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盟对华特殊保障措施与我国的法律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介绍欧盟对华特殊保障措施立法及其司法实践入手,在比较分析欧盟特保法规与WTO《保障措施协议》和我国入世法律文件的基础上,探讨其法理本质,并试图针对欧盟特保立法对我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欧盟对我国的特殊保障措施立法及其司法实践”。介绍了特殊保障措施的内涵及其沿革,以及欧盟制定针对我国的特殊保障措施的立法背景和立法概览,分析欧盟对我国采取特保措施的实体要件和基本程序,然后以案例来说明欧盟特保法规对我国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欧盟特殊保障措施法的比较分析”。通过将欧盟特保法规与WTO宗旨和基本原则、WTO《保障措施协议》和我国入世法律文件进行法律比较,指出欧盟特保法规是其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其严重损害了我国作为WTO成员应享有的权利,已构成我国对欧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第三部分“我国应对欧盟特殊保障措施的法律对策”。针对欧盟特保措施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危害,认为应确立政府在应对特保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应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与应诉能力;宏观上来说,有必要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和应对特保的机制,并完善相关的国内立法;此外,还应大胆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抗辩。
This thesis is a theoretical article studying the EU's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against China. To begin with introducing the EU's legislation on the special safeguards,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U's legislation on special safeguards and WTO's Agreement on Safeguards and China's WTO accession documents, the thesis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of the EU. And 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coping with this discriminative legislation.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thesis:
    The first part: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U's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 against China. This par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legal connotations of special safeguards and it's legislation background, then it reviews the material condition and procedure for EU to impose a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 Finally it indicates that it may bring greater challenge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develop export and foreign trade communion.
    The Second par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U's legislation on special safeguards. On the basis of mak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U's legislation on special safeguards and WTO's Agreement on Safeguards and China's WTO accession documents, this part concludes that the EU's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are tremendous disadvantageous to China and we should carry out active steps to prevent the EU's abuse of this regulation, trying to reduce the possible damage to the minimum level.
    The third part: Legal tactics in coping with EU's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in respect to China.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its diplomatic efforts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WTO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effectively regulate and supervise the registration work of exports, and establish efficient pre-warning system together with the close cooperation from industrial associations and enterprises. For those individual enterprises, they should develop long-term visions, avoid blind investment, and aggressively tap new export markets.
引文
[1] 参见商务部网站:《200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排名世界第三位》,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200604/20060401908603.html,登陆时间:2006-4-1。
    [2] 参见陈晶晶:《中国连续十年成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法制日报,2005年12月20日(第7版)。
    [3] 参见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有关国家(地区)特保措施立法比较分析》,第25页。
    [4] 特殊保障条款分别规定在波兰《加入GATT议定书》第4条,匈牙利《加入GATT议定书》第5条,罗马尼亚《加入GATT议定书》第4条。
    [5] 参见19 US Code,Chapter 12,Section 2436.转引自肖又贤:《WTO保障措施制度理论与争端解决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6] 参见巴曙松、刘清涛:《什么左右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http://www.7613.com/bel-esprit/rslist/rs.asp?id=104,登陆时间:2006-3-12。
    [7] 参见黄增:《中欧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8] 欧共体是欧盟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欧盟并不具有欧共体那样的国际法律人格。在WTO实践中,由于对外行动的原因,欧共体通常代表不具有国际法律人格的欧盟;而基于对內协调的目的,欧盟“借用”欧共体的工作机构和法律机制。因此,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文所述的“欧盟”保障措施立法和“欧共体”保障措施立法实际上是指同一部立法。
    [9] 参见黄文俊:《保障措施法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10] 同注[7],第263页。
    [11] 参见欧盟427/2003号条例第9条。
    [12] 参见刘颖、邓瑞平:《国际经济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13] 参见赵维田:《有失公平的保障条款——解读〈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载《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
    [14] 参见赵维田:《论“特保条款”的法理本质》,载《WTO经济导刊》,2003 年第5期。
    [15] 参见《保障措施协议》第5条第1款。
    [16] 参见《保障措施协议》第7条第4款。
    [17] 参见欧盟427/2003号条例的前言部分第(5)项。
    [18] 参见万怡挺:《欧盟对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TPSSM法规浅析》,载《WTO经济导刊》,2003年9月。
    [19] 同注[4]。
    [20] 参见曾令良:《中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问题》,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21] 欧盟认为中国不达标的四个方面是:一是政府干预,主要表现在对于出口原材料的价格控制;二是公司治理,指的是公司遵守知识会计准則的程度;三是在遵守知识产权和破产法方面国家对各类企业是否一视同仁;四是金融机构的运行不够市场化。
    [22] 同注[17]。
    [23] 参见欧盟427/2003号条例第5条第3款。
    [24] 参见欧盟427/2003号条例第9条第2款、第3款。
    [25] 参见金孝柏:《特别保障措施研究》,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32662,登陆时间:2006-4-20。
    [26] 参加欧盟427/2003号条例第6条第4款。
    [27] 参见罗永立:《中国应对WTO“特保条款”的六人措施》,载《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
    [28] 参见占正军:《贸易摩擦新问题——特别保障措施及应对措施》,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第5期。
    [29] 参见宋和平、黄文俊:《反倾销法律制度概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30] 参见杨仕辉:《特别保障措施特点分析与中国对策研究》,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31] 参见贾爱军:《博弈:中国纺织品胜算几何》, http://www.texnet.com.cn/market/2003/08/27/115950.html,登陆时间:2006-4-11。
    [32] 同注[25]。
    [33]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37条、第40条、第44条、第46条。
    [34] 参见卢群星:《选择性保障措施对华适用的法律分析》,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35] 参见张玉卿、李成钢:《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36] 参见刘成伟:《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启动:DSB专家组设立申请的充分性及其功能》,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0922,登陆时间:2006-4-21。
    1、张玉卿、李成钢:《WTO争端解决机制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张汉林著:《解读中国入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邢厚媛主编:《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一解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4、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国家外国专家局科教文司编:《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則、程序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张德霖主编:《中国加入WTO经济法律调整概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刘颖、邓瑞平著:《国际经济法》,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刘敬东著:《中国入世议定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张汉林、韩尚武著:《保障措施争端案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9、张晓著:《中国进口产品保障措施实践指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0、王贵国著:《世界贸易组织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李世安、刘丽云著:《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黄文俊著:《保障措施法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3、徐复主编:《保障措施也中国经济发展的攻防方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李刚主编:《欧盟东扩新商机——新世纪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前景》,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版。
    15、蒋小红著:《欧共体反倾销法与中欧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6、师华编著:《WTO规则及中国法律的完善》,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杨国华著:《中国入世第一案——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研究》,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8、莫世健著:《贸易保障措施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胡荣花主编:《欧洲未来:挑战与前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肖又贤著:《WTO保障措施制度理论与争端解决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1、徐复主编:《WTO规则与中国贸易政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黄辉著:《中欧贸易摩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3、韩立余主编:《攻克出口贸易中的九大法律障碍》,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24、金德有、韩建平著:《中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版。
    25、余菲著:《WTO保障措施及其例外法律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英]弗兰西斯·斯奈德著,宋英译:《欧洲联盟法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写,索必成、胡盈之译,《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英]布瑞恩·麦克唐纳著,叶兴国译,《世界贸易体制——从乌拉圭回合谈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杨荣珍:《自由贸易的两大“暗礁”——入世后反倾销与特殊保障措施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制约》,载《开放潮》,2002年第2期。
    2、赵维田:《有失公平的保障条款——解读〈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载《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
    3、卢群星:《选择性保障措施对华适用的法律分析》,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4、肖又贤:《论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措施——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相关规定探析》,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3期。
    5、赵维田:《论“特保条款”的法理本质》,载《WTO经济导刊》,2003年第5期。
    6、卢先堃、王磊:《“特保”机制的来源与演变》,载《WTO经济导刊》,2003年6月。
    7、占正军:《贸易摩擦新问题——特别保障措施及应对措施》,载《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第5期。
    8、万怡挺:《欧盟对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TPSSM法规浅析》,载《WTO经济导刊》,2003年9月。
    9、万怡挺:《欧盟对华特保措施调查基本程序》,载《WTO经济导刊》,2003年第10期。
    10、胡笑红:《我柑橘罐头躲过“特保”劫》,载《衣友之家》,2003年第21期。
    11、《中国柑橘在西班牙遭遇特保筛子》,载《农产品市场周刊》,2003年第34期。
    12、赵玉敏、王红霞:《2004年后依然充满变数——纺织品特保条款对我国的影响》,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10期。
    13、罗永立:《中国应对WTO“特保条款”的六大措施》,载《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
    14、张梅:《特保条款的歧视性——兼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启示》,载《经济经纬》,2004年第5期。
    15、龙英锋、王勇:《特别保障措施的法律分析及应对策略》,载《法学》,2004年第10期。
    16、高永富:《美对中特保措施:WTO游戏规則老手的谋略》,载《WTO经济导刊》,2004年第11期。
    17、王新奎:《中国“入世”的后过渡期:评估与前瞻》,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年第12期。
    18、杨国华:《纪律愈加严明——WTO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50年发展进程及评价》,载《国际贸易》,2004年12期。
    19、黄涧秋:《“市场扰乱”条款在WTO协议中的特殊地位》,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第2期。
    20、杨永红:《风险与代价——〈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措施条款》,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1、章宇辉:《“中国制造”遭遇“特保”狙击》,载《电子外贸》,2005年第3期。
    22、闵敢:《“特保措施”与应对策略研究》,载《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3、杨仕辉、樊海云:《特别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的比较及其应对策略》,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24、吕璐:《解析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与应对策略》,载《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5、马涛:《配额没了,“特保”来了:中国纺织品出口再受不公正待遇》,载《WTO经济导刊》,2005年第5期。
    26、曾令良:《中国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问题》,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27、刘宪、朱其恒:《关于应对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思考》,载《企业经济》,2005年第6期。
    28、徐莉:《解读欧盟纺织品特保规则》,载《时代经贸》,2005年第6期。
    29、江海虹、陆圣:《应对纺织品特保措施三要诀》,载《国际市场》,2005年第5期。
    30、伊朗·弗雷泽尔:《保护主义让自由贸易蒙羞》,苏静译,载《WTO经济导刊》,2005年第8期。
    31、尤宏兵、田园:《面对“特保”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应对之道》,载《对外经贸实务》,2005年第11期。
    32、杨仕辉:《特别保障措施特点分析与中国对策研究》,载《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33、陈晶晶:《中国连续十年成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法制日报,2005年12月20日(第7版)。
    34、张晓君、管燕:《欧美对华启动纺织品“特保”程序的背景分析及我国对策》,载《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5、张磊:《WTO体制下的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载《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第1期。
    36、候雁:《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下的企业出口策略思考》,载《亚太经济》,2006年第2期。
    37、巴曙松、刘清涛:《什么左右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http://www.7613.com/bel-esprit/rslist/rs.asp?id=104,登陆时间:2006-3-12。
    38、商务部网站:《200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排名世界第三位》,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200604/20060401908603.html,登陆时间:2006-4-1。
    39、贾爱军:《博弈:中国纺织品胜算几何》,http://www.texnet.com.cn/market/2003/08/27/115950.html,登陆时间:2006-4-11。
    40、金孝柏:《特别保障措施研究》,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lD=32662,登陆时间:2006-4-20
    41、刘成伟:《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启动:DSB专家组设立申请的充分性及其功能》,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20922,登陆时间:2006-4-21。
    1. Aqqarwal Arbish, GATT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Delli: Mobit Publishers. 1994.
    2. Rorder Wilkinson,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outledge, 2000.
    3. The Legal Texts: The Results of the Uruguay Round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Law Press. China, 2000.12.
    4. Steve Peers, WTO Dispute Steelement and Community Law, European Law Review, Vol.95, No.6, Dec. 2001.
    5. Lihu Chen and Yun Gu, China's Safeguard Measures Under the New WTO Framework, FordHam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25, No.3, 2001.
    6. Yong-Shik Lee, The 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 in the Protocol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ol.5,No.219 ,Mar. 2002.
    7. Clarke, J , EU reduces scope of definitive measures ,Metal Bulletin (UK),Vol.8708, pp.14.19 ,Sept. 2002.
    8. Alexander Polouektov, Non-Market Ecpnomy Issues in the WTO, Anti-Dumping Law and Accession Negotiations: Review of a Two-tier Membership?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6(1):P9, 2002.
    9. YS Lee, Safeguard Measures: Why Are They Not Applied Consistently With the Rules? Lessons for Competent National Authorities and Proposal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Rules on Safeguard,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6(4):641-673.2002
    10. Matthew McQueen, The EU's Free-trade Agreement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of Wishful Thinking? The World Economy,25 (9): 1369-1385.2002.(from blackwell-synergy.com)
    11. YoungJin Jung, China's Aggressive Legalism: China's First Safeguards in the WTO, Journal of World Trade,36(6): 1037-1060,2002.
    12. Procedures for Considering Requests form the Public for Textile and Apparel Safeguard Actions on Imports from China, Federal Register, Vol.68, No.98, May, 2003.
    13. Marco Bronckers and Martin Goyette, The EU's Special Safeguard Clause in Respect of China:(How) Will it Work? ,Legal Issue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30(2): 123-131, 2003.
    14. Yong-Shik Lee, Safeguard Measures in World Trade: The Legal Analysi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3
    15. Thomas Weishing Huang, China Launches its Safeguard Enforcement: A Crit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World Trade,37(2):329-357,2003.
    16. Jo Shaw, Law of the European Union,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英文影印本)。
    17. Jiang Wei, EU safeguard measures on textiles opposed,http://www.zgjrw.com/News/2005530/English/621582758800.html,2006-4-9
    1. Agreement on Safeguards 1994.
    2.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519/94 of 7 March 1994 on common rules for imports from certain third countries.
    3.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3285/94 of 22 December 1994 on common rules for imports.
    4.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38/2003 amending Regulation (EEC) No 3030/90 on common rules for imports of certain textile products from third countries.
    5.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427/2003 of 3 March 2003 on a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imports origina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519/94 on common rules for imports from certain third countries.
    6.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985/2003 of 10 November 2003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427/2003 on a transitional product-specific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imports origina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
    8.《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
    9.《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2004年修订)
    1、http://www.mofcom.gov.cn
    2、http://www.cacs.gov.cn
    3、http://www.chinalawinfo.com
    4、http://www.wtolaw.gov.cn
    5、http://www.wto.org
    6、http://www.europa.eu.in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