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林业碳汇政策试点工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林业碳汇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等各异,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也不尽相同。对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林业碳汇项目,选择一定的区域先作试点,以总结经验并全面推广。
     本文参考政策试点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以全球首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和北京林业碳汇项目作为个案研究,对基本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和比较总结,认为目前的碳汇政策试点项目已取得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初步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信息渠道不畅、碳汇知识匮乏;申请CDM再造林碳汇项目门槛较高;碳汇交易市场不完善,买家少,资金短缺;缺乏碳汇专业人员、缺乏监测碳汇的能力等。
     在对广西、北京项目实施的特点、经验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为促进全国的林业碳汇项目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启示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完善合理的林业碳汇政策;各地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林业碳汇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的信息平台;建立碳汇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碳汇交易平台;建立和完善排碳付费制度;建立与林业产权改革相结合、明晰碳汇产权的激励机制等对策。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widen issues, is the current common challenges that humanity facing.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currently one effective way to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 As the economic,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is different. Select a certain areas for a trial first, to sum up experience and then comprehensive promote the policy.
     This reference to the theory of the policy pilot research, theory with practice, take the world's first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Guangxi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and Beij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as cases study. On the basic of social survey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current policy pilot projec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had achieved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effectiveness,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 Such as Lack of strong policy support; Poor access to information; Lack the knowledge of carbon exchange; Higher threshold to apply for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project; Carbon trading market is imperfect etc.
     On the basic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n Guangxi and Beijing project, to promote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s development in China, put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 proposal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Establish a sound and reasonable policy on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Raise funds in various channels, Increa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social participation; Establish a carbon sink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perfect platform for carbon trading etc. It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1佚名.气候变化每年杀死三十万人[EB/OL]. YNET.com北青网,2009年6月1日
    2何洪泽等.气候变暖的灾难性后果不可逆转[N].环球时报,2007年11月25日
    3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
    4袁嘉祖,范晓明.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1997.12(1):21
    5吴建国,等.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J].中国工程科学,2003,9(5):65
    6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4
    7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5):60-64
    8魏一鸣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9金巍,文冰,秦钢等.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理论研究,2006(79):4-16
    10胡品平,徐正春,刘成香等.森林碳汇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产权角度看森林碳汇服务交易[J].中国林业经济:理论探索,2007(83):34-37
    11武曙红,张小全.CDM林业碳汇项目的非持久性风险分析.林业科学,2007,40(8):123-126
    12杨海军,邵全琴等.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4):7-12
    13汪传佳,朱向辉等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7,23(5):68-71
    14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7
    15黄洁萍,李亚.综合集成技术支持正反模拟利益博弈[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5):90
    16李亚,李习彬.公共政策实验室:21世纪的综合政策分析环境[J].中国行政管理,2004,227(5):73
    17吴博任.京都议定书:应对温室危机的妙策[J].生态长廊,2006(1):70-71
    18宋鹏霞.买卖二氧化碳:利与弊的博弈[N].《解放日报》2005年8月11日
    20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5):60-64
    23杜放.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EB/OL].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10年6月1日,http://cdm.ccchina.gov.cn/web/NewsInfo.asp?NewsId=4507
    24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49-51
    2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批准的CDM项目[EB/OL].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10年5月28日
    26张芳.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1112
    27选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4843.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395101.htm?fr=ala0_1_1
    28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生物碳基金人工造林子项目工作汇报,2006
    29杨章旗.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R].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成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2009
    30龙军.林业产权制度研究[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2009.1
    31,33杨章旗.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成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2009
    32周莉荫,严员英,等.造林与再造林碳汇项目概述[J].江西能源:研究探讨,2007(3):8-10
    34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等编写[M].公共参与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11
    35选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68652.htm
    36杨君.北京八达岭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J].吉林林业科技,2006,35(3):21-24
    37房山区碳汇造林项目区基本情况[EB/OL].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碳汇在行动,2008.4.28
    38,39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碳汇造林项目[EB/OL].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2008.4.28
    40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石油北京市房山区碳汇项目[EB/OL].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碳汇在行动,2008
    41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供稿.北京林业碳汇发展迅速[N].中国绿色时报第3版,2009年12月2日
    42北京林业碳汇发展现状[EB/OL].首都园林绿化网,2008年6月10日
    43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碳汇造林项目[EB/OL].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2008.4.28
    44 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供稿.北京林业碳汇发展迅速[N].中国绿色时报第3版,2009年12月2日
    45北京林业碳汇发展现状[EB/OL].首都园林绿化网,2008年6月10日
    46,47 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30
    49 佚名.全国森林总面积增加到17491万公顷[EB/OL]中国经济网-数字中国,2009年9月3日
    50侯元兆,李玉敏,朱小龙等.中国的森林服务市场:现状、潜力与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1):56-60
    51杨水清,文冰,方小林.基于Web的森林碳汇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8(2):9-11,19
    52梁建忠,文冰.森林碳汇市场与碳税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47-51
    53张小全,李怒云,武曙红.中国实施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力[J].林业科学,2005,41(5):139-143
    54周大地,姜克隽.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J].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8):145,161
    我国林业碳汇政策试点工作研究第5章林业碳汇项目在我国发展的趋势及政策建议继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之后,我国不少地区也先后实施了林业碳汇政策试点项目。
    目前我国造林再造林碳汇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对初步了解我国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
    项目的可行性与潜力,在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应是未来制定完善的林业碳汇政策以
    及在全国推广碳汇项目计划中应考虑的重点,其解决方法、项目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成
    功经验,有助于为碳汇政策在全国更大范围进一步推广提供有益借鉴,并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了今后开展相关碳汇试点项目的实施成本,为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的林业碳汇项
    目更好实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受广西、北京等碳汇试点项目的启示,为我国林业
    碳汇项目更好的推广提出以下建议:
    5.1以建立完善合理的政策为前提由于林业碳汇是一个新的课题、发展时间较短,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并
    没有健全的政策作为支持。在国际上出台了一些CDM林业碳汇项目的国际规则和要
    求,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林业碳汇项目和由此形成的碳交易,将会不断
    发展,并且将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化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应依据国际规则和要
    求,制定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规则和标准,制定相应的项目实施规则、与国际接
    轨的项目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等,除中央制定相关的政策外,各地政府及林业部门也
    要制定配套的制度和碳汇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使我国的林业碳汇管理工作尽快走上国
    际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推动中国碳汇交易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实现森林生态效
    益外在价值的内部化。
    5.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自然人文条件千差万别,因此碳汇项目在进行推
    广的过程中,不能采取千篇一律,搞“一刀切”,而应当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一般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或者发达地
    区、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林业碳汇项目的试点区域的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试点
    区域的选择要注意两点:首先,碳汇项目选择在原本为无林地,交通比较偏远且土地
    比较贫瘠的地域。所以在选择试点区时要进行统筹规划,选择符合条件有更大发展潜
    力的区域作为试点地区;其次,由于我国东西、南北地域跨度较大,在不同的区域进
    行碳汇项目,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经济发展条件、人文背景的巨大差异,在树种的
    选择、碳汇林的管理与防护等方面都会有着巨大的差别,只有“对症下药”,选取符
    合地理条件,及选择能产生较大效益的树种并对碳汇林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最终达到
    碳汇项目实施的初衷。
    55李怒云,徐泽鸿 等.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J].林业科学,2007,43(7):5-9
    56丁洪美.林业“碳汇”在行动[N].中国绿色时报第3版,2007年7月
    57付玉,金银亮.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9):136
    58王莉.今天你买碳了吗?——全球变暖,靠谁买单[N].经济参考报,2008年9月3日
    59王洪玉,翟印礼.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9(2):62-67
    60白尚礼.充分发挥林业站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林业,2009(1):23,24
    [1]白尚礼.充分发挥林业站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甘肃林业,2009,(20):23-24.
    [2]陈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上步调[J].时事报告,2009(63):82.
    [3]陈科峰,陈白兰.CDM及其在我国的实施[J].企业家论坛,2007(5).
    [4]郑照宁,刘德顺.CDM一种新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J].节能与环保,2003(4):8-11.
    [5]付玉,金银亮.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9):136.
    [6]郭捷.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10(3):20-22.
    [7]金萍.促进CDM项目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市场合作,2008(4):93.
    [8]金巍,文冰,秦钢等.林业碳汇的经济属性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理论研究,2006(79):4-16.
    [9]胡品平,徐正春,刘成香等.森林碳汇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产权角度看森林碳汇服务交易[J].中国林业经济:理论探索,2007(83):34-37.
    [10]侯元兆,李玉敏,朱小龙等.中国的森林服务市场:现状、潜力与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1):56-60.
    [11]廖为明,陈瑶,欧阳勋志.地球温暖化国际森林政策比较与我国的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691-694.
    [12]林德荣,李智勇,支玲.森林碳汇市场的演进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1):1-5.
    [13]林德荣.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46-49.
    [14]李怒云,宋维明.气候变化与中国林业碳汇政策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6(5):60-64
    [15]李怒云,徐泽鸿,王春峰等.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J].林业科学,2007,43(7):5-9.
    [16]李海涛,袁家祖.中国林业政策对减排温室气体的贡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5):656-660.
    [17]李静云,别涛.CDM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法律保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8(1):44-49.
    [18]梁建忠,文冰.森林碳汇市场与碳税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47-51.
    [19]刘庆强,姜冬梅等.中国与印度CDM开发现状比较研究[J].四川环境,2007,26(6):96-100.
    [20]邵珍.CDM林业碳汇项目的管理政策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7(4):87-89.
    [21]王培红.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发展与思考[J].能源研究与利用:节能与减排,2008(3):1-3.
    [22]王天津.应对气候变化西部也要有所为[J].时事观察,2008(2):16.
    [23]王笑非,张於倩.积极参与CDM国际合作,加快中国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6,26(4):363-366.
    [24]汪传佳,朱向辉等.CDM-ARP马尾松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7,23(5):68-71.
    [25]王晓慧.熊焰:用市场手段保护环境[J].新财经.2008.10.
    [26]汪孝宗.碳交易的“中国路径”[J].中国经济周刊.2008.12.
    [27]魏一鸣,范英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28]王洪玉,翟印礼.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户造林投入行为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9(2):62-67.
    [29]吴博任.京都议定书应对温室危机的妙策[J].生态长廊,2006(1):70-71.
    [30]吴建国,等.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J].中国工程科学,2003,9(5):65.
    [31]武来成,陶丹,张思维等.林业碳汇的发展趋势[J].江西林业科技,2007(5):45-47.
    [32]武曙红,张小全.CDM林业碳汇项目的非持久性风险分析[J].林业科学,2007,40(8):123-126.
    [33]盛军,胡筱曼.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经济学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1):25-27.
    [34]颜世文,吴亚忠,倪柏春.对我国碳汇市场发展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9):13.
    [35]杨海军,邵全琴等.森林碳蓄积量估算方法及其应用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9(4):7-12.
    [36]杨水清,文冰,方小林.基于Web的森林碳汇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8(2):9-11,19.
    [37]袁嘉祖,范晓明.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1997.12(1):21.
    [38]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5):49-51.
    [39]张小全,武曙红,何英等.森林、林业活动与温室气体的减排增汇[J].林业科学,2005(6):150-156.
    [40]张小全,李怒云,武曙红.中国实施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力[J].林业科学,2005,41(5):139-143.
    [41]周大地,姜克隽.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J].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8):145,161.
    [42]周莉荫,严员英,王贺礼.造林与再造林碳汇项目概述[J].江西能源:研究探讨,2007(3):8-10.
    [43]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4.
    [44]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6-379.
    [45]徐家良,公共政策分析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3-66.
    [46]张俊生.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6.
    [47]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编写.公共参与手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11.
    [48]杨章旗,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R].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成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2009.
    [49]选自世界银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生物碳基金人工造林子项目工作汇报[R].
    [50]齐联.国家林业局与北京市政府启动八达岭碳汇造林暨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6月30日.
    [51]宋鹏霞.买卖二氧化碳:利与弊的博弈[N].《解放日报》2005年8月11日.
    [52]姚炎中报道.中国林业碳汇任重道远[N].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年09月03日第7版
    [53]佚名.气候变暖的灾难性后果不可逆转[N],环球时报,2007年11月17日.
    [54]杜放.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EB/OL].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10年6月1日,http://cdm.ccchina.gov.cn/web/NewsInfo.asp?NewsId=4507.
    [55]龙军.林业产权制度研究[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2009.1.7.
    [56]选自北京林业碳汇发展现状[EB/OL].首都园林绿化政务网,http://www.bjyl.gov.cn.
    [57]佚名.气候变化每年杀死三十万人[EB/OL],YNET.com北青网,2009年6月1日.
    [58]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官方受理申请最新进展[EB/OL].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07年9月5日访问.
    [59]中国CDM签发量缘何少之又少[EB/OL]. www. in-en. com.国际能源网,2008年11月8日.
    [60]张芳.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1112.
    [6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批准的CDM项目[EB/OL].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10年5月28日.
    [62]佚名.京都议定书生效,我国能源结构变革全面提速[EB/OL].人民网,2007年7月18日访问.
    [63]李怒云,龚亚珍,章东升.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DB].维普资讯http://www. cqvip. com,137-141.
    [64]中国碳汇网.Http//www. ccchina. com. cn.
    [65]Ayres M P, Lombardero MJ.2000. Assessing 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change for forest disturbance from herbivores and pathogens.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62:263-286.
    [66]Evrald Rametsteiner. Forest certification-an instrument to promote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
    [67]Houghton R A, Hackler J L, Lawrence K T.1999. The U. S. Carbon budget:Contributions from land2use change[J]. Science,285:574-578.
    [68]Tans P P, Fung I Y, Takahashi T.1990. Observational constrains o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02 budge[J]. Science,247:1431-1438.
    [69]Zhang, Dland P1Pearse: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 of Tenure on Reforestation in British Columbia[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98 (1997):239-250.
    [70]Zhang, Dland E AboagyeOwiredu:Land Tenure, Marke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st Plantations in Ghana[J], Forest Policy and E2 conomics,2007(9):602-610.
    [71]The Kyoto Protocol to the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1997.
    [72]United Natio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