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科学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史学的人文指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史学摆脱传统经学的束缚,开始迈出了独立发展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科学”取代“经学”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学的外在导引下,中国现代史学很快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史学的自然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分别是中国现代史学发展过程中先后占据史学主流的两种科学化史学,而进入史家视野的也分别是这两种类型的科学化史学。然而,考察20世纪初期史学的整体面相,我们发现,在强烈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下,除了这两种科学化史学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史学形态,这就是人文主义史学。在20世纪初期的史学发展过程中,这一形态的史学若隐若现地在两种主流科学化史学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并没有在史学史叙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没有引起主流学者的充分关注,充其量将其作为反动、落后的一方给予了批判。事实上,虽然人文主义史学并不代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并不代表史学现代化过程的重要特征,但是作为史学发展的一个支流对中国现代史学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并为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内核。其对史学学科性质的重新思考,对史学求真与致用功能的讨论以及对史家主体的强调都显示了此派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史学的深沉的人文关怀。发掘中国现代史学中的人文因素,不仅对于全面了解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整体面相,而且对于当今史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中国现代科学化史学的弊端给予批判和反省的是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学派,他们除了接受西学的影响外,主要从传统史学里发掘出反思科学化史学的资源。国粹学派对乾嘉学派既有继承也有超越,在求真的基础上讲求致用,并在很多时候将求是的治学宗旨服从于致用,以致用为先。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章太炎等人对顾颉刚为领袖的疑古运动不表苟同,在历史研究中更侧重于对文献资料和正史的征用;并对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进化史观派全盘否定传统史学并依据西方社会科学理论阐释历史的做法给予了批评。
     而中国现代史学上真正的人文主义运动发端于《学衡》,在继承中国传统人文因素的基础上,学衡诸子吸收了西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合理成分,以此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企图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制衡以追求工具理性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道德失衡和人文精神的异化、失范。白璧德所提倡和宣扬的新人文主义不仅被他的中国学生所接受,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内化到《学衡》这本杂志中,由《史地学报》、《史学杂志》、《国风》、《思想与时代》等柳门弟子所创办的各个刊物都奉行了这种人文主义思想。发端于文学领域的新人文主义运动,逐渐过渡到史学领域中人文史学与科学主义史学的对抗。柳诒徵作为学衡诸子中重要的一员,在与吴宓、梅光迪等人的学术交流中,逐渐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两相对照,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主义史学理念,成为“东南学派”实际的精神领袖和核心力量,对于缔造“东南学派”的人文主义传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柳门师生为主要力量的“东南学派”对史学有其独到的理解,走出了一条与科学化史学不一样的治史路径。他们首先向古史辨运动发起了挑战,以柳诒徵为代表的“东南学派”与以顾颉刚为领袖的古史辨运动之间在1921-1925年间有过三次交锋。柳诒徵在《史地学报》上先后两次对疑古运动进行了挑战,一是对胡适诸子研究的批判,二是对顾颉刚《说文》问题进行的批评,中间加上刘掞藜对顾颉刚古史考辨的争论,构成了北京大学与南高——东南大学的唯一的一次正面学术交锋。其次,在对史学学性质的理解上,东南诸子不同意将史学等同于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见解,他们既强调史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又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史贵求真,但又不止于求真,在承认史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强调史学所具有的人文属性。第三,对于自然科学化史学所倡导的为学问而学问的观点,东南诸子不表赞同。在对史学客观知识的追求上,东南诸子和主流科学化史学派并没有多少区别,他们并不否定史学求真的目的。然而,与主张“为学术而学术”的科学化史学派不同的是,东南诸子并没有止于求真,他们更关注和提倡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求真虽然是史学研究的首要目标,但不是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求真之外,史学当有“更重大更切要”的事业要做。在求得客观的历史知识之后,史学研究应有益于社会、人生。第四,对于科学化史家所提倡的“史学即是史料学”的观点,东南诸子给予了批判。他们对历史学的概念予以重新界定,并对史学、历史、史料等相关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并指出历史固然是出若干史实组成,但不是史实的简单堆积,对基本史实考订之后,还有史料之采择、前后彼此之关系等问题有待处理。仅仅依靠现存的史料无法还原历史,必须在考证史料的基础上作省察的工夫。在对“史学即是史料学”的观点进行修正的同时,对于史学概念的廓清和对史学理论的纵深发展有重要意义。
     “东南学派”所创办的《思想与时代》杂志提倡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为钱穆等新儒家人文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阵地,钱穆在1940年代左右发表在《思想与时代》上的一系列文章标志着其学术研究的转向。在外缘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同时,钱穆等人发掘了传统经学中宋明理学中的心性、义理之学来反对植根于乾嘉考据形态的新汉学,使得“东南学派”的这场人文主义运动得以延续传承。钱穆治史主张通与专的结合,强调历史的人文属性与特殊性,强调考据之外对义理的并重,在求真的基础上讲求经世致用,这都与史料学派的治史宗旨格格不入,甚至有点针锋相对的意味。此后,钱穆与傅斯年为代表的科学化主流史学之间一直存在着治学路径的歧见。新中国成立后,钱穆与傅斯年一去台湾开拓领域,一去香港白手创业,各守阵地,将这种学术分歧演变了下去。这种分歧甚至不因傅斯年的逝去而消失,双方各守门户以香港和台湾为阵地,各自继续发扬自己的治学宗旨。
     以章太炎厕身其中的国粹学派、以柳诒徵为代表的“东南学派”以及以钱穆文化史学为典型代表的新儒家,是中国现代科学主义史学大势下潜在的一股人文主义史学暗流。其兴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向内承袭了传统经学中心性之学的宋学遗产,对外依托于西方新人文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潮流而起,而民族危机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则为其兴起提供了现实依据。将其与科学化史学相比较,我们发现人文主义史学具有如下特点:人文主义史学虽然在某些方面与唯物史观派史学的主张有契合之处,如对经世的强调,对史家主体的重视及对主观、哲学的注重等;但人文主义史学毕竟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和缺点,相对于社会科学化史学而言,它反对历史规律的普遍性;相对于自然科学化史学而言,双方有通与专、义理与考据、求真与致用、哲学主观的重视与否的区别。人文史家主张史贵博通,强调史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张考据基础上对义理的发挥和阐释,强调微言大义,因而更加注重史家主体的作用;主张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史学崛起的内在因素,强调发扬中国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
     当然,人文主义史学并不代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人文主义史家在强调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时,虽然肯定了史学的科学性,但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说明他们的理论仍有一定的局限。且他们将历史发展的本质归结为心理的、主观的一面,过分强调人的道德的、心理的作用,将民族信念、民族精神作为主要的发展动力而忽视甚至否定经济的、物质的因素,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樊笼。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y was undergo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history began to get rid of the shackle of the tradition. Under the guide of the modern science,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oon embarked on a scientific path, the natural scientific tendency and the social scientific tendency of the modern history were the two kinds of important history at that time. However, under the trend of the scientific history, there still existed the other kind of history: Humanist Historiograph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century, the humanist historiography didn't catch hold of the heart of the historian, so it was criticized as the reactive and the uncultured side. Actually, although the humanist historiography didn't represent the mainstream, it had an important meaning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history, and it offered logical ingredi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The re-consider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history and the discussion between reality and utility, the emphasis of the Historian'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ll showed deep humanistic concern and very im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history.
     Zhang Taiyan was the first people who pay attention on the importance to the humanist historiography, except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 knowledge, he also take notice of the traditional humanities. The School of Though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not only emphasizes reality but also the utility, sometimes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utility. Because of the love of the tradition, Zhang Taiyan didn't agree with the thought of Gu Jie-gang. And also because of the love of the tradition, they didn't agree with the conception of Evolutional History by Liang Qichao.
     The real humanism movement of the modern history began at the journal of The Critical Review; beside absorbed of the traditional humanism; they also absorbed Irving Babbitt's new humanism. They tried to use the value of rational to change the unbalance of the moral and the catabolism of the humanism from the abuse of the utility. The new humanism not only accepted by his Chinese students, but also instructed to china and inherited by the Journal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ociety, History Magazine, Airs of the States, Thought and Times which were founded by Liu Yizheng and his students. The humanism movement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to history.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Critical of Review, Liu Yizheng gradually formed his special humanism with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of Wu Mi and Mei Guangdi, he became the elite and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the Southeast School,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the humanism tradition.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Southeast School, Liu Yizheng and his students had its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originated a new rode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During 1921-1925, they initiated three challenges to the Ku-shih-pien School. On the Journal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ociety, Liu Yizheng challenged the Ku-shih-pien School for two times. One criticism pointed to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philosophical works by Hu Shi, the other criticism pointed to the problem of Shuo Wen by Gu jiegang. The last criticism occurred between Liu Shanli and Gu Jiegang, all these three challenges formed the only positive academic confront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eking University and the Southeast University. Secondly,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historiography, the Southeast School didn't agree to the historians of science in particular are equivalent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opinion. They not only emphasized the link between science and history,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they emphasized the humanities of history. Thirdly, the Southeast School didn't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the study only for study, in the pursuit of the subjective knowledge of history, The Southeast School didn't have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in historiography. However, the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promote the utility of history. Seeking the truth wa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ir historical research, but it was not the ultimate goal of historical research. Besides seeking the truth, there still more significant point to be done. Obtained at an objective knowledge of history, the historian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community life. Fourthly, the Southeast School criticized the conception that the history i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y made the conception of history refined. Historian, histo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a strict distinc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history is composed by a number of historical facts, but it is not a simple accumulation of facts, there still have mutual relations and other issues to be dealt with. Simply rely on existing materials can not be revert history, historians must reflect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s. The southeast School had done some amendment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was useful to the clea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Since then, Qian Mu and Fu Sinian each represented the two kinds of history,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Qian and Fu one went to Taiwan, one went to the Horig Kong to colonize their research. Such differences were not even disappeared due to Fu's gone; the two sides utilize Hong Kong and Taiwan as the position to continue their research.
     The School of Though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outheast School and the Neo-Confucianism which were delegated by Zhang Taiyan, Liu Yizhen and Qian Mu were a potential undercurrent of humanism history in modem Chinese history, its appearance certainly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rationality. It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heritage of Songxue, it also absorbed the new humanism and anti-rationalism, while the national crisis provided realistic basis in a special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scientific history, we find that humanist historian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history of human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as the same idea in some respects, such as the emphasis of the utility, the emphasis of the people and the philosophy, humanist history still has some kinds of limitation and weakness. Relative to the social scientific history, it opposed to the universal law of history, and eventually integrated into mentalist. Relative to the natural sciences of historiography, one emphasized general history, utility and one emphasized special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ourse, the humanism side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didn't reprehensive the mainstream history and also had its limitations. When emphasiz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story and natural science, although they admitted its reality, limited it into some scope, what means limitation of their theory. Beside, they over-emphasized the moral and du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subjective aspects of people, which slumped into idealist trap.
引文
[1]罗根泽编:《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7(1938—194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1]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页。
    [2]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前言》上册,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4]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钱伯城,李图章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6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5]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绪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6]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自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当然,这两种科学化史学之间也存在具体的差异。史料学派强调的是科学方法和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注重以科学方法闸发史料:史观学派注重从认识对象中阐发历史发展的规律,注重以科学理论解释历史现象。在史料学派看来,史学之所以为史学,并不取决于所研究的对象,大至天文地理,小至一虫一草,只要能用科学方法说明并加以研究的,就都能成为科学。史观学派所界定的科学的史学主要以能从历史研究的对象中发现“公理公例”的客观规律为准则。
    [3]王学典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是如何被叙述的》一文中指出对于20世纪中国史学史的叙述总的来说,在1949年以前基本是以史料考订派为中心的叙事;1949年以后基本是唯物史观派为中心的叙事。而1990年代以来,学术史叙事则总体向史料考订派倾斜。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对此余英时也指出:“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随着科学主义的兴起,实证主义更加紧紧抓住中国历史的心。……1919和1949年间,中国史学主流的主要影响力,是由胡适和傅斯年大力提倡所谓‘科学的历史,而1949年起,中国历史研究就已经完全地受马克思主义模式的支配。”余英时:《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在发现》,《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1]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3页。
    [2]卜祥记:《哲海探航》,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3]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870页。
    [4]韩星:《学衡派对儒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唐都学刊》2003年第2期。
    [1]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论纲)》,《光明日报》1986年1月6号。
    [1]朱本源:《漫谈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86年第3期。
    [2]李桂海:《历史学家也要有艺术家的创新精神》,《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第3期。此外,李桂海在1994年《历史学既足科学也是艺术》(《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3期)一文中重申了这一观点。
    [3]李洪岩:《历史学:科学与人文学的统一》,《江汉论坛》,1993年第2期。
    [4]朱卫斌:《历史学:科学还是艺术?》,《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5]赵兴彬:《历史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6]王学典:《实证追求与阐释取向之间的百年史学》,《文史哲》,1997年第6期。
    [1]王学典:《历史是怎样被叙述的?——论历史知识的人文主文属性》,收入王文章,侯样祥《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人文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0页。
    [2]舒晓昀:《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3]周振鹤:《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邹兆辰:《史学的人文传统与当代史学的人文关怀》,《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武吉庆:《人文关怀与史学研究主体意识》,《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1]叶宪文:《历史学是科学还是人文》,《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5期。
    [2]黄敏兰:《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3]徐兆仁:《历史学科性质问题论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5期。
    [4]胡逢祥:《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收入《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郑观应等人的具体言论参见刘纪荣:《近代中国科学思潮的历史轨迹》,《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科学报》1999年4期。
    [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梁启超:《戊戍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一》。
    [1]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80页。
    [2]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导论》,第15页。
    [3]严复推崇归纳法,推崇社会达尔文主义。严复有留洋经历,他对科学的提倡主要来自于对现实社会的体验:康有为与严复不同,他对科学的认识主要是自中国传统经学中体察而得出的结论。
    [4]据段治文考察,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开端应该追溯到康有为这里。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第70页。而秦英君则以为“中国的科学主义思潮也从严复开始。”秦英君:《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第53页。他说,“严复已经触及科学哲学的两个基本点:重视试验与讲究逻辑。这种科学的理性精神,为中国人接受近代思想奠定了科学的认识基础。同样,严复将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运用到社会,把归纳法扩展到一切科学领域这种对科学方法理解的偏颇认识,这种过分地推崇方法的作用,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唯科学主义的抬头。”秦英君:《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1][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第4页。
    [2]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3]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第4页。
    [4]郭金彬:《中国科学百年风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页。
    [5]任鸿隽在《科学与教育》一文中发掘了科学的文化价值。《科学》第1卷12期。
    [6]任鸿隽:《解惑》,《科学》第1卷第1期,1915年1月
    [1]《科学社致留美同学书》,《科学》第2卷第10期。
    [2]《发刊词》,《科学》第1卷第1号,1915年1月。
    [3]《科学》第1卷第1期,1915年1月。
    [4]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1日。
    [6]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08页。另外据严复考察,民国初年短短的七年内,创办的科技期刊比过去的总和增长了两倍。《严复集》第1册,第281页。
    [7]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长春:吉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8]造五:《科学之价值》,《东方杂志》第12卷第7号。
    [1]张静如,刘志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六卷1号,1919年1月15日。
    [3]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4]王宗昱:《梁漱溟先生在北大》,《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页。
    [5]金观涛和刘青锋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建设》、《努力周报》、《向导》、《解放与改造》等十二个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刊物为考察对象。通过统计“科学”与“民主”出现的次数,指出新文化运动并非以科学与民主并重,实际是偏向科学一方的。而且对民主一词的使用逐渐由积极的层面过渡到负面的使用,科学一词是使用则自始至终是正面的肯定。金观涛、刘青锋:《中国近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
    [1]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文存》二集卷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九》。
    [3]《李石岑讲演集·吴稚晖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4]胡明复:《科学方法论一》,《科学》第2卷第8期,1916年。
    [5]《我的信仰》,《独立评论》第100期,1934年5月。
    [6]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页。
    [1]《<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
    [2]《致<新青年>记者函》,《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
    [3]唐钺:《机械与人生》,《太平洋》第4卷第8号,1924年。
    [4]吴稚晖:《一个新信仰者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吴稚晖学术论著》,《民国丛书》第三编(85),第33页。
    [5]王星拱:《科学与人生观》,《科学与人生观》,第278页。
    [6]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第132页。
    [1]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2]陈高傭:《中国文化问题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39),第175页。
    [1]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第174页。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283页。
    [1]樊炳清译:《东洋史要·序》,《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卷第381页。
    [2]王晴佳指出,“康有为的疑古思想使人不再受傅于传统,因而为科学史学进入中国铺平了道路。”王晴佳:《中国史学的科学化——专科化与跨学科》,《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9页。
    [3]胡适:《我们对于近今西洋文明的态度》,《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3页。
    [1]胡适:《胡适文存》一集叙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胡适:《我的歧路》,《胡适文存》二集卷三。
    [3]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论学近著》第1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5]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第337页。
    [6]《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文存》第三集,第109-110页。
    [7]胡适:《<实验主义>引论》,《新青年》1919年第4号。
    [1]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王学典:《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3]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2卷第13期,1926年1月6日第3页。
    [4]《古史辨自序》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9页。
    [1]他的好友罗家伦指出:“要明白他这个举动,就得要明白当时新文化运动时代那班人的学术的心理背景。那时候大家对自然科学,非常倾倒;除了想从自然科学里面得到所谓可靠的知识而外,而且想从那里面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在某种学科以内固然可以应用,就是换了方向而来治另外一套学问,也还可以应用。这就足孟真要治心理学的原因。”转引自傅乐成:《傅孟真先生年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2]傅斯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发刊词》,1927年第1期。
    [3]张书学:《新发现傅斯年书札辑录》,《近代史资料》总第91期。
    [4]《傅斯年全集》第4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260页。
    [1]王学典《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一文对此有详细论述。文见《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1]《朱剔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北京大学日刊》1116号,1922年11月24日。
    [2]《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合刊,1945年。
    [3]李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东方杂志》23卷20号,1926年10月。
    [1]宁泊:《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史学史研究》1994年第4期。
    [2]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年。
    [3]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4]二三十年代从事历史哲学研究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科学化主张。如朱谦之的生命史观、常乃德的生物史观,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批评自然科学化史学专重史料的做法,但并不否认科学史观对史学的指导作用。此外,这些科学史观与唯物史观派不同,他们程度不等地反对唯物史观而落入唯心史观的范畴。
    [5]李大钊:《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0-91页。
    [1]李守常:《史学要论》,《民国丛书》第二编(70),第10页。
    [2]李守常:《史学要论》,《民国丛书》第二编(70),第11页。
    [3]李大钊以为,“历史规律是客脱的,不是主观的。这一点不仅与唯心史观不同,与进化史观也是不同的。后来出现的弊端是把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看待,过分强调规律,陷入机械唯物论。”
    [4]李大钊:《史学要论》,第78页。
    [5]《史观》,《史学要论》,第2页。
    [1]《史学要论》,第118-119页。
    [1]《唐代政治史论稿》,《陈寅恪先生论文集》,第275。
    [2]《通鉴胡注表微·边事第十五》。
    [1]《傅斯年档案》Ⅱ337,姚从吾致傅斯年函,转引自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10页。
    [2]其文章主要论证北狄在先殷文化上的关键作用,像两轮大车及铜器都是经由他们传入的。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04-105页。
    [1]《<史料与史学>发刊词》,《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356页。
    [2]《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论丛>发刊词》,《傅斯年全集》第4册,第364页。
    [3]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史学评论>代发刊辞》,《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第2页。
    [4]范达人:《比较史学新兴,促其放异彩——杜维运教授比较史学观介绍》,《史学理论》1998年第1期。
    [1]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的比较研究》,第175页。
    [2]李思纯:《论文化》,《学衡》第22期,1923年10月。
    [3]索罗金语,转引自刘述先《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8页。
    [2]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李宗武:《人的生活与神秘》,《学灯》1922年6月5日。
    [4]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第12页。
    [1]严复:《严复集》第二册,第403页。
    [2]梁启超:《欧游心影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第14页。
    [1]《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385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2页。
    [3]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第1321页。
    [4]严既澄:《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6页。
    [5]张东荪:《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第478页。
    [1]郑大华:《张君劢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50页。
    [2]张君劢:《人生观》,《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1]林宰平:《读丁在君先生的<玄学与科学>》,《时事新报·学灯》,1923年6月5-6日。
    [2]罗家伦:《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页。
    [3]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下篇,《人生观之论战》。
    [4]张君劢:《科学与玄学》,《科学与人生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6、27页。
    [1]《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2]《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第262页。
    [3]《“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317-318页。
    [4]《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333-334页。
    [5]《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饮冰室合集·文集十》,第2页。
    [1]《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332-334页。
    [2]《什么是文化》,《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第98页。
    [3]《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第439页。
    [4]《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第438-439页。
    [5]《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第443页。
    [1]何炳松:《历史研究法》,《何炳松文集》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页。
    [2]何炳松:《新史学·导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3]何炳松:《新史学·译者导言》,第6页。
    [4]何炳松:《历史研究法》,第14-15页。
    [5]《朱谦之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7页。
    [1]朱谦之:《历史科学论》,《现代史学》2卷3期,1935年1月。
    [2]常乃德:《历史哲学论丛》,《民国丛书》第四卷,第11页。
    [3]朱谦之:《考今》,《现代史学》第5卷第1期。
    [4]常乃德:《历史与历史学观念的改造》,《历史与哲学》,《历史哲学论丛》,第5-6页。
    [1]雷海宗:《历史过去释义》,《中央日报》昆明版1946-01-13。
    [1]《国粹学报》,1905年第1期发刊词。
    [2]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1号,第118页。
    [3]王森然:《黄节先生评传》,《近代名家评传》二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7页。
    [4]刘师培:《经学教科书·序例》,《刘申叔先生遗书》第66册,第1页。
    [5]刘师培:《孔学真论》,《国粹学报》第17期,1906年6月。
    [6]《国粹学报》第10期,1905年11月。
    [1]章太炎:《经学略说》,《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2]《致柳翼谋书》(1922年6月5日),《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763页。
    [1]章太炎:《历史之重要》,《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第930-931页。
    [2]《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第943页。
    [3]《信史》上,《章太炎全集》(四),第64页。
    [4]张昭军:《论章太炎的经史观》,《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2期。
    [5]《徵信论》,《章太炎全集》(四),第59页。
    [6]梁启超从《新史学》(1901—1902)之贬抑旧籍鄙夷国故,到《中国历史研究法》(1921-1922)一变而为尊重传统,力图以其优良因素与近代史学精义会通;至而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1926-1927)中便专以发扬光大新老传统,赋旧史学以新意义为主题。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4页。
    [1]《教学弊论》,《章太炎全集》(四),第102-103页。
    [2]《章太炎全集》(三),第329页。
    [3]《章太炎全集》(三),第328页。
    [1]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转引自戴明玺:《章太炎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思想裂变》,《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按语,《学衡》第3期,1922年3月。
    [1]《学衡》第3期上刊载了胡先骕的《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第8期有梅光迪译介的《现今西洋人文主义》,吴宓分别在第19、32、38、72期上发表了,《白璧德之人文主义》、《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与《白壁德论今后诗之趋势》,徐震堮在第34期上发表了《白璧德释人文主义》,张荫麟在第74期上刊载了《白璧德论班达与法国思想》。
    [2]李继凯、刘瑞春选编:《追忆吴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9页。
    [3]《中国文化史》折射了新人文主义的特征及作者自身独到的见解,郑先兴《白璧德的文化史研究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有详细论述。
    [1]参见沈卫威:《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导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2]罗岗,陈春艳主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1]刘伯明:《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衡》3期,1922年。
    [1]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第161页。
    [2]《国史要义》,第193-194页。
    [1]如梁漱溟将生命哲学与陆王新学融合在一起创立了“新孔学”;熊十力“新唯识论”糅合了生命哲学,将儒学生命哲学化:此后牟宗三、唐君毅继续深化了这一生命本体说。董德福《现代新儒家与柏格森生命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一文对此有详细论述。
    [2]《漱溟卅前文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3页。
    [3]秦英君指出:“三四十年代,在东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之会通中,有两条思路:一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从中国传统哲学入手,继承儒家哲学传统,同时吸收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把西方‘科学的方法'引入中国哲学的创新之中,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和阐发,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会通,如熊十力、冯友兰、贺麟。二是站在科学主义的立场,从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的趋向入手,在介绍、消化和接受西方哲学的哲学基础上,会通东西文化,井尝试建立新的哲学体系,如金岳霖、张申府、张东荪等人。”秦英君:《科学乎,人文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第217页。
    [4]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03页。
    [5]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第160页。
    [6]熊十力:《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8页。
    [7]萧公权:《问学谏往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1]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汤一介、杜维明,《百年中国哲学经典》三四十年代卷,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321页。
    [2]贺麟:《文化的体与用》,《百年中国哲学经典》三四十年代卷,第301-302页。
    [3]饯穆:《素书楼余渖》,《钱宾四先生全集》5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378页。
    转引自桑兵《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熊十力说:“今日各大学文科,皆习为杂碎考据,哲学与文学方面,既不足言思想,历史为民族精神所系,前代大政治家,其涵养身心之道,与经纶世力之策,多由精研历史……盖清代汉学家,纯是考据风气,治学与其作人无关,其治史,不过以考定故事,自务博雅而已,于世务素漠不关心,虽熟读百代之史,终不能开启其德慧……此等学风,深入社会,使人失其为学之本,而一般人终不悟也。今之学风士习,比清儒尤变本加历,治历史者,形形色色,吾不欲言,即欲言之,亦无从说起。”《十力语要·初续》,第149页。 “又今各大学研究所及中央研究院,皆尚考据之风。向者(林)宰平云:今之业考据者,比乾嘉诸老尤狭隘。”《十力语要》卷三《答张君劢》,第235页。
    [1]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答邓子琴》,第191页。
    [2]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三《示诸生》,第273页。
    [3]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三《王准记语》,第299-300页。
    [4]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复张东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5]钱穆:《新时代与新学术》,《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1]饯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饯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2页。
    [3]熊十力:《十力语要》卷二《答马格里尼》,第126-128页。
    [4]郝海燕《科技文明之病与儒家文化复兴:现代新儒家的见解》(《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5期)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1]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钱穆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218页。
    [1]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说到《学衡》,自然不能不提到吴宓,而要沿着吴宓等人开设的新人文主义道路追索下去,我们发现柳诒徵及柳门弟子在其后的史学人文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促使新人文主义运动改变方向,由文学逐渐转入到史学领域继续深入开展。一方面新文学已经在国内一路凯歌前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史学领域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比较突出,因而以柳诒徵为中心的柳门师生从民族感情出发,为纠正史学自然科学化过程中的偏弊而进行了不懈努力。他们不仅从西方借鉴了人文史学的因素,还特意发掘了史学人文传统。
    [1]20世纪初北方代表并引领学术界的主流,所以学者也多侧重与民主与科学主题相关的正面研究。近年来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由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版),对中国现代学术的论述也是以北方学界展开的。南方学术仅仅作为北方的附属被提及,甚至被有意忽略。
    [2]南高——东南大学的校风、开明校长的治校宗旨和理念、以及聚集在一起学术观念基本一致的学界同人,造就了一个与北大一争风采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学术氛围。
    [3]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4]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77页。
    [1]吴宓:《吴宓自编年谱》,第209-210页。
    [2]《估<学衡>》,《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7页。
    [3]据《胡适日记》1922年2月4日第159页记载,此打油诗为:老梅说:“《学衡》出来了,老胡怕不怕(迪生问叔永如此)?老胡没有看见什么《学衡》,只看见了一本《学骂》!”
    [1]《胡适作品集》第8册,第147、149页。
    [2]五四新文化运动于1919年达到高潮,而《学衡》诸子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则迟至1922年才展开,而此时新文学的观念已经逐渐融入人心。在此之前虽然有好多批评新文化运动的文章早就写就,只是苦于无处可发,但是其出现的时间错位无疑给新派学子一个迟来的批评者印象。
    [3]吴宓:《我之人生观》,《学衡》第16期,1923年4月出版。
    [4]《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5]转引自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0页。
    [1]转引自《梅光迪文录》,第227页。
    [2]梅光迪在回忆此问题时也指出了《学衡》问题所在。《梅光迪文录》,第226页。
    [3]罗家伦于1931年在《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我与北大》,第310页)一文中回忆说:“当时对于新文学的抵抗力不外三种,一种是林琴南派,一种是东南大学的胡先骕和他所办的《学衡》杂志,一种是北京大学内部的《国故》杂志。但是综合起来。抵抗力还是很薄弱的。”
    [4]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虽然《学衡》自出场之日起,就注定了孤芳自赏并最终免不了广陵绝响的命运,但以此刊物为中心,锻炼了一大批围绕在《学衡》周围学术观点相近的同人,他们以南高为阵地,继续发挥人文主义思想,并将发端于文学领域的人文主义运动逐渐过渡到史学领域。
    [2]区志坚:《科学史学与道德史学的论争》,《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页。
    [3]黄伯易:《忆东南大学讲学时期的梁启超》,《走近南大》,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4]张其昀《郭师秉文的办学方针》(《中央大学七十年》第76页)一文指出东大和北大“隐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上两大支柱。”郭廷以也以为“南高名气不大,但在国内,北方是北大,南方是南高,算是最有名的学府了。”引自区志坚《科学史学与道德史学的论争》,第425页。
    [5]《学衡杂志简章》云:“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工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著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而后来学者,得有研究之津梁,探索之正轨,不至望洋兴叹,劳而无功,或盲肆攻击,专图毁弃,而自以为得也。”可以明显看出是针对北方学术而言。
    [1]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1922年第2期。
    [2]胡先骕:《朴学之精神》,《国风》第8卷第1期,1936年。
    [3]《张其昀先生文集》,第4712页。
    [4]《胡适的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8页。
    [5]作为占据主流学界的科学化史学虽具有不可阻挡的现代性追求,但也存在弊端,而处于非主流地位的人文史学纵有百般不是,却有纠科学化史学偏弊之一得。事实也证明,只有在史学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视科学与 人文,才能促进史学的健康成长。如果前车之辙不能成为后车之鉴,史学的重复建设便无可避免。
    [1]李清悚:《回忆东大时代柳翼谋师二三事》,《劬堂学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124页。
    [2]秦濛生:《母校琐事》,《走近南大》,第264页。
    [3]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4]王成圣:《郭校长秉文传》,《中央大学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页。转引自王运来《留洋学者与南雍学术》,《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顾翎群:《敬悼郭炳文先生》,《中外杂志》6卷4期,1954年第28页。引自区志坚《科学史学与道德史学的论争》第424—425页。南高确实学风很盛,当时南高校长网罗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学者,不仅文理并重,而且学校空气比较自由。当时胡适也差点被南高校长郭秉文罗致过去。在胡适为回国之前曾接到郭秉文的邀请,但是胡适已经接受了蔡元培的邀约,所以在回复郭时说:“如果不是蔡子民(元培)先生和我早已有约在先,我一定会到南高师执教。因为,早已有好些位和我一同留美的同学好友,如任鸿隽、陈衡哲、梅光迪等,都已经被您拉到南高师了。”见王成圣:《郭秉文与南高、东大》,《走近南大》第92页。
    [1]《文哲学报》,1923年第3期。
    [2]周谷城:《官场似的教育界》,《社会与教育》1930年第5期。
    [3]主要是指以东南大学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在学风、师承及思想文化理念上大致一致或接近的知识分子群体,相对于个人所作的学术贡献而言,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群体而受世人所瞩目。此文所谓的东南诸子也是在这个概念上使用。当然,这并不是要抹煞其群体内部所存在的个体差异,虽然他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有着大致一致的主张。作为个体,其学术素养和水平固然参差不齐,就是群体内部也存在不少分歧。《学衡》自创办之日起,其内部就表现出了不同声音。吴宓与梅光迪的分歧尤为明显。梅光迪意在继续与胡适的那场没有结束的论战,而吴宓则把视线投得更远,意在全方位地与新文化运动者进行讨论,并对各自背后的理论支撑作系统清理。
    [4]段怀清:《<学衡>与东南大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5]此人即朱海涛,在《北大与北大人》(《我与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文中对钱穆做了回忆。
    [6]转引自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34页。
    [1]周世箴:《周法高先生的学术与人生》,转引自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考》,第34页。
    [2]1925年2月,北京教育部发表免去郭秉文校长职务,并任命胡明复为东南大学校长,部分学生因为不满而对胡在去校的当天发生了暴力事件。事件发生后,学衡派教员纷纷走避,柳诒徵去东大,竺可桢也于学潮发生第二日递交了辞呈。见《劬堂学记》第92页。
    [3]《陈寅恪书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6-47页。
    [1]王晴佳:《陈寅恪、傅斯年之关系及其他》,《学术研究》2005年第11期。
    [2]余英时:《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3]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第204页。
    [4]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引自彭明辉《柳诒徵与<史地学报>》第247页。
    [5]《国学丛刊》1923年第1卷第1期《发刊词》明确指出宗旨:“强邻当前而知宗国,童昏塞路而知圣学。语曰‘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洵乎犹足以有为也。昔者隋唐之隆也,华化西被,方弘海涵地负之量;迨及逊清之季,外学内充,大有喧宾夺主之概。曾几何时,事异势殊。自非陈叔宝太无心肝,谁无俯仰增慨?则海宇之内,血气心知之伦,咸莫不嚣然曰‘国学'。与夫本会同人,近且出其平素之研究,而有《国学丛刊》之举行,岂有他哉?一言以蔽之曰:爱国也,好学也,人同此心而已矣。”其经世色彩很浓厚。
    [6]1922年10门20日吴梅演讲。
    [7]1922年10月27日顾实演讲。
    [8]1922年11月17日江亢虎演讲。
    [9]1922年12月7日柳诒徵演讲。
    [1]张其昀:《南高的学风》,《走近南大》,第4页。
    [2]胡焕席:《南高精神》,《国风》7卷2期,1935年第25-26页。
    [3]高明:《国立中央大学的传统精神》,《走近南大》,第14-15页。
    [4]陈训慈:《南高小史》,《国风》7卷2期,1935年第54页。
    [1]张其韵:《南高之精神》,《国风》7卷2期,1935年,第15页。
    [2]苏源雷在纪念柳诒徵时指出:“‘五四'运动前后,北方大学执主史学讲座者,若北大之朱希祖、钱玄同,清华之梁任公、王静安、陈寅恪,皆一时之选:而先生讲学南雍,隐然与之鼎足而三。”苏渊雷:《<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劬堂学记》,第217页。张其昀在纪念他的老师柳诒徵时指出,柳诒徵在这场南北对立中充当了领袖人物:“民国八年(1919)以后,以南京高等师范为中心的学者们,俨然以继承中国学统,发扬中国文化为己任。世人对北大、南高有南北对峙的看法。柳师领袖群伦,形成了中流砥柱的力量。”张其昀:《吾师柳翼谋先生》,《劬堂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3]柳诒徵不仅积极参加《学衡》出版事务,是与吴宓始终对《学衡》表示关注并用力甚勤的两个人。并为《学衡》撰有弁言,此后即成为《学衡》杂志简章的蓝图,又积极为该刊物撰稿,并培养了一大批史地方面的优秀学生。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有详细论述。另外范红霞《吴宓与柳诒徵的<学衡>情结》(《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也分析了二者为《学衡》所付出的努力及复杂关系。
    [4]据孙文阁考证,柳诒徵两次赴日,一次是1903年随缪荃荪等人赴日本考察教育,一次是1919年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赴日本参观。《柳诒徵赴日事迹考》,《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罗时实:《柳翼谋先生及其<学衡>诸友》,《劬堂学记》第308-310页。
    [2]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29-230页。
    [3]1915年起任南京高等师范国文历史教员,后升为历史教授直到1924年卷入“易长风潮”而任东北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时期于1942年应顾孟余聘任为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教授,至1945年复任国家图书馆馆长。
    [4]张其昀:《柳诒徵指导学生治学的方法》,《劬堂学记),第116页。
    [5]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28页。
    [6]吴宓:《吴宓自编年谱》,第223页。
    [7]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
    [8]统计的发稿数包含文章连载的次数。参见彭雷霆:《柳诒徵与<学衡>》,《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
    [1]罗佩秋:《柳翼谋先生及其学衡诸友》,《学衡》1922年第1期,第1页。
    [2]柳曾符、柳佳:《劬堂学记》上海书店2002年版,第124页。
    [3]吴宓:《吴宓日记》第3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7-438页。
    [4]吴宓曾认为邵祖平“为社中最无用而最不热心之人。而独喜弄性气,与予一再为难。”“《学衡》中尽登邵君所作一类诗文,则《学衡》不过与上海、北京堕落文人所办之小报等耳。中国今日又何贵多此一杂志?”《吴宓日记》第2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6页。
    [1]《吴宓日记》2第265页记载:“直至七月十九日(1924年),始得从事于行李书物之整理,及《学衡》职务之交代……关于《学衡》各件,均点交总于事柳翼谋先生收。”
    [2]吴宓:《吴宓日记》第3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46-447页。
    [3]吴宓:《吴宓日记》第4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23页。
    [1]1928年,柳诒徵曾对竺可桢说:“我们两个大王,各据一个山头。再拥有喽罗若干人,势力不可谓不雄厚,我们应如何作出打击计划,各成大事。”竺可桢笑着答道:“我们打天下各有范围,至于如何打法也有不同,总之我们应当用科学方法循序渐进,立业而后成功,不能躐等而进。”郑鹤声:《记柳翼谋老师》,《劬堂学记》,第105-106页。
    [2]《学衡》的作者群主要有三部分人构成,一为东南大学的师生,二是清华大学及其国学研究院的师生,三是其它与该刊思想观点相近的清华大学出身留美归国者。而东南大学史学部大都是柳诒徵培养出来的师生。具体参见李刚《论<学衡>的作者群》(《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彭明辉指出柳诒徵是《史地学报》的精神导师(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稿)以为柳是学报主要成员后期凝聚的中心人物。彭雷霆《柳诒徵与<学衡>》(《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一文也肯定民柳诒徵对《学衡》的重要作用。这与他在《史地学报》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
    [4]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69页。
    [5]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85页。
    [6]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78页。
    [7]郑鹤声:《记柳翼谋老师》,《劬堂学记》,第103-104页。
    [8]如郑鹤声的《汉隋间之史学》和《唐以后之史学》,柳诒徵的评价很高(参见郑鹤声:《记柳翼谋老师》,《劬堂学记》第104页),但吴宓以为罗列材料而乏义理(《吴宓自编年谱》第258-259页);张其昀的《论刘知几与章实斋》,吴宓以为无关国事与时局,与《学衡》宗旨不符,但也碍于柳的面子予以刊载,仅供 充塞篇幅而已。《吴宓自编年谱》第234页。
    [1]柳诒徵曾在《国风》发刊辞中(1932年第1期)指出:“张缪诸子倡为国风半月刊,属余为发刊词。”
    [1]张其昀为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景昌极和缪凤林为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倪尚达为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而柳诒徵和竺可桢都曾是东南大学的著名教授。
    [2]转引自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第33页。
    [3]何方昱在《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一文中对此有详细论述。
    [4]抗日战争爆发后,学衡诸子主要散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
    [5]抗战时期,“学衡派”成员相对集中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如梅光迪、郭斌稣、王焕镳、张其昀、缪钺、张荫麟等人。
    [6]胡逢祥曾评价说:“尽管四十年代的学衡派因不合时尚,己被国内思想文化界的主流意识渐渐挤到了不甚起眼的边缘地带,但它作为一股思想力量的长期存在,其潜在影响依然是不可低估的。”便可作为《思想与时代》的一个注脚。胡逢祥:《这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154页。
    [1]彭明辉:《柳诒徵与<史地学报>》,《劬堂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胡适和柳诒徵分别足南派和北派的内在的精神领袖,而杜威和白璧德作为他们外在的理论支撑则分别是他们从国外请来的会念经的“外来的和尚”。胡适和柳诒徵虽然学术观点不同,私交倒也可以。1921年柳诒徵曾在《史地学报》一卷一期发表了一篇《论近人言诸子之学者之失》,论及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诋毁孔子、崇拜墨子,主张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后来,胡适在东南大学,柳诒徵的学生乘机问胡适对于柳氏的批评有何反响,胡适说“讲学问的人,多少总有点主观”,并没有发生不愉快。(柳诒徵:《自传与回忆》,《劬堂学记》,第18页。)后来,胡适曾多次(1946年10月,1948年9月)到柳氏执掌的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借阅《水经注》等图书。于第二次借阅图书之后,中午柳诒徵陪胡适等人到饭店午餐,店里人认出胡适并要求签名时,胡适连忙请柳氏先题字,然后在旁边写了“胡适随侍”四字。柳曾符:《柳诒徵与胡适》,《劬堂学记》,第188-189页。
    [1]郭斌龢:《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纪念之意义》,《国风》半月刊第7卷第2号,1935年。
    [2]《史地学报》一卷二期,1922年。
    [1]1922年吴宓在《中华学报·学灯》上发表《新文化运动之反应》一文,指出“近顷于新文化运动怀疑而批评之书报渐多”,这些书报包括《史地学报》、《民心周报》、《经世报》、《亚洲学术杂志》、《文哲学报》、《学衡》和《湘君》在内的七种刊物。而鲁迅在《“一是之学说”》中对这七种刊物——进行了批评(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2-393页。)
    [2]梅光迪说:“和美国的人文主义者一样,中国的人文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也是大学里的学者。他们的文学机构主要是《学衡》,一本创办于1922年初的中文月刊。其主编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吴宓先生,他是中国人文主义运动最热忱而忠诚的捍卫者。”他还说,“中国人文运动另一重要出版物是《史地学报》,由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主编。”而吴与柳则是这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见《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3]如编辑旨趣不同,《学衡》主要着眼于文学方面的批评,《史学学报》则侧重于史学与地学方面。《学衡》主要有一大批名教授和相关学者群支撑,面向全国征收稿件,且多有留学背景;《史地学报》主要是东大内部学生刊物,以土生土长的东南大学学生为主要作者群。而分别的领袖吴宓与柳诒徵治学旨趣的不同也
    [1]在介绍西学新知的同时,《国风》1932年第3号还专门出版了孔子专号刊发了一系列关于孔子的纪念文章·
    [2]沈卫威:《现代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潮导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3]翻开《国风》,你可以看到很多篇有关日本的文章,如缪凤林在《国风》第三卷,第一、二、三号上连载的《日本史鸟瞰》,张其昀在第三卷第一号上发表的《知己知彼》,百禹勋所译《日本之民族》(《国风》第3卷第4号),曾宪文在第3卷第1期发表的《东北农民的生活》,张其昀在第3卷第8号发表的《勿忘东北失地》等文章都是针对日本而作,意在知己知彼以对抗日本侵略。
    [4]王家辑:《大学教授之任务》,《国风》第8卷第5期。
    [5]柳诒徵:《发刊辞》,《国风》半月刊创刊号,1932年9月1日,第1-2页。
    [6]据民国十四年六月《中国科学社民国十三年第九次年会及成立十周纪念会记事录》,竺可桢、秉志为科学社永久社员,倪尚达也为其社员。
    [7]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的考察(1919—193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年未刊稿,第28-31页。
    [1]“征稿启事”,《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1年8月。
    [2]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第一册远古史·自序》,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61年版,第4页。
    [3]《鄞县张晓峰先生其昀行状》,《传记文学》74卷3期。
    [4]张其韵:《忧患里的中国》,《思想与时代》第四十七期,1947年9月。
    [1]谢幼伟:《人类与文化》,《思想与时代》第1期。
    [2]竺可桢《科学之方法与精神》(《思想与时代》月刊第1期),《科学与社会》(《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4期),《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科学》第28卷第3期)。
    [3]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8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4]郭斌龢:《现代生活与希腊理想》,《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1年。
    [5]张其昀:《复刊辞》,《思想与时代》月刊第41期,1947年1月。
    [6]钱宝琛:《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第45期。另外何方昱《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之路》(《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一文通过张其昀与洪谦、竺可桢、钱宝琮等人为例证明《思想与时代》沟通科学与人文的理念。
    [7]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思想与时代》第1期,1941年。
    [1]张宏生:《序:走近南大》,《走近南大》,第8页。
    [2]元青:《杜威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另外,胡适在《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中这样评价杜威在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地方他(杜威)到过并且讲演过的,有奉天、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十一省。他在北京的五种长期讲演录已经过十版了,其余各种小讲演录——如山西的、南京的、北京学术讲演会的——几乎数也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说,自从中国与西洋 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我们还可以说,在最近的将来几十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比杜威先生还大的。”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东方杂志》1921年第13期。
    [1]实际上,学衡诸子也大多是采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理论学说作为批判新文化运动的理论武器。
    [2]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1922年第2期。
    [3]梅光迪:《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学衡》1922年第4期。
    [4]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1922年第12期。
    [1]刘伯明:《杜威论中国思想》,《学衡》1922年第5期。
    [2]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学衡》1922年第4期。
    [3]胡先骕:《师范大学制平议》,《甲寅》1925年第14期。
    [1]高恒文:《“学衡派”对唯科学主义的批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刘伯明:《评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学衡》第3期。
    [3]胡先骕:《文学之标准》,《学衡》1924年总第31期。
    [1]胡稷咸:《敬告我国学术界》,《学衡》第23期,1923年。
    [2]刘咸:《科学与迷信》,《科学》第21卷第5期,1937年。
    [3]张其昀:《南高的学风》,《走近南大》第6页。
    [4]见王锦光,闻人军:《史学家张荫麟的科技史研究》,《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
    [5]徐规:《旷世奇才——记史学家张荫麟先生》,《中国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0页。
    [1]A.C.Wilgus著。杨玉如译:《历史的实验室的教学法》,《史地丛刊》第二卷第一期,1922年6月。
    [2]1915年留美学生在美国建立了科学社,1918年随着留美学生纷纷回国,科学社一迁回中国,设在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中国科学社”。任鸿隽、胡明复、熊庆来、杨杏佛、竺可桢等创始人也相约到此任教。据茅以升记载;“先生毕生致力文史,著作等身,但对自然科学亦极为重视,曾参加中国科学社为社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记柳翼谋师》,《劬堂学记》第63页。)柳诒徵之女公子柳定生也说“先生虽专攻文史,对自然科学亦感兴趣,曾参加中国科学社为社员。”(柳定生《柳诒徵传略》,《江苏文史资料集萃》8教育卷。)而1935年6月出版的单行本《中国科学社民国十三年第九次年会及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记事录》则更明确记载了柳诒徵为其委员会委员。
    [3]茅以升:《记柳翼谋师》,《劬堂学记》,第63页。
    [4]张其昀:《论现代精神》,《思想与时代》1941年第2期。
    [5]何方昱:《学人、媒介与国家:以<思想与时代>月刊创刊为中心(1941-1948)》,《史林》2007第1期。
    [6]张其昀:《南高的学风》,《走近南大》第6页。
    [7]张其昀:《南高的学风》,《走近南大》第7页。
    [1]吴宓附识,《学衡》1922年第3期。
    [2]张其昀:《论现代精神》(续),《思想与时代》1941年第3期。
    [3]吴宓(译自法国马西尔君《人文主义与想像》):《白璧德之人文主义》,《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第15-16页。
    [1]郑师渠:《新人文主义与胡先骕的教育思想》,《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谢幼伟:《论人类与文化》,《思想与时代》第43期,1947年3月1日。
    [2]张荫麟:《代戴东原灵魂致冯芝生先生书》,《素痴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3]A·Hcompton原著,严济慈、钱临照详:《科学究竟是什么》,《国风》第二卷第一号,1933年。
    [1]严济慈:《科学是国际的吗?》,《国风》第二卷第七期,1933年。
    [2]张江樹:《中国科学教育之病源》,《国风》第二卷第一号,1933年。
    [3]汤用彤:《评近人之文化研究》,《学衡》1922年第12期。
    [1]他说:“彼时有人怀疑古代没有夏禹这个人,依据《说文》:‘禹,虫也'一句话作证。东大的学生刘掞藜做了许多文章和他们辩驳,我并未参加。”另外《白传与回忆》,柳诒徵说“我自幼受我母亲的教诲,做诗做文不可好发牢骚,专说苦话,以及攻讦他人,触犯忌讳等等。所以平生谨守范围,故不屑以诗文为干谒谀谄之具,亦不敢用为玩世骂人之武器。自在东南大学与梅迪生、吴雨僧等创办《学衡》杂志,始对于当时教育界、学术界加以评论,也止于笼统指摘,绝小讦诋个人。”《自传与回忆》,《劬堂学记》,第17-18页。
    [2]高明:《国立中央大学的传统精神》,《走近南大》,第15页。
    [3]钱基博:《钱基博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4]《胡先骕文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1996年版,第503页。
    [1]胡先骕:《梅庵忆语》子曰丛刊第4辑,1948年
    [2]杨宽:《历史潮流中的动荡和曲折——杨宽自传》,引自区志坚《科学史学与道德史学的论争》,第424页。
    [3]王焕镳:《梅光迪先生文录序》,《梅光迪文录》,第30页。
    [4]参见沈卫威:《<史地学报>及其文化立场》,《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5]《史地学报》第1卷第1期。
    [1]《刘教授覆章太炎先生书》,《史地学报》第1卷第4期。
    [2]《自传与回忆》,《劬堂学记》,第18页。
    [3]但不是说胡适对此全无回应,胡适在日记中对此事有相关记载,他以为柳诒徵的“立脚点已错,故不能有讨论的余地。”《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页。另外,据柳诒徵回忆,当柳的学生问胡适关于柳诒徵对他的批评有何想法时,胡适答道:“讲学问的人,多少总有点主观。”而1922年梁启超到东南大学讲学时,与柳诒徵相处也比较融洽,并有一联相赠:“受人以虚求是于实,所见者大独为其难。”《自传与回忆》,《劬堂学记》,第18页。
    [4]《史地学报》第2卷第8期。
    [5]收入《古史辨》第一册。
    [6]这四项标准即“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1]《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66页。
    [2]刊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1926年1月27日第15、16合期上。
    [3]《劬堂学记》,第18页。
    [1]《古史新证》,《古史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吴宓:《民族生命与文学》,《大公报·文学副刊》197期。
    [3]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古史辨》,第383页。
    [4]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第370-371页。
    [5]陆懋德:《评顾颉刚<古史辨>》,第384页。陆懋德对顾颉刚史学的评判得到了金毓黻的赞同,在《中国史学史》中金氏说对于顾颉刚的辩驳,“辩论最精者,无过于陆懋德。”(《中国史学史》第438-439页。
    [6]柳诒徵:《正史之史料》,《史地学报》2卷3号,1923年第1页。
    [1]柳曾符,柳定生选编:《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01-502页。
    [1]张荫麟:《评近人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学衡》1925年第40期。
    [2]关于默证问题,最近又有新的研究。彭国良在《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文史哲》2007年第1期)中对默证使用限度有了新的审视,指出默证法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限度的伪命题。顾颉刚论辩古史时对默证的应用,是在中国上古史“文献无征”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却因此开阔了史学视野。相比之下,以“默证适用之限度”为考史准绳,却难免自缚于逻辑陷阱之中。
    [3]黎华赵指出:“在不赞成疑古派之学者中较有名气、而又言之有物者如柳翼谋、胡堇人、刘掞藜、陆懋德、绍来、张荫麟诸氏,前三者之批评,着重于对古史上一些细节不同的解释,张荫麟与绍来则专在批评古史辨之史学方法上入手,陆懋德之批评则兼具方法和见解。此外,梁园东的文章也是专门批评其史学方法的。各批评史学方法文章以张荫麟发表为最早,所论也最为精到。他精确指出顾氏致误之因,半由于误用默证法,半由凿空附会。而此时他还只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绍来及梁园东的批评,有与张文吻合之处,但全都不如张的一针见血,可见他熟悉西方史学方法,故能从史学方法论方面指陈顾氏的错误。反观同时人的批评,益可见当时精通西方史学方法的极少。顾颉刚绝非如美人韩慕义所言学养极佳,其面对张氏之批评,终不能从方法论上予以反驳或辩白。当时所谓大师级学者,也无一能于方法论上与之讨论,实为一可异之事。”黎华赵《张荫麟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年6月,第274页。
    [4]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5]缪凤林:《中国史之宣传》,《史地学报》1卷2号,1922年,第5-6页。
    [6]柳诒徵指出:“鄙意欲求民族复兴之路,必须认清吾民族何时为最兴盛,其时之兴盛由于何故,使一般人知今日存亡危机之秋,非此不足以挽回溃势。否则唯有坐以待亡,不必再自命为优异之民族也。”柳诒徵:《从历史上求民族复兴之路》,《国风》5卷1期,1934年。
    [7]郑鹤声:《记柳翼谋老师》,《劬堂学记》,第104-105页。
    [8]这与新史学家所主张的中国无史堪称对比。无史是针对两个标准,一个是针对科学史学而言,一是针对民史而言。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上册,《民国丛书》第二编(42),第9页。另外,柳诒徵在1946年10月21日《劬常日记抄》中记载了胡适患腿疾一事,以为“胡之腿患以中医劝之服黄芪而愈,人所共知,而胡必讳言之,以中医不足道也。”也反应了南北两派对传统的不同态度。柳曾符:《柳诒徵与胡适》,《劬堂学记》,第188页。
    [2]《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7页。
    [3]《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6页。
    [4]《史学概论》,《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101页。
    [5]柳诒徵不仅对章学诚的史德做了发挥,还主张治史以畜德,认为研究历史的最后目的是要培养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范红霞《柳诒徵的“史德”论探析》(《南方文化》2006年第1期)一文有详细论述。
    [1]张荫麟:《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学衡》第62期,1928年。
    [2]张荫麟:《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学衡》第62期,1928年。
    [3]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116页。
    [4]何炳松指出:“自从近来历史抱有科学的野心以后,就生出两个结果来:第一,就是我们对于过去的史料,加以严密的批评。第二,就是著述历史‘秉笔直书'。但是批评材料,同秉笔直书,两件事体,不过是历史科学化的初步,并不是科学化的历史本身。”何炳松:《新史学导言》,《史地丛刊》第二卷第一期,1922 年6月。
    [1]张荫麟曾注解过龚自珍的《汉朝儒生行》,诗中说:“后世读书者,毋向兰台寻。兰台能书汉朝事,不能尽书汉朝千百心。”即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6月。
    [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第432-433页。陈寅恪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善于使用此法,像对于《元白诗笺证稿》中的元稹、《柳如是别传》中钱谦益的评价都做到了对古人的“了解之同情”。此外顾泰来也强调这种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方法,他说:“历史之效用,在辅助人类实际生活,造就个人评判论力。理论非先天所赋,乃练习而来。能观察可能,透徹双方是非,即谓知史。故史者,长经验远眼界之学也,而尤贵能陶铸凉读习惯。天下执争,皆由不能易境以思而生。有一时而有一时之人,即有一时之德。读史评人,必先知其时代及环境,决不能以今人之道德及知识程度论古人。即同时之人,眼光不同,理论各别,自治能力亦有高下。”顾泰来:《蓝蓋氏论历史的政治价值》,《史地学报》第二卷第二期,1923年1月。
    [3]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一二合期。
    [1]此书撰成于1937—1939年间,而出版于1945年。
    [2]许冠三曾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至于陆氏论点,最不容忽略的,是在‘史学'的界定中抬高历史解释身价,以之和一般专业史学研究者特重的历史考证平起平坐。成于1945年尾的《史学方法大纲》长八万言,分五篇,《论解释》一篇所落笔墨几乎和《论考证》者相等,就非史观派的方法论而言,实属史无前例。”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第490页。
    [3]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69页。
    [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72页。
    [5]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85页。
    [6]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第453页。
    [7]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16页。
    [8]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76页。
    [1]周光达:《历史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地丛刊》创刊号,1946年元旦。
    [2]陈训慈:《史学蠡测》(续),《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三期。
    [3]巴纳教授著,王庸译《社会学与历史之关系》,《史地学报》第二卷第四期,1923年5月。
    [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71页。
    [5]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第77页。
    [6]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自序》,南京钟山书局印行,1932年版,第14页。
    [7]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78页。
    [8]Charles Mclean Andrews著,向达译:《近四十年来美国之史学》,《史学与地学》第一期,1926年。
    [9]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1年11月。
    [1]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15页。
    [2]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56-57页。
    [3]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工作之旨趣》一文中表示不要著史,不要哲学的观点。1935年12月22日在给陈垣的信中,说自己的《曳落河考释及其相关问题》“屡曾删改,仍恨设史论之嫌,所以迟疑再三。”《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21页。
    [4]傅斯年:《评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集第10期。
    [5]缪凤林指出:“史事皆属相关,无有孤立,研究历史,当探索其庚续之关系,而不能如自然科学家之任意分裂其研究之对象。”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第453页。
    [6]张其昀说:“近十年来(三四十年代)我国哲学界风气似趋向于一种‘形式主义',凡把握经验世界之真实血肉之哲学,悉屏置之不道,而史学界又往往寻考据而忘通义,易于流入玩物丧志之途。吾侪有急务,日读易与读史。”张其韵:《敬悼张荫麟先生》,《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174页。
    [1]陈训慈:《史学蠡测》(续),《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三期。
    [2]缪凤林:《历史与哲学》,《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1年11月。
    [3]徐则陵:《史之一种解释》,《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1年11月。
    [4]张荫麟:《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国风》第二卷第一号,1933年。
    [5]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第449页。
    [1]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国立编译馆出版,商务印书馆印行,1943年版,第67页。
    [2]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基趋势》,《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21年11月。
    [3]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一二合期。
    [4]陆懋德在《史学方法大纲》中讨论了史观问题:“余以为二者(惟心惟物两派)能相互限定,例如经济状况能改变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亦能改变经济状况。故人类不止受外界限定,亦能改变外界。……由此而知历史的解释似不能偏重一方面,而须由双方面研究之。”历史之变化及解释,“当二者(物质与心理)参用而不可偏用。如偏于心理,则流于虚玄论之病。如偏于物质,则流于机械论之病。心理与物质有相互的影响,而不可偏于一端。此言颇为一般惟物派的历史家所忽视,不可不知。”“盖历史的变化,甚为复杂。取用任何一种原因,皆不能解释圆满,而经济状况有最大的决定,自当承认。”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84页。
    [1]周予同在1936年明确提出,民国时代的学人治经,就应“以治史的方法以治经”,就是要“不循情地消灭经学”,并“用正确的史学来统一经学”。周予同:《治经与治史》,《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第622-623页。
    [2]经学哀微有内、外两重原因。陈寅恪论民初史学转盛之原因时说:“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9页。
    [3]张越:《五四时期史学:走出经学的羁绊》,《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4]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观堂集林》卷23,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27页。
    [1]蒙文通:《治学杂语》,《蒙文通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8页。
    [2]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3]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4]《新史学和新汉学:中国现代史学的两种形态及其起伏》,《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5]《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罗志田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7]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58、470-471页。
    [1]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218、231页。
    [2]姜萌:《新史学与新汉学》,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3]周策纵:《五四思潮对汉学的影响及其检讨》,林徐典编:《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下),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65页。
    [4]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忠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1]熊十力:《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2]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61页。
    [3]熊十力:《十力语要初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185页。
    [4]《示诸生》,《十力语要》,第304页。
    [5]吴宓:《吴宓日记》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4页。
    [6]吴宓:《文学研究法》,《学衡》第2期,1922年2月。
    [1]吴宓译:《论循规蹈矩之益与纵性任情之害·吴宓按语》,《学衡》第28期,1924年4月。
    [2]《顾氏学述》,《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第28页。
    [3]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学衡》第27期,1924年3月。
    [4]柳诒徵:《历史之知识》,《史学学报》3卷7期,1925年。
    [5]柳诒徵:《顾氏学述》,《学衡》第5期,1922年5月。
    [6]郭斌龢:《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课程草案》,刘操南《浙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在遵义》,《浙江大学在遵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8页。
    [7]郭斌龢:《国立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课程草案》,第152页。
    [1]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第86页。
    [2]柳诒徵:《顾氏学述》,《学衡》第5期,1922年5月。
    [3]他说:“西洋历史如一本剧,中国历史像一首诗。诗之衔接,一句句地连续下去,中间并非没有变,但一首诗总是浑涵一气,和戏剧有不同。”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页。
    [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引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饯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0页。
    [2]饯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页。
    [3]饯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25页。
    [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72页
    [1]胡秋原曾指出:“柏格森主义代表对科学主义之反动,代表西洋文化之一种反省或自嘲。”胡秋原:《西方文化危机与二十世纪思潮》,台湾学术出版社1981年第340页。
    [2]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第54页。
    [3]非理性主义颂扬情感意志与欲望,全盘否定理性与文化传统;新人文主义则强调文化传统与依人类精神的客观性对主观的情感世界实行规范与制约的必要性。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第54页。
    [4]程潮:《生命哲学的输入及其对现代新儒家的影响》,《嘉应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董乐山:《“人文主义”译名溯源》,《中华读书报》1997年第8期。
    [2]白璧德:《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学衡》第32期,1924年8月。
    [3]柳诒徵:《劬堂学记》,第18页。
    [1]蔡尚思:《柳诒徵先生学述》,载《劬堂学记》,第2页。
    [2]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349页。
    [3]参见郑先兴:《白璧德的文化史研究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4]白璧德:《白璧德论欧亚两洲文化》,《学衡》第38期,1925年2月。
    [1]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之商榷》,《学衡》1924年第27期。
    [2]东南大学学生高明曾指出:“我们的教授柳翼谋先生特写了一部《中国文化史》三巨册,对学生讲授,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从中可以看出柳诒徵写作此书的旨趣。高明:《国立中央大学的传统精神》,《走近南大》第15页。
    [3]《学衡》1925年2月第38期。
    [4]《中国文化史·绪论》。
    [1]茅家琦:《<学衡>杂志与人文主义精神》,《历史教学》2001年第1期。
    [2]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第352-353页。
    [1]朱耀垠:《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及其回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2]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第439页。
    [3]梁漱溟:《中西学术之不同》,《朝话》,《民国丛书》第一编(97),第184-186页。
    [4]《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448页。
    [1]熊十力:《与友论新唯识论》,《学原》一卷六期,1947年。
    [2]《新唯识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5页。
    [3]《新唯识论》,第248页。
    [4]翁有为:《求真乎?经世乎?傅斯年与钱穆学术思想之比较》,《文史哲》2005年第3期。
    [1]童书业:《古代地理专号·序》,《禹贡》1937年第6、7期。
    [2]陈垣:《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2页。
    [3]李济:《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76-277页。
    [1]张光直:《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考古学》,《古今论衡》创刊号(1998),第39页。参见王汎森在《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07-108页。
    [2]傅斯年:《东北史纲·卷首引语》,《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74-375页。
    [3]顾颉刚:《旅行后的悲哀》,《独立评论》第111号。
    [4]顾颉刚:《个人计划》,《东方杂志》1933年第1期。
    [5]顾颉刚致傅斯年信中指出:“弟所以创办禹贡学会,发行《禹贡》半月刊,即是你们编《东北史纲》的扩大,希望兴起读者们收复故土的观念,为民族主义的鼓吹打一坚实的基础。”转引自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第168页。
    [6]《禹贡学会研究边疆计划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7]顾颉刚:《本会此后三年中工作计划》,《禹贡》1937年第1、第2、第3期。
    [1]《陈垣往来书信集》,第216页。
    [2]1946年3月15日致杨树达函,“国难中曾著宗教三书:一、《明季滇黔佛教考》六卷。二、《清初僧诤记》三卷。三、《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四卷。皆外蒙考据宗教史之皮而提倡民族不屈之精神者也。”《陈垣来往书信集》,第365页。
    [3]柴德庚:《陈垣先生的学识》,《励耘书屋问学记》,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8页。
    [4]《明季滇黔佛教考·后记》,《陈垣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5]柴德庚:《陈垣先生的学识》,《励耘书屋问学记》,第48页。
    [6]《清初僧诤记·后记》,《陈垣集》,第199页。
    [7]《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后记》。
    [8]柴德庚:《陈垣先生的学识》,《励耘书屋问学记》,第49页。
    [9]《通鉴胡注表微·重印后记》。
    [1]《通鉴胡注表微·校勘篇》。
    [2]据柴德庚说:“陈先生在日本学术界很有声望,也有不少学术界的朋友,但是抗战一爆发,陈先生立即与他们断绝往来,态度很坚决。”柴德庚:《陈垣先生的学识》,《励耘书屋问学记》,第42页。
    [3]启功:《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励耘书屋问学记》,第97页。
    [4]《通鉴胡注表微·边事第十五》。
    [5]《傅斯年档案》Ⅱ337,姚从吾致傅斯年函,转引自王汎森在《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10页。
    [6]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05页。
    [1]王晴佳:《中国史学的科学化——专科化与跨学科》,《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第660-661页。
    [2]《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2-4页。
    [3]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75页。
    [4]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69-70页。
    [5]陈训慈:《劬堂师从游脞记》,《劬堂学记》,第71-72页。
    [6]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自序》,第1页。
    [1]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第9页。
    [2]饯穆:《中国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张荫麟文集》,第610-612页。
    [3]冯友兰:《怀念金岳霖》,《哲学研究》1985年第1期。
    [4]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册自序,《张荫麟文集》。
    [5]王斯德对这种内在限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这种局限有二:一,从功利与非功利的角度说,在经世致用与求真与非功利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矛盾与内在紧张。从理论的彻底性来说,非功利说显然包涵着内在的理论缺陷。从思想倾向来说,他们提倡求真与非功利主义,批评政治、道德左右学术的旧传统,固然有反对、摆脱封建专制主义对学术控制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由抵制革命倾向存在的一面。二,他们鼓吹‘科学实证的精神',对理论思维的作用并未达到应有的认识。其所说的求真,基本上是以对史实的考订为主要任务,而较少涉及对历史的解释性研究,对历史发展的宏观性、规律性问题更未予以应有的注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种倾向尤为明显。……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求真派的学者往往沉溺于对具体史实的考订,从资料到资料,由此求真转而为考据,往往忽视对历史的总体把握,并放弃处理重大历史问题的使 命,从而显示出某种鄙视理论思维、宏观分析的倾向。王斯德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1-273页。
    [1]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72-73页。
    [1]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第78-79页。
    [2]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60页。
    [3]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订本,第50页。
    [4]余英时说:“试看胡适连这样一个局部性的概括性论断都不肯随便下,他怎么会轻易提出‘中国社会是什么社会'这样全面性的论断呢?”“科学方法的训练,可以使人谨严而不流于武断,正因如此,严守这种方法的人才不敢不负责任的放言高论,更不必说提出任何涉及整个社会行动的确定纲领了。这在实验主义者而言,尤其如此。”余英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订本,第48页。
    [1]《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一),《顾颉刚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3-34页。
    [2]钱穆:《师友杂忆》,第168页。
    [3]蔡尚思:《陈垣先生的学术贡献》,《励耘书屋问学记》,第8-9页。
    [4]缪凤林:《哲学之研究》,《学衡》第25期,1924年3月。
    [1]《历史知识论》,《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83页。
    [2]《十力语要·初续》,第149页。
    [3]《十力语要》卷三《答张君劢》,第235页。
    [4]《读经示要》卷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5]钱穆:《学衡》,转引自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21-122页。
    [6]钱穆:《学术与心术》,转引自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121页。
    [1]《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616页。
    [2]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2-133页。
    [3]《国史大纲》引论。
    [1]王晴佳:《中国史学的科学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第660页。
    [2]《中国史纲》自序。
    [3]张其昀:《敬悼张荫麟先生》,《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174页。
    [4]李埏:《张荫麟先生传》,《史学史研究》1993第3期。
    [5]张荫麟:《中国史纲·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6]《中国史纲·自序二》。
    [1]《中国史纲·自序一》。
    [2]在20世纪初很有影响力的张荫麟在其身后却长期不被关注,直到近年随着《学衡》研究的复苏,学者逐渐将日光转向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黄静《张荫麟的通史理论和实践》(《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张书学、王艳丽《论张荫麟的通史编纂理论与方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都对张荫麟的通史编纂理论给予了探讨。
    [3]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国立编译馆出版,商务印书馆印行,1943年版,第5页。
    [4]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自序》,第2页。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上册,《民国丛书》第二编(42),第1页。
    [2]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广播周刊》1935年第25期。
    [3]柳诒徵:《国史要义》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绪论》上册,《民国丛书》第二编(42),第1页。
    [5]关于柳诒徵在方面的成就,纪振奇《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一文考察了柳诒徵的文化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郑先兴《柳诒徵的通史理论及其实践》(《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对柳诒徵的通史成就做了系统考察。
    [6]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总序》,《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张君劢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47页。
    [1]罗志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编序》,第16-17页。
    [2]徐琚清:《谈谈历史》,《燕大月刊》,1929年第2期。
    [1]朱谦之:《历史的新意义》,《历史哲学》,《民国丛书》第四编(64),第25-26页。
    [2]《评近人文化研究》,《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页。
    [1]张孟闻:《中国科学史举隅》,《民国丛书》第一编(90),第21页。
    [2]王晴佳:《中国史学的科学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第668页。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1年版,第40页。
    [2]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39页。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30-31页。
    [4]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2-3页。
    [5]钱穆:《民族与文化》,香港:新亚书院1962年版。转引自《论钱穆的折中主义史学方法论》。
    [6]钱穆:《国史大纲》,第11页。
    [7]罗义俊:《钱宾四先生传略》,《钱穆先生纪念文集》,第304页。
    [1]《中国史学思想反思》,陈启能、倪为国主编:《历史与当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8-39页。
    [2]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第83页。
    [2]《胡适文存二集》卷1,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第13-14页。
    [3]顾颉刚:《一九二六年始刊词》,《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2卷13期(1926年1月6日),1-2页。
    [4]顾颉刚:《中学校本国史教科书编纂法的商榷》,转引自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章太炎:《救学弊论》,《华国月刊》1卷12期,1924年,第10-12页。
    [2]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30-931页。
    [3]章太炎:《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五),第97-98页。
    [4]柳诒徵:《历史之知识》,《史地学报》3卷7期,1925年。
    [5]熊十力:《纪念北大五十周年并为林宰平先生祝嘏》,转引自罗志田:《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6]《师友杂忆》,第163页。
    [7]金毓黻:《静晤室日记》10册,1956年6月30日,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7189-7190页。
    [8]详细情况参见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
    [1]何炳松:《新史学导言》,《史地丛刊》第二卷第一期,1922年6月。
    [1]缪凤林:《研究历史之方法》,《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二期,1922年4月。
    [2]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一二合期。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弁言》上册,《民国从书》第二编(42),第1-2页。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张荫麟:《历史之美学价值》,《素痴集》,第244页。
    [2]张荫麟:《论历史学的过去与未来》,《张荫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3]陈训慈在《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一文指出“史全凭文字以传。”提出了文字对史学的重要性,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4]吴晗在回忆张荫麟时指出,张荫麟“对中西文学、历史、哲学都曾下过工夫,经常在《大公报文学副刊》、《时代思潮》、《学术》、《燕京学报》、《清华学报》发表著作,文笔流利生动,才名震一时。”吴晗:《记张荫麟》,《吴晗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5]王家范:《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138页。
    [1]张荫麟:《跋<梁任公别录>》,《张荫麟文集》,第557页。
    [2]张荫麟:《论作史之艺术》,《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363页。
    [3][美]甲斯丁斯密士撰,张荫麟译:《论作史之艺术》,《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367页。
    [4]张荫麟:《历史之美学价值》,《素痴集》,第243页。
    [1]张荫麟:《历史之美学价值》,《素痴集》,第243页。
    [2]《中国史纲》推出以后,好评如潮,而其备受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可读性,是有生气的、有活力的。
    [3]张荫麟:《中国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9页。
    [4]陈梦家:《评张荫麟先生<中国史纲>第一册》,《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89页。
    [5]汤朝华:《张荫麟:<中国史纲>——一个外行人的话》1937,《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87页。
    [6]王家范:《被遗忘的个案: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第133页。
    [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民国丛书》第一编(72),第85页。
    [8]参见俞旦初:《中国近代史学界对历史和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最初提出》,《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何兆武:《也谈对<学衡>派的认识与评价》,《读书》1999年第5期。
    [2]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第5页。
    [3]胡通:《中国哲学史大纲·导言》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19年版。
    [1]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三卷,第5-7页。
    [3]《史学概论》《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98页。
    [1]《国史要义》,第218页。
    [2]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3页。
    [3]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38-39页。
    [4]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民国丛书》第三编(61),第40页。
    [5]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第三卷第一二合期。
    [1]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史地学报》第二卷第七期,1923年11月。
    [2]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南京钟山书局1932年版,第1页。
    [3]刘掞黎:《史法通论——我国史法整理》,《史地学报》第2卷第5期,1923年。
    [1]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2]何炳松在《从历史到哲学》一文中指出虽然有点困难,但是“真确的记载,是史家第一件希望要做的事”。[美]F.J.E.Woodbridge著,何炳松译:《从历史到哲学》,《史地从刊》第二期,1921年1月。
    [3]刘伯明:《学者之精神》,《学衡》第1期。
    [4]柳诒徵:《论大学生之责任》,《学衡》第6期。
    [1]赫尔著,陈训慈摘译:《历史之价值》,《史地学报》第二卷第四期,1923年5月。
    [2]郑鹤声:《清儒之史地学说于其事业》,《史地学报》第二卷第八期,1924年2月。
    [3]金兆梓:《编纂本国史材料的商榷》,《史地丛刊》第二期,1921年1月。
    [1]谷凤池:《历史研究法的管见》,《史地丛刊》第一卷第三期,1922年2月。
    [2]柳诒徵:《与青年论读史》,《申论》,1948,(1):12。
    [3]柳诒徵:《历史知识论》,《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83页。
    [4]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序》,第495页。
    [5]张其昀:《记柳翼谋师》,《劬堂学记》,第114页。
    [6]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史地学报》第二卷第七期,1923年11月。
    [1]柳诒徵:《弁言》,《史学与地学》第一期,1926年第1页。
    [2]《史地丛刊》第二卷第一期,1922年6月。
    [3]徐则陵:《学校设历史一科应以何者为目的》,《史地学报》第二卷第二期,1923年1月。
    [4]缪凤林:《中央大学历史系课程规例说明草案要删》,《史学杂志》第一卷第一期,1929年3月第1-2页。
    [1]刘操南:《浙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在遵义》,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8页。
    [2]徐则陵:《学校设历史一科应以何者为目的》,《史地学报》第二卷第二期,1923年1月。
    [3]何炳松:《新史学导言》,《史地丛刊》第二卷第一期,1922年6月。
    [1]梁绳筠:《历史谈》,《史地丛刊》第二期,1921年1月。
    [2]赫尔著,陈训慈摘译:《历史之价值》,《史地学报》第二卷第四期,1923年5月。
    [3]陈训慈:《历史之社会价值》,《史地学报》1922年第2期。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书店2001年版,第54页。
    [1]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史地学报》第2卷第7期,1923年。
    [2]柳诒微:《中国文化史绪论》,《史地学报》第3卷第8期,1925年。
    [3]缪凤林:《历史之意义与研究》,《史地学报》第2卷第7期,1923年。
    [4]陆惟昭:《中等中国历史教科书编辑商例》,《史地学报》第1卷第3期,1922年。
    [5]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第1卷第1期,1921年。
    [1]缪凤林:《唯物史观与民生史观》,《思潮月刊》第1卷第1期,1940年。
    [2]钱穆:《国史大纲》,第154页。
    [3]柳诒微:《国史要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4]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5]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43-44页。
    [1]张耕华:《叙事研究引出新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1]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第311-312页。
    [2]王学典:《实证追求与阐释取向之间的百年史学》,《文史哲》1997年第6期。
    [3]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 《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 《民国丛书》目录《中国史论文资料索引》 《民国时期总书目》 《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史学论文索引》 《东方杂志》总目
    《科学》月刊《学衡》 《学艺》 《民国丛书》 《东方杂志》 《史地学报》《国风》《思想与时代》
    刘节:《中国史学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章炳麟:《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版。
    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梁启超著,葛懋春等编:《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版。
    镇江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柳翼谋先生纪念文集》,镇江市政协文史资料研委会1986年版。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夏晓虹:《梁启超文选》,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云台编:《张荫麟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郑大华:《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何炳松著,刘寅生、房鑫亮编:《何炳松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熊十力:《十力语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段治文:《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史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初版社1996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钱穆:《八十忆双亲》,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论述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严耕望:《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李大钊:《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刘克敌:《陈寅恪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耀垠:《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及其回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致田:《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周忱选编:《张荫麟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
    高恒文:《东南大学与学衡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瑞金:《刘景晨刘节纪念文集》,香港:香港出版社2002年版。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文章、侯样祥:《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学典:《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钱穆:《晚学盲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穆:《新亚遗铎》,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曾宪礼:《刘节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梁漱溟:《我生有涯愿无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醒民:《中国现代科学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版。
    余英时:《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陈启能主编:《历史与当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秦英君:《科学乎人文乎 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取向之两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何炳松:《通史新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滨逊著,何炳松译:《新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洪岩编:《素痴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康乐、彭明辉:《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克敌:《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梁启超著:《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汪荣祖:《史学九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尔敏:《20世纪的非主流史学与史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
    [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卡·波普尔著,何林等译:《历史主义的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郭颖颐著,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沃尔什著,何兆武译:《历史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黎华赵:《张荫麟研究——生平、著述及其史学》,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1981年硕士学位论文。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黄艳红:《评中国的反科学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宇:《欧文白璧德与<学衡>知识分子群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彭雷霆:《五四后迟来的批评》,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刘熹:《“学衡”与新人文主义》,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省思》,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复旦大学2006博士学位论文。
    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姜萌:《从“新史学”到“新汉学”——1901—1929年中国史学发展史稿》,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10期。
    俞旦初:《20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
    王学典:《新时期史学思潮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李桂海:《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学习与探索》1994年第3期。
    赵吉惠:《科学主义教条主义对当代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影响》,《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朱卫斌:《历史学:科学还是艺术?》,《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赵晓阳:《科学主义思潮与20世纪初期新史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9月。
    王学典,孙延杰:《实证追求与阐释取向之间的百年史学——兼论历史学的性 质问题》,《文史哲》1997年第6期。
    郑师渠:《学衡派史学思想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郑师渠:《学衡派史学思想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侯灏:《20世纪中国史学的学科化进程》,《史学月刊》1999年第2期。
    沈卫威:《吴宓与<学衡>》,《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
    熊吕茂:《梁漱溟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朱守芬:《柳诒徵和史学杂志》,《史林》2000年第2期。
    王学典:《“历史”与“科学”》,《文史哲》2000年第3期。
    张越:《学衡派对历史学性质的探讨及其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段怀清:《<学衡>与东南大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刘振华:《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境界》,《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
    李承贵:《人文主义方法的早期输入及其学术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6期。
    王晴佳:《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第26期。
    甘向阳:《对科学主义的批评与纠正》,《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王东:《历史主义与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卢毅:《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个解读“科玄论战”的新视角》,《求索》2001年第3期。
    舒晓昀:《历史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瞿林东:《史学与艺术》,《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张越:《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徐国利:《钱穆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述论》,《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
    李刚:《论<学衡>的作者群》,《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黄敏兰:《20世纪中国史学界对历史学性质的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
    俞兆平:《科学主义思潮中的学衡派》,《吉首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薛其林:《直觉方法与民国学术》,《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张越:《试论学衡派的史学思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肖显静:《概论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导报》2002年第8期。
    刘卫,徐国利:《钱穆的史学方法论思想》,《求是学刊》2002年第10期。
    李振宏:《20世纪中国的史学方法论研究》,《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胡逢祥:《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江琼:《关于“科学主义”思潮的辨析——从“科学与玄学论战”说起》,《东南学术》2003年第4期。
    王小婷:《钱穆与古史辨派》,《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高恒文:《“学衡派”对唯科学主义的批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周云:《学衡派史学思想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王学典:《论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龚育之:《科学与人文:从分隔走向交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学典:《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塑造同化与区别》,《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吴忠良:《评南高的史地学研究》,《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方友金:《以仁统智 仁智合一——现代新儒家对人文与科学对立的消解》,《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学典:《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李侠:《论早期科学主义的理论渊源与嬗变》,《学术论坛》2004年第4期。
    郝海燕:《科技文明之病与儒家文化复兴:现代新儒家的见解》,《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5期。
    姚雅辛,高策:《结缘相对论:梁启超的非“唯”科学文化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7期。
    张三萍:《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范铁权,杨淑敏:《中国科学社与“科玄论战”》,《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石增银:《史学科学化一百年》,《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1期。
    郑庆田:《论钱穆的折中主义史学方法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石兴泽:《傅斯年与钱穆的交往和分歧》,《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吴忠良:《史地学报作者群析论》,《东方论坛》2005年第5期。
    翁有为:《求真乎?经世乎?——傅斯年与钱穆学术思想之比较》,《文史哲》2005年第3期。
    徐国利:《钱穆的学术史方法与史识》,《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桑兵:《民国学界的老辈》,《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章益国:《历史艺术论——姜蕴刚史学思想评述》,《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郭冬梅:《对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思考》,《科教文汇》2006年第6期。
    彭雷霆:《柳诒徵与<国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程文标:《论<史地学报>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段怀清:《从<学衡>到<国风>:现代中国批评史上的“东南学派”》,《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何刚:《南高史地学派的史学思想——兼及郭沫若古史研究》,《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4期。
    陈宝云:《柳诒徵与<学衡>》,《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