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当今日本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出发,致力于探讨以今日之东亚、东南亚为范围的中华文明圈的相对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发展规律。
     在绪论部分,作者回顾了亚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史观以及学术界(尤其日本学术界)的反思,指陈立足于亚洲自身历史来论证其发展历程的必要性,以及从日本学界的相关研究出发探讨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的原因;作者对何为“中华文明圈”以及“内发性发展”进行了阐释,指出日本学者的“亚洲”整体性研究中的“亚洲”多指中华文明圈,而本文之“内发性发展”则是指在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华文明圈业已存在的推动社会前进的因素,以及这种因素在近代的作用和地位,这种因素虽然不可能将中华文明圈社会导向英国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但它却是促其走向现代社会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仅仅是依靠“西方的冲击”,中华文明圈不可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些因素包括中华文明圈传统的生产方式、贸易方式和贸易体系、人力、物力、技术交流、中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等因素。
     第一章中,作者回顾了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历程。指出日本人亚洲观的演变可以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世、近代以来几个阶段,而当今日本学术界对中华文明圈研究的关注就是日本人亚洲观发展的延续。
     在第二章,作者对日本学者中村哲、宫岛博史的东亚小农社会理论进行评论,指出中华文明圈的精耕细作型农业是一种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模式,它立足于东方独特的气候和历史文化,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得农业走上科学合理的发展道路。而中华文明圈农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对其近代工业化的影响也是该地区近代化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耕织结合、多种经营、兼业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使得农民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在第三章,作者对滨下武志的朝贡贸易体系理论进行评论,指出中华文明圈的贸易渠道在该地区各国开港之前就是畅通的,并且形成了跨国境的、自成体系的贸易网络,将中华文明圈在经济上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其在近代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对于滨下强调的朝贡贸易体系对近代亚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观点,笔者指出其对西方的沖击有所忽视,但其强调华人华侨在近代中华文明圈贸易中的作用,以及从长时段理论和整体史的角度考量中华文明圈的近代发展则是恰当的。
     在第四章,作者从中华文明圈的人员流动的角度来审视中华文明圈的内在发展,指出华人华侨在该地区的活动,将整个区域的经济有效地联系起来。华人华侨在中华文明圈的活动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形成华商贸易网络,而以近代(尤
Based on current Japanese scholars' studying on the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 circle includes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otal,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make it clear what the uniqu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is self-existent circle.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parts of exordium, the main text and the conclusion.The exordium looks back on Europe-centric viewpoints and the self-questionings among the scholars who commit themselves to Asian studies, especially those from Japan,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xpatiate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Asia according to its own history, and explains why the dissertation tends to probe into the issue about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Asia mainly based on current Japanese scholars' studying. As to what the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means, the author explains that whereas there are many Japanese scholars who tend to study Asia as a whole, the word "Asia", in most cases, means a combo of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author call it as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s to the proper noun of "intern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explains that the time before western people came into Asia in modern times, there had been some factors which had driven and were driving Asia forward. These factors includes the circle's tradition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commercial system, intercommunion of people, material and technique, and the effect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circle, etc. These factor would not lead the circle into a industrial society, just like what had happened in Britain in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but had it not for them, the circle would not come to be a modern society.Chapter one looks back on Japanese people's view of Asia. The author think that the Japanese people's view to Asia can be summed up as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that is, ancient time(200AD~1192AD), media age(1193AD~1603AD), Edo era(1603AD~1868AD) and modern time(1868~). And the current Japanese scholar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rops a hint that Japanese people's view of Asia has much to do with their history.Chapter two comments on the theory of East Asian society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put forward by Hiroshi Miyajima and Tetushi Nakamura, reckons that the agriculture mode of intensive cultivation in the Circle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the eastern climate and was affected by the eastern culture, is something unique,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mode. This mode had proved to be fit for the Circle of Chinese Culture in old time, and today it still has something fi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Circle's agriculture developing should base on its tradition while making use of modern technology, so as to go ahead in a rational way. The author remind us that the agriculture society of the Circle of Chinese
    Culture's coming into being and its developing, where the peasants cultivating and weaving, engaging in mixed farming, and taking part-time jobs in slack season, affect the circle's industrialization, because peasants in this society obviously adapted very well to the change from a feudal society to a capitalist society. And this, is a important factor that shouldn't be ignored when discussing the circle's modernization.Chapter three comments Takeshi Hamashita's theory of tribute trade system. Long before 1840's, there been a commercial network which united most of the countries and areas in the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to one system and gave birth to a united market of the Circle in 19th century. Though Hamashita's theory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west impact to the east, its discussing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of the Cir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ppropriate.Chapter four discussing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the Circle from the doings of the oversea Chinese. Chinese people engaged in marine trade long before 1840's. From Ming Dynasty(1368AD~1640AD) to Qing Dynasty(1641AD~1911AD), oversea Chinese set up their commercial network in the Circle. When the west merchan
引文
曹幸穗:《从启蒙到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载《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陈尚胜:《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从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一书谈起》,《历史研究》2003第6期。
    (日) 大庭修:《日清贸易概观》,载《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第1期。
    (日) 德永光俊:《东亚日本农书的形成及特征》,载《古今农业》2003年第2期。
    郭梁:《近代以来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1914~1996年)》,《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第2期。
    何培忠:《日本中国学研究考察记(二)——访日本著名中国学家沟口雄三》,《国外社会科学》,2004,第3期。
    侯建新:《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述评》,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
    胡云生:《论明代回回的朝贡贸易》,《回族研究》,1997年第2期。
    黄光成:《西南丝绸之路是一个多元立体的交通网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纪辛:《“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纪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李长莉:《海洋亚洲 网络化的地域史》,《读书》2002年第7期。
    李镐澈:《韩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的意义与展望》,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李镐澈、朴宰弘:《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载《古今农业》2003年第1期。
    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人口与耕地的变化——13、14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载《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13、14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二》,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1期;《宋末至 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13、14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三》,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四》,载《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
    李伯重:《“革命”乎?“虚像”乎?——宋代江南农业的空间变化》,载《九州》(北京)第2辑(2002)。
    林刚:《中国国情与早期现代化》,《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
    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辨误》,《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纪辛 《“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纪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内田合义:《19世纪日本对西洋农学的吸收——老农船津传次平的场合》,载《古今农业》2003年第3期。
    《日本八十年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明清》,《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李根蟠:《中国小农经济的起源及其早期形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戚其章:《日本大亚细亚主义探析——兼与盛邦和先生商榷》,《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不平衡性》,载《中州学刊》,1983年第一期。
    朴延华:《朝鲜〈农事直说〉与中国〈农桑辑要〉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钱忠好:《论家庭经营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问题》,1999年第7期。
    盛邦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日本亚洲主义》,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施荣华:《中泰两国14-18世纪的文化交往》,《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孙歌:《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三读〈在亚洲思考〉》,载《读书》1997年第3期。
    田澍:《明代甘肃镇与西域朝贡贸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1期。
    王冰:《小农经济与广东的“三农”问题——兼评小农经济理论》,《南方经济》2003年第1期。
    王家骅:《试论儒家思想对日本〈古事记〉的影响》,载《南开学报》1986年第2期。
    王庆华:《东亚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及其对中国农业转型的启示》,《亚太经济》,2001年第6期。
    王家范:《解读历史的沉重——评弗兰克〈白银资本〉》,《史林》2000第4期。
    王正毅:《东亚国际体系何以成为可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2期。
    伍跃:《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学——日本中国学界的最新动向》,《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7期。
    吴承明:《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夏明芳:《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游修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启发——中国与日本的比较》,载《古今农业》,1993年第1期。
    杨富学:《明代陆路丝绸之路及其贸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张文伟:《论二战后日本小农体制与农业现代化》,《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日亲华派势弱 中日寒冬恐漫长》,(香港)《明报》2005年2月22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5年3月1日第16版。
    五百旗头真:《应与美中两国进行合作》,载《日本经济新闻》2005年2月9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05年3月1日第16版。
    《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隋书》卷81《东夷列传·倭国》
    《旧唐书》列传第149,《东夷》。
    《新唐书》列传第145,《东夷》。
    《元史》卷208,列传第95《日本》。
    《明史》卷322,列传第210《外国三·日本》。
    《洪武实录》卷232。
    (朝鲜)郑麟趾等撰《高丽史》,卷111《文益渐传》,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
    《日本书纪》,东京:岩波书店,1994年9月。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5 月。
    (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日本史概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编:《论东亚经济的现代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陈卫平:1992年:《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孔子评传:儒家第一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孔子与中国文化》(合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丛》第1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
    (日)滨下武志:《亚洲价值·秩序与中国的未来——后国家时代之亚洲研究》,中央研究院东北亚区域研究演讲系列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北亚区域研究,2000年6月(该演讲做于1988年6月)。
    胡逢祥:1991年:《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日)富田彻男著,张明国译:《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德)歌德著,梁宗岱译:《浮士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7月。
    (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
    (英)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北京:商务印书,1982年。
    (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
    (日)沟口雄三著:《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李甦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韩)金柄夏著,厉帆译:《韩国经济思想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
    (日)李国卿著,郭梁、金永勋译:《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
    李长傅:《南洋华侨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
    (美)李中清、王丰著,陈卫、姚远译:《人类的四分之一 马尔萨斯的神话和中国的现实》,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伯重:1990年:《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0年:《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
    2004年:《江南的城市工业化与地方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
    (德)马克思:《资本论》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日)梅棹忠夫著,王子今译:《文明的生态史观》,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8年。
    (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盛邦和:1987年:《黄遵宪史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年:《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5年:《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近三百年中日史学与儒学传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年:《透视日本人》,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2年:《解体与重构:现代中国史学与儒学思想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
    (日)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 1983年。
    孙歌著:《主体弥散的空间》,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日)速水融、宫本又郎编:《日本经济史》第一卷《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7年11月。
    田汝康:《17——19世纪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英)汤因比:《半个世界——中日历史与文化》,中译本,台湾枫城出版社,1979年。
    (英)汤因比等著,荀春生等译:《展望二十一世纪》,北京:国际文化公司 1985年。
    (英)汤因比著,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吴廷璎:《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吴承明:2001年:《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
    2002年:《吴承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中村哲:1994年:《近代东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吕永和、陈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东亚近代史理论的再探讨》(陈应年、王炎、多田正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屏:《近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熊彼特著,何畏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
    王东:《客家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庚武著,姚楠编译:《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8年。
    王斯德:1993年:《世界当代史》(合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世界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夏秀瑞、孙玉琴编著:《中国对外贸易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344页。
    (澳大利亚)颜清湟著,栗明鲜、陆宇生、梁瑞平、蒋刚译:《新马华人社会史》,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
    杨烈译:《万叶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张立文主编:《东亚文化研究》,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
    张广智:1996年:《现代西方史学》(合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世界文化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西方史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朱政惠:1996年:《史之心旅:关于时代和史学的思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庄锡昌:1986年:《世界文化之迷》(合编),上海:文汇出版社。
    1987年:《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外国历史名人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日)中村哲著、陈应年、王炎、多田正子译:《东亚近代史理论的再探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三联书店,1958年8月。
    加藤繁「支那於占城稻栽培发达就」、「史学」18——2·3合并号、1939年。
    菅野正「戊戌维新期上海亚细亚协会」、「奈良史学」第16号、1998年。
    川胜平太「国际交流经济史的接近」、「国际交流」、第34号、1983年。
    权泰焕·慎镛厦「朝鲜王朝时代人口推定関一试验」、「东亚文化」14、1977年。
    黑田明伸「伝统市场重层性制度的枠组——中国·西欧比较」、「社会经济史学」 64—2、1998年7月。
    杉原薰「近代经济史连続断绝一川胜平太·浜下武志氏所说」、『社会经济史学』62卷3号、1996年;小濑一「『间贸易』 论近代经济圈研究」、『历史评论』570号、1997年;
    高谷好一「稻作生态构造」、「稻史」第一卷、小学馆、1987年。
    谷本雅之「「交易圈」论最近研究动向」、『土地制度史学』140号、1993年;
    桥谷弘「日本史『地域』」、『历史评论』575号、1997年。
    狭间直树「初期主义史的考察」,「东亚」2001年8月。
    宫崎市定「宋代石炭鉄」、「东方学」第13辑、1957年。
    宫田道昭「近代间贸易中国沿海市场圈」、『思想』810号、1991年:
    藤谷浩悦 「戊戌变法东亚会」、「史峯」第2号、1989年。
    宫田道昭「「交易圈」论中国地域经济研究」、『历史评论』549号、1996年;
    青木保·浜下武志著「近代中国国际的契机—朝贡贸易近代」、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9月。
    荒野泰典·石井正敏·村井章介编「日本史」Ⅵ「文化七技术」、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10月。
    石井米雄编:东京:山川出版社、2000年4月。
    入江隆则著「太平洋文明兴亡 西洋·盛衰500年」、PHP研究所、1997年9月。
    植手通有「日本近代思想形成」,岩波书房、1974年。
    上村希美雄 「宫崎兄弟伝」 草书房、「日本篇」 上·下卷、1984年;「篇」上·中·下卷、1987—1999年。
    梅村又次、山本有造编「开港维新」(「日本经济史3」)、岩波书店,1989年。
    卫藤瀋吉先生古希记念论文集编集委员会编『20世纪国际关系·Ⅳ国际理论突态』原书房、1995年。
    片仓穰:「日本人观——前近代中心」,东京:明石书店、1998年12月。
    胜部真长他编「胜海舟全集」第18卷、劲草书房、1972年。
    「平野国臣伝记及遗稿」遗稿篇、博文社、1916年。
    川添昭二:「蒙古袭来研究史论」<中世史选书1>,雄山阁出版,1977年。
    川胜守「日本近世东世界」、吉川弘文馆、2000年5月。
    川胜平太:2002年:『「美文明」文明超』(单著)筑摩书房(新书);『新日本』(共著)藤原书房;『向』(编著)藤原书房;
    2001年:『世界经济危机乘越』(编著)、『交易圈日本工业化』(编著)藤原书房、『海洋连邦论』(单著)PHP研究所;
    2000年:『锁国开』(编著)同文馆;
    1999年:『文明海』(单著)社;
    1998年:『文明海洋史观』、中央公论社。
    1997年:『文明海洋史观』(单著)中央公论社;
    1995年:『富国有德论』(单著)纪伊国屋书店(中公文库 2000);
    1991年:『日本文明近代西洋』(单著)NHK。
    姜万吉、宫嶋博史「分断时代历史认识」、学生社、1984年;
    黑田日出男「日本中世开发史研究」、校仓书房、1984年。
    黑田明伸著「中华帝国构造世界经济」、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年;
    黑板胜美 「新订增补国史大系6」、「类聚国史」吉川弘文馆、1942年。
    権又根「古代日本文化朝鲜渡来人」,雄山阁出版,1988年。
    阪野正高「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73年。
    酒田正敏「近代日本对外硬运动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8年。
    佐竹昭店等校注「万叶集」,东京:岩波书店。
    佐藤昌介·植手通有·山口宗之「日本思想大系55 渡边崋山·横井小楠他」、岩波书店、1971年。
    杉原薰著「间贸易形成构造」、书房、1996年2月;
    竹内好编:「现代日本思想大系」9「主义」、筑摩书房、1963年。
    赵军 「大主义中国」 亚纪书房、1997年。
    糖业协会编「近代日本糖业史」、劲草书房、1962年。
    永原庆二、権又根「古代日本文化朝鲜渡来人」,雄山阁出版,1988年。
    永積洋子编『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 1637~1833年』、创文社、1987年。
    中村哲:1965年:『近世先进地域农业构造—泉州南郡春木村场合』、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1968年:『明治维新基础构造—日本资本主义形成起点—』、未来社;
    1978年:『世界资本主义明治维新』、青木书店;
    1991:『近代世界史像再构成—东视点』、青木书店;『日本初期资本主义史论』、书房,1991年;
    1992年:『明治维新』、集英社;
    2000年:『近代东像再构成』、桜井书店。
    桥川文三:1973年:「顺逆思想——脱亚论以後——」、劲草书房;
    1976年:「黄祸物语」 筑摩书房;
    浜下武志:2001:「交易圈日本工业化1500——1900」(共编)、东京:藤原书店。
    2000年:「地域世界史」(11)「支配地域史」(共编)、山川出版社;
    1999年:「东世界地域」(编著)、山川出版社;
    1997年:「朝贡近代」、岩波书店;
    1996年:「香港都市」、筑摩书房。
    平野健一郎编「讲座现代4·地域国际关系」、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年;
    福井文雅「汉字文化圈思想宗教——儒教·仏教·道教」,株式会社五曜书房,1998年10月。
    古屋哲夫编「近代日本认识」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4年。
    平野义太郎「大主义历史基础」、河出书房、1945年。
    松沢哲成「主义」书房新社、1979年。
    丸山真男「日本思想」、岩波书房、1961年。
    三浦信行编:「21世纪学」、东京:成文堂、2002年2月。
    沟口雄三·浜下武志·平石直昭·宫嶋博史编:「考」第1~7卷「世界像形成」、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3年11月~1996年9月。
    宫嶋博史:1986年:「日本帝国主义朝鲜民众」、御茶水书房;
    1991年:「朝鲜土地调查事业史」、汲古书院;
    1992年:「近代朝鲜水利组合研究」、日本评论社;
    1995年:「両班 李朝社会特権阶层」、中央公论新社;
    1998年:「明清李朝时代」(共编)、中央公论社;
    2001年:「近代交流史上相互认识」(共编)、庆店义塾大学出版会;
    2004年:「植民地近代视座 朝鲜日本」、岩波书店。
    宫本又郎、杉原薰、猪木武德「日本型资本主义」、有斐阁、2003年12月;
    山室信一「思想课题」、第586页、东京:岩波书店、2002年4月。
    山折哲雄「凳掘」、劲草书房、1968年。
    吉本隆明编「现代日本思想大系」、筑摩书房、1964年
    历史学研究会编「越境货币」、青木书店、1999年5月。
    渡边京二「评伝宫崎滔天」、大和书房、1976年。
    和辻哲郎「锁国——日本悲剧」、筑摩书房、1950年。
    和辻哲郎「风土——人间学的考察」、「和辻哲郎全集」第8卷、岩波书店、1962年6月。
    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1973.
    Loren Brandt, Commerc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1870-193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Thomas Rawski,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David Faure, The Rural Economic of Pre-Liberation China: Trade Expension and Peasant Livelihood in Jiangsu and Guangdong, 1870-193Z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Thomas Smith, Native sources of Japanese Industralization, 1750—19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1988.
    Dwight Perkins, China' 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5.
    Akinobu Kuroda, Concurrent Currencies in History: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Monetary Systems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Proceedings to the 13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ian Congress, for Session 15 "Global Monies and Price Histories, 16th-18th Centuries", 2004.
    Kaoru Sugihara: Japan as an Engine of the Asian International Economy, c. 1880-1936. Steven Tolliday 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 1868-1945: From the Meiji Restoration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 1, 2001.1
    Hirata, Kawakatu: 2002年: Maritime Asia and Europe-Japanese Civilization (Part 5), 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November/December; Maritime Europe and Japan-Japanese Civilization (Part 4),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September/October; Islam and the West-Japanese Civilization (Part 3), 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July/August; The Rise of Maritime Asia-Japanese Civilization (Part 2),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May/June; Japanese Civilization (Part 1), 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March/April;
    1998年: The Lancashire Cotton Industry and its Rivals, In From Family Firms to Corporate Capitalism, edited by Bruland and O'Brie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6年: "Japanese Economic Revolution vs. the Western Experience," Journal of Japanese Trade and Industry 15(4);
    1994年: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for Cotton Goods in East Asia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In Japanes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y edited by Latham and Kawakatsu. Routledge D. A. Farnie and Heita Kawakatsu, "China: a microcosm of the world market for cotton manufactures, 1868-1935?, In The Evolving Structure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System since 17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edited by Latham and Kawakatsu. (Proceedings of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 Universita Bocconi);
    1992年: The National Seclusion Policy Reappraised, Japan Echo Vol. ⅩⅩ, Number. 2.
    Chaudhuri, K. N., The Structure of Indian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Indi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Review, vol. Ⅱ, 1974.
    Mith, religion and mother right: selected writings of J. J. Bachofen/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Ralph Manheim. With a pref. By George Boas and an introd. By Joseph Cambell.
    Chaudhuri, K. N. Trade and civilisation in the Indian Ocean: 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rise of Islam to 1750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Reid, Anthony 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 New Haven: Yale Univ. Pr.,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