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戏剧交流与相互启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和《黑奴吁天录》至今,中国话剧已走过风风雨雨百年历程。此时,不应忘记20世纪前半叶进行戏剧交流的人物和事件。“五四”以后,写实主义跃升为中国剧坛引进域外戏剧的主潮,而西方戏剧界却在写实主义推演的极致后转向寻求突破的契机。这就形成了中西方戏剧走向的同步错逆性,从而使双方更加关注彼此,也为彼此艺术典范的转换提供了一种理想镜像。
     中国留学生意识到中国戏曲的弊端,通过引进话剧、在国内成立剧团、在国内外开展“国剧运动”等活动,探寻戏曲发展的新路子。同时,梅兰芳等人着手进行京剧改革,将戏曲艺术推向中西戏剧文化交汇碰撞的风口浪尖。梅兰芳在张彭春的指导下,于30年代分别到美、苏演出成功,影响并感染了西方大众与布莱希特等戏剧大师。其舞台艺术成为西方戏剧界认识中国戏剧乃至东方戏剧文化的形象符码。
     20世纪前半叶的中西戏剧交流与启发研究,揭示其成因、发现其特征、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我们站在跨文化的角度,了解文化传统、世界文化体系,使世界性文化造福人类。也更加有利于在新世纪进行新的文化变革,为中西文化走向纵深对话提供参考。
Since 1907 (33 years of Qing Emperor Guangxu) , Chinese students in Chun Liu Community Groups performed《La Dame aux Camellias》(Act III) and " Uncle Tom's Cabin " in Tokyo. So far, China Drama has been through ups and downs century course. At this point, we should not forget that mutual characters and even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 " May 4th " in the future, realism leap for China Plays introduction of the main stream of extraterritorial drama, but in the theatre sphere and the Western Realism deductions to the limit after seeking a breakthrough opportunity. This formed in the direction of Western Drama wrong inverse synchronous, so that the two sides more concerned about each other, as well as their model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rts provides an ideal image.
     Chinese students were aware of the drawbacks of Chinese Opera,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drama ;the establishment of domestic theatre;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national drama movement" , exploring new way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At the same time, Mei Lanfang and others to proceed with the Peking Opera reform, they pushed Chinese Opera to the tuyere wave of cultural intersection collisions. Mei Lanfang was under the guidance of Zhang Pengchun, Respectively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1930s, the performances affected and infected with the Western community, such as Brecht and others. Its performing arts become image code that understanding theatre culture of West and East.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ama and inspiration research, reveals its causes and finds its identity, role and impact, will help us stand o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understanding cultural systems. the global culture is good for mankind. Also more conducive to a new cultural change in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cultural depth dialogue.
引文
[1]中国大百科辞典(第二版)(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5863页.
    [2]中国大百科辞典(第二版)(3).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第5863页.
    [3]杜清源编.戏剧观争鸣集(第一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27-128页.
    [4]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7).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5]同上.
    [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彩图珍藏本)(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352页.
    [7]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彩图珍藏本)(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1064页.
    [8]饶芃子主编.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7月第一版.导论第21页.
    [9]饶芃子主编.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89年7月第一版.导论第22页.
    [10]田本相.中国话剧百年的伟大成就.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
    [11]吴戈.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12]转引自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03页.
    [13]夏家善 崔国良 李丽中编.南开话剧运动 史料.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426页.
    [14]引自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15]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16]田本相主编.中国话剧研究(第三期).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第165页.
    [17]周宁.话剧百年:从中国话剧到世界华语话剧.厦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8]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19]张彭春又名蓬春,字仲述。天津人。生于1892年4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光绪三十年,张彭春进敬业中学堂学习。1908年夏,毕业于南开中学堂,是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入保定高等学堂。1910年,参加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前身)第二届庚子赔款留学学生考试,以名列第七的优异成绩进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191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文学,特别喜欢钻研欧美现代戏剧。在此期间,曾在美国担任中国留学生联合会指导。1916年夏回国,在南开任教。同年十月,南开新剧团公演了他在美国创作的《醒》和由他导演的《一念差》。之后,张彭春编译了许多名剧如《傀儡家庭》、《国民公敌》、《财狂》等,都是他亲自担任导演,演出获得好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主持加工改编的《新村正》。1917—1919年期间,张伯苓在美国深造期间,校长一职由张彭春代理。1922年以《从教育入手使中国现代化》的毕业论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而且任中国欧美教育考察团秘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会会长。同年7月—12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的邀请赴欧洲考察各国的教育制度。1923—1926年,张彭春任国立清华大学教务长。1926—1929年,张彭春任南开中学部主任兼南开大学教授。1930—1935年,梅兰芳赴美和访苏演出,张彭春先后两次担任梅兰芳剧团剧目总导演和随团顾问。1937年,抗战爆发,张彭春旋应政府聘任赴英美等国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外援。1940—1944年先后任中国驻土耳其、智利等公使、大使职位。1946年任联合国创办会议之中国代表,翌年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首席代表。1952年6月,辞职养病。1957年7月19日因心脏病猝发,在美国新泽西州拿特莱城(Nutley)逝世,年仅65岁.
    [20]张彭春.什么是现代化.重庆南开中学《公能报》,1946年.
    [21]崔国良 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23—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5页.
    [22]转引自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97页.
    [23]欧阳予倩.谈文明戏.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24]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25]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180页.
    [26]洪钤编.洪深文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1-32页.
    [27]洪钤编.洪深文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28]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180-181页.
    [29]洪钤编.洪深文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9-30页.
    [30]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31]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32]转引自海兰·契诺伊著.杜定言译.《导演者的出现》第八节:德国导演莱因哈特及其表现主义和印象风格.北京:戏剧艺术.1981年.第2期.
    [33]黄宗江.南开话剧拾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
    [34]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35]曹禺著.田本相 刘一军主编.曹禺全集(第一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36]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61页.
    [37]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367页.
    [38]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
    [39]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70-271页.
    [40]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72页.
    [41]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0页.
    [42]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43]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44]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365页.
    [45]李仲明.梨园宗师——梅兰芳.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5-136页.
    [46]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47]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48]A.C.Scott..Mei Lan-fang.The Life and Times of a Peking Actor.published by Hong Kong University,1971.P109-110.
    [49]同上.
    [50]同上.
    [51]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52]有许多人会把“王宝川”误写成“王宝钏”,关于这一点,熊式一在他的《王宝川》中文版序中提到:“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把‘王宝钏'改为‘王宝川'呢?甚至于有人在报纸上说我的英文不通,把‘钏'字译成Stream。二十几年来,我认为假如这个人觉得‘钏'字不应改为‘川'字,也就不必和他谈文艺了。近来我发现了许多人,一见了‘王宝川'三字,便立刻把‘川'字改为‘钏'字。所以我在某一次宴会席上,要了一位朋友十元港币作为学费,捐给会中,告诉他就中文而言,‘川'字比‘钏'字雅多了,译成了英文之后,Bracelet或Armlet不登大雅之堂,而且都是双音字,Stream既是单音字,而且可以入诗。”见《王宝川》(中英文对照本)中文版序,熊式一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0136年3月第1版,第191-192页.
    [53]吴戈.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54]Mark Cosdon.Introducing to Occidentals an Exotic Art.Vol.12,No.1(Spring 1995),P186.
    [55][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7-198页.
    [56]张黎.布莱希特与中国(今古人物).《人民日报》.2006年8月29日.第16版.
    [57]转引自刘颖 伏天海.论中国古典哲学对布莱希特创作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7月.
    [58]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第23页.
    [59]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第23页.
    [60][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译序的第6页.
    [61][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译序的第7页.
    [62][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译序的第191页.
    [6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第63页.
    [64]弗兰西斯科·黎柯波尼著.埃·莱辛翻译.戏剧艺术.有格·品斯出版社发行,柏林1954年.第76页.
    [65]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13页.
    [66]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3年.第197页.
    [67]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3年.第198-199页.
    [68]徐蔚.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撞击中的男旦.北京:艺术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6年.第2期.
    [69][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2-193页.
    [70][德]贝·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71]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第207页.
    [7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1页.
    [73]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我的桥和我的墙(自序)”.第5页.
    [74]梅兰芳.梅兰芳全集 梅兰芳戏剧散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75]中国戏曲表演中的陌生化效果.《戏剧学习》.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出版社,1979年.第1期.
    [76]饶芃子主编.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77]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251页.
    [78]杜清源编.戏剧观争鸣集(第一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27-128页.
    [79]李泽厚.美的历程.台北:风云时代出版,1994年.第192页.
    [80]转引自于1955年11月11日至19日在德克萨斯大学美术学院X大厅剧场《灰阑记》演出节目单.
    [81]转引自乔治·科诺德尔和波西娅·科诺德尔.戏剧入门.第二版(纽约:哈考特·布雷斯·卓瓦诺维奇出版公司Harcoun Brace Jovanovich,1978年).第162页.
    [82]戈公振.从东北到庶联.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第207页.
    [1]Kate Buss.Study In The Chinese Drama.published by Jonathan Cape and Harrison Smith,1930.
    [2]L.C.Arlington.The Chinese Drama-From The Farliest Times Until Today.First published in Shanzhai,i.n1930,reissued in 1966 by Benjamin Blum,Inc,Bronx NY.
    [3]The Pacific Coast Tour of Mei Lan-fang,The First American Tour of Mei Lan-fang,compiled and edited by Ernest k Moy,printed 1930 by Chinese Institute In America,NY.
    [4]A.C.Scott.Mei ban-fang.The Life andTimes of a Peking Actor.published by Honz Kong University Press,1971.
    [5]A.E.Zucker.Chinese Theater,Little Brown And Company,USA,1925.
    [1]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2]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3]中国梅兰芳研究学会梅兰芳纪念馆编.梅兰芳艺术评论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4]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余匡复.布莱希特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苏]苏丽娜著.中平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8]丁扬忠.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9]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3年.
    [11]饶芃子.中西戏剧比较教程.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12]陈世雄.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3]刘彦君 廖奔.中外戏剧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陈伟.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田本相.中国话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7]姜婧楠.舞台风云起百年:中国话剧简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郭富民.中国现代话剧教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19]洪钤.洪深文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0]范方俊.洪深与二十世纪中外现代戏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21]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
    [22]张彭春 崔国良 崔红.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24]赵毅衡.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
    [25]蒋希曾 高志华.蒋希曾文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26]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委员会.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近现代小说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7]阳翰笙等著.洪深:回忆洪深专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28]许姬传 许源来著.忆艺术大师梅兰芳.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9]詹石窗.道教与戏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梅兰芳述 许姬传 朱家潘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31]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续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32]梅葆琛.怀念父亲梅兰芳.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33]杜清源编.戏剧观争鸣集(第一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34]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
    [35]李强.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36]吴戈.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7]卢昂.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从舞台假定性的创造看民族戏剧的构建.上 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38]宋宝珍.残缺的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39]公仲编著.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40]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41]张隆溪 温儒敏编选.比较文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42]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编.论布莱希特戏剧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43][德]贝·布莱希特著.丁扬忠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44]《焦菊隐文集》编辑委员 会编.焦菊隐文集:第一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45]黄殿祺编.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
    [46]洪钤编.洪深文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7]田本相 董健主编.中国话剧研究.第三期.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48]田本相 董健主编.中国话剧研究.第六期.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49]侯杰 秦方著.张伯苓.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50]余上沅.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51]夏家善 崔国良 李丽中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52]熊式一.王宝川(中英文对照本).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
    [53]崔国良编.董秀桦英文编译.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编.杨志烈 杨忠 高非 仲居善撰写.秦腔剧目初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55]金登才.戏剧本质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56]康洪兴.三大戏剧体系审美关系初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57]徐城北.梅兰芳艺术谭.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58][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北京:中国电影 出版社,1990年.
    [59]郑雪莱选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6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陈永国译.布莱希特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1]李伶伶.梅兰芳全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2]徐城北.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
    [63]徐城北.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4]李仲明.梨园宗师梅兰芳.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65]张炯主编.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66]陈建民 谭志明主编.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第三届社会语言学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
    [67]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17).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68]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彩图珍藏本)(2).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69]中国大百科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70]王国维.戏曲考源.见《王国维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71]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72]欧阳予倩.谈文明戏.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
    [73]黄宗江.南开话剧拾遗.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
    [74]曹禺著.田本相刘一军主编.曹禺全集(第一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
    [75]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6]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7]李泽厚.美的历程.台北:风云时代出版,1994年.
    [78]梅兰芳.梅兰芳全集 梅兰芳戏剧散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陈世雄 周宁.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80]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81]宋宝珍.世界艺术史·戏剧卷.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82]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83]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84]刘彦君.中外戏剧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
    [85]郭汉城 张庚.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1]周宁.话剧百年:从中国话剧到世界化语话剧.厦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刘颖 伏天海.论中国古典哲学对布莱希特创作的影响.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7月.
    [3]徐蔚.二十世纪上半叶东西方文化撞击中的男旦艺术.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6年.第2期.
    [4]丰卫平.升华的“陶冶”——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5]谭涛.共鸣还是问离,这是一个问题--论布莱希特戏剧在中国舞台上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6]陈祥明.布莱希特的现代戏剧美学.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7]刘明厚.陌生化方法与舞台实践.上海:上海艺术家.1998年.第3期.
    [8]周宪.布莱希特的诱惑与我们的“误读”.上海: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9]刘敏.布莱希特叙述剧的叙述方法.郑州: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8年.第2期.
    [10]沈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上海:读书.1998年.第4期.
    [11]俞仪方.布莱希特研究在中国:1929-1998.上海: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
    [12]康洪兴.布莱希特对中国内地近二十年来话剧艺术的影响.康洪兴.北京:中国戏剧.1998年.第7期.
    [13]高年生.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高年生.北京: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
    [14]肖嫫鹿.布菜希特与中国戏剧.西安:当代戏剧.1998年.第6期.
    [15]周宪.布莱希特戏剧的内在矛盾及其反思.上海:戏剧艺术.1997年.第3期.
    [16]张黎.异质文明的对话——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北京: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7]杨迎平.借鉴·继承·融合·创造——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对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影响.海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李伟.“‘移步'而不‘换形'”——论京剧改革的梅兰芳模式.北京: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9]马骏杰.1935年梅兰芳访苏演出掀起“京剧热”.北京:党建文汇:上半月版.2007年.第1期.
    [20]张艳梅.话剧思维渗透下的传统演剧革新之路--从梅兰芳、周信芳谈起.太原: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21]许国翔.梅兰芳对京剧程式的继承与改革.上海:上海戏剧.2001年.第11期.
    [22]黄殿祺.张彭春和梅兰芳的赴美、访苏.北京:中国京剧.1994年.第6期.
    [23]田本相.中国话剧百年的伟大成就.长春:戏剧文学.2007年.第1期.
    [24]马森.百年中国话剧的成就与贡献.北京: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