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围绕清代贵州女性生活这一主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分析。着力论述了清代贵州女性的政治经济生活、服饰与饮食、节日与精神信仰、婚恋家庭生活等方面,勾勒出清代贵州女性生活的状况,指出了贵州各族女性生活的差异性。透过清代贵州女性生活这一历史侧影,反映出贵州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从新的视角审视了清代贵州的社会文化变迁。
     正文分为五章,加上绪论和结语,共有七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综合评述了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及相关研究动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一章清代贵州女性生活所依存的社会背景。清代是贵州历史上获得较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改土归流”、开辟苗疆等一系列政治、军事举措的推行,打破了贵州各地区间的壁垒,促进了贵州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章从社会的重构与嬗变、民族的迁徙融合与文化的多样性两个方面入手,揭示了清代贵州女性生活所依存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清代贵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族女性。本章对清代贵州汉族与少数民族女性的政治、经济生活进行了综合梳理、分析,揭示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女性在政治生活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而在经济生活方面又存在许多共性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清代贵州女性经济生活的考察,反映出贵州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她们和男性一起构筑起各民族的不同经济生活方式,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并建立起了与男性间互补的两性关系。
     第三章清代贵州各族女性的服饰与饮食。服饰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清代贵州各族女性服饰的考察,反映出各民族的装饰习俗和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少数民族女性服饰较男性服饰在款式上更为复杂、色彩上更为艳丽的特点,而且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女性较多的保留了本民族传统服饰的特色。清代贵州女性的饮食文化,蕴含于贵州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之中,很难将其独立地分隔出来,各民族女性的饮食因地域、习俗的不同会有所不同。
     第四章清代贵州节日与精神信仰中的各族女性。通过对清代贵州汉族与少数民族女性在节日生活中的表现,凸显出节日在女性生活中的意义。正是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以及节日期间的娱乐生活,才将女性的日常生活点缀的如此多彩。通过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女性精神信仰的分析与对比,来说明不同的精神信仰对女性生活的影响,并揭示出清代贵州地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不断的深入传播,致使少数民族女性的精神信仰也逐渐趋同于汉族女性。
     第五章清代贵州各族婚恋家庭生活中的女性。主要从恋爱方式、成婚礼仪、婚姻家庭中的两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与分析。通过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女性恋爱活动的对比,反映出少数民族女性拥有较为自由的恋爱方式,但同时也指出这种自由恋爱方式的背后也会受到婚姻圈、舅权等因素的影响。婚姻礼仪方面分析了各民族在婚礼仪式上的差异。在婚姻家庭中的两性关系方面揭示了生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汉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与男性相比极不平等,她们依附于男性,失去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而少数民族女性则不然,通过对少数民族“不落夫家”习俗的考察,反映了少数民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并不低于男性。由于母系氏族残余的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必然影响到少数民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及两性关系。
     结语部分从性别、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女性的生活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多民族地区的女性生活,具有人类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共性,同时也由于其历史的阶段性、文化的地方性和民族性而具有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和风格。清代贵州女性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差异,也证明了一个女人的社会身份不仅仅是女性,同时她还是隶属于某个民族、某个阶层,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价值网上,她所占据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清代贵州各族女性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性,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In this paper, around the theme of the lives of women in Guizho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comprehensive use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as histor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cultural study,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ves of women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relates focus on thei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ves, clothing and food, holiday and spiritual beliefs, family life, marriage, etc., outlined the lives of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i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lives of women in Gui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it shows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 of Guizhou,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Guizhou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gether with the preface and conclusion, a total of seven part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Preface part relate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topic,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introduces the basic research ideas, methods and innovation.
     Chapter I analyz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women's living in Guizhou in Qing Dynasty. Guizhou had a large development in Qing Dynasty, "a system of local administrators in minority areas appoi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 series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initiatives to implement, promoted it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progress.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ety, the movement and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culture diversity, analyz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women's living in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II analyz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ves of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izhou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women'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live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other minority, revealed the grea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political life and the commonness In the economic life. Through the study of women in economic life, reflecte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women in the economic life, they built different economic ways of lif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gether with the men, and jointly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e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es with the men.
     Chapter III relates the costumes and diet of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Costumes are a part of material life, through the inspect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of female costumes, reflecting the various decoration customs, and different aesthetic temperament, aesthetic ideals, aesthetic pursuit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demonstrated a minority of women's dress costumes have more complex models and brilliant colors than men's,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women retain more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ostume features. Women's food culture included in diet culture of Guizhou, it is difficult to be sorted out. 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ography and customs, the diet of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was different.
     Chapter IV analyzes women in holiday and their spiritual beliefs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of Han and minority women in their lives of the holiday,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ives of women, It was the rich and varied holiday entertainment that made the daily lives of women so colorful.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pirit and belief of the Han and minority women, illustrates the impact on the lives of women, and reveals that with the spread of Han culture, the minority women's spiritual beliefs is gradually converging on the Han women.
     Chapter V analyzes women in family marriage lif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By the contrast of love activity between the Han and minority women, reflected the minority women have more freedom in love,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free love was influenced by other fact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rriage ritual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ority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L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thought, the Han women at marriage had a unequal position compared with men in the family. They are dependent on men, lost their equal dialogue rights with men. Otherwise the minority women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position than men in family. This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residual effects of matriarchal ,but also because of ethnic minority women played a role no less than men in the economic life which are bound to affect women in marriage and family status and gender relations.
     Conclusion part analyzes women's living conditions from gender, ethnic, cultural perspective, points out that women's lives in multi-ethnic area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huma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its historical stage, the culture of loc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 has a number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The different lives of women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proved once again that a woman's social identity is not just women, at the same time she is part of a nation, a class, and has its own unique life experience. In the complex social value net, she occupied the unique position. The unique nature of women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is also worth of today's women learning.
引文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62页。
    [2]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自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1990年版,第2页。
    [1]藏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回顾》,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2期。
    [2]李小江:《性别与中国·序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1]《清文献通考》卷十《田赋考》。
    [2]《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3](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点校本)三,第177,178页。
    [1]《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六《蛮防》上,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2]《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民国)《贵州通志·学校志》,转引自《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08页。
    [1]《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13页。
    [2]安顺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安顺地区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页。
    [3]《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21页。
    [1](道光)《遵义府志》卷二十四。
    [2]《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三。
    [1]《清世祖实录》卷一二九。
    [2]《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727页。
    [1]《圣祖实录》卷一。
    [2]《高宗实录》卷一百五十。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1]《世祖实录》卷八十八。
    [2](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史记一百一十六、列传五十六)。
    [1](汉)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史记一百一十三、列传五十三)。
    [2](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3](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1]以上观点主要参阅:史继忠主编《中华地域文化大系·贵州文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总叙)。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总叙)。
    [1]“百苗图”是源自清代陈浩《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一系列抄本的总称。
    [2]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8页。
    [1]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5页。
    [2](美)罗伯特·F·莫非:《文化和社会人类学》吴敏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51页。
    [3]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1]光绪《古州厅志》卷三。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广顺州》。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四《郎岱同知》。
    [4](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5](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贵定县》。
    [6]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1](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2](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凯里县丞》。
    [4](清)李宗防:《黔记》卷三。
    [5](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卷八(清四库全书本)。
    [6](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1]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2](清)张澍:《续黔书》卷六《羊肚菌》。
    [3](清)李宗昉:《黔记》卷一。
    [1]咸丰《兴义府志》卷四三《物产志·土产·货属》。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七《兴义县》。
    [3](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二《兴义府·普安县》。
    [4]民国《续修安顺府志稿初》卷四《民生志》。
    [5]咸丰《安顺府志》卷十五《地理志·风俗》。
    [6]贺长龄:《广种桑棉兼教纺织情形疏》,引自何伟福著《清代贵州商品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7]道光《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
    [1]民国《续遵义府志》卷十二《物产·货属》。
    [2]道光《思南府续志》卷二《地理门·风俗》。
    [3]道光《思南府续志》卷二《地理门·风俗》。
    [4]道光《思南府续志》卷二《地理门·风俗》。
    [5]民国《思南县志稿》卷三《食货志·工商·工业》。
    [6]民国《思南县志稿》卷三《食货志·工商·工业》。
    [7]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六《农桑》。
    [8]吴振域:《黔语》卷下《槲茧之始》。
    [1]民国《续遵义府志》卷十一《农桑》。
    [2]光绪《黎平府志》卷三《食货志·下卷·农桑》。
    [3]咸丰《安顺府志》卷四九《艺文》。
    [4]道光《安平县志》卷四《食货志》。
    [5]民国《平坝县志》第五册,《业产志·第十》。
    [6]民国《平坝县志》第五册,《业产志·第十》。
    [7](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8](清)田雯;《黔书》下卷。
    [1](清)张澍:《续黔书》卷六。
    [2]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3]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
    [4]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
    [5]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
    [6]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
    [7](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8]光绪《黎平府志》卷三《食货志·下卷·物产》。
    [1](清)田雯:《黔书》上卷。
    [2](清)张澍:《续黔书》卷六。
    [3](清)田雯:《黔书》上卷。
    [4](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5](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蛮)。
    [6](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六《安平县》。
    [7](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蛮)。
    [8]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3页。
    [9]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2]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4]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5]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6]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7]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8]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9]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10]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罗斛州判》。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定番州》。
    [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大塘州判》。
    [5]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6]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清)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三册,《服饰类·诏定官民服饰》。
    [2]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蛮僚》。
    [3](清)爱必达:《黔书》卷上(苗俗)。
    [4](清)田雯:《黔书》卷上(苗俗)。
    [5](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四(安顺府)。
    [6](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荔波县)。
    [7](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长寨同知)。
    [1]乾隆《南笼府志》,转引自:贵州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乾隆《独山州志》,转引自:贵州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3](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4](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5](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6](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俗)。
    [7](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俗)。
    [8](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俗)。
    [9](清)田雯:《黔书》卷上(苗俗)。
    [10](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一(黎平府)。
    [1](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2]《贵州少数民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1]道光《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
    [2]道光《遵义府志》卷二十(风俗)。
    [3]道光《黎平府志》卷二下。
    [1]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42页。
    [2](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六《南蛮列传》。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荔波县)。
    [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一(荔波县)。
    [1]《新唐书》卷二二二下《南蛮下》。
    [2](唐)樊绰:《蛮书》卷四。
    [3](清)田雯:《黔书》,卷上(苗俗)。
    [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四(大定府)。
    [5](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七(兴义府)。
    [6](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7](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蛮)。
    [1](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蛮)。
    [2]张瑛:《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3]光绪《重刊清平县志》卷四。《清平县志》,转引自罗世庆《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4]光绪《平越直隶州志》《清平县志》,转引自罗世庆《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5]宣统《安南县乡土志·人类》《清平县志》,转引自罗世庆《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6]《清平县志》,转引自罗世庆《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1]安顺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安顺地区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2](清)段如霖:《楚南苗志》,转引自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70页。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九(普安直隶厅)。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一(黎平府)。
    [1]道光《天柱县志》卷三。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四(施秉县)。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府)。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贵阳)。
    [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开州)。
    [5](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四(郎岱同知)。
    [1](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开州)。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三(定番州)。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四(郎岱同知)。
    [4]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
    [5](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三(开泰县)。
    [6](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苗蛮)。
    [7](清)徐家干:《苗疆闻见录》卷下。
    [1]王熹:《中国明代习俗时》,载时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时》第7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2]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1]《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2]《黔西州志》八卷。
    [3]《平远州志》二十卷。
    [4]《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5]《安平县志》十卷。
    [6]《遵义府志》四十八卷。
    [1]《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2]《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3]《黔西州志》八卷。
    [4]《平远州志》二十卷。
    [5]《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6]《安平县志》十卷。
    [7]《永宁州志》十二卷。
    [8]《清平县志》六卷。
    [9]《黎平府志》八卷。
    [10]《荔波县志》十一卷。
    11 《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1]《湄潭县志》八卷。
    [2]《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3]《黔西州志》八卷。
    [4]《平远州志》二十卷。
    [5]《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6]《安平县志》十卷。
    [7]《永宁州志》十二卷。
    [8]《清平县志》六卷。
    [9]《黎平府志》八卷。
    [10]《荔波县志》十一卷。
    11 《遵义府志》四十八卷。
    12 《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13 《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1]《平远州志》二十卷。
    [2]《清平县志》六卷。
    [3]《黎平府志》八卷。
    [4]《遵义府志》四十八卷。
    [5]《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6]《黔西州志》八卷。
    [7]《平远州志》二十卷。
    [8]《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9]《黎平府志》八卷。
    [1]《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2]《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3]《安平县志》十卷。
    [4]《遵义府志》四十八卷。
    [5]《湄潭县志》八卷。
    [6]《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7]《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8]《黔西州志》八卷。
    [9]《平远州志》二十卷。
    [1]《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2]《安平县志》十卷。
    [3]《永宁州志》十二卷。
    [4]《清平县志》六卷。
    [5]《黎平府志》八卷。
    [6]《遵义府志》四十八卷。
    [7]《增修仁怀厅志》八卷。
    [8]《普安直隶厅志》二十二卷。
    [9]《黔西州志》八卷。
    [10]《平远州志》二十卷。
    11 《安顺府志》五十四卷。
    [1](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2](清)阿琳:《红苗归流图》之《农毕鼓脏》图志。
    [1]《永绥厅志》载《永苗风俗十条》。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七《兴义府》。
    [1](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七《兴义府》。
    [3]道光《安顺府志》卷三十五。
    [1]《铜仁府志》卷七。
    [1]《铜仁府志》卷七。
    [2](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3](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一。
    [1](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2](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3]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4](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1](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2](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3](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4]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5]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6](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7](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1页。
    [1](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2](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
    [3](清)道光《平远州志》二十卷。
    [4]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1]“百苗图”是源自陈浩《八十二种苗图并说》的一系列抄本的总称。
    [2]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3]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4]乾隆《镇远府志》卷九。
    [5](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6]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7]刘峰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1]民国《贵州通志》,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37页。
    [2](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3]刘峰著:《百苗图疏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4](清)罗晓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
    [5]《布依族简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版,第159页。
    [1](清)田雯:《黔书》上卷(苗俗)。
    [2](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3](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4](清)罗晓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
    [5]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1]刘峰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2]刘峰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
    [3]刘峰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4]刘峰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5](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6]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1](清)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
    [1]彭兆荣著:《西南舅权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5页。
    [3](清)田雯:《黔书》上卷。
    [4]《皇清职贡图》卷四。
    [5](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6]《黎平府志》卷二下。
    [7]《黎平府志》卷二下。
    [1]乾隆《独山州志》卷三(风俗)。
    [2]乾隆《普安州志》卷之二十二(风俗)。
    [3]乾隆《平远州志》卷之十一(风俗)。
    [4]乾隆《镇远府志》卷九(风俗)。
    [1]道光《安平县志》卷五。
    [1]道光《松桃厅志》卷之六(风俗)。
    [2]咸丰《安顺府志》(风俗)。
    [1]《大定县志》(风土志)。
    [2]《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贵州古籍精粹丛书”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刘峰著:《百苗图疏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1]同治《松桃厅志》卷六。
    [2]《八寨县志稿》卷二十一。
    [3]道光《黎平府志》卷二下。
    [4]乾隆《独山州志·苗蛮》卷三。
    [1](民国)《大定县志》,贵州省大方县县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重印,1985年版,第357页。
    [2]康熙《贵州通志·蛮僚》。转引自《布依族简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页。
    [3]乾隆《独山州志·苗蛮》。
    [4]乾隆《黔南识略》卷十一。
    [5]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6]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149页。
    [1]《大定县志》卷十三(苗俗),贵州省大方县县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重印,1985年版,第355页。
    [2]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1]《大清律例》卷十《户律·婚姻·妻妾失序》,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2]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3](清)李宗昉:《黔记》卷三。
    [1]卢玲:《屈辱与风流——图说中国女性》,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62-63页。
    [1]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2]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刘峰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4]刘峰著:《百苗图疏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1]刘峰著:《百苗图疏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2]王承权:《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1]王承权:《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2]王承权:《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1]参阅沈海梅著:《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268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6](唐)樊绰.《蛮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7](清)曹申吉.潘驯等纂.康熙《贵州通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8](清)卫既齐修.薛载德纂.阎兴邦补修.康熙《贵州通志》,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9](清)谢圣纶纂.乾隆《贵州通志》,乾隆六年(1741年)刻本.
    [10]民国《贵州通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铅印本.
    [11](清)蔡宗建修.龚传绅纂.乾隆《镇远府志》二十八卷,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本(1965年).
    [12]李其昌纂修.乾隆《南笼府志》,湖北省图书馆藏传抄本.
    [13](清)刘宇昌修.唐本洪纂.道光《黎平府志》.
    [14](清)俞渭修.陈瑜纂.光绪《黎平府志》.
    [15](清)平翰等修.郑珍.莫友芝纂.道光《遵义府志》,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16](清)段荣勋修.孙茂僵纂.道光《清平县志》.
    [17](清)余泽春修.余嵩庆陆渐鸿纂.光绪《古州厅志》.
    [18](清)瞿鸿锡修.贺绪蕃纂.光绪《平越直隶州志》,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19]刘岱修.艾茂、谢庭薰纂.乾隆《独山州志》.
    [20](清)知州王粤麟修.普安州学正曹维祺、番禺县举人曹达纂.乾隆《普安州志》.
    [21]知府李云龙主持刘再向、张大成等人纂修,乾隆《平远州志》,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22](清)安顺知府长白人常恩任总纂.咸丰元年新镌咸丰《安顺府志》.
    [23](清)严如煜撰.《苗防备览》.
    [24](清)田雯撰.《黔书》.
    [25](清)爱必达纂修.《黔南识略》.
    [26](清)张澍撰.《续黔书》.
    [27](清)李宗昉撰.《黔记》.
    [28](清)吴振械撰.《黔语》.
    [29](清)罗绕典纂.《黔南职方纪略》.
    [30](清)徐家干著.《苗疆闻见录》,“贵州古籍精粹丛书”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1]《大清会典》,光绪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32]《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
    [33]《大定县志》,贵州省大方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重印 1985.
    [34]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35]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36]《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
    [37]《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贵州古籍精粹丛书”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8]《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贵州古籍精粹丛书”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9]安顺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安顺地区民族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
    [40](民国)任可澄《贵州通志》贵州省文史馆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41]《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杭州:杭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85.
    [42]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二十四史贵州史料辑录》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3]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禹燕.《女性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6](美)罗伯特·F·莫非.《文化和社会人类学》,吴敏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7]李小江.《性别与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8]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1990.
    [9]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4.
    [10]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邢莉主编.《中国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
    [13]辛立.《男女·夫妻·家园——从婚姻模式看中国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14]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贵州少数民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16]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7]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8]沈海梅.《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19]何伟福.《清代贵州商品经济史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0]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1]杜薇.《百苗图汇考》,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22]李汉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3]杨庭硕、潘盛之编著.《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4]《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三卷《清代的贵州》,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5]史继忠等著.《贵州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26]周春元、王燕玉、张祥光、胡克敏编著.《贵州古代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7]周春元等编著.《贵州近代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28]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著.《贵州古代民族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29]卢玲.《屈辱与风流——图说中国女性》,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30]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1]张瑛.《西南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2]罗世庆.《贵州仫佬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第6页。
    [3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4]《布依族简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35]龚荫.《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36]伍新福.《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37]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38]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39]李廷贵、周光大、张山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0]游建西.《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1]周国茂主编.《中国民俗大系·贵州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42]彭兆荣著.《西南舅权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43]胡起望、李廷贵编.《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1]藏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回顾》,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第2期.
    [2]杜芳琴.《明清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4卷第4期.
    [3]刘筱红.《中国古代女戒思想述评》,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侯绍庄.《清代贵州“改土归流”试探》,《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5]马廷中.《明清云贵地区苗、彝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状况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6]翁家烈.《清代贵州民族关系的变化》,《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第4期.
    [7]王熹.《中国明代习俗时》,载时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时》第7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王承权.《中国各民族不落夫家婚俗的比较研究》,载《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9]李平凡.《贵州彝族古代妇女的婚姻家庭》,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10]杨斌:《清代贵州人才的地域分布》,载《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第2期.
    [11]王红光.《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载《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12]曹端波.《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妇女地位》,载《黑龙江史志》,2008年1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