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平法的道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英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围绕衡平法的神圣化与世俗化,应然衡平法与实然衡平法的斗争与妥协这两条主线,对衡平法的兴起、转型、鼎盛和衰落的整个过程作了描述,勾勒出衡平法从神意到人意,从自然法到实在法,从道德法到规则法的基本演变轨迹,认为衡平法的道路,主要是一条规则之路或去道德化之路,并提出了中国法律衡平的道路问题。
     本文的正文由三部分构成:导论;本论:结论。
     本论部分共有四章:
     首先,分别论述了衡平法兴起的背景、原因和标志,旨在揭示衡平法的道路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认为,衡平法的兴起有两大背景,即教皇革命与普通法的成熟。教皇革命是衡平法兴起的历史前提,而普通法的成熟则是衡平法兴起的法律前提。这种前提性的探讨,不仅把教皇革命与衡平法联系起来,而且使衡平法置于整个英美法系的历史之中,从而大大拓宽了衡平法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其研究意义,打破了只以普通法的僵化作为衡平法起因的狭隘观点。
     衡平法的兴起有三大原因,即普通法的僵化、国王的干预及大法官的救济。普通法的僵化是衡平法兴起的法律原因,国王的干预是衡平法兴起的政治原因,而大法官的救济则是衡平法兴起的关键或根本原因。
     衡平法的兴起有三大标志,即特别救济程序的出现、大法官的良心、特别司法管辖权的确立。特别司法管辖权的确立是二元衡平法形成和兴起的根本标志,因为它赋予了特别救济程序及大法官良心的世俗法或法律的属性。特别救济程序是一种程序法,或者是一种人定法、实在法、人意法;大法官的良心是一种实体法,或者是一种自然法、应然法、神意法,这二者合起来就构成了衡平法,而且是一种二元的衡平法。
     其次,分别论述了衡平法转型的肇端;大法官身份的转变;衡平法院的成长,旨在揭示衡平法的道路是如何转折和发展的。
     作者认为,英格兰的宗教改革及法律世俗主义的兴盛是衡平法转型的肇端。16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之后,衡平法发生了历史转型,即从神意衡平法、神法转向人意衡平法、道德法。这一历史转型的思想动力,源自作为宗教改革产物的法律世俗主义。
     大法官身份由教士向律师的转变,是衡平法实现历史转型的首要标志。作为衡平法继往开来的两个关键人物:一是衡平法的崇高地位的奠基人,也是教士大法官的杰出代表——托马斯·沃尔西枢机主教;另一是第一位世俗大法官,却满怀道德情怀的——托马斯·莫尔爵士。这两位大法官是衡平法实现由教士向世俗法律专家转型的典型代表。
     衡平法院的机构独立和目的转向,尤其是特别衡平法院的崛起,是衡平法实现历史转型的第二大标志,即如何从文秘署发展成衡平法院;衡平法院如何实现从良心救赎到社会控制的目的转向。另外,以星室法院为代表的特别衡平法院的崛起,也对衡平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再次,分别论述了衡平法的辉煌一页;实体衡平法的形成以及作为衡平法扩张的结果——美国衡平法的产生,旨在揭示衡平法的道路是如何扩展为一条大道的。
     作者认为,1616年衡平法院的胜利,是衡平法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除大名鼎鼎的培根外,诺丁汉,哈德威克、曼斯菲尔德、埃尔登,堪称衡平法历史上的四驾马车。正是在他们的牵动下,衡平法才最终走上现代的规则之路。
     随着法律科学理论的产生,道德的衡平法理学开始转向技术的衡平法理学,推动这一转向的是以爱德华·科克和马修·黑尔等为代表的普通法学家。而衡平法格言的出现以及衡平法先例的确立,既是技术的衡平法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实体衡平法形成的标志。这表明衡平法自14、15世纪以来充当实体法的良心,到17、18世纪已经发展成一种有形的实体法。这样,缺少实在内容的、以程序法为特征的早期衡平法完全变成一种既有实在内容,又有程序规定的现代衡平法。
     美国衡平法正式产生于独立之后。清教徒认为,因个人的愚蠢和不慎所导致的损害不应该得到救济,因而对衡平法持否定态度。但后来随着社会和法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法律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开始拥护衡平法。因此,在是否继受衡平法的问题上形成了两派:其一是“糟得很”的观点,其二是“好得很”的观点。这也是美国各州为何对衡平法具有截然不同的继受态度的深层原因。
     最后,通过介绍狄更斯的《荒凉山庄》,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的司法改革以及现在衡平法的状况,论述了衡平法在19世纪后如何衰落、如何趋于瓦解,尤其强调了司法改革对于衡平法乃至整个普通法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旨在揭示衡平法的道路如何趋于衰落。
     作者认为,由于狄更斯从童年起就生活在衡平法的阴影下,到青年时期又在衡平法院做过书记官,这些磨难和经历,为他写作《荒凉山庄》提供了动机和素材。《荒凉山庄》的出版,成为一般民众了解衡平法院及衡平法的窗口。后来的事实证明,《荒凉山庄》一书充当了19世纪末期司法改革的宣传机和播种机。衡平法的延迟是由当时英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整体缺陷和衡平法的内在缺陷共同所致。其中,确定性的缺乏、大法官人数的不足及严格遵循先例是衡平法内在缺陷的主要表现。
     衡平法的瓦解始于法律实证主义的进攻,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边沁与奥斯丁,美国的肯特与斯托里、菲尔德与兰德尔。边沁与奥斯丁指责衡平法充满道德内容,因而缺乏确定性。所以,应然或道德的衡平法不是“法”,只有实在法才是法律。肯特与斯托里从实证法的立场出发,对于美国衡平法进行了改造。而菲尔德则完全走上了法典化的道路,兰德尔建立起法律形式主义的体系或概念法学。1873年的英国司法改革和19世纪末的美国司法改革,就是这种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一种必然结果。司法改革后,英国的衡平法院变成了大法官庭,美国的衡平法院除个别州保留外,其在绝大多数州已被撤并于普通法院。实在衡平法与普通法发生融合,表明二元的衡平法体系已趋于瓦解。
     衡平法的衰落指的是由二元衡平法变为一元衡平法的过程,也即,这是一个应然衡平法或道德衡平法的衰落,是实在衡平法与普通法融合的过程或趋势。当衡平法由二元变为一元,也即应然或道德成分被予以剔除,意味着衡平法的精神或灵魂已不存在。这样,经典的衡平法已经死亡。而司法改革后或现在的衡平法其实就是普通法。衡平法的衰落,是19世纪末以边沁、奥斯丁为首的实证主义法学的胜利。但是,实证主义在抛弃法的应然或道德成分之后,带给法律乃至整个社会的则是一场更大的危机。
     在当代英国和美国,法律实证主义是其基本立场,它决定了英国和美国实行的必然是一种规则至上的形式法治路线。由于法律的应然或道德成分被予以否定,20世纪的法律因而陷入了危机。但自“二战”以来,随着分析实证法学与自然法学、社会法学的三足鼎立,整个西方法学开始出现一种由分析走向综合、由形式走向实质的趋势。尽管这一切还谈不上衡平法的复兴,但这起码解释了衡平法至今“不死”的道理。
     在结论部分,作者总结指出,衡平法从兴起、转型、鼎盛到衰落已走出了一条司法之路、规则之路或去道德化之路。从司法角度看,衡平法的道路是一条司法之路,这条道路在19世纪末随着衡平法院的撤销,已宣告此路不通;从法律发展角度看,衡平法的道路又是一条规则之路,直到今天英国和美国仍然走在这条道路之上。从道德角度看,衡平法的道路是一条道德的法律化之路或去道德化之路,这条道路在17、18世纪随着实体衡平法的形成已初露锋芒,但到19世纪末的司法改革中,这条道路被推向极端,道德的法律化之路变成了一条消灭道德的之路。
     综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衡平法的辉煌与衰落,是英国人为了驯服自然法和道德,为现代社会建构一套明确、肯定的规则之路的伟大探索。它启发我们,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对待法律的确定性?如何界定道德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处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如何划分严格司法与自由裁量权的合理界限?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大国,我们最终不得不回答,我们法律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法律的衡平道路到底是什么?
Based on two mainlines:the sanctification & secularization of Equity; and the struggle and compromise of Sollen-equity & Sein-equity, from the aspect of History of Anglo-American legal thoughts, this dissertation roughly describes the whole developing process of Equity:its rising, transformation, culmination and decay. It draws the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quity:from Devine Will to Mortal Will, from Natural Law to Positive Law, and from Moral Law to Regulated Law. Thus, it proposes that the process of Equity is a process of judiciary, regulation or moral legalization. Meanwhile, i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Equity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main parts: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comprises four chapters as follows:
     Firs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rising of Equity. The background, causes and marks are dissertated respectively to show how the way of Equity is formed.
     Section one discusses two important backgrounds of the rising of Equity:the Pope revolution and the maturity of Common Law.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Pope revolution was the historical premise of Equity, while the maturity of Common Law was the legal premise of Equity. By discussing the premises, the author not only connects Equity with the Pope revolution, but lays it in the history of the system of Anglo-American Law, so that the research vision of Equity is widened, its research significance is deepened and the narrow view that the inflexibility of Common Law was the cause of Equity is broken.
     Section two discusses the three causes of the rising of Equity:the inflexibility of Common Law,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king and the relief from the chancello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inflexibility of Common Law was the legal cause of the rising of Equity,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king was its political cause and that the relief from the chancellor was the fundamental cause.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the three marks of the rising of Equity:the conscience of the chancellor, the occurrence of special relief progra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Judicial Jurisdic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 Judicial Jurisdiction was the fundamental mark of the rising and formation of Equity, for it vested the property of law in the conscience of the chancellor and the special relief program. The conscience of the chancellor is a kind of substantive law, or we can say it's a kind of natural law or sollen law or sacred law; while the special relief program is a kind of procedural law, or a kind of human law or positive law or law of mortal will. Putting the two together forms Equity and it is a kind of dual Equity.
     Next, the author discourses on such aspects as the origin of transformation of Equity, the identity change of the chancellor and the growth of the court of Equity to disclose how the way of Equity shifted and developed.
     Section one analyses the origin of transformation of Equity, that is the England Reformation and the thriving of secularism of law.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after the England Reformation in 16th century, Equity made it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from the Divine Will Equity or Divine Law to Mortal Will Equity or Moral Law. The driver of that transformation was the secularism of law,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the Reformation.
     The identity change of the chancellor was the first mark in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Equity. Two most important chancellors were mentioned in this section. One was Thomas Cardinal Wolsey, father of Equity and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archbishop chancellor. The other was Sir Thomas More, the first secularistic chancellor and a man of morality. The two chancellor were th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hange from bishop chancellors to secularistic law experts.
     The institution independence and the change of purpose of the court of Equity, especially the growing up of the court of Equity was the second mark in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Equity.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explains how the chancery developed to the court of Equity and how the court of Equity changed its purpose from conscience relief to social control. Moreover, the thriving of special court of Equity, of which Star Chamber was a representative, ha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quity.
     Then, it demonstrates respectively the splendor of Equity; the formation of the entity of Equity; the result of the expansion of Equ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American Equity to reveal how the way of Equity expands into a broad wa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victory of the court of Equity in 1616 was the most splendid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Equity. Besides renowned Francis Bacon, Lord Nottinghanm, Lord Hardwicke, Mansfield and Lord Eldon were the most famous person bringing equity to the way of regulation.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scientific theory of law, the moral Equity theory turned into technical Equity theory. The pushers of that change are the common jurists, with Edward Coke and Matthew Hill as the representatives. While the appearance of the Equity maxi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ule of precedent of Equity was not only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Equity theory in judicial practice, but also the mark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ntity of Equity. This shows that from the 14th-15th centuries to the 17th-18th centuries, the conscience, being the entity law, had developed into a kind of tangible entity law. Thus, the previous Equity which lack of concrete content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procedural law had totally changed into a modern Equity with concrete content and programmed regulations.
     American Equity occurred after the nation's independence. The puritans thought damages caused by personal folly or carelessness should not be relieved, so they objected to Equity. La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law, some of them began to support Equi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ragmatism. Thus, two denominations occurred:one held the worst view; the other held the best view. That is also the profound reason why different states in America hold entirely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Equity.
     Final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cadence of Equity.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process of its decadence and collapse by quoting some plots of Charles Dickens'Bleak House and by introducing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in both Britain and the U.S.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equity. Moreover, the author underscor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Equity and even the Common Law as a result of judicial reformation and reveals how the Equity fell into the decadence.
     Considering that Charles Dickens'childhood was deeply affected by Equity and that the English writer once worked as a clerk in a Court of Equ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ll of these motivated Charles Dickens to compose the fiction of Bleak House and somewhat became the material of the novel. In a sense, the fiction became a way for the masses to learn about Equity. As was demonstrated by the facts later, the Bleak House became a propaganda novel on judicial reformation in 19th century. The delay of Equity was a result of limitation of civil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interior flaw of Equity. The lack of certainty, deficiency of chancellor and adherence to precedent were the main evidences of interior flaw.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llapse of Equ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eriod when it was aggressed by Passivism, whose spokesman are Jeremy Bentham and John Austin in Britain and James Kent, Joseph Story, as well as David Dadley Field and Christopher Langdell in America. Jeremy Bentham and John Austin declared that the Equity was full of morality and lack of stability. Thus, it is the positive laws but not the sollen or moral equity can be called Law. James Kent and Joseph Story amend the American Equity on the position of positive laws, while David Dadley Field paved a path for the codification of American laws and Christopher Langdell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Judicial Formulism or Begriffs Jurisprudence. Therefore,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in Britain in the year 1873 as well as in American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is a certain con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udicial positivism theory. After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the Court of Equity in England became to Chancellor Court, while in the U.S., Most of Courts of Equity were combined with court of common law expect in a few states. Heretofore, the positive equity had been mixed with common laws, which suggested the collapse of the Equity system.
     The author holds on the opinion that the collapse of the equity refers to the process which the dualistic equity changed into a unitary one, and the process which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one in which the sollen equity or moral equity got collapsed and the sollen equity inclined to mix with common laws. The dualistic equity changing into a unitary equity, namely, the sollen or moral elements being erased, means the lost of soul or the spirit of Equity. Then, the classic equity actually is dead. So the current equities and after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are actually common laws. The decadence of the equity at the same time is the victory of the positive laws lead by Jeremy Bentham and John Austin in the 19th century. However, the positive laws which have thrown away the sollen or moral value elements bring to our society a stronger strike.
     Positivism is a fundamental view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of Britain and America and the two countries have regulation-orient formal rule of law accordingly. The jurisprudence in 20th century came to a crisis because of denial of the essence of sollen or morality. However, after World WarⅡ, analytical positivism jurisprudence, nature jurisprudence and social jurisprudence stood 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As a result, the whole western jurisprudence had a tendency featuring from analysis to integration and from form to substance. Though it was far from revival of Equity, it explains why it doesn't disappear so far.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the process taken by the equity from its rising, transformation, culmination to its decadence has paved a way to justice or regulation or demoralization. From the stand point of judicial view, the way lead by equity is a way to justice, but was declared to a dead end as the abolishing of the Court of Equity. From the point of legal view, it is also a way to regulation, and till now Britain and America is still on this way. And from the moral point of view, which is opposite to regulation one, it is a way of legislating of moralities or getting rid of moralities, which appeare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when the positive equity emerged and now the way is push up to its climax to in the judicial reform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now it has change into a way of destroying moralitie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plendor and decadence of Equity is great experiments in establishing a tangible and affirmative way to regulation for the society by English for the purpose of dominate the nature and moralities. It enlightens us with the questions as follows:How to look on certainty of law in the booming modern society? How to define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morality? How to tack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 How to balance discretion and practising judicatory strictly, especially in a county like China with great moralities? Pondering these questions thoroughly, we may have the answers to the last two issues:What are the problems of the legislation? What on earth is the path of Equity?
引文
1[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3页。
    2 Sidney George Fis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quity Through Common Law Forms in Pennsylvania,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810.
    3罗马法中确实存在过一种类似于后来衡平法的最高裁判官法,但,这仅仅是一种类似,事实上,二者的不同点远远大于其相同性。况且,衡平法是14、15世纪以来在英格兰形成的,其性质一部分带有“中古特征”,而更多的是“近代或现代特征”(英国法律史大师霍尔兹沃斯的用语,他把衡平法的特征分为两种:(1)中古特征(the Mediaeval type); (2)近代或现代特征(the Modern type),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p.410.
    4参见附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衡平审判机制—以朱星卫诉某交通公司车辆权属纠纷为例》,载何勤华主编:《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挂靠有点像古代英格兰法律中的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强势的保护或实际的利益。
    1参见《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文汇报》2008年3月9日第二版。
    2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代序”第Ⅱ页。
    See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p.43.参见[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6页。
    1参见高桐:《试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1页。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 p.423.[英]戴维·M·沃克编:
    《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303页。
    2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
    3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3页。
    4霍恩比(A 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5-1076页。
    1孙周兴:《译后记》,f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0页。
    2“英格兰”(由Angla-land而来)的意思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统称为盎格鲁人。见范存忠编著:《英国史提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转引自何勤华:《英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
    2由于本文几乎涉及到英国与美国的整个法律史。难点太大,跨度太长,涉及问题太多.所以,本文只能选择部分重点问题进行论述。
    1[美]霍姆斯:《法律与社会改革》,载[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2[美]霍姆斯:《法律的道路》,载[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1 See Matthew Hale,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mmon Law of England, s3 and at his Shop in Stafard,1713.
    2 W. S. Holdsworth, Blackstone's Treatment of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Vol.XLIII, November 1929 No.l,p.l.
    1 Timothy S. Haskett,The Medieval English Court of Chancery, Law and History Review, Fall,1996,p.249.
    2 See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1929, p.11.
    3在许多中文著作中,都把斯彭斯(Spence)错翻译成斯宾塞(Spencer),其实,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斯彭斯(George Spence,1787-1850),(英国)1805年格拉斯科大学的文学硕士(M.A.),1811年的内殿律师学院的大律师(Barrister),1835年的王座法院法官,1845年的Reader。 See George Spence, The History of the Court of Chancery,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219.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早期进化论者。Spencer作为姓氏又译作斯潘塞。这两个姓氏中,还分别有两位名人,一是斯宾士(William Donald Spence,?-1896),英国的外交官,曾在华从事外交、新闻和商业工作;另一是史秉信(Roy Spencer,1935-)曾担任香港官员。参见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四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70页。
    4 See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1929, p.2.
    5以上译名均依据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四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 Harold J.Berman,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1页。
    1这里所谓期刊分级标准主要参照浙江工商大学的有关规定。
    2 See Eric G. Zahnd, The Application of Universal Laws to Particular Cases:A Defense of Equity in Aristotelianism and Anglo-American Law,59-WTR Law & Contemporary Problems, Winter 1996, p.263.
    1高桐: 《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2辑。
    2蔡蕾: 《英国衡平法探源》,载《理论界》2006年第8期。
    3陈锋:《从伦理衡平到法律衡平——我国衡平司法传统的意义、困境与出路》,载《法学》2006年第8期。
    4引证率按照降幂顺序排列,序号为(1)者,即引证率最高,其他依次类推。
    1该书第4章为“衡平法的兴起”,参见[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97页。
    1在普通法系,有关衡平法的论著汗牛充栋。许多伟大的法律家对于衡平法都有精辟的论述,如布拉克顿(Henry de Bracton,1210-1268),布莱克斯通(William Blackstone,1723-1780)等,而衡平法的经典作者主要有:斯彭斯、狄更斯、斯托里、兰德尔、梅特兰、霍姆斯、庞德等。
    1 Newman(R.A.),ed:Equity in the World's Legal Systems. A Comparative Study(1973),转引自[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42页。
    2[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3参见李红海:《普通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路》,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4期。 Press,1983,p.9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87页。
    1诺曼底或诺曼(Nordman)原意为“北方人”,指易北河以北来的人。参见[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2 See Harold J.Berman,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55.
    1以上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7页,第106页。
    2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7页。
    1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54; See Harold J.Berman,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56.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50.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405, pp.534-535.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408.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399页。
    3[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4 Harold J.Berman,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1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11页。
    1 Harold J.Berman,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1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10页。
    2参见张学明:《导读》,载[美]朱迪斯·贝内特,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导读”第3页。
    1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50.[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6页。
    2[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3页。
    3参见[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第5页。
    4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72.
    5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56.
    6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页。
    7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A. H. Chaytor, 1929, p.2.
    1[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3页。
    2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7年),又称蔷薇战争,是指英国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与约克王朝(House of York)的支持者之间为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起的断断续续的内战,因兰开斯特家族的族徽为红玫瑰,约克家族的族徽为白玫瑰,故得其名。信息来源:中华农历网:http://www.nongli.com/today/todayxx-3204.htm
    3参见[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第405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0页,第402页。
    2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 K),1999, p.19.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
    1参见]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1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2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1参见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7页。
    2[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页。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第298页。
    4参见[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8页。
    5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53.
    6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276-277.
    7在此,必须抛弃来自大陆法的传统的观念,这是正确理解英美法的一个前提条件。否则,像衡平及衡平 法这样的法律术语,我们将难以理解。英美法是在一个一个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梅特兰不断地说要历史的解读普通法,庞德也是这样做的。因此,研究衡平法不能从概念开始,而要从历史开始。
    1到现在,普通法的这种共同性更为突出,它已不只是一种国内的共同法,而且还是普通法系的总称。因此,达维德说,"common law这两个词一般在使用时是无标签的。人们不愿把普通法看成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它是‘各英语国家的共同遗产’,作为共同遗产,要求它起罗马法直到编纂法典时代在欧洲大陆起过的作用。”[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2[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56.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45页。
    4[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0页。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第299页。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19页。
    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58.
    4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页。
    5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46.
    6[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7 Heinrich Brunner, The sources of English Law,2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ed. comp.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 71908, p.28.
    1[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吴、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2参见[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第39页。
    3在《格兰维尔》中记录了这样一起因土地被侵占,而由大法官代表国王颁发的令状:“国王向郡守,致意。某甲向我控告说,自打我上次前往诺曼底,某乙即不公正地、并且未经法院判决便剥夺了他位于某地的自主地产。因此,我命令你,如果某甲向你提供担保以保证将诉讼进行下去,你应监督将那些从该地产上移走的动产恢复到该地产上去,地产和动产应妥善地保存,直到复活节后的那个星期天。与此同时,你应该保证该地产由邻居中十二个自由且合法的人看管,这十二人的名字应签署在这个令状上面。你还应指派称职的送达人通知这十二人在复活节后的那个星期天前来面见我及我的法官,准备发表裁决意见,并传唤某乙,或者如果无法传唤他本人便传唤其管家,要求他提供抵押物或者可靠的保证人,并出席审判以听取裁决意见。还应保证送达人到场,该令状以及保证人的名字也要陈列于现场。还有证人,等等。”豪尔编,《格兰维尔》,第167—169页。Xiii 33.。转引自[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08-209页。
    4参见[美]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5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397.
    6[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第38页。
    1[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8页。
    2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4.[英]戴维·M·沃克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290页。
    3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74.
    4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5[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5页。
    1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 1929, p.3.
    2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p.276.
    3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74.
    4[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5但卡内冈对这种说法并不以为然,他以1166-1171年的司法收入与整个英格兰的总收入相对比,即从那些被惩罚者的动产所获得的王室收入为312英镑,因非法入侵而处的罚金200英镑,而全英格兰的一年收入达35000英镑,二者相比,司法收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因此,他认为,把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说成是完全出于金钱考虑的说法是牵强附会的。参见[比利时]R.G.范·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133页。
    6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4页。
    7[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80.
    2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7-100页,第206页,第199页。
    3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9-120页。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11页。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5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40页。
    3[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3页,第250页,第248页。
    4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275-276.
    1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278.
    2[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8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49.
    4[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4页。
    1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76.
    2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p.25.
    3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0.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0.
    2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
    3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616页。
    4干预与救济实际上差别不大,国王过问普通法院的案件审理情况,叫做干预,它隐含的意思是,自己并不具体办理这些事项,而当干预由大法官具体实施时,干预就变成救济了。干预与救济的区别在于,干预只是一种大致的过问,而救济已经将干预落实成一种具体行动。另外,干预是对于普通法院来讲的,意思是,普通法院没有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只得由最高领导人进行监督和纠正其过错。而救济是对当事人而言,由于普通法的僵化致使其案件得不到公正解决,所以,当事人只能请求国王进行个别或特别救济,后面的大法官的干预行动就称为大法官的救济。
    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 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2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88,p.51,p.107.分别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84-85页,第47页,第102页。
    2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9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67.
    4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5[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9页。
    6[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1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英国国王的身份还具有特殊性。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王名扬教授说,英王有个人生活中的英王和政治制度中的英王。英国法律为了区别英王两种不同的资格,称个人生活中的英王为君主(King, monarch);制度中的英王为王权(crown)。个人生活中的英王享有崇高的荣誉和尊严,不纳税,不能被起诉等么人政治制度中的英王是一个抽象的职位,和具体的英王个人的生死无关。所以,在英国的法律概念中没有国家观念,英王就是国家的象征。英国的中央政府就是英王的政府,中央政府的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以英王的名义进行。国家一词,在英国只是一个政治词汇和日常生活词汇。参见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8页。
    2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第268页。
    3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4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5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06.
    1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第267页。
    2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3国王的作为“正义的源泉”的身份与衡平法的起源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学者甚至认为,在国家的早期,衡平法源于作为“正义源泉”的国王。See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p.640.
    4[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1一般观点认为,国王将衡平救济的任务交给大法官是由于他顾不过来,显然这只是一个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衡平救济涉及到神事与人事、教权与王权的分工问题,所以,国王的个别干预要得到成立或取得合法性,必须取得教会的认可,而且不仅仅是是教会,还涉及到宗教信仰及人民的拥护。
    2[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40.[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29页。
    1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67,p.438.[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64页,第427页。
    2[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89.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85页。
    4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5[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0页。
    5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6页,第130页。
    1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3页。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40.
    3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1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6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63页。
    3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4页,第40页,第41页。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第298页。
    1[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39页。
    2[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3[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51页。
    4[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页。
    5其实,准确地说法应是老调重弹。因为,普通法院也是以国王干预的形式逐渐形成的。只不过干预的时间是在诺曼人进入英国的当初,干预的对象是地方的大小法院,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王权,实现国家的政治和司法的统一。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 p.780.
    2参见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诚以衡平法院即以枢密使(the Chancellor)为院长,而该使实际上不过是元首的役人,他的地位得失
    全视君上的喜怒:因之,他必须,复不难,籍口促进‘直道’(justice)与‘公道’(equity),而摧毁常法所有固定性与仪式。”[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在这里,很有意思的是,雷宾南先生的翻译用语,他把正义译为“直道”,把衡平译为“公道”,把普通法译为“常法”,把确定性译为“固定性”,把诉讼形式译为“仪式”。这些翻译在今天看来许多都不准确,没有反映法律的特征。但把衡平译为“公道”则着实耐人寻味。
    4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5这种译法的确很有中国风味,容易让人理解这些词汇的真正涵义,但是,由于今天的人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制度和名词的生疏程度也不亚于对英国的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这种译法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它对于那些对于中国古代制度知之甚少的人来说,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古文的负担。我觉得,还是译为文秘或文书大臣及文秘署较为通俗易懂。
    6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第272页。
    7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1.参见[英]戴维·M·沃克编: 《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147-148页。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780.[英]戴维·M·沃克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564页。
    2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399.
    3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页,第76-77页。
    4马克垚先生把"Justiciar"-词翻译为宰相,它与chancery 及 exchequer一起为重要的行政机构。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1据记载,亨利二世统治英格兰34年多,其间出行14次,有21年多不在英格兰;理查统治9年半,只在英格兰呆过5个月,其他时间在大陆作战;约翰王统治的17年中,有5年不在英格兰,这还算是在英格兰呆的时间较长的国王。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2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3参见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4页,第48-49页。
    4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第306页。
    5[美]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册),贾士蘅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13页。
    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7页。
    2由于这种历史原因,大法官被认为是国王良心维护者,所以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他必须属于英格兰教会。直到1974年,这个职位也可由罗马天主教徒担任。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781.
    3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77.
    4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53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526页。
    5参见[美]朱迪斯·贝内特,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6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780.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88, p.6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84页,第61页。
    2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A. H. Chaytor, 1929, p.3.
    3“用印制度是在11世纪时开始流行起来的,国王的印(可依中国习惯称其为玉玺)成为鉴别文书真伪、体现了王权的标记。”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英国王权的具体行使沿袭中世纪逐步形成的制度,是通过加盖御玺(Signet)、王玺(Privy Seal)、国玺(Great Seal)三种手续的各种文件实施的。三种印玺分别由首席秘书、掌玺大臣和大法官来分别掌管。随着国家事务的复杂化,政治夺权斗争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大法官庭的国玺只标志着文件的发布与颁行,并更多应用于法律事务及例行公事。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1页,第37页。
    4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397.
    5从大法官的职能看,有点近似于中国古代的宰相或臣相。
    1国王良心的维护者(Keeper of the king's conscience)有时是对大法官的一种称呼。他在大法官法院的职能是,行使内容为裁决提交给国王公正处理的请愿书的王权,在没有制定明确的、应主持公道的规则之前,他则凭良心行使这项权力。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698.
    [英]戴维·M·沃克编: 《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503页。
    2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 D.C.John Byrny & Co.1916, p.278.
    3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1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282-283.
    1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2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66.
    3[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1参见[美]霍姆斯:《英格兰早期衡平法》,载[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2在欧洲中世纪,任何行为,没有教会的也许和支持,也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国王的妥协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3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
    1[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页。
    1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1981,p.90.
    2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51页。
    3 C. C. Langdell, A Summary of Equity Pleading, Cambridge,1883,p.35.
    4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p.20-21.
    1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64页。
    2 See W.W. Buckland, Equity in Roman Law,1 v.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11.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5页。
    1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81.
    2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3.
    3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3.
    4 See W.W. Buckland, Equity in Roman Law,1 v.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11. pp.1-20.
    1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p.283-284.
    2 See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p.54, p.64.
    3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20.
    4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1.
    5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25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
    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246页。
    6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274.
    7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3页。
    2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X,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339.
    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p.250-25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245-246页。
    4其实,普通法自身的形成也主要是模仿而来的。戴雪说:其一是,能干的法官在听讼中时常多喜欢引用判例,而绝少引用概括的原理。这样,判例就成为解决新的案件的导师;其二是,下级法院有一种以上级法院为领袖的倾向,及模仿的倾向。这二者导致了普通法的产生。参见[英]戴雪:《英宪精义》, 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99-400页。
    5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3.
    6 See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Outlines of Enhlish Legal History,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H. A. L. Fisher, p.494.
    7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X,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339.
    1 Int. al. Lord Coke,10 Rep.108 a. "The perfection of reason," ib.3 Rep.13 b. So Celsus, Dig. i.1.1. pr. Says, "Jus est ars boni et aqui.", See George Spence, The History of the Court of Chancery,2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ed. comp.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219.
    2 Radcliffe & Cross, The English Legal System, London Butterworths,1977,p.132.转引自高桐:《试论英国衡
    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5页。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2,p.40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2页,第397页。
    1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27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269页。
    2[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第300页。
    3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72.
    4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1981,p.89.
    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注释[115]”第426页。
    6 See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p.51, p.57.
    1[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Norman Doe, Fundamental Authority in late Medieval English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133.砖引自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63-264页。
    3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4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5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分别参见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219页,第220页,第222页,第221页。
    2[美]约翰·V·奥尔特:《正当法律程序简史》,杨明城、陈霜玲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2页。
    4[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5[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6参见[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8页。
    1[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第182页。
    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第250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2.
    4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46,p.185,p.69.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40页,第181页,第66页。
    5[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5页。
    6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8页。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65.
    2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96,p.25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92页,第246页。
    3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63页。
    4 See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1981, p.90.
    5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8页。
    6[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页。
    7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5.
    1[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2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2..
    3 Timothy S. Haskett,The Medieval English Court of Chancery, Law and History Review, Fall,1996,p.249.
    4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4.
    1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97.
    2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98.
    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519.
    4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2.
    5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6 Frederick G. kempin,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38.
    'Joseph Story, Commentaries on Equity Jurisprudence as Administered in England and America,1886, p.37.
    1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p.403-406.
    2 See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180.
    3以上参见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5-64页。
    1唐丹:《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之比较研究——以救济方式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5页。
    2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页。
    3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70.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58页。
    4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0.
    5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1.
    1 Henry L.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46.
    2[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4页。
    3 H. Baker,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gal History, London:Butterworth,1979, p.126.
    4 George W.Keeton, L.A.Sheridan, Equity, Second Edition, Professional Books Limited,1976, p.3.
    5 David M.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0, pp.201-202.[英]戴维·M·沃
    克编: 《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第148页。
    1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Outlines of Enhlish Legal History,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H. A. L. Fisher, pp.494-495.
    2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75.
    3 Frederick G. kempin,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19.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1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2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3参见何勤华主编:《英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4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3页,第712页。
    5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4.
    6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页。
    1高桐:《试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4-5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2法国19世纪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弗朗索瓦·皮埃尔·纪尧姆·基佐(F.P.GGuizot,1787-1874)说,尽管16世纪的危机不是仅仅改革,而主要是革命。但是,人们通常还是把16世纪的宗教革命,称为宗教改革。因为,使用“改革”这一字眼,不仅在于它简单,大家都懂,而且在于它与宗教革命同义,也不含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1页,第214页。
    1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2参见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4-146页。
    3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92页。
    4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6页。
    5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7页。
    6第二场革命指17世纪的“光荣革命”。
    7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9页。
    8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150页。
    1[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下),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4页,第821页。
    2图片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6614.htm,访问时间,2009-3-15。
    3[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0页。
    4也有学者认为,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决裂是为了从教会手中夺得“巨量珍宝和地产”。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5页。
    5但基佐认为,若是说16世纪的罗马教廷非常专横,陋规恶习有增无减,而且更令人发指,这都是不确实的。正相反,教会的统治从未有过如此宽松。它的态度是,只要别人不来找我麻烦,让我继续享有以往的权利,过同样的生活,让我收纳贡税,我也就听任一切自便。然而,就是在教会最不受重视,最不强大,最少恶行的时候,它遭到了攻击,因为这时候世俗政府可以攻击它了,而以前是办不到的。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0页。
    6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7-100页。
    7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页。
    1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4页。
    2[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下),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4页。
    3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页。
    5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9页。
    6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7页,第59页。
    1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0页,第214页,第227页。
    2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4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42页。
    3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9页。
    4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5页。
    5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1页,第103页。
    6[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2-223页。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2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9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第193页。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2页。
    4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267.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页。
    3 See Froude, J. A.,The Right of Henry the Eighth, London,1909, vol. Ⅱ. p.425.转引自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4页。
    4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1页。
    5[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8页。
    1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2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第414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页,第421页,第426页,第424-425页。
    1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5.
    2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4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5 See Lon L.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p.96.参见[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3页。
    6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2[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第52页。
    3 Henry L.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6.
    4 Henry L.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6.
    5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K),1999,p.143.[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1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London, Butterworths,1981.p.88.[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高翔、刘智慧、马呈元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2参见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3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gal_positivism#John_Austin_.281790_-_1859.29,2009-04-13.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5参见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6[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2参见[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0页。
    4[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5[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第55-56页。
    6参见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12.
    2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9.
    3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File:Cardinal_Wolsey_Christ_Church.jpg, 2008-8-1.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7页,第69页,第77页。
    2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3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410.
    4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5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6原文为caffa,是16世纪印度出产的带有图案的华丽丝织品。——译注。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8-69页。
    1参见[美]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册),贾士蘅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24页。
    2参见[美]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册),贾士蘅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25-326页。
    3[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2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3[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4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5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乌托邦》(Utopia)(英文影印本)第ⅹⅹⅹⅰ到ⅹⅹⅹⅰⅰ页中,有详细的托马斯·莫尔的生平年表。在该年表中,莫尔的出生时间打有问号,可能是1478年(一般以1478年为准),也可能是1477年,而具体日期都是2月7日。与担任大法官有关的年代是:1525年莫尔被任命为来开斯特公国的首相(chancellor),1529年被任命为英国的大法官(第一个以世俗身份担任此职的人),1532年5月16日,莫尔辞去了大法官一职。1534年4月13日,莫尔因拒绝宣誓支持《继承法令》获罪。同年4月17日,被关进伦敦塔。1535年7月1日,莫尔经审判被定为叛国罪。同年7月6日,莫尔被砍头。具体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ⅹⅹⅹⅰ=ⅹⅹⅹⅰⅰ页。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ans_Holbein_d._J._065.jpg, 2008-8-1.
    6此处的“北”指与意大利相对的北方各国,如英国、法国和德国。
    7埃拉斯摩,又译为伊拉斯莫斯(Desiderious Erasmus),是欧洲大陆的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与莫尔成为莫逆之交。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译者序言”第1页。
    1 1515年10月开始动笔,1516年12月,《乌托邦》(Utopia)一书在劳温(Louvain)公开出版。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xxxi页。
    2参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5-36页。据说,莫尔临刑前谈笑风生,视死如归,他告别了家人,自己用头巾扎住眼睛,并且对刽子手说:“我的颈子是短的,好好瞄准,不要出丑。”另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6页。(此书中所记载的莫尔被处死刑的时间为1535年7月7日,与《乌托邦》(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xxxi页的记录似有不符。)
    3[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6页。
    4 S 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410.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7页。
    2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409.
    3根据原书的注释,本段带引号的文字内容均出自《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一生》一书。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2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8-82页。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7页。
    4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7页。
    2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页。
    3丹尼勋爵为了突出这些内容,在原书中特意用黑体字显示出。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3-92页。
    1参见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273页。
    3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70页。
    5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6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7页。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2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 D.C.John Byrny & Co.1916, p.277.
    3[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第22页。
    1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2白马谷(The Vale of the White Horse),英国伯克郡的一处古迹,是为纪念公元871年英格兰西萨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战胜丹麦人而雕刻在白垩岩层上的一幅白马图,图长350英尺。——译注。
    3(1960年)76LQR502.——原注。
    4[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5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quity_(law),2009-04-13.
    6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页。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5.
    1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70页。
    2在西方各国Chancery一词还常常用来指公共档案或公共档案馆。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2.
    3这种译法的确很有中国风味,容易让人理解这些词汇的真正涵义,但是,由于今天的人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制度和名词的生疏程度也不亚于对英国的制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这种译法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它对于那些对于中国古代制度知之甚少的人来说,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古文的负担。我觉得,还是译为文秘或文书大臣及文秘署较为通俗易懂。
    4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美]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册),贾士蘅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13页。
    2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272页。
    3[美]朱迪斯·贝内特,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4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A History of English Law,volume I,London:Methuen&Co.Ltd,1956,p.395.
    4参见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1参见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200页。
    2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3尽管这幅画面反映的是19世纪大法官法院的场景,但它浓缩了历史上大法官法院的基本特征。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awikipedia.org/wiki/File:Court_of_Chancery_edited.jpg,2008-8-1.
    1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页。
    2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305.
    3 Joseph Story, Commentaries on Equity Jurisprudence as Administered in England and America,1886,p.38.
    4[美]霍姆斯:《英格兰早期衡平法》,载[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1 Sir William Holdsworth,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I,London:Methuen&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409.
    2 Luke Owen Pike,Common Law and Conscience in the Ancient Court of Chancery,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Editor,Compiler),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Boston:Little,Brown,
    1908,p.722.
    3参见[英]W.I vor.詹宁斯:《法与宪法》, 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6-167页。
    1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49.
    2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301.
    3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6.
    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3笔者认为,这里的国内法应该是普通法。
    4[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3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 1929, p.10.
    3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22页。
    4参见[德]茨威格特、克茨: 《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3-344页。
    6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3.
    1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 William P. Fishback, A Manual of Elementary Law Being a Summary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American,1915, p.408.
    3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4 Thomas A. Roberts, The Principles of the High Court of Chancery and the Powers and Duties of Its Judge,1857,p.16.
    5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0页。
    1[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3页。
    2 See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Outlines of Enhlish Legal History,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H. A. L. Fisher, p.495.
    3[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6页。
    1参见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8页。
    2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影印版), 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676.
    3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页。
    4 See George Spence, The History of the Court of Chance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Editor, Compiler),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Boston:Little, Brown,1908,p.251.
    5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8页。
    6 See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 1929, p.10.
    7 See Frederick G kempin,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41.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187页。
    2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6.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页。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5 Holdsworth, W. S,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V, pp.184-185.转引自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9页。
    6参见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9页。
    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2[英]W · I vor·詹宁斯:《法与宪法》, 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11页。
    3[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1参见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9页。
    2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3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4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p.408-409.
    5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0页。
    6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409.
    7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Outlines of Enhlish Legal History,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H. A. L. Fisher, p.496.
    8 Maitland F W, Montague F C, A Sketch of English Legal History, by Colby J F, ed. New York and London:G. P. Putman's Son's,1929, pp.125-128.转引自李红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从梅特兰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2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309页。
    3参见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4参见张学明:《导读》,载[美]朱迪斯·贝内特,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导读”第3页。
    1[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5页。
    2 S 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459.
    1埃尔斯米尔勋爵(Lord Ellesmere)和布雷克利(Viscount Brackley)子爵,原名埃杰顿(Thomas Egerton,?1540-1617).他是17世纪最有名望的两位大法官之一(另一位是“衡平法之父”诺丁汉)。埃尔斯米尔于1596至1603年期间任掌玺大臣,在1603至1617年期间任大法官。正是由于他的裁决才导致了1616年衡平法院与普通法院之争,而且在这场斗争中,他保住了大法官法院的最高地位。埃尔斯米尔勋爵主张衡平法是法律而不是一种任意决定,在他的努力下衡平法与普通法之间的融洽关系得以恢复。他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并制定了大法官法院的诉讼法典。分别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394,pp.425-426; See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p.697-699.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Thomas_Egerton,_1st_Viscount_Brackley_from_NPG.jpg,2009-5-1.
    2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 D.C.John Byrny &Co.1916,pp.282-283.
    3爱德华·科克爵士(Sir Edward Coke,1552-1634),1578年取得律师资格,开业不久即获成功。1591年成为伦敦市法院法官,1592年担任副检察长,同一年任下议院议长,1594年起任检察长,直到1606年。1606年,他担任了高等民事法院的首席法官,1613年被调到王座法庭担任首席法官。1616年科克被解职,1617年又重新进入枢密院,1620年,科克作为议会中反对派的领袖而出现。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40.呼宁勋爵把他列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伟大的改革家(第一位是亨利·布雷克顿(Herry Bracton,1200-1268).丹宁是这样评价科克的,“他是一个怪诞的多种性格的人。作为检察长,他是残酷的、不公正的;作为首席法官,他是聪明的、公正的。不过,他是以自己的法学著作而闻名于世的。”[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Coke,2009-04-13.
    1 The King's Order and Decree in Chancery,Cary 132,21 Eng.rep.65(1616).转引自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97页。
    2 D. G. Cracknell.English Legal System Textbook,p.7.转引自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3参见[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4[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2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3当然,自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形成的衡平法与14、15世纪兴起的神意衡平法不同,这种实在的衡平法的本质与普通法的本质已经没有什么差异。也即都是一种人为理性。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257页。
    2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 K),1999,p.63.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4据说,詹姆斯一世之所以做出了有利于衡平法院的决定,是因为他听取了当时作为总检察长的培根的意见。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2.
    5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6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87.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页。
    2唐丹:《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之比较研究——以救济方式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页。
    3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p.286.
    4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p.409.
    5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6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页。
    1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London, Butterworths, 1981.p.96.
    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Francis_Bacon,_Viscount_St_Alban_from_NPG_(2).jpg,2009-05-11.
    3参见[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61-62页。
    4可见,培根与科克的斗争不仅是在政治和法律上的观点不同所致,还有许多不能启齿的个人恩仇在其中。科克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哈顿夫人,对于培根来说就产生了“夺妻”之恨,当培根后来把他的著作送给科克的时候,科克竟然写下贬低和侮辱培根的话。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2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7页,第119页。
    3[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注释①”第5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34-535页。
    1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95.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8-359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1-420页。
    4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一前562),新巴比伦国王——译注。
    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2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Co.1916. P.284.
    3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9页。
    4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5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第53页。
    1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4页。
    2需要说明的是,培根的供词在丹宁勋爵的书中是分段叙述的,中间加有解释性文字,而在本文中则去掉了丹宁勋爵的文字,将这些小段落统一到了一起。
    3[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5页。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6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3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试图恢复“德治”的想法,现在看来似乎过于天真。在一个日益现代化的社会,即使想得到“德治”的长处,又不失“法治”的威力,这种走钢丝绳的设想即使在理论上都难以成立。如果真不想抛弃道德。那也必须跟英国历史上一样,将道德法律化,最终走法治的道路。
    4参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36页。
    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第94页。
    1麦克尔斯菲尔德勋爵(Lord Macclesfield)也称为麦克尔斯菲尔德伯爵(Earl Macclesfield),他于1718到1725年担任大法官,对于衡平法的规范化做出了一定贡献。后来的哈德威克勋爵之所以能够成名,与他的大力提携有关。See Theod 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 tic Publishing Housed(中信出版社),2003, p.704.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 wiki/File:1stEarlOfMacclesfield.jpg,2009-5-13.
    2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8-59页。
    3畿尼(guinea),英国旧时货币,合21先令或252便士。——译注。
    4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9-60页。
    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1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clo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eneage_Finch,_lst_Earl_of_Nottin gham_by_Sir_Godfrey_Kneller,_Bt.jpg,2009-05-13.
    2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6.
    3 See F.W.Maitland, Equity 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 Two Courses of Lectures A. H. Chaytor, 1929, p.10.
    4 See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702.
    5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703.
    1 See Joseph Hendel, Equity in the American Courts and in the World Court:Does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6 Ind. Int'l & Comp. L. Rev.637.(1996), [FN52], p.16.
    2 Holdsworth, vi.547,548.转引自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703.
    3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a.wikipedia.org/wiki/File:Philip Yorke,1st Earl of Hardwick e.jpg,2008-8-1.
    4 See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704.
    5应该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说“畿尼是漂亮的”受贿大法官麦克尔斯菲尔德勋爵(Lord Macclesfield).
    6 See 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p.704-705.
    1 Birkenhead, Fourteen English Judges,158. Hardwicke's work has now been fully treated in Holdsworth, xii.237-297.转引自Theodore F.T.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影印版),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p.705.
    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William_Murray,_lst_Earl_of_Mansf ield.jpg,2009-5-13.
    3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861.
    4 See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p.312.
    5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第3-37页。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第22-25页。
    2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7页,第30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407页。
    4 Mort 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89.
    5参见高桐:《试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13页。
    6 See W. S. Holdsworth, Blackstone's Treatment of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 Vol.XLIII, November 1929 No.l.
    1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3[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1页。
    1 W. S. Holdsworth, Blackstone's Treatment of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Vol.XLⅢ, November 1929No.1,p.7.
    2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3本节主要描述的对象是17到18世纪的大法官及普通法法官,而埃尔登任大法官的时间是19世纪,具体指1801年到1827年,所以,有关埃尔登的内容本应置于本文的第四章,但考虑到内容的协调一致,特将埃尔登部分合于本节。这样,原来设想的衡平法的三驾马车就变成四驾马车了。
    4埃尔登勋爵的哥哥叫威廉·斯科特,他被丹宁勋爵称为“我国最伟大的法官之一”,后来他成了斯托威尔勋爵。他长埃尔登六岁,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型法官,在法院工作了39年,1827年,他82岁时退休。与他的混乱、模糊风格的弟弟不同,他的判决书总是体现出一种优美、明快和典雅。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Lord Eldon.jpg,2009-5-13.
    5 David M.Walke,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p.1119-1120.
    6[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1120.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3(1818年)2 Swan 402、414。——原注。
    4[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5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1120.
    6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 1948. p.11.
    1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6-101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See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XIII, London:Methuen & Co Ltd,1956, p.627.
    1之所以称作“实体衡平法的形成”,是因为早期衡平法主要是一种程序法。这种程序衡平法一直缺失实体规范部分,因而才有“良心法”或“大法官的脚”的称呼。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3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4以上[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5页,第277页。
    1参见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4页。
    2马修·黑尔爵士(Sir Mattew Hale,1609-1676),从青年时代起就与塞尔登结识,1636年获得律师资格,1654年出任高等民事法院法官,但于1658年辞职,而后参加议会。他帮助了王政复辟,陆续担任理财法院首席法官(1660—1671)和王座法院首席法官(1671—1676)。他忠诚、真诚并有虔诚的信念,以他的仁慈和崇高的职业声誉而著名。除培根外,他是当时英格兰为人所知最为训练有素的法学家以及英格兰所有法律学科的大师。从他的研究中,可看出他是塞尔登想信徒,并编辑了一份杰出的有关法律史及宪法史问题的手稿汇编。他写有英格兰普通法历史上的第一步成文著作《普通法史》(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1713)。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549.
    3约翰·塞尔登(John Selden,1584-1654),1612年取得律师资格,从事撰写转让契约的律师工作多年,后来,更多地从事法律、历史的学术研究。到1610年他出版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法律史著作。与衡平法有关的著作是《英格兰大法官简介》(1617),1649年退出政坛,继续从事研究。塞尔登在英国法律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无论马修·黑尔,还是爱德华·科克都受到他的直接影响。为了纪念他,1886年由梅特兰等人创办了著名的“塞尔登协会”(Selden Society),这是一个旨在促进英国法律史研究的专门协会。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1127.
    4参见[美l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页。
    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6 See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Outlines of English Legal History,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H. A. L. Fisher, p.495.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页。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17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3页。
    4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第266页。
    5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页,第273页。
    2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3页,第267页。
    3这位蔑视道德法的黑尔,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道德楷模。有一次,他看到一个朋友喝酒差点丢掉了性命,于是,他放弃了自己喝酒的嗜好。从此,他也丢掉了过去考究的绅士服饰而改穿普通的衣服。他工作勤奋,不说别人坏话。而且能将其十分之一的所得送给穷人。当时法官普遍接受贿赂,而他坚决拒绝任何礼物或好处,当某些额外的报酬通过很难拒绝的方式秘密送给他的时候,他就匿名将这些东西又送给穷人。他死后,人们发现他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不动产。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第311页。
    1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quity_(law),2009-04-13.
    2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 1948, P.52.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397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5页。
    1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9-431页。
    1 D. k. Metcalf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nglish Law"(1976), p.32-34;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 vol.2, p.83; "Oxford Companion of Law", pp.426-427.转引自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242页。
    2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324页。
    2 1 Pomeroy, Equity Jurisprudence (3 ed.1905) § 397, p.657.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页。
    4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467.
    5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31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页,第425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425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429页。
    1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页。2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465.
    3以上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31-432页。
    1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2[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8-399页。
    4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2[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1页。
    3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第288页。
    4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Ⅻ,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178.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8页。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4页。
    3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4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6.
    5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6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Ⅻ, London: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 1956, p.178.
    1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2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6.
    J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6.
    4高桐:《试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27页。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第290页。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
    3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55页。
    1[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3页。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页。
    See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9.
    4[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5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1页。
    6参见[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7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2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页a
    4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6页。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38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38-339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27-428页。
    3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7.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57页。
    5 See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61,p.160.
    1[美]霍姆斯:《英格兰早期衡平法》,载[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2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12.
    3[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参见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2庞德在1910到1947年为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1916到1936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笔者注。
    3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2-51页。
    1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 Solon Dyke Wilson, Court of Chancery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779.
    3如何看待美国衡平法的产生?对于美国来说,衡平法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阶段,但对于整个英美法系的衡平法的历史来说,产生的实质也是一种发展,即我们在谈到美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的时候,其实是从整个英美法系的历史视野中出发的,是用一个整体的发展观来看待美国衡平法的。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衡平法的产生其实就是英国衡平法扩张或发展的一个结果。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的形式化是一个现代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
    2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 K),1999,pp.53-54.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279页。
    2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
    K),1999,P.42.
    3[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4清教徒(puritanism)一词是一个不容易捉摸的名词,即使是专家也说“靠不住,无从证实”。中文“清”字,很容易产生误解。英文的purify,实为纯洁化。清教徒有一种将教会洗刷干净的宏愿。他们的运动是一种带着战斗性的群众运动。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8页,第161页。
    1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1-412页。
    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3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1.
    1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第38页。
    2 Watts v. Hasey, Quincy's Mass. Rep.194 (1765); Hooton v. Grout, Quincy's Mass. Rep.343,362, (1772); Robinson v. Armistead, Barradall's Rep.223(Va.1737).转引自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8.
    3[美]斯蒂文·N·苏本、马莎·L·米卢、马克·N·布诺克、托马斯·O·梅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4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第14页。
    1[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2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300.
    3参见杨兆龙:《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载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
    4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307.
    5[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2页。
    1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 Co.1916, P.296.
    2威廉·佩恩(William Penn,1644-1718)是<英>基督教贵格会的领导人、社会哲学家、殖民地领主。新华
    通讯社译名室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四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74页。
    3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Co.1916, pp.296-297.
    4 Sidney George Fis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quity Through Common Law Forms in Pennsylvania,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811.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6尽管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学说,在20世纪初才在美国正式形成。但谁也无法否认,实用主义的因素早在殖民地时代已初露端倪。
    7[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第13页。
    1参见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2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3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4 See Sidney George Fis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quity Through Common Law Forms in Pennsylvania,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p.810.
    1有人会说,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就没有衡平法,说的一点也不错。但是,法国和德国,尽管在形式上不存在衡平法这样一种名词,但是,法国和德国却存在一种其独特的衡平事实。也就是说,在法、德从表面上看也许没有衡平法,但却有衡平的事实。这种衡平的事实就是法官对于法律的解释,甚至是法官造法,法律续造。换言之,法、德的衡平是通过法律方法来实现的。可见,两大法系在这个问题上只是一种殊途同归。
    See Thomas, "Case of Conscience in 17th Century", p.30.转引自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1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5.
    2尽管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说过,“《荒凉山庄》是被逼出来的”。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衡平法研究的经典之作。参见[美]亨利·詹姆斯:《狄更斯的局限性》,吴柱存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Dickens,2009-04-13。
    2约翰·福斯特:《查尔斯·狄更斯传》(片段),陶洁,罗经国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10页。
    3参见[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1参见[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9页。
    2[英]雷克斯·华纳:《谈狄更斯》,罗经国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165页。
    3参见[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4页。
    4[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1[英]安东尼·特罗洛普:《查尔斯·狄更斯》,罗经国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2参见[英]肖博纳:《艰难时世》,乔佖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3[英]肖博纳:《艰难时世》,乔佖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4[法]卡扎明:《理想主义的反应》,罗经国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页。
    5[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1[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1.
    1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6.
    2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6.
    3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79.
    4圣堂石门(Temple Bar)建于一六七○年,原是枭首示众的地方,为伦敦法学院的内堂法学协会(Inner Temple)和中堂法学协会(Middle Temple)的所在地;一七七八年拆迁至伦敦西区。——原注。此处的“内堂法学协会”就是法学界翻译的“内殿律师协会”。——作者注。
    5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 pp.5-6.[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1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 p.6.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7页。
    2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 pp.5-6.[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3[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4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79.
    5白发罪人(hoary sinner):影射披戴假发的法官、法吏。——原注。
    1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p.6.
    2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3[美]爱德蒙·威尔逊:《狄更斯·两个斯克路奇》,陶洁译,载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4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P.85.
    5参见[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6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1977.p.xvi.
    1英国的律师总称为lawyer,分为两级,高级的叫counsel或barrister,能出庭辩护,译为“辩护士”或“大律师”;初级的叫solicitor或attorney,只承办法律事务,译为“律师”,以资区别。——原注。
    2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 p.6.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1参见朱虹:《译本序》,[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3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J. H. Baker,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gal History, London:Butterworth,1979, p.97.转引自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1 The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 vol. II,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08, p.528.转引自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2[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47页。
    3[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47页。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2[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0页。
    3[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2页。
    4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下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75页。
    5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77 页。
    1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2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下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76页。
    3参见[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Timothy S. Haskett,The Medieval English Court of Chancery, Law and History Review, Fall,1996,p.245.
    5[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1参见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71页。
    See 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nlysis of Law,Six Edition,Beij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p.595.
    3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薪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59页。
    4[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8页。
    1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ⅩⅢ, London:Methuen & Co Ltd,1956, p.574.
    2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4.
    3 William F.Walsh, Outlines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aw,1924, p.474.
    4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8.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3.
    2 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nlysis of Law,Six Edition,Beij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p597.
    3 See Richard A.Posner, Economic Anlysis of Law, Six Edition,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p595,p.597.
    4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XII, London:Methuen & Co Ltd,1956, pp.178-179.
    5参见何宝玉:《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1参见旧]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页。
    2 See 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nlysis of Law,Six Edition,Beij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p.560,p.553.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53-555页。
    1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13.
    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awikipedia.org/wiki/Jeremy_Bentham,2009-04-13.
    3F C.蒙塔古:《编者导言》,[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8页。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
    1[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5页。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p.639.
    3[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38页。
    4[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92页。
    5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6[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2页。
    2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4图片来源,http://bbs.ccit.edu.cn/kepu/100k/read.php?tid=12358,访问时间,2009-4-13。
    1 1876年,梅特兰在林肯律师公会获得律师资格后,在罗杰斯(Rogers)的律师行做律师,但他主要从事的竟然是衡平法地产交易契据方面的业务。参见李红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从梅特兰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脚注[7]”第61页。
    3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5[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第3页,第2页。
    6[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 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3页,第3页。
    1参见[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3页。
    3[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4参见[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31页。
    5[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第187页。
    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 Story,2009-04-13.
    3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p.635.
    4“内森·戴恩的《美国法律摘要》(Abrigement of American Law)(1823年)和约瑟夫·斯托里的《衡平法理论》(Equity Jurisprudence) (1836年)同样也对消除传统衡平法观念作出了贡献。”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81.峨恩认为,从道德角度看,可能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而在法律看来,这却不能作为赔偿手段。他对所有实质交易观念都作了批评。他把根据衡平法做出的判决(equity decisions)都视为“垃圾”。原因是,它们都是“低级律师”和“无知又懒惰的法官”制造的,这些人“拿不出任何财产规则和行为规范。因此,“道德和法律的区分”就成为戴恩书中的主题。(See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83.)霍维茨把戴恩对衡平法的批判认为是一种摧毁交易的衡平法努力。(See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84.)
    1 David M.W 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1192.
    2参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3 Gerald T. Dunne, Joseph Story's First Writing on Equ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volume 14,1970, p.76.
    4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第129页,第348-350页。
    5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p.639.
    1 See Mort 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5,p.201.
    2参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3 J. S tory, Commentaries on Equity Jurisprudence,1836, pp.249-250.
    4 See Mort 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184.
    5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01页。
    6 See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p.643.
    1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2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Kent, 2009-04-13.
    3 David M. 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cndon Press,Oxford,1980,p.700.
    4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 wikipedia. org/wiki/James_Kent, 2009-04-1.
    5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0-352页。
    1 W.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330-32 (2d). ed,1937.转引自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5.
    2 J. Lansing, Jr.], An Introduction of the Law of Mortgages in the States of New York 1824);J. Holcombe, An Introductionto Equity Jurisprudence 186 n.1. (1846).转引自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5.
    3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265.
    4[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5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www.mrlincolnandnewyork.org/inside.asp?ID=56&subjectID=3, 2009-4-13.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69.
    2美国的法典化运动受到边沁的深刻影响,1811年,边沁曾写信给当时的麦迪逊总统,希望承担起草一部法典的工作。但他的建议却被婉言谢绝了。参见[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2页。
    3[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6-437页。
    4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425页,第427页。
    5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3页,第431页。
    6参见[美]斯蒂文·N·苏本、马莎·L·米卢、马克·N·布诺克、托马斯·O·梅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7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6.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2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3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5.
    4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opher_Columbus_Langdell,2009-04-13.
    5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714.
    1 C. C. Langdell, A Brief Survey of Equity Jurisdiction,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887, p.55,p.58.
    2[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3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192页,第168页。
    1[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第411页,第412页。
    2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266.
    3参见李猛:《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载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第162页,第163页。
    4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263-264.
    5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7页。
    6[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56页。
    1访问地址:http://www.courts.state.ny.us/reporter/archives/riggs_palmer.htm,访问时间,2009-2-11。
    1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页。
    2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页,第99页。
    3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4 Sidney George Fis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quity Through Common Law Forms in Pennsylvania,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p.810, p.819.
    5[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第142页,第141页。
    1参见[美]斯蒂文·N·苏本、马莎·L·米卢、马克·N·布诺克、托马斯·O·梅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2参见[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3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4参见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5 Henry L.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13.
    6 Edwin B. Gager, Equity 1701-1901,Members of the Faculty of the Yale Law School Two Centuries Growth of American Law,901,p.139.
    1[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2[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3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203.
    4[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5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08.
    1参见[德]茨威格特、克茨: 《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8页。
    2 D. C. Douglased.,English History Documents 1833-1874, London:Routledge,1966, p.538.转引自程汉大、
    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3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p.407-408.
    4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7页。
    5 Radcliffe & Cross, The English Legal System, London:Butterworths,1977, p305.转引自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6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63页。
    1参见[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0页。
    2[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 A. H. Chaytor,1929, p.1.
    2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
    2 See Frederick G. kempi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p.19.
    3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13.
    4[美]玛丽·A·格林顿、迈克·W·戈登、保罗·G·卡罗兹:《比较法律传统》(第2版)(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1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2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第326页。
    3[法]勒内·达维:《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潘华仿、高鸿钧、贺卫方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4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4.
    5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A. H. Chaytor,1929, p.1.
    6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1 Henry L.Mcclintock,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p.16.
    2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7.
    3 P. S. James,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w"(1985), pp.34-35.转引自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1参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101页。
    2[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3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11.
    4普通法与衡平法在理论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通过《司法法》的第25条第11款,即衡平法优先于普通法的规定来予以解决。对此,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这是罗马法的胜利。他说,这个条款反映了“过去罗马法和英国法竞争的情形。因此,其后凡遇有普通法和衡平法发生了冲突,便有应优先采用衡平法的规定。这就是法律对于罗马法凌驾普通法之上的最后承认,并且在可能范围内还可使前者代替后者。同时也就是培根和挨尔斯密尔对科克的胜利。并且也是罗马民法在封建主义的范围中,对于封建主义之最后的凯旋。”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D.C.John Byrny& Co.1916,p.291.
    5[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6参见[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6页。
    See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426.
    2参见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3[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8页。
    4参见胡健:《衰亡还是重生——英国大法官的历史演进》,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6期。
    1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页。
    2参见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246页。
    3[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09页。
    1潘华仿:《英美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See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p.286.
    3参见何宝玉:《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7-110页。
    4具体条文参见何宝玉:《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 Se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quity (law),2009-04-13.
    2 Sidney Post Simpson, Fifty Years of American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 Volume L 1936-1937, P.172.
    1以上参见[美]斯蒂文·N·苏本、马莎·L·米卢、马克·N·布诺克、托马斯·O·梅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256页。
    2 Henry L.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1948, p.13.
    3[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4参见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第287页。
    1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250页。
    1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1[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74页。
    2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第18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5[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6参见[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17页。
    1 2I Geist des romischen Rechts(1 ed.1854) § 26, p.48.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2 See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p.56.
    3[德]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2页。
    1参见[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第65页,第22页。
    2 See Lon L.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p.96.
    3 See Lon L.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p.9.
    1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26页。
    2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7页。
    3参见[美J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第260页。
    4参见[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Richard A.Posner,Economic Anlysis of Law,Six Edition,Beijing,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p.560.
    6[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2[英]哈特:《法律的概念》, 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3[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注释②”第240页。
    4[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注①”第307页。
    5[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第6页。
    1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 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182-183.
    3[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4 Daniel R.Coquillette,The Anglo-American Legal Heritage:Introductory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Durham, North Carolina,1999,p.508.
    3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Clarendon Press,Oxford,1980,p.197.
    6[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1 See Lon L.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p.56,p.55,p.106.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5页,69-70页。
    3[美]杰罗姆·弗兰克:《初审法院——美国司法中的神话与现实》,赵承寿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8页,第469页。
    4[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页。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2这起案件是在“二战”后的1947年审理的,丹宁勋爵回忆道:“这都开始于1947年11月,当时我任王座法院法官,在法官内庭审案。”“法官内庭”是一套房间的习惯叫法,它是“法官处理次要事务的地方”。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1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228贝。
    2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3(1952年)2QB466.-——原注。
    1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4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27-328页。
    2以上参见[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265页。
    V. T. H. Delany, Equity and the Law Reform Committee, Modern Law Review, Volume 24,1961, p,116.
    1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页。
    1 See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p.39-40.
    2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39.
    3参见[美]斯蒂芬·M·菲尔德曼:《从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国法律思想一次思想航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275页。
    4 Harold J.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p.38.
    1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3页。
    2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法律实证主义一般包括两部分:逻辑实证主义,在法学上就是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分析;经验实证主义,在法学上就是一庞德为代表的社会法学。因此,苏力文中的法条主义应该是指法律实证主义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法条主义当然包括在法律实证主义之内了。
    3 Sir Anthony Mason, Equity's Rol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King's College Law Journal.volume 8,1997-98, p.l.
    1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封底。
    1[美]阿瑟·库恩:《英美法原理》,陈朝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库恩中译本序”第3页。
    2如果把秦朝视为一种严格法阶段,那只有短短的十多年时间。
    3具体参见顾元:《中国衡平司法传统论纲》,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具体参见侯淑雯:《司法衡平技术探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5期。
    5《海瑞集》,第117页。
    6参见苏力:《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载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7页。
    1[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上),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2关于中国法律的衡平道路,本人已有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具体参见附录《建立中国特色的衡平审判机制——由一起疑难案件所引发的思考》一文。
    3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4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8页。
    1本文载于何勤华主编:《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04页。
    3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是把法律与衡平作为二种不同的审判方法对待的。
    4我国著名诉讼法教授王亚新在《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的<代译序>中具体阐述了“自动售货机”的来历及含义,他说:“孟德斯鸠提出的所谓‘自动售货机’式的法官形象就反映了这样的理想。法官只要像一架生产判决的机械就行,从一个口里塞进纠纷事实和法律条文,从另一个口里吐出来处理结果,而整个过程就是一种三段论式的机械推论,不要求任何创造或主动性”。参见[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2这里的审判机制是借用经济机制的提法,意在强调衡平是一系列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审判规则的有机总和。
    3“挂靠”是一个具有中国转型时期特色的名词,其实质是法律与事实的背离,即法律上的所有权人与事实上的所有权人完全不相符,挂靠既非征收、没收,又非赎买。这是一个在政府干预下,由人治向法治过渡的东西,其目的是既要捞取法律形式上合法性的外衣,又不想改变物的实际控制状态。也就是说既要法治的好处,又不想改变人治的现实状态。
    1该《意向书》第8条中规定,乙方(即原告)向甲方交纳定金5000元整,车辆租赁费、保险费8.5万元,(该车的实际成本价仅为5.6万元)。
    2《客运班线经营合同书》是所谓的正式合同,其中第1条第1款规定,原告一次性交清租赁金7.8万元,而该车的报废年限也是8年。
    3线路管理费是对原告车辆每天营运的线路所收取的管理费。
    4转引自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0页。
    1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2页。
    1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厦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2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5页。
    3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4[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潘维大、刘文琦编著:《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2[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3[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4本文所提到的衡平主要是从法律方法角度来理解的。
    5[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3页。
    2[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邓正来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04页。
    3以上格言均摘自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4[英]S·F·C·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李显冬、高翔、刘智慧、马呈元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1[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页。
    2武树臣等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3丘睿:《大学衍义补·定律令之制》。转引自武树臣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1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3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56页。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6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1.何勤华主编:《英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何勤华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何勤华、严存生:《西方法理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何勤华主编:《美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刘作翔:《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6.刘作翔:《法理学视野下的司法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程汉大、李培锋:《英国法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郭方:《英国近代国家的形成——16世纪英国国家机构与职能的变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0.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沈达明编著:《衡平法初论》,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23.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上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年版。
    26.李红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从梅特兰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何宝玉:《英国信托法原理与判例》,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8.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蒋为廉:《普通法和公平法原则概要——澳大利亚著名判例选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陈绪纲:《法律职业与法治——以英格兰为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张彩风:《英国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33.杨兆龙:《杨兆龙法学文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顾元:《衡平司法与中国传统法律秩序——兼与英国衡平法相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第一卷),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修订版)。
    37.[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第二卷),袁瑜(王争)、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8.[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9.[英]戴维·M·沃克编:《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1988年版。
    40.[美]克莱登·罗柏兹、大卫·罗柏兹:《英国史》(上、下册),贾士蘅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41.[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下册),戴瑞辉、吕永桢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2.[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1780—1860》,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美国法律史》,苏彦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英]狄更斯:《荒凉山庄》(上、下册),黄邦杰、陈少衡、张自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5.[英]赫·皮尔逊:《狄更斯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6.[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7.[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莫里斯:《法律发达史》,王学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二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3.[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四卷),王宝民、王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4.[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5.[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6.[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7.[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8.[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9.[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60.[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杨百揆、刘庸安、丁健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杨百揆、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3.[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4.[英]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刘庸安、张弘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5.[美]约翰·H.威格莫尔:《世界法系概览》(上),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6.[美]阿瑟·库恩:《英美法原理》,陈朝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7.[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奎,沅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8.[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上卷),张绪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9.[德]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慧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71.[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版。
    72.[日]望月礼二郎:《英美法》(新版),郭健、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4.[美]斯蒂文·N·苏本、马莎·L·米卢、马克·N·布诺克、托马斯·O·梅 茵:《民事诉讼法——原理、实务与运作环境》,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6.[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77.[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8.[美]杰罗姆·弗兰克:《初审法院——美国司法中的神话与现实》,赵承寿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第二版),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81.[英]戴雪:《英宪精义》, 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2.[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3.[英]威廉·韦德:《行政法》, 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84.[英]W·I vor·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85.[英]约翰·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 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7.[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88.[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 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8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 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美]理查德·A·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92.[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3.[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94.[美]斯蒂文·J.伯顿:《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张芝梅,陈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美]约翰·杜威等:《实用主义》,杨玉成、崔人元编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96.[德]海因里希·罗门:《自然法的观念史和哲学》,姚中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高桐:《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载《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2期。
    2.严存生:《要确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3期。
    3.严存生、郭军明:《自然法·规则法·活的法—西方法观念变迁的三个里程碑》,载《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
    4.严存生:《法治社会与实质正义》,载《山东法学》1999年第2期。
    5.严存生:《西方法与道德关系模式的历史反思》,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5期。
    6.严存生:《道德性:法律的人性之维》,(《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7.刘作翔:《法律与道德: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难解之题——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再追问和再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第1期。
    8.苏力:《中、西法学语境中的“法律道德性”》,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心《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1期。
    9.冷霞:《中世纪教会法对英国衡平法的影响》,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 年第3期。
    10.胡健:《衰亡还是重生——英国大法官的历史演进》,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6期。
    11.侯淑雯:《司法衡平技术探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2.顾元:《中国衡平司法传统论纲》,载《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陈锋:《从伦理衡平到法律衡平——我国衡平司法传统的意义、困境与出
    路》,载《法学》2006年第8期。
    14.李红海:《普通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路》,载《清华法学》2007年第4期。
    1.高桐:《试论英国衡平法的产生和发展》,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
    2.唐丹,《英国普通法与衡平法之比较研究——以救济方式为视角》,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冷霞:《英国早期衡平法研究——以大法官法院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210.33.91.68/kns50/.
    2.《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http://210.33.91.76:85/wf/cddb/cddbft. htm.
    3.百度百科,http://baike. baidu. com/view/67240. htm.
    1. Harold J. Berman, Law and Revolution: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 David M. 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0.
    3. Hon. M. F. Morr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Washington, D.C.John Byrny & Co.1916.
    4. Henry L. Mcclintock, Handbook of the Principles of Equity, second edition,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1948.
    5. Morton J. Horwitz,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780-186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6. W. W. Buckland, Equity in Roman Law,1 v.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11.
    7. Charles Dickens, Bleak House,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 London,1977.
    8. William S. Holdsworth, Charles Dickens as a Legal Histori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9.
    9. S.F.C.Millson, Historical Fouundtions of the Common Law, second edition, London, Butterworths,1981.
    10. Roscoe Pound, The Sprit of the Common Law,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U. S. A) and London(U. K),1999.
    11. Kenneth 0. Morgan,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a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2. Sir John Baker,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Laws of Engliand, Volume VI 1483-155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3. J. H. Baker,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egal History, London: Butterworth,1979.
    14.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15.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IX,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16.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V,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17.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VI,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18.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XIV,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19.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Ⅻ,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20. Sir William Holdsworth, A History of English Law, Vol, XIII, London: Methuen & Co Ltd Sweet and Maxwell,1956.
    21. Theodore F.T. Plucknett,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ommon Law (影 印版), Citic Publishing House(中信出版社),2003.
    22. Edward Jenks, 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aw;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Year 1919, Third edition, revised, Methuen & Co. Ltd, London.
    23. Daniel R. Coquillette, The Anglo-American Legal Heritage: Introductory Materials, Second Edition,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Durham, North Carolina,1999.
    24. Eugen Ehrlich,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
    25. Henry Sumner Maine, Ancient Law, Henry Holt and Company,1873.
    26. Lon L. Fuller, The Morality of Law, Revised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7. Thomas A. Roberts, The Principles of the High Court of Chancery and the Powers and Duties of Its Judge,1857.
    28. George W. Keeton, L. A. Sheridan, Equity, Second Edition, Professional Books Limited,1976.
    29. C. C. Langdell, A Summary of Equity Pleading, Cambridge,1883.
    30. F. W. Maitland, Equity-Also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 Two Courses of Lectures,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29.
    31. Joseph Story, Commentaries on Equity Jurisprudence as Administered in England and America,1886.
    32. Richard A. Posner, Economic Anlysis of Law, Six Edition,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
    33. William F. Walsh, Outlines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aw,1924.
    34. Judith M. Bennett, C. Warren Hollister, Medieval Europe:A Short History,10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6.([美]朱迪斯·贝内特,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十版)(英文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 Frederick G. kempi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Law(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玛丽·A·格林顿、迈克·W·戈登、保罗·G·卡罗兹:《比较法律传统》(第2版)(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7.[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英文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Charles A. Keigwin, The Origin of Equity, Georgetown Law Journal, 15,1929.
    2. Oliver Wendell Holmes, Early English Equity, HeinOnline-1920 Oliver Wendell Holmes Collected Legal.
    3. George Spence, The History of the Court of Chancery,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4. Solon Dyke Wilson, Court of Chancery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5. Sidney George Fish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quity Through Common Law Forms in Pennsylvania,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 1908.
    6. John Chipman Gray,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the Law,1921.
    7. Edwin B. Gager, Equity 1701-1901, Members of the Faculty of the Yale Law School Two Centuries Growth of American Law,901.
    8. Luke Owen Pike, Common Law and Conscience in The Ancient Court of Chancery,2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ed. comp.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1908.
    9. Joseph Hendel, Equity in The American Courts and in The World Court:Does 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 6 Ind. Int'1 & Comp. L. Rev.637.
    10. Thomas A. Roberts, The Principles of the High Court of Chancery and the Powers and Duties of Its Judge,1857.
    11. H.Jefferson Powell, " Crodozo's Foot":The Chancellor's Constructive Trusts,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Summer,1993.
    12. John Norton Pomeroy, A Treatise on Equity Jurisprudence as Admin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3. Sir Anthony Mason, Equity's Rol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King's College Law Journal, volume 8,1997-98.
    14. Gerald T. Dunne, Joseph Story's First Writing on Equ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volume 14,1970.
    15. Stuart E. Prall,The Development of Equity in Tudor Englan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volume 8,1964.
    16. Calvin Woodard, Joseph Story and American Equity, Washington and Lee Law Review Volume 45,1988.
    17. Gary L. McDowell, Joseph Story's "science" of Equity, Supreme Court Review, volume 1979.
    18. Sidney Post Simpson, Fifty Years of American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 Volume L 1936-1937.
    19. Timothy S. Haskett, The Medieval English Court of Chancery, Law and History Review, Fall,1996.
    20. W. S. Holdsworth, Blackstone's Treatment of Equity, Harvard Law Review, Vol.XLIII, November 1929 No.1.
    21. V. T. H. Delany, Equity and the Law Reform Committee, Modern Law Review, Volume 24,1961.
    22. C. C. Langdell, A Brief Survey of Equity Jurisdiction, Harvard Law Review, Vol.1,1887.
    23.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Law Schools (Editor, Compiler), Select Essays in Anglo-American Legal History,Boston:Little, Brown,1908.
    1.http://heinonline. org.
    2.http://www. westlawinternational. com.
    3. http://zh. wikipedia. org/.
    4. http://www. courts. state. ny. us/reporter/archives/riggs_palmer. htm.
    5. http://www. mrlincolnandnewyork. org/inside. asp?ID=56&subjectID=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