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起,我国现代工业已经走过了1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几代工业人的努力,今天我们正快步走向建设新型工业化社会的道路之上。但遗憾的是,那些曾经辉煌过、见证了国家现代化、工业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史进程的各具特色的工业遗址,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改造建设和工业布局调整,或在被蚕食、拆毁,或在被整体代替,正快速消失于我们的视野之中。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遗存,它们不是毫无用处的废弃物,也不是供人玩乐的古董。它作为工业文明的见证,伴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迁、历史演进与文化的传承。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地方,在接触、接受和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参杂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说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是和当地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演进、文化的传承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这种伴随着社会变迁而形成的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符号深刻的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保留这些符号,也就是保留了城市的历史、保留了城市的风格、保留了那些见证城市变化的回忆。
     武汉市雄踞中部,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工商业中心。持续、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武汉经济发展得到了推进,但是不可避免地使得大量珍贵工业遗产被拆除和废弃。
     本文通过对武汉工业发展脉络的分析以及对近现代工业遗产存量的详实调查,勾勒出一幅描写武汉工业遗产的现状图,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伴随着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工业化给人们带来的改变,同时印证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以提出几点关于武汉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Since the Q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Western modern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modern industry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more than 150 years of history. Experienced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new China,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industry people, and today we are going quickly to build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society. Unfortunately, those who have been brilliant to witness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from scratch, from small to larg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ites, along with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enewal and industrial layout adjustment, or be eroded, destroyed, or replaced by a whole,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from our sight.
     Industrial heritage is the remain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y are not useless waste, nor is it fun for people to antiques.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s a witness, along with the times, social change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y historical period, any place, in contact with, accept and carry ou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evitably mixed a distinct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said tha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a region and the local social changes, historical evolution, cultural heritage is closely Inseparable. Thus, the soci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as a symbolic response to a city of profound changes and social changes. To retain these symbols, which is to retain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retaining the style of the city, retaining the memory of those who witnessed the urban change.
     Wuhan commandeered the central experienc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new China,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of each st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have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enter. Sustained,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uhan, but inevitably bring a lot of valuable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been dismantled and abando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uhan contex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 industrial heritage of the stock of detailed investigation, sketched a description of Wuhan,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status map, and as a basis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 associated with industrialization to the people Changes brought about at the same time confirm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o make a few points on the recommendations of Wuhan Industrial Heritage.
引文
①高连海:《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以1949年以来的西安市为例》,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8页。
    ②王开泳、肖玲:《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
    ①刘伯英、李匡:《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建筑设计,2006年9月,第30页。
    ①.张毅衫、夏健:《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第21期.
    ①孙伟平,《于科学的社会价值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①向洪、张文贤、李开兴:《人口科学大辞典》,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第60页。
    ②(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①于翔:《上虞地区社会第三元结构变迁的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①徐鹏航:《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总税务司来文》,第143号,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页。
    ②资料来源:《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第一辑,第26-27页。《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第120页。
    ③《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第440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页。
    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页。
    ③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5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7页。
    ②陈真,《从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46页。
    ①《湖北全省实业志》,1920版,第57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0-11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6页。
    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7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9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29页。
    ①徐鹏航:《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2-33页。
    ③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3页。
    ①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8),第191页。
    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5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36页。
    ①转引自:《湖北省经济大事记》,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②转引自:《湖北省经济大事记》,湖北人民出版社,第204页。
    ①徐鹏航:《湖北工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2页。
    ①资料来源:《湖北省志·工业》及《湖北工业史》。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42页。
    ①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奋进四十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固定投资“九五”计划与四十六年资料》。
    ③湖北省统计局:1996年《湖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87页。
    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89页。
    ③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26页。
    ①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①齐奕、丁甲宇:《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①齐奕、丁甲宇:《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①TICCIH足一个旨在推进针对工业遗产保存、保护、调查研究、文献整理、工业遗产研究和诠释等方面工作的国际组织,也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产业遗产保护的专门顾问机构。
    ②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官方网站《下塔吉尔宪章》英文内容翻译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ail Heritage,http:/www.ticcih.org。
    ③资料来源: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笔者在资料的基础上有所修改和增加。
    ①资料来源:http://www.chinaembassy.org.pl/chn/zt/blgk/blzycsijd/t128864.htm
    ②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①任国岩:《巴黎雪铁龙公园及其社区改造规划介绍》,《国外城市规划》,2004年第五期,第97—99页。
    ①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①郝国文,林思祖,黄启堂:《艺术与生活——对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广东园林》,2008年第2期。
    ①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1年5月。
    ②俞孔坚、胡海波、李健宏:《水位多变情况下的亲水生态护岸设计——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中国园林》,2002年1月。
    ①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第128-134页。
    ①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工业志》,武汉大学出版社,第48、129、236页。
    1.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2.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陈旭麓等.汉冶萍公司(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陈旭麓等.汉冶萍公司(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5.陈旭麓等.汉冶萍公司(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7.湖北省档案馆.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湖北省档案馆.汉冶萍公司档案史料选编(下)[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9.刘名汉.汉冶萍公司志[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韩强.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
    11.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李侃.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6.关捷.日本对华侵略与殖民统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7.王方中.中国经济通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九卷.
    18.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美]费正清等,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许毅等.清代外债史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2.豆建民.中国公司制思想研究(1842-1996)[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王尔敏、吴伦霓霞.盛宣怀实业函电稿[M].香港:香港中文人学中国文化研究 所,1993年版.
    24.夏东元.盛宣怀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英]戴伦.J.蒂莫西,史蒂芬.W.博伊德,程尽能(主译).遗产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6.[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8年版.
    27.[美]凯文·林奇,林庆恰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8.[美]凯文·林奇,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9.[美]保罗·康纳顿,纳日毕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许钧译.现代性的五个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季斌、王立君、白锡塑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易惠莉、陈吉龙主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3.阎文华.汉冶萍厂矿的公司制研究(1908一1925)[D].硕士论文打印
    34.袁为鹏.盛宣怀与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之再布局[J].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04).
    35.袁为鹏.张之洞与湖北工业化的起始:汉阳铁厂“由粤移鄂”透视[J].载武汉大学学,2001(01)
    36.代鲁.清末汉阳铁厂的“招商承办”述析[J].清史研究,1994(03).
    37.代鲁.再析汉阳铁厂的“招商承办”[J].近代史研究,1995(04).
    38.代鲁.汉冶萍公司所借日债补论[J].历史研究,1983(04).
    39.代鲁.从汉冶萍公司与日本的经济交往看国家近代化的政治前提[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04).
    40.张国辉.论汉冶萍公司的创建、发展和结局[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02).
    41.汪熙.从汉冶萍公司看旧中国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J].复旦大学学报,1979(06).
    42.孙立田.民初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问题探析[J].历史教学,1998(03).
    43.赵葆惠.张之洞与汉阳铁厂[J].齐鲁学刊,1988(02).
    44.李海涛.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制度初探[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1).
    45.罗肇前.由官办向商办的转变—张之洞经济思想研究之一[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03).
    46.梁小民.张之洞与汉阳铁厂[J].商界,2007(02).
    47.夏冬.中国近代和现代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的得与失—汉阳铁厂和宝山钢铁总厂比较研究的启示[J].社会科学,1986(10).
    48.车维汉.论近代汉冶萍公司的衰败原因[J].辽宁大学学报,1990(01).
    49.车维汉.日本帝国主义侵掠汉冶萍公司述论[J].日本研究,1989年(02).
    50.尹承国.论汉冶萍公司经营失败的内在因素[J].当代财经,1984(02).
    51.杨华山.论南京临时政府期间汉冶萍“合办”风波[J].学术月刊,1998(11).
    52.李玉勤.晚清汉冶萍公司体制变迁研究[J].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5.
    53.田燕、李百浩.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研究[J].规划师,2008(04).
    54.于长英.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55.孙勇.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工业文脉的传承——以武汉锅炉厂为例[J].科教文汇,2008(26).
    56.邢怀滨,冉鸿燕,张德军.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7.齐奕、丁甲宇.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规划——2008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58.程倩、周均清.浅谈老旧工业厂房的改造[J].四川建筑,2007(01).
    59.李蕾蕾、DietrichSoyez.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J].人文地理,2003(06).
    60.刘会远、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J].现代城市研究,2004(08).
    61.刘会远、李蕾蕾.浅析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的人文内涵[J].世界地理研究,2008(01).
    62.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03).
    63.王宝恒.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06).
    64.李林、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4).
    65.李辉、周武忠.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评述[J].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1).
    66.阙为民.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67.冯立.关于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若干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2).
    68.吕舟.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价值观察—以江南造船厂与798厂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07(04).
    69.洪旗、陈静远.建国初期工业住区的保护与更新(一)—一种尚未充分重视的工业遗产[J].城市规划学刊,2009(07).
    70.洪旗、陈静远.建国初期工业住区的保护与更新(二)—武汉市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的动态保护途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09(07).
    71.方一兵、潜伟.汉阳铁厂与中国早期铁路建设—兼论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特征[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04).
    72.刘翔.工业遗产的认定及价值构成[J].滨州学院学报,2009(04).
    73.胡怡婷、严鹏.武汉近代工业遗产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7(07).
    74.董杰、高海.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及非物质成分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75.梁波.日本的产业遗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6.景峰.从亚太地区的视角看世界遗产的代表性[J].中国园林,2008(05).
    77.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06).
    78.郭艳文.东北工业化历史中的文化及其嬗变[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04).
    79.王丽、洪明强.“鞍山工业遗产”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80.靳小钊.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价值认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81.马燕、柏程豫、曹希强.河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刍议[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5).
    82.郑大伟、阮平南.城市文化遗产与文化元素的性质[J].学术论坛,2007(04).
    83.孙朝阳.浅谈工业遗产地的文化情景[J].山西建筑,2008(30).
    84.吴克捷.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历史地区的复兴—北京第二热电厂及其周边改造[J].北京规划建设,2007(02).
    85.袁正.工业文化及其传承困境[J].理论界,2008(09).
    86.Li Baihao,Zhu Jianhua,etc.One Cultural Route Span the Miilenary:Chinese Tea Road[C].ICOMOS 15th General Assembly and Scientific Symposium(volume 2).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5:973-984.
    87.PatY. From Tourism Attractions to Heritage Tourism[M].Hunt-ingdon:Elm Publications,1991.
    88.Alfrey J, Putnam T.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Managing resourcesand uses [M]. London:Routledge,1992.
    89.Binney M. Our Vanishing Heritage [M]. London:Arlington,1984.
    90.Aldous T. Britains industrial heritage seeks world status [J].HistoryToday,1999(5): 3-13.
    91.中国文物信息网,1ittp://www.ccrnews.com.cn/
    9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whc.unesco.org
    93.北京798艺术区,]http://www.798art.org/about.html
    94.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ittp://www.wenbao.net/
    95.世界文化遗产网http://www.wchol.com/
    9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www.cass.net.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