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委”选制与立法运作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台湾立法委员选举的制度与立法运作两个子题,由于选举制
    度是产生立法院结构也是立法运作的主要因素,两者具有因果的关系,因此本文
    研究以立委选制为主而以立法运作为辅。
    作者分析了与选举制度有关的民主政治的真谛,并从三个核心理论,亦即人
    民主权思想、代议民主制理论及权利授予理论等出发,探讨民主国家和地区的各
    种选举制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而台湾现行立委选制「单记不可转让多数决制」
    为其中一类,亦为全世界唯一采用此一制度的地方。
    作者藉由叙述立委选制制定过程的历史缘由,分析了三个不同阶段立委选举
    的外在环境、内部结构及所产生的问题。这就是从第一届立委选举到“国民政府”
    迁台后,由于国际情势和岛内政治环境变迁而在台湾举办的七次增选、增额立委
    选举,最后则是因为“解严”及资深立委全面退职而进入一个新的政治局面,即
    从 1992 年的第二届至 2001 年的第五届立委选举。
    在立委选制的运作方面,作者从评估选制优劣出发,研究了立委选制的特色
    并对其成败得失作出了分析,依此论证立委选制需要彻底改弦更张,并试着提出
    改革方向建议,即应朝向「单一选区两票制」修改,其中牵涉到席次数、选区重
    划、不分区与选区之比例、立委任期及妇女保障等问题,需要妥善因应。
    在立法运作之检讨与改革方面,作者剖析了选制与立法运作之关系,以及影
    响选民的政党支持的(变项)因素,探讨了议事运作及议事效率不彰之原因。此
    外,作者还探讨了另一个对议事运作具有重要作用的党团协商机制,以及台湾立
    法院在实务上的政党互动现况,最后则是提出改进立法运作效率之建议,包括加
    强专业幕僚功能、朝野协商制度化、建立「会期不继续」原则、简化议事流程及
    建立「综合立法」制度等做法。
    最后作者认为:台湾立委选制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唯有从「制度」本身做
    根本的改革,才能大幅提升议事效率,否则议事效率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
This essay will study two subtopics:the electoral system of Taiwanese legislation
    committee and its legislation function.There is causation between the generation of
    legislature structure and the electoral system-------the main factor of the generation.
    Therefore,the essay will give priority to the study of current legislative election
    system while the study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ill be supplementary.
     Through the three core theories,the people’S sovereignty thought,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the authorization of power,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rue
    meaning of election-system.related democratic politics,studied various election
    systems(in the democratic countries),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groups.
    Among these,the“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is now only adopted in Taiwan.
     By recounting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gener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election
    system,the essay analyzed the outer environment;inner construction and t11e
    problems arose in the three different phases of legislative election system.From the
    1st legislative elections to the GUOMING government’S movement to Taiwart,all tlle
    seven augmentation of legislators and the election of added legislators held in Taiwan
    (due to the changing isl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at last,
    entered intO a bla-nd new political phase一一From 1992 the 2nd to 2001 the 5th
    legislative elections,in consequence of the“ending of martial law”and the
    resignation of the whole old LC.
     In the function of the legislative election system,the author started from the
    evaluation of the good and poor election systems,then studied the traits,and analyzed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in order to argue the need of a complete reform in the
    current system.Also,it is proposed that the reform should b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ingle.seat district,two-vote system”,which involving the number of seats,the
    relining of precincts,the proportion of the non-lined and lined precincts,the term
    of he legislation committee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women guaranty etc.All these
    ought to be resolved properly.
     In the self-criticism and refom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legislation committee,
    the author took apar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lection system and the legislation
    func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stituents and discussed the cause of the poor
    consulting function and efficiency.In addition,the essay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in Taiwanese legislation on the pragmatic level and the conference
    mechanism in different partie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ulting
    
    
    function.And Eventually came up with the sugges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v of the legislation function including intensifying the function of
    prOfessiOnal brain trust,systematizing the consulta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es
    in and out of office,establishing the‘'discontinuity of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policy,
    simplifying the standing orders and setting up the“comprehensive legislation“system
    etc.
     Finally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re must be no delay for the reform of the
    electOfal system of Taiwanese legislation committee.And the sole way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legislative committee is to launch out into the reform in the system;
    otherwise there is no like hood to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it.(Efficiency of the
    legislative committee)
引文
一、专著书籍
    王业立〈1998〉,《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图书。
    立法院国会图书馆〈2000〉,《阳光政治 续篇一》,台北。
    立法院国会图书馆〈2002〉,《国会改革 续篇一》,台北。
    江大树〈1992〉,「当前民主国家选举制度评介」,《民主制度设计》,台北:业强
    出版社。
    江宜桦〈2001〉,〈约翰?密尔论自由,供校与民主政治〉,蔡英文、张福建主编,
    《自由主义》,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何思因〈1993〉,《美、英、日提名制度与党纪》,台北:理论与政策杂志社。
    吕亚力〈1989〉,《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修订三版。
    吕秀莲(1997),《新女性主义》,台北:拓荒者出版社。
    林水波〈1999〉,《制度设计》,台北:智胜文化事业出版。
    林水波〈1999〉,《选举与公投》,台北:智胜文化事业出版。
    林纪东〈1990〉,《中华民国宪法逐条释义》(四),台北:三民书局。
    林嘉诚〈1992〉,〈国会党团的定位〉,《民主制度设计》,台北:业强出版社。
    李酉潭、陈志玮译(2000〉,黄德福主编,Georg S?rensen 着,《民主与民主化》,
    台北:韦伯文化出版社,再版。
    李柏光、林猛译(1999),Robert A. Dahl 着,《论民主》,商务印书馆。
    李国雄(1996),《比较政府》,台北:华视文化公司。
    吴文程(1996〉,《政党与选举概论》,台北:五南图书。
    纪欣(2000〉,《女人与政治:九0年代妇女参政运动》,台北:女书文化。
    河日英爱(1989),《台湾省县市长及县市议员选举制度之研究》,台北:文史哲
    出版社。
    袁颂西等(1995),《选举罢免制度》,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
    马起华(1964),《政治学精义》,台北:帕米尔书店,初版。
    高德源译〈2001〉,Arend Lijphart 着,《民主类型》,台北:桂冠图书。
    陈志华〈2001〉,《中华民国宪法》,台北:三民书局,修订五版。
    陈淞山(1995),《国会制度解读:国会权力游戏手册》,台北:月旦杂志社。
    陈沧海〈1999〉,《宪政改革与政治权力─九七宪改的例证》,台北:五南图书。
    陈敦源〈1998〉,「民意与公共管理」,《公共管理》,黄荣护主编,台北:商鼎。
    陈敦源〈2002〉,《民主与官僚》,台北:韦伯文化。
    陈隆志〈2002〉,《新世纪新宪政──宪政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
    庄辉涛(1998),《重建民主理论》,台北:韦伯文化。
    国民大会秘书处编(1996、1997),《新编世界各国宪法大全》,台北:编者,一
    至四册。
    国民大会编印〈1997〉,《中华民国行宪五十年》,台北:编者。
     第 164 页 共 181 页
    
    
    国民大会秘书处编〈2000〉,《第三届国民大会第五次会议议事录》,台北:编者。
    曾济群〈1975〉,《中华民国立法院之组织与职权分析》,台北,商务印书馆。
    张慧芝译(2001),Arend Lijphart 着,《选举制度与政党体系》,台北:桂冠图书。
    冯克利、阎克文译(1997〉,乔 萨托利着,《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第
    二版。
    彭怀恩〈2000〉,《台湾政治发展的反思》,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
    黄德福(1993),《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台湾地区解严后选举竞争的观察》,台
    北:理论与政策。
    程玉凰、李福钟主编〈2001〉,《国会改造─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史料汇编(四)》,台
    北:国史馆印行。
    杨日青主编(2003),《两岸立法制度与立法运作》,游清鑫,「选举机制与民主化」,
    台北:韦伯文化。
    杨世雄(1998),《宪政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台北:五南图书公司。
    杨泰顺(1991),《选举》,台北:永然图书公司。
    杨泰顺(1991),《政党政治与台湾民主化》,台北:民主基金会。
    詹中原主编,《权力游戏规则:国会与公共政策》。
    雷飞龙主编(1991〉,《英美日三国国会党鞭制度》,台北:理论与政策杂志社。 雷
    竞璇(1985〉,《选举制度概论》,香港:天地。
    蔡子强(1997),「第八章 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刊于郑宇硕、罗金义,《政治
    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
    蔡文辉、陈博中(2003),《社会科学的应用─台湾的困境与未来》,台北:五南
    图书。
    欧沧和、李茂能编着(1992),《社会科学研究法典》,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
    一版。
    谢政达译(2001),Albert Weale 着,《民主政治》,台北:韦伯文化。
    谢复生(1992),「政党比例代表制」,台北:理论与政策杂志社。
    苏永钦主编(2001),《国会改革---台湾民主宪政的新境界?》,台北:新台湾人
    文教基金会。
    二、博硕士论文
    王中一(1995),「两岸中央立法制度比较研究」,文化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
    论文。
    王幼萍(2003),「国会伦理对立法院议事运作之分析」,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管理硕士论文。
    王怡君(1999),「女性参政者之角色认同与政策议题:以第四届女性立法委员候
    选人为例」,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林长安(2002),「台湾民主转型与澎湖县地方政治生态的变迁」,东海大学政治
    研究所硕士论文。
     第 165 页 共 181 页
    
    
    林彦君(1997),「从男女平等论德国妇女保障名额制度」,台湾学法律研究所硕
    士论文。
    林瑞雯(2002),「立法院委员会与党团协商制度之研究」,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
    究所硕士论文。
    吴宜蓁(2001),《国会中政党的立法联合》,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
    柯俊丞(2003),《议题取向的政党联合与对抗---以第四届立法院为例》,铭传大
    学公共事务研究所硕士论文。
    洪莎嫚(2001),「国会功能运作之研究─从法制规范与实务操作谈起」,政治大
    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树森(1991),「英美国会议长职权之比较研究」,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论
    文。
    彭怡菲(2002),「台湾地区分裂投票之研究:选制类型之政治影响」,东海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彭德富(2001),「台湾地方选举与民主转型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
    究所博士论文。
    刘玉玲(2002),「台湾地区政党政治之发展---党际及党内民主之探索」,成功大
    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世康(1997),「台湾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革之研究」,东海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刘有恒(2000),「条件式政党政府理论对美国与我国立法改革的检验:1993-1999」,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论文。
    刘国深(2000),「“政治革新"以来的台湾政治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国际政治
    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游宪廷(1992),「立法院议长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论文。
    谢欣如(1992),「立法委员选举方式之研究」,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
    文。
    三、期刊论文
    王金平,「多党生态下的立法院----谈立法院党团运作」,立法院院闻,第 31 卷第
    2 期,2003 年 2 月。
    王金平,「立法院的功能与改革方向」,立法院院闻,第 31 卷,第 3 期。
    王金平,「漫谈立法院之生态变迁、国会改革及面临之挑战」,立法院院闻,第
    30 卷,第 11 期。
    王拓,「“国会"再不改革 废掉算了」,司改会著作?法案─司改杂志。
    王志钧,「新国会政党对决情况将不多见」,商业周刊 741 期,2002 年 2 月。
    王志钧,「大胆宣言」走的是什幺棋?商业周刊 756 期,2002 年 5 月。
    王振轩,2001 年台湾立法委员暨县市长选举初探,海峡评论,第 132 期,2001
    年 12 月。
     第 166 页 共 181 页
    
    
    王顺文,「比例代表制与台湾选举制度改革之研析」,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9
    月。
    王国璋,「当代美国国会的次级问政团体及其对立法的影响」,问题与研究,第
    36 卷,第 1 期,1997 年 1 月。
    王堡丽,「我国立法院的议事程序与制度研析」,复兴岗学报,第 62 期,1997 年
    12 月。
    王业立,「省市长选举与台湾地区政治发展」,台北,亚洲研究,第 14 期,1995
    年。
    王业立,「单记非让渡投票制的政治影响:台湾民意代表选举制度的探讨」,选举
    研究,1995 年 5 月,第 2 卷,第 1 期。
    王业立,「对于选举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政策月刊,第 23 期,1996 年 12 月。
    王业立,「台湾政党提名政策之研究」,政治学报,1996 年 12 月。
    王业立,「立委选举制度改革之探讨」,理论与政策,1999 年 6 月,第 50 期。
    王业立,「立委选举制度是当前贿选根源」,国政评论,2001 年 3 月。
    王业立,「现行选举制度难以完成『大论替』」,国政评论,2001 年 5 月。
    王业立,「立法院政党协商沦为密室分赃」,国政评论,2001 年 6 月。
    王业立,「国会中的政党与党团协商:民主政治的基石还是障碍?」,当代杂志,
    第 171 期,2001 年 11 月。
    王业立,「再造宪政运作的理想环境:选举制度、国会运作与政党协商机制的改
    革刍议」,新世纪智库论坛,16 期,2001 年 12 月 30 日。
    王业立,「国会中的政党角色与党团运作,月旦法学月刊,2002 年 7 月,第 86
    期。
    王业立,「民代收红包合法化?」国政评论,2003 年 1 月。
    文忠国,「民众对「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看法」,政策月刊,第 12 期,1996 年 1
    月。
    石之瑜,「从内政角度论邦联制开创的机缘」,国政评论,2001 年 8 月。
    石之瑜,「施政不彰非关国会」,国政评论,2001 年 11 月。
    江大树,「单一选区制」的政治影响评估,政策月刊,第 42 期,1999 年 1 月。
    江丙坤,「政府再造专题研究系列──从日本国会运作谈我国立法效率之提升」,
    1998 年 2 月。
    朱志宏,「英国的选举制度」,宪政思潮,第 39 期,1977 年 9 月。
    朱志宏,「选举制度的政治后果」,宪政思潮,第 39 期,1977 年 9 月。
    朱云汉,「国民党与台湾的民主转型」,第 65 期,2001 年 6 月。
    曲兆祥,「我国国会改革可行方案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行政管理学报第 2 期,
    1999 年 6 月。
    明居正,「向心竞争与中华民国政党政治之发展」,理论与政策,第 12 卷第 2 期,
    1996 年 2 月。
    余元杰,「国会改革的省思与前瞻」,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第 167 页 共 181 页
    
    
    余元杰,「宪政改革先强化朝野沟通」,国政评论,2002 年 8 月。
    李文忠、梁文杰,「国会改革方案评估」,国策专刊 8,1999 年 3 月。
    李允杰,「党团制度改革是国会改革核心策略」,国政评论,2002 年 5 月。
    李昆泽,「由议题设定看民进党的发展」,独漏思维,2003 年 1 月。
    李念祖,「宪政主义与民主巩固─论我国双首长制宪法对于政治部门控制」,国政
    研究报告,2000 年 12 月。
    李英明,「从年底大选前的合纵连横到选后政党重组传闻此起彼落:台湾需要调
    和族群地域歧异的政治力量」,国政评论,2001 年 4 月。
    李国雄,『立法院院长「议事中立」面面观』,理论与政策,1996 年,第 10 卷第
    4 期,秋季号。
    李国雄,「从宏观经验看立法院的改革」,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9 月。
    李清如,「新国会尚未报到次团蠢蠢欲动」,新新闻杂志,第 621 期。
    1999 年 1 月。
    李宪荣,「从选举制度面论立法院效能之改善」,「立委减半」研讨会,台北:财
    团法人国际文化基金会、台湾教授协会主办,2001 年。
    李鸿禧,「日本选举制度论」,宪政思潮,第 39 期,1977 年 9 月。
    改造国会行动联盟,「国会改造运动宣言」,当代杂志,第 171 期,2001 年 11 月。
    林文琪,「妇女开步走」,妇女杂志,第 278 期,1991 年。
    林水波,「多党体系、政府组成与府院关系(上)、 (下)」,立法院院闻,第 30 卷
    第 3 期。
    林水波,「第五届立委选举配票解析」,立法院院闻,第 30 卷第 8 期。
    林水波、何鸿荣,「我国党政关系健全化的发展」,立法院院闻,第 31 卷,第 1
    期。
    林水波、庄文忠,「政策问题的建构与决策议程的激活」,立法院院闻,第 26 卷,
    第 10 期。
    林钰祥,「宪政运作如何优质化」,政策月刊第 61 期,2000 年 8 月。
    林钰祥,「我国中央民意代表与各国参院议员遴选任命之研究」,宪政时代,第 7
    卷,第 4 期。
    林语千,「立委选后的政经情势与改革议程」,台湾智库,2002 年 10 月。
    林瑞雯,「从宪法第 67 条、71 条之立法精神 探讨政府官员列席立法院备询问
    题」,立法院院闻,第 24 卷,第 11 期。
    林继文,「政党重组与选举制度改革」,国策期刊,第 162 期,1997 年 4 月。
    林继文,「制度选择如何可能:论日本之选举制度改革」,台湾政治学刊,第二期,
    1997 年 12 月。
    林继文,「单一选区两票制与选举制度改革」,台北,新世纪智库论坛,第六期,
    1999 年 6 月 20 日。
    林继文,「选举制度:国会改革的基本工程」,当代,171 期,2001 年 11 月 1 日。
    林继文,「选举制度改革对政党国会席次之影响:理想与现实的对话」,立法院院
     第 168 页 共 181 页
    
    
    闻,第 30 卷,第 4 期。
    林继文,「选举制度改革的挑战才刚开始」,澄社,2003 年 3 月。
    吴玉山,「多党制、联合内阁与中华民国的民主发展」,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2 月。
    吴东野,「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方法之探讨──德国、日本、俄罗斯选举之实
    力比较,选举研究,第 3 卷第 1 期,1996 年 5 月。
    吴东野,「我国立法院不分区委员制度之研究」,《选举研究》,第 6 卷第 1 期。
    吴东野,「行政与立法机关的互动规范」,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周良黛,「选举制度对宪政运作之影响」,理论与政策,1997 年春季号。
    周育仁,「『少数政府』难改『少数国会』」命运,国政评论,2000 年 9 月。
    周育仁,「从宪政体制定位论少数政府前景」,国政研究报告,2000 年 10 月。
    周育仁,「当前宪政体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 月。
    周育仁,「我国宪政体制之未来展望」,国政评论,2001 年 1 月。
    周育仁,「立委改选对宪政体制之影响」,国政评论,2001 年 4 月。
    周育仁,「以宪政体制为基础建构政府」,国政评论,2001 年 5 月。
    周育仁,「选举各凭本事 选后政党合作」,国政评论,2001 年 8 月。
    周育仁,「立委选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单一选区两票制」,国政评论,2001 年 8
    月。
    周育仁,「政党协商与政党合作」,国政评论,2001 年 9 月。
    周育仁,「『中选区制』的可行性及妥当性」,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1 月。
    周育仁,「立法委员选举结果对立法院运作之影响」,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2
    月。
    周育仁,「单一选区应采绝对多数当选制」,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周育仁,「民进党国会改造方案之评析」,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6 月。
    周育仁,「『国会改造』建议」,国政分析,2002 年 7 月。
    周育仁,「妇女参政权应积极保障」,国政评论,2002 年 9 月。
    周育仁,「勿再以国会改革之名行拚政治之实」,国家政策论坛,2002 年 10 月,。
    周育仁,「国会改造之环境与前景」,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12 月。
    周万来,「概述立法委员听取报告与质询制度」,立法院院闻,第 30 卷,第 2 期。
    周继祥,「『大选区、多席次、两票制』之研析」,立法院院闻,第 27 卷,第 19
    期。
    侯汉君,「立法院的乱源在那里?」国政评论,2001 年 5 月。
    洪永泰,「立法委员选举结果对政党体系的影响」,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2 月。
    施正锋,「选举制度兴革的概念架构」,《台湾政治建构》,台北:前卫,1999 年。
    施正锋,「分裂政府下行政与国会的关系」,台北:宪政研究,2000 年。
    施正锋,「新国会产生后的政局──民进党的政治三角习题」,立委选举后台湾政
    局发展及因应之道研讨会,2001 年 5 月。
    施正锋,「选举制度改革的思考」,选后台湾国家的展望研讨会,台北:国际文化
     第 169 页 共 181 页
    
    
    基金会、台湾教授协会,2002 年 1 月 12 日。
    施焜松,「国会改革法案面临重大考验」,政策月刊,第 44 期,1999 年 3 月。
    施焜松,「立委质询权行使现况之探讨」,政策月刊,第 45 期,1999 年 4 月。
    施嘉明,「日本选举制度的特征」,宪政思潮,第 39 期,1977 年 9 月。
    桂宏诚,「刑不上士大夫的游说法制」,国政评论,2003 年 2 月。
    桂宏诚,「大法官提名彷佛回到从前」,国政评论,2003 年 5 月。
    高朗,「少数政府退返民主蛮荒」,国政评论,2001 年 2 月。
    高朗,「当『制衡』破坏殆尽 民主只剩民粹」,国政评论,2001 年 2 月。
    高朗,「滥权乱法绿色执政民主躯壳」,国政专论,2001 年 4 月。
    高朗,「仓促推动修宪 不利国会改革」,国政评论,2002 年 8 月。
    高永光,「政党竞争与政党联合─议题取向的分析」,理论与政策,第 12 卷第 2
    期。
    高永光,「论单一选区绝对多数当选制」,国政评论,2002 年 5 月。
    高永光,「公民投票绝不是万灵丹」,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高永光,「政党合作途径之研究」,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9 月。
    高永光,「立法院应不应该举行临时会」,国政评论,2003 年 6 月。
    徐正戎,「说国会改革太沉重」,国政评论,2002 年 8 月。
    徐永明,「国会改选后政府组成的途径──政党中心或总统中心?」新世纪文教
    基金会,2001 年 8 月。
    徐永明,「单一选区两票制政治冲击的仿真」,再造新国会研讨会,台北:新世纪
    智库论坛,2002 年,第 17 期。
    徐永明,「落实立委选制改革之策略」,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5 月。
    涂怀莹,「立法委员的『产生』及有关之『选举问题』」,宪政时代,第 15 卷,第
    2 期,1990 年 2 月。
    许立一,「慎思熟虑的民主行政」,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5 月。
    许立伦,「检视选罢法形塑下的选举竞争」,立法院院闻,第 21 卷,第 5 期。
    许介鳞,「日本新选举制度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研考双月刊,第 21 卷,第 1 期,
    1997 年 2 月。
    许主峰,「台湾立法院选制改革的可行性---制度比较和政治生态观点」,立委减半
    研讨会,财团法人国际文化基金会、台湾教授协会主办,台北,2001 年 2 月 17
    日。
    许庆复,「联合内阁为少数民意总统稳定政局之可行政治选择」,国政研究报告,
    2000 年 11 月。
    盛杏湲,「政党配票与候选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台湾地区
    立法委员选举的分析」,选举研究,第 5 卷第 2 期,1999 年 7 月。
    盛杏湲,「立法院为什幺游走在不同的委员会?」载于林继文主编《政治制度》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0 年。
    庄胜荣,「单一选区与两票制的探讨」,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41 期,1996 年 6
     第 170 页 共 181 页
    
    
    月。
    陈宇萱,「立委提名 先进贡党中央三十万!」商业周刊 804,2003 年 4 月。
    陈杉荣,「立法院『三党一派』的党团运作」,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38 期,1996
    年 5 月 14 日。
    陈英钤/杨婉莹/张锟盛,委员会的专业化---《强化立法院结构与功能之研究》,立
    法院委托研究计划,计划总召集人:黄主文、子计划主持人:林佳龙、蔡茂寅、
    陈英钤、黄荣护、罗致政,2000 年 11 月。
    陈英钤,「委员会专业化与国会改革」,再造新国会研讨会,新世纪基金会,台北,
    2002 年 2 月 2 日。
    陈春生,「厉行国会改革,落实政党政治与民意政治!」国政专论,2000 年 9 月。
    陈春生,「再造宪政运作的理想环境」,新世纪文教基金会,2001 年 8 月。
    陈新民,「责任政治的胜利」,国政评论,2001 年 1 月。
    陈新民,「台湾宪政命运的『六年轮回论』─选后修宪的迷思」,国政评论,2001
    年 12 月。
    陈坤森,「国会选举名单比例代表制之设计」,立法院院闻,第 21 卷,第 7 期。
    陈淑芳,「联合政府体制与国会制度」,新野论坛,2000 年 10 月。
    陈淑芳,「再造宪政运作的理想环境──选举制度、国会运作与国会内协商机制
    的改革刍议」,新世纪智库论坛,第 18 期,2001 年 12 月。
    陈淑芳,「国会改革五法实施之成效与检讨」,月旦法学,2002 年 6 月。
    陈华升,「『联合政府』、『政党重组』与民进党选举策略」,国政评论,2001 年 5
    月。
    陈华升,「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革之政策分析」,国政分析,2003 年 3 月。
    陈敏郎,「国会股市一家亲—国民党是破坏国会改革的刽子手」,今周刊 101 期,
    1998 年 11 月 1 日至 7 日。
    陈朝政,「公办政党初选的理想与现实」,国政分析,2003 年 5 月。
    陈朝政、林佳莹,「台湾 2002 年政治情势的回顾分析」,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12 月。
    陈爱娥,「我国现行宪法下总统角色的定位──单纯国家统一的象征或真正的政
    府首长?」新世纪文教基金会,2001 年 8 月。
    陈凤英,「民进党不分区立委人头大户当道」,今周刊 101 期,1998 年 11 月 1 日
    至 7 日。
    陈仪深,「立委采单一选区、停选乡镇市长─当前革除黑金政治的必要条件」,台
    湾教授协会,2003 年 4 月。
    陈鹏仁,「透视日本国会议员选举」,国政评论,2003 年 3 月。
    梁双莲、顾燕翎,「台湾妇女的政治参与------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观察」,刊于刘毓
    秀主编,《台湾妇女处境白皮书:1995 年》,台北:时报文化,1995 年。
    曾建元,「论台湾修宪与选举政治,《客家文化与两岸发展》2001 两岸学术研讨会」。
    冯国豪,「落实政党政治改善选举风气应逐步建立单一选区制度」,国政评论,2001
     第 171 页 共 181 页
    
    
    年 9 月。
    彭天豪,「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革之比较研究」,立法院院闻,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1999 年 2 月。
    彭锦鹏,「修宪与国会改革的方向」,政策月刊,第 42 期,1999 年 1 月。
    黄大洲,「论改革」,国政分析,2003 年 8 月。
    黄正杰,「日本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之介绍」,国策期刊,1997 年 4 月。
    黄秀端,「立法院内部同类型委员会的运作方式」,台北,东吴政治学报,2000
    年,第 11 期。
    黄秀端,「单一选区与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制下的选民策略投票」,东吴政治学报,
    2001 年,第 13 期。
    黄秀端,「立法院委员制度纠谬:立法效率与品质为何不好」,当代,171 期,2001
    年 11 月 1 日。
    黄秀端,「国会的效能升级─谈两波立法院之改革」。
    黄秀端,「国会伦理优质化」,群策会,2002 年 10 月。
    黄昭元,「国会改革五法简介」,台湾本土法学,第 1 期,1999 年 4 月。
    黄俊龙,「民主社会的菁英统治:对密尔《论代议政府》的一个诠释」,台北:政
    治科学论丛,第 18 期,2003 年 2 月。
    黄国钟,「国会改革与政党政治」,律师通讯,第 198 期,1996 年 3 月。
    黄德福,「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台湾地区解严后选举竞争的观察」,理论与政
    策,1993 年夏季号。
    黄德福,「立法院委员会资深制之建立」,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4 月。
    黄锦堂,「立法委员选举制度改革建议」,政策月刊,第 42 期,1999 年 1 月。
    游清鑫,「选区划分:规范面的探讨」,1996 年,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41 期。
    游清鑫,「论两票制的政治效果」,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54 期,1996 年 12 月。
    游清鑫,「选举制度、选举竞争与选举策略:八十四年北市南区立委选举策略之
    个案研究」,选举研究,第 3 卷第 1 期,1996 年 5 月。
    游清鑫,「论当前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一些问题」,国策专刊,第 8 期,1999 年 4
    月。
    傅恒德,「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后的省思:立法改革刍议」,政策月刊,第 42 期,
    1999 年 1 月。
    张文贞,『宪政主义与选举制度:「新国会」选制改革刍议』,再造新国会研讨会,
    台北:新世纪智库论坛,第 17 期,2002 年。
    张照明,「宪法男女平等原则与妇女保障名额规定」,劳工之友,第 537 期,1995
    年 9 月。
    张壮熙,「总统是否有权主导行政院人事与政策?」国政研究报告,2000 年 12
    月。
    张寒青,「政党协商会议先解决权利分配问题」,国政评论,2001 年 9 月。
    张显耀,「行政院应否随立院改选后总辞之研究」,国政研究报告,2000 年 12 月。
     第 172 页 共 181 页
    
    
    张琼玲,「从花莲县长补选看台湾选民投票行为之个性表」,国政分析,2003 年 8
    月。
    张琼玲,「我国妇女参政之现况问题与未来愿景」,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10 月。
    雷飞龙,「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从立法院执政党党鞭挥动无力说起」,文化政
    治学研究所学报,第 3 期,1994 年 10 月。
    葛永光,「政党提名制度:几个概念性问题的探讨」,理论与政策,1995 年夏季号。
    叶俊荣,「以新国会运动作为国会改革的基调」,政策月刊,第 42 期,1999 年 1
    月。
    叶俊荣,「从『新国会』观点论国会改革」,新世纪智库论坛,第 6 期,1999 年 6
    月。
    万秀娟,「民进党『国会改造版本』之评析」,国政分析,2002 年 9 月。
    董世芳,「我国现行选举制度之特色」,宪政思潮,第 39 期,1977 年 9 月。
    杨日青,「立法院常设委员会之结构与功能分析」,台北,月旦杂志,1992 年 11
    月。
    杨日青,「为立法院常委会把脉」,理论与政策,1996 年秋季号。
    杨日青,「六次修宪及政党生态变迁对政府体制的影响」,政策月刊第 59 期,2000
    年 6 月。
    杨日青,「政府体制、选举制度、政党制度与内阁组合的关系」,新野论坛,第 3
    期,2000 年 10 月。
    杨日青,「期望立委能负国会改革任务」,国政评论,2001 年 9 月。
    杨日青,「从宪政走向探讨立法院常委会之再改革」,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1
    月 16 日。
    杨日青,「应强化立法院及常设委员会以监督强势总统」,国政研究报告,2002
    年 6 月 21 日。
    杨日青,「立法机关的功能」,国政分析,2002 年 11 月。
    杨日青,「立法功能式微之原因」,国政分析,2002 年 11 月。
    杨作洲,「主要民主国家国会与改革后立法院之比较研究」,立法院院闻,第 27
    卷,第 4 期。
    杨钧池,「选举制度改革与选区划分」,国政分析,2003 年 8 月。
    杨婉莹,「从第五届立委选举结果探讨未来选举制度改革之方向」,国家政策论坛,
    2002 年 1 月。
    杨婉莹,「告别妇女保障名额 迎向性别比例原则」,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杨泰顺,「国会议长在权力分立制下的政党角色」,国政研究基金会,2000 年 12
    月 20 日。
    杨泰顺,「延审后 立院别闲着!」国政评论,2003 年 5 月。
    杨泰顺,「立法院 全民的出气筒?」国政评论,2003 年 6 月。
    杨泰顺,「立委减半 说得漂亮 做得难看」,国政评论,2003 年 8 月。
    杨与龄,「端正选风应即实施单一选区」,国政评论,2001 年 8 月。
     第 173 页 共 181 页
    
    
    杨与龄,「立委选举应即修法实施两票制」,国政评论,2001 年 8 月。
    杨与龄,「单一选区无法解决妇女保障名额吗?」,国政论坛,2001 年 9 月 24 日。
    詹中原,「美国国会议员之选举经费」,美国月刊,1992 年 7 月,第 7 卷,第 7
    期。
    赵永茂,「大选后……台湾政局的发展与期许」,政策月刊第 57 期,2000 年 4 月。
    廖天威,「平论立法院改革方向」,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
    廖天威,「漠视宪政法治民主节节退步」,国政评论,2001 年 3 月。
    廖天威,「不分区立委是贯彻『政党意志』的表征」,国政评论,2001 年 9 月。
    廖天威,「干净选举与扫除黑金」,国政评论,2001 年 10 月。
    廖益兴,「政党在选举过程的角色及地位」,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29 期,1996
    年 1 月。
    廖益兴,「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过程」,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41 期,1996 年 6
    月。
    廖益兴,「国会『乱源』:选举制度的缺陷」,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43 期,1996
    年 7 月。
    廖益兴,「选举制度与政经生态之调整」,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54 期,1996 年
    12 月。
    廖益兴,「政党的选举竞争与合作」,国策专刊 18,2001 年 8 月。
    廖达琪,「从冲突管理观点──谈立法院议事及党团运作改进的方向」,理论与政
    策,1996 年冬季号。
    廖达琪,「总统放手 国会翘首」,国政评论,2002 年 5 月。
    蔡吉源,「论单一选区两票制」,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54 期,1996 年 12 月。
    蔡宗珍,「关于民意代表之妇女保障名额条款的另类思考」,妇女与两性研究通讯,
    第 44 期,1997 年 10 月。
    蔡宗珍,「选举制度合理化」,群策会,2002 年 10 月 19 月。
    蔡茂寅,「立法院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与其前提要件」,国家政策双周刊,138 期,
    1996 年 5 月。
    蔡达棠、余元杰,「立法委员书面质询之程序与限制」,立法院院闻,第 21 卷,
    第 7 期。
    萧文生,「自法律观点论国会改选后的政府组成」,新世纪文教基金会,2001 年 8
    月。
    郑安国,「执政失败岂可归咎立法院」,国政评论,2001 年 9 月。
    郑明德,「论立法院党团的法律意义与地位」,法律杂志,第 263 期,2001 年 8 月。
    刘有恒,「深悉大法官同意权之行使」,国政评论,2003 年 9 月。
    刘其昌,「国会议长(副议长)议事中立及权威建立的国际性比较」,律师通讯,
    第 198 期,1996 年 3 月。
    刘念夏,「勿陷民调假象 还原民意真相」,国政评论,2001 年 4 月。
    刘念夏,「国亲两党推动选举与政策合作 有助台湾政党政治与政经稳定发展」,
     第 174 页 共 181 页
    
    
    国政评论,2001 年 7 月。
    刘淑惠、陈进郁,「确立体制 平息政争」,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0051 期,1993
    年 1 月。
    刘淑惠、廖益兴,「立法院党团协商机制的演变与发展」,国策研究院,迈向 21
    世纪的立法院---新国会、新规范、新挑战研讨会,1999 年 3 月 8 日。
    刘淑惠,「国会运作效能化」,群策会,2002 年 10 月 19 月。
    刘凤珍,「国会研究评析」,东吴政治学报,第 7 期,1997 年。
    刘铁铮、法治斌、陈敏、刘义周,「职妇团体代表选举制度之研究」,台北:中央
    选举委员会,1985 年。
    宪政法制组,「立法院乱象之根源及因应策略」,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6 月。
    宪政法制组,「国民党与民进党宪政立场之比较」,国政分析,2002 年 6 月。
    谢芙美,「纽西兰国会选举制度考察报告──单一选区两票混合制」,立法院院闻,
    第 30 卷,第 10 期。
    谢相庆,「谈我国区域立法委员选举名额分配与选举区划分方案」,立法院院闻,
    第 25 卷第 11 期。
    谢相庆,「日本众议院议员新选举制度及其政治效应---以 1996 年选举为例」,选
    举研究,1999 年,第 6 卷第 2 期。
    谢相庆,「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各选区应选名额分配之计算」,国政评论,2001
    年 4 月。
    谢相庆,「论国会改造案的单一选区划分」,国政评论,2002 年 8 月。谢复生,「政
    党比例代表制」,台北:理论与政策杂志社,1992 年。
    谢复生,「宪政体制、选举制度与政党运作」,理论与政策,1994 年冬季号。
    谢复生,「我国现行选举制度之评析」,国家政策双周刊,第 141 期,1996 年 6
    月。
    谢瑞智,「国会改革之方向」,国策专刊 8,1999 年 3 月。
    隋杜卿,「『妇女保障名额』与我国选举制度改革」,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9 月。
    隋杜卿,「除恶务尽 改革选制」,国政评论,2001 年 10 月。
    隋杜卿,「单一选区两票制改革方案的评析与对策」,国政分析,2002 年 5 月。
    隋杜卿,「立委选制改革 不容包装政治野心」,国政评论,2002 年 5 月。
    隋杜卿,「立委选制改革:前景与困境」,国政评论,2002 年 5 月。
    隋杜卿,「单选区两票制与妇女保障名额」,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隋杜卿,「单选区两票制及政治影响」,国政评论,2002 年 6 月。
    隋杜卿,「『单选区绝对多数决』巩固宪政」,国政评论,2002 年 8 月。
    隋杜卿,「修宪议题的探讨(一):选举制度与选区划分」,国政分析,2003 年 3 月。
    隋杜卿,「国会改革的正本清源之道」,国政评论,2003 年 4 月。
    隋杜卿,「『单一选区』选制改革的政治影响: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的仿真(一)」,
    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4 月 24 日。
    隋杜卿,「『单一选区』选制改革的政治影响: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的仿真(二)」,
     第 175 页 共 181 页
    
    
    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4 月 29 日。
    隋杜卿,「『单一选区』选制改革的政治影响: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的仿真(三)」,
    国政研究报告,2003 年 5 月 2 日。
    罗传贤,「法案审查程序与立法技术」,月旦法学 85,2002 年 6 月。
    苏永钦,「台湾新局下的宪政主义危机」,国政研究报告,2001 年 12 月。
    苏盈贵,「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原则---从五二○号解释建构」,司改杂志,财团
    法人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
    龚意琇,「单一选区两票制:并立制与联立制(补偿制)之分析」,国政分析,2002
    年 7 月。
    四、报纸
    《联合报》
    《联合报》,1994 年 11 月 3 日,第 9 版。
    王卓修,「保障名额 妇女有什幺好高兴」,1999 年 6 月 8 日,第 15 版。
    社论,「大转弯:只有政治没有政策!」,2002 年 11 月 20 日。
    周怡伦,「地方派系分赃,专业立委远矣」,2001 年 10 月 21 日。
    「法地方选举 一半是女将」,2001 年 3 月 11 日,第 10 版新闻。
    纪欣,「对妇女保障名额的看法」,1997 年 3 月 8 日,第 15 版。
    郭琼俐,「扁与党团问题,以摊在台面上」,2002 年 2 月 10 日,第 4 版。
    郭琼俐、钟年晃,「府院党九人小组,研拟扩大参与」,2002 年 2 月 21 日,第 4
    版。
    钟年晃,「民进党团三长将采资深制」,2001 年 12 月 26 日,第 4 版。
    谢复生,「立院,才是权力中心」,1996 年 2 月 2 日,第 14 版。
    《联合晚报》
    颜振凯,「民进党内忧隐现」,2002 年 2 月 3 日,第 2 版。
    《中国时报》
    《中国时报》,1994 年 11 月 23 日,第 17 版。
    朱云汉,「期待台湾选举文化的蜕变」,2002 年 12 月 9 日。
    林子杰,「改革党团制度,提升问政品质」,2001 年 10 月 4 日,第 15 版。
    吴典蓉,「府院党沟通不良,才是症结」,2001 年 11 月 2 日,第 3 版。
    吴典蓉,「非嫡系反扁独大声浪高涨」,2002 年 2 月 3 日,第 4 版。
    吴典蓉,「建立协商机制,取代复议对决」,2002 年 2 月 20 日,第 4 版。
    陈嘉宏,「立院朝小野大,协商形同分赃」,2001 年 5 月 20 日,第 2 版。
    陈嘉宏,「不见阳光的协商机制,分赃勒索的保护伞」,2001 年 6 月 3 日,第 4
    版。
    陈嘉宏,「正义联机提案,总统兼任党魁」,2001 年 12 月 6 日,第 4 版。
    陈嘉宏,「正义不彰,联机欲断」,2002 年 2 月 4 日,第 2 版。
    杨照,「选举也该正常化了」,2002 年 12 月 7 日,第 15 版。
    谢复生,「制度不改,党纪无存」,1995 年 5 月 7 日,第 11 版。
     第 176 页 共 181 页
    
    
    《中央日报》,1994 年 11 月 23 日,第 7 版。
    杨婉莹,「告别妇女保障名额迎向性别比例原则」,2002 年 6 月 8 日,第 3 版,观
    念世界。
    杨秀芬,「国民党团选举采资深制」,2002 年 1 月 10 日,第 2 版。
    杨秀芬,「国民党团运作修正,双直选历练制并行」,2002 年 1 月 29 日,第 4 版。
    《自由时报》
    王业立,「立法院政党协商沦为密室分赃」,2001 年 6 月 4 日,第 15 版。
    《经济日报》
    社论,「大选之后即团结及改革的开始」,2001 年 12 月 02 日。
     英文部分
    Aberbach and Rockman,
    1997,“Bureaucracy: Control, Responsiveness, Performance.”In Designs for Democratic
    Stability: Studies in Viable Constitutionalism. A. I. Baaklini and H. Desfosses, eds.
    Armonk, NY: M.E. Sharpe.
    Andrew Appleton and Amy G. Mazur,
    1993,“Transformation or Modernization: the Rhetoric of 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 in
    France”,in Joni Lovenduski and Pippa Norris (eds.), Gender and Party Politic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Andrew Reeves and Alan Ware,
    1992, “Electoral System: A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Baraba Geddes,
    1996,“Initiation of New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in Arend Lij phart and Carlos Waisman, ed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Colo.:Westview Press)
    Bih-Er Chou, Cal Clark, and Janet Clark,
    1990, Women in Tauwan Politics: Overcoming Barriers to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a
    Modernizing Society(Boulder, Colo.: L.Rienner).
    Bruce Ackerman,
    1999,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113 HARV. L. REV. 633, 655-58 .﹝hereinafter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CQ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
     1983,"How Congress Works",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P.82.
    David Held,
    1987, Models of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 Press),p.32.
    Dunleavy, Patrick, and Helen Margretts.
    1997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Electoral Reform,」International Political
     第 177 页 共 181 页
    
    
    Science Review, 16(1).
    Duverger, Maurice.
    1959 Institutions Politiques et Droit Constitutionnel (4th ed.).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Science Review, 16(1):9-29.
    Epstein and O'Halloran,
    1999,“ Delegating Powers: A Transaction Cost Politics Approach to Policy Making
    under Separate Powe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ic Moon,
    1996,“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Methods in Taiwan in:Effects of an Electoral
    System,”ASIAN SURVEY (Vol. 37, No. 7).
    Galeotti, G.,
    1997,“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Machinery: The Case of the Headless Leviathan.”In
    Understanding Democrac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A.Breton, G. Galeotti,
    P.Salmon, and R. Wintrobe, e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rald Loewenberg and Samuel C. Patterson
    1988,Comparing Legislature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Goodin and Klingemann,
    1996,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A. Gardner ,
    2000, Madison's Hope:Virtue,Self-Interest, and the Design of Electoral Systems, 86
    IOWA L. REV. 87,105-107﹝hereinafter, Madison's hope﹞.
    Joseph F. Zimmerman
    1994,“Equity in Representation for Women and Minorities”, in Wilma Rule And Joseph
    F. Zimmerman (eds.), Electoral System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ir Impact on
    Women and Minoriti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Kathleen Thelen and Sven Steinmo,
    1992,“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 Steinmo, K.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ef, William J. & Ogul, Morris S. (Eds.),
     1993, The AmericanLegislative Process(8th ed.).N.J.:Englewood Cliffs.P.170.
    D. Klink,
    1981,“Bemerkungen zur Rolle von Parlamentsprasidenten in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ZParl, 436(436).
    Lancaster, Thomas D..
    1997,“The Origins of Double Ballot Electoral System: Some Comparative
    Observ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第 178 页 共 181 页
    
    
    World Congress, Seoul, Korea.
    Lani Guinier,
     1994,THE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 FUNDAMENTAL FAIRNESS IN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124
    Larry Diamond,
     1997,“Introduction:In Search of Consolidation ,”in Larry Diamond, Marc F. Plattner,
    Yun-han Chu, and Hung-mao Tien, eds., Consolidating the Third Wave Democracies:
    Regional Challenges, Baltimore, M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James A.Gardner Madison's Hope:Virtue,Self-Interest, and the Design of Electoral
    Systems, 86 IOWA L. REV. 87,105-107(2000)﹝hereinafter, Madison's hope﹞.
    Levine, C. H., B. G. Peters and F. J. Thompson,
     1990,“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llenges, Choices, Consequence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Lijphart, Arend.
     1994, Electoral System and party System: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1945-199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wi, T. J.
     1993,“A Review of Herbert Simons Review of My View of the Discipline."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6(1).
    Gerald Loewenberg and Samuel C. Patterson,
    Comparing Legislature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8)
    Megey,Michael L,
     1979, Comparative Legislatures( Dwrham, V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O'neill, Tip
     1987, The Life and Political Memories of Speaker Tip O'neill(N. Y.:Random House)
    Peter C. Ordeshook,
     1986, Game Theor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ppa Norris,
     “Choosing Electoral Systems:Proportional, Majoritarian and Mixed
    System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16, No. 1).
    R. Darcy,
     1992,“Electoral Barriers to Women”, in Wilma Rule and Joseph F. Zimmerman (eds.),
    United States Electoral Systems: Their Impact on Women and Minoritie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C-090-227htm
    Reeve, Andrew and Alan Ware.
     1992, Electoral System: A Comparative and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N.Y. Routledge.
    Rein Taagepera and Mathew S. Shugart,
     第 179 页 共 181 页
    
    
    1989, SEATS AND VOTES: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ELECTORAL SYSTEMS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Abrams,
     1980, Foundations of Politic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llective
    Choice,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artori, Giovanni.
    1994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 Inquiry into Structure,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teven G. Calabresi,
    2001,“The Virtues of Presidential Government:Why Professor Ackerman Is Wrong to
    Prefer the German to the U.S. Constitution”,18 CONST. COMMENTARY 51, 60-66,
    75-78,﹝hereinafter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Susan Scarrow,
    “Party 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Expansion of Direct Democracy in
    Germany,"PARTY POLITICS (Vol. 3, No. 4)
    Taagepera, Rein and Matthew Soberg Shugart.
    1989, Determination of Electoral System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eats and Votes: 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tions of Electoral Syste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Vgl. K. L. Shell,
    1992,“Verfassungsordnung und politisches System-Kongress und Prasident”,in: W. P.
    Adams/E.-O. Czempiet/B. Ostendorf/K. L. Shell/P. B. Spahn/M. Zoller(Hrsg.)
    Landerbericht USA I, Bonn (361f.)
    Wilma Rule and Pippa Norris,
    1992,“Anglo and Minorities Women,s Underrepresentation in Congress:Is the Electoral
    Systems the Culprit“,in Wilma Rule and Joseph F. Zimmerman (eds.) United States
    Electoral Systems: Their Impact on Women and Minoritie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Wilma Rule,
    1994,“Parliaments of, by, and for the People:Except for Women”, in Wilma Rule and
    Joseph F. Zimmerman (eds.), Electoral System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ir Impact
    on Women and Minoriti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R. Darcy,
    1992,“Electoral Barriers to Women”, in Wilma Rule and Joseph F. Zimmerman (eds.),
    United States Electoral Systems: Their Impact on Women and Minoritie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