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时期国际规范退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春秋时期国际体系内大国继承了西周大一统体系的部分规范来建立国际制度,制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合作、帮助华夏国家抵御外敌和实现国际体系内的秩序与稳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制度出现了公共物品供应不足、维持成本过高、成员生存状态不断恶化、成员间矛盾不断加剧、合作规范退化等现象。到了春秋末期,国际制度已经基本瓦解,原制度成员国之间冲突不断、安全困境的现象开始出现,国际规范几乎退化殆尽。本文试图对这种规范退化的现象提出一种解释机制。本文认为春秋国际制度内大国为争夺制度领导权而激烈竞争,又由于制度安排、竞争结构、领导权利益的零和性质等因素的作用,竞争者选择了违背国际规范、破坏国际制度的恶性竞争方式,并导致了制度崩溃与规范退化。国际体系随之从春秋时期相对有秩序、有规范的状态向战国时期的霍布斯状态转化。国际制度的建立有时不仅意味着参与各方总体收益的增加,国际制度还承载着其它重要的社会性利益,比如制度内的领导地位等利益,对于这些利益的竞争如果得不到合理、有序的引导,可能会不断激化,甚至造成国际制度的瓦解。这是某些新自由制度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的建构主义观点所容易忽视的内容。春秋时期国际制度内恶性竞争的现象反映出,即使大国具有较高身份认同、内化了合作规范,仍然可能为了制度领导权而竞争。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great powers made attempts to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by carrying forward some of thecooperation norms inherited from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s grand unitysystem. The institution was designed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of its members and to achieve order and stability within in theinternational system. However, the resulte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was troubled by the occurrence of insufficient public goods, high costsof maintenance, emergent of conflicts between member states,deterioration of the survival conditions of the member states anddegeneration of cooperation norm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great powers were engaged in fiercecompetitions for leadership. Due to factors such as institutionalarrangement, competition structure of great powers, the zero-sum natureof leadership competitions, etc., competitors chose to violatecooperation norms in the manner of cut-throat competition, which led tothe collapse of the cooperation institution and the degeneration of norms.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onsequently evolved from relatively orderly,norm-based stat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Hobbesian state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e increase of overall benefitsof participants. Institutions also carries other important socialinterests, which make them not free from internal competitions. Under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se competitions might even damage cooperationnorms and destroy the cooperation institutions. That phenomenon is easilybe overlooked by some view of neo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inclinedto liberalism. The internal competitions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hows that great powers which have collective identity、high social status and internalized cooperationnorms could also compete fiercely for the leadership of the institution.
引文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16页。
    2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96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89-990页。
    1乔尔·波多尼著,张翔等译:《地位的信号:对市场竞争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2Fred Hirsch, Social Limits to Growth,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27–28.
    3《左传·哀公十三年》载:“王命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伯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也。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63、1678页。
    4齐国独自领导国际制度实现了尊王攘夷、存邢救卫的成功。晋国建立合作制度之初,国际体系内齐、秦、楚、晋四个权力接近的大国中有三个(秦、齐、晋)参加了该制度,国际体系中的大部分权力集中于制度之内。参见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2页。
    5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2页。
    1参见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1参见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参见: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5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722-222B.C., 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65, pp.175-177.
    6Yuri Pines,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2009, p.30.
    7提出类似的观点还有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8这方面的研究有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还有Thomas Kane, AncientChina and Post Modern War,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2007.
    9这方面的研究有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Jacques Gernet,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60.
    1辛万翔、曾向红:《“多国体系”中行为体的不同行为逻辑及其根源——兼与许田波商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第59-73页。
    2Yongjin Zhang,“System, Empire and State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 No.5,2001, p.57.
    3Yongjin Zhang,“System, Empire and State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46.
    4Yan Xuetong,“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Norm Evolutio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4, No.3,2011, pp.233–264.
    5王日华:《道义规范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1期,第54-60页。
    7Robert William Flawith, The regressing ‘culture of anarchy’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Wendt’sprogressive constructiv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5,2011.
    1Adam Wats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New York: Rutledge,2009, p.68.
    2例如晋国主导的合作制度从公元前632年践土之盟时建立,到公元前496年齐、宋、鲁、卫、郑联合反晋时瓦解,持续了约136年之久。公元前632年温地会盟时晋、齐、鲁、宋、蔡、郑、陈、莒、邾、秦都是该制度成员。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49、450、1584、1593页;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17-118页。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18页。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2《论语·颜渊》。
    3《论语·雍也》。
    1《兼爱中》。
    2《孟子·公孙丑上》。
    1《老子》。
    2Ann Florini,“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Nor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 No.3,1996,p.367, pp.374-377.
    3Ann Florini,“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Norms”, pp.377-380.
    4Ryder McKeown,“Norm Regress: US Revisionism and the Slow Death of the Torture Norm”, InternationalRelations, Vol.23, No.1,2009. pp.5-25.
    5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论文,第15页。
    1徐进:《国家何以建构国际规范:一项研究议程》,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第7-12页。
    2详见赵广成:《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一项研究议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99-121页。
    3Yan Xuetong,“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Norm Evolution”, p.237.
    4Diana Panke, Ulrich Petersohn,“Why international norms disappear sometimes”, Europe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8, No.4,2012, pp.719-720.
    5晋国建立的国际制度在建立之初包含了体系内除了楚国之外的三个大国:齐、秦、晋,以及晋、齐、鲁、宋、蔡、郑、卫等其他主要国家。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0页。
    6Diana Panke,“Why big states cannot do what they want: International courts and compliance”, InternationalPolitics, Vol.47, No.2,2010, pp.186–209.
    1晋国建立的国际制度在建立之初包含了体系内除了楚国之外的三个大国:齐、秦、晋,以及晋、齐、鲁、宋、蔡、郑、卫等其他主要国家。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0页。
    2赫得利·布尔著,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1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87页。
    1《史记·齐太公世家》。
    2《史记·宋微子世家》。
    3《史记·周本纪》。
    4《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2页。
    5《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24-425页。
    1《尚书·顾命》。
    2《尚书·多方》。
    1《尚书·康郜》。
    2《礼记·王制》。
    3《左传·成公三年》,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14-815页。
    4《左传·桓公六年》,《左传·桓公十年》,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3、128页。
    1参见晋·杜预,唐·孔颖达:《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五·成公二年》。
    2周方银:《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6期。
    3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第20页。
    5楚国宣称的军队通过宋国领土不需事先向宋国提出申请的言论被宋国认为是灭亡宋国的行为。详见《左传·宣公十四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55页。
    1《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2Yongjin Zhang,“System, Empire and State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47.
    3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第10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01、320页。
    1晋国在加入齐国主导的国际制度时受到了周王室的干预,因此没有深入参与该制度。周王室作为各国组成的合作共同体的象征性代表希望加强自己的地位,并试图破坏齐国的对于共同体国家的领导权。因此,周王室要求郑国、晋国脱离齐国的领导。秦国具备参与合作制度的身份和意愿。首先,秦国因为帮助周王室而于春秋初年被封为诸侯,之后一直拥戴周王室并与之合作。秦国多次军事援助周天子的行为表现了秦国对于尊卑有序规范的认同,并愿意履行“分封国”的责任。鲁僖公九年,秦国与齐国合作送晋惠公回国;鄢陵之战时,秦国加入晋、齐为首的华夏国家的盟军;温地会盟时秦国加入晋国领导的合作制度;这些史料都表明秦国基本认同各国相互合作、共御外敌、尊卑有序的国际规范。参见:《史记·秦本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306、327-328、338-339、431页。
    7邓国是西周分封的异性诸侯,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之事。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4页。
    8周宣王时,封王舅申伯于谢国故地,参见《诗经·大雅·嵩高》,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69页。
    1《左传·隐公十年》:“秋,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君子谓郑庄公於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9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69-70页。
    4《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郑庄公於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6页。
    1周方银:《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6期,第9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84、194、195、199-200页。
    2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33.
    1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Princeton: Princeton UP,1986, p.3.
    2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p.1.
    1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3洛克逻辑是指国家间相互认同为竞争对手身份,允许对方生存,但相对的缺乏信任。参见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3-167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9、463-467、985、989-990页。
    1例如鲁成公3年至16年间,晋及其同盟伐郑6次,楚伐郑3次,郑晋媾和两次,郑楚媾和两次。蔡被晋侵两次,要求其加入晋国主导的国际制度。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12、819、823、830、833、838、843-844、848、849、873、879页。
    2最典型的反应是合作制度对外敌的两次大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的军队主力都是由作为霸主的晋国提供的,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21-743、890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3-1025页。
    2《尚书·周书》。
    3《诗·郑风》。
    1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3-167页。
    2参见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3Glenn H. Snyder, Alliance Politics,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pp.168-170.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59页。
    1Advan Knippenberg and Naomi Ellemers,“Strategies in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Michael A.Hogg and DominicAbrams, eds., Group Motiva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1993, pp.20–21.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32页。
    1《诗·大雅》。
    2《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襄公二十六年》。
    3《诗·小雅》,该诗主要表达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尊崇、歌颂之意,参见《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襄公二十六年》。
    4《诗·郑风》,取“適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的意思,参见《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襄公二十六年》。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16页。
    6《诗·小雅》。
    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46-1047页。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26页。
    9参见康欣:《地位认知、权力结构与国际冲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第99-118页。
    10William C. Wohlforth,“Unipolarity, Status Competition, and Great Power War”, World Politics, Vol.61, No.1,2009, pp.28-57.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5-1027页。
    3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1页。最典型的反应是合作制度对外敌的两次大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的军队主力都是由作为霸主的晋国提供的,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21-743、890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44-1145页。
    2《论语·子路》。
    3《左传·哀公十三年》载:“王命诸侯,则伯帅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帅子男以见于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伯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也。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63、1678页。
    4参见:Fred Hirsch, Social Limits to Growth,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Fred Hirsch, Social Limits to Growth,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27–28.
    6乔尔·波多尼著,张翔等译:《地位的信号:对市场竞争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1公元前546年,晋楚第二次弭兵会议时,晋国只是同意楚国取得与晋国接近的位置,而不是相同的霸主位置。晋国同意楚国加入国际制度,并同意除齐国、秦国之外的各国朝聘楚国,这只是给予楚国近似于晋国的地位。晋国仍然以霸主自居,并认为楚一直是国际制度、规范的颠覆者,不可能建立威信而取代晋国的霸主名位。晋、楚双方争当盟会的主持者时,晋国同意楚国主持盟会,因为晋认为各国服从晋国的德行,且小国也可以主持盟会,可以把楚当作相对于晋的小国来看:“晋人曰‘晋固为诸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楚为晋细,不亦可乎?’”正如公元前539年,郑国在是否去楚国朝聘问题上要征求晋国的同意,晋国提出,郑国需要把晋国当做霸主,而形式上可以朝聘楚国:“郑罕虎如晋,告曰:‘楚人日徵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敝邑之往,则畏执事其谓寡君而固有外心。其不往,则宋之盟云。进退罪也。寡君使虎布之。’晋国宣子使叔向对曰:‘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脩宋盟也。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於戾矣。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於敝邑,寡君猜焉。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晋国只是不想同时面对齐国、秦国、楚国三个大国的长期挑战,于是对楚国这个被各国认同为“蛮夷”的国家一些妥协和让利,本文在第五章对楚国的身份和利益进行了分析。参见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27-1133、1241-1242页。
    1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4,2010, p.68.
    3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
    4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71.Dmitry Shlapentokh,“Dugin Eurasianism: AWindow on the Minds of the Russian Elite or anIntellectual Ploy?”Studies in East European Thought, Vol.59, No.3,2007, pp.215–236.
    5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4,2010, p.73-75.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04、1321、1325页。
    2齐国以武力迫使徐国、郯国、莒国服从于齐。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76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24-1125、1127页。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2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50页。
    3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2页。
    1William C. Wohlforth,“Unipolarity, Status Competition, and Great Power War”, World Politics,Vol.61, No.1,2009, pp.28-57.
    4参见张维迎:《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1曹建海:《过度竞争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2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中译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3-14页。
    3寡头之间的竞争也可能能发展为恶性竞争,需要竞争各方无法达成利益划分的协议,同时市场需求远低于供给,参见罗云辉,夏大慰《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存在性的理论基础》,载《经济科学》,2002年第4期,97-107页。
    1冯维江,余洁雅:《论霸权的权力根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2期,第10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77、786-794、917、1035、1046、1049、1101页。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3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00、375页。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3-124页。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03、258、311、330-331、351-352、367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06、327-328页。
    1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4页。秦国在秦襄公时因为保护周平王而被封为诸侯。鲁桓公4年秦军、周军一起采取对芮伯的军事行动。鲁僖公11年,姬带叛乱,秦起兵救援周天子。鲁僖公25年,姬带再次作乱秦将要出兵救援周天子。参见《史记·秦本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338-339、431、89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55页。
    3楚国带领的小国包括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宋、淮夷。公元前529年,楚平王复封立陈、蔡两国。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45-1254、1348页。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49、466、1129-1133页。
    2公元前573诸侯救宋,齐不参加,公元前571年,齐、滕、薛、小邾不参加晋在戚地召开诸侯会议,消极对待公元前559年诸侯进攻秦和公元前557年的溴梁会议,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17、922-923、1008-1010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023、1025、1028、1030、1035、1095、1077页。
    10《史记·秦本纪》。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59-866页。
    2《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
    2晋同意楚主持盟会,因为晋认为各国服从晋国的德行,且小国也可以主持盟会,可以把楚当作相对于晋的小国来看,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32、1133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142-1143页。
    4这些诸侯包括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宋、淮夷,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45-1254页。
    5公元前529年,楚平王复封立陈、蔡两国为属国。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04、1322、1348页。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35页。
    7公元前565年、563年、561年、559年鲁莒之间都有战争,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40、947、956、979、996、1005页。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270、1277页。
    8冷鸿基:《制度内恶性竞争与春秋国际合作规范退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3期,第124页。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332-1333、1354页。
    4参见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9页。
    1关于反晋集团的建立过程,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558、1559、1561、1574-1575、1578、1584、1596、1607、1617、1619、1628、163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643、1647-1650、1655页。
    4《史记·越世家》。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721、1733-1735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777、786-794、917、1035、1046、1049、1101页。
    2《史记·秦本纪》。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859-866页。
    1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96页。
    1参见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William C. Wohlforth,“Unipolarity, Status Competition, and Great Power War”, World Politics,Vol.61, No.1,2009, pp.28-57.
    1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71.
    2比如尼赫鲁领导印度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国家之一,在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方面作出贡献而获得国际地位,而“不结盟”也成为冷战时期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推崇的一个重要规范。参见Deborah Welch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 Primacy”, InternationalSecurity.
    3Emanuel Adler,”Europe as a Civilization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s., Civilizations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2010, p.72.
    1Emanuel Adler,”Europe as a Civilization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Peter J. Katzenstein, eds., Civilizationsin World Politics, p.79.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著,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玲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日】西嵨定生著,武尚清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日】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尾形勇著,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岑仲勉:《西周社会制度问题》,新知识出版社,1956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30年版。
    郭伟川:《两周史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孔颖达等:《十三经注疏》,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版。
    李峰:《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刘泽华,李瑞兰:《竞争.改革.进步:战国历史反思》,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二卷:秦至近代政治思想散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吕思勉:《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秦亚青:《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余英时:《余英时文集第二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吴荣曾:《尽心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吴毓江:《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年版。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徐元浩:《国语集解》,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许倬云:《西周史》,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许倬云:《求古编》,台北:联经出版师业公司,1982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宽:《战国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杨师群:《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阎学通:徐进等:《王霸思想及启迪》,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诞生》,夏江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周书灿:《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晔:《吴越春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白国柱:《由文献及考古资料析周礼兴衰》,载《山东文学》,2007年第3期。
    陈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前沿与困惑评世界政治中的权力、相互依赖和非国家行为体》,载《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3期。
    陈启云:《封建与大一统之间:关于中国传统政体的理论和史实》,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
    陈东晓:《试论国际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美国霸权的互动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
    陈玉聃:《国际关系学中的经典与阐释——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载《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3期。
    仇华飞:《权力转变与国家利益维护》,载《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曹泳鑫:《主权国家体系的制度生成及其思想基础》,载《欧洲》,2001年第6期。
    陈剩勇:《诸侯争霸战争与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载《浙江学刊》,1986年第4期。
    晁福林:《关于近三十年先秦史研究范式的超越与重构》,载《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
    丁琴海:《论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研究的三重困境》,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董恩林:《论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董青岭:《现实建构主义理论评述》,载《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1期。
    范菊华:《规范与国际制度安排:一种建构主义阐释》,载《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0期。
    冯维江,余洁雅:《论霸权的权利根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2期。
    高兵:《大一统再认识》,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高伟凯:《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1期。
    黄中业:《西周分封制度是国家政体说》,载《史学月刊》,1985年第2期。
    江西元:《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97期。
    简军波,张敬林:《自负帝国的危机:单边主义与霸权合法性的终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8期。
    贾烈英:《国际体系、国际联盟与集体安全》,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14卷第5期。
    康欣:《地位认知、权力结构与国际冲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柳思思:《从规范进化到规范退化》,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
    柳思思:《规范传播视角下的“吉哈德主义”》,载《外交评论》,2011年第2期。
    林艳茹:《浅析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载《大众文艺》,2011年第17期。
    刘玉堂:《楚人的伐交艺术》,载《军事史博彩》,1984年第4期。
    罗云辉,夏大慰:《市场经济中过度竞争存在性的理论基础》,载《经济科学》,2002年第4期。
    刘丰:《联盟、制度与后冷战时代的北约》,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2期。
    刘丰,董柞壮:《联盟为何走向瓦解》,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0期。
    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载《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
    刘泽华:《先秦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载《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
    刘红卫:《王、霸的时序性—试析由王道向霸道转变的原因》,载《管子学刊》,2004年第1期。
    李若晖:《东周时期中华正统观念之形成》,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吕政,曹建海:《竞争总是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吕立琢:《试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
    黎虎:《周代交聘礼中的对等性原则》,载《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
    梁颖:《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李绍连:《试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载《中州学刊》,1998年第5期。
    马育良:《礼:古典形态演变史及其政治功能的衰减(下)—中国早期国家体制危机探讨之二》,载《皖西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庞中英:《霸权治理与全球治理》,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4期。
    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中》,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载《外交评论》,1998年第1期。
    秦亚青:《世界格局、国际制度与全球秩序》,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S1期。
    乔健:《从“重礼义”到“尚功利”——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形成的一条重要线索》,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祁怀高:《国际制度变迁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一种制度主义视角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
    秦治来,苗红妮:《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国家利益观》,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曲博:《合作问题、权力结构、治理困境与国际制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
    孙德刚:《国际安全合作中联盟概念的理论辨析》,载《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
    孙德刚:《国际安全之联盟理论探析》,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4期。
    宋伟:《国家利益问题:西方主流学派的论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
    苏若林,唐世平:《相互制约:联盟管理的核心机制》,载《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
    沈长云:《先秦史研究的10个理论问题》,载《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
    桑东辉:《也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否为主权国家——以《墨子》为例、以国际法为视角》,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
    唐世平:《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从米尔斯海默到杰维斯》,载《当代亚太》,2009年第4期。
    田野:《国际制度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机制:来自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田野:《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田野:《制度分析的层次问题与国际制度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王帆:《联盟管理理论与联盟管理困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4期。
    王日华:《道义规范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1期。
    王公龙:《国家利益、共有利益与国际责任观——兼论中国国际责任观的构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
    王学东:《国家声誉与国际制度》,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
    王晖:《论周代王权与中央集权化的统治形式》,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9期。
    王欢:《浅述墨子“兼爱”的政治学说》,载《学术研究》,2011年第9期。
    王明国:《权力、合法性、国内政治与国际制度的有效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
    汪亚洲,翟柯文:《由周公到孔子:外在的约束到自身的觉醒——论德在先秦时期的转变》,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王日华:《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研究纲领与理论建构—兼评阎学通等著《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2期。
    王启发:《先秦诸子论礼与法(上)》,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向静林:《血缘地缘政治:从东周战争到儒法国家》,载《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第5期。
    吴同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再讨论》,载《历史教学》,1994年第4期。
    徐进:《国家何以建构国际规范—一项研究议程》,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
    徐进:《两种逻辑与双重博弈-评《战争与国家形成:先秦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之比较》》,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4期。
    徐建新:《天下体系与世界制度—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载《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第10期。
    徐正京:《国际制度理论的新趋势——论理性主义的局限和建构主义的优势》,载《国际论坛》,2006年第6期。
    许田波:《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
    许田波:《构建“中国学派”必须正视历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许田波:《战争、国家形成与公民权: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9期。
    辛万翔,曾向红:《“多国体系”中行为体的不同行为逻辑及其根源——兼与许田波商榷》,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3期。
    肖晞:《墨家思想对中国国际战略定位的启示》,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2期。
    杨倩如:《先秦国际体系的类型与演变》,载《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21期。
    叶自成,庞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
    杨钊:《从先秦诸子看春秋战国时期》,载《史学集刊》,1987年第1期。
    叶自成,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流派》,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2期。
    叶江,谈谭:《试论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及其缺陷——以国际安全制度与人权制度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2期。
    叶自成:《从华夏体系历史看美国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西方特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叶自成:《中国外交的起源—试论春秋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性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1期。
    叶麒麟,张莉:《利益、观念与制度:国际制度的自我实施机制——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3期。
    杨东晨,杨建国:《“汉阳诸姬”国史述考》,载《学术月刊》,1997年第8期。
    杨鲁慧,郭延军:《从霸权稳定论到安全共同体:东北亚安全合作架构新走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阎静:《“文明进程”的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杨倩如:《先秦国际体系的类型与演变》,载《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1期。
    杨正香:《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的比较研究》,载《江汉论坛》,2001年第5期。
    尹继武:《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概念与联盟信任类型》,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2期。
    尹占文,沈艳荣:《理想主义的中国传统国家间政治思想比照与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3期。
    周方银:《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6期。
    周建仁:《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载《当代亚太》,2012年第3期。
    周建仁:《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期。
    赵炜:《伦理政治困境中的春秋战国之变》,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赵广成:《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一项研究议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赵广成:《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一种解释框架》,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5期。
    赵建文:《墨子关于“兼爱非攻”的国际法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赵鼎新:《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2期。
    朱杰进:《国际制度设计中的规范与理性》,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4期。
    朱杰进:《国际制度缘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较研究》,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甄尽忠:《先秦时期国家救助思想述论》,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朱中博:《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资源——评《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载《国际观察》,2009年第3期。
    姜建设:《统治的规则与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思想及其应用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外交学院博士论文,2011年。
    尹益洙:《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周方银:《国际规范的演化》,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张亲霞:《先秦儒家君权思想的历史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郑立跃:《中国古代政治盟约从盟主体制下到帝国体制下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Adler, Emanuel, and Michael Barnett eds.,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Adler, Emanuel, Communitar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Epistemic Foundations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5.
    Baldwin, David A.,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Berger, Peter L.,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Anchor Books,1967.
    Booth, Ken, and Nicholas J. Wheeler, The Security Dilemma: Fear, Cooperation andTrust in World Politics, Hampshi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8.
    Bull, Hedley, and Adam Watson eds.,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Buzan, Barry, and R. J. Barry Jones eds., Change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Buzan, Barry, and Richard Littl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World History: Remaking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Buzan, Barry, From International to World Society?: 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3.
    Buzan, Barr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reat Powers: World Politics in the
    Hsu, Cho-yun,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722-222B.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Hsu, Cho-yun,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Stanford,1965.Cox, Michael, Tim Dunne, and Ken Booth eds., Empires, Systems and States: Great
    Transformation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Creel, Herrlee G.,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1: The Western ChouEmpi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Cronin, Bruce,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of Coope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
    Dawson, Richard E., Kenneth Prewitt and Karen S. Daws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Boston, 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7.
    Dunne, Tim, Inventi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N.Y.: CornellUniversity Press,1996
    Gernet, Jac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6.
    Guzzini, Stefano, and Anna Leander eds.,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6.
    Hurrell, Andrew, On Global Order: Power, Values, and the Constitution ofInternational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8.
    Jahn, Bea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ventionKane, Thomas, Ancient China and Post Modern War,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2007.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2001.
    Krasner, Stephen D., eds.,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Kratochwil, Friedrich, Rules, Norms and Decisions: On the Conditions of Practicaland Legal Reason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Affair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Lake, David A., Hier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9.
    Lewis, Mark E., 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1990.
    Loewe, Michael,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221BC,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London: Macmillan,1998.
    McSweeney, Bill, Security, Identity and Interest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Nye, Joseph S.,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and History,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5of the State of Nature, New York: Palgrave,2000.
    Organski, A.F.K., The War Ledger,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Pines, Yuri, Envisioning Eternal Empire: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WarringStates Era,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9.
    Pressman, Jeremy, Warring friends: Alliance Restrain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Relations, London: Pinter,1981.
    Rosenau, James N., Turbulence in World Politics: A Theory of Change andContinuity,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1990.
    Rothstein, Robert L., Alliances and Small Powers,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68.
    Ruggie, John G., Constructing the World Polity: Essays on Internationalis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98.
    Samuel, Barkin, J. Realist constructivism: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Searle, John 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1995.
    Snyder, Glenn H., Alliance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td.,2004.
    Walt, Stephen M.,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9.
    Waltz, Kenneth N.,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outledge,2008.
    Watson, Adam,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2009.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Brewer, Marilynn B.,”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86, No.2,1979.
    Brewer, Marilynn, and Kathleen P. Pierce,”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 and Out groupTolera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31, No.3,2005.
    Burch,Kurt,“Changing the Rules: Reconceiving Change in the Westphalian System”,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2, Issue2,2000.
    Buzan, Barry,”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ns, Vol.47,NO.3,1993.
    Cioffi-Revilla, Claudio and David Lai,"War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2700B.C.to722B.C."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 No.3,1995.
    Coggins, Bridget,“Friends in High Place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e Emergenceof States from Secession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5,2011.
    Finnemore, Martha and Kathryn Siknink,“International Norms Dynamics andPolit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1998.
    Finnemore, Martha,“Norms, Culture, and World Politics: Insights From Sociology’s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0, No,2,1996.
    Fitzsimmons, Scott,”A Rational-constructivisy Explanation for the Evolution andDecline of the Norm against Mercenarism”, Journal of Military and Strategic Studies,Vol.11,2009.
    Flawith, Robert,“The regressing ‘culture of anarchy’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Wendt’s progressive constructiv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5, No.3,2011.
    Gardenas, Sonia,”Norm Collision: Explaining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HumanRights Pressure on Stat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6,2004.
    Gries, Peter,”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Identity-Conflict Debate: Is a ‘China Threat’Inevitabl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1,2005.
    Guimond, Serge, and Stephane Dif,”Social identity, relative group status andintergroup attitudes: when favourable outcomes change intergroup relations for thewors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32,2002.
    Hemmer, Christopher and Peter J. Katzenstein,”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56, No.3,2002.
    Hurrell, Andrew,” Hegemony, liberalism and global order: what space for would-begreat power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82, Issue.1,2006.
    Hymans, Jacques,”Applying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 A Caution and an Agenda”,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vention,2002.
    Keene, Edward,”A Cas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Hierarchy: BritishTreaty-Making Against the Slave Trade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ru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1,2007.
    Lake, David,”Anarchy, hierarchy, and the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0, No.11,1996.
    Lake, David,”The New Sovereign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Review, Vol.5,2003.
    Larson, Deborah and Alexei Shevchenko,”Status Seekers Chinese and RussianResponses to U.S. 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0.4,2010.
    Layne, Christopher,”The Waning of U.S. Hegemony—Myth or Real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1,2009.
    Lemaine, Gerard,”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origin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Social Psychology, Vol.4, Issue.1,1974.
    Mckeown, Ryder,”Norm Regress: US Revisionism and the Slow Death of the TortureNor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23,2009.
    Mercer, Jonathan,”Anarchy and ident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No.2,1995.
    Nevers, Renee,”Imposing International Norms: Great Powers and NormEnforcement”,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9,2007.
    Owen, John,”When Do Ideologies Produce Alliances? The Holy Roman Empire,1517-1555”,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9,2005.
    Parent, Joseph and Emily Erikson,” Anarchy, hierarchy and order”, Cambridg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22, No.1,2009.
    Roccas, Sonia,”Social Identity Complex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 Vol.6, No.2,2002.
    Rosenau, James,”Before cooperation: hegemons, regimes, and habit-driven actors in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0, No,4,1986.
    Rousseau, David,”Identity, Power, and Threat Perception A Cross-National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Conflice Resolution, Vol.51, No.5,2007.
    Ruggie, John,”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2, No.4,1998.
    Spruyt, Hendrik,”Institutional selec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ate anarchy as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8, NO.4,1994.
    Turner, John C.,”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dentity:some prospects for intergroup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 issue.1,1975.
    Bau, Tzong-ho “The St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Systems: A Study of the Warring StatesSystem of Ancient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86.
    Volgy, Thomas J.,”Status Inconsistency and International war: Exploring the Effectsof Systemic Chang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9,1995.
    Wallace, Michael. D.,”Power, Status, and International War”, Journal of PeaceResearch, Vol.8, No.1,1971.
    Wendt, Alexander,“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1992.
    Werer, Katja,”Hierarchy Amidst Anarchy: A Transaction Cross Approach to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1,1997.
    Wohlforth, William C.,”Unipolarity, Status Competition, and Great power war”,World Politics, Vol.61, No.1,2009.
    Yan, Xuetong,“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nd Norm Evolution” The Chinese Journal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4,2011.
    Zhang Yongjin, and Barry Buzan,“The Tributary System as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5,2012.
    Zhang, Yongjin,“System, Empire and State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27, No.5,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