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净明道信仰及其性灵诗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屠隆(1543—1605)字长卿,又字纬真,宁波鄞县人,晚明著名文学家,创作有诗歌、小品文、戏曲等,成就颇高,在当时与后世影响很大。
     本文重点考察屠隆净明道信仰及其性灵诗论之间的关系。第一章考述成长环境及道家、道教文学对屠隆的影响。屠隆个性落拓自由,对老、庄任化自然的思想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道教文学中的优秀篇章也吸引着屠隆钻研,他的诗文创作中有很浓厚的道教因素掺入。由屠隆自己提供的他所喜欢的道教“异书”的目录,考证出这些道经主要为古灵宝经和古上清经,属旧三山符箓派中的两派。而对元明后渐统道宗的全真、正一两派的经书不曾提及,却提及了新符箓派净明道的几本道经,而净明道理论吸引旧符箓派理论最多的也即是灵宝和上清两派。
     第二章梳理屠隆在为青浦令期间经历昙阳子升化一事前后的思想变化。屠隆在个人怀抱不得伸展寄托于山水及道教玄想之时,由王世贞引荐而礼拜昙阳。昙阳子的升化与王锡爵、王世贞等清流派对抗张居正专权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屠隆与清流派关系甚密,政治倾向上强烈反对张居正擅权,在宗教需求与政治倾向的双重作用下,屠隆亲历了昙阳子升化事件,讴歌昙阳升入仙界。但在昙阳升化后,却作诗流露悼亡之意,并将昙阳升化归之为灵魂成仙,从肉体成仙的向往转向灵魂成仙的实践。
     第三章论述遭谗被罢对屠隆的影响。被罢后他一意修炼道教,交接道人,他在道教修炼由凡入圣、心性净明即可成仙的理想中,追求想像中的自由和尊严。由于对冤屈的难以释怀和当时社会的堕落气氛,他尤其注重于道教的善恶果报说,将道教的“天神”想像为一种完美约束制度的执行者,既高效公正,又带有人的情识,这种监察制度以人的忠孝与否为评判标准,而不执着于人的细行小节。
     第四章考证屠隆净明道信仰的表现,以及他对净明忠孝的实践与心性论的创造性理解。从他的人生经历与社会改革的愿望来看,他对净明忠孝的实践与净明心性的实践是希望在理学与心学之间找到调和的平衡点,既强调主体心性的自由与尊严,又在行为与信仰上尊重“天”的权威,即人要在合于“生”的大前提下展开实践。
     第五章比较屠隆性灵诗论与袁宏道性灵论的异同。他们同样重视主体的能动与自由,反对模拟复古。但屠隆受道教心性论的影响,将诗歌的完美形式看成是从主体精神出发的、对永恒的“天道”精神的理解与传承,诗歌法度是包括个人才情、学养、道德精神等诸种因素的内心修炼,是“凝神”,反对诗歌过分世俗化,是一种从个体出发,而非唯个体性的诗歌理论。
Tulong (1543-1605), once had another name Changqing, which was later changed into Weizhe. Who was bone in Ningbo Yinxian, created a lot of poetries, essays, dramas, have reached a very high achievements, his literature and works inaugurated new trends which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est environment and the literature of Taoism, Taoist on the impact of Tulong. Because of the seaside growth, he has fond of personality freedom, and he makes big interesting in the Laozhi’s and Zhuangzhi’s theories. There is a natural sense of intimacy towards Taoist literature outstanding chapter also attracted Tulong study, and his literary creations also have a strong Taoist Factors. From an essay named by“my favorite books”of Tulong’s collected works, we could find that Tulong’s most favorite Taoist cla -ssics was belong to the ancient factions Of Shang-qing and ling-bao. Except this, was the new Fulu Taoist faction of Jing-ming, which its theories absorption a lot or the two factions mentioned form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he never Mentioned the chuang-zhen and zheng-yi’s works, which two factions had been the controlled all the Taoist factions from the Yuan Dynasty.
     Chapter II carding T’anYang-tzu’s immortality has impact Of Tulong. The believe of T’anYang-tzu’s became immortality Was closed relation with the opposition party anti zhangjuzhe. But later reflections on the meaning of life, Tulong insist that the immortal soul believe was right but not the physically immortal.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about the recall because of the rumors has impacted in Tulong. There’s no dignity and freedom in the normal society, so he tried find in the Taoist belief. He imagined the fairies as the fair, and highly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etic justice, meanwhile, they were humane.
     The forth chapter talks about his belief of Jing-ming. He believe that“ren-dao is the ladder of xian-doa”, a people only cherishing his country and all the people, he will ascend to heaven. He tried balanced the ten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Zhuxi’s Neo-Confucianism and Yangming’s intuitive theory.
     The fifth chapter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xingling poetic theory’s between poets
     Tulong and Yuanghongdao. They also cherish the importance to the main dynamic and freedom, oppose simulation retro. But by the Daoist concentric, Tulong will be the perfect form of poetry as a departure from the main spirit of the eternal "Heaven" in the spirit of understanding and memory, poetry, including personal conviction seems unclear, school support, and moral and spiritual, etc. mentioned factors in the hearts practice, and the poetry secularization,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individual, not only of the individual poetry theory.
引文
① 王世贞评价屠隆“如李青莲,疑其仙去不死”(《续稿》卷一百六十《屠长卿诗后》),江盈科称赞:“先生神机流动,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似乎不假于我,而纯任乎天。此之境界,古惟太白,今惟先生,两而一焉,夫宁独先生能哉!”(《雪涛阁集》)卷一《祭屠孺人》),王夫之评道:“生来自带侠气、逸气,以学青莲即得。”(《明诗评选》,《船山全书》第十四册 1209 页)
    ① 黄宗羲曾说:“甬上古文词自余君房、屠长卿而学者之论亡矣……数十年甬上之风大抵如此。”(《南雷文定》卷一《高元发三稿类存序》)
    ② (清)王弘撰,何本方点校《山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8 页。
    ③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④ 成复旺、黄保真《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 1987 年版 138—140 页。
     ① 陈文新《明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1—192 页。
    ① 见杨廷福、杨同甫编《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452 页。
    ② 语见屠隆《栖真馆集》卷十《羼提垒稿叙》,续修四库本。
    ③ 《洞天福地记》,《道藏》本。
    ④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⑤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四《与方众甫》,四库存目本。
    ⑥ 屠隆《由拳集》卷十四《与冯开之》,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卷一《逍遥子赋》,四库存目本。
    ② 《老子》第十五章。
    ③ 《康熙鄞县志》,卷十七,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④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与王太初、田叔二道友》,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由拳集》卷二十四,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栖真馆集》卷七《游白岳呈丁元父使君、汪伯玉司马》,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 屠隆《白榆集》卷六《寄余相国四首》,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卷二《山中吟》,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由拳集》卷四《远游》,四库存目本。
    ③ 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96 页。
    ① 《弘明集》卷八。
    ② 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重庆:商务印书馆,1940 年,第 31 页。
    ③ 《明史》卷九十六。
    ① 《正统道藏》刊成于正统十年(1445 年)。
    ② 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年,第 249 页。
    ③ 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年,第 132 页。
    ④ 参见黄小石《净明道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净明道书的造作》,成都:巴蜀书社,1999 年,第 58—65 页。
    ① 参见张泽洪《净明道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以道派关系史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第 47—58 页。
    ②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765 页。
    
    ①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十八《昙阳大师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十八《昙阳大师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十八《昙阳大师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徐朔方《屠隆年谱》,《晚明曲家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年,第 310 页。
    ③ 《明史》卷二一三。
    ④ 申时行《文肃公墓志铭》,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文草》卷十四,四库存目本。
    ⑤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二百一《喻邦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593 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郊居遗稿》十卷提要
    ③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第 364 页。
    
    ① 吴元炳《光绪青浦县志序》,《光绪青浦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② 屠隆《由拳集》卷十五,《与高升伯》,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由拳集》卷十五,《与冯开之四首》,四库存目本。
    ④ 见屠隆《由拳集》卷十五,《奉徐少师》,四库存目本。
    ⑤ 屠隆《由拳集》卷十六,四库存目本。
    ⑥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六,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由拳集》卷十五,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由拳集》卷十五,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白榆集》卷一,四库存目本。
    ④ 见《由拳集》卷二《十贤赞》,四库存目本。
    ⑤ 《白榆集》文集卷十四《与胡从治开府》,四库存目本。
    ⑥ 屠隆《由拳集》卷四,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卷一,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卷一《寄答汪长文》,四库存目本。
    ② 《康熙嘉兴县志》卷七,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① 屠隆《由拳集》卷十四,《与王元美》,四库存目本。
    ② 《白榆集》文集卷六《再与元美先生》,四库存目本。
    ③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六“昙阳子”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第 259 页。
     ① 屠隆《白榆集》卷八《恭送昙阳大师十九首》,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七《藿语》,四库存目本。
    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假昙阳》,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593 页。
    ①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十八《昙阳大师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参见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七十八《昙阳大师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三《假昙阳》,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593 页。
    ④ (英)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年,第 607 页。
     ① 屠隆《白榆集》卷五《和辰玉感大师楼前盆荷之作》,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六《与田叔》,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六《与沈君典》,四库存目本。
    ① 《明史》卷二八八。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二《答詹君》,四库存目本。
    ③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441 页。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四《与胡从治开府》,四库存目本。
    ② 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 255 页。
    ③ [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汉文帝》(十三):“后世戮辱大臣”条,《船山全书》第十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 年,第 106 页。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七《与杨伯翼》,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六《与管登之》,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三《与王元驭阁老》,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四《报元美先生》,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鸿苞》卷三十 《灵光》,四库存目本。
    ④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二,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四库存目本。
    ① 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年,第 73 页。
    ②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 103 页。
    ③ 参见沈懋学《郊居遗稿》卷六《与王龙溪先生》、《与王龙翁》二文,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昙花记》第四十五出《凶鬼自叹》,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十一册。
    ② 屠隆《鸿苞》卷二十三、卷二十六《知命篇》,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鸿苞》卷二十六《知命篇》下,四库存目本。
     ①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昙花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645 页。
    
    ① 屠隆《彩毫记》,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五册。
    ② 屠隆《昙花记》第四十七出《木侯夜巡》,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十一册。
    ① 屠隆《昙花记》第四十五出《凶鬼自叹》,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十一册
    ② 田同旭《以传奇阐佛理,采史料为戏曲——论屠隆的〈昙花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 年第 2 期,第 53 页。
    ③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06 页。
    ①(日)秋月观暎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174 页。
    ②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568 页。
    ① 《净明忠孝全书序》,《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二十四册,第621页。
    ② 秋月观暎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91 页。
    ③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九《与胡从治开府》,四库存目本。
    ④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十四册,第645 页。
    ② 秋月观暎著,丁培仁译《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75 页。
    ① 冯梦桢《快雪堂集》卷四十一《答达观师》,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羼提垒稿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 817 页。
    ④ 张泽洪《净明道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以道派关系史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58 页。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十四册,第 645 页。
    ②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度世》,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二十九《佛道二藏》,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昙花记》第七出《仙佛同途》,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十一册。
    ① 屠隆《昙花记》第四十一出《真君驱邪》,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第十一册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七,四库存目本。
    ③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十四册,第 647 页。
    ④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与汪司马论三教》,四库存目本。
    ⑤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二十四册,第 636 页。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九《与李观察》,四库存目本。
    ② 见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95—296 页。
    ③ 黄小石《净明道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 年,第 76 页。
    ④ 详见屠隆《昙花记》第四十一出《真君驱邪》,毛晋编《六十种曲》第 11 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
    ⑤ 详见《净明忠孝全书》卷一《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第二十四册,第 623—626 页。
    ① 见《净明忠孝全书》卷一《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二十四册,第 625 页。
    ② 《净明忠孝全书》卷一《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传》,《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二十四册,第 624 页。
    ③ 屠隆《由拳集》卷十七《与元美先生》,四库存目本。
    ④ 见屠隆《由拳集》卷九《闻元美先生有奇遇诗以讯之》,四库存目本。
    ⑤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六《与王元美司马》,续修四库本。
    ①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三《与龙伯贞》:某籍先生宠灵,得遇聂师。聂师亲授大道于上真,业已结胎成神,了玉液炼己之事,所未究竟者,金液还丹尔……聂师以岁暮思归,遂已新都之行,于此月十八西矣,与某盘桓二十余日。冯开之闻而亦恳列门下,共订烟霞之盟。续修四库本。
    ② 屠隆《栖真馆集》卷三《赠李海鸥先生歌》,续修四库本。
    ③ 屠隆《栖真馆集》卷八,续修四库本。
    ①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六《答陈仲醇道兄》,续修四库本。
    ②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二十四册,第 614 页。
    ③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9 页。
    ④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下,《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09 页。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8 页。
    ②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9 页
    ③ 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209 页。
    ④ 屠隆《鸿苞》卷七《藿语》上,四库存目本。
    ⑤ 屠隆《鸿苞》卷五,四库存目本。
    ① 见屠隆《由拳集》卷十八《修颍上县东门河堤碑记》,四库存目本。
    ② 《光绪青浦县志》卷十四《职官·名宦传》,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③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十四,四库存目本。
    ④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6 页。
    ⑤ 屠隆《鸿苞》卷三十六《阴阳太极》,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6 页。
    ② 屠隆《鸿苞》卷三十六《阴阳太极》,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鸿苞》卷三十八《实修实证》,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四《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0 页。
    ②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14 页。
    ③ 见《康熙鄞县志》卷二十四,中国地方志集成本,第 854 页。
    ④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贺鼎昭救荒议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⑤ 参见屠隆《鸿苞》卷六,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四,《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0 页。
    ② 屠隆《鸿苞》卷三十七《求真师》,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7 页。
    ② 《净明忠孝全书》卷四《玉真先生语录外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3 页。
    ③ 屠隆《鸿苞》卷三十八《真谛》,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三教一道》,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鸿苞》卷三十六,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5 页。
    ② 《净明忠孝全书》卷六《中黄先生问答》,《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8 页。
    ③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6 页。
    ① 屠隆《鸿苞》卷三十五《养神》,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鸿苞》卷七,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鸿苞》卷二十一《清秽》,四库存目本。
    ④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6 页。
    ⑤ 屠隆《鸿苞》卷七《清议》,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5 页。
    ② 屠隆《鸿苞》卷二十八《离境修行》,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九《与赵汝师太守》,四库存目本。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24 页。
    ② 屠隆《鸿苞》卷三十六《灵光》,四库存目本。
    ③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92 页。
    ④ 屠隆《鸿苞》卷十四《詹炎》下,四库存目本。
    ⑤ 屠隆《鸿苞》卷十四《詹炎》下,四库存目本。
    ① 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2 页。
    ②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 28 页。
    ③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 124 页。
    ④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第 42 页。
    
    ①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中庸》,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鸿苞》卷三十八《借假修真》,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一《刘鲁桥先生文集序》,四库存目本。
    
    ① 查清华《格调论的思维模式》,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4(6),第 84 页。
    ② 徐祯卿《谈艺录》
    ③ 查清华《明代七子派对才情与格调关系的思考》,上海:《学术月刊》,2000(9),第 57 页。
    ④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二《抱桐集序》,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一《皇明名公藻翰序》,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鸿苞》卷十七《论诗文》,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鸿苞》卷十七《论诗文》,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由拳集》卷十二《旧集自叙》,四库存目本。
     ① 《净明忠孝全书》卷三《玉真先生语录内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35 页。
    ① 屠隆《鸿苞》卷十八《诗文》,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一《皇明名公藻翰序》,四库存目本。
    ③ 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88页。
    ① 李贽《童心说》
    ② 屠隆《由拳集》卷十二《旧集自叙》,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十四《詹炎》下,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鸿苞》卷十七《论诗文》,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二《范太仆集序》,四库存目本。
    ② 谈蓓芳《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一个侧面——从屠隆到竟陵派》,上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第 49 页。
    ③ 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叙小修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87页。
    ④ 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十一《西京稿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1485 页。
    ① 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叙陈正甫会心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63 页。
    ②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三《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四库存目本。
    ③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一《梅妆馆七生社草叙》,续修四库全书本。
    ④ 屠隆《鸿苞》卷十七《论诗文》,四库存目本。
    ⑤ 屠隆《鸿苞》卷二十七《三教一道》,四库存目本。
    ① 屠隆《鸿苞》卷三十八《真谛》,四库存目本。
    ② 屠隆《栖真馆集》卷十一《王士筠心草小叙》,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 屠隆《鸿苞》卷三十四《服食丹》,四库存目本。
    ④ 《净明忠孝全书》卷五《玉真先生语录别集》,《道藏》第二十四册,第 647 页。
     ① 屠隆《白榆集》文集卷一《贝叶斋稿序》,四库存目本。
    明史 张廷玉等撰 中华书局校点本
    同治颍上县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丛书版
    康熙鄞县志 《中国地方志集成》丛书版
    康熙青浦县志 康熙乙酉年刻本
    甬上屠氏年谱 民国八年既勤堂活字本
    道藏 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道藏分类解题 朱越利著 华夏出版社 1996 年版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杨廷福、杨同甫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皇明诗选 陈子龙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由拳集 屠隆撰 《四库存目丛书》冯梦祯万历刻本
    白榆集 屠隆撰 《四库存目丛书》明万历龚尧惠刻本
    栖真馆集 屠隆撰 《四库存目丛书》明万历十八年吕氏栖真 馆刻本
    鸿苞集 屠隆撰 《四库存目丛书》明万历三十八年茅元仪 刻本
    娑罗馆清言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
    娑罗馆逸稿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
    冥寥子游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宝颜堂秘笈本排印
    考槃余事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龙威秘书本排印
    游具雅编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学海类编本排印
    文具雅编 屠隆撰 《丛书集成初编》据学海类编本排印
    昙花记 屠隆撰 《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年版
    彩毫记 屠隆撰 《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年版
    修文记 屠隆撰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空同集 李梦阳撰 《四库全书》本
    何大复先生集 何景明撰 清咸丰三年重刊本
    弇州四部稿、续稿 王世贞撰 《四库全书》本
    少室山房集 胡应麟撰 《四库全书》本
    愿学集 邹元标撰 《四库全书》本
    太函集 汪道昆撰 黄山书社 2004 年版
    丰对楼诗选 沈嘉则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快雪堂集 冯梦祯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郊居遗稿 沈懋学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王奉常集 王世懋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调象庵稿 邹迪光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王文肃公全集 王锡爵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宗伯集 孙继皋撰 《四库全书》本
    汤显祖全集 汤显祖撰,徐朔方笺校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袁宏道集笺校 袁宏道撰,钱伯城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
    珂雪斋集 袁中道撰,钱伯城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续问辨牍 管志道撰 《四库存目丛书》本
    憨山老人梦游集 德清撰 《续修四库全书》本
    紫柏老人集 真可撰 《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莲池大师全集 袾宏撰 台南和裕出版社 1999 年版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船山全书 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 1988 年版
    居士传 彭绍升撰 《续修四库全书》本
    万历野获编 沈德符撰 中华书局 1959 年版
    山志 王弘撰,何本方点校 中华书局 1999 年版
    海日楼札丛 沈曾植撰,钱仲联辑 中华书局 1962 年版
    列朝诗集小传 钱谦益撰 康熙三十七年黄氏诵芬堂刻本
    明诗纪事 陈田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诗薮 胡应麟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晚明思想史论 嵇文甫著 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版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孟汎森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晚明思潮 龚鹏程著 商务印书馆
    心体与性体 牟宗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 杨国荣著 上海三联 1990 年版
    熊十力 道教史 许地山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道教史 任继愈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孔令宏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年版
    道教与中国文化 葛兆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净明道研究 黄小石著 巴蜀书社 1999 年版
    《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 郭 武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年版
    中国诗学思想史 萧华荣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诗学史·明代卷 朱易安著 鹭江出版社 2002 年版
    道教文学史 詹石窗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 年版
    古诗考索 程千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诗苑仙踪——诗歌与神仙信仰 孙昌武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明代文学批评史 袁震宇、刘明今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年版
    中国江浙地区十四至十七 陈建华著 学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廖可斌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 饶龙隼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明代诗文的演变 陈书录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明代唐诗接受史 查清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
    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 周明初著 东方出版社区 1997 年版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左东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 周 群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年版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 罗宗强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晚明诗歌研究 李圣华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贞 孙学堂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版
    晚明小品研究 吴承学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小品高潮与晚明文化 尹恭弘著 华文出版社 2001 年版
    王世贞研究 郑利华著 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李长之著 商务印书馆 1940 年版
    晚明曲家年谱 徐朔方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王世贞年谱 郑利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 (加)卜正民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张华译
    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吴微编著 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 罗宗强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研讨会论文集 陈洪主编
    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 (日)秋月观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净明道的基础研究 丁培仁译
    正义论 (美)约翰·罗尔斯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金瓶梅作者屠隆考 黄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明代后期文学思想演变的一 谈蓓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个侧面——从屠隆到竟陵派
    明代七子派对才情与格调关系的思考 查清华 学术月刊 2000.9
    格调论的思维模式 查清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04.6
    净明道在江南的传播及其 张泽洪 中国史研究 2002.3
    影响——以道派关系史为中心
    屠隆年谱 秦皖春 复旦大学 2003 年硕士论文,谈蓓芳教授指导
    屠隆研究 吴新苗 首都师范大学 2006 年博士论文,张燕瑾教授指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