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合同诈骗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后规定的新罪名。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行为相当普遍,而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合同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的界定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研究合同诈骗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围绕合同诈骗罪在理论上存在争议的几个热点问题,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合同诈骗罪的概念、立法沿革、犯罪构成、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合同诈骗罪概述,通过介绍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及在我国的立法沿革,来了解立法者的价值取向,进而阐明本罪单独设立的目的及必要性,确立本文研究的前提。
     第二章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重点对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了阐述。客观方面,重点对本罪的“合同”的形式及范围、“财物”的范围、“数额较大”、“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认定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秩序的,这是判断本罪中的“合同”范围的根本标准,因此,本罪中的“合同”不应仅限于经济合同,有些非经济合同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合同”;此外,从证据的客观可见性和举证的难易程度来说,口头合同不应成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关于本罪“财物”的范围,笔者认为本罪的对象可以包括不动产;公民个人的财物,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侵犯对象;而违禁品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对“数额较大”的认定,笔者认为在合同诈骗罪的未完成形态中,应当以合同标的额或合同定金、预付款作为定罪数额;在合同诈骗罪的完成形态下,应以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直接损失额作为定罪数额,合同标的额则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主观方面,笔者认为本罪是目的型犯罪,而目的犯必然是直接故意,因此本罪不存在间接故意;此外,在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引文
[1] 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例》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 高铭喧,王作富主编:《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 陈兴良主编:《经济刑法学(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 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1997年修订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5] 刘家琛主编:《新刑法问题新罪名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6] 陈泽宪主编:《经济刑法新论》,群众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7] 张明楷主编:《刑法学》(下册),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8] 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9] 严军兴、肖胜喜主编:《新刑法释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10] 赵秉志主编:《疑难刑事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11] 徐武生著:《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12] 陈兴良主编:《罪名指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陈明华:《洗钱罪的认识及处罚》,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6期。
    [14] 康瑛:《以签订劳务合同为名骗取他人财物构成诈骗罪—石秋月诈骗案》,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2月30日。
    [15] 蔡刚毅:《析合同诈骗罪之合同》,载《刑法问题与争鸡》2001年第四辑。
    [16] 赵秉志、肖中华:《合同诈骗中的疑难问题》,正义网2002年8月13日。
    [17] 王家福、梁慧星主编:《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18] 许利飞:《析解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载《人民司法》2003年第7期
    [19] 丁伯婕硕士论文:《关于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的探讨》,2004年。
    [20] 喻美奇、陆晓伟:《利用口头合同诈骗如何定性》,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5期。
    [21] 金凯主编:《侵犯财产罪新论》,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22]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 周振想主编:《刑法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 周洪波,田凯主编:《破坏市场管理秩序犯罪司法适用》,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5] 赵秉志、于志刚:《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2期。
    [26] 欧阳涛等:《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 高明暄、王作富主编:《中国惩治经济犯罪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8] 赵秉志主编:《侵犯财产罪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9] 向朝阳、郑晓琴:《合同诈骗罪探析》,载《刑法问题与争鸣》第四辑,中国方正出版社。
    [30] 夏朝晖:《试论合同诈骗罪》,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31] 梁华仁、张先中:《略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
    [32] 黄华平:《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载《新刑法施行疑难问题研究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
    [33] 王晨:《诈骗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4] 吴巍等:《合同诈骗犯罪犯罪故意形式新论》,《国家检察官学院》2000年第4期。
    [35] 陈兴良:《金融犯罪论》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1995年论文。
    [36] 彭万林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7]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8] 齐章安,周少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界限分析》载《法律科学》1999。
    [39] 林文尘:《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的解释和认定》,《人民检察》2000年第2期。
    [40] 王昌学:《市场经济犯罪纵横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 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 陈兴良:《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载《刑事司法指南》,2000(1)。
    [43] 牛晓莉硕士论文:《论合同诈骗罪》,郑州大学,2001年。
    [44] 张莉莉硕士论文:《论诈骗罪的基本特征及构成界限》,载《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5] 张钟坚硕士论文:《论诈骗罪》,载《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6] 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 赵秉志主编:《金融诈骗罪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48] 邓又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与司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0] 李杨硕士论文:《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1] 吴振兴主编:《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52] 陈兴良主编:《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3] 吴险峰硕士论文:《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