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理念与行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个难点问题。现行大学教师评价活动为大学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和弊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本研究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层面着手,对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进行理性上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并提出行动的建议。本研究遵循“现状——问题——背后的缘由——对策和建议”的研究思路。
     本研究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和实行不仅应该促进大学组织的发展,而且还要通过评价活动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为此,本文考察了“制度”的种种界说,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内涵和其中所包含的维度,其维度分别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等方面,对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若干维度的详细分析最终落实到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等具体的活动上来。
     论文借助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详细考察了现行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分析了其产生的弊端,并将此制度模式命名为“制度占有”模式,该制度模式具有自上而下、控制性和行政意志主导等特点。论文以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包含的若干维度为分析框架,以具体的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活动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教学评价和科研评价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详细、深刻阐述了当前我国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制度具有的片面性、导致大学创造性的降低,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的叠加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等等;同时,论文还详细分析了导致这种当今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现状形成的缘由,其中包括市场经济和社会功利化、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大学的“麦当劳化”和大学受到“秀选时代”的影响。
     论文以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指标以及评价程序等为维度,分别以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德国19世纪的柏林大学和蔡元培执掌的北京大学、当今美国的终身教授聘后评审制为对象,详细考察了从中世纪大学以来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并挖掘其历史背后演化的逻辑。文章认为,在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化历史中,大学教师的评价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大学教师的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由简单走向丰富、大学教师评价的取向从对大学教师的“管理”走向促进教师发展。
     为了使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和实行既要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又不能忽略大学教师的发展,论文以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涉及的范围——大学组织、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涉及的指向——大学教师为依据及基础,阐述了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在分析大学组织的特性时,着重分析了大学的“高深知识”性,并分别从高深知识的内涵、知识的分类、知识的增长方式和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差异,提出了大学高深知识的特点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论文认为高深知识的深奥决定了大学教师的评价主体应该注重同行专家的作用;高深知识的增长的非线性决定了大学教师评价方式应具有灵活性;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性质的研究应该要有不同的评价方法;高深知识生产的不确定性需要营造一个宽容的评价环境。在关于大学教师的分析方面,论文着重从大学教师的角色特点和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在论述大学教师的角色特点时,认为追求真理是大学教师活动的价值取向;高尚道德是大学教师榜样的价值;大学教师是社会良心的代表。在关于大学教师的工作特点方面,论文论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效益的迟效性、教师劳动效率计算的困难性。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和工作特点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关系。
     在我国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设计方面,论文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即要建立从制度占有走向制度共建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模式,让大学教师充分参与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同时重视非文本性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论文之后提出了几个原则,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s well a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eacher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current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the society, some problems and drawback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re exposed in its process. Taking "system" a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makes a rational re-examine and thinking about the current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n pres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follows the theoretic routine of "status quo-the problems - the reasons behind -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at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should b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to promote faculty development, the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this goal, with various definitions explored and a summary made of "system",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connotations and dimensions of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which consist of subjects, content, standards, procedures and etc.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se dimensions is illustrated in the evaluative activitie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e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ideas embodied in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its deficiencies are painstakingly studied in the article. The current system, named a" Possessory System " by this paper, is essentially top-down, manipulative and dominat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Afterward, the status quo, features 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are analyz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dimensions, which form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written texts and to assess it,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cited and "the Theory of Effectiveness of Policies" is applied.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is system and the causes of the impacts are discussed in great detail and profundity, the former including alienation, one-sidedness, the reduction of creativity,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recession of humanities; and the later including market economy and the social utilitarianism, instrumental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 McDonaldization and the impact of our "show -age".
     Through the dimensions of the subjects, content, indexes and procedures of the evaluation, the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routine of evaluation systems, from University of Paris and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in Middle Ages, Berlin University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Peking University in the charge of Cai Yuanpei,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the mode of systems has changed from "Charisma" to "Bureaucracy" in it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subjects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its content, procedures and methods from simple to complicated, and eventually, its goal from administrative to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o promote faculty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ollege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which take the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ies as their scope and college teachers as objects. As to the scope of system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s and "profound knowledge " of the organizations of universities, with a detailed study of their meaning, categorization and etc. Evaluation systems require the subjects to be distinguished experts in a specific field, due to the profundity of such knowledge; different stages of evaluation for non-linear in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methods for its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all in all, leniency and patience for the uncertainty in its production. As to the objects of the systems, the role of Chinese college teachers is analyzed, agains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a: they are pursuers of truth, moral models for the society, and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 new system, a constructive one in contrast to the current "possessory" one, is proposed to invite teachers as subject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non-text aspects of the system. The paper suggests some principles for the new system: diversified subjects, standards and content to promote teachers' individuality and versatility. The goal of the system is to encourage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all participants and enhance teachers' subjectivity and involvement in the evaluation activities.
引文
[1]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冯平,评价论,北京:东方出版社[M],1995年版,第1页。
    [3]陈敏、彭建辉 等,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经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http://y.sina.com.cn/i/2005-04-05/31818.html.
    [2]http://y.sina.com.cn/i/2005-O4-O5/31818.html.
    [3]《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30日第2版,作者:张建高。
    [4]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O87048.shtml.
    [1]http://www.ccmedu.com/bbs15 1514.html.
    [2]杨东平 主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1]英]阿诺德·汤因比 著,刘北成 等译,历史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60页。
    [2][美]康芒斯 著,于树生 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6-92页。
    [1][德]雅斯贝尔斯 著,邹进 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44页。
    [1]http://www.scart.com.cn/mxx/dongtai/nei.htm.aspx?vid=952。
    [2]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3]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
    [4]瞿葆奎 主编,教育文集[M],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57页。
    [5]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Lieberman,Robert C.,2002,Ideas,Institutions,andPolitical Order:Explaining Political Change,i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6,No.4.
    [3]Lieberman,Robert C.,2002,Ideas,Institutions,andPolitical Order:Explaining Political Change,i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6,No.4.
    [1]William Foeter.Paradigms and Promise: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rometheus Books.1986.p19.转引自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3]Michel Foucault,"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in Foucault Live,trans.John Johnson,Semiotext(e)Foreign Agent Series,1989,p.46.转引自 苏力:“法”的故事,载于其著作《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1]王斌华 编著,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陈周见,大学创新教育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徐仕海,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业绩评估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刘洪才,基于学生成绩的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孟庆茂、刘红云,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维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
    [5]苏宝利、吕贵,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3年第6期。
    [6]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段华平,胜任特质理论及其在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孙金伟,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刘增武,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赵云芬,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惠志晶,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徐秀英,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第4期。
    [3]刘涛,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孙金伟,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唐玉光,教师职务聘任制需要终身教授制的补充[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9期。
    [1]王建军,合作的课程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个案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乔连全、吴薇,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3]乔连全、吴薇,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罗丹,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以八所著名大学为例[J],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3期。
    [3]王春玲、高益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兴起及组织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4]陈碧祥,我国大学教师升等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定位关系之研究[J],国立台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
    [1]乔连全、吴薇,大学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2]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3]王建华,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4]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5]龚波,试论大学组织文化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共生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7期。
    [6]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7]黄骏,人力资源视野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J],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1]周艳,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教师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当彬,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第6期。
    [3]罗婷、刘健英、李弘,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洪恩强、郭文英、钱韦成,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1期。
    [2]ERIC Digest No.111。
    [3]Bastick,Ton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rtiary Education through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2001-04-00.
    [1]Ediger,Marlow Assessing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0-04-00.
    [2]Tigelaar,Dineke E.H.;Dolmans,Diana H.J.M;Wolfhagen,Ineke H.A.P.;van der Vleuten,Cees p.M.
    [3]Boyd,Ronald T.C.Improving Teacher Evaluations.ERIC Digest NO.111.1989.
    [4]Chan,Karen,The Difficulties and Dilemma of Constructing a Model for Teacher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13 n1,p93-111,2001.
    [1]Wilberl J.McKeachie.What Theories Underlie the Practice of Faculty Development.ProCess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 in Higher Education,1991.3-8.
    [2]李玲,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3]Katz Joseph,Henry Mildred.Turning Professors into Teachers:ANew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Learning[M].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88:10.
    [4]Barbara J Millis.Faculty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What it is and why We Can't Wait[J].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1994,5.
    [1]Russ W.Myer.Faculty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t Selected Bryant &Stratton College Campuses[D].Capella University,2003.
    [2]What is Faculty Development? Faculty Development Definitions[EB/OL].http://www.podnetwork.org/development.htm 2006-9-23.
    [3]Barbara J Millis.Faculty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What it is and Why We Can't Wait[J].Journal ot Counseling & Development.1994,5.
    [4]Jerry G.Gaff.Toward Faculty Renewal:Advances in Faculty,Instructional,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Jossey-Bass Ser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75.14.
    [1]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Washington,DC,1991.11-12.
    [2]Affano,Kathleen.Recent Strategies for Faculty Development[J].ERIC Digest(ED371807),1994.
    [3]Patricia Cravener.A Psychosocial Systems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J].ERIC Digest.(ED416941).1998.
    [4]Thomas Li-ping Tang,Mitchell Chamberlain.Effects of Rank,Tenure,Length of Service,and Institution on Faculty Attitudes Toward Research and Teaching;The Case of Regional State Universities.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J].2003,11/12.
    [1]Alfano,Kathleen.Recent Strategies for Faculty Development[J].ERIC Digest(ED371807),1994.
    [2]Matney,Malinda M.Institutional and depart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faculty adoption of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s[D].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3]Alfano,Kathleen.Recent Strategies for Faculty Development[J].ERIC Digest(ED371807),1994.
    [4]Jill N.Reich.Developing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A View From the Chair[J].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1994,5(72).
    [5]Patricia Cravener.A Psychosocial Systems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J].ERIC Digest.(ED41694i)1998.
    [5]Andrea Langell Beach.Strategies To Improve College Teaching.The Rol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 on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atices[D].Michigan State Universtiy.2002.
    [1][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1]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14页。
    [2]于洪卿,教育学的语言批判[J],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3]转引自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4]张字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108页。
    [1]董建新2004年的《制度经济学》课程讲义。资料来源:http://www.beiwang.com/a/Article.asp?AnID=230。
    [2]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883,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
    [3]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1194,Merdam-Webster,Incorporated Springfield,Massachusetts,U.S.A.
    [1]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946,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
    [2]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605,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 Springfield,assachusetts,U.S.A.
    [3]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页。
    [1]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2]董建新博士在他的制度经济学讲义中,详细考察了不同社会学科对制度的定义。他收集了不同社会科学领域中代表性学者对于制度的多达几十种定义,并将它们做了归纳和比较。对于理解“制度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这些信息的整理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此引用时只择选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其他可参考原文。(参见:北望经济学园网站)
    [3]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fMl,1985年版,第162页。
    [4]袁亚愚、詹一之 主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
    [1]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J],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3期,第66页。
    [2][美]亚力克斯·英克尔斯著,陈观胜、李培荣译,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
    [3]Samuel P.Huntinton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7月版,第12页。
    [4][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5][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美]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美]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4][美]诺斯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26页。
    [5]中译文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6期。
    [1]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1]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2]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62页。
    [1]转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87页。
    [2]转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1]参见: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55页。
    [2]参见: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1][日]青木昌彦 著,周黎安 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加]许美德 著,许洁英 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1页。
    [2][美]伯顿·克拉克 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3][美]伯顿·克拉克 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
    [4][美]伯顿·克拉克 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5][美]伯顿·克拉克 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1][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2页。
    [2]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6页。
    [4][瑞典]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1]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
    [2]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3]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4]王斌华,编著,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6]龙希成,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4。
    [1]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97页。
    [1]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M],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5页。
    [1][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 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赵书山,教师发展:从“交易型”管理走向“转化型”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1]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2]http://www.jyb.com.cn/xwzx/gdjy/zttj/t20071008_116785.htm。
    [1]庞鹤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初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年第6期。
    [2]薛天祥 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3]薛天祥 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4]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5]陈秀兰,松散联合:大学运行之表征与根基——读《大学的运行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1期。
    [6][美]I.菲利普·扬、威廉·B·卡斯泰特著,赵中建、肖玉敏等译,教育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功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7]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2]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8页。
    [3]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4]刘朝晖,论占有的概念,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2期。
    [5]洪霞,创新教育的底蕴,现代中小学教育[J],2002年第9期。
    [1]参见:http://www.pgzx.edu.cn/zxgk/zxgk.htm。
    [2]荀振芳,价值冲突与大学教学评价的现实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3期。
    [1]John A.Centre.Reflective Faculty Evaluation:Enhancing Teaching and Determining Faculty Effectiveness 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p7.
    [2]骆兰、薛艳、唐国强,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6年第6期。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张正国、刘亚军,以双层评估制度为核心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0期。
    [1]James Nolan,Jr.Linda A.Hoover[美]著,兰英主译:教师督导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James Nolan,Jr.Linda A.Hoover[美]著,兰英主译:教师督导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布卢姆,邱渊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1]James Nolan,Jr,Linda A.Hoover[美]著,兰英主译:教师督导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F.w.Schelling 著,胜田守一 译:学问论[M],岩波书店,1957年版,第5页。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2]http://202.112.80.60:8080/zhicheng/files/kaohe2OO2.htm。
    [1]http://202.112.80.60:8080/zhicheng/files/kaohe2OO2.htm。
    [2]金碧辉,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划分及其中国论文分布[J],科研管理,1999年第2期。
    [1]刘仁义、陈士俊,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评价与管理,2005年第2期。
    [2]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972246,shtml。
    [1]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2]乔新生,“不一科学”的科研津贴,[EB/0L].http://www.sina.com.cn。
    [3]博士生培养瓶颈筮待冲破——高校不应将博士点的增加作为一种政绩[N],中国青年报,2003年10月22日。
    [1]http://news.163.com/08/0301/14/45V4LIFS0001124J.html。
    [2]蒋寅,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M],学术规范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3]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1]http://pic,qikoo,com/zt/jiaoshou,html?id=7806237。
    [2][美]L·劳丹 著,刘新民 译,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75页。
    [2]转引自周枫:情感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181页。
    [1][法]马尔库塞著,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2]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劳柳,学术评价:美国大学的一种理论模式——以贝勒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师资培训研究,2000年第2期。
    [2][美]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领域[M],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3][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4]摘自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5]杨玉圣,回归学术本位——学术评价创新刍议[DB/OL]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
    [1]曹建文,学术泡沫——学术难以承受之“轻”[N],光明日报,2005-12-12。
    [2]http://www.chinaorg.cn/ggxx/03_sydw/2003-12/25/content_5070197.htm。
    [3]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4]华东师范大学校报[N],2007年10月16日,第1355期,第8版。
    [5][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2]华东师范大学校报[N],2007年10月16日,第1355期第8版。
    [3]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16页。
    [4]刘祥学,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考核机制改革设想[J],高教论坛,2004年,第131页。
    [1]Cheek,J.R.(2003)."Using music therapy techniques to treat teacher burnout,"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5(3),第204-217页。
    [2]李宜蓁,老师,请你要保重健康杂志,2003年10月8号第59期,第130-135页。
    [3]广州:近半数教师,0N健康有隐疾[N],中国新闻网,http://www.dajiyuan.com。
    [4]教师的心理问题有多重?2003.8.12,新华网,http://news.21cn.com。
    [5]《追求过分完美,职业角色冲突:教师需要心理调节》,2003年9月25日新华网。
    [6]教育部统计处(2003),中华民国教育指标统,http://www.edu.tw。
    [7]杨东平主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
    [1]鲁小彬,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
    [2]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8216/67671/index.html。
    [1]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编著[M]蒋凯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Goulder,A.W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London:Macmillan Press.1979转引自[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3][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4]http://www.sina.com.cn,2005年02月24日,广州日报大洋网。
    [5]刘易斯·科塞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309页。
    [1]阎光才,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Robert Merton.Social Theorv and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7).p199.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3]http://www.sina.com.cn。2005年02月24日,广州日报大洋网。
    [1]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58页。
    [2]需要指出,狄尔泰所指的“人文科学”大致等同于本文所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但它并不包含哲学。[德]狄尔泰著,赵稀方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4]巴伯所说的“社会科学”是指,经济学、政治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参见[美]伯纳德·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283页。
    [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2]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3]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1][德]P·科斯洛夫斯基,资本主义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2]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英]迈克尔·夏托克著,范怡红主译,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苏]B·N·托尔斯特赫 著,安起民 译,精神生产——精神活动问题的社会哲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6页。
    [2][德]P·科斯洛夫斯基,资本主义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3][苏]B·N·托尔斯特赫 著,安起民 译,精神生产——精神活动问题的社会哲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页。
    [4][苏]B·N·托尔斯特赫 著,安起民 译,精神生产——精神活动问题的社会哲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1页。
    [1][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第1页。
    [2][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第1页。
    [3][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第2页。
    [4][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1][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Eyerman,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3]Peter Scott,post-binary access and learning in Parry and Wake(1990)PP.30-1。
    [4][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1][英]怀特海 著,廖英注 译,科学与近代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2][德]胡塞尔 著 张庆熊 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
    [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著,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张风阳,论工具理性的社会蔓延[J],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
    [1][德]胡塞尔 著,张庆熊 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1-52页。
    [2][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6页。
    [3][德]马尔库塞 著,张峰 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页。
    [4][美]贝尔 著,高铦 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2页。
    [1][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1]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8页。
    [2]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28页。
    [1]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4页。
    [2]转引自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3][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4][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5][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1]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2]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1][美]艾伦·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2][美]艾伦·布鲁姆 著,缪青、宋丽娜 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1][德]施路赫特著,顾忠华译,理性化瘀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
    [2][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3]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38页。
    [4]转引自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2页。
    [1][加]许美德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2]Alan B.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ethuen & Co Ltd.1975:235.转引自贺国庆、王宝星、朱富文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1]Alan B.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ethuen & Co Ltd.1975:30.转引自贺国庆、王宝星、朱富文 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2][美]查尔斯·霍墨·哈斯金斯 著,梅一征 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3页。
    [3][法]雅克·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页。
    [4]贺国庆、王宝星、朱富文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1]Hilde de 1Riddler-Symoners.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me I 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47.
    [2][美]戴维·林德伯格 著,王增 等译,西方科学的起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18页。
    [3][法]雅克·勒戈夫 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9页。
    [1][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郏斌样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E.R.Huber,Deutsche Verfassungsgeschite seit 1789,1789年以来的德国政治制度史Stuttgart 1957,v0l.1,p.287.转引自陈洪捷 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2]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1967)。转引自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3]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德]弗·鲍尔生 著,滕大春 译,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3]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4]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5]柯尼斯堡学校计划,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1]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转引自陈洪捷 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3][德]贝格拉著,袁杰译,威廉·冯·洪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0页。
    [4]德国大学的真髓 转引自陈洪捷 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5]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1]德国特色之大学断想录,转引自陈洪捷 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德国特色之大学断想录,转引自陈洪捷 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3]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T.Nipperdey,Deutsche Geschichte1800-1866 德国史 1800-1866,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1]F.Paulsen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1902,p205-206.转引自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79页。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11页。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0页。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页。
    [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231页。
    [7]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69页。
    [8]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0页。
    [9]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页。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页。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页。
    [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7页。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5页。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7页。
    [4]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6页。
    [6]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页。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页。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3页。
    [4]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此部分研究请参见拙作:《美国大学终身教授的聘后评审制度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2]HenryL.Allen.Facuty Workload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1990s:Preliminary Findings.In:NEA 1996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6.21-23。
    [1]夏建芬,美国大学教授终身聘任制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2]http://www.aau.edu/reports/PostTenure4.01.pdf。
    [3]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rbpostn.htm。
    [4]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rbpostn.htm。
    [1]张斌贤、李子江主编,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2]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rbpostn.htm。
    [3]张斌贤、李子江主编,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26页。
    [1]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rbpostn.htm。
    [1]http://www.sph.sc.edu/associatedean/pdfs/PTR0013.pdf。
    [1][法]P.波丢 著,王作虹 译,人:学术者,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1][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郏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美]弗兰克·帕金著,刘东、谢维和译,马克斯·韦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1][法]雷蒙·阿隆 著,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 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94页。
    [2][美]安东尼·奥罗姆 著,张华青 等译,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3][德]安东尼·奥罗姆 著,张华青 等译,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78-286页。
    [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48页。
    [6][美]W·本尼斯 组织发展与官僚体系的命运。载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7][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54-158页。
    [2]Robert 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7),p196.转引自[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第23页。
    [4][法]P.波丢 著,王作虹 译,人:学术者,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5]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1]斯塔弗而比姆 著,陈玉琨 译,施良方 校,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页。
    [2]克龙巴赫著,陈玉琨、赵中建译,通过评价改进教程,《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4页。
    [1]Egon G,Guba &Y.S,Lincoln(198s)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Newburg Park,GA:Sage。转引自张民选 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
    [1][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 著,童根兴 译,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2][英]阿什比 著,滕大春 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3]陈想平,论大学组织的知识性与科层性,高教探索[J],2006年第2期。
    [4][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1]薛天祥 主编,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2]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载 杨东平 编,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3][美]克拉克 著,王承绪 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美]布鲁贝克 著,郑继伟 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5][美]克拉克 著,王承绪 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6]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7][澳]马尔科姆·斯基尔贝克 等,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资金筹措[J],教育展望,1999年第3期。
    [8][美]伯顿·克拉克 著,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1][美]理查德·诺顿·史密斯 著,程方平 等译,哈佛世纪——锻造一所国家大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2][美]伯顿·R·克拉克 著,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2][英]柏克著,贾士茜译,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M],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42页。
    [3][美]伯顿·R·克拉克 著,王承绪 等译,高等经验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6页。
    [1][美]伯顿·克拉克 著,王承绪等 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观点[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2][美]:约翰·S·布普贝克 著,王承绪等 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杜,1998年版,第2页。
    [3]苗东升,论复杂性,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0年第6期。
    [1]陈洪澜,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科学学研究[J],2007年第1期。
    [2][法]卡泽纳弗著,杨捷译,社会学十大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3][美]贝尔著,高括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页。
    [1]转引自顾建民,学科差异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英]C.P.斯诺 著,陈克艰、秦小虎 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2][英]C.P.斯诺 著,陈克艰、秦小虎 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英]C.P.斯诺 著,陈克艰、秦小虎 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需要指出,狄尔泰所指的“人文科学”大致等同于本文所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但它并不包含哲学。参见狄尔泰 著,赵稀方 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德]狄尔泰 著,赵稀方 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2][德]狄尔泰 著,赵稀方 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3][德]狄尔泰 著,赵稀方 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陈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4页。
    [5][德]恩斯特·卡西尔 著,陈晖等 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6页。
    [6]尼尔斯·布莱依耳著,戈革译,和谐与统一:尼尔斯·波尔的一生[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1]Gibbons,M.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1]转引自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1]车文博 主编,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1][波兰]弗·兹那涅茨基 著,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2]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3][美]伯纳德·巴伯 著,顾昕 译,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7页。
    [1][美]亨利·罗索夫斯基 著,谢宗仙 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144页。
    [1][波兰]兹纳涅茨基 著,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41页。
    [2]钱穆,中国学术通论[M],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第225-226页。
    [3][美]布鲁贝克 著,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1]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1][美]卡尔·博格斯 著,李俊、蔡海榕 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146页。
    [2][波兰]兹纳涅茨基 著,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41页。
    [3]DEREK BOK.Universitv in the Marketolace[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61-63:
    [4]爱德华·W·萨义德 著,单德兴 译,知识分子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2页。
    [1][美]德博拉·斯通著,顾建光 译,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281页。
    [2]郑燕祥 著,陈国萍 译,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1]引自《南方周末》,1999年10月1日。
    [2]转引自[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页。
    [3]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自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参见郭梓林:信息不对称的后果。http://www.gzlgzl.com/gzigr/002/31.htm。
    [1]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伯尔曼语,转引自左卫民·法院制度现代化与制度改革[J],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
    [3][美]E·马克·汉森 著,冯大鸣 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4][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5][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著,童根兴译,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英]哈耶克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汪丁丁 著,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38页。
    [3]曹沛霖 著,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4]张维迎 著,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5]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页。
    [1]张元,认识论视野下教育评价的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王景英、梁红梅、朱亮,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1]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论教育内部惯习性评价导致的可视性教育亚文化向教育文化的回归[J],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1]潘永庆,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丁敏,高校教师评价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1]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冯平,评价论,北京:东方出版社[M],1995年版
    2、杨东平主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美]康芒斯 著,于树生 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
    6、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瞿葆奎主编,教育文集[M],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王斌华编著,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陈玉琨,中国高等教育评价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许美德 著,许洁英 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4、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韦森,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M],1985年版,第162页。
    20、袁亚愚、詹一之主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陈观胜、李培荣译,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
    23、Samuel P.Huntinton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4、[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5、[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6、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美]诺斯,刘守英 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8、[美]诺斯,陈郁 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9、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日]青木昌彦 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32、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M],科学学译文集,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4、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瑞典]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王斌华编著,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伯顿·克拉克 主编,王承绪 等译,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9、[美]马尔科姆·卢瑟福著,郁仲莉、陈建波译,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1.菲利普·扬、威廉·B·卡斯泰特著,赵中建、肖玉敏等译,教育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功能[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4、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James Nolan,Jr.Linda A.Hoover[美]著,兰英 主译:教师督导与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6、布卢姆,邱渊 等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7、EW.Schelling 著,胜田守一 译:学问论[M],岩波书店,1957年版
    48、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9、蒋寅,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M],学术规范读本,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L·劳丹 著,刘新民 译,进步及其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5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52、[法]马尔库塞,张峰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53、[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著,邓正来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54、[美]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领域[M],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55、[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杨东平主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7、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编著[M]蒋凯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9、[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0、邓正来著,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1、[德]狄尔泰著,赵稀方译;人文社会科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2、[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63、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4、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5、[法]P.波丢 著,王作虹 译,人:学术者,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6、[德]P·科斯洛夫斯基,资本主义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7、[英]迈克尔·夏托克 著,范怡红 主译,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苏]B·H·托尔斯特赫 著,安起民 译,精神生产——精神活动问题的社会哲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0、[英]怀特海 著,廖英注 译,科学与近代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1、[德]胡塞尔 著 张庆熊 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72、[德]胡塞尔 著,张庆熊 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73、[美]罗伯特·金·默顿 著 范岱年 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4、[美]贝尔 著,高铦 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项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5、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6、[美]乔治·里泽著,容冰译,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艾伦·布鲁姆著,缪青、宋丽娜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78、[德]施路赫特 著,顾忠华 译,理性化瘀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9、[加]许美德,许洁英 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贺国庆、王宝星、朱富文 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1、[美]查尔斯·霍墨·哈斯金斯 著,梅一征 译,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82、[美]戴维·林德伯格 著,王增等 译,西方科学的起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83、[法]雅克·勒戈夫 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4、[波兰]弗·兹纳涅茨基 著,郏斌样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5、[美]格莱夫斯著,吴康译,中世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87、[德]弗·鲍尔生著,滕大春译,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8、[德]贝格拉著,袁杰译,威廉·冯·洪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8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6年版
    90、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1、张斌贤、李子江主编,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3、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4、[美]弗兰克·帕金著,刘东、谢维和译,马克斯·韦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5、[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胡秉诚,王沪宁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96、[德]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98、[美]戴维·奥斯本等,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99、[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00、[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著,童根兴译,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02、杨东平编,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
    103、[美]布鲁贝克著,郑继伟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4、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5、[美]理查德·诺顿·史密斯著,程方平等译,哈佛世纪——锻造一所国家大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0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英]柏克著,贾士茜译,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M],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
    108、[法]利奥塔著,车懂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9、[美]德鲁克著,沈国华译,德鲁克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0、[法]卡泽纳弗著,杨捷译,社会学十大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1、[英]C.P.斯诺著,陈克艰、秦小虎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112、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陈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
    114、[丹麦]尼尔斯·布莱依耳 著,戈革 译,和谐与统一:尼尔斯·波尔的一生[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15、余时英,在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形态,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6、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7、[美]亨利·罗索夫斯基 著,谢宗仙 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8、[波兰]兹纳涅茨基 著,郏斌祥 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9、钱穆,中国学术通论[M],台北:学生书局,1977年版
    120、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1、[美]卡尔·博格斯 著,李俊、蔡海榕 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2、爱德华·w·萨义德 著,单德兴 译,知识分子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3、郑燕祥 著,陈国萍 译,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的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4、[美]德博拉·斯通 著,顾建光 译,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5、陈平原著,中国大学十讲(自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6、曹沛霖,制度纵横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英]哈耶克 著,邓正来 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28、张维迎著,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0、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1、潘永庆,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2、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3、Michel Foucault,"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in Foucault Live,trans.John Johnson,Semiotext(e)Foreign Agent Series,1989
    134、Tigelaar,Dineke E.H.;Dolmans,Diana H.J.M.;Wolfhagen,Ineke H.A.R;van der Vleuten,Cees R M.Boyer,Ronald T.C.Improving Teacher Evaluations.ERIC Digest No.111.1989
    135、Chan,Karen,The Difficulties and Dilemma of Constructing a Model for Teacher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13,2001
    136、Wilberl J.McKeachie.What Theories Underlie the Practice of Faculty Development.Pro Cessional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network in Higher Education,1991
    137、Russ W.Myer.Faculty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t Selected Bryant &Stratton College Campuses[D].Capella University,2003
    138、Jerry G.Gaff.Toward Faculty Renewal:Advances in Faculty,Instructional,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Jossey-Bass Series in Higher Education,1975
    139、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Facul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nhancing a National Resource.Washington,DC,1991
    140、Matney,Malinda M.Institutional and depart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faculty adoption of innovative teaching practices[D].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1
    141、Andrea Langell Beach.Strategies To Improve College Teaching.The Rol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 on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atices[D].Michigan State Universtiy.2002
    142、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883,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8
    143、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Tenth Edition,1194,Merriam-Webster,Incorporated Springfield,Massachusetts,U.S.A.
    144、John A.Centre.Reflective Faculty Evaluation:Enhancing Teaching and Determining Faculty Effectivenes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
    145、Robert 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7
    146、Alan B.Cobban.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Methuen & Co Ltd.1975
    147、Hilde de 1Riddler-Symoners.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me I--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148、HenryL.Allen.Facuty Workload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1990s:Preliminary Findings.In:NEA 1996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6
    149、Gibbons,M.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150、Katz Joseph,Henry Mildred.Turning Professors into Teachers:A New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Learning[M].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88
    1、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陈敏、彭建辉等,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经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3、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1],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5、徐仕海,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业绩评估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
    6、孟庆茂、刘红云,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维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第4期
    7、苏宝利、吕贵,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3年第6期
    8、赵云芬,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木构想[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徐秀英,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5年第4期
    10、唐玉光,教师职务聘任制需要终身教授制的补充[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9期
    11、乔连全、吴薇,大学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12、罗丹,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以八所著名大学为例[J],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3期
    13、王春玲、高益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兴起及组织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14、陈碧祥,我国大学教师升等制度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校发展定位关系之研究[J],国立台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4期
    15、龚波,试论大学组织文化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共生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7期
    16、张建祥,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机制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7、黄骏,人力资源视野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J],教育探索,2003年第10期
    18、周艳,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教师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9、李当彬,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第6期
    20、罗婷、刘健英、李弘,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06年第2期
    21洪恩强、郭文英、钱韦成,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1期
    22、于洪卿,教育学的语言批判[J],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23、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J],社会科学研究,1988年第3期,第66页
    24、李元元,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年第3期
    25、赵书山,教师发展:从“交易型”管理走向“转化型”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26、眭依凡,关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27、陈秀兰,松散联合:大学运行之表征与根基——读《大学的运行模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1期
    28、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J],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9、刘朝晖,论占有的概念,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2期
    30、洪霞,创新教育的底蕴,现代中小学教育[J],2002年第9期
    31、荀振芳,价值冲突与大学教学评价的现实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3期
    32、骆兰、薛艳、唐国强,论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06年第6期
    33、张正国,刘亚军,以双层评估制度为核心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0期
    34、金碧辉,SCI期刊等级区域的划分及其中国论文分布[J],科研管理,1999年第2期
    35、刘仁义、陈士俊,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评价与管理,2005年第2期
    36、杜伟锦,高校科研评价现状与完善途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37、周枫:情感主义及其当代意义[J],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38、劳柳,学术评价:美国大学的一种理论模式——以贝勒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师资培训研究,2000年第2期
    39、张俊宗,学术与大学的逻辑构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40、鲁小彬,大学教师心理压力和困惑的调查与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
    41、阎光才,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42、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
    43、苗东升,论复杂性,自然辩证法通讯[J],2000年第6期
    44、陈洪澜,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科学学研究[J],2007年第1期
    45、顾建民,学科差异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46、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47、张元,认识论视野下教育评价的发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8、王景英、梁红梅、朱亮,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49、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论教育内部惯习性评价导致的可视性教育亚文化向教育文化的回归[J],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50、丁敏,高校教师评价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51、周新发、宗琴珍,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2、王建华,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民办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53、林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54、李伟涛,从制度占有走向制度共建——对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55、陈周见,大学创新教育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6、刘洪才,基于学生成绩的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7、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58、段华平,胜任特质理论及其在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9、孙金伟,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0、刘增武,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1、惠志晶,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2、刘涛,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63、王建军,合作的课程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市“新基础教育实验”个案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64、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5、 Lieberman, Robert C, 2002, Idea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Order:Explaining Political Change,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6,No.4
    
    66、 William Foeter. Paradigms and Promise: 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metheus Books .1986.p19
    
    67、 Bastick, Ton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rtiary Education through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2001—04—00
    
    68、 Ediger, Marlow Assessing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0—04—00
    69、 Barbara J Millis .Faculty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What it is and Why We Can't Wait[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4,5
    70、Alfano, Kathleen. Recent Strategies for Faculty Development [J]. ERIC Digest (ED371807), 1994
    71、 Patricia Cravener. A Psychosocial Systems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J]. ERIC Digest. (ED416941) 1998
    72、 Thomas Li-ping Tang, Mitchell Chamberlain. Effects of Rank,Tenure,Length of Service,and Institution on Faculty Attitudes Toward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Case of Regional State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J]. 2003,11/12.
    
    73、 Alfano, Kathleen. Recent Strategies for Faculty Development[J]. ERIC Digest (ED371807), 1994
    
    74、 Jill N.Reich .Developing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 A View From the Chair[J].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4,5(72)
    
    75、 Patricia Cravener. A Psychosocial Systems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s[J]. ERIC Digest. (ED416941) 1998
    
    76、 Cheek, J. R.(2003). "Using music therapy techniques to treat teacher burnout, "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5 (3), p204-217
    
    1、 http://y.sina.com.cn/i/2005-04-05/31818.html
    2、 http://y.sina.com.cn/i/2005-04-05/31818.html
    3、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087048.shtml
    
    4、 http://www.ccmedu.com/bbs15_1514.html
    5、 http://www.scart.com.cn/mxx/dongtai/nei.htm.aspx?vid=952
    6、 What is Faculty Development? Faculty Development Definitions[EB/OL].
    7、 http://www.podnetwork.org/development.htm 2006-9-23.
    8、 http://www.pgzx.edu.cn/zxgk/zxgk.htm
    9、 http://www.beiwang.com/a/Article.asp?ArtID=230
    10、 http://www.jyb.com.cn/xwzx/gdjy/zttj/t20071008_116785.htm
    11、 http://rsc.nenu.edu.cn/xwzx/1 .php?lm=通知公告
    12、 http://rsc.hzau.edu.cn/news/xinwen/2007/227/0722710134B19943E65G3742J.html
    13、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972246.shtml
    14、 http://news.163.com/08/0301/14/45V4LIFS0001124J.html
    15、 http://pic.qikoo.com/zt/jiaoshou.html?id=7806237
    16、www.acriticism.com
    17、http://www.chinaorg.cn/ggxx/03_sydw /2003-12/25 /content_5070197.htm
    18、广州:近半数教师心理健康有隐疾[N],中国新闻网,http://www.dajiyuan.com
    19、http://edu.people.com.cn/GB/8216/67671/index.html
    20、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rbpostn.htm
    21、http://www.sph.sc.edu/associatedean/pdfs/PTR0013.pdf
    22、http://www.gzlgzl.com/gzlgr/002/31.htm
    23、《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30日第2版,作者:张建高
    24、《南方周末》,1999年10月1日
    25、龙希成,中国能不能办出世界一流大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4
    26、博士生培养瓶颈筮待冲破——高校不应将博士点的增加作为一种政绩[N],中国青年报,2003年10月22日
    27、华东师范大学校报[N],2007年10月16日,第1355期,第8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