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社会基本单位,又是实行政治治理和伦理教化的主要场所。“家国一体”以及“家齐而后国治”的儒家政治理想,表明传统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及其道德文明得以维系的基础。然而自晚清以来,随着中国内忧外患的加剧,沿袭数千年不变的传统家族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康有为开始,许多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传统家族制度,认为它是造成中国积弱不振的病根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将对传统家族制度的批判当作激进反传统主义的突破口,主张建立以西方资产阶级家庭为蓝本的小家庭,把家庭改造视为社会改造的基础。自此以后,家庭改造始终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
     家庭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包括鲁迅在内的许多作家都创作了大量的以家庭问题为题材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涉及到与家庭相关的许多问题领域,如爱情、婚姻、个人、革命、国家等等,其中包含着许多富有启迪的思想。研究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中国现代家庭论述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
     本论文以解放区文学为重点考察对象,试图通过对解放区文学中与家庭问题相关的作品及文学运动的分析,来探讨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生的一些与家庭相关的问题,比如妇女解放和革命究竟有何关联?新的个人主体的形成是怎么和民族国家政治纠结在一起的?革命在哪些方面吸纳并改造了乡村伦理资源从而获得了其合法性?我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从家庭的角度入手来重新检讨中国革命的部分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研究视角的转换,为解放区文学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检讨从康有为到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家庭革命和改造的相关论述,期望能为整篇论文提供一个较清晰的思想史背景。我认为,晚清以来关于家庭革命的论述是对中国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的一种回应,其基本思路在于通过对既存家庭制度的改造,来构想、安排新的社会制度和伦理准则。
     第二章通过对丁玲的部分作品的细读,来探讨女性是如何在家庭、革命、民族国家的夹缝中艰难地探寻新的自我主体的建构之路的。丁玲去延安前创作的一些作品,描绘了新女性走出小家庭走向革命的成长历程。她在延安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则把女性经验放在与性别政治、家庭改革、民族国家以及革命等多种话语的对话关系中来考察,从而赋予这些经验以丰富的历史内涵。
     第三章探讨革命组织是如何来完成与乡村伦理关系的整合的。无论是1943年后解放区妇女工作方向的调整,还是新秧歌剧的推行,以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革命政权在打破乡村社会的传统结构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吸收乡村社会的传统伦理资源,并将革命的理念贯注于乡村伦理关系之中,从而既在新的思想基础上再造了乡村社会的伦理关系,同时也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合法性基础。
Perhaps nothing can be more important than famil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fundamental social institution, it related individuals to state and served as a primary field where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ethical cultiv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idea that family can be consubstantial with state and 'families regulated, states regulated' implies that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served as the ba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its moral civilization. But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itutions was shattered. Confronted with foreign aggression and internal chaos, many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e.g. Kang Youwei, began to criticize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itutions, and argued that it was traditional family institutions that bring about the weakness of state. During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new intellectuals who were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 even more fiercely attacked the traditional family institutions, and required to establish small family (xiao jiating) which is the imitation of western bourgeois family. As for them, the social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amily reform. From then on, family reform is always taken a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Family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hem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 are lots of works, including Lu Xun's masterpieces such as Regret for the Past, deal with the issue of family and explore into many complicated problems which are relating to love, marriage, individual, revolution and state, etc. By studing these works, we can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amil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and can also thoroughly grasp the spiri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ocusing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liberated areas (jiefang qu),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alyse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are related to family issues, and thus t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family, for example, 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women liberation and revolution? How does the formation of new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tangle with the nation-sate politics? In which way di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ake seminal resources from the country society's ethic and reform it, so as to gain its validity. I wish discussions about these questions would help u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terms of family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add some new vigor into the study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liberated areas by introducing a new viewpoint.
     This dissertation have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examines the discussions about family reform which were put out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mong whom including Kang Youwei, Tan Sitong, Liang Qichao, Liu Shipei, the anarchists, the May Fourth new intellectuals, and the early Chinese communists in 1920s as well. I argue that the discourse of family reform arose in Late Qing dynasty responded to China's social crises and cultural crises, in the purpose to construct a new social regime and ethical principle by the way of reforming the family institutions.
     Chapter two talks about the famous woman writer Ding Ling. By closely reading some of her works, I try to outline the tough journey of Chinese women, how did they construct their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in the burden of family, revolution and nation-state. Some of Ding Ling's works, which were published before she came to Yan'an, depict the growth of new women who walked out of nuclear family and joined the revolution. When staying in Yan'an, Ding Ling published a serials of works which describe the female experiences thoroughly. She kept these experiences in dialogue with gender politics, family reform, revolution and nation-sate, thus gave them abundant historical connotation.
     Chapter three probes into the way in which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country ethical relations. The redirection of women's liberation in the liberated areas after 1943, the new yangge drama movement, and Zhao Shuli's literary works, all these embodied a common theme, that is while breaking up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country society, the revolutionary regime also payed attention to assimilate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resources of country society. Infused with revolutionary ideas, the country society's ethical relations thus can be reformed in the the light of new thought. It is in this way the Chinese revolution establishes its validity.
引文
[1]转引自[法]玛尔蒂纳·谢阁兰:《家》,刘成富、张群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1]这和柏拉图的思想恰好形成了有趣的对立。在《理想国》里,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明确提出女人应归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儿童也应公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无私地将自己奉献给城邦。而中国的“孝治”思想则认为,只有先为家庭而奉献的人,才能为国家而奉献自己,即所谓“忠臣出于孝子”。参见韦政通:《中国的智慧》,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
    [2]韦政通:《中国的智慧》,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
    [1]刘增杰:《静悄悄地行进--论9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另参阅胡玉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述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原载《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收入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6-58页。
    [1]席扬在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山药蛋派”的文章中,曾提出解放区存在三种文化观念,即政治文化观念、知识分子文化观念和农民文化观念,这与陈思和的观点较接近,但在理论的自觉性及阐述的系统性和深度上显然不如陈文充分。参见席扬:《文化整合中的传统创化--试论“山药蛋审美”在解放区文学及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义》,《延安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2]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3]参见袁盛勇:《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4]此文初发表于唐小兵主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2]见《南海康先生传》(1901年),《清代学术概论》(1920年)。
    [3][美]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9页。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5]朱维铮(编):《康有为大同论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02页。
    [1]朱维铮(编):《康有为大同论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25页。
    [2]周作人:《谈虎集》,《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3]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第12页。
    [4]《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31页。
    [1]《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37页。
    [2]《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39页。
    [3]《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40页。
    [4]《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40页。
    [5]《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41页。
    [1]《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41页。
    [1]《康有为大同论二种》,第20页。
    [2][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年,第48页。
    [1]《谭嗣同全集》,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373页。
    [2]《谭嗣同全集》,第298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8页。
    [2]同上注。
    [3]《谭嗣同全集》,第299页。
    [4]同上注。
    [1]《谭嗣同全集》,第248页。
    [2]同上注。
    [3]《谭嗣同全集》,第349-350页。
    [4]《谭嗣同全集》,第350页。
    [5]《谭嗣同全集》,第351页。
    [1]《谭嗣同全集》,第350页。
    [2]在《仁学自叙》中,谭嗣同写道:“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初当冲决利禄之网罗,次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学之网罗,次冲决君主之网罗,次冲决伦常之网罗,次冲决天之网罗,次冲决全球群教之网罗,终将冲决佛法之网罗。”见《谭嗣同全集》,第290页。
    [3]梁启超:《新民说》,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4]《新民说》,第5-6页。
    [5]《新民说》,第22页。
    [1]《新民说》,第22页。
    [2]《新民说》,第45页。
    [3]《新民说》,第45-46页。
    [4]《新民说》,第163页。
    [1]刘师培:《论中国家族压抑之原因》,《警钟日报》,1904年4月13-15日。
    [2]见《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据民国廿五年宁武南氏校本影印,第5页。
    [3]刘师培:《伦理教科书》第二册《第二课 论家族伦理之利弊》,《刘申叔遗书》,第2047页。
    [4]《刘申叔遗书》,第2026页。
    [1]《伦理教科书》,第一册《第五课 论己身之重要》,《刘申叔遗书》,第2027-2028页.
    [2]刘师培:《人类均力说》,载《天义》第3卷,1907年7月10日,第25页.
    [3]《刘申叔遗书》,第2029页。
    [4]同上注。
    [5]刘师培:《利害平等论》,原载《民报》十三号,1907年5月5日,署名韦裔,《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5页。
    [6]同上注。
    [1][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2]真(李石曾):《祖宗革命:家庭革命之一》,《新世纪》第2号,1907年6月29日,第3-4页。
    [3][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1]《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第92页。
    [2]真(李石曾):《祖宗革命》,载《新世纪》第2、3号;真:《男女革命》,载《新世纪》第7、8号;真:《三纲革命》,载《新世纪》第11号。
    [3]真(李石曾):《三纲革命》,《新世纪》第11号,1907年8月31日,第1页。
    [4]《三纲革命》,《民声--辛亥时论选》,胡伟希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1页。
    [5]《三纲革命》,《民声--辛亥时论选》,第152页。
    [6]转引自《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第94页。 芳琴、王政主编《社会性别》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家庭立宪者:《家庭革命说》,《江苏》第7期,1904年1月。
    [2]丁初我:《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第4期,1904年4月。
    [3]见《女子家庭革命说》。而在《家庭革命说》一文中,有着极其雷同的表述:“欲革政治之命者,必先革家族之命,以其家族之有专制也;而革家族之命者,尤必先革一身之命,以其一身之无自治也。”
    [4]易卜生:《娜拉》,胡适译,《新青年》第4卷第6号“易卜生专号”,1918年6月15日。
    [5][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丘为君校订,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34页。
    [6]同上,第135页。
    [1]Shuei-may Chang: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18-1942.Peter Lang Publishing,Inc.,New York,2004.
    [2]参见 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18-1942.p27.
    [3]胡适:《易卜生主义》,原载《新青年》第4卷第6号“易卜生专号”,1918年6月15日,《新潮--民初时论选》,张骏严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我们死人再生时》的主人公是一个雕塑家,“复活日”是他花费全副精力创作的一件作品。这段话是他对雕像“复活日”的说明。
    [1]胡适:《易卜生主义》,《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69页。
    [2]《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70页。
    [3]《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71页.
    [4]《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69页。
    [5]《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70页。
    [1]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04页。
    [2]汪晖在《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详细地分析了《狂人日记》叙述中所包含的“个人”与历史之间的悖论性关系:“‘吃人'世界的反抗者自身也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吃人者',由独自觉醒而产生的‘希望'被证明是虚妄的,对自身历史的‘有罪'的自觉使狂人在‘绝望'之中产生‘赎罪'的心理愿望。在第一层关系中,鲁迅用‘真的人'与礼教相对立,从而揭露了‘礼教吃人'的‘非人'本质;在第二层关系中,鲁迅显然又证明了‘真的人'及其世界是不存在的,它是通过同现实世界相对立而构成的:既然它纯属道德光学的幻觉,它事实上就是虚假的世界。”《汪晖自选集》,第328页。
    [3]《汪晖自选集》,第328页。
    [4]吴虞:《说孝》,原载于1920年1月4日《星期日》社会问题号,又见《吴虞文录》,《新潮--民初时论选》,第288页。
    [5]《新潮--民初时论选》,第292页。
    [6]《新潮--民实时论选》,第181页。
    [7]《新潮--民实时论选》,第183页。
    [1]《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76页。
    [2]《新潮--民初时论选》,第182页。
    [3]同上注。
    [4]傅斯年:《万恶之原》,原载《新潮》第一卷第一号,1919年1月1日,《傅斯年全集》第一卷,欧阳哲生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106页。
    [2]《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104页。
    [3]同上注。
    [4]《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105页。
    [1]傅斯年:《人生问题发端》,原载于《新潮》第一卷第一号,1919年1月1日,《傅斯年全集》第一册,第83页。
    [2]《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88页。
    [3]《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91-92页。
    [4]《傅斯年全集》第一卷,第92页。
    [5]《傅斯年全集》第一册,第107页。
    [6]汪晖在《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一文中论述了作为一个现代事件而出现的“具有内在性深 度(inwardness)的自我概念”。见《汪晖自选集》,第36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128页.
    [2]淦女士(冯沅君):《隔绝》,1923年7月发表于《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卷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卷葹》,第4页。
    [2]《卷葹》,第13页。
    [3]《卷葹》,第4页。
    [4]《卷葹》,第11页。
    [5]黄子平:《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392页。
    [1]胡适:《贞操问题》,发表于《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新潮--民初时论选》,第206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7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6页。
    [1]“我们现在对于贞操道德,怀着许多疑义;倘若得不到明快的解决,不能确认贞操为现代道德。这意思也无非想建设真实的道德,使我们的道德性,不至更有动摇,可以遵守着行。也就是想把贞操,照现代的思想,当作新道德,去拥护他。”[日]与谢野晶子:《贞操论》,周作人译,《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5月15日。又见《周作人集外文》(上集1904-1925),陈子善、张铁荣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第263页。
    [2]《周作人集外文》(上集),第267-268页.
    [3]蓝志先在讨论中写道:“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文中很有精辟之处。但是他的结论,把贞操看作一种趣味、信仰、洁癖,不当他是道德,记者却不敢赞同。”《蓝志先答胡适书》,《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15日。
    [4]胡适:《贞操问题》,原载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4号。又见《胡适文集》第2册,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05页。
    [1]《胡适答蓝志先书》,《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号。
    [2]《蓝志先答胡适书》,《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号。
    [3]胡适:《贞操问题》,见《胡适文集》第2册,第510页。
    [4]同上注。
    [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80页。
    [1]《蓝志先答胡适书》,《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号。
    [2][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潘家洵译,《易卜生精选集》,王忠祥编选,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3][德]莎乐美:《阁楼里的女人:莎乐美论易卜生笔下的女人》,马振骋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4][挪威]艾尔瑟·赫斯特:《娜拉》,见《易卜生评论集》,高中甫编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311页。
    [5]《易卜生评论集》,第314页。
    [6]弗·恩格斯:《致保尔·恩斯特》,见《易卜生评论集》,第8页。
    [1][德]奥托·布拉姆:《亨利克·易卜生》,见《易卜生评论集》,第27页。
    [2]“夫妇之间的正当关系应该以异性的恋爱为主要元素;异性的恋爱专注在一个目的,情愿自己制裁性欲的自由,情愿永久和他所专注的目的共同生活,这便是正当的夫妇关系。人格的爱,不是别的,就是这种正当的异性恋爱加上一种自觉心”,见《胡适答蓝志先书》。
    [3]周作人:《周作人答蓝志先书》,见《新青年》1919年4月15日第6卷第4号。
    [4]蓝志先:《蓝志先答胡适书》。
    [5]现代启蒙思想对“理性”的追求中包含着强烈的道德愿望和对自由的渴求。在康德的古典理性概念中,“理性”一方面被看作是“自然的”善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具有自律性和绝对性,是自我与万物的立法者。它所指向的,是对个人与个人之间可以自由地共存共处的共同体生活的想象。见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6]参见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83页。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5页。
    [1]《蓝志先答胡适书》。
    [2]同上注。
    [3]“道德是整理行为的合理规范,去其不合,而正之使合,是行为来合规范,不是规范来就行为,故所以所谓‘必要',乃是人类生活上普遍的理想的‘必要',不是各个人现实状态的‘必要'”。“人是社会生活,……人人无节制,必定是相互侵夺,社会就不能成立.”《蓝志先答胡适书》。
    [4]“夫妇关系是一种极严密的共同生活,可以说是两人合成一体.……论起常道,夫妇应当互相依赖,互相辅助,各尽其长,以发展这共同生活。”“夫妇小儿,都包含在各自的生活之中,不能分离的。既为共同生活中不能分离的关系,彼此自当有牺牲的要求,负担的义务,那一时的感情好恶,自然要受那要求义务的支配抑止,贞操即为其中最强有力的之一。如一方有破弃贞操者,那共同生活,立刻瓦解,各人生活中的最大部分,也都破灭,变成极悲惨的一种自杀现象……这是贞操神圣的最大根据,爱情上的强大理由。”“人类如失却家庭生活,便成了极冷酷极空虚的一种人生,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蓝志先答胡适书》。
    [5]《蓝志先答胡适书》。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77页。 出版社,第35页。
    [1]《鲁迅全集》(第二卷),第41页。
    [2]《随感录·四十》,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一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署名唐俟。《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21页。
    [3]1925年10月作,未另发表,收入《彷徨》。
    [4]刘禾:《忏悔之音》,《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28页。
    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以下关于《伤逝》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两位作者的观点和思路。
    [1]《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23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21页。小说中类似的表达还有:“新的生路横在前面。她勇猛地觉悟了,毅然走出这冰冷的家,而且,--毫无怨恨的神色。我便轻如行云,漂浮空际,上有蔚蓝的天,下是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第124页。“我的心也沉静下来,觉得在沉重的迫压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第126页。
    [3]《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22页。
    [4]即便是从涓生的不完整的回忆中,我们也能读出子君早在涓生厌倦之前,就对这小家庭的沉闷生活有所不满,因而变得挑剔而抑郁,面对所爱的涓生,也常常忍不住流露不快和冰冷的神情。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她在日常生活中茫然地寄托着自己的空虚,早先自信的精神也因此减退。涓生没有试图体会子君不得已的幽闭状态,沟通他们所共有的空虚感,并追问“空虚”存在的时代根源。这未尝不是意义生产的一个途径。相反,涓生粗暴地判定子君在日常生活的磨损下变得“怯弱”和“浅薄”了,但同时又以自怜的方式呈现自己“没精打采”的面貌。从涓生的自我陈述中,我们不难感觉到他思想方式中的自我中心和逃避主义态度。
    [1]《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58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23页。
    [3]《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10页。
    [4]“‘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很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12页。
    [5]《鲁迅全集》(第二卷),第123页。
    [1]即以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一文为代表的对A Doll's House的阐释模式:“当娜拉以前所未有的冷静态度宣布了她的自由,她便从深陷家庭束缚的傀儡或玩偶转变成了一个具有理性和自主性的新人,并和旧世界处于决然对抗的状态。”参见本论文第30页。
    [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59页。
    [3]“阿尔志跋绥夫曾经借了他所做的小说,质问过梦想将来的黄金世界的理想家,因为要造那世界,先唤起许多人们来受苦。他说,‘你们将黄金世界预约给他们的子孙了,可是有什么给他们自己呢?'有是有的,就是将来的希望。但代价也太大了,为了这希望,要使人练敏了感觉来更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苦痛,叫起灵魂来目睹他自己的腐烂的尸骸。惟有说诳和做梦,这些时候便见得伟大。”《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60页。
    [4]五幕悲喜剧,1884年11月出版,创作时间比1879年写成出版的《玩偶之家》晚五年。
    [1]易卜生:《野鸭》,转引自《易卜生评论集》,第145页。
    [2]哈罗德·克勒曼:《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143页。转引自张春田:《翻译的政治与接受的可能--“五四”启蒙话语中的〈玩偶之家〉》,《枣庄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易卜生评论集》,第52页.
    [4][俄]普列汉诺夫:《亨利克·易卜生》,《易卜生评论集》,第145页。
    [5]《易卜生精选集》,第227页。
    [6]引自高中甫《〈易卜生评论集〉前言》,《易卜生评论集》,第2页。
    [7]《随感录·四十》,《鲁迅全集》(第一卷),第322页。
    [1]例如傅斯年在《万恶之原》中所表达的观点:“只有力减家庭的负累,尽力发挥个性。不管父母、兄弟、妻子的责难,总是得一意孤行,服从良心上的支配。”参见前文分析。
    [2]《鲁迅全集》(第一卷),第140页。
    [3]易卜生:《我们死人再生时》(When We Dead Awaken),引自胡适《易卜生主义》。
    [1]汪晖:《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汪晖自选集》,第159页。
    [2]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汪晖自选集》,第318页。
    [3]黄霭女士:《模范家庭为社会进步的中心》,1919年10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妇女号”。
    [4]吴弱男女士:《论中国家庭应该改组》,1919年10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妇女号”。
    [5]邰光典、宝贞:《新家庭》,1921年1月5日《妇女杂志》第7卷第1号。
    [1]《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8页。
    [2]《李大钊文集》(下),第183页。
    [1]《李大钊文集》(下),第182页。
    [2]此文发表于《少年中国》1920年第2卷第2期,见《向警予文集》,戴绪恭、姚维斗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22页。以下引文皆出自此文,不再一一注明。
    [1]参看 Mark Poster,Critical Theory of The Family,The Seabury Press,New York,1988,p170-171.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70页。
    [1]参见Mark Poster,Critical Theory of the Family,ⅹⅲ-ⅹⅳ.
    [2]吴弱男女士:《论中国家庭应该改组》,1919年10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妇女号”。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67页。
    [4]初发表于《小说月报》1925年第16卷第6号。
    [1]何鹄志:《向警予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2]向警予:《中国知识妇女的三派》(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原载1923年11月28日《妇女周报》第15号。《向警予文集》,第137页。
    [1]《向警予文集》,第138-139页。
    [2]向警予:《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一九二四年一月一日),原载1924年1月1日《妇女杂志》第10卷第1号,《向警予文集》,第155-156页。
    [3]向警予:《妇女运动与国民运动》(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原载1924年12月30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向警予文集》,第186页。
    [4]向警予:《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会上的演说》(一九二五年五月),原载1925年5月10日《妇女周报》第86号,《向警予文集》,第218页。
    [5]向警予:《五一纪念与妇女经济独立》(一九二五年五月),原载1925年5月3日《妇女周报》第85号,《向警予文集》,第217页。
    [6]向警予:《妇女运动的基础》(一九二五年四月),原载1925年4月13日《妇女周报》第81号。《向警予文集》,第205页。
    [1]但其后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人阶级家庭却越来越趋近于资产阶级家庭,特别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工人阶级家庭几乎完全资产阶级化了。
    [2]沈雁冰:《家庭改制的研究》,原载1921年1月15日《民铎》第2卷第4号。《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第247页.
    [3]《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第255页。
    [1]茅盾:《女作家丁玲》,原载1933年7月15日《文艺月报》第2号,《丁玲研究资料》,第253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41页。
    [2]《丁玲全集》第3卷,第47页。
    [3]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252页。
    [4]参见斯图亚特·霍尔主编《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67-272页。
    [5]《丁玲全集》第3卷,第62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67页。
    [2]《丁玲全集》第3卷,第62-63页。
    [3]Carole Pateman,The Sexual Contract.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18.
    [1]《丁玲全集》第3卷,第76页。
    [2]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第75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309页。
    [2]《丁玲全集》第3卷,第310页。
    [3]《丁玲全集》第3卷,第319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323页。
    [2]《丁玲全集》第3卷,第311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301页。
    [2]《丁玲全集》第3卷,第338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281页。
    [1]《丁玲全集》第3卷,第269-270页。
    [1]参阅 Lee Haiyan,Revolution of the Hear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270.
    [1]丁玲:《最后一页》(《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后记),《丁玲研究资料》,第114页。
    [2]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校后记》,《丁玲研究资料》,第126页。
    [3]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研究资料》,第283、287页。
    [1]《丁玲全集》第4卷,第173页。
    [2]《丁玲全集》第4卷,第179页。
    [1]《丁玲全集》第4卷,第180页。
    [2]陈顺馨:《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读书》1999年第3期。
    [1]文贵良:《话语卫生学与丁玲的女性肉身叙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Tani Barlow:I Myself Am A Woman,"Introduction",Beacon Press,1989,p.38.
    [2]《丁玲全集》第4卷,第228页。
    [3][美]白露:《〈三八节有感〉和丁玲的女权主义在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丁玲研究在国外》,第289页。
    [1]王德威:《做了女人真倒楣?--丁玲的“霞村”经验》,《想象中国的方法》,第173页。
    [1]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丁玲研究资料》,第299页。
    [2]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研究资料》,第282、291页。
    [3]小说最初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时,这位代理乡长妻子的年龄被写作十五岁,而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法规定,女子的结婚年龄必须达到十八岁。因此,何华明在看到清子长得这样高大时,才会有那样的想法:“什么不够法定的年龄,是应该嫁人了的啊!”
    [1]《丁玲全集》第4卷,第258页。
    [2]骆宾基:《大风暴中的人物--评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研究资料》,第291页。
    [3]《丁玲全集》第4卷,第258页。
    [1]同上,第260页。
    [2]同上。
    [3]此处引文见发表于《解放日报》的版本,在以后的修改版本中被作者删除。 然而这个勤劳而富有魅力的女人只有家庭致富的观念,她落后的思想妨碍了冯春生对革命的忠实,她像一头“能够引动人的野兔子”,将乡长引到“漆黑的山洞里去了”。当然,小说结局同样是不出意外的,冯春生最后抵挡住了寡妇的诱惑,不仅出借了公粮,而且大声闹着要离婚.见《延安文艺从书》第二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6页。
    [1]参见秦燕、岳珑:《走出封闭--陕北妇女的婚姻与生育(1900-1949)》,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9-123页。
    [1]丁玲:《“三八”节有感》,《丁玲全集》第7卷,第60页。
    [2]《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三八”节给各级党的指示》(1942年2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第597页。
    [3]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8日,第一版。
    [1]原载香港《开卷》杂志1979年第5期,《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2]原载1979年10月10日《北京文艺》第10期,《丁玲研究资料》,第182页。
    [3]原载1980年《新苑》第4期,孙瑞珍、尚侠、王中忱整理,经丁玲审阅、订正。《丁玲研究资料》,第217-218页。
    [4]《丁玲全集》第10卷,第278页。
    [1]参见《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39年4月4日公布),《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177页。
    [2]在1930、40年代中外人士所发表的各种延安访问记中,大都对延安的“女同志”、“新女性”有专门的描述,他们从延安的女性形象上看到了新的生活及意义。见尼姆·韦尔斯:《红色中国的妇女》(1937年),《精神的魅力:延安时期生活往事》,任宏、高梅主编,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赵超构:《共产党员》、《延安的新女性》(1944年),《延安一月》,上海书店,1992年,第90、167页。
    [3]朱晓东在《通过婚姻的治理》一文中,从福柯《性史》中所使用的“人口的生命政治学”的角度来理解“身体”,即“‘身体'除了指肉体以外,还指喻生命所固有的私有的潜力、欲望和危险。在策略的游说下,它成为革命的客体,同时成为革命的助手和对象。”我在此处沿用朱晓东对“身体”(生命)的这一定义,但不同意他在革命与身体(生命)之闻设置的治理/被治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模式抽空了历史所蕴含的复杂内容。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 《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4卷第2辑,第384页。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0页。
    [2]如林宗素在1903年撰文写道:“女子者,诞育国民之母……故今亡国不必怨异种,而惟责我四万万黄帝之子孙;黄帝子孙不足恃,吾责夫不能诞育国民之女子。”林宗素;《女界种叙》,《江苏》,东京,第5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刊载了这样的文字:“夫效力国家,其道多端,非必躬登政坛而后可也.女子者人类之母也,相夫教子,持家处世,其所贡献于国家者既多.法国妇人则恶劳苦、好逸乐,……此风不可长耳。”梁华兰:《女子教育》,《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1日.1942年,周恩来在《论“贤妻良母”与母职》中写道:“论到母职,这是生物社会绵延不绝的生命线,而人类社会,更应自觉地认识母性的伟大和母职的重要。”“为着人类绵延,民族繁荣,尤其是为着目前健强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我们亟须尊重母职,提倡母职。”原载《新华日报》1942年9月27日,《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609、610页。
    [3]斯拉沃热·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的“缝合”“创造并维持了既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同一性,使它超越了其实证内容所有可能的变种”。“‘缝合'发挥着集聚的功能,借助于此种功能,意识形态因素的自由飘浮被终止和固定了--也就是说,借助于此种功能,它们成为意义的结构化网络的一部分。”[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21、122页。
    [1]赵超构:《延安一月》,第90页。
    [2]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6-217页。
    [3]李陀:《丁玲不简单--毛体制下知识分子在话语生产中的复杂角色》,载《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李陀编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1]《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第186页。
    [2]这亦即是说,丁玲不是革命、抗战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一宏大历史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这一现代化目标的积极追求者和参与者。
    [3]丁玲晚年回忆了那次纪念大会上的情形:“我作为一个群众坐在底下听演讲,底下的群众一直在嚷:叫丁玲讲话,因为节目里没有我讲话。我说我不讲话。底下就喊,一定要丁玲上去,一定要丁玲上去!上面主席团的同志就说丁玲你上来吧!结果我就上来了。我前面有两个人讲话发了牢骚,我上去是第三个啦。我第一句话就说,我不想讲话。你们两个讲话,等着吧,你们一定要倒霉的。果然她俩倒霉了,当然我也倒霉了。”《谈写作》(1982年5月),引自《丁玲年谱长编》(上卷),第169页。
    [4]在《风雨中忆萧红》中,丁玲写道:“我的头成天膨胀着要爆炸,它装得太多,需要呕吐。”“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呕吐”、“冲撞”这类用词,将其思想的斗争与选择过程表现 得极富身体感。或者说,这样的表达是一种隐喻,它暗示了女性的思考是与其切身体验直接相关的。
    [1]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326页。
    [2]《丁玲全集》第7卷,第62页。
    [3]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第74页。
    [1]《丁玲全集》第7卷,第62-63页。
    [2]李晨:《〈“三八”节有感〉:革命与家庭之间》,《革命政权与作家的主体建构--延安时期的丁玲》,上 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7页.
    [1]同注17。
    [2]除了上文已经举出的例子外,丁玲对“每日注意事项”的解释还有这样一些话:“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真为人类,而非为自己的人才会有。”《丁玲全集》第7卷,第63页。
    [3]在第三条注意事项中,丁玲这样解释道:“这就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4]比如在《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中,丁玲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了这一差距。上海的春天中充满了生机与危险、罪恶与斗争,但以小家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个人生活却与此漠不相干。因此小说中的年轻太太美琳常常自问:“不知为什么,生活总没有起色?”她“每天穿了新衫,绿的,红的,常常同子彬在外面玩,但是心里总不愉快,总不满足,她看满街的人,觉得谁都比她富有生存的意义。”见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的第七节,《丁玲全集》第3卷,第284页。
    [1][美]白露:《(三八节有感)和丁玲的女权主义在她文学作品中的表现》,《丁玲研究在国外》,孙瑞珍、王中忱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5页。
    [2]换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进步历史运动也很难实现对这一主体身份的有效组织。因此,在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中,对这一主体身份及其所对应的生活方式、生活格调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3][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第176页。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3页。
    [2]“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55-856页。
    [1]“新的女性,不仅是做一个好母亲,而且是各种学问与事业的创造者,她们每一个人应当发挥出自己的力量。”曾克:《救救母亲》。
    [1]《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第74页。
    [2]《解答三个问题--在北京语言学院外国留学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丁玲研究资料》,第183-184页。
    [1][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899页。
    [3]参见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兼论延安文艺的历史多质性》,《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第262-263页。
    [1]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3月8日第四版。
    [2]蔡畅:《迎接妇女工作的新方向》,原载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8日第一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
    [1]《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261页。
    [2]《陕甘宁边区妇联会第二次扩大执委会大会决议》(1940年12月20日),《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280页。
    [3]《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314页。
    [1]《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313页。
    [2]赵树理:《文艺与生活》,1962年4月27日在作家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报告会上的发言,据黄修己的记录(已整理成文,发表于《山西文学》1982年9月号)。《赵树理全集》(4),太原:北岳出版社,1990年,第507页。
    [3]这是1937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的《妇女工作大纲》中所确立的妇女斗争总目标。见《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1页。
    [1]琴秋:《对于妇救会工作的几点意见》(1940年5月25日),《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467页。
    [2]中国西北一带的农村妇女通常只操持家务,而很少参加主要劳动,因此形成了女人参加农业劳动是耻辱的观点。见浦安修《五年来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初步总结》(1943年),《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700页。1940年代解放区的不少文艺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比如秧歌剧《二媳妇纺线》(苏一平编剧)中便有这样的唱词:“赚钱事只有那男人来当,女人家管的是养娃作饭。”而在赵树理的小说《传家宝》中,一生勤俭的李成娘之所以对媳妇金桂看不顺眼,也是因为她顽固地认为,女人参加主要劳动不像样子。
    [3]浦安修:《五年来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初步总结》,《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700页。
    [1]《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649页。
    [2]载延安《解放日报》,1943年3月9日第二版。
    [3]朱德在1943年延安“三八”节纪念会上发表讲话道:“这不是什么高深的大道理,我们是从生活中,实践中,从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出英雄来的……”引自蕴辉《朝着新方向前进--“三八”节速写》。
    [4]《解放日报》1943年4月8日。
    [1]毛泽东:《组织起来》(1943年11月29日),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2页。
    [2]创作于1943年春,王大化、李波、路由编剧,安波作曲。
    [3]《延安文艺丛书》第七卷《秧歌剧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第7页。
    [1]《兄妹开荒》的编剧之一,剧中妹妹的扮演者李波,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我们在《解放日报》上看到一篇反映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报道,他们是从外地移到延安来的,在开荒中获得了丰收。这个题材和当时的生产自救运动紧密地结合着,非常引人注意,我们受到启发,就决定选做创作题材。”李波:《黄土高坡闹秧歌》,原载《新文化史料》1985年第2期,《延安文艺回忆录》,艾克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2]《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8页。
    [3]李波:《黄土高坡闹秧歌》,《延安文艺回忆录》,第207页。
    [4]王大化:《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一个演员创作经过的片段》,原载《解放日报》1943年4月26日,《延安文萃》(上),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396页。
    [5]《延安文萃》(上),第396-397页。
    [6]《延安文萃》(上),第397页。
    [1]同上注。
    [2]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原载《戏剧报》1962年5月号,《延安文艺回忆录》,第176页。
    [3]《延安文萃》(上),第397页。
    [4]《延安文萃》(上),第398页。
    [5]“新的演技”,指的是“五四”以来的新文艺传统所建立的自然、写实、强调真情实感的艺术表演规范。
    [1]《延安文萃》(上),第398-399页。
    [2]《延安文萃》(上),第399页。
    [1]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转引自《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第11页。
    [2]张庚:《回忆(讲话)前后“鲁艺”的戏剧活动》,《延安文艺回忆录》,第175页。
    [1]《(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前言》,《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2页。
    [2]浦安修在《五年来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初步总结》中写道:“生活的好坏要靠男女共同努力,提出‘二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创造模范夫妇--共同劳动生产、互相忠实、进步等条件。”《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711页。
    [1]蔡畅:《迎接妇女工作的新方向》(1943年3月8日),原载《解放日报》1943年3月8日第一版,《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652页。
    [2]《一朵红花》,周戈编剧,《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157-169页。
    [1]《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160-161页。
    [2]《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157页。
    [1]参见《解放日报》1942年12月12日第二版《葭县奖励模范纺织妇女》,及1943年2月28日第四版莫艾:《一页妇纺发展史》。
    [1]为了表现胡二嫂勤劳、孝顺的美德,剧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唱词和对白:“我的好媳妇,一人管家务。”“好娃呢,一年到头是你做饭给我吃;今日该我做一顿饭给你吃咧!”,《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157、161页。
    [2]在胡大妈因担心灶间事“急下”时,接着便是“妞妞上”,她和胡二嫂的对话详细地再现了二嫂当选劳动英雄的来龙去脉。
    [3]《延安文艺丛书·秧歌剧卷》,第165页。
    [1]黄子平曾这样评价延安的新秧歌剧:“我很欣赏像《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一直到后来的《老俩口学毛选》这样的节目。它们都短小精悍地讲述了在‘家庭'这种群体界限鲜明、约束力强的单位中,个人经由有效的小型‘驱邪'仪式调整角色规范,重新达到群体和谐,去争取对‘外面世界'的胜利的故事。它们不仅是整部当代中国文艺史的缩影,也是整部当代中国史的缩影。”《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丁玲的<在医院中>及其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2]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原载《解放日报》1944年3月21日,《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一),胡采主编,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547页。
    [1]艾青:《秧歌剧的形式》,《解放日报》1944年6月28日第四版。
    [2]同上注。
    [1]艾青:《古石器吟》,《解放日报》1941年9月17日。
    [1]杨献珍:《从太行文化人座谈会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出版》,关山笔记,《回忆赵树理》,高捷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8页。
    [2]赵树理:《回忆历史 认识自己》,转引自《赵树理传》,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傅惠成撰写,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3]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原载1946年8月26日《解放日报》,《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7页。
    [1]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89页。
    [2]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原载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7页。
    [3]赵树理:《通俗化与“拖住”》,原载《抗战生活》第二卷第二期“革新号”,1941年10月25日出版,
    [4]署名“陶伦惠”,系几个人合用的笔名,《赵树理全集》(4),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47页。
    [1]华山:《赵树理在华北新华日报》,《回忆赵树理》,高捷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3-224页。
    [2]对赵树理的“通俗化”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中所包涵的多种传统,应该做出更为细致、深入的辨析。除了民间文艺传统之外,其中至少还包括现代启蒙思想和中国革命的传统。对这些思想资源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接近赵树理文学的政治想象,并揭示其中的“新颖性和异质性”。
    [3]郭沫若:《(板话)及其他》,《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75页。
    [4]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1页。
    [5][日]加藤三由纪:《赵树理研究在日本》,《外国学者论赵树理》,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第199页。这一研究思路最具代表性的论文,是竹内好的《新颖的赵树理文学》,见《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68页。
    [6]见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赵树理:《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电影剧作讲习班的讲话》(1961年9月4日),《赵树理文集》(4),第498-499页。
    [1]《赵树理文集》(4),第498页。
    [2]同上注。
    [3]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89页。
    [4]《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第79页。
    [5]《赵树理全集》(1),第511页。
    [1]《赵树理全集》(2),第209页。
    [2]贺桂梅:《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第86页。
    [3]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赵树理研究资料》,第215页。
    [4]《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65页。
    [1]《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67页。
    [2]同上注。
    [3]《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73页。
    [4]《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74页。
    [1]《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77页。
    [2]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1943年3月)中,竹内好曾写道:“今天,文学的衰退已经成为无可遮蔽的事实。把它昭示于天下的是大东亚战争。文学的衰退,客观地说,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的结构。今日的世界,与其说是文学性的,毋宁说是哲学性的。”《近代的超克》,第179页。
    [3]《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71页。
    [4]陈荒煤:《赵树理方向》,《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97页。
    [5]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第88页。
    [1]洲之内彻:《赵树理文学的特色》,《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66-67页。
    [2]王青:《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49年1月16日第4版。
    [3]党自强:《(邪不压正)读后感》,《人民日报》1948年12月2日1第4版。
    [4]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原载《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赵树理研究资料》,第216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4),第198-199页.
    [2]赵树理:《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3月13日在山西省文联理论研究室召集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载《火花》杂志1959年6月号,后收入《三复集》。《赵树理全集》(4),第428页。在1949年发表的《也算经验》一文中,赵树理也谈到了这一经验:“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可以说‘在工作中找到的主题,容易产生指导现实的意义'。”原载《人民日报》1949年6月26日,《赵树理全集》(4),第186页。
    [1]《赵树理全集》(1),第468-469页。
    [1]《赵树理全集》(1),第458页。
    [1]《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710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4),第199页。
    [2]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赵树理研究资料》,第216页。
    [1]《赵树理全集》(1),第459-460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4),第198页。
    [1]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全集》(4),第198页。
    [1]毛泽东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中这样描述道:“最大的一次困难是在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国民党的两次反共磨擦,都在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2页。
    [2]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九四三年十月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11页。
    [1]《发扬根据地新式家庭》,《解放日报》1944年8月25日第一版。
    [2]参见杨青:《一篇毛泽东修改过的未刊稿》,《湘潮》2004年第3期。
    [3]毛泽东:《致秦邦宪》(一九四四年八月三十一日),《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7页。
    [4]《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9页。
    [1]毛在修改艾思奇文稿时写道:“一方面仍是家庭,一方面却以个人为单位组织成为许多新式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团体,个性被极大地发展了。这样,就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家庭。”转引自杨青:《一篇毛泽东修改过的未刊稿》,《湘潮》2004年第3期。
    [2]毛在给秦邦宪的信中指出,民主对封建革命必然包括个性解放,“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没有社会主义。”《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9页。
    [3]《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38页。
    [4]同上注。
    [5]同上注。
    [6]同上注。
    [7]同上注。
    [1]转引自杨青:《一篇毛泽东修改过的未刊稿》,《湘潮》2004年第3期。
    1.《天义》(半月刊),东京,1907-1908年。
    2.《新世纪》(周刊、月刊),巴黎,1907-1910年。
    3.《少年中国》(月刊),北京,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发行,1919-1924年。
    4.《青年杂志》(月刊),上海,青年杂志社编辑,1915-1916年。
    5.《新青年》(月刊),北京、广州,新青年杂志社编辑,1916-1923年。
    6.《妇女杂志》(月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1932年。
    7.《解放日报》,延安,1941-1947年。
    1.《丁玲全集》(1-12卷),张炯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丁玲研究在国外》,孙瑞珍、王中忱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5.《烽火巾帼》,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妇女抗日斗争史料编辑组编,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
    6.《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7.《胡适文集》,欧阳哲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回忆赵树理》,高捷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9.《傅斯年全集》,欧阳哲生主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李妙根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11.《婚姻二十讲》,萧瀚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江西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精神的魅力:延安时期生活往事》,任宏、高梅主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年。
    14.《康有为大同论二种》,朱维铮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5.《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中、下),刘增杰等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李大钊文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7.《庐隐选集》(上下),钱虹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18.《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19.《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1.《民声--辛亥时论选》,胡伟希编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22.《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1-15辑),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
    23.《社会性别》第2辑,杜芳琴、王政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时间·空间·书写》,王笛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谭嗣同全集》(增订本),蔡尚思、方行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6.《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1-3卷),张枬、王忍之编,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
    27.《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葛懋春、蒋俊、李兴芝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28.《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29.《向警予文集》,戴绪恭、姚维斗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新潮--民初时论选》,张骏严编选,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31.《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薛毅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32.《延安文萃》(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33.《延安文艺丛书》(共16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延安文艺运动纪盛》,艾克恩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35.《秧歌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36.《秧歌论文选集》,艾思奇等著,新华书店,1944年。
    37.《易卜生评论集》,高中甫编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
    38.《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唐小兵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赵树理全集》(1-4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
    40.《赵树理研究文集》(上、中、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
    41.《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
    42.《赵树理传》,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傅惠成撰写,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43.《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
    44.《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刘增杰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45.《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共9编22卷》,康濯主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
    4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史料选编》(第三册),西南政法学院函授部编,1982年。
    47.《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四册),韩延龙、常兆儒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选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9.《周作人集外文》(上集1904-1925),陈子善、张铁荣编,海口,海南国际 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
    50.《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李陀编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51.[德]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5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53.[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4.[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王亚平译:《欧洲近代生活:家与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55.[德]莎乐美著,马振骋译:《阁楼里的女人:莎乐美论易卜生笔下的女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法]阿尔都塞著,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7.[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8.[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袁树仁等译:《家庭史》(1-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59.[法]玛尔蒂纳·谢阁兰著,刘成富、张群译:《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
    60.[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6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62.[韩]安荣银:《“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的新秧歌--“解放了的而且开始集体化了的”新的农民的艺术》,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4期连载。
    63.[韩]安荣银:《对旧秧歌的改造与利用--“新秧歌”形态探讨之一》,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64.[韩]曹世铉:《清末民初无政府派的文化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5.[加]巴巴拉·阿内尔著,郭夏娟译:《政治学与女性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66.[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孙宜学译:《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著,刘维宁、何政安、郑刚译:《中国人征服中国人》,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68.[美]大卫·理斯曼著,王崑、朱虹译:《孤独的人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9.[美]海伦·福斯特·斯诺编著:《中国新女性》,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70.[美]林·亨特著,郑明萱、陈瑛译:《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台北,麦田出版,2002年。
    71.[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72.[美]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73.[美]林毓生著,朱学勤编:《热烈与冷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74.[美]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75.[美]马克·赛尔登著,魏晓明、冯崇义译:《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6.[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著,田松年、杨德等译:《毛泽东的思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美]舒衡哲著,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78.[美]萧公权著,汪荣祖译:《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79.[美]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美]周蕾著,蔡青松译:《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81.[日]釜屋修著,梅娘译:《玉米地里的作家--赵树理评传》,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
    82.[日]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83.[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译:《“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84.[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85.[日]竹内好著,孙歌编:《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86.[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季广茂译:《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87.[英]斯图亚特·霍尔主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8.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89.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90.沉樱:《喜筵之后 某少女 女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91.沉樱:《爱情的开始》,陈宁宁编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2.戴锦华:《性别中国》,台北,麦田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06年。
    93.邓伟志:《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4.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重庆,远方出版社,1944年。
    95.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
    96.淦女士(冯沅君):《卷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97.哈华:《秧歌杂谈》,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
    98.何鹄志:《向警予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99.贺桂梅:《“延安道路”中的性别问题--阶级与性别问题的历史思考》,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00.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1.后娟:《家庭想象与延安文学的复杂性--以(解放日报·文艺)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2.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03.黄修己:《赵树理评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4.胡玉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述评》,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05.金天翮:《女界钟》,陈雁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6.李晨:《革命政权与作家的主体建构--延安时期的丁玲》,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07.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10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09.梁启超:《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0.林晓兰:《丁玲在延安--一个主体的新生与消失》,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1.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据民国廿五年宁武南氏校本影印。
    112.刘增杰:《静悄悄地行进--论9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研究》,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113.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4.罗小茗:《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2年第3期。
    115.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16.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7.潘丽:《国民与政治认同的新秧歌剧运动》,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18.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9.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秦燕、岳珑:《走出封闭--陕北妇女的婚姻与生育(1900-1949)》,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1.韦政通:《中国的智慧》,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12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下卷),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123.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4.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小说·历史·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25.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126.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27.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上、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129.席扬:《文化整合中的传统创化--试论“山药蛋审美”在解放区文学及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义》,载《延安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
    130.薛毅:《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1.杨青:《一篇毛泽东修改过的未刊稿》,载《湘潮》2004年第3期。
    132.于光远著述,韩钢诠注:《“新民主主义论”的历史命运--读史笔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33.袁盛勇:《历史的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
    134.张春田:《翻译的政治与接受的可能--“五四”启蒙话语中的<玩偶之家>》,载《枣庄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35.赵超构:《延安一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136.周作人:《谈虎集》,《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7.朱晓东:《通过婚姻的治理--1930年-1950年革命时期的婚姻和妇女解放法令中的策略与身体》,载《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4卷第2辑。
    1.Barlow,Tani.ed.1989.I Myself Am A Woman,Beacon Press.
    2.Brownell,Susan & Wasserstrom,Jeffrey.N.ed.2002.Chinese Femininities/Chinese Masculin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Dooling,Amy D..2005.Women's Literary Feminism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Palgrave Macrnillan~(TM).
    4.Edwards,Louise.2000.'Policing the Modern Woman in Republican China',Modern China,Vol.26,No.2(Apr.,2000),pp.115-147.
    5.Gilmartin,Christina K.1995.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Radical Women,Communist Politics,and Mass Movements in the 1920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Glosser,Susan L..2003.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1915-195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Goodman,David S.G.2000.'Revolutionary Women and Women in the Revolutio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Women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to Japan,1937-1945'.The China Quarterly,No.164(Dec.,2000),pp.915-942.
    8.Hershatter,Gail.2007.Wome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Lee Haiyan.2007.Revolution of the Hear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Poster,Mark.1988.Critical Theory of The Family,The Seabury Press,New York.
    11.Pateman,Carole.1988.The Sexual Contract.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Shuei-may Chang.2004.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Ibsen's Nora Figur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918-1942.Peter Lang Publishing,Inc.,New York.
    13.Stacey,Judith.1979.'Toward a Theory of Family and Revolution:Reflections on the Chinese Case',Social Problems,Vol.26,No.5(Jun.,1979),pp.499-508.
    14.Stacey,Judith.1983.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Yan Haiping.2006.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Feminist Imagination,1905-1948.Routledge.
    16.Yang,C.K.1959.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The Technology Pres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