻地反映在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中,礼发挥着与法一样的作用,因而,它一定具有其内在的优势与特色。基于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礼的道德意义与政治原则相联系,具有了集规范、制度与观念为一体的特征。它才既能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又能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从而使人的“心”与“行”能合于道。正是礼的这种特性,适合了中国传统政治统治的需要,成为国家治理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在国家政治实践中,道德意义的礼上升到治国的高度,这在人类政治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因而,礼治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
     礼的基本精神是“亲亲”与“尊尊”,在于维护等级社会关系与宗法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西周的礼治——秦的法治——汉初的道治的治国模式转换,礼的内容逐渐扩展并愈加突出尊君的色彩,到西汉时期,礼治在与法治的博弈中胜出,为统治阶级所选择而确立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与政治实践相适应,礼治思想于春秋时期获得理论化形态,之后经过先秦儒家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初步形成了礼治思想的基本架构,到汉武帝时,董仲舒对礼治思想加工与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兼容礼、法、道等内容的思想体系,并不断整合其他思想成分,从而适应了大一统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上升为治国思想,并影响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实践,一直到清末。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而礼治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的精髓在于维护等级社会秩序与实现君主专制统治。作为治国思想,礼治思想的影响是广泛的,特别是汉代以后的法律儒家化使礼逐渐渗透于法之中,使得传统法律具有伦理化特征,而礼法结合也是礼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是礼治思想制度化的表现。《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典范,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法律文化和立法技术的水平,特别是其中礼与法结合圆融成熟,代表了古代礼治思想的成熟形态,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礼治思想。这既是中国古代治国经验与思想的系统总结,又是唐代政治法律文化的集中表现,因而,以《唐律疏议》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礼治思想,是进行传统政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论文以《唐律疏议》为对象,利用政治文化研究方法,对《唐律疏议》中蕴含的礼治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既从政治看待传统法律,又从法律折射政治,体现了文化与制度相统一的研究视角。论文在认真吸收和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礼治思想放在传统社会的历史长时段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考察,阐释了礼治思想得以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这一政治文化现象的特色与它的基本思想精神,并进一步揭示礼治思想与古代法律制度的关系,指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中国古代礼治治国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古代法律制定的指导和实施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分析了《唐律疏议》中的礼治思想。指出《唐律疏议》中的礼治思想是经过历史发展的流变,已经成熟并成为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结构与基本内容的思想体系,即君权至上观是礼治思想的政治价值取向,家族本位主义是礼治思想的社会伦理基础,等级差别论是礼治思想的基本内核,人本主义是礼治思想的外部特征,礼刑兼用思想是礼治思想的实现途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分析了《唐律疏议》中礼治思想之后,结合唐代政治社会实际状况与唐律的历史地位,对礼治思想的实践效果、社会影响进行了阐释,以达到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礼治思想。
     最后,论文对中国古代礼治思想进行了现代解读,指出礼治思想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是与古代中国经济、政治相结合的政治文化模式,但对现代社会建设也有一定借鉴意义。礼治思想不仅为古代政治统治提供了合法性,使其适应了小农经济基础,还具有巨大的传承性和稳固性,致使古代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治实践始终未变。因而,礼治思想作为古代政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在历史上为维护专制政治统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礼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礼治思想本质上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文化,是为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对广大人民而言,它是压迫工具和奴役手段,属于落后的政治文化。就礼治思想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而言,以道德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显然,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单化,政治权力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制约了社会的活力。从礼治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相比较看,礼治思想与伦理政治相关,法治思想与法理政治相关,即使在礼治思想指导下的政治统治能够获得价值合理性的认同,但是也要使这种统治具有工具理性的认同和形式上的合法(即大家普遍认可和承认的统治),而礼治思想中,显然缺少法治思想中的现代精神。尽管如此,礼治思想与法治思想一样,也蕴含有一些超越时空、超越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共同价值,诸如规范认同,礼让精神,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德法互补等,这些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Political practice of human history shows that state ruling and management aremajor issues in political life,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subjects in political scienceresearch.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 different concern and evolution path onthe state ruling and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ir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differences. The difference manifested as following:Ancient China focused onrunning the country with the rite. It managed the state and society by rite as theprimary means with combining law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nevolent politics,however ancient western countries emphasized on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theymanaged the state and society by law and related political systems as the main mea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mocratic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the rite played thesame role with law, it had its inherent strengths and characteristics. Basing on thepattern of home and country is isomorphic to the society, 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rite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olitical principles developed a characteristic ofsetting norms, systems and concepts together. It not only cultivate a person's moralquality, but also standardize people's external behavior, thus it made the "heart" and"action" together. It wa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China's traditional political rule andbecame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al practice of the state because of thischaracteristic of rite, In the country's political practice, rite with the moralsignificance rose to the height of the state ruling. Thus rule of rite became not onlythe China's traditional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cultureof China’s politics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rite is to safeguard the hierarchical social relations andPatriarchal system Rite was gradually expanded and became more prominent respectfor the monarch by mode of governing changing from rule of rite of the WesternZhou dynasty, rule of law of Qin dynasty to the Taoism ruling of early Han dynast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ule of rite beat the rule of law after a long timecontest. Rule of rite was finally selected by the ruling class to establish the basic ruling patter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Coinciding to the political practice, rule ofrite thinking gained the theoretical form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afterthat was developed and improved by Pre-Qin Confucian. The basic framework ofrule of rite thinking was initially formed from Xunzi’s thinking of “advocating ritesand emphasizing on Devoting Much Attention to Propriety and Law. Until the periodof early Han dynasty, rule of rite was processed and reformed by Dongzhongshu andwas made as a thought system which combined with rite, law and Taoism and so on.It was integrated constantly with the contents of other ideological ingredients in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absolute Great Unification monarchy. Then itbecame the dominative thought of the country. Its impact o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practices of Ancient China lasted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subj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is Confucianism. Thecore of Confucianism is rule of rite which essence is to maintain a hierarchical socialorder and to achieve ruling of the absolute monarchy. As the thought of ruling thecoun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rule of rite is widespread.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thought penetrated in the law gradually after the Han dynasty. It made traditionallegal have ethics fe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rite and law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of rule of rite thinking and also is institutionalization performance of rule of rite.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was a model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itrepresents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culture and legislative level of Ancient China, Inparticular, rite and law combined with harmony mature and it also represented themature form of rule of rite thinking of Ancient China, that was rule of rite thinkingwas the base of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and the penalty was the purpose ofpolitical and religious”. This was System Summary of the country's rulingexperience and thinking in Ancient China and was also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of the feudal political and legal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So making Commentson laws of Tang Empire as researching object and researching rule of rite thinkingfeatures became an indispensable content in researching on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culture.
     This thesis use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methods, to do a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of rule of rite thinking in 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From the politics to look at a traditional law, and from the law torefract politics, reflected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unity. Based onthe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rule of rite thinking was systematicallyanalyzed and inspected on the basis of a long history period of traditional society and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at how it was established and it alsoanalyzed the basic spirit of thi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further more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of rule of rite thinking and legal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Itpoints out that "rule of rite thinking was the base of the politics and religion,however penalty was the purpose of politics and religion " which was the basicprinciple to govern state in Ancient China, also was the guidance of the ancient laws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s.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focuses especially on ruleof rite thinking among 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rule of rite thinking of 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had developed with the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had become an intrinsic logical structure and basic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system, that was, the view of royal supremacy was thevalue of its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family selfishness was its social ethical basis,realism concept was its political values, the grade difference was its basic kernel,ethical humanism was its external featur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eremony andpunishment was the way of realization. These contents interrelated and influencedeach other to form a whole system. After analyzing in the rule of rite thinking of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Comments on laws of Tang Empi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 ofTang dynasty, the article interprets the practical effect and the social impact on ruleof rite thinking, to do all these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 about rule of rite thinking in Ancient China.
     This article gave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to rule of rite thinking of Ancient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rule of rite thinking are the product of certain society,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atterns which combining with AncientChina's economy and politics.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 in constructingmodern society. Rule of rite thinking not only provided legitimacy for the ancientpolitical rule and made itself adapt to the small-scale peasant basis, but also had a great heritage and solid character that made the absolute monarchy political practiceof the ancient unity remain unchanged. So rule of rite thinking which guided theancient political practic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authoritarianpolitical rule. However, rule of rite thinking had very obvious limitations, it was therule culture of the feudal landlord class in nature, it was an instrument of oppressionand slavery means for people, it existed just for upholding the interest of the feudallandlord class. It was the backward political culture. It used ethical way to solvepolitical problems and to simplify the complex political problems, but it actuallyrestricted social development. To compare rule of rite thinking to western legalthought, we found that rule of rite thinking was related to the ethical politics andlegal thought was related to legal politics. It had more ethics political color,obviously it was lack of the spirit of the modern legal thought and the latter wasmore involved in legal political ideas. Nevertheless, as same as the rule of lawthought, it also contained some common values that transcended time and space,racial rreligious. belief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such as norms agree, sprit ofcoming,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mplementary of moral and law.These ideas still have some degree of reference to build socialism politicalcivilization an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y are worth our study and attention.
引文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页。
    ②张大可编著:《史记全书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695页。
    ①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①礼法同出一源,都源自人类远古氏族社会成员遵循的习俗规则中,《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曰:古之礼,祀与戎。孔子在其政治主张中强调宽猛相济,肯定刑的作用。在《论语》中有,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举事所措。
    ②梁治平,“从‘礼治’到‘法治’”,《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第84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陈戍国著:《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②杨宽著:《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4页。
    ③邹昌林著:《中国古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第97-100页。
    ④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第30页。
    ①白奚:“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现代价值”,《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45页。
    ②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组编:《国学通览》,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244页。
    ③王启发:“《礼记》的礼治主义思想”,《孔子研究》,1990年第1期,第107页。
    ①张晋藩:“论礼”,《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第212页。
    ②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14页。
    ③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版,第356页。
    ④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55-274页。
    ①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页。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④刘文勇、钟华:“礼乐与中和文化观新探”,《四川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⑤章权才:“礼的起源和本质”,《学术月刊》,1963年第8期。
    ①郑晓江:“儒家德治、教化与礼制的现代沉思”,《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②参见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参见张再林:“论礼的精神”,《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①白溪:“礼治、法治与人治”,《哲学动态》,1998年第4期。
    ②白溪:“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第15页。
    ③白溪:“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第15页。
    ④李宗桂:“汉代礼治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⑤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11期。
    ⑥安平秋等主编:《汉书》卷48《贾谊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页。
    ⑦徐进:“礼治的精义及其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⑧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①陈红太:“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第
    60页。
    ①乔伟著:《唐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②钱大群著:《唐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330页。
    ①刘俊文:“唐律与礼的关系试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第9页。
    ②参见刘俊文:“唐律与礼的关系试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③参见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④陈戍国:“从《唐律疏议》看唐礼及其相关问题”,《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52页。
    ①徐永康、吉霁光、郑取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页。
    ②徐永康、吉霁光、郑取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③徐永康、吉霁光、郑取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④徐永康、吉霁光、郑取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⑤徐永康、吉霁光、郑取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⑥马兴建:“略论《唐律》中的礼教思想”,《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6页。
    ②王玉波:“从《唐律》看封建伦理政治”,《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第35页。
    ③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④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⑤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⑥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①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②俞荣根著:《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③刘高远:“从唐律的十恶罪看中国封建法的特征”,《焦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20~21页。
    ④苏亦工:“唐律‘一准乎礼’辩证”,《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第139~140页。
    ①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248页。
    ②陈红太:“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第
    72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5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7页。
    ⑥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5页。
    ②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①葛荃著:《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①华友根著:《西汉礼学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参见徐忠明,任强著:《中国法律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王国维著:《王国维遗书》,第1册,《观堂集林》卷六《释礼》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334页。
    ④参见陈戍国著:《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①冯天瑜著:《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6页。
    ②徐忠明,任强著:《中国法律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14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7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99页。
    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29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8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①张大可编著:《史记全书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696。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③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19页。
    ④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6页。
    ⑤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页。
    ①王晓峰著:《礼与传统政治体制制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86~387页。
    ①周国林主编:《魏书》卷109《乐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3页。
    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99页。
    ③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35页。
    ④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89页。
    ⑤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06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页。
    ⑦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8页。
    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页。
    ③唐满先等编著:《十三经直解》(第四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①林中坚著:《中国传统礼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①张大可编著:《史记全书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4页。
    ②吕元礼著:《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③安平秋等主编:《汉书》卷九《元帝纪》,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④商原李刚著:《道治与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页。
    ⑤参见纪宝成编:《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①林中坚著:《中国传统礼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参见王琦珍著:《礼与传统文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①张自慧:“古代‘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南昌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9页。
    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87页。
    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85页。
    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30页。
    ②黄开国、唐赤蓉著:《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前言部分》第2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8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63页。
    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77页。
    ⑤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57页。
    ⑥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57页。
    ⑦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80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2~293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8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2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1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5页。
    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21页。
    ②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③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①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②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③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①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③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④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⑤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⑥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⑦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⑧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⑨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页。
    ④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7页。
    ⑤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⑥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3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7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0页。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314页。
    ④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⑤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⑥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8页。
    ⑦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⑧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0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④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⑤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184页。
    ⑥刘丰等著:《儒家之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⑦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页。
    ⑧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⑨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⑩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③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④杨高男:“道德人文主义与政治礼治主义”,《船山学刊》,2007年第1期,第83页。
    ①林中坚著:《中国传统礼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①金春峰著:《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0,398页。
    ③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9页。
    ①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0页。
    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5~276页。
    ③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6页。
    ④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4页。
    ⑤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8页。
    ⑥邵龙宝:“董仲舒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精华”,《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第25页。
    ①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96页。
    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0~351页。
    ③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0页。
    ④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4~175页。
    ⑤安平秋等主编:《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5页。
    ①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9,252~253页。
    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0页。
    ③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6页。
    ④安平秋等主编:《汉书》卷24《食货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页。
    ⑤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2页。
    ①华友根:《西汉礼学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4页。
    ①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1页。
    ②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③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页。
    ①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②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页。
    ③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页。
    ④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89上《儒学上》,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9页。
    ⑤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⑥[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全四册)卷一九四,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543页。
    ①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页。
    ②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28页。
    ③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④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8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8页。
    ②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9页。
    ③黄永年主编:《新唐书》卷56《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5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7页。
    ②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0页。
    ①钱大群,钱元凯著:《唐律论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1~112页。
    ②马作武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修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③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笺解》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序论)第36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③王立民著:《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页.。
    ①张晋藩著:《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②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75页。
    ③张大可编著:《史记全书新注》(全四册),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5页。
    ④唐国军著:《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⑤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①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③王毅著:《中国皇权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123页。
    ①[美]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刘泽华著《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②杨阳著:《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19~20页。
    ①刘泽华著:《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3卷)《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2页。
    ②刘泽华著:《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3卷)《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2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88~789页。
    ①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8页。
    ②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8~329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4页。
    ①刘泽华著:《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3卷)《王权主义与思想和社会》,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4页。
    ①郭成伟主编:《社会控制:以礼为主导的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许嘉璐主编《后汉书》卷76《陈宠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页。
    ③叶大光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④叶大光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①郭成伟主编:《社会控制:以礼为主导的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②徐燕斌:“礼治模式下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观——以唐律中侵犯皇权罪为中心”,《北方论丛》,2009年第4期,第152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9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9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4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7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页。
    ⑦[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页。
    ⑧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85《唐临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2页。
    ①李宝臣著:《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6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8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8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4~155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2页。
    ②安平秋等主编:《汉书》卷23《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③徐岱著:《中国刑法近代化论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④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9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2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①戴建国著:《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1页。
    ①陈戍国撰:《礼记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35页。
    ②陈来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40页。
    ①根据杨际平等学者对五——十世纪敦煌地区的家庭与家族关系研究,当时敦煌地区由于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核心家庭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其他家庭则为数不多。参见杨际平等著:《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第二章《家庭结构》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2~70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6页。
    ②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1~4242页。
    ③黄修明:“孝文化与唐代社会政治”,《广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0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5页。
    ②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27《礼仪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867页。
    ③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27《礼仪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870页。
    ④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41《孝友传》,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9页。
    ⑤耿元骊:“唐代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66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9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9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0页。
    ⑤邢学敏:“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第八卷,第244~245页。
    ①(清)董浩:《全唐文》卷339,颜真卿《晋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2页。
    ②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47《杜佑传附子式方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7页。
    ③邢学敏:“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第八卷,第243页。
    ①参见邢学敏:“唐代家庭伦理关系探微——以荥阳郑氏为例的考察”,《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7年第八卷,第246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儒家与道教》(第4章),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6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③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④刘俊文撰:《唐律疏议笺解》,上海: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8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①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刑律·人命》,卷26,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6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96页。
    ④高绍先著:《法史探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5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412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5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6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3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4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268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8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页。
    ④何勤华等著《法律、社会与思想:对传统法律文化背景的考察》,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1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67页。
    ①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8页。
    ①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②减振:“宗族社会初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45~52页。
    ①于语和著:《礼治与法治》,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页。
    ②汪汉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制建设”,《法学评论》1994年第1期,第82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9页。
    ①龚书铎等编:《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92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9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4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5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99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3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1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52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9页。
    ①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9页。
    ②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③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④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页。
    ⑤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1,318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0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8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5页。
    ②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③金良年撰:《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70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0~82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2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8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8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9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0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2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董世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①梁漱溟著:《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①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2~193页。
    ①王志华:“略论中国古代君权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第141页。
    ①陈理:“‘大一统’理念中的政治与文化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6页。
    ②刘丰著:《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75页。
    ①叶光大等译注:《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8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刘泽华,葛荃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第二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349页。
    ①叶光大等译注:《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9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3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5页。
    ⑥[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6页。
    ⑦[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7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二卷)《卷二百二十,忆惜二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0页。
    ②[唐]孔颖达疏:《左传注疏》(第13册),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30页。
    ①参见李颖:“唐代礼仪的伦理探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1页。
    ①程石泉:《论语读训》《为政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26《乡饮酒》,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498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99《张九龄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551页。
    ②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188《孝友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6页。
    ③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96《姚崇传》,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4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6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9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2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③陈锐:“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唐律疏议’”,《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17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9页。
    ⑤[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2页。
    ①[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①黄永年主编:《旧唐书》卷50《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0页。
    ①黄永年主编:《新唐书》卷56《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9页。
    ②黄永年主编:《新唐书》卷56《刑法志》,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4页。
    ①史广全著:《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
    ①[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②曾枣庄主编:《旧五代史》,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5页。
    ③[宋]王应麟辑:《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4页。
    ④徐永康等著:《法典之王:<唐律疏议>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①杨廷福著:《唐律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7~168页。
    ①转引自林剑鸣著:《法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②《高丽史》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1册,卷84,《刑法一》,第239页。
    ①钱大群,钱元凯著:《唐律论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2页。
    ①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6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著:《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①张德胜著:《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1]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陈奇欲:《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3]陈寿:《三国志》,山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陈戍国:《礼记》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5]程颐,程颢:《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杜佑:《通典》(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7]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8]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9]黄怀信:《尚书注训》,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10]冀昀:《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版。
    [11]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蒋南华等:《荀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4]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15]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6]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7]刘向:《战国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8]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9]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陆心国:《晋书刑法志注释》,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21]马建石:《旧唐书刑法志注释》,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
    [22]欧阳修:《新唐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彭林:《仪礼》,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24]钱玄:《周礼》,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25]司马光:《资治通鉴》(全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版。
    [26]司马迁:《史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7]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2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9]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0]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31]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32]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3]叶光大等译:《贞观政要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杨伯俊:《春秋左转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5]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37]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8]赵守正:《管子注释》,(上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9]张大可编著:《史记全书新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40]左丘明:《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1]朱安群等编:《十三经直解》(第一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2]罗宗阳等编:《十三经直解》(第二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3]郭丹等编:《十三经直解》(第三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4]唐满先等编:《十三经直解》(第四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5]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
    [46]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47]曹漫之:《唐律疏议译注》,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8]岑仲勉:《隋唐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49]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51]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52]陈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53]陈其泰:《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54]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6]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57]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58]陈红太:《中国刑律儒家化的标准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88年版。
    [60]戴炎辉:《唐律通论》,台北:正中书局1953年版。
    [61]戴建国著:《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62]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3]范忠信等:《情理法与中国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65]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67]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8]勾承益:《先秦礼学》,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69]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郭齐勇、郑文龙:《杜维明文集》(第四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71]郭伟川:《儒家礼治与中国学术:史学与儒、释、道三教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72]郭成伟:《社会控制:以礼为主导的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龚书铎等:《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4]胡戟:《礼仪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5]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6]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何平:《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探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8]候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9]黄开国、唐赤蓉:《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80]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81]华友根:《西汉礼学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82]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金太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4]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6]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版。
    [87]李晓东:《中国封建家礼》: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8]李宝臣著:《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8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0]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1]梁漱溟:《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2]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版。
    [93]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林中坚:《中国传统礼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5]林剑鸣:《法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96]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98]刘俊文:《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版。
    [99]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00]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1]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2]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3]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4]柳肃:《礼的精神——礼乐文化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1990年版。
    [105]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106]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7]马建兴:《丧服制度与传统法律文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108]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马小红:《礼与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110]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1]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北:学生书局1987年版。
    [112]牛志平:《唐代婚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3]庞朴:《先秦儒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4]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5]钱大群、郭成伟:《唐律与唐代吏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6]钱大群、钱元凯:《唐律论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7]钱大群:《唐律疏义新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8]钱大群:《唐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19]钱大群:《唐律译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20]钱大群:《唐律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1]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2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
    [12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24]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5]乔伟:《乔伟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6]乔伟:《唐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7]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28]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29]任爽:《唐代法制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0]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2]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3]史广全:《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4]苏志宏:《秦汉礼乐文化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5]唐雄山:《贾谊礼治思想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6]唐国军:《帝制初期中国传统政治学体系建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7]汪潜:《唐代司法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38]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册,《观堂集林》卷六《释礼》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9]王立民:《唐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0]王琦珍:《礼与传统文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版。
    [141]王晓峰:《礼与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制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2]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3]王引淑:《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十大著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4]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版。
    [145]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6]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47]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9]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50]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1]徐永康等:《法典之王:<唐律疏义>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2]徐忠明,任强:《中国法律精神》,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3]徐岱著:《中国刑法近代化论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5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5]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56]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7]杨宽:《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58]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9]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0]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1]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版。
    [162]杨际平等:《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
    [163]俞荣根:《道统与法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4]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5]于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于语和:《礼治与法治》,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16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68]张岂之:《中国思想通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9]张仁善:《礼·法·社会——清代法律转型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70]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社会学的诠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1]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2]郑维东:《政治秩序的构建:儒家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3]郑显文:《唐代律令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版。
    [174]周桂钿:《董仲舒评传》,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75]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176][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7][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78][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79][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0][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81][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8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83][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年版。
    [184][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85][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刘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8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7][英]梅茵:《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8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8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90]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191]钱大群:“《唐律疏议》结构及书名辨析”,《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92]王立民:“论唐后对唐律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193]白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的反思(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194]白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的反思(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195]白奚:“礼治、法治与人治”,《哲学动态》1998年第4期。
    [196]白奚:“儒家礼治思想的合理因素与现代价值”,《哲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97]白奚:“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198]柏桦、葛荃:“公罪与私罪:中国古代刑罚政治观”,《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4期。
    [199]柏桦、葛荃:“礼刑与富贵:中国古代刑罚的政治观”,《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200]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结构与基本概念辩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01]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02]曾小梦:“儒家礼治思想的理论依据——《礼记·坊记》引《诗》考论”,《求索》2007年第8期。
    [203]陈春会:“春秋礼治思潮略论”,《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04]陈宏程:“简论中国宗法礼制(治)”,《当代法学》1995年第3期。
    [205]陈红太:“从秦、汉律到唐律的变化看齐儒学对中国刑律的影响”,《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
    [206]陈纪然、孙树勇:“《史记》的礼治思想探析”,《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
    [207]陈军科:“礼的宗法本质及其政治功能”,《求索》1999年第6期。
    [208]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209]陈亚平:“情·理·法:礼治秩序”,《读书》2002年第1期。
    [210]陈森:“论宗法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宁夏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211]顾希佳:“关于礼仪起源几种成说的辨析”,《唐都学刊》2001年第2期。
    [212]丁毅华:“荀子、贾谊礼治思想的传承——兼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想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213]董建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14]董长春:“‘礼治’实践的法律强制及其现代意义”,《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秋季卷。
    [215]范席晶、吴燕:“浅析‘礼治’与‘法治’”,《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1期。
    [216]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217]高秦伟:“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人情观”,《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18]高树帜:“中华礼文化的由来及其精华”,《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219]侯琦:“‘礼治’:不可或缺的社会中性调节机制”,《理论探讨》2001年第3期。
    [220]胡纪平:“唐代封爵贵族的法律特权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221]惠吉兴:“宋代礼治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9期。
    [222]金景芳:“谈礼”,《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223]李丹阳:“封建‘官当’制度与官僚特权政治”,《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
    [224]李奉珪:“礼治与王权的客观化”,《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25]李伟迪:“论唐律的血缘主义特征”,《船山学刊》2002年第1期。
    [226]李云霞:“试论清代的礼治”,《满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27]李宗桂:“汉代礼治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228]梁晓杰:“礼失而求诸野——‘现代性’政治文化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29]梁治平:“从‘礼治’到‘法治’”,《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230]梁治平:“自然法今昔:法律中的价值追求”,《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
    [231]林中坚:“论董仲舒的‘礼治’思想”,《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
    [232]刘德增:“礼与中国文化的再探讨”,《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233]刘俊文:“论唐后期法制的变化”,《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34]刘俊文:“唐律与礼的关系试析”,《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235]刘文勇、钟华:“礼乐与中和文化观新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36]刘志琴:“礼制与等级观念”,《文史知识》1988年第6期。
    [237]龙大轩:“和谐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选择”,《现代法学》2005年第6期。
    [238]罗通秀:“论礼的意义及缘起”,《江汉论坛》1994年第9期。
    [239]马建兴:“略论《唐律》中的礼教思想”,《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40]马作武:“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41]蒲坚:“释唐律出入得古今之平”,《政法论坛》2001年第4期。
    [242]蒲坚:“唐律:中国法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
    [243]任爽:“唐代礼制论略”,《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
    [244]商国君:“先秦礼学的历史轨迹”,《天津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45]邵方:“儒家思想与礼制”,《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246]沈晓艳:“儒家礼治与现代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47]盛奇秀:“礼法兼治与德刑并用——中华民族传统治国方略及其集中形式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48]史广全:“礼法融合论略”,《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249]苏亦工:“得形忘意: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50]苏亦工:“唐律‘一准乎礼’辩证”,《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251]孙晓春:“儒家民本思想发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
    [252]孙晓春:“先秦儒家王道理想述论”,《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53]王光松:“论礼治的现代转化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54]王礼湛、贺国锋:“礼治秩序与现代社会控制”,《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255]王立民:“《唐律疏议》——中国古代法律与历史融合的典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56]王立民:“论唐律的礼法关系”,《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257]王启发:“《礼记》的礼治主义思想”,《孔子研究》1990年第1期。
    [258]王文东:“论清代康熙的礼教观及其政治伦理实践”,《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
    [259]王哓峰:“礼的起源、发展与功能”,《唐都学刊》2000年第3期。
    [260]王玉波:“从《唐律》看封建伦理政治”,《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4期。
    [261]吴成国:“论孔、孟、荀礼的起源观”,《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62]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基础”,《法律科学》1994年第2期。
    [263]谢瑞芳:“中国古代礼仪探源”,《湖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64]谢子平:“贾谊的礼义论”,《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65]徐进:“礼治的精义及其影响”,《文史哲》1997年第1期。
    [266]徐燕斌:“礼·秩序·和谐——礼的法文化思考”,《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267]杨群:“从考古发现看礼和礼制的起源与发展”,《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268]杨廷福:“《唐律疏议》制作年代”,《文史》1978年第5辑。
    [269]杨向奎:“礼的起源”,《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270]杨英杰:“关于礼起源的再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71]姚伟均:“礼的发展脉络及其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272]于语和:“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273]张百庆:“礼治、法治与合法性”,《学术论坛》2002年第2期。
    [274]张纪寒:“存留养亲制度探源”,《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75]张晋藩:“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冲突与互动”,《新视野》2003年第5期。
    [276]张晋藩:“论礼——中国法文化的核心”,《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
    [277]张晋藩:“论礼”,《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278]张涅:“荀子礼治主义对汉朝政治的开启意义”,《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1期。
    [279]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280]张晓虎:“关于中国古代礼文化的若干思考”,《学术月刊》2002年第2期。
    [281]张彦修:“论西周春秋的婚姻礼仪及其社会功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282]张艳云:“唐代保辜制度的实际运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283]张应凯:“论礼治、人治与法治”,《江汉论坛》1999年第7期。
    [284]张永路:“略论儒家思想对唐律的影响”,《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85]张再林:“论礼的精神”,《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86]张中秋:“法治及其与德治关系论”,《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87]张作理:“唐代的礼治”,《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288]赵晓耕:“儒的法律化”,《山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89]郑定、马建兴:“论宗族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学家》2002年第2期。
    [290]郑显文:“唐代债权保障制度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1期。
    [291]郑晓江:“儒家德治、教化与礼制的现代沉思”,《南昌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92] Catherine Bell Ritual Perspectives and Dimensions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93] Weihe Xu The Confucian Politics of Appearance:And Its Impact on ChineseHumor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54No4,(Oct,2004)pp514-532
    [294] Edward H. Schafer Ritual Exposure in Ancient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studies Vol14,No1/2(Jun1951) pp130-184.
    [295] Thomas A. Wilson Sacrifice and the Imperial Cult of Confucius History ofReligions Vol41.No3(Feb2002) pp251-2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