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美国安然、世通等破产舞弊事件的发生,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把上述事件归罪于内部控制的失效,从而导致了美国《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又称萨班斯法案)的出台。该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报告内部控制的情况,同时聘请外部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至此,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美国正式确立,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化浪潮。
     2008年5月,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正式发布,明确自2011年起,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中实施,并于2012年起在上海深圳A股主板的所有上市公司中实施,要求审计师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由此,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然而,在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过程中,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存有较大的争论。这些争论既包括审计技术方法、缺陷评估标准、以及怎样开展整合审计等实务操作层面,也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层面,如内部控制审计对象是企业内部控制本身还是管理层关于内部控制的认定,审计范围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还是全面内部控制,是时点内部控制还是期间内部控制等。尤其是2011年以来,有学者指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为不能独立存在的系统寻找独立存在理由的尴尬境地,更有学者质疑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定位的合理性。基于此,本文认为需要回到审计理论的起点,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做出理论解释,进而回答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开当前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各种疑问,系统地构建内部控制审计理论框架,并指导内部控制审计方法论的形成和审计准则规范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健康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在!
     基于上述背景和选题,本文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其目的是揭示内部控制审计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进而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及其实现机制,即解决“为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对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操作层面的研究,即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审计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物,内部控制审计也不例外。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委托代理关系的变迁出发,考察内部控制审计产生的动因;从传统委托代理机制的失灵与修复出发,揭示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本质及其合理性;通过对内部控制及其目标的再认识,明确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具体含义,进而确立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并结合内部控制审计的特殊性提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即内部控制审计是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创新,是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
     传统委托代理激励机制是通过经营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来实现的,因而相应的监督机制只需要对剩余收益进行核实,即对委托代理结果进行监督,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当委托代理关系中各方利益取向发生异化时,仅仅依靠对委托代理结果的监督就不能起到对委托代理关系的监督作用,出现了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因此需要对委托代理监督机制进行创新,在对委托代理结果进行监督的基础上,增加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即开展内部控制审计。
     第二,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来自于委托代理各方利益取向的异化,而这种异化来自于经济制度的创新。
     从委托方来看,现代金融制度创新,如公司股份制,资产证券化等,使得委托代理关系多极化和委托方多元化。委托代理关系多极化使得处于中间层的受托方同时又是委托方,利益取向变得模糊,而委托方多元化则使得委托方之间利益不完全一致,大股东可能剥削小股东而获利。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如有限责任公司制和保护性破产制度的引入,使得大股东可能通过剥削债权人,为获利而破产。从受托方来看,激励制度的创新,如股票期权制度的引入,使得受托方不再仅仅依赖于剩余收益的分享,而更多地依赖于股票收益。上述委托双方利益取向的异化,造成了传统委托代理监督机制的失灵。
     第三,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鉴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表意见。对内部控制及其目标的理解将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定义,从而决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
     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结合企业契约理论关于企业契约不完备的观点,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契约观,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不完全契约的补充。从委托代理关系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以所有者为中心的对经营者的控制和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对各级管理者、员工的控制。
     按照内部控制契约观,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即保证康芒斯所称的第二类交易的效率,使其在企业组织中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
     第四,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实现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内部控制有效性价值判断标准的确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审计结论的形成、内部控制审计配套保证措施的完善。
     本文按照内部控制契约观提出了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的三种测度,即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层面、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测度;按照评价学原理,提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路径,并结合内部控制降低交易费用目标提出了缺陷评估的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控制审计结论形成的原则;考虑内部控制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审计成本效率和审计报告法律责任的特殊性,提出了完善相关配套保证措施的建议。
A sound and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a cr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vestor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blamed financial scandals such as Enron and WorldCom on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n response,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Reform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ct of2002(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Sarbanes-Oxley Act) was ena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ct calls for listed companies to report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requires external auditors to issue an opinion on financial related internal control. At this point, 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widely all over the world.
     In May2008, China's Ministry of Finance, National Audit office, CSRC, CBRC and CIRC jointly issued the Basic Norms of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which signified the legislative enact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stitution. In April2010, Guidelines for Internal Control Audit was issued, and it outlines that the policies o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shall apply to companies concurrently list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as of2011and to A-share companies listed on Main Board in China as of2012. The guidelines require auditors to perform an audi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was thereby officially implemented in China.
     However, during the course of legisla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institu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quite some controversies had been revealed, including practical level debates, such as technique auditing approach, appraisal standards on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nd how to perform integrated audit with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furthermore, deepened in to theoretical level, such as the nature, objectives, scopes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Since2011,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has turned out to be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because it is trying to find reasons of independent existence for a system that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Furthermore, other scholars even doubt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institution of auditing over financial related internal control. Thu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bring everything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audit theories thereby mak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 institu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nd to answer the abov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questions, like the objectives,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t will help clarify the doubts with internal control audit, systematically establish the theory framework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stitution, the methodology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give a guide to perfect the standards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his is the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meanings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also where the practical meanings rest.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and the selected research orient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a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institu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nd the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o issue the author's new opinion on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stitu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cluding objectives and mechanism. That is to say, the dissertation is on why and what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rather than on how, such as auditing practical technology.
     Audit is the product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there is no exception for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he author appli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oute. In order to analyzing the cause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he dissertation started from the change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then pointed out the malfunction of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and explained the na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as a renovation to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author also re-recognizes the na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objective, and then establishes the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he dissertation draws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renders a new idea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stitution, that is,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s a renovation to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upervision mechanism, aiming to supervise the process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realized through operators' sharing remaining profits, whil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to monitor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to carry out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Whil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parties start to diverge, the supervision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cannot depend solely on results monitoring but also on the process of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that is to say, internal control audit.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explan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Secondly, the failure of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tems from the diverge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different parti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and the divergence is resulted from innovations of economic policies.
     From the principle's perspective, innovations on modern financial policies such as joint stock company system and asset securitization diversified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wher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principles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and majority shareholders could make profit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or innovations on modern company policies such a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and bankruptcy protection, where the dominant principle could files for a bankruptcy to make profits, or majority shareholders make profits by exploiting creditors or by damaging the business interests. From the agencies' perspectives, innovations on incentive systems for agencies such as stock options, where the agency does no longer rely on sharing remaining profits but stock capital to make profits. Therefor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fails when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parti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start to diverge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ervision system did not move forward.
     Thirdly, the obj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s to as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render an independent opinion. The defini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reli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objectives.
     Based on incomplete contract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contract view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pointed out that internal control is a supplement to the incomplete contract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points of view,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includes controls on operators centered on owners, and controls on management and employees at all levels centered on operators. The obj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that is,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second transactions, brought out by John Rogers Commons, and to make transaction costs in enterprises lower than the market price.
     Forthly,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internal control audit includes three parts, setting up standards on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establishing assessment mechanism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forming a complete set of measures.
     Based on the contract view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ree methods on how to appraisal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by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including the level, approach and mechanism dimensions; according to principal of Evaluating Scienc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aisal routes of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sets up eight steps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appraisal, afterthat outline the principles of audit opinon; lastly, the author raise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tackle the unique issues stem from internal control audit, such as audit independen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osts and efficiency and the audit report's legal liabilities.
引文
2注:此处是对不同争论的一个概括,不同人士有关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争论的观点详见本章第二节文献综述。
    3张艳、钟文胜,“内部控制需要审计吗?”,《财会月刊》,2011年第2期。
    4雷英,吴建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研究”,《审计研究》,2011年第1期。
    6注:此处观点参考了谢晓燕、张龙平、周媛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文献的统计和分析,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文献回顾”一文,《财会月刊》,2009年12月。
    7此处内容转引至文硕“世界审计史”,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
    8张龙平,“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历史发展”,《财会月刊》,2005第3期。
    9张龙平,“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历史发展”,《财会月刊》,2005第3期
    10有关科恩委员会报告的内容及评论转引至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张龙平,“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制度基础审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财会通讯》,1992年第9期。
    13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14何亚东,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5[美]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6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刘有贵,蒋年云,“委托代理理论述评”,《学术界》,2006年第1期,总第116期。
    18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22崔之元,“郎咸平风波,所有者掠夺与好的市场经济”,《读书》,2004年第4期。
    23王俊强,“请给高管不辞职套现的理由”,《董事会》,2010年11月。
    24刘永刚,“公司高管纷纷辞职,机构火速离场——创业板周年之痒”,《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11月。
    25王光远,《受托责任与管理审计》,2004年3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6王光远,《会计大典——审计学(第十卷)》,1999年12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7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王光远,《会计大典——审计学,第十卷》,1999年12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3[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4[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第1版,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35周曙光、陈丽蓉,“内部控制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财会月刊》,2011年第4期。
    36此处关于“控制”的定义和描述,笔者参考了王宏博士论文的观点,《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7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38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39威廉姆森,“从选择到契约:作为治理结构的企业理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3期。
    40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书店。
    41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北京,1997年。
    43同上。
    44方红星,“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会计研究》,2002年第7期。
    45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46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78年,人民出版社。
    47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2006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8此处关于审计过程判断过程的观点,转引至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一书。其主要观点来自于日本审计学者,鸟羽至英、秋月信二《审计的理论性思考》一书。
    49注:心证原为法律用语,指法官在诉讼案件的审计中形成的对事实的认识和内心确信。
    50此处观点参考了吴益兵博士论文,“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上海财经大学,2010年。
    56郑石桥,“管理审计评价标准建立模式探讨”,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第1期。
    60何红渠,姚刚,控制论与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69[美]Larry E. Rittenberg, Bradley J. Schwieger著,程新生主译,叶陈刚审校,《审计学——变化环境中的概念,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71文硕,《世界审计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
    74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第1版,人民出版社,1978年。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蔡春,谭洪涛,会计实证模型与方法研究[M],第1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陈汉文,韩洪灵,审计理论[M],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5]陈毓圭,论财务会计改革[M],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6]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M],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7]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8]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会计理论[M],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
    [9]郎咸平,公司治理[M],第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郎咸平,操纵:机构投资人与大股东操纵策略案例[M],第1版,东方出版社,2004。
    [1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李若山,周勤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理论与实务[M],第1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
    [13]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M],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刘燕,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M],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第1版,科学出版社,2010年。
    [16]王光远,会计大典——审计学[M],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17]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第1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
    [18]文硕,世界审计史[M],第1版,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
    [19]徐政旦,谢荣,朱荣恩,唐清亮,审计研究前沿[M],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M],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M],第3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2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竺素娥,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M],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24]中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第1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2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奥赖利等,蒙哥马利审计学[M],刘霄伦,陈关亭译,第12版,中信出版社,2007年。
    [2]COSO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方红星主译,第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康芒斯,制度经济学[M],于树生译,第1版,商务印书馆,1997年。
    [5]Larry E. Rittenberg, Bradley J. Schwieger,审计学——变化环境中的概念(第5版)[M],程新生译,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6]Michael·Ramos,如何遵循SOX404条款——评估内部控制的效果(第2版)[M],李海风译,第1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年。
    [7]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8]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9]Robert Moeller,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第6版)(上册/下册)[M],李海风,刘霄仑译,第1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
    [1]安佳,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以及企业组织——奈特理论介评[J],科学·经济·社 会,2006年第1期。
    [2]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3]蔡吉甫,内部控制的制度经济学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柴芳云,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评价[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程新生,论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J],审计研究,2001年第2期。
    [6]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7]陈海清,内部控制评审主体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8]陈汉文,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审计研究,2008年第3期。
    [9]陈汉文,李荣,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国际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10]陈汉文,吴益兵,李荣,徐臻真,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后续进展[J],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11]陈关亭,杨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调查研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12]陈关亭,张少华,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及其审核[J],审计研究,2003年第6期。
    [13]陈小林,陈作习,论内部控制审计动因、成本与效益[J],财会月刊,2010年第7期。
    [14]陈毓圭,杨志国,赵兰芳,企业社会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实践[J],审计研究,2009年第1期。
    [15]陈毓圭,中国注册会计师对发现舞弊责任的认识和担当[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第9期。
    [16]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4期。
    [17]陈永宏,姚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0年第1期。
    [18]崔之元,朗咸平风波,所有者掠夺与“好的市场经济”[J],读书,2004年第4期。
    [19]崔之元,从资本家手中拯救市场[J],读书,2005年第1期。
    [20]方红星,内部控制审计与组织效率[J],会计研究,2002年第7期。
    [21]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J],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2]高一斌,王宏,对加快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23]高玉荣,内部控制审计风险[J],财会研究,2011年9月。
    [24]韩丽荣,郑丽,周晓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目标的理论分析及现实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5]何红渠,姚刚,控制论与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6]何亚冬,胡涛,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7]胡涛,查元桑,委托代理理论及其新的发展方向之一[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
    [28]顾奋玲,日本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及其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1期。
    [29]阚京华,曹俊,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新变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第3期。
    [30]孔敏,内部控制审计“合理保证”实现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年第27期。
    [31]雷英,吴建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研究[J],审计研究,2011年第1期。
    [32]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年第1期。
    [33]李明辉,张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之探讨——兼论我国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的制定[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34]李爽,吴溪,内部控制鉴证服务的若干争议与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5期。
    [35]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J],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36]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定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37]林钟高,徐虹,吴玉莲,交易成本与内部控制治理逻辑:基于信任与不确定性的组织内合作视角[J],财经研究,2009年第2期。
    [38]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39]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争论与选择[J],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40]刘明辉,何敬,内部控制鉴证的时点与时期之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8期。
    [41]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42]刘俊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审核抑或审计[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8期。
    [43]刘燕,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
    [44]骆良彬,王河流,基于AHP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模糊评价[J],审计研究,2008年第6期。
    [45]刘永刚,公司高管纷纷辞职,机构火速离场——创业板周年制痒[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1月第50期。
    [46]刘有贵,蒋年云,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年第1期。
    [47]马海群,评价学的开创与奠基之作——评《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J],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第4期。
    [48]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49]潘芹,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基于2009年我国A股公司数据[J],财会月刊,2011年第3期。
    [50]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1年第6期。
    [51]邱高松,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思维新探[J],财会通讯,2011年第4期。
    [52]邱高松,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第7期(上)。
    [53]裘宗舜,周洁,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与启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J],财会月刊,2009年第2期。
    [54]唐广宇,陈广垒,美国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第10期。
    [55]王翠琳,苏健,内部控制审计运行制度体系,监管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时代, 2011年第13期。
    [56]王光远,刘秋明,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年第2期。
    [57]王军只,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解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第8期。
    [58]王俊强,请给高管不辞职套现的理由[J],《董事会》,2010年11月。
    [59]汪寿成,刘明辉,内部控制鉴证变革:从审核到审计的革命[J],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1期。
    [60]吴秋生,内部控制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年第4期。
    [6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62]吴益兵,内部控制审计、价值相关性与资本成本[J],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63]威廉姆森,从选择到契约:作为治理结构的企业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3期。
    [64]谢晓燕,张韬,熊艳,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动因的理论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5]谢晓燕,张龙平,周媛,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文献回顾[J],财会月刊,2009年第12期。
    [66]谢志华,审计变迁的趋势:目标、主体和方法[J],审计研究,2008年第5期。
    [67]谢志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与整合[J],会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68]谢志华,内部控制:本质与结构,会计研究[J],2009年第12期。
    [69]徐政旦、朱荣恩,关于我国审计发展方向的思考[J],财会通讯,1992年第1期。
    [70]杨继飞,李吴,周海燕,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及启示[J],财会通讯,2009年第4期(上)。
    [7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72]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年第6期。
    [73]杨有红,李宇立,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与报告[J],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74]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10期。
    [75]叶青山,关于建立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双重独立审计机制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1年第2期。
    [76]张龙平,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制度基础审计是三个不同的概念[J],财会通讯,1992年第9期。
    [77]张龙平,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历史发展[J],财会月刊,2005年第3期
    [78]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研究[J],审计月刊,2009年第2期。
    [79]张龙平,陈作习,宋浩,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80]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研究(上)[J],审计月刊,2009年第3期。
    [81]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研究(下)[J],审计月刊,2009年第4期。
    [82]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历史回顾[J],审计月刊,2008年第9期。
    [83]张龙平,陈作习,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及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84]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分析(上)[J],审计月刊,2008年第12期。
    [85]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理论分析(下)[J],审计月刊,2009年第1期。
    [86]张龙平,朱锦余,关于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02年第2期。
    [87]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88]张翔,华尔街资本主义的“软预算约束”[J],读书,2004年第2期。
    [89]张影,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抑制会计舞弊的新举措——日本审计制度的考察[J],会计之友,2011年第3期(下)。
    [90]张艳,钟文胜,内部控制需要审计吗?[J],财会月刊,2011年第2期(上)。
    [91]张延民,试论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阶段性——兼及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概念的质疑[J],财会通讯,1992年第2期。
    [92]郑石桥,管理审计评价标准建立模式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第1期。
    [93]周晓雁,科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演技[J],情报科学,2009年第1期。
    [94]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95]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96]周曙光、陈丽蓉,内部控制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与政府监管[J],财会月刊,2011年第4期。
    [97]周树大,试论内部控制审计的性质[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1]王宏,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吴益兵,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谢晓燕,内部控制审计研究——构建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实现机制,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杨雄胜,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5]原国英,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吗?——基于2009年深市A股公司年报的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6]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7]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财政部科研所博士论文,2011年。
    [1]PCAOB.Auditing Standard No.2-An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2004.
    [2]PCAOB. Auditing Standard No.5-An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that is Integrated with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2007.
    [3]Bahin C. PCAOB Adopts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s for Auditors [J]. Community Banker, August 2004:46-48.
    [4]Brien 0 P. Reducing SOX Section 404 Compliance Costs:A Top-Down, Risk-Based Approach [J].The CPA Journal, July,2006:26-28.
    [5]Bryan H S, Lilien B S.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th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An Assessment of Section 404 of Sarbanes Oxley [J]. Working paper, Wake Forest University and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5.
    [6]Coffee C J. The Scarlet Letter:What happens after an adverse opinion on internal controls? [J].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dvisor, January/February 2004, Vol.13(1):1-6.
    [7]Doyle J, Ge W, McVay S.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September 2007 Vol. 44(1-2):193-223.
    [8]Deacon M. SEC Study on Sarbanes-Oxley Expected Soon, Small Business Affected, Orange County Business Journal, July 21,2008:36.
    [9]Ge W, McVay S.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 Accounting Horizons, forthcoming,2005.
    [10]Goldberg M D, Focus on High-risk Controls:The PCAOB's Auditing Standard No.5 enables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 to narrow the scope of testing for Sarbanes-Oxley compliance [J].Internal Auditor, December,2007:69-71.
    [11]Goldstein S M.PCAOB Issues Auditing Standard o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Bank Accounting & Finance, August 2004:33-37.
    [12]Griggs L L. Audits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What Do They Mean? [J] Insights, April 2004, Vol.18(4):2-11.
    [13]Heather M. Hermanson, 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 Accounting Horizons,2000, Vol.14 (3):325-341.
    [14]Koegel J.PCAOB's New Integrated Auditing Standard May Offer a Simpler Approach to Compliance[J]. Community Banker. Washington:Nov 2008. Vol.17.(11):60.
    [15]K. Raghunandan and D.V.Rama, Management reports after COSO[J]. Internal Auditor, Aug.1994:54-59.
    [16]Loebbecke K J, Zuber R G. Evaluating Internal Control [J].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80, Vol.149(2):49-56.
    [17]Leone J A. 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A discussion of Ashbaugh, Collins, and Kinney (2007) and Doyle, Ge, and McVay (2007)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February 2007, Vol.44:224-237.
    [18]Mautz K R, Mini L D.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and Audit Program Modification[J]. Accounting Review,1966, Vol.41(2):283-291.
    [19]Meservy D R, Bailey D A, Jr. and Johnson E P.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A Computational Model of the Review Process [J]. Auditing,1986, Vol.6(1):44-75.
    [20]Palfi C. Globalization:A Challenge for Internal Control and Audit in Banking System [J].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nference,1986.
    [21]Raghunandan K, Rama D.SOX Section 404 Material Weakness Disclosures and Audit Fees[J]. Auditing, May 2006, Vol.25(1):99-114.
    [22]Turpen A R. A Fresh Look at Walkthroughs:PCAOB's Auditing Standard No.2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 on an old audit procedure[J].Internal Auditor, Dec.2004:25-2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