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集体性文化“失语”,充分暴露了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不足,这种“不足”是中国大学在知识生产中的话语权和原创力衰落的表现。因此,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就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与三个要素紧密相关:首先是文化能力,包括文化原创力、文化包容力和文化影响力。文化能力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的发动机,没有文化能力,就没有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其次是文化态度,包括文化价值信念和文化情感信任。文化态度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的方向舵,文化态度发生偏离(文化价值信念和文化情感信任两者或任何一方面缺失),就可能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第三,是文化经验,包括文化主体过去的文化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文化经验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的润滑剂,成功经验过少或失败经验过多,对文化自信的生成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当前,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文化能力势弱、文化态度变异和文化经验失衡。文化能力势弱经历了古代的独尊一方、近代的整体式微到当代的原创“失语”三个发展阶段。文化态度变异,经历了“经学”时代的“经”“道”尊崇、“旧学”时代的“中”“西”易位和“玄学”及其后时代的文化“鸡肋心态”演变。文化经验失衡,经历了古代的文化辐辏之地、近代的文化交锋失败到当代的单面学习追赶三个阶段。
     文化能力,是建立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之基础。文化能力势弱,是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生成文化能力,是中国大学重建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之前提。中国大学知识生产中的文化能力的生成,需要实现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当代转型,需要创新传统文化的普适性价值,需要提升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影响力。
     文化态度,是建立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之关键。在中国大学的知识生产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由坚定的信任到怀疑、否定、走向文化虚无主义及当代文化“鸡肋心态”的变化,是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培育积极的文化态度,是中国大学重建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之必由之路。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态度培育,需要重视知识生产的文化自觉、培育文化价值信念,需要重视知识生产的文化情感认同、培育文化情感信任,需要重视知识生产的文化安全、防止文化虚无主义。
     中国大学的发展,有两类经验值得参考:一是异域的大学发展经验,特别是19世纪以德国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大学发展的经验、和20世纪以美国大学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发展经验;二是中国大学自身发展的经验,包括自清末以来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进开始,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院系调整”、和90年代以来所大规模进行的“高校合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积累,有些经验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The collective cultural "silenc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lly exposed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cultural dif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which indicates the declining of the discourse power and original creativit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refore,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ecomes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seriously.
     Three ele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mong which the cultural competence comes to the first, which consists of cultural original creativity, cultural inclusiveness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The cultural competence is the engine of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out the cultural competence, there will be n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second element is the cultural altitude, which consists of cultural values and cultural emotional trusts. The cultural attitude is the rudder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generat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nce the cultural attitude deviates, which means the lacking of both or one of the cultural values and cultural emotional trusts, it will be highly possible to fall into the cultural nihilism. As the third element,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consists of the cultural subject's past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successes and failures.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is the lubricant of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oo little experiences of success or too many experiences of failure will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dversely
     Currently, there are three problems in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cultural competences are weakening, the cultural attitudes are differentiated and the cultural experiences are unbalanced. The weakening cultural competences have gone through the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the supremacy in ancient time to the overall decline in modern times, and to the original "silences"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ultural attitudes have evolved from the respects of the classics and Tao during the time of study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o the transloc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during the time of old Chinese learning, and to the metaphysics and the cultural mental attitude of "chicken ribs" during the subsequent times. The unbalanced cultural experiences have also been through three stages, from the influxes of cultures in ancient time to the failures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s in modern times, and to the single-sided learning and catching-up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cultural compet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weakening cultural competence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cultural dif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reby, to generate the cultural competenc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reconstruct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need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cultural attitude is the key of the genera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main caus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cultural diffidence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re changes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from firm faith to doubt and denial, heading to the cultural nihilism, and the cultural mental attitude of "chicken ribs" contemporarily. Therefore, to cultivate the positive cultural attitude is the only way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reconstruct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al attitude to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needs the emphases on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al values and beliefs, needs the emphases on the cultural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al emotional trusts, needs the emphases on the cultural safet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cultural nihilism.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xperiences which are useful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development. One is the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s of the foreig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European universities in the19th century, represented by the universities in German; as well as the universities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n20th century, represented by the universities in the U.S.A.. The other kind of experience is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own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which span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knowledge system into China started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o the restructur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t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and the massive university amalgamations since the1990s. In this process, some experiences are worthwhile for us to draw upon and accumulate, some to take warning from.
引文
①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21.
    ②文化通约能力,通常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不同文化符号在表征同一事物时对文化主体在认识趋同上的影响力。一是指不同文化主体在表征或理解同一事物时,对文化符号及其意义的一致性和共通性的认识趋同能力。前者是文化通约能力的静态特征,后者是文化通约能力的动态特征。文化通约能力实质上是衡量文化共通性的一种指标。本文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如不做特殊说明,都兼指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①[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②[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4-75.
    ③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4:5.
    ④[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⑤[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⑥[美]伯顿·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
    ⑦高儒,论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规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3):7.
    ①中关村科技园区网络社区.知识管理词条[EB/OL].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元数字园区管理服务中心.2006,12-16.http://www.zhonggguancun.com.cn/service/training/docs/book/20030407/1049701317600.html.
    ②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24.
    ③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4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31.
    ①于金富.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8(4):8.
    ②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80.
    ③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6):76-80.
    ①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38-239.
    ②f英]约翰·齐曼.真科学[M].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92.
    ①M Gibbons.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3-12.
    ①林杰.知识经济与大学的知识生产[J].高等教育研究,1998(6):20.
    ②徐建培.论高等学校的知识生产活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12-16.
    ①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I.
    ②陆根书等.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5-233.
    ③武学超.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及对大学与产业联系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29.
    ④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221.
    ⑤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①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6-19.
    ②陈亚玲.浅析模式Ⅱ知识生产与当代大学的变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7-81.
    ③肖平.论毛泽东的文化自信[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6):14-16.
    ④张艳国.简析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J].江汉论坛.,2010(1):81-90.
    ⑤桂翔.文化的挑战与文化的自信—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2):67.
    ①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J].江海学刊,2009(1):44.
    ②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4):18.
    ③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④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4.
    ⑤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16-21.
    ⑥靳凤林.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J].道德与文明,2011(5):22.
    ①王南湜,侯振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何以可能[Jl.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13.
    ②周鸿.论培养世界公民的文化包容与自信品格[J].大学教育科学.2008(6):11.
    ③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55.
    ①龚正华,周鸿.大学原创力的内涵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89.
    ②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2007(5):27-29.
    ③于金富.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8(4):8.
    ①吴易风.马克思的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8.
    ③以上所列举的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参考了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自南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87.
    ①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10.
    ①[古罗马]西塞罗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3.
    ②[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06.
    ③[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2.43.
    ④[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4.
    ①[美]T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fM].李宝恒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92.
    ①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9.
    ②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2.
    ①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7.
    ②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8.
    ③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
    ④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93.244.
    ①[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5.
    ②熊十力著.十力语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6:99.
    ①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75.
    ②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2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40.
    ①孔子学院章程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7537.htm
    ②国家汉办暨孔子学院2010年度报告,http://www.hanban.edu.cn/report/pdf/2010_final.pdf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19.
    ②干栏又称为高栏、葛栏或麻栏,是壮族人生活起居的住宅。下文的《布洛陀》和《布伯》为壮族的创世神话。笔者注。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①[德]克勒斯著.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M].郭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6.
    ②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8.
    ③ MCALLISTER D J.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1):24-59.
    ④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M]. New York. W-W Norton,1963:261.
    ①[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6.
    ②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9.
    ①徐俊毅.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前因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基于化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64.
    ②宋德玲,张晓东.日本员工企业忠诚心探源——从信任机制的视角透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4.
    ③饶品同.顾客满意、顾客信任与顾客忠诚关系研究一以厦门市餐饮业为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硕十论文.2008:62.
    ①罗汉洋,林旭东,王赛.从信任到在线忠诚: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12):190.
    ①转引自郑也夫著.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18.
    ②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34.
    ③[美]班杜拉著.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①[美]班杜拉著.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5-136.
    ①[美]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②[美]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3.
    ③[美]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3.
    ④[美]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5.
    ①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99.
    ②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103.
    ①[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屈书杰,刘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①加拿大学者许美德曾断言:“在中国的传统中既没有自治权之说,也不存在学术自由的思想;同时,也没有一处可以称得上是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因此,大学在中国古代并不存在,而是欧洲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凯旋”的结果。参看[加]许美德著.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
    ①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A].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G].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7.
    ②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9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1.
    ③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8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29.
    ④[加]许美德,潘乃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3.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3.
    ②刘简.中文古籍整理分类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77.
    ③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7:10.
    ①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350.
    ②中国最早的官学,有史可考的机构可以推述到夏代的“序”。“序”是教习射箭的地方,教育只是其功能之一还不具有知识生产机构的功能。商代的官学机构主要是右学和瞽宗,是教习礼乐的地方,西周的官学机构主要是辟雍和泮宫,也是以教习礼乐为主,尚不具备知识生产机构的功能。
    ③据邓洪波教授从地方志考证,书院产生于唐初年,最初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早于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的有湖南攸县光石山书院、山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和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因袁说为学界公认,邓说待考,且此问题不是本文的重点,故取其一说。另,《新唐书·百官志二》对集贤殿书院的记录:④掌勘辑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课于外。”可知当时书院的社会功能。
    ①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110-111.
    ②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190-191.
    ③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261-270.
    ④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405-415.
    ①J·纳福:《工业主义与现代科学的发生》,转引自[美]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7,
    ②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9.
    ①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A].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0.
    ①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3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9.
    ②转引自候样祥,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4.
    ③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p24.
    ③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8.
    ④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5.
    ①[日]汤浅光朝著,科学文化史年表[M].张利华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50.
    ②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博十论文,2005:154.
    ③[日]福泽谕吉著.文化论概略[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
    ①中国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10/dt201O.htm#4科技产出
    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缘何8年无人问鼎[N].济南日报,2012:2-28-A26.
    ①顾明栋.什么是汉学主义?——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3):120-121.
    ②顾明栋.什么是汉学主义?——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3):113.
    ①周宁.汉学或“汉学主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
    ①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3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269,7.
    ②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3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8.
    ③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86.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89-590.
    ②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071.3085.
    ③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7-8.
    ①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
    ②张之洞.劝学篇[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04.
    ③张之洞.劝学篇[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67.
    ④张之洞.劝学篇[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04,9705
    ⑤康有为.奏请经济岁举归并正科并各省岁科试迅即改试策论折[A].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1:294-295.
    ①李绍哲.中体西用与中国本位辨异.转引自王先明.关于近代“新学”的文化模式[J].历史教学,2004,(1):12-13.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93.
    ③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8.
    ④如果从文化的层次上来看,此时的文化之“体”实际上是一种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伦理政治体制,而非整个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评论的那样,“中体西用”论行不通的根本原因在于,三纲四维之类的“道”及与之相应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已经过时,这样的“体”与所谓的“西用”具有不相容性,如政治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与发展科学具有不相容性,民主的政治制度与三纲具有不相容性,封建的政治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不相容性等等。这些不相容性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没有驾驭“西用”的能力,随着这些“西用”的引进,必然引起激烈的冲突,迫使它步步后退,直到被取消。参看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24-325.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29.
    ②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A].冯天瑜等.中国学术流变[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3.
    ③转引自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21.
    ④朱有璩.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78.
    ①梁启超.亡友夏穗卿先生[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207.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105.
    ③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31.
    ④陈衍.陈石遗集[G].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481-482.
    ⑤曾平.“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的不同路径——从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考察当时学界的不同文化理念及其冲突[J].中华文化论坛,2007(3):76.
    ①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A].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36.
    ②陈独秀.今后中国之政治问题[A].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86.
    ③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A].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5.
    ④汪淑潜.新旧问题[J].青年杂志,1915(1-1).
    ⑤樑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A].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333,528,33.
    ⑥见《熊子真(十力)致蔡元培》,《新潮》第2卷第4号,1920年5月,第828—829页。转引自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6):88-89.
    ①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0.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梁启超全集.[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75,2986,2987.
    ③沈松桥·五四时期章士钊保守思想[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86,(15下):198.
    ①胡适.新思潮的意义[A].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1-558.
    ②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63.
    ③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4:210.
    ④蔡元培.北人一九二一年开学式演说词.北大成立廿五周年纪念会开会词[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4:94,296.
    ⑤张君励.人生观[A].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5-38.
    ①丁文江.玄学与科学[A].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42.
    ②丁文江.玄学与科学[A].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41.
    ③吴稚晖.箴洋八股化之理学[A].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l.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09-310.
    ④郭沫若,整理国故的评价[A].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洙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五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62.
    ①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437.85-86.
    ②何炳松.论所谓“国学”[A].刘寅生,房鑫亮编.何炳松文集第二卷[G].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79-383.
    ③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A].胡适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57-458.460.
    ④李海彬著.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哲学思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68.
    ⑤方克立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454.
    ⑥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64.
    ①张祥浩著.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367.
    ②“大陆新儒家”的概念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即已提出,方克立先生在致“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9月)的信中,也曾明确提出2004年贵阳阳明精舍儒学会讲标志着中国现代新儒学运动进入
    ③大陆新生代新儒家唱主角的阶段”,但“大陆新儒家”目前还是一个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
    ①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35.
    ②李海彬著.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哲学思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70.
    ①列文森著.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M].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②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
    ①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7:199.
    ①李朝朝鲜国名,定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25年(1392),李成桂即位,派使往南京禀告新朝建立,朱元璋让使臣回告李成桂自己做主,只是要“扶绥百姓,相通往来”。李成桂又遣使以“朝鲜”、“和宁”请更国号,乞圣裁。朱元璋以为“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明史》记云:李成桂“闻太子薨,遣使表慰,并请更国号,帝命乃古号日朝鲜”参看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一)[G].北京:中华书局,1980:112-113.《明史·列传·外国一·朝鲜》
    ②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锦南漂海录[M].东国大学出版部.2001:333.355.转引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7:164.
    ③《栗谷全书·拾遗·卷四》转引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7:165.
    ④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70.
    ①汤一介.昌明国粹,融化新知[A].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4.
    ①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下)[G].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64-2565.
    ②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下)[G].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54-2555,2557.
    ③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292.
    ①本节内容主要参考了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②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16.
    ③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山版社,2004:411.
    ①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424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99-700.
    ①梁启超.新史学[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39.
    ②转引自刘俐娜.由传统走向现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
    ③转引自麻天祥等.中国近代学术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1.
    ④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下)[G],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87,
    ①梁启超.学校总论[]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8.
    ②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51.
    ③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6.
    ①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35.256.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56.
    ③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29.
    ①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A].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3.
    ②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A].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81.
    ③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A].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4.
    ④《中央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转引自林蕴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9:71.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1.
    ②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67,368.
    ③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83.
    ④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1.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10.
    ⑤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92.
    ⑥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66,20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6.
    ②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96.
    ③直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前,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没有颁发过学位,其研究生也不分名分层次,笼统地以“研究生”称之。后来的《学位条例》规定了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制度,其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美国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④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73.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75.
    ②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640-1641
    ③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664.
    ④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50.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88.
    ①[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型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
    ①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5.
    ②[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③ B.R.Martin.The Use of Multiple Indicators in the Assessment of Basic Research. Scientometrics, vol.36(3).1996, pp.343-362.
    ①George Sarton, A History of Scienc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p.16.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①[法]德里达.教授志业的未来或无条件大学[A].中国学术讲演录[G].桂林: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18.
    ②[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19.
    ③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64.
    ①[美]亨利·埃兹科维茨,[荷兰]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知识产业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9.
    ②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09:60,67,80.
    ①熊丙奇.教育熊视-中国教育民间观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101.
    ②郝柏林.老老实实做研究[J].科技导报,2006,(1):1.
    ①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A].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49.
    ①杨玉圣.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J].社会科学论坛,2010(7):70-71.
    ②杨玉圣.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J].社会科学论坛,2010(7):71.
    ③党生翠.美国标准能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评价标准吗?——以SSCI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5(4):63.
    ④如该索引选录的刊物中,荷兰有105种、德国50种、法国15种,俄罗斯只有3种。中国立国之本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但在美国因没有得到重视而被排斥在外。中国虽然在古典文史哲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却只有台湾省一份杂志名列其中,诺大的中国大陆竟无一份刊物入选,且还落于菲律宾和土耳其之后。参看党生翠.美国标准能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评价标准吗?——以SSC1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5(4):62-72.
    ①张鸣.曾经有过的高教大跃进.转引自杨玉圣.高校科研“去GDP化”刍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二)[J].社会科学论坛,2010(8):81.
    ②杨玉圣.高校学术评价“去化SCI”评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三)[J].社会科学论坛,2010(9):56.
    ③李润文,李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痛斥官本位:做官就不要搞科研[N].中国青年报,2005:8-22.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②韩水法著.大学与学术[M].北京:北京大学士出版社,2008:47.
    ①方广铝.治理学术腐败,当前必须先向现行评价体制开刀——兼与刘长秋先生商榷[DB/OL].学术批评网.2009-9-3.
    ②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主张“用学术的逻辑评价学术”,本文在此基础上强调要回归“学术本位”,参看杨玉圣的《用学术的逻辑哦评价学术》、《高校科研“去GDP化”刍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二)》、 《高校学术评价“去化SCI"评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三)》、《为什么必须改革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等文。
    ③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研究.2006(2):10.
    ①龚正华,周鸿.大学原创力的内涵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90.
    ②黄克剑,林少敏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牟宗三集[G].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90.
    ③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30.
    ①[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1.
    ②[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译者前言:1.
    ③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180-181.
    ④[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5.
    ①人们一直以为,我们非常熟悉的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出自对其《新工具》中两句话的综合理解:“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但据有的学者考证,此话出自培根发表于1597年的拉丁文论文集《宗教沉思录》中的第11篇《论异端》,而且是在文章的过渡性夹注中出现的。详细论述参见周林东.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9-46.
    ②尚新建.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86.
    ①[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3.
    ②如士耳其是“一个在其宗教、遗产、习俗和体制方面是伊斯兰社会,但是其统治精英却决心使它成为现代的、自方的和与西方一致的”国家。这样,土耳其就变成了一个既不是西方的国家,也不是纯正的伊斯兰国家;它既进不了西方主流社会,又回不到伊斯兰传统,就变成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参看f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5.
    ①[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l.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8.
    ②[英]阿克顿.自由史论M.胡传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426.
    ③http;//en.wikipedia.org/wiki/Cosmopolitanism.
    ④Thomas Pogge," Cosmopolitanism and Sovereignty",Ethics,1992, Vol.103, No.1, PP.48-49.
    ①黄文艺.全球化时代的法哲学——第22届IVR世界大会综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149.
    ②[德]乌尔里希·贝克著,章国锋译.什么是世界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54.
    ③但丁认为,由于一元化的政体威力最大,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世界秩序,就必须建立世界政体,即世界帝国。只有创立一元化的政体,人类才能拥有统一的文明,才能实现世界和平与普天下的幸福,才能从整体的角度统—治理这个世界,才能服从理性、实现自由,最终以“天国”和“天父”为榜样,使人类到达最佳状态。参看[意]但丁著.论世界帝国[M].朱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
    ④在《政治作品选》中,康德为“世界主义价值”做了深刻的辩护,并提出“世界主义秩序”的构想以改善人类的道德本性。在《永久和平论》中,康德提出要建立一个由国际法权威和普遍的公民社会共同支撑的“世界主义秩序”以保证主权国家间的和平关系。
    ⑤所谓对于真理的“后普遍主义”观念,指不是以一种专断的、永恒的或者以一种得自某种普遍性价值的立场来垄断对真理、正义等的解释。换句话说,世界主义是一种弱普遍主义,这种普遍主义与大部分相对主义是相容的。包括下一引文参看[英]杰拉德·德兰迪,郭忠华.“世界主义”共同体如何形成——关于重大社会变迁问题的对话[J].学术月刊,2011(7):8-9.
    ①“在早期中世纪拉丁文中出现了形容词modernus',它源出于mode这个重要的时间限定语(意思是‘现在’、‘此刻’、‘刚才’和‘很快’)。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任何同现时(包括最近的过去和即至的将来)有着明确关系的事物。它同antiquus'(古代)相对,后者指一种就质而言的‘古老’。”参看[美]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中译本序言:2.
    ②[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46-147.
    ①甘阳等.古典西学在中国(之一)[J].开放时代.2009(1):9.
    ②在此有必要说明,四个现代化思想最初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由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讲出来的。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三个现代化思想。在1959年末1960年初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笔记中,加上了“国防现代化”。至此,四个现代化思想基本形成,在第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诸于世。不知何故,其“科学文化现代化”变成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文化”就被挤出了“现代化”的行列。
    ③[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2.
    ①[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
    ②[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5,11-12.
    ③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9.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49.
    ①梁启超.新民说[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57.
    ②梁启超.答客难[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57.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梁启超全集[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78.
    ④群众书店编辑.论“世界主义”[M].北京:群众书店.1950:5.
    ⑤[苏]莫德尔任斯卡娅.世界主义是奴役各国人民的帝国主义思想[M].蔡华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52.
    ①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A].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42-443.
    ②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51.
    ①甘阳.“民族一国家”走向“文明一国家”[J].书城,2004(2):35.
    ②浮士德是歌德的悲剧作品《浮士德》中的主人公,在其身上具有“执着尘世”和“向上”两个灵魂的冲突。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中,借用浮士德的“执着尘世”的灵魂来比喻那些把现代看成“再好不过”的人,其“危险在其聪明的浅薄。在他们手里,全部古典文化、全部古典心灵的反映,最后就只剩下一堆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生理的事实了,余下的就被看成了‘次要的结果’、‘反射’、‘附带现象’”。这恰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特质。与之相对的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阿波罗特质,表现为毋过、中道、均衡。参看[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8.甘阳等.古典西学在中国(之一)[J].开放时代2009(1):19.
    ①张耀南.论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及其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5(3):16.
    ②顾炎武.日知录[O].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211.
    ①张耀南.论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及其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5(3):21.
    ②[印]范德纳·希瓦.处于边缘的世界[A].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G].北京:三联书店.2003:156-157.
    ①赵汀阳著.天下体系: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2.
    ②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6-91.
    ③ Hansde Wit. Rational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R].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lobaland Local roles, April,3-5,1998.
    ③刘道玉.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4):7.
    ①[日]喜多村和之.大学的国际化[J].大学论集.1986(15):41-43.
    ②[英]罗杰·金等著,赵卫平主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8-80.
    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55.
    ①李盛兵.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3-116.
    ②王鲜萍,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3)55-59.
    ③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机遇与挑战”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9(12):105-106.
    ①陈昌贵等.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0):131.
    ②中国科研论文数全球第二引用率呈明显进步http://www.edu.cn/gaojiao_news_367/20110329/t20110329_593864.shtml
    ①数据来源:中国科技部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data2010/dt2010.htm#4科技产出
    ①朱翠林.浅析影响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与对策[J].农业科研基金管理,2006(3):36-38.
    ②丘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1):19-20.
    ①夏季.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之机制创新[J].当代经济,2009(9):119.
    ②转引自徐小钦,施永红.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06(3):16.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②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3.
    ③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9.
    ④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9.
    ⑤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8.
    ⑥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
    会”上的讲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1.
    ①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6.
    ②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9.
    ①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A].梁启超全集[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30.
    ②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A].梁启超全集[G].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31.
    ①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7):116.
    ②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③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5.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56-57.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5.
    ③贺麟著.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
    ①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9.
    ②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我们现在怎样做中国人——张旭东教授访谈录[N].中华读书报(文化天地),2002:55.
    ①赵祥麟,王承绪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1.
    ①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3.
    ②时胜勋.文化的世界观与世界主义——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与价值实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6.
    ①郑也夫著.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9.
    ①Chen, C. Chen, Y.& Xin. Guanxi Practices and Trust In Management:Procedural Jus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l Science,2004,15(2):200-209.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7-68.
    ①胡适留学日记(3)[Z].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73.
    ②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2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
    ②夏保成.国家安全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3.
    ①孙晋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4):3-9.
    ①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3.
    ②蔡茂丰.台湾日语教育史之研究[M].台北:大新书局,2003:483.转引自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02-303
    ①《帝国议会贵族院委员会速记录》(明治篇26),第27回会议,明治44,东京大学出版会,昭和62,第327页。转引自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l.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1.
    ②东乡实,伊藤四郎.台湾殖民发达史[M].台北:晃文馆,1916:416.转引自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1.
    ③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4.
    ①案例中所涉及的三个主要单位的基本情况是:杂志《汽车之友》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专业性汽车刊物,属国有企业。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是1992年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由原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天马旅游实业公司和英国盛世中央服务有限公司合资组成,英国盛世中央服务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该公司是“高度本土化”的公司,工作人员大多是中国人。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丰田汽车集团合资组建的一家大型汽车销售公司,一汽占51%的股份,丰田占49%的股份”该公司的日常工作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多是由中方人员负责。该案例参考了刘彦汝.跨文化传播语境下自群体文化认同缺失研究——由“丰田汽车广告”事件谈起[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②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14.
    ①鲁迅.坟·看镜有感[A].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0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4.
    ①[美]爱德华·希尔斯著.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51.
    ②Bertrand Russell, The Basic Writings of Bertrand Russell,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7, p.554.
    ①[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
    ①[美]伯纳德·科恩著.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147.
    ①[英]培根著.新工具[M].许宝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
    ②[英]培根著.新工具[M].许宝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9.
    ③[法]奥古斯特.孔德著.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④[法]奥古斯特.孔德著.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①[美]伯纳德·科恩著.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80-81.
    ②[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9.
    ③[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30.
    ④[美]亚瑟·科恩著.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3.
    ①[美]亚瑟·科恩著.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7.
    ②[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5-126
    ③[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8.
    ①[美]伯顿·R.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
    ①[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18.
    ①PhilBaty.World UniversityRankings2009[EB/OL]. (2009-12-10)[2010-01-021. http://www. timeshighereducation.co. uk/.
    ①[美]T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2.
    ②[英]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 M].刘珺珺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50-251.
    ③[英]约翰·齐曼.真科学[M].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85.
    ④ M. Gibbons, et al., eds.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p.6.
    ①[美]威廉.J.克林顿,小阿伯特·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M].曾国屏,王蒲生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3-27.
    ①[美]乔治·萨顿著.科学的生命[M].刘珺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27.
    ②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74.
    ③[英]斯蒂芬·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M].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108.
    ①桂翔.文化的挑战与文化的自信—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5):67.
    ②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24.
    ③熊月之.自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88.
    ④薛福成.治术学术在专精说[A].转引自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37.
    ①陈黻宸.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A].陈黻宸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5:675.
    ②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A].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5.
    ③转引自左玉河.西学东渐与晚清学风嬗变[A].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自方思想在近代中国[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6.
    ④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A].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951.
    ⑤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8.
    ①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1):158.
    ②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8.
    ③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
    ④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88-689.
    ①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697.
    ②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710.
    ③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747.
    ④朱有珊.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307.
    ①师伏堂未刊日记[A].湖南历史资料[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4.
    ②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86.
    ①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361-367.
    ②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63.
    ③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64.
    ①中央教科所教育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fGl.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16-417.
    ②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89-393.
    ①北京大学评议会一九二一年第三次会议议决事项通告[A].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94.
    ②史贵全.抗日战争前的交通大学研究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59-65.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385-1386.
    ④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3-145.
    ①为实现全国综合大学会议的决议而奋斗[N]..人民日报,1953:10-15.
    ②《苏联专家阿尔杰夫同志在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档案,1950年长期卷,卷2.[苏]阿尔辛杰夫:《从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略谈几个问题》,《人民教育》1950年第1卷第3期第25页。转引自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5,77.
    ①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13-2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1.
    ①陈至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N].中国教育报.2002:10-17(1).
    ②黄伯云等,我国高校合并的历史经验及效益追踪研究总报告[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846f502de80d4d8d15a4f13.html?from=related&hasrec=1
    ③高校合并火烧连营[DB/OL].http://www.google.com.hk/search?client=aff-cs-360se&forid=1&ie=utf-8&oe=UTF-8&q=%E9%AB%98%E6%A0% A1%E5%90%88%E5%B9%B6
    ①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0,22,24,26.
    ②“大跃进”的基本目标是要实现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赶超”。毛泽东在195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开幕词》中首次公开提出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期内使国家基本上工业化……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956年4月,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毛泽东提出了“多、快、好、省”的方针。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乘风破浪》的社论,突出强调了“多、快、好、省”的方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并提出了十五年左右“超英”,再用二到三十年赶超美国的目标。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确定了“超英赶美的超高速发展战略”。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争取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同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走上了“大跃进”的历程。参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2.乘风破浪[N].人民日报,1958:1-1.何东昌主编.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633/200407/841.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633/201203/132634.html
    ③北京师大实行党委、专家、学生三结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N.]人民日报,1958:7-7.
    ④北京大学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论文集(科学研究大跃进专刊)[G].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编者的话.
    ①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各研究单位举行跃进大会[N].人民日报,1958:6-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2.
    ③[加]比尔·雷丁斯著,郭军等译.废墟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3.
    [1][英]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英]阿克顿.自由史论[M].胡传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美]爱德华·希尔斯著.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泽.北京:三联书店,1998.
    [8][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世界历史的透视[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法]奥古斯特.孔德著.论实证精神[M].黄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美]班杜拉著.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美]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昊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加]比尔·雷丁斯著,郭军等译.废墟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美]伯纳德·科恩著.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17][美]伯顿·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8][美]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9][美]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陈黻宸.陈黻宸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1]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下)[G].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2]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陈衍.陈石遗集[G].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4]陈学飞.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5]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意]但丁著.论世界帝国[M].朱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7][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8][美]德雷克·博克著,侯定凯等译.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9][法]德里达.中国学术讲演录[G].桂林: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
    [30]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3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3]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4]方克立著.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5][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6][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7]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3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8]冯天瑜等.中国学术流变[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9][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0][波兰]弗·兹纳涅茨基著.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1][日]福泽谕吉著.文化论概略[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2][英]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G].北京:中华书局,1984.
    [4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5]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6]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中西心理学传统跨文化解析[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7]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48][美]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M].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9]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五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50][美]哈瑞·刘易斯著,侯定凯译.失去灵魂的卓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1]韩水法著.大学与学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2]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7.
    [53]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年-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4]贺麟著.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5][美]亨利·埃兹科维茨.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型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袁本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6][美]亨利·埃兹科维茨,[荷兰]劳埃特·雷德斯多夫.知识产业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夏道源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57][美]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8]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59]候样祥.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60]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1]黄克剑,林少敏编.当代新儒学八大家集牟宗三集[G].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62][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3]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9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4][美]乔治·萨顿著.科学的生命[M].刘珺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5][美]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6][德]克勒斯著.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M].郭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7][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8][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之用5版[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9][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
    [70][美]T.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1][美]T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72]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2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3]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4]李海彬著.中国文化复兴之路: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哲学思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75]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一卷)[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76]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7]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78]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79][美]列文森著.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M].刘伟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80][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1]林蕴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2009.
    [82]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83]刘简.中文古籍整理分类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84]刘大椿.科学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5]刘俐娜.由传统走向现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山版社,2006.
    [86]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7]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88][英]罗杰·金等著,赵卫平主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9][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0][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1][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2][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93]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7.
    [94]麻天祥等.中国近代学术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5]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6]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7]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8][德]米勒著.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9][苏]莫德尔任斯卡娅.世界主义是奴役各国人民的帝国主义思想[M].蔡华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00]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1]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4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2]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03][英]培根著.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4]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05]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0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107][英]斯蒂芬·F-梅森著.自然科学史[M].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08][日]汤浅光朝著.科学文化史年表[M].张利华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
    [109]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G].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0]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11]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112]涂又光.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13]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G].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14][美]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15][美]威廉.J.克林顿,小阿伯特·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M].曾国屏,王蒲生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16][古罗马]西塞罗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7]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第二卷)近代早期的欧洲大学(1500-1800)[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118]夏保成.国家安全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119]熊十力著.十力语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0]熊丙奇.教育熊视-中国教育民间观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12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2][加]许美德著.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3][加]许美德,潘乃容.东自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4][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25][美]亚瑟·科恩著.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李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27]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G].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28]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9]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30][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1][英]约翰·齐曼.真科学[M].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32][英]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M].刘珺珺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3][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4][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王承绪等译.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135][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屈书杰,刘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6]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37]张岱年,汤一介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38]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39]张祥浩著.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140]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41]赵汀阳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42]赵祥麟,王承绪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143]郑也夫著.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44]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145]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4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47]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李大钊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分会编.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50]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G].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52]中央教科所教育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G].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53]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K].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55]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56]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57]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2]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3]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4]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5]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6]陈亚玲.浅析模式Ⅱ知识生产与当代大学的变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8]陈昌贵等.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10).
    [9]陈至立.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N].中国教育 报,2002:10-17(1).
    [10]党生翠.美国标准能成为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最高评价标准吗?——以SSCI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11]杜振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J].道德与文明,2011(4).
    [1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13]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
    [14]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
    [15]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16]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9.
    [17]冯向东.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18]甘阳.三评北大改革—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改革的初步比较[J].书城,2003(8).
    [19]甘阳等.古典西学在中国(之一)[J].开放时代.,2009(1).
    [20]甘阳.“民族一国家”走向“文明一国家”[J].书城,2004(2).
    [21]高儒.论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规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3).
    [22]龚正华,周鸿.大学原创力的内涵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23]顾明栋.什么是汉学主义?——探索中国知识生产的新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3).
    [24]桂翔.文化的挑战与文化的自信—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2).
    [25]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缘何8年无人问鼎[N].济南日报,2012:2-28-A26.
    [26]郝柏林.老老实实做研究[J].科技导报,2006,(1).
    [27]黄文艺.全球化时代的法哲学——第22届IVR世界大会综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6).
    [28]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29][英]杰拉德·德兰迪,郭忠华.“世界主义”共同体如何形成——关于重大社会变迁问题的对话[J].学术月刊,2011(7).
    [30]靳凤林.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J].道德与文明,2011(5).
    [31]李楠.他们为什么批评北大改革?[J].新闻周刊,2003(26).
    [32]李盛兵.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3]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5.
    [34]李立国.文化自塑与文化自信——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6).
    [35]李润文,李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痛斥官本位:做官就不要搞科研[N].中国青年 报,2005:8-22.
    [36]林杰.知识经济与大学的知识生产[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37]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J].江海学刊,2009(1).
    [38]刘道玉.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选择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39]刘彦汝.跨文化传播语境下自群体文化认同缺失研究——由“丰田汽车广告”事件谈起[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40]陆根书等.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1]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42]罗汉洋,林旭东,王赛.从信任到在线忠诚: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0(12).
    [43]罗志田古今与中外的时空互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整理国故的思想论争[J].近代史研究,2000(6).
    [44]丘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1).
    [45]饶品同.顾客满意、顾客信任与顾客忠诚关系研究—以厦门市餐饮业为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46]任剑涛.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社会文化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7]尚新建.论“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48]沈松桥·五四时期章士钊保守思想[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86,(15下).
    [49]时胜勋.文化的世界观与世界主义——当代文化发展的整体视野与价值实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0]史贵全.抗日战争前的交通大学研究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5).
    [51]宋德玲,张晓东.日本员工企业忠诚心探源——从信任机制的视角透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52]孙晋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4).
    [53]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54]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6).
    [55]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与文明,2011(5).
    [56]王南浞,侯振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何以可能[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8).
    [57]王先明.关于近代“新学”的文化模式[J].历史教学,2004,(1).
    [58]王鲜萍.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3).
    [59]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
    [60]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
    [61][德]乌尔里希·贝克著,章国锋译.什么是世界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
    [62]吴易风.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2).
    [63]武学超.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及对大学与产业联系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64][日]喜多村和之.大学的国际化[J].大学论集,1986(15).
    [65]夏季.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之机制创新[J].当代经济,2009(9).
    [66]肖平.论毛泽东的文化自信[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6).
    [67]熊月之.晚清西学东渐史概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1).
    [68]许威.试论知识生产的构成要素与特点[J].南方经济,2006(12).
    [69]许传静.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
    [70]徐建培.论高等学校的知识生产活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6).
    [71]徐俊毅.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前因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基于化妆品市场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72]徐小钦,施永红.影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06(3).
    [73]杨玉圣.大学“去行政化”论纲——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一)[J].社会科学论坛,2010(7).
    [74]杨玉圣.高校科研“去GDP化”刍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二)[J].社会科学论坛,2010(8).
    [75]杨玉圣.高校学术评价“去化SCI"评议——论大学问题及其治理(之三)[J].社会科学论坛,2010(9).
    [76]于金富.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8(4).
    [77]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7).
    [78]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
    [79]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
    [80]曾平.“整理国故”与“再造文明”的不同路径——从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考察当时学界的不同文化理念及其冲突[J].中华文化论坛,2007(3).
    [81]张维迎.探寻大学制度创新的突破口—谈北大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23).
    [82]张艳国.简析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J].江汉论坛,2010(1).
    [83]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研究,2006(2).
    [84]张耀南.论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及其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5(3).
    [85]赵家祥.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学报,2007(5).
    [86]周鸿.论培养世界公民的文化包容与自信品格[J].大学教育科学,2008(6).
    [87]周宁.汉学或“汉学主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88]周林东.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9]朱翠林.浅析影响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与对策[J].农业科研基金管理.2006(3).
    [1]Amanda Collins, Martyn Robertson. Issues in marketing enterprise intitiatives within a university culture and framework.Education & Training. London:2003. Vol.45, Iss.6; p.317,7 pgs.
    [2]Bertrand Russell, The Basic Writings of Bertrand Russell,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7, p.554.
    [3]B.R.Martin.The Use of Multiple Indicators in the Assessment of Basic Research. Scientometrics, vol.36(3),1996,pp.343-362.
    [4]Chen, C. Chen, Y.& Xin. Guanxi Practices and Trust In Management:Procedural Jus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l Science,2004,15(2):200-209.
    [5]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M]. New York. W·W·Norton,1963:261.
    [6]George Sarton, A History of Scienc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p.16.
    [7]Hansde Wit. Rational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R].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lobaland Local roles, April,3-5,1998.
    [8]Harold T.Shapiro.The 2003 Clark Kerr Lectures:A Larger Sense of Purpose: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e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9]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p24.
    [10]Jeaninne Horowitz Gassol.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culture and stakeholders'perceptions on university-business linking activities.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dianapolis:Oct 2007. Vol.32, Iss.5; p.489,19 pgs.
    [11]M Gibbons.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3-12.
    [12]MCALLISTER D J. Affe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 (1):24-59.
    [13]Thomas Pogge, " Cosmopolitanism and Sovereignty", Ethics,1992, Vol.103, No.1, PP. 48-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