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一些良莠不分的新事物、新观念强烈冲击着当代中学生。受其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表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出现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现象。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但德育的实效性并不高,这一问题已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中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传统的德育模式割裂德育与美育的联系,德育过程缺乏美育的参与是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从美育的角度入手,探讨“以美育人”的理论渊源,分析德育与美育的辩证关系,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并在坚持德育为主导,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以及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实现德育过程美育化的原则指导下,从实践上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建立“以美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增强师表美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其道德美感;建立美善相融的校园文化体系。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a series of dramatic changes has taken place in such fields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What's more, new things and new ideas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ll this has led to morality degrada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ough morality education has long been strengthened, it hasn't obtained desired result. The ineffectiveness of morality education, which has drawn educators' great attention, has various cause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morality education has cut morality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apart and that it has excluded aesthetic education. This thesis trac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alyzes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on this basis, suggests constructing the aesthetics-based mode of morality education. The thesis believes that morality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guideline and its effectiveness should be improved. Exert morality education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chieve the mod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orality education process. The final part of the thesis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actice the mode of morality education: build up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nhance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and strengthen the morality function of their conducts; enforce students'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ir sense of morality; help form school culture integrating good and beauty.
引文
(1) 邢元敏主编《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268页
    (2) 教育部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35
    (3) 教育部编:《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383页
    (4) 《马恩全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4页
    (5) 严仪著:《机遇与挑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6) 李范编:《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6页
    (7) 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1983年出版,第63页
    (8) 转引自王岗峰著:《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9) 陈村富著:《古希腊名著精要》,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3页
    (10)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4页
    (11) 转引自曹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39页
    (12) 转引自蒋海冰著:《美育学导论》,1990年版,第116页
    (13) 顾建华著:《美育新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3页
    (14) 席勒著:《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8页
    (15) 转引自仇春霖主编:《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14页
    
    
    (17) 《论语·泰伯》
    (18)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08页
    (19) 《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页
    (20) 孙世哲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210页
    (21) 李范主编:《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第41页
    (22) 同(21)第43页
    (23)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348页
    (24) 吴德刚著:《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25) 邢元敏 主编:《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58页
    (26) 马林娜著:《美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第61页
    (27) 韩东才著:《论美育的独特性及其对德育的辅助功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35
    (28) 顾建华著:《美育新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9页
    (29) 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30) 李范编:《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第87页
    (31) 韩东才著 《论美育的独特性及其对德育的辅助功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34页
    
    
    (32) 李国君著:《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思考》,《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2期第67页
    (33) 柳斌总主编:《素质教育全书·德育篇》,长城出版社出版,2000年10月第2版第1132页
    (34) 曲敬华著:《21世纪教师素质的几个要点》,《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21卷第2期,第62页
    (3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年6月第1版,第115至116页
    (36) 黎琳著:《论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第83页
    
    
    1、邢元敏主编,《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2、王岗峰著,《美育与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柳斌总主编,《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长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4、吴德刚编,《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教育部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6、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7、燕国材主编,《素质教育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8、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9、储培君等著,《德育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10、《湖南教育》编辑部编,《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11、席勒著,《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
    12、李范编,《苏霍姆林斯基论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13、杜卫著,《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14、周明星主编,《学校德育与美育工作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6、郭成、赵伶俐著,《美育心理学——让教与学充满美感和生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17、李伯黍、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8、章新建、杨春鼎编著,《学校美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19、蔡仪主编,《西方美学史概观》,漓江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20、顾建华主编,《美育新编》,北京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1、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22、叶昌奎著,《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3、姚全兴著,《中国现代美育思想述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4、孙世哲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5、曹廷华、许自强主编,《美学与美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2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年6月第1版
    27、李范主编,《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28、朱永康主编,《中外学校道德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29、崔相录等著,《素质教育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0、杨昔文著,《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第15卷第3期
    31、邓泽军著,《略论新世纪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挑战》,《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3月第13卷第1期
    
    
    32、疏仁华著,《新时期学校德育低效原因及高时效性对策探析》,《教育论坛》2002年第5
    33、吴指挥著,《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4、蒋海冰著,《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35、刘丽霞、王岗峰著,《重新认识美育的“独立价值”——当前学校美育状况调查的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6、陆道平著,《关于德育“应试教育”中德育缺失现象的思考》,《铁道师范学报》1998年4月第15
    37、檀传宝著,《论教育美育》,《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38、杨经铬著,《道德教育应重视以美辅德》,《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6月
    39、王景之著,《素质教育中教师的美育素质》,《教育探索》2000年第9期
    40、张敏著,《论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8月
    41、白万洲著,《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2、郭思乐著,《学校内部教育环境与学校形象设计研究》,《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