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组件的FCS组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继分散控制系统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控制系统,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数字化到现场、网络化到现场、控制功能到现场和设备管理到现场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现场总线技术以其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开放性的优点,必将成为未来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流。
     在诸多的工业自动化应用软件中,组态软件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组态软件的设计方法也从原来的过程化向组件化、网络化、分布式的方向发展。COM技术是设计组态软件的一种新方法,因此对基于COM组件的FCS组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概念、特点、优点、种类及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然后对组态软件的成长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思想、组态方法、组件化、体系结构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系统的特点,参考现有的优秀组态软件设计思想,融入COM组件技术,作者开发了一套基于COM组件技术的FCS组态软件,该系统共有六部分组成:图形界面组态及运行子系统、控制策略组态及运行子系统、实时数据库子系统及趋势图模块、历史报表模块和输入输出接口驱动程序模块。作为实践,该组态软件基本上包含了一个工业组态软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与实践的要求。
PCS is a new generation of control system after DCS, it represent an unreversed developing direction that digital devices, network devices, control functions, device management are used in local machines. PCS is going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automatic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for its advanced character, practicability, reliability and opennes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many automatic application software. With the developing of computer technology, designing method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was developed from the direction of process to the direction of component, network and distribution. COM technology is the new designing method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so the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CS configu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OM Component has quite important meaning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neration, meanings, features, advantages, kinds and developing trends, then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s developing background, study of actuality inside and outside, designing idea,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ponent, system structure arid developing trend, based on this, combines the control system features, consults the existing excellent designing idea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blends in COM technology, the author designs a suits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ased on COM. This system includes six parts: graphical interfaces configuration and running subsystem, control strategy configuration and running subsystem, real-time database subsystem and trend chart module, history report module and input/output interface driver module. As practice, thi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asically contain the essential functions what a industry configuration software must has, reaches the expectant demands of study and practice.
引文
1.白焰,吴鸿,杨国田.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础、评选、设计和应用.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马国华.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向杰,彭一民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电网技术,1999年,第23卷,第3期
    5.王岩,张福恩.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电子器件,2001年,第24卷,第1期:79~86
    6.贾连生,曲卫良.现场总线现状与发展对化:Ⅰ:仪表的影响.齐鲁石油化工,1998年,第26卷,第1期:69~71
    7.孙江宁.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图形组态软件的开发,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8.崔知进.现场总线技术及发展趋势.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1期:81~83
    9.孙浩,薛兴昌等.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冶金自动化,1996年,第6期:13~15
    10.田燕燕.基于FCS系统的组态软件实现技术的研究.大庆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
    11.易异勋.工控系统组态软件的研究和设计.微机与应用,1998年,第12期:23~27
    12.胡玉娥,邱俊东.DCS系统反馈控制组态软件设计.微机与应用,1998年,第8期:25~28
    13.张秋余,杨智.DCS监控级组态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7.11:55~58
    14.乔昆.基于COM技术的工控软件平台的研发与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5.潘爱民.COM原理与应用.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6.吕涌,皇甫正贤.组件化结构的组态软件研究与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杂志社,2000年,第13卷,第5期:14~17
    17.Eric Harmon著.陈旭,杨彬等译.Delphi Com深入编程.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8.张玉明,权刚等.计算机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00
    19.陆桂明.Delphi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微型机与应用,1999年,第6期:54~56
    20.李兰君,唐耀庚.GOTRE组态软件功能分析及其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年,第14卷,第1期:34~35
    21.谭超,史友群.Intranet环境下选煤厂生产组态软件的设计.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27卷,第4期:421~424
    22.郑震宇,周立等.Windows平台上过程监控软件的设计.工业控制计算机,1999年,第12卷,第6期:42~44
    23.高麟,杨为民等.动态数据交换(DDE)协议在组态软件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1996年,第3期:6~11
    24.易异勋.工控系统组态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基础自动化,2000年,第7卷,第2期:62~64
    25.林卫星,胡超等.工控组态软件在生产线过程中的应用.制造业自动化,2001年,第23卷,第3期:53~55
    26.吴修国,贾智平.工控组态软件中图形组态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工业控制计算机,2001年,第14卷,第7期:31~33
    27.吴进军,张维勇等.工业监控系统实时数据的Web浏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22卷,第5期:49~53
    28.段树云,马志勇.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现场总线技术.大氮肥,2001年,第24卷,第2期:81~83
    
    
    29.都柯,周璇等.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的设计及应用.基础自动化,2001年,第8卷,第5朋:48~50
    30.朱金富,姚小兰等.基于COM/DCOM轧钢生产线组态软件的开发.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7卷,第5期:468~470
    31.侯磊,张颖等.基于VB的模型组态仿真软件的技术研究.自动化仪表,2001年,第22卷,第1期:6~8
    32.徐晓东,杨振坤.基于VB和VC++语言的DCS组态软仆的设计与实现.工业控制计算机,2000年,第13卷,第3期:21~24
    33.刘会,夏晓波.基于WEB功能的组态软件XG3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第8卷,第4期:75~78
    34.于常友,斯可克.基于现场总线复杂控制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1年,第17卷,第2期:1~2
    35.马欣,周振环等.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监控网络.自动化仪表,2001年,第22卷,第4期:1~3
    36.鹿玲杰,解兴样等.基于有向图遍历技术的组态软件的设计.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第24卷,第3期:57~59
    37.付扬,唐海燕.集散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基础自动化,2001年,第8卷,第2期:57~59
    38.张石,高麟.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现状与发展.工业控制计算机,1997年,第5期:1~3
    39.傅铭,许静.矿用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微型机与应用,2001年,第4期:40~41
    40.隗云志,王普等.面向对象技术在工控组态软件中的应用.仪器表学报,2001年,第22卷,第2期:217~220
    41.张秋余,杨智.实时监控纽态软件的开发.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23卷,第3期:63~67
    42.姜山,赵霞等.图形化算法组态仿真软件包的设计与开发.1999年,第16卷,第3期:46~47
    43.赵艳.现场总线技术概述.江西电力职工大学报,2001年,第14卷,第1期:6~8
    44.冯健农,刘金平等.现场总线技术进展.仪器仪表学报,1999年,第20卷,第2期:213~215
    45.陈秋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总述.兵工自动化,2001年,第20卷,第1期:13~16
    46.袁爱进,唐明新等.现场总线仪表组态技术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年,第23卷,第1期:101~104
    47.毛卫良,盛焕烨等.一个基于分层模型的组态软件的设计及实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年,第21卷,第12期:1281~1285
    48.李兰君.一种PLC控制组态软件功能分析及其应用.机械与电子,2001年,第1期:68~69
    49.刘正权,周宝龙等.一种基于IA思想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1年,第23卷,第1期:19~20
    50.叶秀峰,张梅.一种通用的组态软件数据处理方法.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第6期:59~61
    51.陈立定.用VC6.0和VB6.0混合编程进行DCS组态软件的设计.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1年,第28卷,第1期:38~40
    52.李丹,许少云.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一种新工具——组态软件.计算技术及自动化,1995年,第14卷,第3期:5~8
    53.陈天声,孙世良.油田中转站计算机监测组态软件设计.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年,第13卷,第1期:33~36
    54.李郴,孙继平,组态软件中连线的设计.煤矿设计,2000年,第12期:22~25
    55.肖新柱.组态软件漫谈.微计算机信息,1997年,第13卷,第3期:41~42
    56.张寿明,刘小波.Citect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及其应用.微计算机信息,1997年,第13卷,第4期:53~55
    57.王幼民.编程式组态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微型机与应用,1997年,第9期:27~28
    58.肖悠安,田中和.工业控制组态集成软件的开发.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第21卷,第2
    
    期:226~230
    59.斯可克.关于现场总线的几个问题和系统实践.微计算机信息,1997年,第13卷,第4期:7~10
    60.刘思训,何家祥等.控制算法图形组态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仪器仪表学报,1997年,第18卷,第2期:205~208
    61.林金霖.Delphi 5实务经典.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62.刘艺.Delphi 6企业级解决方案及应用剖析.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3.李郴,孙继平.矿用组态软件控制模块.煤矿设计,1999年,第6期:38~40
    64. W. Gerald Wilbanks. 50 years of progress in Measuring & Controlling Industrial Processes. Measurement & Control, 1996 (2): 139~145
    65. SMAR Company. Smar Fieldbus 302 series Instruction Manual. SMAR Company, 1996
    66. Ochsner M,Schrjer M. To fieldbus or notto fieldbus. [J]In Tech. 1997,(10): 44~48
    67. Hodson W R. How Fieldbus Will Affect DCS Architecture. [J]In Tech. 1996;(11): 50~53
    68. F. G. Shinskey.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Application, Design, and Turning Fourth Edition. McGraw Hill,1996
    69. SMAR Company. Fieldbus Tutorial. SMAR Company, 1999
    70. Steward Richard. Fix3 2 for Windows95 development guide[S]. Atlanta U S:Sams Publishing, 1996:150~162
    71. Alcantara L, eister M,Prigon D. New protocol widens field bus. [J]In:tech,March, 1999
    72. Hodson W R. Fieldbus to change DCS role,but death reports greatly exaggerated. [J]In Tech., 1997, 11:36~39
    73. Krischbaum A, Renner F M, Wilmes A, et al. Rapid prototyping of a CANbus controller.Pro-ceedings,Seventh [J]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op on Rapid System Prototyping, Jun. 1996 : 146~1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