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施探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越来越注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始着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促使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要求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必须进行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于新世纪之初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争建立符合时代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于2001年秋季在山东、江苏、青海和辽宁的某些省市拉开了课改的序幕。那么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的背景和实施状况如何,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某一地区的课改为例,由点及面,总结、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成为探索历史新课程改革,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青岛地区是全国38个首批课改实验区中最大的实验区,本文在翻阅和回顾大量文献、资料、追寻课改足迹的基础上,简述了我国实施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并结合青岛地区历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实施的具体办法,通过整理自己及同行们多年来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概括了青岛地区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诸多变化,分析了课改实施中遇到主要问题,并依据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新课程改革实施中问题的建议。论文力求将青岛地区先进的课改经验进行整理推广交流,带动教师不断地形成课改反思意识,通过与全国各省市实验区进行交流与深入地探讨,以期更好更快地促进课程改革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推进全国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Get into over 21 centuries, along with the technical progres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strengthenn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exaltation's competition ability in political economic satge in the world of our country further, more and more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that education develops to the talented person, start put forth effort education course of the propulsion foundation reform.B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urge a deeply turn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foundation education which requests a new century has to carry on a huge change.Under this background, our country in new the early century started to found a nation the scale biggest foundation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work hard for an establishment to match ages an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request and social demanding new course system, the creation is suitable for student to develop of all new education mode.The new course reform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is foundation education course to reform of constitute part, drew back at the some cities of 2001 autumn at Shandong, Jiangsu, Qing Lake and Liaonings the lesson change of prologue.S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new course reform of of background and carry out how condition is and carried out to meet in the process how of problem, the new course reform brought which varieties, obtain which results,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this problem becomes investigating history a new course reform and push forward a history course reform of important topic.
     The Qingdao region is 38 first lessons in the whole country to change experiment the biggest experiment area in area, this text in browsing and looking back a great deal of cultural heritage, data and making track for the lesson changes footprint of foundation, Chien said an our country an implemen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new course reform of background, and combine history course in Qingdao reform of start and implement of concrete way, pass a sorting oneself many history new course of the in the last years junior high schools reform of teaching practice, generalized high school history in Qingdao the new course reform of many varieties, analyzed for several years, the lesson change implement in meet key problem, and basis educatio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eaching fulfillment put forward understanding definitely lately course reform implement in problem of suggestion. The thesis tries hard for to change forerunner in Qingdao's lesson's experience to carry on tidying up expansion exchanges, arouse a teacher to constantly become lesson to change to introspect consciousness, pass to test area with national each city to carry on exchanges and thoroughly inquiry into, to lesson change medium emergence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reasonable lesson to change a suggestion with expect better sooner promote course reform facing positive orbit development, push forward a nationa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new course to reform of thorough development.
引文
[1] [加拿大]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2]赵亚夫、郭艳芬:《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页。
    [3]聂幼犁、查正和:《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历史教学,2001年第3期,第21页。
    [4]李稚勇:《美国历史国家课程标准论析》,历史教学, 1999年第6期,第30页。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6]张桂芳:《历史课程观和历史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历史教学,2001年第8期,第26页。
    [7]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3月期,第22页。
    [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9]钟启泉:《课程评价:从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与日本课程学者浅沼茂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第32页。
    [10]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1]谢小庆文:《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光明日报,2001年版,第三版。
    [12]余文森:《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中国教育报,,2003—5—16,第4页。
    [1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113页。
    [14]余文森:《课改两年,课堂在变化》,中国教育报,2003—5—16,第4版。
    [15]袁振国:《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人民教育,2001年第6期。
    [16] Karen. F. Osterman & Robert. B. Kottkamp :Reflective Practice fou Educators: Improving Schooling Though ProfessionalDevelopmeng,Corwin Press,1993。
    [17]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18]顾明远:《教育大词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283页。
    [19]李雁冰:《“研究性学习”可资借鉴的两种评价方式》,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
    [20]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载于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248、253页。
    [21]余文森:《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6页。
    [2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页。
    [25]陈伟国、何成刚:《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2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期,第211页。
    [27]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
    [28]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29] [加拿大]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社2004年版,第33页。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2)赵亚夫、郭艳芬:《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2期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5)新课程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师大出版社,第1版。
    (6)谢小庆文:《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光明日报,2001年版。
    (7)余文森:《课改两年,课堂在变化》,中国教育报,2003—5—16,第4版。
    (8)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9)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赵亚夫:《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教材的若干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陕西师范大学杂志出版社2003年第3期。
    (11)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历史课程标准理解与实践》,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人民教育,2001年第12期。
    (14)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加拿大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崔允漷:《新课程“新”在何处》,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9期。
    (17)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朱煜:《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历史教学,2002年第9期。
    (20)叶小兵:《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21)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马执斌:《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
    (24)赵亚夫:《历史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3期。
    (25)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