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动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动词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比较复杂的课题。动词研究得是否深入直接影响到整个语法体系。专书动词研究可以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专书动词的面貌,也可以反映当时语言的动词系统及其语法特点。
     《淮南子》是西汉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牢笼天地,博及古今”,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蕴含著十分丰富的语料,是反映汉初语言面貌的重要资料,至今未见对其动词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
     本文以《淮南子》动词为研究对象,以动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把《淮南子》中的动词分为8个小类:行为动词、状态动词、言语动词、能愿动词、趋止动词、存在动词、心理动词和比类动词。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性相结合的方法,对8类动词进行描写,分析其语法特点和句式类型,并对一些语法特点进行解释;结合某些动词进行专题研究;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观点,进行多层面研究,并把动词放在一个历时的层面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发展演变规律。全文分为九章。
     绪论部分介绍《淮南子》的作者与成书时间,版本和校勘情况,历代对《淮南子》的研究概况及《淮南子》的语言研究价值。回顾汉语动词研究概况,包括汉语词类划分、动词的分类研究和汉语史动词研究等方面内容。说明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介绍《淮南子》的言语动词。对“言、语”、“曰、云”、“谓、对”、“命、令”、“说、道”、“告”、“问”七组(个)比较常见的言语动词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其语义、语法特点,并比较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第二章根据能愿动词所表达的语义,把能愿动词分为可能类能愿动词、意愿类能愿动词和应当类能愿动词。《淮南子》中能愿动词有16个(项),有些能愿动词如“可、可以、足”既可以表示可能类,也可以表示应当类。论文从语义表达、句法结构和语法功能方面逐个分析这些能愿动词,总结出能愿动词的特点。
     第三章趋止动词根据表达的语义分为移动类趋止动词和非移动类趋止动词。分析了25组移动类趋止动词,4组非移动类趋止动词,从语义、语法方面分析各组的特点,比较内部的同异关系,归纳趋止动词的句式类型有:S+V, S+V+0, S+V+C、S+V1+V2。
     第四章对存在动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无”、“在”从语义、语法方面进行穷尽性分析。“有”、“无”意义相对,都可分为“存现”和“领有”两种类型。“有”字句的特殊类型有:“有”字兼语句、“有……者”句、“有+VP”句、“有以+VP "句。“无”字句的特殊类型有:“无+VP;句、“无以+VP”句。
     第五章心理动词可分为感知心理动词和情感心理动词两大类,分析了心理动词的语法功能。感知心理动词常带宾语,可以带对象宾语、使动宾语和受事宾语。情感心理动词带对象宾语、使动宾语、意动宾语、原因宾语和受事宾语。心理动词作谓语时主要的句式有:S+V+O,S+V,S+V+C。
     第六章根据比类动词的语义特点,把比类动词分为比较类比类动词,比喻、类比类比类动词,异同类比类动词。《淮南子》的比类动词有25个(项)。比类动词作谓语的句子,根据结构可以分为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项和比类动词。比类动词谓语句最常见的句子格式是A+V+B,但不同的比类动词句子结构又不尽相同。比类动词作谓语时的句式有:S+V+0、S+V、S+V+C。
     第七章状态动词可分为真自动状态动词和准自动状态动词。真白动词状态动词不带宾语,准自动状态动词不带受事宾语,可以带使动宾语、处所宾语、对象宾语、时问宾语、数量宾语等。状态动词的中要句式有:S+V、S+V+0、S+V+C。
     第八章根据行为动词能否带宾语以及所带宾语的类型把行为动词划分为不及物行为动词和及物行为动词。分析了不及物行为动词带使动宾语和关系宾语,及物行为动词带受事宾语及其他关系宾语的情况,并分析了及物行为动词不带宾语的原因。行为动词的句式有:S+V+0、S+V、S+V+C、S+V+01+O2。
     第九章是《淮南子》动词历时比较研究。分为《淮南子》双宾动词的历时比较研究和趋向动词“行、走、步、趋”的历时比较研究。论文分析了《淮南子》双宾动词语法特点及其句式,借助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历时的比较,得出双宾动词及其句式的演变情况。趋向动词“行、走、步、趋”以上古、中古的九部文献为调查语料,逐个分析这些趋向动词的语义特点和句法结构,并参考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这些动词的演变状况。
Study on verb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is very important, is also more complex task. Study on verbs deeply influences the whole grammar system. Book Study on verbs can systematically,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book's verb features, also can reflect language verb system and grammatical features.
     HuaiNanZi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n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contents of the "cage of heaven and earth,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is an encyclopedic works.It contains very rich corpus and can reflect the Chinese Language Outlook of the early Han Dynasty. No one has not yet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study on its verbs.
     This article takes HuaiNanZi's verb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verb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emantic feature of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HuaiNanZi of the verb is divided into8categories:action verbs, state verbs, speech act verbs, modal verbs, directional verbs, verbs of existence,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verbs of comparison.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combining8categories verbs, this article makes description, analysis of its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syntactic types, at same time some of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are explained and studied with some verbs. This article absorbs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carries multiple level research, and puts verbs in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a comparative study,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verb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en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s introduction of HuaiNanZi of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time, version and textual criticism, history of HuaiNanZi's study and the value of HuaiNanZi language research. Review of Chinese verbs and research situation, including Chinese word classes, the category of verbs and verb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Chinese history. This paper study involv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HuaiNanZi's speech act verbs. On "yan, yu","yue, yun","wei, dui","ming, ling","shuo, dao","gao","wen" seven (groups) compared with common speech act verbs detailed description, the chapter makes analysis of its semantic,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compar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e second chapter prob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modal verbs in the semantic, the modal verb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 verbs:possible classes, desire classes and should classes. There are·16modal verbs in HuaiNanZi the modal verbs, some words such as "ke,keyi,zu" can express the meaning of possible classes and can als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should class. Papers from the semantic,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 by analysis of these verb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 verbs.
     In the third chapter directional verbs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semantics is divided into mobile class of directional verbs and non mobile class of directional verbs. Analysis of25groups of movable type directional verbs and4groups of mobile class of directional verbs, by semantic and grammar analysi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group, the author compares with different relations of directional verbs internal. Induction of directional verbs sentence types are:S+V, S+V+0, S+V+C, S+V,+V2.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e existential verbs of the "You","Wu","Zai" in higher frequency from the semantic andgrammar, are exhaustive analysis."You" and "Wu" have meaning relative,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existence" and "possesion". The verb "You" of special type has:the sentence of Subject and object with You", the sentence of "You……Zhe", the sentence of "You yi+VP""Wu" of special type is:"Wu+VP","Wu+yi+VP".
     In the fifth chapter psychological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verbs and affective mental verbs in two categories.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of grammatical function.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verbs often take an object, can bring the object, moving object and patient object. Psychological verbs can be with object, moving object, the subjective object, reason object and patient object. Psychological verbs as predicates of the main sentence:S+V+O, S+V, S+V+C.
     The sixth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verbs of comparison, verbs of comparison can be divided into comparative verbs, metaphor or analogy verbs, verbs of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HuaiNanZi has25(item) verbs of comparison. The sentence of the class of verbs as predicat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comparison subjects, comparative object, comparesion content and verbs. The class of verbs predicate sentence of the most common format is A+V+B, but different verbs of sentence formats are not the same.The types of the verb predicate sentence:S+V+O, S+V, S+V+C.
     The seventh chapter state verbs can be divided into genuine state verbs and prospective state verbs. Genuine state verbs do not take an object, a prospective state verbs do not take a patient object, it takes an active object, object of place, object, time object, quantity object. State verbs main sentence:S+V, S+V+O, S+V+C.
     The eighth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 of verbs can take an object or not and the object types, the behavior of verbs are classified as transitive action verbs and intransitive action verbs. The intransitive verb takes an active object or relationship object, the transitive action verb takes a patient object or other objects, and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ransitive action verbs not taking an object. Action verb sentence:S+V+O, S+V, S+V+C, S+V+O1+O2.
     The ninth chapter is the HuaiNanZi diachronic comparative study ofthe verbs. It is divided into HuaiNanZi double object verb diachronic comparative study and directional verbs "Xing, Zou, Bu,Qu" diachronic comparative study. Analysis of the HuaiNanZi double object verb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patterns, based on the senior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 makes a diachronic comparison and makes an conclusion of the double object verbs and their syntactic evolution. About directional verbs "Xing, Zou, Bu, Qu" in ancient, medieval nine documents for survey data,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directional verbs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refers to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and sums up the evolution of these verbs.
引文
1马庆洲《淮南子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2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页
    3参见漆子扬《刘安与淮南子》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庄序》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2王念孙《读书杂志·弁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孙诒让《札迻·俞序》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序》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3张双棣《淮南子校释·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页
    4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4页
    5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叙目》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参见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吕叔湘《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代序)》,载《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
    2胡裕树、范晓主编《关於现代汉语动词研究(代序)》,载《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23页
    4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23页
    5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23页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1页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4页
    3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页
    5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270页
    1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页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页
    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7页
    4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第79页
    5李荣编译《北京口语语法》开明书店,1952第31页
    6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27页
    7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第9页
    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
    2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3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页
    4王力《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5页
    1王力《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5页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487页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488页
    4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18页
    1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28页
    2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页
    3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5页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5页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8页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8页
    2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293-294页
    3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510页
    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8页
    1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84页
    2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5页
    3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0页
    1潘汞《谈内动词和外动词的划分》《语文教学》,1958年第12期37页
    2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19页
    3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1978年第2期
    1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54页
    2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158页
    3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144页
    4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145页
    1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41页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14页
    2王力《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13页
    1胡竹安、杨耐思、蒋绍愚编《近代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1992年282页
    2杨克定《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书看魏晋时期动词“来”、“去”的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的特点》见《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274页
    1李佐丰《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95-214页
    1李佐丰《<左传>的“语”“言”和“谓”“曰”“云”》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07-126页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版第177页
    1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页
    2赵振鐸《先秦汉语动词研究·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页
    3柳士镇《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页
    1殷国光《<庄子>动词配价研究》商务印收馆,2009第1页
    1转引自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61
    2杨伯峻《左传虚词研究·序》商务印书馆,2004年1页
    3郭锡良《古汉语语法研究刍议》见《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45页
    1见崔立斌《<孟子>词类研究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2页
    1胡明扬《<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序》商务印书馆,2008第1页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5
    3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1页
    1王力《关於汉语有无词类问题》《王力文集》第十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2王力《关於汉语有无词类问题》《王力文集》第十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1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92页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3-24页
    3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5页
    1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61页
    1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145页
    1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154页
    1陆宗达 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256页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第42页
    3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53页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第42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0页
    1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页
    1参见张猛《左传谓语动词研究》语文出版社,2003年116页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8页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1页
    3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1页
    4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83页
    5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02-112页
    6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1页
    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1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1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318页
    2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1002页
    3诸祖耿编撰《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年698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5页
    1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7页
    1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1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0页
    1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8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12页
    1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7页
    2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6页
    1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3页
    2参见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3页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346页
    2转引自诸祖耿编撰《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凤凰出版社,2008年445页
    3班固《汉书》(第九册)中华书局,1962年2688页
    4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31页
    1转引自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01页
    2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59页
    1见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广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61-67页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4页
    1参见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载《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页
    2参见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1页
    1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年,538页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144页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96页
    3潘汞《谈内动词和外动词的划分》《语文教学》1958年第12期37页
    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43页
    1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下)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532页
    1参见:刘道锋《<史记>动词系统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1转引自张双棣 殷国光 陈涛《吕氏春秋词典》商务印害馆,2009年,第74页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8页
    2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60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38页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152页
    2参见徐志林《近90年来汉语双宾句研究述评》《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81页
    3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84年112页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35页
    5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117页
    1何乐士《先秦[动·之·名]双宾式中的“之”是否等於“其”?》兑《<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9页
    1张双棣《淮南子校释·自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2陈广忠《评析本白话吕氏春秋·淮南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336页
    1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到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安徽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32-46
    2郑继娥《殷墟甲骨卜辞祭祀动词的语法结构及语义结构》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37-48
    1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到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女徽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46-50
    2邵水海《从<左传>和<史记>看土古汉语的双宾结构及其发展》,《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53-556
    3潘玉坤、梁春妮《<论语>与《世说新语》双宾语句式比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82页
    4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144页
    1邵永海《从<左传>和<史记>看上古汉语的双宾结构及其发展》,《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62-566页
    2邵水海《从<左传>和<史记>看上古汉语的双宾结构及其发展》,《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68页
    3刘宋川《两汉时期的双宾结构》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62页
    4潘玉坤、梁春妮《<论语>与<世说新语>双宾语句式比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82页
    1邵永海《从<左传>和<史记>看上古汉语的双宾结构及其发展》《缀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63
    2萧红《也说中古双宾语结构的形式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1期41页
    3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到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安徽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46
    1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到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安徽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47
    2邵水海《从<左传>和<史记>看上古汉语的双宾结构及其发展》,《缀工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54页
    3刘宋川《两汉时期的双宾结构》《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60页
    4贝罗贝《双宾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212页
    5参见王凤阳《古辞辨》古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718页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318页
    2司马迁《史记》(全十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
    1杨克定《苏轼诗歌中的趋向V及其发展变化》,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23页
    2转引自杨克定《苏轼诗歌中的趋向V及其发展变化》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23页
    1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387页
    1杨克定《苏轼诗歌中的趋向V及其发展变化》见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版,1992年294页
    2杨克定《苏轼诗歌中的趋向V及其发展变化》见程湘清《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20页
    1杨克定《苏轼诗歌中的趋向V及其发展燮化》见程湘清《宋元明汉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22页
    陈广忠.淮南子斠诠[M].合肥:黄山书社,2008
    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陈广忠.评析本白话吕氏春秋·淮南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何志华.高诱注解发微—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古籍研究中心,2007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马宗霍.淮南舊注参证[M].济南:齐鲁书社,1984
    吴承仕.淮南舊注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许匡一.淮南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杨树达.淮南子证闻·监铁论要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于省吾.淮南子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97
    赵宗乙.淮南子译注(上、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赵宗乙.淮南子札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中法汉语研究所编.淮南子通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孙诒让.札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3
    张双棣、殷国光、陈涛.吕氏春秋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程湘清主编.两汉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崔立赋.《孟子》词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高名凯.汉谙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高思曼、何乐士主编.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4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管燮初.《左传》句法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3
    郭锡良.古汉语语法研究刍议 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郭锡良.四十年来古汉语语法研究述评 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何乐士.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 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李荣编译.北京口语语法[M].北京:开明书店,1952
    李佐丰.古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李佐丰.上古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刘利.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吕叔湘.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代序),载 句型和动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马庆洲.淮南子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M].上海:华束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孙力平.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索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王力.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王松茂土编.汉语语法研究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徐适端.《韩非子》单音动词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上下)[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杨逢彬.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殷国光.《庄子》动词配价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张猛.《左传》谓语动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72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法研究所,1961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陈克炯.先秦双音动词句法功能说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 (2)
    陈克炯.先秦“负面心理动词”的述谓功能析微[J].中国语文2000 (3)
    陈克炯.先秦双音动词句法功能说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 (6)
    陈克炯《左传》单音动词的“向”及其句式[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6(3)
    冯英一占代汉语动词“体”的表现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傅亚庶.《淮南子·时务篇》“赏有功”辨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5).
    郭锡良.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发展[J].中国语文2000 (3)
    海柳文.《论语》的动词“为”及其句法结构[J].古汉语研究1992(2)
    何乐士.专书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6)
    何宁.读《淮南子》偶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1)
    何志华.《淮南子》高诱注音读斠证[J].诸子学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胡双宝.评《淮南子校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
    贾则复等.古汉语动词再分类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 (2)
    蒋礼鸿.《文选》注引许慎《淮南子》注辑录[J]温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92(4)
    蒋礼鸿.淮南子校记[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57(1)
    雷汉卿、杜晓莉《吕氏春秋》中由动词“为”构成的述宾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李永.上古汉语动词配价分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机制[J].古汉语研究2008(2)
    李永.上古汉语动词配价分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机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
    李永.《孟子》给予类三价动词配位元方式考察[J].泰安师专学报20009(4)
    李佐丰.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J].中国语文1994 (4)
    刘瑞明.论“为”字的泛义语法结构及相关误解[J].湖北大学学报1993 (6)
    吕叔湘.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J].中国语文1986 (2)
    罗国强.《淮南子》释义辨正[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4)
    马贝加.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J].中国语文2003(1)
    马建智.《淮南子译注》辨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6)
    马芳.《淮南子》中的量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 (2)
    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J].温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2)
    潘玉坤、梁春妮.《论语》与《世说新语》双宾语句式比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4)
    (日)平山久雄.曲章翰译高诱注《淮南子》《吕氏春秋》的“急气言”与“缓气言”[J].古汉语研究1991(3)
    齐瑞霞.《淮南子》“有以”浅析[J].济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石玉成,从被动式的发展看动词虚化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 (4)
    时兵.古汉语双实动词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2)
    宋绍年、郭锡良.二十世纪的古汉语法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0(1)
    唐莉.《淮南子》高诱注献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2).
    王军.《淮南子》庄逵吉注音读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2)
    王临惠.简论《西游记》中的动词重叠式[J].山西师大学报(哲社)1990 (4)
    王明春.《淮南子》高诱注与许慎注的区分[J].亦峰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3)
    王淑怡.《淮南子》重言词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2)
    吴先文.《淮南子》高诱注之注音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吴则虞.淮南子书录[J].文史(第二辑)中华书局,1962
    谢纪峰.古汉语动词不应有内动外动的分别[J].绥化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1)
    谢质彬.论古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3)
    谢纪锋、刘致富.古汉语动词不应有内动外动的分别[J].绥化师专学报(哲社版)1988(1)
    徐正考.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探源[J].古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3)
    徐志林.近90年来汉语双宾句研究述评[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
    徐子.赐予义动词在《左传》中的分布情况[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2)
    许匡一.《淮南子》分音词三例[J].古汉语研究1994(4)
    许匡一.《淮南子》校注献疑[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4(2)
    许匡一.《淮南子》许、高注辨正[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4(1)
    杨栋、曹书杰.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1)
    张文国、张文强.论先秦汉语的“有(无)+VP”结构[J].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章新传.先秦情绪动词“惧”的几个语法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2.(9)
    赵伯义.古代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新探[J]乐山师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3)
    赵奇楝、华学诚.《淮南子》许慎注、高诱注中的双音节新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
    赵宗乙.《淮南子·时则训》语辞札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5)
    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J].中国语文1978(2)
    祝建军.近代汉语动词首码“打一”演变探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
    鞠彩萍《<祖堂集>谓语动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博士学位论文)
    漆子扬《刘安与淮南子》(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殷商到西汉年代相关地下语料的描写》(安徽大学2002年溥士学位论文)
    郑继娥《殷城甲骨卜辞祭祀动词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结构》(四川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蒋洪峰《<淮南子>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绽霞《<淮南子>反义词语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罗国强《<淮南子>高诱注训诂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马静恒《<淮南子>介词“以”“於”“於”“乎”研究》(新疆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齐瑞霞《<淮南子>副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军《<淮南子>庄逵吉注研宄》(安徽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琦《<淮南子>双音节动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淑怡《<淮南子>助动词研究》(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吴先文《<淮南子》高诱注训诂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栋《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赵静莲《<淮南子〉合成词构词法初探》(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赵奇栋《<淮南子>东汉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汉]司马迁.史记(第七、八、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斑固.汉书(第七、九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战国]左丘明[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晋]郭象注[唐]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宋]朱熹.诗集传[M].江苏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周,1954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徐震愕.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周,2005
    诸祖耿编撰.战国策集注汇考(增补本)[M].江苏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