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辛亥革命99周年,围绕这一重大的历史年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哲学界要涉及到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60多年以来的历史,而新中国60多年理论界又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前后30年,如何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三十年即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中哲学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回顾具有重大的历史与哲学意义。同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具有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以苏为鉴,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执政党的建设、国防和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历史局限性。今天,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可以在那时找到渊源和肇端,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思想对新时期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笔者认为,深入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其中的哲学精髓是十分必要的。但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站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从历史与现实,整体与部分、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角度去理解认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则是更科学、更全面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仅仅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随着新民族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时期,这是前人未成做过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效仿,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不仅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是一个重大全新的问题,对后三十年特别是现阶段同样也是一个重大全新的问题。历史与实践已经表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重大全新问题的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就是为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其主要的精神基础就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理论的科学价值、历史地位及科学评价,把握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的认识方法对新时期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论文分三个部分进行研讨:第一部分,阐述了毛泽东对中国重大全新问题的艰辛探索历程,文章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是整个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过程的开端是具有开创性的,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毛泽东在探索历程中的曲折性,但是给为我们积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而形成了许多的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的贡献。这些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执政党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将为新时期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积极地影响,也会长期发挥着作用。
     第二部分,集中阐述概括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揭示毛泽东的探索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我们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对我们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在新的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统一的思想分析科学价值、历史定位和科学评价的辩证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解读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从而找出由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中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探讨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方法,首先阐述了把握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方法——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方法,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方法。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来概括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最后提出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重大意义。
     在整个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始终秉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理念,研学历史,着眼未来。本文的创新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证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关系以及把握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方法,从而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
     鉴于毛泽东思想之博大,其形成原因之庞杂,其影响领域之深广;加之本人天性不敏、学养甚浅,故本人不敢奢望能对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达到尽善尽美,而只是抱着迎接挑战的态度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抒己见,以就教于方家。
Around this important year in history which the opium War broke 170 years and the 99 years of outbreak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 important question could not to avoid in Marxism of artists and Philosophy, also in study of Marxism to conditions in China is how to recogniz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namely, two or three dec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 after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in right way.
     Zedong Mao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China's reality and and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ociety idears were shaped in process of search for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roads and the leadership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ruling party's construction, national defense and foreign affairs and so on, volved in the abundant connotation of Mao Zedong'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oduce a marked effect in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re ar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can not be avoided because of the restrict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Today, we could also find Origin in that time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Mao Zedong Thought,the source of system of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the initi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have an deeply meaningfull effect in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ecial Socialism.
     The author think that the deeply research of the contents of Mao Zedong'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The essence of philosophy is very necessary. But Mao Zedong's Theor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omprehended from History and reality, whole and part of phase with the continuity of the angle of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ll around in Long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ree par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essay. First part,to explain the hardship of the exploratory by Zedong Mao in great new question of China.The contributions offered by the right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are formed by Zedong Mao in search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econd part, three aspects were localized explained including Mao Zedong's Thought of the scientific valu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ich are also analyzed by Marxist philosophy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thinking, we can find the causes of various dilemma by Mao Zedong Thought as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depending the reasons caused seriously faults in process of Mao Tse-tung in the exploration of China's social attention to building the road.
     Third part, the ways to learn Mao Zedong'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are discussed, firstly, Method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unity of of Grasp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method are described by two ways:Unified approach to history and reality, Marxism unity and continuity of Chinese stage approach. Then Mao Zedong Thought is the community's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is summarized by three aspects, macroscopy、Meso and micro. Studying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are introduced at last.
     Throughout the thesis writing process, I always uphold: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emancipating the mind and keep up with the idea, and study history, look to the future. This innovation in point:the use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fundamental point of view, demonstrates the thinking of Mao Zedong'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e importan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fter three decades relationships and grasp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methods to reveal at this stage the building of a socialist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While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the author did a lot with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nd also learned a great deal from others,among whom are either forefathers or foreigners,or both,and some other nowaday domestic scholars or colleagues. From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he broad view of Mao Zedong Thought,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 of a complex variety of areas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its impact; plus I Bumin nature, cultivation is very shallow, so I do not expect to Mao Zedong's Though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in exploring to achieve perfection, but rather holding the attitude to tr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exploration, with a view to initiate a voice my opinion in order to teach at the his future followers.
引文
①李方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8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③张仲华,任阿娟,马丽《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社会实践中的蓬勃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001-0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8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①谷玉梅,《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再认识》[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8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①谭平,《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08
    ②王萌硕,《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501
    ①王萌硕,《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501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赵先明、任永波,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②胡运锋,《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9。
    ③《在历史巨人身边》[M],师哲,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M],杨尊明、孙志敏、曲厚芳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第677页。
    ④转引《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陈占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8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77年版,第279页。
    ⑦《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陈占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6年版,第3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2页。
    ①《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册,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51页。
    ②《毛泽东经济年谱》[M],顾龙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551页。
    ③娄金虎,《简析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08期。
    ①《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杜,1959年版,第4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7页。
    ③《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④《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⑤《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00页。
    ②《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③《晚年毛泽东》[M],萧延中,天津: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④《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陈占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⑤《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陈占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7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7、273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3页。
    ⑨《毛泽东思想专题讲座》[M],陈占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第218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年版,第71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4、414、415页。
    ①《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页。
    ②《论我国革命》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页。
    ①《十年论战》吴冷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4页。
    ①《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年)第二版[M],胡鞍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2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3页。
    ①《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M],胡鞍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21页。
    ②《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M],胡鞍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22页。
    ①张宏儒,《浅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J],《世纪历史》,1983年第6期。
    ①黄保红,《毛泽东过程性思想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三期。
    ①张仲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上看待毛泽东思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0020-04
    ②张仲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上看待毛泽东思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0020-04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26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Ⅲ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①张仲华《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J],云南日报2009.2.3,第7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2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
    2)《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
    3)《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
    4) 《资本论》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
    5)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6)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1981年6月27日
    7)在延安举行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N]1945年4月20日
    8) 《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1
    10)《刘少奇选集》,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1
    1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
    12)《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
    13)《周恩来经济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
    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15)《陈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
    17)《学好文件抓住纲》,人民日报,1977.02
    18)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3
    19)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N]人民日报,1997.02
    20)《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5
    23)《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1993.
    25)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
    26)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史诗谱写下去》[N],人民日报,2003.12.
    2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2.
    28)《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9)《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思考》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32)《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要》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34)《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人民出版社,2008.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论》人民出版社,2008.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员干部读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8.
    39)何玉林,张仲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40)张仲华,张海翔,《民族复兴的伟大纲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1)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2)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44)石仲泉,《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
    45)石仲泉,《我观毛泽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6)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7)李锐, 《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48)朱阳,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9)胡为雄, 《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0)郭学旺,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51)李君如, 《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52)金春明、陈登才.《毛泽东思想发展史》(1-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53)顾龙生, 《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4)顾龙生, 《毛泽东经济评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5)顾龙生, 《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
    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毛泽东重要著作和思想
    57)《毛泽东重要著作和思想形成始末》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8)邱守娟, 《毛泽东的思想历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9)郑德荣、黄景芳, 《毛泽东思想史稿》[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60)王凤贤, 《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M].人民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61)胡绳,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62)吴冷西, 《十年论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63)(美)莫里斯.迈斯纳.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64)(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79.
    65)(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6)张仲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上看待毛泽东思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0020-04.
    67)张仲华,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J],云南日报,2009-2-3.
    68)张仲华,任阿娟,马丽,《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社会实践中的蓬勃发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001-06.
    69)张仲华,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J],云南社会科学, (2003)专辑-0082-03.
    70)马丽,张仲华,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71)张仲华,任阿娟, 《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0001-05.
    72)张仲华,任阿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的重要性与依据》[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理论专辑.
    7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理论动态,2008年第八期.
    74)石仲泉,《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2期.
    75)朱景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2期.
    76)孙雨嘉, 《毛泽东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联系》[J],时代经贸,,2007年01Z期.
    77)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2008年)
    78)梁柱,《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党的文献,20090311.
    79)李捷,《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六期.
    80)衣巍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4期.
    81)左乐平,《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期.
    82)梁继超,郑德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5期.
    83)魏晓文,刘志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4期.
    84)李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精心培育的智慧结晶》[J]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七期.
    85)李方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8期.
    86)蒋国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3期.
    87)樊金山,《1956年以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内部矛盾探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88)吕春生,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1998年)
    89)李文静,江大伟《关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4期.
    90)蔡静静,赵雪芬《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浅议》[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2期.
    91)贾钢涛,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述论》[J] 《理论界》,2008年8期.
    92)邰桂花,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04.
    93)王萌硕, 《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501.
    94)贾鹏,《论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01.
    95)王志敏,《略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0401.
    96)苏丽君,《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0301.
    97)付彩丽, 《论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0501.
    98)谭平,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