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指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在政策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论和审查备选方案基础上,最后形成正式政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备选方案、评估和选择方案。公共政策的基轴是公共权力与公民的关系。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正式代表,在法理上被设定为全体公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因此,政府的政策必须以公民为服务对象并对全体公民负责。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就是公民直接参与到关系到他们自己切身利益的政府即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去,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合意,对政府公共决策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本文虽然从视角上看较为宏观,但只是关注特定领域内,即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行为。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面临着公民参与渠道不足,政府回应力缺乏,制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公民意识和制度建设等两个方面,探讨和提出了促进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首要的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如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陪审制度等。除了制度建设还要注重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Public policy's formulation is refers to solving a series of acceptable plans which or the plan some social question proposed,in the policy analysis's foundation,further proves discusses with the examination alternative plan foundation,finally forms the official policy the process.This process mainly includes the determination policy goal, the design alternative plan,the appraisal and the selection scheme.Community policy's basic shaft is the public authority and citizen's relations.The government takes the public authority official representative,is established in the legal principle theory of law for all citizen mandatory administration country public affairs organization. Therefore,government's policy must is responsible take the citizen as the target client and for all citizen.
     In the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s citizen participation,i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relates their vital interest the government is directly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formulates in the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enables them through each effective way,expresses own opinion fully,forms meets one's satisfaction,has positive and the effective influence to the government public decision-making.
     Although this article looks from the angle of view comparatively macroscopic, but is only in the attention specific domain,namely in the government community policy formulation process's citizen participates in the behavior.This article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Government public decision-making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faces the citiz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hannel being insufficient,the government responds the strength to lack,institution degree not higher question.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the paper from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wo aspects,discussed and proposed promotes basic mentality which in our country community policy formulation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develops and consummates.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as to our country present condition,what in the consummation community policy formulation's citizen participation most important is insisted that with the consummation socialist democracy system,lik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ystem,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the regional autonomy for nationalities system,simultaneously,wants perfect and the perfect citizen politics participation concrete system,like electoral system,hearing system,inquiry system,jury system and so on.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he citizen except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he raise and the citizen quality enhancement.
引文
[1]李景鹏:《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的特点》出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01期
    [2]侯伊莎:《政府、社区与公民社区制的三维架构》出自《中国行政管理》 2005年12期
    [1]苏大林:《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出自《甘肃社会科学》 2006年04期
    [1]《MPP: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生教育——兼谈发展我国政策分析专业研究生教育》
    [1]孙翠香:《论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出自《当代教育科学》 2008年第11期
    [1]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
    [2]董海浪:《改革与人的主体性回归》出自《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卷第2期
    [1]彭伟:《城市社区居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出自《攀登》 2003年03期
    [1]王俊杰:《我国社会利益诉求现状及其规范化》出自《理论探索》 2008年03期
    [1]李叶叶:《公共利益研究综述》出自《湖南社会科学》 2008年02期
    [2]张宇:《多元利益的均衡和协调和谐语境中公共政策的新取向》出自《贵州社会科学》 2007年04期
    [1]邢建华:《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现象探析》出自《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6卷第2期
    [1]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王邦佐.《新政治学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俞可平.《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胡伟.《政府过程》.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顾安平.《政府发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出版社.2003年版
    [2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孙光.《现代政策科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桑玉成、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5](美) 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26](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项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7](美)李普斯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9](美)戴维·依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0](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31](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2](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3](美)赛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34](美)赛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5](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一一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36](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美)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0年版
    [3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8 年版
    [39](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海伦·英格兰姆、斯蒂文·R·史密斯.《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42]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美)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4](美) 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孙永怡:《试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途径》贵州: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3月
    [46]梁莹:《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浙江: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11月
    [47]薛维娜:《利益表达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及其完善机制》.黑河:黑河学刊.2006(3)
    [48]代建明:《试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及其不足》.前沿.2006(4)
    [49]唐昊:《转型期中国社会利益群体的政治分析》.学术论坛.2000年(4)
    [50]李春香:《公民参与:公共利益表达的有效途径》.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