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品牌价值提升的设计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品牌价值与设计策略关系的分析与研究,综合国内外品牌管理理论,建构出品牌价值提升要素的理论模型。从中探究各价值要素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机理,揭示设计策略对品牌价值提升内在积极作用的规律。意在通过比较品牌在不同的类型、发展阶段、时代下品牌价值提升的侧重点,及相关的设计策略的关键点,审视当前品牌价值提升的设计策略的意义与作用。
     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女装品牌为例,对论及的理论加以应用实践与印证。研究通过分析、梳理、研究杭州女装品牌发展历程和当前制约因素,分析杭州女装品牌价值提升的动因,借鉴国外成熟品牌价值系统,以品牌战略设计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品牌价值的价值模型为框架研究杭州女装品牌的品牌价值体系。进而提出如何用设计的手段应对杭州女装品牌价值提升诉求的策略:(一)文化层面设计策略,包括品牌文化理念的形成、品牌文化语境的营造、品牌故事的阐述、以艺术名义的设计策略、品牌的艺术品味打造、从消费产品到消费艺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设计观的设计策略等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二)产品设计层面设计策略,包括设计信息管理、设计定位方面的设计策略、生活方式引导人群定位、价值认同引导消费者定位、情感化色彩定位、产品上市波段定位、体验设计与生活设计的策略、个性化细节设计的策略等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三)形象层面设计策略,包括打造品牌形象差异化的策略、建立品牌公益形象的策略、以营造情景化互动式终端形象的设计策略等相关方面的设计策略;(四)设计程序管理层面的策略,创建适合杭州女装品牌价值提升的设计策略的工作程序。本文力图为杭州女装品牌的价值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创新工具,同时在研究品牌价值提升方法论的基础上,思考设计应对的社会责任——创建对人类生活形态有贡献的产品。
     品牌的升级是当前杭州女装品牌的产业诉求与趋势,品牌升级,需要通过合适的设计策略将产品的功能性价值与非功能性的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战略性的研究,找到得当运行方式才能够得以实现。本文把设计策略作为品牌价值提升语境下的研究对象,作为一种创新的策略手段来应对杭州女装品牌价值在文化、产品、形象、设计程序方面提出的难题,并且建立一套文化、产品、形象、设计程序管理综合的设计策略体系。从而揭示消费者消费的不单单是一件物质商品,还享受了设计价值带来的品牌文化意蕴及品牌从低端粗放的物理性发展走向了高端精细的文化性发展的规律。本研究试图为杭州女装品牌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思路,同时也为中国女装品牌价值提升提供策略参考。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brand value and brand value factors, referring to brand value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stablishes suitable brand value models for female outf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value elements of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and analyzed role of design played in the brand value promoting. By comparing brand value promoting focuses of different types, stages and ages, and design strategies key points of different types, stage, and ages, the author tries to define the dimensions of brand value promoting design strategies. Then the author takes Hangzhou’s female outfit as a case study. Through analysis of female outfit brand development in Hangzhou and the current constraints, study of motivation of female outfit brand value promoting and then draw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mature brand value system from abro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brand design strategy management theories, taking the framework of brand value as brand value system to study female outfit brand in Hangzhou, the author finally proposed strategies for female outfit’s brand value promoting: 1) culture aspects of design strategies, including culture ideas’evolution,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ultural narrative forms, design on behalf of art, design on behalf of art– building artistic taste of a brand, changing from consuming a product to consuming art, people-oriented design concept, design for women, design for emotion and design for ways of living; 2) product aspects of design strategies, including des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of high-end design, experience design and life design, design for positioning, sub-strategy to guide people of different ways of life, Population stratification - Cluster Location Awareness, emotional positioning strategies; 3) image aspects of design strategies, including brand personality establishing - design differentiation, situational interactive terminal image, building public ecological brand -orientation - green design strategie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outfit brand value for Hangzhou, the design strategy of the brand value and the procedure of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In the future, these strategies can become value innovative tools for female outfit in Hangzhou and regarded as references in this field. Moreover, called to the goodwill-design products contributed to human life, thus appea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Upgrading of the current brand is the trends in Hangzhou female outfit industry. This thesis sees design as an innovative strategy.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brand value design strategy of culture, products, image of female outfit in Hangzhou, establishing a culture-products-image strategy, a Trinity system, to enhance the brand value of Hangzhou female outfit. Hence, the consumer not only consumes a physical commodity, but also enjoys the brand culture and the design. This makes the brands develop from the whole low-end of physical nature to the intensive high-end product. Hope this thesis will be th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of female outfit brand development in Hangzhou.
引文
3引自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文化艺术出版社,第7页。
    
    9引自徐连明《差异化表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10中产阶级在中国所代表的就是,所谓率先达到“小康”或者“亚小康”的阶层。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原先封建地主和归主的奢侈消费模式被转移到了新兴中产阶级群体中来,以此与社会下层相区别。法兰克福学派则从社会批判理论出发,以“异化”概念为基础,揭露资本主义文化商业化记忆统治集团的阴谋策略。
    14引自(法)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1年版第46页。
    
    15许平:《青山见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翟墨,《人类设计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关于“悠存设计”的概念是,以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观为宗旨,以人类的悠然共存、悠久共存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17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18杭间:《设计道》,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刘晓刚、王俊、顾雯著的《流程.决策.应变——服装设计方法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8月。
    20 The new lexicon-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989edition
    21赵平《服装品牌资产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22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3大卫.奥格威,英国人,被誉为“现代广告教皇”。在1948年在1纽约创办了奥美广告公司。
    
    25 Rokeach,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英>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蔡晓煦段瑶徐蓉蓉译,中信出版社,第76页。
    26引自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文化艺术出版社,第88页。
    27引自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28 Rajendra srivastava and allan D.Schooler,“brand equity:A Perspctive on it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MSI report 91-124(cambridge,MA: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199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李乃和吴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29 (英)彻纳东尼(Leslie De Chematony)和麦纳(Malcolm Mc-Donald),《创建强有力的品牌》,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30引自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49页。
    31引自许平《青山我见》设计的现代性,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32 Patrick Whitney:《战略设计策划导论》,《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论文集》,北京,2002年版,第27页
    33引自(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 ,李琦,刘樱,宫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34引自张文智《设计政策与设计策略在产品设计之应用》,《工业设计》,1998年版,第2~7页。
    35引自陈文印《策略性设计计划的观念架构》,载《工业设计》,1986(54)版,第48~52页。
    36引自《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刘瑞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98页。
    37引自刘瑞芬编著《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99页。
    39后文将具体谈到关于“品牌个性”的概念,在第5章。
    40引自(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 ,李琦,刘樱,宫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年版,第17页。肖恩.布莱尔(Sean Blair)的《创意精神(Spirit of Creation)》。
    41引自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71页。
    42引自(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43引自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44引自(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47引自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48引自(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52罗兰.巴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53斯科特.贝伯瑞,被誉为营销界的天才,星巴克就是其品牌最为成功的例子。
    55引自(法)米歇尔.舍瓦利娜,热拉尔德.马扎罗夫《奢侈品品牌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189页.。
    56理性主义来自改变权贵主义的设计立场,为平民阶层设计的理念,其设计作品大多简单实用、廉价缺乏人情味,忽视情感心理。
    57引自,(美)桑德拉.J.凯瑟、麦尔娜.B.加纳《美国成衣设计与市场营销完全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58 VALS的中文名称为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是英文values and survey的缩写,是美国的SRI国际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来的研究模型,是基于人口统计、价值观念、姿态和生活方式变量,对消费者进行广泛性的研究。
    59《Fashion Marketing Contemporary Issues》Tony Hines and Margaret Bruce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2007。
    61引自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编《设计的精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62引自(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著李琦,刘樱,宫力译《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64引自阿久津聪石田茂《文脉品牌》,韩中和译,2005年版第86页。
    65引自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2008年版第35页。
    66引自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2008年版第114页。
    67 (英)马克.唐盖特,陈婕译,《时尚品牌传奇》,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9页。
    68 (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著,李琦,刘樱,宫力译《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71《OPEN精致生活报告》2009.11,第180页。
    72绿色设计(Green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
    75 (日)苍井夏树著《创意东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76 (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著,李琦,刘樱,宫力译《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77引自《一种系统设计的方法》(英)约翰。克里斯托弗。琼斯(John Christopher Jones)《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许平、周博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8。
    
    78葛星、汪建斌、赵静编著《快胜-ZARA级速盈利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版。
    79葛星、汪建斌、赵静编著《快胜-ZARA级速盈利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版。
    80葛星、汪建斌、赵静编著《快胜-ZARA级速盈利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31页。
    81《服装品牌营销案例集》,蒋智威、万艳敏、顾彤宇、鲁成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6年版,P61。
    85里奇.W.格里芬《实用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9页。
    86杭间《设计道》,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1.许平:《青山见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杭间:《设计道》,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日)日久津聪、石田茂:《文脉品牌》,韩中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英)马克.唐盖特:《时尚品牌传奇》,陈婕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5.(法)米歇尔.舍瓦利娜热拉尔德.马扎罗夫:《奢侈品品牌管理》,卢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版。
    7.(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
    8.(日)隈研吾《负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9.赵平:《服装品牌资产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版。
    10.徐连明:《差异化表征:当代中国时尚杂志“书写白领”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
    11.翟墨:《人类设计思潮》,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2.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李劲:《情感化品牌设计》,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版。
    15.(英)保罗.斯图伯特:《品牌的力量》,尹英、宋振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16.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李乃、吴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英)莱斯利.德.彻纳东尼:《品牌制胜——从品牌展望到品牌评估》,东信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艾丽斯.m.泰伯特、蒂姆.卡尔金斯:《凯洛格品牌论》,刘凤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19.仓平:《营销策略》,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法)马克.蒂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腾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1.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2.腾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23.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5.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6.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朱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英)凯瑟琳.麦凯维詹莱茵.玛斯罗:《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28.许平、周博:《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29.(美)凯瑟琳.贝斯特(Best,K.):《美国设计管理高级教程》,Design Management,李琦、刘樱、宫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30.(美)桑德拉.J.凯瑟、麦尔娜.B.加纳:《美国成衣设计与市场营销完全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Fashion Marketing Contemporary Issues》Tony Hines and Margaret Bruce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2007
    32.李俊、王云仪主编《服装商品企划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版。
    33.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4.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6.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编委会:《创新+设计+管理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蒋智威、万艳敏、顾彤宇、鲁成:《服装品牌营销案例集》,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刘元风主编《设计与空间我们离世界服装品牌还有多远》,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39.刘晓刚、李峻、曹霄洁:《品牌服装运作》,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日)苍井夏树:《创意东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41.(美)道格拉斯.凯尔耐(Douglas Kellner):《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马修.赫利(Matthew Healey)《什么是品牌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43.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编《设计的精神》,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44.刘晓刚、何智明、李峻、曹霄洁:《品牌服装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5.(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46.高宣扬:《流行文化》,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47.葛星、汪建斌、赵静编:《快胜-ZARA级速盈利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尹定邦、陈汗青、邵宏:《设计的营销与管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49.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50.(美)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管理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