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原则的诠释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诠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与翻译(实践和理论)有着紧密联系。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特殊学科——神学和法学——所需要的诠释方法与实践技艺的特殊诠释学,伴随着诠释对象由特殊文本到一般世俗文本的转变,其诠释战略也由个别片断解释规则的收集转变为建构系统的诠释规则体系,并于19世纪中后期广泛渗透到文学、历史学等精神科学诸领域,成为一种为人文科学提供普遍方法论原则的普遍诠释学。普遍诠释学经由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改铸,在伽达默尔那里发展为更宽泛的哲学诠释理论。当代哲学诠释学为整个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改变了人们以往理解人文科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哲学诠释学所建构的理解与解释理论对于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及翻译批评的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传统思维定势,拓宽了文本意义的理解维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的新的视野。近年来,在翻译研究的热潮中,许多学派和学者都在著书立说,打造各自的理论框架,从而使翻译研究进入了空前活跃的阶段。但是,不管学者专家们的理论多么标新立异,从翻译现象上讲都没有离开诠释学范畴,即翻译本质上都是一种文本理解和解释活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进入中国学术界,哲学诠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的主要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有关完全的前把握、理解的历史性、理解的对话模式、前见理论、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的论述,已被中国翻译研究者广泛论证和引用,“翻译即解释”也已为我国许多翻译界学者所接受。诠释学派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解释,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与文本(包括原作者)的主体间性,强调译文读者在翻译文本意义生成中的参与作用,对传统的“忠实”和“对等”的翻译标准提出大胆的怀疑与挑战,使我们改变了对翻译本质的看法,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理论所采取的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定向思维模式,使我们能够用宽容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翻译。
     近年来,翻译界的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对翻译标准从单一向多元达成了基本的共识,翻译批评方法的研究也出现可喜的成果,从传统的挑错式、随感式到现在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理论无不显示着多学科翻译批评研究的重大进展,理论成果也从原来的散论逐渐发展为系统的研究。但是,翻译批评研究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然很多。围绕翻译标准、翻译批评的方法、原则等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许多问题的探讨主要停留在方法的层面,翻译界的专家学者们历尽各种努力,期待一种更深邃的视野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使命是为了保证翻译的价值得以实现,使原作和译作的意义能得到拓展、完善和延续。有鉴于此,翻译批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在本文看来,有效解决翻译批评中所存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最佳进路就是将哲学诠释学的实践智慧及其诠释原则应用到翻译批评中去,形成诠释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原则,并进而建构哲学诠释学的翻译批判理论。当然,建构哲学诠释学的翻译批判理论是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翻译批判研究所欲达成的最终目标,而本文所做的工作是试图为这个宏伟目标奠下一块坚实的基石。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将哲学诠释学的实践智慧和诠释理论应用于翻译批判之中,探究翻译批判的原则,以为翻译批评开辟新的理论思考和研究领域。
     依照哲学诠释学必须按照对“事物本身及其存在方式的描述来分析”的观点,本文首先分析了作为翻译批判对象的翻译文本问题。笔者通过对文本的基本概念、文本意义的本质内涵、理解和解释的本质等问题的细致阐述,逐步揭示出翻译批评与文本理解及解释的内在联系。在此之后,笔者将关注目光投向文本意义的理解问题,通过将伽达默尔关于文本概念、类型以及文本的语言性和开放性等哲学诠释学核心概念及思想应用于翻译批评,从理解的角度考察了文本翻译的生成及其性质,分析了翻译的意义实现途径,强调指出,翻译文本的意义是通过批评者与文本的对话而产生的效果历史意义,具有时间性和境遇性,是被批评者(包括原作、原作者和译者、译作)与批评者之间视域融合的结果,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因此,对翻译文本意义的评价就不存在单一的标准,翻译批判的标准必然是多元动态的。面对翻译批判标准的多元动态性,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就必须拒斥独断态度。这样,如何保证对翻译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做出合理的且普遍认可的评价就是翻译批评的主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就是要确立一种可用于合理批评的评价原则。本文作者依据在哲学诠释学所具有的宽容品格中所发现的基本线索,提出建立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的宽容原则。基于这个原则,翻译的批评的研究,就必须强调对话性,充分考虑到作者、译者、读者和理论批评者的理解和解释的境遇。这一原则不是翻译批评的方法论原则,而是为翻译批评的理论建构指出哲学诠释学的向度。这一向度甚至可以延伸至翻译批评理论本身,也就是说,对待翻译批评理论也要有宽容的态度。
     翻译批评原则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宽容原则是理解交流得以理性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翻译批评理性发展的前提,坚持翻译批评的宽容原则是促进翻译事业繁荣发展的保证,对宽容原则的探讨必将为哲学诠释学的翻译批评理论赢得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As a specialized study of understanding and meaning, hermeneutic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During the late18th and the early19th century, special hermeneutics provided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practical skills for theology and law, with its interpretation objects changing from special texts to secular on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changing from collecting fragments of rules into constructing an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 the middle and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 it was widely used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so on, becoming general hermeneutics. General hermeneutics aims at providing general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for human science, and it came from Heidegger's phenomenology and was further developed into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has provided a new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for human science and changed people's ways of thinking.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studies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changed people's traditional mindset of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broadened the dimens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and thus offer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ly active stage because of diffe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s put forward by many schools and scholars in their writing. However, no matter how creative those schools and scholars are, they can never go beyond hermeneutics. In other words,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text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was brought into Chinese academia during the1980s. Its main representative Gadamer and many of his ideas such as the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prejudice theory, theory of horizons and effective-history have been widely argued and referred to and "translation is interpretation" has been accepted by many scholar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issues have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s, which has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and offered new research angles. Within hermeneutics, translation is interpretation,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ext (including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participation of readers in the generation of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t has greatly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and "equivalence", enabling us to change the ideas about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and look at translation with tolerance and an open mind. To some extent, the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proved fruitful, though its implementation is not at all systematic and deep enough.
     In recent years, with unceasing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have become a basic consensus, and the study on the method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lso appeared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which in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traditional fault-finding or impression type has been shifted to the current multi-level angle dynamic theory. However, there still remains a lot of problems both i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debate about the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andards,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s never stopped. Many discussions of the issues stay on the method level,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trying to make various efforts, looking forward to a more profound perspective to bring about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to these questions.
     As is known,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par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t help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ion cause. The miss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to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translation, to expand and improve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ranslated text. Because of this,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must be solved effectively. Her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o solve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we'd better apply the practical wisdom and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s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o translation criticism, form certain rules, and then construct the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Specificall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hu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n analytical comment on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relat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It is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object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ed texts. The basic concepts of texts, the essence of text meaning and that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are explained, and then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ext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is revealed. After that,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exts, and, by citing some core concepts and ideas of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alyzes the generation and nature of translated texts and approaches to realize the text meaning.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the meaning of a translated text is the effective-history meaning produced by the dialogue between critics and the text and changes with timing and situation. It is a result of the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critics and the original text,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refore it is not fixed. Consequentl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how to realize the meaning of the translated text varies because of the translator, since he is in his own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 while the original text and original author are also in their own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This will inevitably result in differences of the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 original one, the translator an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refore generate different meanings for the same text. For that matter, there is no single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meaning of a translated text, and critical standards must be multivariate and dynamic. So, to guarantee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makes the main target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he key is to establish a set of evaluation principles. In this sense, certain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should be set before we could finally establish a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e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found 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arity i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some basic clues to the principle of charity on which to build translation criticism. Besid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charity should be treated as a principle rather than an attitude.
     According to this principle of Charity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 rational dialogue about meaning, and meaning gets regenerated in the dialogue. The basic task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to discard prejudices through the dialogue and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validity and rationality of translation. However, to have this dialogue we must respect our partners and acknowledge that they may be right. In addition,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original author, the translator, the readers and critics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For that matter, we should admit that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to raise questions and provoke thinking rather than answer all questions (as methodological hermeneutics does). It may not necessarily solve a problem, but lead to deep thought of new problems. So, this principle of Charity based 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s not the methodolog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but rather a new angle for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t can also be used in analyzing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ies.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re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e principle of Charity is necessary for r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prem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t is a guarantee of the booming of translation cause. The discuss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harity will surely lead to more researches on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引文
①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184.
    ② 转引自许均:《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 参见Baker Mon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p.205.
    ② “常规意义上比较完整的翻译批评应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不同的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引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页。
    ③ 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9页。
    ① 转引自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第57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6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5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9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9页。
    ⑦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9页。
    ⑧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8页。
    ⑨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8页。
    ⑩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9页。
    ① 转引自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第58页。
    ② 许均:《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③ 刘云虹:《意义与翻译批评研究》,载《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2页。
    ④ 转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⑤ 转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⑥ 转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⑦ 转自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负。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6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页。
    ⑤ 转自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第45页。
    ① 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第59页。
    ② 李河:《巴别塔的重建与结构——解释学视野中的翻译问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A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④ Douglas Robinson (e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⑤ 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⑥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6-140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5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0页。
    ① 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0页。
    ③ 参见[德]伽达默尔:《美学与解释学》,载《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481页。
    ④ Hans Georg Gadamer, "Martin Heidegger and Marburg Theology", in Practical Hermeneu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p.198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182贝。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8页。
    ⑦ Friedrech Shleiermacher.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i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translated by Douglas Robins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p.225.
    ①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② 参见[美]乔治·斯坦纳:《通天塔之后》2001年版,英文版出版前言。英文版: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ed)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①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65页。
    ② 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③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④ Delisle Jean. Translation:An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1988.
    ⑤ Frederick M. Rener, Interpretation: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from Cicero to Tytler, Editions Rodopi B.V., Atlanta-Georgia.1989.
    ① 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 燕宏远译自前东德W.R.伯耶尔的《何谓解释学》,载《哲学译丛》第5期,1979年,第73—74+70页。
    ③ 张汝伦:《理解:历史性和语言性——哲学释义学简述》,载《复旦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6期,第37-40页。
    ④ 张隆溪:《神·上帝·作者一评传统的阐释学》,载《读书》,1984年第2期,第106-114页。
    ⑤ 张隆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载《读书》,1984年第3期,第86-95页。
    ⑥ 殷鼎:《理解的命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⑦ 袁锦翔:《一种新的翻译问题——阐释》,载《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第54-57页。
    ⑧ 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6期。
    ⑨ 陆乃圣:《解释性翻译初探》,载《中国翻译》,1988年第2期,第18-19页。
    ⑩ 乔国强:《翻译与接受》,载《山东外语教学》,1988年第1期,第16-19页。
    11 穆雷:《接受理论与习语翻译》,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4期,第9-14页。
    ① 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美学谈起》,载《外语研究》,1991年第3期,第53-56页。
    ② 袁洪庚:《阐释学与翻译》,载《外语研究》,1991年第3期,第37-34页。
    ③ 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载《上海科技翻译》,1992年第3期,第27-28页。
    ④ 郑延国:《翻译—-一门阐释的艺术》,载《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63-69页。
    ⑤ 彭秋荣:《翻译的阐释性》,载《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第3期,第42-45页。
    ⑥ 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3期,第13-17页。
    ⑦ 吕俊:《世纪之交的译学三思》,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第1-7页。
    ⑧ 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载《外国语》,2000年第3期,第53-60页。
    ⑨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23-25页。
    ⑩ 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第55-57+61页。
    ① 许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世界融合——文本再造的个案批评》,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第25-29页。
    ② 谭载喜:《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载《广东外语外贸学报》,2007年第1期,第5-9页。
    ③ 许均:《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第290-295页。
    ④ 何德红:《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理论梳理与问题反思》,载《天津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2-17页。
    ⑤ 伍凌:《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载《外语学刊》2005年第1期,第95.100页。
    ⑥ 武光军:《翻译即诠释——论保罗·利科》,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3期,第16.19页。
    ⑦ 朱健平:《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哲学论释学的翻译观》,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69-74页。
    ⑧ 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载《外国语》,2000年第3期,第60页。
    ① 周仪、罗平:《翻译与翻译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 姜志文、文军:《翻译批评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④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
    ⑤ 文军:《科技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版。
    ⑥ 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参见魏因斯海默:《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理论》,郑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第2页。
    ③ Joel Weinsheime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Yale University,1991.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4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2页。
    ①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3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4页。
    ⑤ 转引自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载《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① 参见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② 参见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9页。
    ④ 参见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⑤ 参见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⑥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第59页。
    ⑦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第427页.
    ⑧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第427页。
    ⑨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第59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第433页。
    ②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第428页。
    ③ 转引自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④ 转引自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⑤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0-431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6页。
    ⑦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6页。
    ⑧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7页。
    ⑨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7页。
    ⑩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8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年版, 第347页。
    ②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第71页。
    ③ [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第71页。
    ④ 周国平:《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51页。
    ⑤ 龚举善、张永禄:《理解的文本与阐释的方向》,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第55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4页。
    ②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③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p.12中文参见王志奎、温洪瑞、任怀平、王青编著《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④ 王宏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9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2页。
    ⑦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5页。
    ⑧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9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6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8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8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4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3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3页。
    ⑦ 洪汉鼎:《文本诠释与对话》,载《中国诠释学》(第5辑),洪汉鼎、傅永军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2页。
    ③ 李建盛:《理解事件和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0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8-429页。
    ① 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第43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4页。
    ① [德]伽达默尔:《美学与解释学》,载《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476页。
    ②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③ 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3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7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0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5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5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5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1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2页。
    ②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othod, translated by Garrett Barden and John Cumming, London:Sheed and Ward Ltd.,1975, p.347译文根据英文版做出了相应修改。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3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3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3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82页。
    ②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译者序言,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译者序言,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5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译者序言,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5页。
    ⑤ 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0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0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1页。
    ①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35.
    ②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p.42.
    ③ 转自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39页。
    ① 转自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39页。
    ②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70-579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430页。
    ①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23页。
    ②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Hermeneutics and Criticism And Other Writing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Andrew Bowi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7.
    ①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7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7页。
    ① [德]施莱尔马赫:《美学》,R.奥德布莱希特编,第84页以下,转引自[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4页。
    ② 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6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7页。
    ②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1819-1832》.洪汉鼎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7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4页。
    ③ 引自何卫平:《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①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1819-1832)》,洪汉鼎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73页。
    ① 参见何卫平:《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载《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第4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13页。
    ①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箴言(1805-1810)》,洪汉鼎译,转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② [德]《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283页。
    ③ [德]《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32页。
    ①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②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③ [德]狄尔泰:《狄尔泰全集》(5),第143-144页,转引自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①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9页。
    ②[德]伽达默尔:《诠释学与历史主义》,夏镇平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97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版,第101贞。
    ① [德]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1910)》,李超杰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② [德]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洪汉鼎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③ [德]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1910)》,李超杰译,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① [德]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版,第139页。
    ② [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1卷,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版,第56页。
    ③ 参见何卫平:《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① [德]伽达默尔:《诠释学与历史主义》,夏镇平译,转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①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②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versity,1996, p.208.
    ③ 潘德荣:《西方诠释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8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4页。
    ② 参见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SCM of London Press Ltd,1962, p191.
    ③ 参见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SCM of London Press Ltd,1962, p191.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8页。
    ①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7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7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0页。
    ⑥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2页。
    ① 彭启福:《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36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4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2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3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4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26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4页。
    ③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71页。
    ①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6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1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9页。
    ① 洪汉鼎:《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载《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第59页。
    ② 黄颂杰:《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578页。
    ③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83-384页。
    ① [德l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16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65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65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13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67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1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1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60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5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35页。
    ① 转引自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页。
    ①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5页。
    ②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2页。
    ③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5页。
    ①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5页。
    ②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③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第9页。
    ④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3页。
    ①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与翻译研究》, 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第24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2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4页。
    ④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57页。
    ① 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0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1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①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London:Pinter,1990, p.11.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1页。
    ③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版,第5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3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3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4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82-487页。
    ⑤ 李建盛:《哲学诠释学的效果历史与文学史的诠释学意识》,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期,第123页。
    ⑥ [德]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① 参见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Harper Row/Harper Collins,1962, p.93.
    ① 参见程志华:《解释的开放性——迦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魅力》,载“爱思想”网站:网址:http://www.aisixiang.com/data/22126.html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6页。
    ③ Nida, Eugene A &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E. J. Brill,1969, p.121.
    ① 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Pergamon,1981, p.13.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9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22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2页。
    ③ [德]洪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2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9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4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0页。
    ②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8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0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9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6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4页。
    ④ [美]P.A.约翰逊《伽达默尔》,何卫平译,中华书局2003版,第67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70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3-514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7-518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9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22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4-535页。
    ④ [俄罗斯]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5页。
    ① [俄罗斯]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992年版,第344页。
    ② [俄罗斯]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21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P261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页。
    ②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7-549页。
    ③ 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23页。
    ① 阿诺德说:“想象是为了一个特定目标对现有记忆的再组织。没一个这样的再组织都是个体的独创,在这个意义上,想象可以被称为创造性。”见米歇尔编《人类活动》,1969年,第196页——引自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第474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4页。
    ① Barthes, Roland, Style and Its Image. Literary Style:A Symposium. (ed.) S. Chatman. New York:Routledge, 1971, p.10.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419-420页。
    ② 转引自汤定军、周福娟:《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① 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2期,第29页。
    ② 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77页。
    ③ 转引自苏莹:《文本观与翻译标准研究》,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4页。
    ④ 参见苏莹:《文本观与翻译标准研究》,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4页。
    ① [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9页。
    ② 参见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实秋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42-143页。
    ③ 转自谢天振:《译介学》(序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①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① 转引自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② 转引自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③ 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④ 吕叔湘:《英译唐诗绝句百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① 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② 参见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65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65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68页。
    ② 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333页。
    ③ 杜纪诚:《修辞与文化论略》,转引自廖涛、黄东华《文学翻译标准的相对性与译者的主体性》,载《凉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64页。
    ① 众所周知,Milky Way与希腊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希腊人认为它就是众生聚居的奥林匹斯上通往大地的“路”,据说它之所以璀璨闪亮,与天后赫拉的乳汁有关。
    ② 转引自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③ 罗新璋:《风格、夸张及其他》,载《中国翻译》,1995年第4期,第23页。
    ④ 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48页。
    ⑤ 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转引自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9页。
    ①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84页。
    ②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③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④ 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版,第337-340页。
    ⑤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中国对外贸易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页。
    ① 许均:《文化“差异”与翻译》, 转引自钱林森、李比雄、苏盖主编《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5页。
    ② 转引自胡德香:《翻译批评的自我与他者》,载《外语学刊》,2006年第5期,第100页。参见英文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40
    ① N. Wilson, "Substances without Substrata", Review of Metaphysics,1959, ⅩⅡ:pp.521-539.
    ② 参见D. Davids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ruth",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ume Lxxx vii, No.6, June,1990, pp.318-319转引自王静:《整体论和宽容原则在语言理解中的运用》,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第61页。
    ③ D. Davidson, "On the Very Idea of a Conceptual Scheme". Inquir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97转引自王静:《整体论和宽容原则在语言理解中的运用》,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第61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565页。
    ②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5页。
    ① 陈鸣:《翻译批评也应“宽容”——论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第54-56页。
    ② 参见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年版,第26页。
    ③ 参见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年版,第26页。
    ④ 参考百度百科,态度,http://baike.baidu.com/link
    ⑤ 参考百度百科:原则,http://baike.baidu.com/link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3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43页。
    ③ 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第10页。
    ① 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92-793页。
    ②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0页。
    ③ 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54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3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3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5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7页。
    ① 周国平:《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第51页。
    ①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7年版,第25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3页。
    J.Hillis Miller, TheTranslatability of Cultur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214.
    ③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5页。
    ④ 参见[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5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8页。
    ①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② 参见许均:《论翻译之选择》,载《外国语》,2002年第1期,第66页。
    ①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② 转自尹衍桐:《论文学翻译的伦理道德内涵》,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94页。
    ③ 转自尹衍桐:《论文学翻译的伦理道德内涵》,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94页。
    ④ 参见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7页。
    ① 参见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7页。
    ② 许均:《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载《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3期,第12-15页。
    ③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7页。
    ④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版,第306页。
    ⑤ 转引自尹衍桐:《论文学翻译的伦理道德内涵》,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94页。
    ⑥ 参见尹衍桐:《论文学翻译的伦理道德内涵》,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94页。
    ①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57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78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78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87页。
    ④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89页。
    ⑤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96页。
    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96页。
    ②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99页。
    ③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2010年版,第396页。
    ④ 傅永军、杨东东:《实践、应用与真理》,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94-99页。
    ⑤ 傅永军、杨东东:《实践、应用与真理》,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95页。
    ⑥ 傅永军、杨东东:《实践、应用与真理》,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96页。
    ⑦ 傅永军、杨东东:《实践、应用与真理》,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96页。
    ① 彭启福:《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② Paul Ricoeur, 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 ed. and trans. by John.B. Thompson, translated by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139.
    ③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① 穆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 载《外国语》,1995年第4期,第36页。
    1.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Ⅰ),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
    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
    5.辜鸿铭:《论语》(英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6.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7.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艺林出版社,2004。
    9.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
    11.霍埃:《批评的循环》,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2.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3.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
    14.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
    15.黄颂杰:《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姜志文、文军:《翻译标准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17.李河:《巴别塔的重建与结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8.林天煌:《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9.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0.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1.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
    22.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2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24.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5.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6.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7.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8.孙迎春:《译学词典与译学理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9.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1991。
    31.谭载喜:《翻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2.翁凤翔:《翻译批评标准意义的新视角》,上海翻译出版社,2005。
    33.王秉钦:《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4.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5.王庆杰:《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6.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8.魏因斯海默:《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理论》,郑鹏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9.文军:《科学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
    40.乌多·蒂茨:《伽达默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2.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出版社,2003。
    43.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
    44.严平、邓安庆:《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45.严平:《走向诠释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2001。
    46.杨伯峻、刘殿爵:《论语(中英文对照)》,中华书局,2008。
    47.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8.杨自检、刘学云:《翻译新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9.殷鼎:《理解的命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50.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51.詹姆逊:《批评理论与叙事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2.张经浩:《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53.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4.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5.张柏然、许钧:《译学论集》,译林出版社,1997。
    56.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7. Andere Lefevere, Transi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8. Basil Hatin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9. Baker &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Routledge,1998.
    60. Broak Raymond, Translation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61. Charles B Guign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62.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Ltd.,1997.
    63. David Couzens Hoy, The Critical Circle: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64. D. Davidson, "On the Very Idea of a Conceptual Scheme", Inquir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5. Eugene Albert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6. Eugene Albert Nida & Charles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7. Eugene Albert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68. Eugene A. Nida, Fascinated by Language,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2003.
    69. Edwin, Gentzler,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N.Y. Routledge, 1993.
    70. 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1.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2.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MIT Press,1990.
    73.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London:Sheed and Ward,1975.
    74. Hans Georg Gadamer, Hermeneutics, Religion, and Ethics, translated by Joel Weinsheimer, Yale Studies in Hermeneutics,2011.
    75. Hugh J. Silverman (ed.), Gadamer and hermeneutics:science, culture, literature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utledge,1991.
    76. Jacqueline Marina(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77. Josef Bleicher, The Hermeneutic Imagina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82.
    78.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9. Mar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6.
    80. Martin Heidegger, On the Way to Language, translated by Peter D. Hertz,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1.
    81. Paul Ricoeur, On Translation Translated by Eileen Brenna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ichard Kearney, Routledge, New York,2006.
    82.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83. 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4. Rainer Schulte & John Biguenet (eds.):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A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85.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2000.
    86. Robert J. Dorasal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adam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7. Smith, P. Christopher, Hermeneutics and human finitude:toward a theory of ethical understanding,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1.
    1.保罗·利科:《诠释学的间距化功能》,洪汉鼎译,载《中国诠释学》2010年第7期。
    2.保罗·利科:《文本是什么?》,洪汉鼎译,载《中国诠释学》,2010年第7期。
    3.陈海飞:《解释学哲学化的缘起——狄尔泰与解释学的转向》,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陈鸣:《翻译批评也应“宽容”》,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
    5.陈治国:《理解、友爱与对话》,载《中国诠释学》,2008年第5期。
    6.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载《上海科技翻译》,1992年第3期。
    7.傅永军:《批判的社会知识何以可能?——伽达默尔-哈贝马斯诠释学理论与批判理论基础的重建》,载《文史哲》,2006年第1期。
    8.傅永军、杨东东:《实践、应用与真理——论作为方法论的批判诠释学的价值和意义》,载《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5期。
    9.何德红:《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理论梳理与问题反思》,载《天津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0.何卫平:《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1.何卫平:《关于解释学的普遍性的深刻沉思》,载《中国诠释学》,2006年第3辑。
    12.何卫平:《试析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的理论意义》,载《中国诠释学》,2006第3期
    13.胡德香:《翻译批评的自我与他者》,载《外语学刊》,2006年第5期。
    14.黄小洲:《论罗蒂对伽达默尔教化思想的误读》,载《中国诠释学》,2010年第7期。
    15.李河:《从“翻译”看“训诂”与“诠释”——简论“圣作贤述”的诠释原则》,载《中国诠释学》,2006年第3辑。
    16.李强华:《狄尔泰历史哲学中的“生命”、“理解”和“意义”概念解析》,载《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17.刘云虹:《意义与翻译批评研究》,载《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8.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美学谈起》,载《外语研究》,1991年第3期。
    19.陆乃圣:《解释性翻译初探》,载《中国翻译》,1988年第2期。
    20.吕俊的:《世纪之交的译学三思》,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
    21.穆雷:《接受理论与习语翻译》,载《中国翻译》,1990年第4期。
    22.彭启福:《走向生存论意义的方法论》,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3.彭秋荣:《翻译的阐释性》,载《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第3期。
    24.乔国强:《翻译与接受》,载《山东外语教学》,1988年第1期。
    25.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26.谭载喜:《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载《广东外语外贸学报》,2007年第1期。
    27.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28.武光军:《翻译即诠释——论保罗·利科》,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3期。
    29.伍凌:《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载《外语学刊》2005年第1期,第95-100页。
    30.谢地坤:《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载《中国诠释学》,2006年第3辑。
    31.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外国语》,2000年第3期。
    32.谢云才:《文本的意义与诠释》,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6期。
    33.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载《中国翻译》,1998年第3期。
    34.许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世界融合——文本再造的个案批评》,《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
    35.许均:《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36.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载《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6期。
    37.袁洪庚:《阐释学与翻译》,载《外语研究》,1991年第3期。
    38.袁锦翔:《一种新的翻译问题——阐释》,载《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
    39.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40.张鼎国:《全球化与文化理解沟通:诠释学交互方式的适用性探讨》,载《中国诠释学》,2006年第3辑。
    41.张隆溪:《神·上帝·作者—评传统的阐释学》,载《读书》,1984年第2期。
    42.张隆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载《读书》,1984年第3期。
    43.张能为:《实践哲学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运思的主题》,载《中国诠释学》,2008年第5期。
    44.郑延国:《翻译——一门阐释的艺术》,载《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45.周国平:《伽达默尔:作为世界经验的理解和语言》,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
    46.朱健平:《翻译即解释:对翻译的重新界定——哲学论释学的翻译观》,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7. Austin Harrington, "Some Problems with Gadamer's and Habermas' Dialogical Model of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1999 (29).
    48. D. Davidson,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ruth",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ume Lⅹⅹⅹ ⅶ,1990(6).
    49. David Earl Sutherland, "The Factor of Hermeneutics in Habermas' Critical Theory", Presented at the 1977 Annual Meetings of Midwest Sociological Society.
    50. Jim Josefson and Jonathan Bach:"A Critique of Rawls's Hermeneutics as Translation", in Philosophy & Criticism,1997(1).
    51. Jurgen Habermas:"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A General Perspective", in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translated by Jeremy J. Shapiro, Boston:Beacon Press,1971.
    52. K. M. Newton, "Hermeneutics and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1989(2).
    53. Kearney, "Paul Ricoeur and the Hermeneutics of Translation", in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2007(37).
    54. N.Wilson, "Substances without Substrata", Review of Metaphysis,1959(12).
    55. Paul Ricoeur, "Metaphor and the Main Problem of Hermeneutics", in New Literary History,1974(6).
    56. Paul Ricoeur, "Metaphor and the Main Problem of Hermeneutics", in New Literary History,197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