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官僚制行政范式始于理性官僚制和政治行政二分法,通过古典行政原则的发挥,经由行政国和官僚制的合谋而构建。但随着工业社会步入后期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官僚制行政范式遭遇的反常日益加剧,酿成危机。从官僚制行政走向民主行政构成了一个主流的公共行政范式的转换,它立足于通过破解官僚制行政的民主困境,寻求重建公共行政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合法性。虽然民主行政兴起的直接动力是源于改革和救助官僚制这朵“恶之花”的需要,但就宏观背景而言,民主行政是在公共行政和民主交汇发展中产生。作为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连结的产物,民主行政既深化了民主的内在要求和外在形式,又提高了行政的公共性和正当性。
     以奥斯特罗姆为代表的民主行政理论和沃尔多及其后来者的民主行政理论构成了西方民主行政发展的主要流派。两者都是在官僚制行政范式危机下产生,但它们秉承不同的理性观念与理论模型,并对于新型民主模式和官僚制改革方案等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由此分道扬镳。奥斯特罗姆用公共选择理论建构起民主行政的理论大厦,他从接受古典时代政治理论家的相同假设开始,以效用最大化为分析工具,主张权威的分散以及官僚制的替代,通过理性选择的逻辑把民主行政推向极致。沃尔多是民主行政的又一代表,其理论被称为“沃尔多主义”并形成公共行政学的“沃尔多路径”。沃尔多、新公共行政、黑堡学派、新公共服务构成了这一派民主行政发展的清晰脉络。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公共利益的共识论模式,主张让公民回到公共行政的中心。公务人员应该从划桨者及掌舵者转向服务者,政府更要培养公民的参与和自治能力。
     民主行政应该从外部特征和本质内涵两方面进行理解,内外两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民主行政概念的立体概观。民主行政的表现特征是在行政的“返政治化”过程中和政治同构的背景下,参与性、责任性、代表性、回应性、制约性等民主价值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贯彻和实现。民主行政的本质内涵和民主政治运行的内在机理相关,它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中一种艰难的平衡关系,其前提是人民主权原则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贯彻,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代表和实现公共利益,而民主行政实现的关键在于民主和权威的平衡。
     民主行政的归宿点和着落点在于如何有效的和中国“本土”实践相联结。根据行政生态分析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面转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促进了民主行政的产生和发展,但也存在诸多负面因素阻碍了民主行政的实践和深化。因此,中国民主行政的发展应该走“增量”路径,并实现民主行政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均衡。在中国公共行政改革中,民主行政构成了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如果说改革开放后要建立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效率行政和理性行政,那么民主行政所体现的回应、责任、参与、服务、合作等成为本世纪我国政府改革的价值选项。从内容上讲,中国民主行政的发展战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的官僚系统和政府行政的民主化;二是自下而上的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有效参与以及民主监督;三是沟通两者的公共对话和民主协商;四是多中心合作治理。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and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 are two different paradigms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ield. The crux of the issue of anomalousness and crisis in the classical paradigm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es in the politics 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and the resultant separation of value and efficienc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Paradigmatic transition from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 to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the general trend.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advances the development o f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and attempt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value and efficiency. From the stance of the origin,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emocrac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which not only deepen the depth of democracy, but also enhance the legitimacy of the administration.
     Compared with all kinds of instrumental definition,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from inner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hat organization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 public affairs based on democratic values of accountability, transparency,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e, etc.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hat public interest was realized and represented by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full control of democratic politics. This definition includes all different mode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and embodies the balanced relationship among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premise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people's sovereignty in the area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rpose is designed to represent and realize the public interests. More importantly, the crux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re exists two main theorie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first is the public choice theory of Vincent Ostrom. The second is a serie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thoughts of Dwight Waldo,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Blacksburg Manifesto and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se various theorie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political thought. Vincent Ostrom built up 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by public choice which placed on the core of modern governance multicenter power system, autonomy of local government,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and various mechanisms of public service supply. Dwight Waldo is another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who created the Waldonian approach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of Robert Denhardt is regarded as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Denhardt suggests that bureaucracy should change its role from the steersman and rower to the server, and citizens shall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lthough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has not yet developed into a nature paradigm nowadays, it also inspired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hina.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must be combined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ecology, we should grasp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continuing to explore the form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sustainable path of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and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ystem,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is the internal logic of reform. Accountability, transparency, responsibility, cooperation and response embodied in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urn into the general value of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new century. For the future of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strategy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dministrative democratization. the second is authentic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supervision of citizen. The third is Public dialogue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The fourth is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multicenter.
引文
① Waldo, Dwight. 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vato, C.A.:Chadnler & Sharp Publishers, Inc,1980.
    ① 斯蒂尔曼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观点和案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页。
    ① Denhardt,Robert B. and Janet Vinzant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0, No.6,2000,pp.549-559.
    ① Waldo,Dwight."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6,No.1,1952,pp.81-103.
    ② Frederickson,George H.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0, No.2,1990,pp.228-237.
    ③ Yates, Douglas. Bureaucratic Democracy:the Search for Democracy and Efficiency in American Governm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④ Wamsley, G., Bacher, R. N., Goodsell, C. T., Kronenberg, P. S., Rohr, J. A., Stivers, C. M., White, O. F., and Wolf, J.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1990.
    ⑤ Brugue,Quim and Raquel Gallego. "A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Developments i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innovations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Vol.5 Issue 3,2003,pp.425-427.
    ⑥ Frederickson,George H.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50, No.2,1990, pp.245.
    ① Levine,Charles H., Guy B.Peters, Frank J.Thompson.Public administration:challenges, choices,consequences, Glenview,IL:Scott,Foresman/Little,BrownHigher Education,1990, pp.106-129.
    ② Waldo,Dwight.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New York:Ronald Press,1948,pp.96-99.
    ③ Gulick, Luther. "Politic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ew Deal",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Sep.,1933, pp.545-566.
    ④ White, Lenard D.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Macmillan,1948, pp.473-475.
    ③ 参看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第九章“统治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0-275页)。
    ① [美]奥斯本等著:《摒弃官僚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② Mark Bevir,Democratic Governance:Systems and Radical Perspectiv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6, No.3,2006,pp.426-436.
    ③ Tead,Ordway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1945, p.36.
    ① Thompson,James. Organizations in Action,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7,pp.6-14.
    ② Jun,Jong 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Albany: State of New York Press,2006.
    ③ Ibid.
    ④ Fox, Charles and Hugh Miller.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ousand Oaks, CA:Sage,1995,p.113.
    ⑤ Ibid.
    ⑥ cSwite O.C.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ousand Oaks, CA:Sage,1997,p.270.
    ① Ibid.
    ② Wamsley G., Bacher R. N., Goodsell C. T., Kronenberg P. S., Rohr J. A., Stivers C. M., White O. F., and Wolf J.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1990.
    ③ Denhardt,Robert B. and Janet Vinzant 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0, No.6,2000,pp.549-559.
    ① Elstub, Stephe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 8(3), 2010,pp.291-307.
    ② Bevir, Mark."Democratic Governance:Systems and Rad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66, Issue 3,2006,pp.426-436.
    ③ Kakabadse A. P., Kakabadse N. K. and Kouzmin A. "Reinventing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project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growing agenda for debat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3, Issue 1,January 2003,pp.44-60.
    ④ 经查询可知,最早研究民主行政的文献为丁煌教授的“周恩来民主行政思想初探”(载《求实》,1998年第5期)。
    ⑤ 其中期刊论文91篇,分别为:2013(2)、2012(5)、2011(4)、2010(5)、2009(10)、2008(10)、2007(13)、2006(10)、2005(6)、2004(5)、2003(5)、2002(5)、2001(4)、2000(4)、999(2)、1998(1):硕士学位论文13篇,分别为:2012(1)、2011(1)、2010(3)、2009(1)、2008(2)、2007(2)、2006(3)。
    ① 以下文献对民主行政的概念从管理、分权、法制、参与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如李延等:“论行政民主法制化”,载《前沿》,2005(12);张学军:“权力监督视野下的民主行政观点”,载《思想界》,2006(5);刘伟红等:“略论行政改革视野下的民主行政定位”,载《求实》,2003(11);白贵一:“论民主行政与社会伦理”,载《伦理导刊》,2010(1);赵长茂:“民主行政和政府效率”,载《瞭望》,2007(16);魏娜:“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3),等等。
    ① 国内已经有一些文献对民主行政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特征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如张国庆等著:《典范与良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金太军:“民主行政与责任行政”,载《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3);徐增辉:“民主行政浅析”,载《行政论坛》,2012(1);孔凡宏等:“民主行政的建构逻辑”,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王华:“从效率优位到民主行政”,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等等。
    ① 在民主行政研究中,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在如下文献中被简单运用,如杨骁等:“法治语境中的行政民主探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曹任何:“治理的行政民主理念”,载
    ① 以下文献对民主行政在中国发展和实践作了重点探讨,如卓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新途径”,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4);彭新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系统建构”,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4);陈刚:“中国民主行政发展的五大战略”,载《行政论坛》,2007(2);秦小鹏:“中国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2002年刊,等等。
    ① [意]乔万尼·萨托利著,冯克利等译:《民主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 [英]芬纳著,马百亮等译:《统治史》(卷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2页。
    ① 转引自[英]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② 虽然罗马城邦建立之初,参与管理的权利只限于行政长官和贵族,但经过平民的斗争后,广大平民也获得了参与权,公元前367年,平民首次担任了执政官,其他高级职位也向平民开放。
    ③ [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页。
    ④ [英]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① 参看[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② 同上。
    ③ 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96页。
    ④ 同上,第98页。
    ① [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8页。
    ① [德]施特劳斯等著:《政治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13页。
    ② [英]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193-195页。
    ① [美]本杰明·巴伯著,彭斌等译:《强势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① [美]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② [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页。
    ③ [美]罗伯特·达尔著,谭君久译:《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页。
    ① [比]亨利·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08页。
    ② 参看张康之等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6页。本章有关绝对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一些思考启发自张康之教授等人的若干论著。
    ① [美]列奥·施特劳斯等著:《政治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54页。
    ② [英]昆廷·斯金纳著,王加丰等译:《霍布斯哲学思想中的理性与修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③ [美]列奥·施特劳斯著,申冉译:《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南京:译林出版社,第10页。
    ① 参看张康之等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8页。
    ① 马啸原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② [美]伍德罗·威尔逊著:《国会政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页。
    ① [英]密尔著:《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②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等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① Galloway, George B.,"The Oper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Reorganization Act of 1946",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5,No.1,1951,pp.41-68
    ① 在1958年“戴高乐宪法”中,共和国总统仅位于第一章主权之后,而议会则被列为第四章,位于总统和政府之后。参看马啸原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
    ②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③ 同上。
    ① Waldo,Dwight,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ew,Vol.46,No.1,1952,pp.81-103.
    ② [美]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③ [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7页。
    ④ 同上,第5页。
    ① Waldo,Dwight. "Scope of the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James C. Charlesworth, ed. Theoi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cope, Objectives, And Methods. Philadelphia: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68,p.5.
    ② 这些比较著名的范式论有:在国外,尼古拉斯·亨利提出“作为政治学的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原则、作为管理学的公共行政、政治行政的二分、作为公共行政的公共行政”五范式论(尼古拉斯·亨利著,张听等译:《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提出官僚制范式和新公共管理范式(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罗伯特·戈伦比威斯基则认为公共行政范式分别是传统范式、社会—心理范式和人文—系统范式(Golembiewski,Robert.T.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Developing Discipline,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1977,pp.43-45)在国内,陈振明教授提出了官僚制范式、新公共行政范式和新公共管理范式(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转换”,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毛寿龙教授等提出官僚制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民主行政四种范式(毛寿龙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导言)。
    ① [美]弗雷德里克·泰勒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25页。
    ② [美]查尔斯·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③ Simon,Herbert A,"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No.1,1946,pp.53-67.
    ④ Simon,Herbert A., "A Comment on'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7,No.2.,1947,pp.201-223.
    ① Simon,Herbert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54,pp.39-40.
    ② 在传统的政治和行政二分视野中,公共决策被认为是属于政治领域的事务,行政的功能是执行政治家的决策。
    ③ [美]德怀特·沃尔多:《公共行政学之研究》,载斯蒂尔曼主编:《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④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53页。
    ① [美]德怀特·沃尔多:《公共行政学之研究》,载斯蒂尔曼主编:《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② [美]罗伯特·登哈特著,扶松茂等译:《公共组织理论》(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③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60页。
    ① [德]韦伯著,阎克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导论。
    ② [美]法默尔著,吴琼译:《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① [匈]乔治·卢卡奇著:《历史和阶级意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① [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2页。
    ② 同上,第70页。
    ③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70页。
    ④ Beverly, Hills. "Identifying facet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the empirical referents of discourse",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Sep.,1988.
    ① 很多学者仍然明确的把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范式,认为从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意味着范式转换或范式革命。本文认为新公共管理并非一种理论范式,更多的是一种实际的行政改革,是民主行政理论和其它形形色色理论的实际运用,新公共管理事实上包含了很多民主行政的理论和实践,如多中心的决策体制,权力的分散制衡,管辖权的重叠和政府规制的放松,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等等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民主面向。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8页。
    ① 本文区分了民主行政和行政民主的概念。组织人本主义属于民主行政的范畴,强调行政组织的民主,通过管理民主化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民主行政主张公共行政是民主价值的捍卫者和促进者,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代表和实现公共利益。
    ②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05页。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李梅译:《民主的意义和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②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13页。
    ① 同上,第35页。
    ① 同上,第9页。
    ① 同上,第3页。
    ② 同上,第64页。
    ③ 同上,第56页。
    ④ 同上,第76页。
    ① Frederickson, G., "How 1 Became a Waldonian".PA Times,2000,December转引自颜昌武:“沃尔多思想述评”载《公共管理研究》(第6卷),2008年。
    ② Waldo,Dwight."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6,No.1,1952,pp.81-103.
    ③ Ibid.
    ④ Ibid.
    ⑤ Ibid.
    ① Marini, F..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F. Marini(ed.) op. cit., 1971,pp.346-367.
    ②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丁煌等译:《新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① Marini, F.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edited by Frank Marini.San Francisco:Chandler,1971.
    ②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丁煌等译:《新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③ White,Jr., Orion F. "Administrative Adapt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in Frank Marini edited,Toward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 brook Perspective.New York: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1971,pp.73-79.
    ① La Porte, T. R.'The Recovery of Relevance in the Study of Public Organizations", in Frank Marini edited,Toward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 brook Perspective.New York: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1971,pp.17-47.
    ②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丁煌等译:《新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① Wamsley, G., Bacher, R. N., Goodsell, C. T.. Kronenberg, P. S., Rohr, J. A., Stivers, C. M., White,0. F., and Wolf, J.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1990.
    ① 参看余致力:“论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过程中的正当角色:黑堡宣言的内涵、定位与启示”,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报》第四期,第1-29页。
    ① [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7页。
    ① 同上,第95页。
    ① 参看[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 参看[美]登哈特著:《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二章:“思想传承:马克思、韦伯和弗洛伊德”。
    ② Denhardt,Robert B.,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Lawrence:The Regents of Kansa,1981.
    ③ [美]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页。
    ① [美]查尔斯·福克斯和休·米勒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李梅译:《民主的意义和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③ 同上,第8页。
    ④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7页。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李梅译:《民主的意义和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① [美]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② 同上,第37页。
    ③ Denhardt, Robert B.,"The Futur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An Interactive Journal,4,2,1999,pp.279-292.
    ① [美]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8-90页。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34页。
    ② 同上,第133页。
    ① [美]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7页。
    ② 同上,第48-55页。
    ① [澳]欧文·休斯著,张成福译:《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② 同上,第316页。
    ① Golembiewski."A Critique of'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and Its Supporting Ide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1, No.4,1977,pp.1488-1507.
    ①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等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① 详可参看[英]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59页。 学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① Waldo,Dwight."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6,No.1,1952,pp.81-103.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贝。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65页。
    ① [英]波兰尼著,冯钢等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② 赵成根著:《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③ 同上。
    ④ [美]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伟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 同上,第3页。
    ② [美]奥斯本等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 [美]查尔斯·福克斯和休·米勒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① Mosher, F. C.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erv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① Julia Dolan and David Rosenbloom《代表性官僚制》,胡辉华译,载《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
    ② 同上。
    ③ Meier,K.J.,Stewart,J.Jr. The Impact of 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ies:Educational Systems and Public Policies.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2(3),1992,pp.157-171.
    ① Julia Dolan and David Rosenbloom:《代表性官僚制》,胡辉华译,载《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
    ① Powell,G.Bingham, the Chain of Responsiveness,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pp.62-76.
    ① Dunn,Delmer D.,and Jerome S. Legge, "U.S. Local Government Managers and the Complexity of Responsibility and A ccountability in Democratic Governance",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Jr. 2000,11(1),pp.73-88.
    ① Romzek, Barbara S., and Patricia Ingraham. "Cross Pressures of Accountability:Initiative, Command, and Failure in the Ron Brown Plane Cras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0(3),2000,pp.240-253.
    ①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中译本序:第7页。
    ② 同上,第8页
    ③ 同上,第9页
    ④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① 郭道久著:《以社会制约权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7-140页。
    ① 参看[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165-172页。
    ①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等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① [英]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最新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 Wamsley, Gary; Robert Bacher; Charles Goodsell; Philip Kronenberg; John Rohr; Camilla Stivers; Orion White; and James Wolf.1990.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P.41.
    ③ Fox, Charles, and Hugh Miller.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p7
    ④ McSwite,O.C.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1997,p.276.
    ① 参看[美]弗雷德·里格斯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② 参看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序言。
    ③ 彭文贤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第15页。
    ①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① 俞可平著:《敬畏民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第210页。
    ② 秦晖著:《政治与企业之外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③ 参看陈乐民、史傅德著:《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①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② 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③ [德]乌尔里希·贝克著:《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④ 陆学艺等著:《社会蓝皮书》(2013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5页。
    ① 虽然这些事件继续保持着中小规模、经济利益取向、地方化等特点,但按照赵鼎新教授“结构、变迁、话语”的分析框架,目前固然由于缺乏大型的话语支持,这些集体抗争行为不至于转变成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但如果发展出现一定问题,各类社会矛盾就可能会整合,大型的反抗话语也可能由此形成。详可参阅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99页。
    ①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9页。
    ② 同上,第80页。
    ① [美]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14页。
    ①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0页。
    ① 彭文贤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第65页。
    ②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
    ③ 沈亚平、王骚编:《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6页。
    ① 参看资中筠著:《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
    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1页。
    ① [美]里格斯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5页。
    ① http://www.un.org/zh/aboutun/structure/undp/report.shtml
    ② 参看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5-137页。本章中有关增量改革的思想受到俞可平教授相关论著的启示。
    ①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2篇。
    ② [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远荣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43页。
    ① 参看吴永忱:“官僚制与中国公共行政变革”,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经济理论),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① 吴爱民等著:《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① 许超著:《新中国行政体制沿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① 李文钊著:《国家、市场与多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① 燕继荣:“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和定向”,载《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6期。
    ① [美]罗伯特·达尔著:《公共行政科学:三个问题》,载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①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① 刘俊杰:“当代中国权力制衡结构的完善与变革”,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② 朱磊:《转变政府职能:在“减法”中做“加法”》,《人民日报》,2013年7月17日。
    ① 朱立言等著:《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① 戴建华著:《行政决策的价值理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68页。
    ② [美]尼古拉斯·亨利著:《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5页。
    ③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①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公民参与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参与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当年把无产阶级直接参与管理的巴黎公社制度成为社会共和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宪法也对我国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公共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① [美]卡罗尔·帕特曼著,陈尧译: 《参与式民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① 李道平等著:《公共关系学》(第四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6页。
    ①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② 李强彬、廖业扬:“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理由、可能和路径”,载《求实》,2012年第8期。
    ① 张国清:“村民、公民和草根民主”,载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122页。
    ② 同上。
    ① 但在奥斯特罗姆之前,著名的朝圣山学社的波兰尼认为和单中心权威指挥的链条式的组织模式不同,多中心是各自独立的行为体,在特定的组织关系之下(由各种显性和潜在的规则、制度等构成),有序的追求自身利益而不相互冲突。奥斯特罗姆夫妇试图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将多中心引入公共治理领域,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理论。他认为多中心不仅是独立的行为体,更意味着多个决策中心的并列,因此多中心治理的规则意味着不存在一个全部垄断的终极权威,每个决策中心都具有专有权。(参看[美]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等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① 张振华:“印第安纳学派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实践”,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① 陈剩勇等:“温州民间商会:民主的价值与民主发展的困境”,载《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① 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等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2][美]安东尼·唐斯著,郭小聪等译:《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美]安东尼·唐斯著,姚洋等译:《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美]本杰明·巴伯著,彭斌等译:《强势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
    [5][英]波兰尼著,冯钢等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6][美]查尔斯·福克斯和休·米勒著:《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7][美]查尔斯·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9][美]达龙·阿塞莫格鲁等著,马春文译:《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起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戴建华著:《行政决策的价值理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
    [11][英]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等译:《官僚制》(第二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3][美]戴维·奥斯本和彼德·普拉斯特里克著,谭功荣等译:《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美]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5][美]戴维·罗森布鲁姆等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英]戴维·米勒等编,邓正来等译:《布菜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戴文标著:《公共经济学新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
    [19]丁煌著:《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范柏乃、蓝志勇著:《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1][英]芬纳著,马百亮等译:《统治史》(卷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美]弗兰克·古德诺著,王元译:《政治与行政:一个对政府的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23][美]弗雷德里克·泰勒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24][美]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等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5][美]戈登·塔洛克著:《官僚体制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6]郭道久著:《以社会制约权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德]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9][英]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
    [30]何颖著:《行政哲学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年。
    [31][比]亨利·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2][美]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伟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
    [33]胡伟著:《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4][英]吉登斯著,赵旭东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
    [35][英]吉登斯著,李惠斌等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6][美]杰弗瑞·布伦南、詹姆斯·布坎南著,冯克利等译:《宪政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7][美]卡罗尔·帕特曼著,陈尧译:《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美]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9]李军鹏著:《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重要问题解析》,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40]李图强著:《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41]李文钊著:《国家、市场与多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42][美]里格斯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43][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44][美]罗伯特·登哈特著,扶松茂等译:《公共组织理论》(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45][美]罗伯特·达尔著,谭君久译:《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6][美]罗伯特·达尔著,李柏光等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7][美]罗伯特·帕特南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8][美]罗伯特·默顿著,唐少杰等译:《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49][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远荣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0][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远荣译:《经济与社会》(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
    [51]马啸原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2][美]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等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
    [53]毛寿龙编:《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英]密尔著:《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55][英]密尔著:《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6][美]尼古拉斯··亨利著,张听等译:《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7][澳]欧文·休斯著,张成福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8]彭和平等译:《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选读》,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2年。
    [59]彭文贤著:《行政生态学》,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
    [60][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
    [61]乔耀章著:《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62][意]乔万尼·萨托利著,冯克利等译:《民主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3][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丁煌等译:《新公共行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64][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65]秦晖著:《政治与企业之外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66][美]施特劳斯等编:《政治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67][美]斯蒂尔曼著,李方等译:《公共行政学:观点和案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68][美]塔尔科特·帕森斯著,张明德等译:《社会行动的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69][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
    [70][美]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等译:《必要的张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1][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72][英]托马斯·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73]王沪宁著:《行政生态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74]王绍光著:《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
    [75]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李梅译:《民主的意义和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
    [77][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8][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9][德]乌尔里希·贝克著:《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80][美]伍德罗·威尔逊著:《国会政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81]吴爱民等著:《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
    [82]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83]应奇、刘训练主编:《共和的黄昏:自由主多、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
    [84][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85][英]休谟著,张若衡译:《休谟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86][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著,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 书馆,1980年。
    [87]于建嵘著:《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88]余逊达、徐斯勤主编:《民主、民主化与治理绩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89]余逊达、赵永茂主编:《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90]俞可平主编:《国家治理评估——中国与世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91]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2]俞可平著:《敬畏民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
    [93]俞可平著:《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4][美]约翰·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95][美]詹姆斯·布坎南著,平新乔译:《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
    [96]张钢著:《公共管理学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97]张国清著:《智慧与正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98]张国清著:《社会治理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
    [99]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0]张康之等著:《公共生活的发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01]张康之著:《公共管理伦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2]张康之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3]张乾友著:《公共行政的非正典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104]赵成根著:《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5]赵成根著:《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6]赵鼎新著:《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07][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8]朱立言等著:《政府组织适度规模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9]朱宪辰编:《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110]资中筠著:《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11]陈剩勇等:“温州民间商会:民主的价值与民主发展的困境”,载《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112]陈振明:“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转换”,载《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3]丁煌:“周恩来民主行政思想初探”,载《求实》,1998年第5期。
    [114]丁兆明:“建设民主行政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载《前沿》,2007年第2期。
    [115]巩建华:“中国传统官僚制的弊端解析——以韦伯现代官僚制为比较对象”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16]郭泽保、郭勇清:“公众满意度视域中的政府绩效评估”,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17]何增科:“中国治理评价体系框架初探”,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18]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载《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19]贾西津:“海峡两岸暨香港公民社会指数比较”,载《行政论坛》,2007年第6期。
    [120]解瑞卿、武婷婷:“论防控“社会燃烧”的宪政机理——以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为视角”,载《求实》,2011年第5期。
    [121]孔凡宏等:“民主行政的建构逻辑”,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22]蓝志勇、凯瑟琳·安德逊:“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观——一项经验研究” 载《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3期。
    [123]李军鹏:“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战略”,载《新视野》,2011年第3期。
    [124]李强彬、廖业扬:“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理由、可能和路径”,载《求实》,2012年第8期。
    [125]李延、杨建生:“论行政民主法制化”,载《前沿》,2005年第12期。
    [126]刘伟红、赖毛毛:“略论行政改革视野下的民主行政定位”,载《求实》,2003第11期。
    [127]刘俊杰:“当代中国权力制衡结构的完善与变革”, 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128]龙太江:“公共行政改革视野下的官僚行政与民主行政”,载《求索》,2001年第5期。
    [129]毛寿龙:“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30]彭新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系统建构”,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31]秦小鹏:“中国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年刊),2002年刊。
    [132]孙学玉、杜万松:“政治民主向行政民主拓展的逻辑与保障”,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33]王华:“从效率优位到民主行政”,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34]王锡锌:“当代行政的“民主赤字”及其克服”,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135]王颖:“透明政府构建:后现代会话理论的视野”,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136]魏娜:“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37]魏姝:“民主行政与行政民主--兼论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与困境”,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38]徐增辉:“民主行政浅析”,载《行政论坛》,2012年第1期。
    [139]颜昌武:“沃尔多思想述评”,载《公共管理研究》(第6卷),2008年。
    [140]燕继荣:“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和定向”,载《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6期。
    [141]杨骁、李清伟:“法治语境中的行政民主探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42]郁建兴、徐越倩:“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载《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
    [143]吴永忱:“官僚制与中国公共行政变革”,载《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144]张康之:“走向合作治理的历史进程”,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45]张振华:“印第安纳学派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实践”,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46]Argyris, Chris. "Some Limits of Rational Man Organization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3(3).1973, pp.36-58.
    [147]Argyris, Chris. Personality and Organization.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57.
    [148]Barnard, Chester. The Function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149]Bannink,Duco."Social Policy from Olson to Ostrom",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Jun., Vol.48 Issue 3,2014, pp.279-299.
    [150]Beverly, Hills. "Identifying facets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the empirical referents of discourse",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Sep.,1988, pp.121-145.
    [151]Bevir, Mark. "Democratic Governance:Systems and Radical Perspectiv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6, Issue 3,2006, pp.426-436.
    [152]Bevir, Mark. Democratic Governanc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153]Bevir, Mark; Rhodes, R.A.W. The State as Cultural Practi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54]Cayer,N. Joseph. Public Personnel in the United States(2d ed).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6.
    [155]Dahl, Robert A.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156]David Held,"Demorcacy:From City-State to a Cosmopolitan Order", in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
    [157]Denhardt,Robert B. and Janet Vinzant 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0, No.6,2000,pp.549-559.
    [158]Denhardt,Robert B.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Lawrence:The Regents of Kansa,1981.
    [159]Eikenberry,Angela M. and Jodie Drapal Kluver. "The Marketization of th Nonprofit Sector:Civil Society at Risk?", Public Administration itevzew,Vol.64,No.2,2004, pp.46-71.
    [160]Elstub, Stephen.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 8(3),2010, pp.291-307.
    [161]Farmer, D. J.The Langua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ureaucracy,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uscaloosa, Alabam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95.
    [162]Fox, Charles and Hugh Miller.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1995.
    [163]Frederickson, H. Georg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0(2),1990, pp.228-237.
    [164]Frederickson, H. George. "The Recovery of Civism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43(6),1982, pp.112-145.
    [165]Fulk,Janet.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6, No.5, Oct.,1993,pp.67-81.
    [166]Galloway, George B. "The Oper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Reorganization Act of 1946",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5,No.1,1951,pp.41-68
    [167]Golembiewski,Robert.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Developing Discipline. 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1977.
    [168]GolembiewskijRobert.T. Men, Management, and Moralit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7.
    [169]Goode, Erich and Nachman Ben-Yehuda. Moral Panics:Culture, Politics, and Social Construction.Oxford England:Blackwells,1994.
    [170]Ostrom,Elinor. Trust and reciprocity:Interdisciplinary lessons from experimental research.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3.
    [171]Ostrom, Vincent. Some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market choice, public choice,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 (3rd ed.)-New York:CRC Press,2007.
    [172]Held, Davi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73]Held, David.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
    [174]Henry, Nicholas. "Paradigm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5(4),1975, pp.378-386.
    [175]Hood, Christopher. The blame game:Spin, bureaucracy and self-preservation in government.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
    [176]Jun,Jong 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Albany:State of New York Press,2006.
    [177]Kakabadse A. P.;Kakabadse N. K.;Kouzmin A. "Reinventing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project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growing agenda for debat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3, Issue 1, Jan.,2003. pp.44-60.
    [178]Kelly, Janet M., "The Dilemma of the Unsatisfied Customer in a Market Mode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5,No.1, 2005,pp.211-225.
    [179]Lasker,Roz D. and Elisa S. Weiss. "Creating Partnership Synergy:The Critical Role of Community Stakeholders",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Administration, Vol.26, No.2,2003, pp.324-350.
    [180]Light, Paul. The New Public Servic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D.C.,1999.
    [181]Nancy, Roberts. Public Deliberation in an Age of Direct Citizen Participation",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34(4),2004, pp.315-53.
    [182]McSwite O.C. Legitima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ousand Oaks, CA:Sage, 1997.
    [183]Pollitt,Christopher and Geert Bouckaert. Public Management Reform:A Comparative Analysis (3rd 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84]Powell. Bingham, "the Chain of Responsiveness",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
    [185]Raadschelders,Jos C. 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government.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186]Randy K. Dillion and Gloria J. Galanes, "Public dialogue:communication theory as public affairs priax",the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25(6),2002, pp.423-450.
    [187]Redford, Emmette.S. Democracy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188]Rhodes,R.A.W. "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Political Studies, No.44,1996, pp.214-130.
    [189]Rommel,Christiaens. "Beyond the Paradigm Clash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ve Theory Praxis,28(4),2006, pp.90-112.
    [190]Rosenbloom David H.; O'Leary Rosemary; Chanin Joshua.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3rd ed.), New York:CRC Press,2010.
    [191]Schneider, Anne and Helen Ingram.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7, No.2, Jun.,1993, pp.301-312.
    [192]Schubert, Glendon. The Public Interest:A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a Political Concept. Glencoe, IL:Free Press,1960.
    [193]Simon, Herbert A.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2d ed.). New York:Free Press, 1957.
    [194]Simon, Herbert A. "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6, No.l,1946, pp.53-67.
    [195]Stivers,Camilla. "The Public Agency as Polis:Active Citizenship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2(1),1990, pp.86-105.
    [196]Tead,Ordway.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Association Press,1945.
    [197]Terry, Newell; Reeher Grant; Ronayne Peter. The Trusted Leader: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s That Make Government Work (2rd ed.). Washington, D.C.:CQ Press,2012.
    [198]Waldo, Dwight. The Enterpris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ovato, C.A.: Chadnler & Sharp Publishers Inc.,1980.
    [199]Waldo,Dwight, "Development of Theory of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46,No.1,1952, pp.81-103.
    [200]Waldo,Dwight.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New York:Ronald Press,1948.
    [201]Wamsley, G..;Bacher, R. N.;Goodsell, C. T.;Kronenberg, P.S.;Rohr, J.A.;Stivers, C.;M.,White, O. F.;Wolf, J.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1990.
    [202]Marini Frank. Toward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 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1971.
    [203]Yates, Douglas. Bureaucratic Democracy:the Search for Democracy and Efficiency in American Govern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