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道德革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道德革命固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但从思想史的发展过程而言,它又是明清时期长期思想运动的结晶,是思想家理性思考的结果。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级出现,阶级矛盾加剧,现实生活与理学压抑人性、遏制人们的物质欲望的道统观念日益冲突,反理学思想因此兴起。
     经过明末清初到戊戌辛亥期间进步思想家的批判,理学的地位一落千丈,“三纲”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动摇。由是,封建的传统道德失去了往日的权威,日渐衰败。戊戌辛亥时期,人们在对“三纲”的批判中,提出了新道德、旧道德,真道德、伪道德的概念,梁启超率先提出了“道德革命”的口号,主张“发明一种新道德”,取代“三纲”。为此,他提出了公德与私德、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服从、利己与爱他、独立与合群等许多新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为中国道德史增添了许多新的道德元素,弱化了传统道德的影响。
     有清以来的思想运动为五四思想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传统道德的弱化,更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人们的道德活动领域极度扩张,长期被压抑的激情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旧道德发起攻击。
     五四道德革命是五四思想家对民初现实政治深入思考后所做出的抉择。他们认为,封建的伦理道德是专制秩序的思想基础,旧伦理、旧道德同专制政治是一体的,只有摧毁旧的伦理道德,才能从根本上动摇专制政治,否则,专制政治纵一时被推翻,尚可再生。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敬告青年》是道德革命的宣言,也是一篇讨伐旧道德的檄文,宗旨是呼吁国人排除旧道德,树立新道德,融入世界潮流,走进现代生活,进而改造社会。
     辛亥革命后,适应袁世凯专制统治的需要,尊孔、复辟逆流甚嚣尘上,因而批判孔教就如陈独秀所说,成为道德革命之先声。五四思想家深刻指出,以尊卑有序、贵贱有等、君权至上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鲜明地反映了孔子的礼乐征伐白天子出,严格等级制度,反对犯上作乱的思想;孔子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之源,是维护宗法社会秩序的思想武器,是封建帝王的护身符,是专制政治的灵魂。孔子生长在封建社会,所提倡之道德,乃封建时代之礼教,古今社会不同,不能适应现代生活。欲以孔子之道支配今之社会国家,统一现代人心,规范社会秩序,只能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
     家族制度是宗法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是承载封建道德礼教的实体性领域。孔子之道,儒家学说,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集中表现在家族生活中并从家族扩展到全社会。家族伦理是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的基础,齐家而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因而,五四思想家在批判尊孔论,揭示孔教与历史及现代生活关系的同时,对家族制度和家族伦理展开批判。孝是家族伦理之本。儒家讲孝,固有敬养之意,但其本质是不违、顺、从,子从父、妻从夫,尊上抑下,尊男抑女,尊长抑幼,由此演成君权、父权、夫权的绝对化,不仅抑制了个体的独立自由,也形成了全社会的奴隶主义。因而五四思想家批判家族制度、批孝,宗旨是呼唤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与此同时,五四思想家还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提出了妇女解放的主张。
     迷信鬼神,表现的是浅化蒙昧;偶像崇拜,则演为尊古、尊圣等不变的习俗,都是奴隶主义道德的重要根源。这些迷信观念的泛滥,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新思想、新道德的传播。因而,五四思想家不得不用相当精力去清除这些浅化意识,揭露灵学及巫术、占卜、扶乩等邪说的荒诞性和欺骗性,揭露各种偶像崇拜的本质,反对依附于人、依附于神、依附于命的奴隶道德,提倡理性的,科学的,真实合理的信仰及人格独立。
     五四前期的文学革命并非纯文学运动,而是思想革命、道德革命的一部分。旧文学是旧道德的载体,二者相依为命,互为表里,因而反对旧道德必须批判旧文学。在封建社会中,文言与白话,实际上反映了上流社会与下等社会、贵族与平民、治人者与治于人者的社会分野和等级界限。白话文运动本身就表现了语言使用上的平等要求,也为新思想、新道德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文学革命中,鲁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揭露旧礼教旧道德的“吃人”本质;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主张文学创作要关注人生,启发大众养成“人的道德”,都有力地批判了旧道德。
     “调和论”是道德革命发展的主要障碍。调和论在中西文化关系上标榜折衷,一方面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扬中国的固有道德,所谓“物质开新,道德复旧”,本质上是道德复古主义。五四思想家批判调和主义。其中,李大钊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道德不是超自然的,是与社会物质生活密不可分的;社会物质生活不断进步,只有开新,不会复旧,道德只能适应物质生活的进步而进步,不会离开物质生活的进步而复旧。20年代出现的“精神文明论”和“农业文明论”是调和主义的变种,前者反对物质文明,反对科学,主张通过“内心修养”实现古人的那种道德生活;后者反对发展工业,主张回归农业社会及其道德文明。五四思想家明确指出,没有离开物质文明而单独存在的精神文明,而所谓农业文明,不过是“开倒车”,要使中国回到古代社会去。
     五四思想家始终致力于新的道德建设,所谓新道德,大都寓于对旧道德的批判中。他们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优秀传统道德,吸收了西方优秀的近代文明成果,努力改造资产阶级道德,提出抛弃私有制度下一个人、一阶级、一国家利己主义的旧道德,开发公有、互助、富于同情心、利他心的新道德。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提出了“助弱抗强”的社会主义伦理观,主张关注弱势群体,扶助劳动者以抗资本家,扶助女子以抗男子,实现社会的普遍平等和大多数人幸福,从而初步构建了新道德体系,奠定了现代道德基础,把道德革命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五四道德革命是有清以来,特别是戊戌维新时期思想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对民初历史呼唤的回应,应时应势而发。它颠覆了以“三纲”为核心内容的封建道德,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新道德资源,广泛传播了近代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伦理的提出和实践,具有广泛的动员力量,催生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这是一场代表了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方向的伟大的政治革命和道德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五四时期的社会转型。
     五四道德革命是知识分子发动的以救亡为目的的文化运动,充分表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它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的面貌,使中国文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直接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孕育了民族的新生。
The moral revolu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status, bu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n the process, it i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ng-term thought movement crystallization, is the result of rational thinker.
     After the mid-Ming period bourgeois appear and class contradictions aggravate which along with the capitalist germination. Confucian ideas that the real life and the human nature which suppressing human nature, contain people's material desires conflict increasingly. Against neo-confucianism so rise.
     After criticism of the progressive thinkers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o1911revolution, the status of neo-confucianism slipped sharply,"three cardinal guides" said happened unprecedented moved. By is, the feudal traditional moral lost his authority and decline increasingly. From1898to1911people put forward the new moral, old moral, true moral, false moral concept in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critique. Liang Qichao first puts forward the slogan of "moral revolution", and advocates "the invention of a new moral" which replaces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For this reason, he puts forward many new moral concept and ethics which contain morality and personal morals,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freedom and obey, advance and love him, independent and gregarious and so on. He adds many new moral elements and weaken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for moral history of China.
     Since the Qing dynasty thought movement provide rich ideological material for the May4th mov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moral weakening provides a broad range of free space. People's moral activity areas extreme expansion and attacks the old moral, the passion gathered into a powerful force which is subdued long-term.
     The moral revolution is thinkers' of the May4th choice that is deeply thinking about the political reality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y think the feudal ethics and morals is the order of the autocratic ideological basis, the old ethical, old the morals with the autocratic political are unified. Only destroying the old ethics fundamentally shake the autocratic political, otherwise, the autocratic political longitudinal at that time is overthrown, passable regeneration.
     September1915Chen Duxiu creates of "the youth journal" which was renamed "the new youth" from the second roll, and publishes "caveat the youth ".It is moral revolution declaration and a crusade against the old moral. The tenet is called for old people ruled out moral, set up the new moral, into the world trend, walked into the modern lif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fter the revolution of1911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Yuan Shikai autocratic rule countercurrent that contains respect Confucius and restoration makes a great clamor. So critical confucianist as Chen Duxiu's said becomes famous moral revolution. The thinkers of the May4th deeply point out that honor low orderly, gentle and simple level and monarchy first which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feudal moral codes clearly reflects the ritual and music from the army right of Confucius, and the strict hierarchy, and make the idea of insurrection against. Confucius' thought is the source of the feudal ethics and is to maintain the order of the patriarchal clan social thought weapon and is the feudal emperor's talisman, is autocratic political soul. Confucius grows in the feudal society so advocate of morality is the age of the feudal moral codes. Because of ancient and modern social different, so it can not adapt to the modern life. If use the word of Confucius dominates today's social countries, unified the modern people, the standard social order, will only hinder the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family system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organization, and is carrying the feudal moral codes of substantive areas. The way of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patriarchal clan social ethics and morals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in family life and from family to expand whole society. Family ethics is the social ethics, political ethics foundation, to run a household and then can the world. Thus, thinkers of the May4th movement criticize the family system and family ethics when they critique the theory of respecting Confucius and reveal the rel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history and modern life. Filial piety is family ethics of the company. The Confucian pursue filial piety which has the meaning of fear and maintenance. But its essence is not violate and follow, respect for hierarchy, respect men belittle women, respect the elderly belittl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so this play into monarchy, patriarchal, the husbandly hard-core. Not only suppress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but also formed the slaves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Thinkers'aim of the May4th is to call for individual liberty and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when they criticize family system and filial piety. At the same time thinkers of the May4th criticize feudal destruction of female and put forward the liberation of women.
     Superstition ghost shows ignorance, idolatry evolved into constant customs such as respect the ancients and the saints, all of this are the important root slave socialist morality. The flood of superstition greatly bound people's thoughts, hindering the new thought, the new moral spread. Thus, thinkers of the May4th have to remove the light of consciousness with quite energy, expose absurdity and deceptive such as spirituality, sorcery, divination and so on, expose all kinds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ship of idols, against attached to people, attached to god, attached to the slaves of the moral life, advocate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reasonable belief and real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Literary revolution is not pure literature movement, but thought revolution, part of the moral revolution in the early of the May4th movement. Old literature is the carrier of the old moral values, they depend on each other thus against the old moral must criticize the old literature. In feudal society, the 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in fact reflect the social distinction and level boundaries of high society and under social, noble and civilian, the ruler and the ruled. Vernacular movement shows equality requirements of language use, provides the spread of powerful tool for the new thought and the new moral. In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Lu Xun's creation exposes "eat people" essence of the old ethical code and the old moral. Zhou Zuoren advocates the literature of the "person", the literary creatio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life, inspire the public form of morality all of those strongly criticize the old morality.
     "Harmony theory" is the major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volu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harmony theory flaunts compromise. On the one hand, it claims stud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west, on the other hand, stands the inherent carry forward Chinese moral. Essentially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moral restore ancient ways are morality of restoring ancient ways. Thinkers of the May4th movement criticize harmony theory. Among them Li Dazhao's views are representative. He thinks morality is not supernatural,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life and society. Social material life improvement, only open a new, not instauration and moral can get used to the progress of the material life and progress, not from the material life of progress and instauration.1920s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ory is variant of harmony theory. The former against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cience, advocates achieve the kind of moral life of the ancients by the "inner cultivation", the latter against development industrial and claim agricultural society and its view regression moral civilization. Thinkers of the May4th movement explicitly pointed out tha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an't leave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o-called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s step backward which make China back to ancient society.
     Thinkers of the May4th movement always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ral. The so-called new moral mostly carry out in the criticism of the old moral. They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s of moral patriotism with patriotism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absorb western excellent modern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They put forward the old morality that discards one person, one class, one national of private system when efforts to transform the bourgeois morality and develop the new moral of public, help, sympathy and altruism. One of the main is that they put forward "help the poor and against strong" socialist ethics, advocate concern for vulnerable groups, help worker against capitalist, help women against ma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realize the common social equality and most people happiness. Those initially construct the new moral system, and establish the modern moral base so the moral revolution is pushed to a new stage.
     From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moral revolution of the May4th movement especially continue and development of1898ideological movement, and is the history of the call to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subverts the feudal ethics with "three cardinal guides" as the core content and emancipates people's minds greatly.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a wealth of new moral resources and disseminates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widely. Especially socialist ethics and practice it has extensive mobilization of forces that gave birth to a vigorous revolutionary movement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This i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great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moral practice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May Fourth period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Moral revolution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cultural movements which is launched by the intellectuals for the purpose to salvation and fully demonstrates a sense of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intellectuals. It not only changes the fa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enters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direc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gave birth to the nation's freshmen.
引文
1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9页。1李贽:《焚书(卷三)·夫妇论》,张建业:《李贽文集》(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1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七)·河东学案》,黄宗羲:《黄宗羲全集》(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十)·江右王门学案五》,黄宗羲:《黄宗羲全集》(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41页。3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案序》,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十),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4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一)·太和篇》,王夫之:《船山全书》(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6页。5王夫之:《思问录·内篇》,王夫之:《船山全书》(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419页。6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十二)》,王夫之:《船山全书》(十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版,第1027页。7颜元:《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颜元:《颜元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49页。8颜元:《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颜元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页。1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页。2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张建业:《李贽文集》(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3李贽:《焚书(卷一)·答邓明府》,张建业:《李贽文集》(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4李贽:《明灯道古录(十章)》,张建业:《李贽文集》(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页。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梁惠王下篇》,王夫之:《船山全书》(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912页。6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年1962年版,第2524页。1李贽:《焚书(卷一)·答邓明府》,张建业:《李贽文集》(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2转引自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3李贽:《德业儒臣后论·藏书卷三十二》,张建业:《李贽文集》(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页。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黄宗羲:《黄宗羲全集》(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1页。5朱义录:《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6顾炎武:《言私其豕从》,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7颜元:《四书正误(卷一)·大学》,颜元:《颜元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3页。1以上引文见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6-7、159页。2严复:《严复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9页。3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页。4《权利篇》,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83、480页。1董仲舒:《春秋繁录·基义》,袁长江:《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2董仲舒:《春秋繁录·天辩在人》,袁长江:《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3董仲舒:《春秋繁录·阳尊阴卑》,袁长江:《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4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袁长江:《董仲舒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5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朱熹:《朱文公文集》第八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影印版,第3页。6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朱熹:《朱文公文集》44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影印版,第7页。7李贽:《明灯道古录》卷上,张建业:《李贽文集》(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页。8李贽:《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张建业:《李贽文集》(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页。1李贽:《明灯道古录》卷上,张建业:《李贽文集》(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黄宗羲:《黄宗羲全集》(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年1985年版,第4页。3顾炎武:《周氏班爵禄》,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4顾炎武:《爱百姓故刑法中》,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66页。5顾炎武:《守令》,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41页。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2黄遵宪:《与友人论学书》,《黄遵宪集》(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页3何启、胡礼恒:《<劝学篇>书后》,《新政真诊》第五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4页。4康有为:《大同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4344页。5以上引文见严复:《辟韩》,《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35页。6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二十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02页。7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8-59页。1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8页。2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0页。3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5页。4谭嗣同:《仁学·自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页。5《道德辨》,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76页。6真:《三纲革命》,张枬、王忍之编:《新华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016页。7李石曾:《无政府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56页。8李石曾:《无政府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68169页。1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52页。2《广解老篇》,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29页。3吴魂:《中国尊君之谬想》,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北京:联书店1978年版,第545页。4君衍:《法古》,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532页。5绝圣:《排孔征信》,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09页。6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53页。7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47页。1莹:《论宪法上之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之谬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30页。2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47、852页。3雷昭性:《名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95页。4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47页。5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36页。1《说国民》,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2-73页。2《说国民》,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3页。3《教育泛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01、402页。1《说国民》,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3-74页。2观云:《平等说与中国旧伦理之冲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1页。3《权利篇》,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80-481页。4梁启超:《过渡时代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5页。5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6-127页。1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3126页。2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124125页。3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7页。4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32页。1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8页。2梁启超:《新民说·论权利思想》,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36页。3梁启超:《十种德行相反相成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1页。4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41143页。5梁启超:《十种德行相反相成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1页。6梁启超:《十种德行相反相成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9页。1梁启超:《十种德行相反相成义》,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3、14页。2愤民:《论道德》,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847、853页。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3页。2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410、411页。2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3林存阳、刘中建著:《中国之伦理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转引自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5唐才常:《唐才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页。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2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7页。1张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2李石曾:《无政府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68169页。3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1页。4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0页。5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9页。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页。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3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7-108页。4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109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袁世凯复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8-160页。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1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5页。2以上引文见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间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207页。1高一涵:《非“君师主义”》,《新青年》第5卷第6号。2陈独秀:《一九一六》,《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3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1、132页。4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版,第384、386页。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7页。2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3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间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205页。4王章维:《五四与中国的现代化》,转自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五四运动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版,第29页。1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27页。2陈独秀:《答淮山逸民(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0页。3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4页。4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2页。1陈独秀:《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9、80页。2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3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4陈独秀:《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2页。5陈独秀:《宪法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6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2页。7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1136页。8陈独秀:《答淮山逸民(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0页。9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10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1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页。2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80页。3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页。4陈独秀:《袁世凯复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0页。5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7页。6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页。1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1-102页。2陈独秀:《袁世凯复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9-160页。3陈独秀:《答毕云程(进化)》,《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1页。4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1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4、56页。2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3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1、62页。4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4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3-74页。2《箴奴隶》,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03、706、702页。3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联书店1978年版,第141-144页。1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4页。2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4页。3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46154页。1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页。2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9页。1陈独秀:《抵抗力》,《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2页。2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76页。3陈独秀:《抵抗力》,《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2、94页。4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66页。5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146页。1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2陈独秀:《学术与国粹》,《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9-260页。3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6页。4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6页。1张继煦:《叙论》,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437页。2陕魔:《兴办西北实业要论》,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96397页。3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6、88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7页。2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3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4凡人:《开通学术议》,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41页。5鲁迅:《科学史教篇》,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31332页6《本社致留美同学书》,《科学》第1卷第10期。7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页。8任鸿隽:《论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科学》第1卷第1期。1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8页。2陈独秀:《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5页。3以上引文见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778页。1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9、420页。1康有为:《中国还魂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30页。2康有为:《中华救国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9页。1劳乃宣:《续共和正解》,《桐乡劳先生遗稿》卷3,转自《近代中国史稿》编写组:《近代中国史稿》(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05页。2转自张锡勤、饶良伦、杨忠文:《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1页。3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2页。4康有为:《中华救国论》,《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29页。5康有为:《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8页。1《教育部批》,《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1号。2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袁大总统书牍类编》卷2,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29年版,第17页。3袁世凯:《通令尊崇孔圣文》,《袁大总统书牍类编》卷2,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29年版,第51-52页。4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袁大总统书牍类编》卷2,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1929年版,第17-18页。1孙中山:《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孙中山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0页。2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9页。3陈独秀:《袁世凯复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8-159页。4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1李大钊:《孔子与宪法》,《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7页。2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9页。3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9、232页。4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0页。5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9-230页。6陈独秀:《答吴又陵(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9页。7陈独秀:《答孔昭铭(独身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0页。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页。2易白沙:《孔子平议》(上),《新青年》第1卷第6号。3以上引文见陈独秀:《宪法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6-148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0-232页。2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3陈独秀:《答傅桂馨(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8页。4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5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3页。1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2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页。3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6297页。4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80页。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6页。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索引,《史记》,北京:中华书局年1959版,第3285页。3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年1962版,第2525页。4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黄宗羲全集》(五),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279页。5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2-153页。1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3页。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0、98页。3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8页。4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4页。5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4页。6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4页。1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5-156页。2陈独秀:《答吴又陵(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9页。3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7页。4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5陈独秀:《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2-193页。1陈独秀:《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1页。2陈独秀:《答ITM(社会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4页。3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4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0页。5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6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6页。7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9、80页。8吴虞:《对于祀礼问题之我见》,《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9页。9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3页。2陈独秀:《答俞颂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1页。3陈独秀:《复辟与尊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3页。1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页。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3陈独秀:《袁世凯复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0页。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99、155页。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宪法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9、147页。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100页。4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5以上引文见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4、103、108页。6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7陈独秀:《新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3页。8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1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9页。2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0页。3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9页。4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5陈独秀:《新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3页。6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6页。7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9-240页。1以上引文见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新青年》第6卷第6号。1以上引文见胡适:《易卜生主义》,丁守和等:《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8页。1以上引文见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6302页。2以上引文见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6302页。3李大钊:《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4页。4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5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1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2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6300页。1以上引文见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2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新青年》第6卷第6号。2吴虞:《说孝》,《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3吴虞:《说孝》,《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1吴虞:《说孝》,《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2以上引文见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1华友根:《吴虞论儒家与中国旧律》,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2期。2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阐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4宾长初:《陈独秀与吴虞反孔排儒思想比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简明:《吴虞的现代道家观》,北京:《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1班昭:《女诫》,范晔:《后汉书·烈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90页。2张廷玉:《明史·烈女传》,《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第636页。3张廷玉:《明史·烈女传》,《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第636页。1以上转引自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1以上引文见胡适:《贞操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2以上引文见鲁迅《我之节烈》,《新青年》第5卷第2号。3顾诚吾:《对于旧家庭的感想》,《新潮》第1卷第2号。4叶绍钧:《女子人格问题》,《新潮》第1卷第2号。1罗家伦:《妇女解放》,《新潮》第2卷第1号。1陈独秀:《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57458、463464页。2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6297、300页。3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李大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0页。4李大钊:《废娼问题》,《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68、170页。5李大钊:《现代的女权运动》,《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67页。1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页。1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2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6页。3陈独秀:《人生真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0页。1鲁迅:《随感录三十三》,《新青年》第4卷第4号。2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4卷5号。3丁守和等:《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4陈独秀:《有鬼论质疑》,《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4-265页。5陈独秀:《科学与神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3页。1陈独秀:《阴阳家》,《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5页。2陈独秀:《克林德碑》,《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99-300页。3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0、268页。4陈独秀:《克林德碑》,《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01页。5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4卷第5号。1钱玄同:《随感录》,《新青年》第4卷第5号。2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4卷第5号。3刘半农:《随感录九》,《新青年》第4卷第5号。1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4卷第5号。1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4卷第5号。2易白沙:《诸子无鬼论》,《新青年》第5卷第1号。1以上引文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三》,《新青年》第5卷第4号。1陈独秀:《偶像崇拜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6页。2陈独秀:《偶像破坏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6-277页。3陈独秀:《偶像破坏论》,《陈独秀文章选偏》(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7-278页。1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9页。2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9页。3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者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7、205页。4陈独秀;《学术独立》,《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4页。5陈独秀:《克林德碑》,《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98、300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学术与国粹》,《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59-260页。2陈独秀:《宪法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4页。3陈独秀:《圣言与学术》,《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9页。4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5李大钊:《倍根之偶像说》,《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3页。1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44页。2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3页。3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9-80页。4李大钊:《真理之权威》,《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86页。1以上引文见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650页。2李大钊:《史观》,《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87288页。3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37页。4李大钊:《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06507页。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4页。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3页。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4页。4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3、49、55页。5李大钊:《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5页。6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7郁达夫:《现代散文导论》(下),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版,第205页。8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新青年》第1卷第1号。1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新青年》第1卷第2号。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3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7、23页。4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5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5页。1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1洪竣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2陈独秀:《答张护兰<文学革命与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5页。3李大钊:《“晨钟”之使命》,《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1页。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5页。2陈独秀:《答张永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0页。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7页。4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第1卷第3、4号。5陈独秀:《答张永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0页。6陈独秀:《答程师葛(德、智、体)》,《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29130页。7陈独秀:陈独秀1916年10月5日致胡适信,见《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3页。1陈独秀:《答胡适之<文学革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3页。2陈独秀:《致胡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3页。3陈独秀:《致胡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1页。4陈独秀:《答张护兰(文学革命与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5页。5陈独秀:《答易宗夔(论<新青年>之主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91页。1以上引文见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174页。2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3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转自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4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5茅盾:《现代小说导论(一)文学研究会诸作家》,蔡元培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版,第84-85页。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2陈独秀:《答曾毅(文学革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0页。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174页。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6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2页。7陈独秀:《答常乃惪(古文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7页。1陈独秀:《答陈丹崖——新文学》,《陈独秀文学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9页。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3页。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4陈独秀:《答胡适之(文学革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2页。5陈独秀:《答曾毅(文学革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8页。1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2陈独秀:《答曾毅(文学革命)》、《答钱玄同(文学符号与小说)》,《陈独秀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3、237页。3陈独秀:《答陈丹崖(新文学)》,《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9页。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93页。5周作人:《思想革命》,《每周评论》第11号。6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做白话文?》《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94495页。1林纾给蔡元培的信及《公言报》记者文章,见高平叔编:《蔡无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74277页;小说《荆生》,见《每周评论》第12号。2章士钊:《甲寅》1卷2号《通讯》。3章士钊:《孤桐杂记》,《甲寅》1卷2号。4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1章士钊:《答适之》,《甲寅》1卷8号。2章士钊:《共弃论》,《甲寅》1卷31号。3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甲寅》1卷14号。4章士钊:《答适之》,《甲寅》1卷8号。1以上引文见章士钊:《文俚平议》,《甲寅》1卷13号。2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甲寅》1卷14号。3章士钊:《文俚平议》,《甲寅》1卷13号。4章士钊:《创办国立编译馆呈文》,《甲寅》1卷5号。5章士钊:《创办国立编译馆呈文》,《甲寅》1卷5号。1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2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3章士钊:《原化》,《甲寅》1卷12号。4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5章士钊:《新旧》,《甲寅》1卷8号。6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7章士钊:《新旧》,《甲寅》1卷8号。8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1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2章士钊:《答适之》,《甲寅》1卷8号。3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4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9号。5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1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2页。2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0页。3周作人:《思想革命》,《每周评论》第11号。4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1胡适:《“五四”的第二十八周年》,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7页。2廖仲恺:《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版1979年版,第64页。3丁守和等:《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4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18页。5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2页。1胡适:《读新诗》,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295页。2陈独秀:《致胡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3页。3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28页。4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5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34、335-336页。6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1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2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30页。3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第5号。1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以上引文见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86-287页。3杜亚泉:《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东方杂志》第15卷第12号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46、353、350页。1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2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2页。3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1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3页。2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5356页。4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8页。5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6陈独秀:《不可思议的新旧思潮》,《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6页。1杜亚泉:《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2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27-428页。1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3-444页。1李大钊:《过激乎?过惰乎?》,《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24页。2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3-445页。1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60273页。1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东方杂志》第13卷第10号。2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3杜亚泉:《战后东西方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第15卷第4号。4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4-516页。5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4页。1张君劢:《人生观》和《再论人生观并答丁在君》,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4、54页。2张君劢:《再论人生观并答丁在君》,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1丁文江:《玄学与科学》,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2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3吴稚晖:《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47、223224页。4陈独秀:《<科学与人生观)序》,《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2页。5陈独秀:《精神生活东方文化》,《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02页。1章士钊:《农国辨》,原文发表于1923年11月3日《新闻报》,再发表于复刊后《甲寅》1卷26号。1章士钊:以上参见《农国辨》,原文发表于1923年11月3日《新闻报》,再发表于复刊后《甲寅》1卷26号。2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3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4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1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2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3章士钊:《农国辨》,原文发表于1923年11月3日《新闻报》,再发表于复刊后《甲寅》1卷26号。4章士钊:《甲寅》1卷27号《通讯》。5章士钊:《农治翼》,《甲寅》1卷5号。1章士钊:《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1卷30号。2章士钊:《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1卷30号。3章士钊:《何故农村立国》,《甲寅》1卷37号。4章士钊:《甲寅》1卷2号《通讯》。5章士钊:《农国辨》,《甲寅》1卷26号。6章士钊:《甲寅》1卷2号《通讯》。1章士钊:《农国辨》,原文发表于1923年11月3日《新闻报》,再发表于复刊后《甲寅》1卷26号。2章士钊:《共弃论》,《甲寅》1卷31号。3章士钊:《对作》,《甲寅》1卷36号。4章士钊:《孤桐杂记》,《甲寅》1卷42号。5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14号。1章士钊:《对作》,《甲寅》1卷36号。2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1卷14号。3章士钊:《对作》,《甲寅》1卷36号。1章士钊:《原化》,《甲寅》1卷12号。2章士钊:《甲寅》1卷39号《通讯》。3王星拱:《农业与工业》,《现代评论》二周年纪念增刊,1926年。4润章:《何谓“伪工业国之文明”?》,《现代评论》1卷6期。1章士钊:《对作》,《甲寅》1卷36号。2章士钊:《农国辨》,原文发表于1923年11月3日《新闻报》,再发表于复刊后《甲寅》1卷26号。3陈独秀:《夷场上的农村立国》,《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05页。4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运动与妇女运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1页。1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2陈独秀:《宪法与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3陈独秀:《答<新青年>爱读者(孔教)》,《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2页。4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37、140页。1陈独秀:《<新青年)宣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27页。2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页。3李大钊:以上见《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99-300页。4高叔平编:《蔡元培选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9页。1李大钊:《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1页。2陈独秀:《道德之概念及其学说派别》,《陈独秀文章选集》(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5页。3陈独秀:《答ITM(社会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4页。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8-380页。5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4-445页。1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演说》,《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版,1984年第520-521页。2陈独秀:《孔子之道德与现代生活》,《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5页。3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46-147页。4李大钊:《青年与农村》,《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2页。5李大钊:《平民主义》,《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22页。6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运动与妇女运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1页。7陈独秀:《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5-106页。8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运动与妇女运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1页。1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页。2陈独秀:《民主党与共产党》,《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7页。3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在广东高师演讲词》,《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7页。4陈独秀:《致罗素、张东荪的信——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455页。5李大钊:参见《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平民主义》、《社会主义释疑》,《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00、427、478页。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2133页。2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10页。3李大钊:《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李大钊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98页。4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在广东高师的讲演》,《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01、302页。5陈独秀:《女子问题与社会主义——在广东女界联合会演讲》,《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1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运动与妇女运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2页。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6页。3鲁迅:《我之节烈观》,《新青年》第5卷第2号。4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1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新道德》,《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1陈独秀:《<新青年>宣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27页。2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14页。3陈独秀:《辟谣——告政学会诸人》,《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5页。4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9页。1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5页。2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44页。3陈独秀:《谈政治》,《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页。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2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1陈独秀:《蔡子民先生逝世后感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下),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41页。[1]邓林.四书补注备旨[M].上海:上海昌文书局,1920.[2]袁长江.董仲舒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朱熹.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版,1929.[4]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5]张建业.李贽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7]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9]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1]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1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3]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M].北京:三联书店.1978.[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5]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17]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18]梁启超.梁启超哲学思想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19]严复.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谭嗣同.仁学[M].北京:中华书局,1958.[2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1984.[22]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3.[24]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版,1980.[2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李大钊.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7]吴虞.吴虞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8]吴虞.吴虞日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30]青年.影印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1]新青年.影印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2]东方杂志[J].[33]新潮[J].[34]每周评论[J].[35]甲寅[J].[36]张君劢等.科学与人生观[C].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37]陈菘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8]丁守和,郑大华,任菁,马勇,左玉河.中国近代启蒙思潮[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罗国杰.中国革命道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张锡勤,饶良伦,杨忠文.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6]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7]吴熙钊.中国近代道德启蒙[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8]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9]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1.[10]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3]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14]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朱义禄.逝去的启蒙—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16]欧阳哲生,郝斌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7]朱洪.陈独秀与胡适[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8]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19]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20]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21]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2]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23]李茂民.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2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2004.[26]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7]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29]郑大华.民国思想家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30]王锟.孔子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M].济南:齐鲁书社,2006.[31]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2]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3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4]李连科.中国哲学百年论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36]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M].张建国、李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张岱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张旅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5][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M].余项科,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7][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8][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50)[M].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9][美]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韩丹.“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2]张云.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09.[3]欧群慧.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早期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5.[4]戴浩.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现代化观念[D].武汉大学,2005.[5]刘超.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改造国民性思想[D].安徽大学,2002.[6]朱继红.鲁迅“国民性剖析”的哲学意蕴及其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7.[7]宗玉琴.陈独秀国民性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石艳秋.五四新文化的价值传统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9.[9]李斯.论谭嗣同的人道主义伦理思想[D].中南大学,2007.[10]宗李蔚.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与胡适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11]周锦花.批判性的建构:胡适的儒学观[D].苏州大学,2010.[1]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德[J].哲学研究,2002(8)[2]李怡.近代中国道德伦理观念的重建与思考[J].江汉论坛,2005(2)[3]张怀承.略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的实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4]刘芙君.中国近代传统伦理之变革述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1).[5]黄岭峻.论清末民初的道德危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1)[6]张怀承.略论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的社会历史条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7]华友根.吴虞论儒家与中国旧律[J].学术季刊,1996(2)[8]刘玉君.论传统道德及其现代承转[J].现代哲学,2001(3)[9]杨寄荣.道德观的碰撞与历史的进步[J].辽宁大学学报,2003(4)[10]张怀承.论中国近代伦理道德转型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局限[J].船山学刊1999(1)[11]赵炎才.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与伦理重构刍议[J].伦理学研究,2006(4)[12]张锡勤.传统义利观在近代的变革[J].中国哲学史,2005(2)[13]张怀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近代转型的进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14]温克勤.中国近现代道德转型的历史轨迹[J].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0(2)[15]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16]张应凯.论康有为与近代儒家人格价值观的转化[J].理论月刊,2003(9).[17]宋志明等.近代启蒙哲学与新人的发现——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思想合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8]温克勤.梁启超与近代道德转型[J].现代哲学,1998(3)[19]熊申英等.浅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0]赵炎才.试论清季民初梁启超的道德救国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5)[21]高力克.梁启超的道德接续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6)[22]龙迪勇.梁启超与中国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J].江西社会科学,2001(5).[23]马兵.士人伦理的嬗变与道德革命的艰难[J].山东社会科学,2004(5)[24]赵炎才.世纪更替与“公德““私德”的近代重构[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1)[25]虞文华等.试论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内在特点[J].广东社会科学,2004(2).[26]朱春晖.从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转型与跨越[J].伦理学研究,2004(3).[27]向康文等.论谭嗣同的革命伦理思想[J].湖湘论坛,2001(6)[28]田薇等.略论严复的天演论道德观及其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J].教学与研究,2005(7)[29]李承贵.论严复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改铸[J].福建论坛,2004(5)[30]汪丹.严复“伦理本位”的自由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1)[31]史革新.严复科学民主思想议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2)[32]隋淑芬.严复关于道德转型的思想及其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5(4)[33]汪海萍.严复与道德重建[J].学术月刊,1998(4)[34]赵炎才.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的历史考察[J].长江论坛,2006(1)[35]贾新奇.辛亥时期革命派内部伦理思想的分歧[J].伦理学研究,2006(6).[36]韩华.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J].中华文化论坛,2001(4)[37]吕滨.新道德、新文化与新国家[J].吉林大学学报,1998(4)[38]韩一敏.试论“五四”时期新思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理论导刊,2004(7)[39]张博颖.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公民道德的启蒙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40]胡明.“五四”后期陈独秀的思想立场与哲学观[J].社会科学辑刊,2003(6)[41]徐国利.陈独秀“伦理革命”思想的再认识[J].安徽史学,2005(4)[42]伍玲玲.陈独秀伦理革命评析[J].伦理学研究,2004(2)[43]齐卫平.试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文化观[J].江淮论坛,2001(2)[44]宋淑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孔教观[J].孔子研究,2005(5)[45]宾长初.陈独秀与吴虞反孔排儒思想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46]李军.李大钊道德观刍议[J].道德与文明,1986(3)[47]范玉双,肖桂林,徐永胜.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J].党史文苑,2005(12)[48]高雅珍.李大钊的道德思想[J].党史文汇,1998(12).[49]马振国.李大钊的伦理思想[J].中州学刊,1984(4)[50]邵云瑞,颜杰峰.五四时期李大钊伦理思想的演变[J].道德与文明,2004??(5)[51]金焕玲.简论“五四”时期陈独秀的道德启蒙贡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吕明灼.李大钊对儒家理想社会观的继承与创新[J].文史哲,2005(5)[53]金焕玲等.李大钊伦理思想刍议[J].高校理论战线,2004(4)[54]徐永胜等.李大钊伦理思想概述[J].党史博采,2005(3)[55]谭双泉等.略论李大钊对传统道德观的批判与改造[J].湖南社会科学,1995(1)[56]张忠平.胡适的自由思想[J].探索与争鸣,1994(3)[57]吴二持.胡适文明观论析[J].汕头大学学报,1994(1)[58]王业兴.论胡适的民主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1994(3)[59]施炎平.胡适与五四道德革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3)[60]邓星盈.吴虞对儒家的批判[J].四川大学学报,1994(4)[61]邓星盈.吴虞论道家法家反对旧道德说[J].中华文化论坛,1995(3)[62]朱献贞.论“五四”道德意识的现代转型[J].齐鲁学刊,2005(6)[63]王国绶.论“五四”时期鲁迅对中国伦理道德的重建[J].天津师大学报,1999(2)[64]周积民.晚清反传统思潮论纲[J].学术月刊,2002(8)[65]李良玉.超越“五四”对传统的批判[J].社会科学研究,1999(3)[66]袁良骏.“五四”·新儒学·道德重建[J].鲁迅研究月刊,1995(6)[67]罗国杰.论“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J].高校理论战线,2000(1)[68]桂展鹏.批判与构建:陈独秀与“五四”时期道德革命[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2)[69]熊申英,王斯坤.浅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1)[70]王颖.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积极影响[J].理论探讨,2000(3)[71]林川.鲁迅与现代中国的道德革命[J].鲁迅研究月刊,1997(7)[72]周炽成.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研究[J].哲学动态,1987(7)[73]黄志坚.五四精神的新世纪传承与弘扬[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74]高力克.五四伦理革命与公民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1999(3)[75]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76]汪正龙.文学的道德诉求与道德超越——文学与道德关系的一个悖论[J].学习与探索,2004(1)[77]张宝明.越位的人道主义:“五四”启蒙残缺性的再反思[J].文史哲,2002(5)[78]高力克.陈独秀、胡适、梁漱溟的五四观[J].浙江社会科学,2010(8)[79]谢骏.陈独秀伦理思想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4).[80]汪林茂.论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81]蒙培元.科学、民主与传统道德——对“五四”的“道德革命”口号剖析[J].学术月刊,1989(9)[82]张宝明.“调和”与“独行”:李大钊从保守到激进的逻辑依据(1914-1921)[J].史学月刊,2004(1)[83]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3)[84]罗志田.走向“政治解决”的“中国文艺复兴”——五四前后思想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1996(4)[85]邓艾民.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反孔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J].近代史研究,1979(1)[86]张伟.颠覆与重建——陈独秀早期伦理思想探究[J].船山学刊,2008(4).[87]杨百揆.“五四”思潮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偏失[J].天津社会科学,198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