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朝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朝代。自然灾害的发生,从根本上而言是一场危机,它的发生使社会各层面受到冲击,迫使社会各阶层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以求平稳渡过危机。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危机,可粗略地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在社会经济方面。灾害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减灾救灾、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二是社会政治方面。灾害冲击封建统治,政局的动荡为各社会阶层、集团的斗争提供了新的平台。关于灾害危机与唐代社会的应对以往学者关注的重点在于政府的赈灾措施,讨论的问题多在于灾荒救济方面,如仓储的建立、救荒制度的实施等等。政府的这些救荒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饥荒的压力。但总体来说,政府自我的救助目标永远高于救助灾民的目标,而灾荒的恶化也往往是政府的恶劣表现所致。但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灾害危机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也应引起相应的关注。
     自西汉而来,“天人感应”的“灾异天谴论”严重影响着唐朝政府对于灾荒的处置措施,也是灾害危机和影响唐代政治的理论根据。
     灾害危机对皇权形成巨大的冲击。身为上天在人间代言人的皇帝在灾后的应对必然是先对上天负责,他们往往要下诏自谴,采取一系列禳弭灾害的行动,如避正殿、减膳、祈禳、出宫女、改元、虑囚、下诏求言等,用现代科学眼光看,有些属于封建迷信,甚至荒诞不经的。其实,从唐代史料看,这些活动有丰富的政治内涵,并会对救灾以至政局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应该加以具体分析,有些措施对于改善灾民环境、稳定灾民心理、安定社会秩序均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们与减灾救济活动相辅相成,不能偏废,是不能全面否定的。
     灾害危机对朝廷政局产生潜在的影响,如,灾害会使太子的确立产生变故;宰相们基于“阴阳燮理”说,而请求辞职禳灾;朝廷党争也往往利用灾害带来的契机展开:地方官的救助活动配合朝廷进行,实行禳灾与救灾两种方式。
     灾害危机使社会形成动荡。东突厥、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的命运在灾荒的影响下发生变化,或盛或衰;灾荒也影响着朝廷与少数民族间的关系;灾害的发生影响到朝廷对待藩镇的态度;灾害带来的最大后果是丧失了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百姓,在政府的不作为,甚至更重的腐败与剥削下,忍无可忍,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灾民们只好揭竿而起,唐王朝二百九十余年的寿命毁于一旦,灾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认清唐朝各阶层在灾害时期的不同反应,而不是随便地以“迷信”或“荒诞”而置之不理,对于丰富唐朝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对唐代政治的了解是有所裨益的。
Tang dynasty is a natural calamities frequently occurring times owing to its warmth and moisture. As far as the nature is concerned , the natural calamities' appearance is a crisis. The social levels were shocked by their occurrence. This made the levels carry out all kinds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steadily overcome the crisis.
    In general, we can roughly summarize two aspects according to natural calamities' leading to social crisis: one is social economy. The calamities brought many losses to people's manufactures and lives. Lessening calamities and rescuing calamities are urgent; The other is social politics. The calamities lashed feudal dominion. Political situation's turbulence provided with a new balcony for the social levels and groups' struggles. In respect to calamities' crisis and Tang's handle, former historians paid attention to the authority's measures to relieve the people in stricken areas. The topics discussed mainly centered on famine's relief, for example, setting up storehouses, carrying out the measures to send relief to a famine area. These methods relaxed the authority's pressure to some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s purpose to save oneself wa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to relieve victims of a natural disaster. Usually the authority's disgusting conduct led to famine's aggravation. But in the
     past, these researches were not far enough. The political impact of the calamities should be paid corresponding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of Calamity Punishments by Natur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d an serious effect on the Tang authority's famine measures since Xi Han dynasty.
    The famine crisis had a enormous impact on imperial power or authority. As the spokesman of the Providence in the world of mortals, the monarch must be firstly responsible for the Providence. He usually promulgated rescript for condemning himself, and took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pray to gods to avert a misfortune, such as
    averting mail hall, reducing meals, praying to gods, sending out maid-in-waiting, changing the title of his reign, "Yin Zai lu Qiu" and promulgated rescript for expostulating, In terms of modern science, some measures were superstitious, even fantastic. In fact, these measures had both plentiful connotation of politics in historical data and a certain impact on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it must be construed specifically. Since some measures coul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victims, tranquilize the mind of victims and compose social order, they and the action of almsgiving were in step with each other. It must not to do one thing and neglect
    
    
    another, and these measures shouldn't be negated entirely.
    The famine crisis had a potential influence on imperial power or authority. For instance, the famine may chang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nce or make prime ministers resign based on the "Yin Yang Xie Li". The dispute of party usually made use of famine. The salvation of local officials proceeded in concert with the court, and they prayed to gods to avert a misfortune and provided disaster relief.
    The famine crisis made society turbulent. The fortune of the minority such as Turks> Tubo. Huihu and so on, was made flourish or declin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urt and minority was influenced. The famine had a impact on court's the attitude towards seigniors. The most result of famine was the victims having lost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They couldn't endure and had to rise up as the court didn't provide disaster relief, or even aggravated corrup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Tang Dynasty ruined after lasting more than 290 years partly because of famine.
    If we have realized the different reactions of all estate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regard them not as "superstitious" or "fantastic", it is significative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politics of the Tang Dynasty.
引文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唐]李林甫:大唐六典.三秦出版社.1991年.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唐]大唐开元礼(附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宋]王溥:五代会要.中华书局.1998年.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浩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
    [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
    [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
    [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唐]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谠:唐语林.中华书局1987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钱易: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
    [明]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明]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
    
    
    [宋]吴缜:新唐书纠谬.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宋]程大昌撰 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2002年.
    [清]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清]苏舆撰 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清]孙诒让: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宋]董煟:救荒活民书.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清]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75年.
    [日]释圆仁原著.[日]小野盛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2年.
    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90年.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
    陈文科等.农业灾害经济学原理.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
    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程存浩.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编.中华书局.2002年.
    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邓拓.中国救荒史.北京出版社.1998年.
    邓文宽辑校.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第二辑.汉唐长安与关中平原.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
    第一辑.汉唐长安与黄土高原.陕西师范大学.1998年.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郭锋.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1972年.
    郭文韬.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郭庠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胡戟.胡戟文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黄约瑟.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
    黄征 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
    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立华,孙洪涛.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邝芷人.阴阳五行及其体系.文津出版社.1992年.
    雷闻.隋唐国家祭祀与民间社会关系研究.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李宝通.唐代屯田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锦绣 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李锦绣 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申.中国古代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时人编校.何满子审定.全唐五代小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天石.唐宪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李向军.中国救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马恩列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保障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管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经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历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社会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马宗晋 郑功成主编.灾害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毛阳光.唐代救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孟昭华.中国灾荒史.水利水电出版社.1989年.
    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
    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三秦出版社.2002年.
    彭尼·凯恩.(1959—1961)中国的大饥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任爽.唐代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石涛.北宋灾害管理体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
    史念海主编中日历史地理合作研究论文集:宋正海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整体性研究丛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唐启宇编著.《中国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
    唐人笔记小说大观.辽沈书社.1990年.
    唐人文集.四部丛刊本
    唐任伍.唐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唐史论丛第二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史论丛第六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史论丛第七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唐史论丛第三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史论丛第四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
    唐史论丛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0年.
    王仁波.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王寿南.唐代人物与政治.文津出版社.1999年.
    王玉德 张全明等著.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许文惠 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薛澜等.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于希贤.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张钫.千唐志斋藏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赵文润 拜根兴.唐宪宗.三秦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日]那波利贞: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4年.
    [印度]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出版社.2001年.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75年.
    [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新]李志贤.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日]饭岛忠夫:天文历法阴阳五行说.东京.1943年.
    [日]平冈武夫主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日]薮内清:隋唐历法史研究.东京.1944年。
    [美]费正清.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美]郑麒来著.中国古代的食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法]魏丕信.18世纪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左鹏《“灾害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纪要》.《复旦学报》2000年第2期.
    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复旦学报》2000年第6期.
    孙湘云《天人感应的灾异观与中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
    于振波《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对宰相制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
    谢仲礼《东汉时期的灾异与朝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
    
    2期.
    吴青《灾异与汉代社会》.《西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寿南《唐代灾荒的救济政策》.《庆祝朱建民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台北.1978年.
    曾一民《唐代之赈恤》.黄约瑟 林天蔚主编《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
    潘孝伟:《唐代救荒措施整体特征》.《安庆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唐代减灾行政管理体制初探》.《安庆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唐代减灾与当时经济政治之关系》.《安庆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唐代减灾思想及对策》.《中国农史》1995年第1期.《唐代义仓研究》.《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唐代义仓制度补议》.1998年第3期.《论唐朝的宣抚使》.《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刘俊文《唐代水害史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陈国生《唐代自然灾害初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薛平栓《唐代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周一良《隋唐时期的义仓》.《食货》1935年第2卷.
    今堀诚二《支那中世的常平仓》.《历史》1942年17卷、1943年18卷.
    陈明光《唐朝的两税三分制与常平义仓制度》.《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船越泰次《唐朝后期的常平义仓》.《唐代两税法研究》.汲古书院1996年.
    童希圣《唐代地震时空分布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4期.
    张剑光 邹国慰《唐代的蝗害及其防治》.《南都学坛》1997年第1期.
    阎守诚师《唐代的蝗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雷闻《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国学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建彬《唐代的祈雨习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4期.
    王先进《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张有堂《唐朝水旱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毛阳光《遣使与唐代地方救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江汉论坛》1999年第1期.
    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农业自然灾害的认识因素考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周尚兵《唐代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形式及自然灾害原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陈可畏《唐代河患频繁之研究》.上官鸿南 朱士光主编《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超林《自然灾害与唐初东突厥之衰亡》.《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丁载勋《回鹘汗国灭亡原因新探》.《文史哲》2001年第6期.
    童举希 陈卫民《超前、快速、真诚:政府危机管理三要素》.《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周怀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考察》.《光明日报》2003年8月10日.
    
    
    施和金《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王亚利《魏晋南北朝灾异时期的思想初探》.《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赵俊《中唐的天人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2期
    张敬秀.田建平《权力系统与环境系统依从关系——论“君权神授”到“天赋人权”再到“人定胜天”的扬弃和极化》.《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王玉华《天人感应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李程远《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与“为政以德”的积极作用》.《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6期.
    张嘉凤《汉唐时期的天文机构与活动、天文知识的传承与资格》.《法国汉学》第六辑(科技史专号).中华书局2002年4月.
    冯金龙《宋代皇家天文学与民间天文学》.《法国汉学》第六辑(科技史专号).中华书局2002年4月.
    高兵《论阴阳观念的起源与发展》.《管子学刊》1997年第3期.
    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郑华达《唐代宫人释放问题初探》.钱伯城编《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陈平《中国封建录囚制度述评》.《渝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田兆阳《简论我国历史上的言谏制度》.《光明日报》1999年6月18日.
    赵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程遂营《唐代的“言谏”与“诗谏”》.《河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程遂营《唐代“投匦奏事”制度初探》.《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史秀莲《唐文宗朝宋申锡案发微》.《唐都学刊》1999年第3期.
    薄振峰 杨兴定《唐代谏议制度的性质及启示》.《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
    张以诚《唐代宰相制度》.《请华汉学研究》第二辑.葛兆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斯蒂芬·福伊希特旺著《学宫与城隍》.载于《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 陈桥驿校.中华书局2000年.
    井上幸纪《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灾异政策》.《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岛善高《唐代虑囚考》.《泷川政次郎博士米寿纪念论集 律令制诸问题》.汲古书院1984年.
    北田英人.《唐代江南的自然环境与开发》.载《历史中的自然》.岩波书店1989年.
    松岛才次郎.《唐室的后妃》.《信州大学教育学部纪要》23.1970年.
    善峰宪雄.《唐代的悲田养病坊》.《龙谷大学论集》389、280.1969年.
    阎守城 李军《唐代的因灾虑囚》.《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103—107页.
    阎守城 李军《自然灾害与唐代宰相》.《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82—84页.
    [法]汪德迈著.许明龙译《中国谏议制度》.《法国汉学》第一辑.[法]龙巴尔[中]李学勤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8月.
    
    
    Twitchett.Dennis: The Fragment of T'ang Ordinaces of the Department of Waterways Discovered at Tun-huang. in:Asia Major N.s.. (1957)pp. 23-97
    Twitchett.Dennis:Some Remarks on Trrigation under the T'ang.in:T'oung Pao48(1960).pp. 175-1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