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文化外交地位的上升也成为一种必然。如何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当前各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在宣传中国革命成果、开创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以及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面对“中国威胁论”等危害中国国家形象的各种因素,中国追求“和谐”、“和平”、“发展”的精神理念,努力塑造一个开放的、和平的、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今天,我国已经意识到了除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和军事战略外,尤为要紧的是文化战略。在文化外交领域,有效的利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制定合理又具有前瞻性的21世纪文化外交战略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国加强国际文化对话合作机制建设,增加驻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通过大型文化项目进行文化交流,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实施对外文化品牌战略,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了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本文首先从文化外交的基本概述出发,对文化外交概念的提出、文化外交的含义及其属性进行分析与阐释。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发展的轨迹,分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外交进行简单概述,试图合理地分析各个时期的文化外交,明确文化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及作用。最后,重点对我国文化外交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初步构想,以期对我国的文化外交事业有所裨益。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at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countries have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more deeply and widely than before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untries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nd have a Common sense about the status rising of cultural diplomacy. How to develop itself, how to create a good country image, how to raise the position in the world, become som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to be solved.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ltural diplomacy, as a part of country's comprehensive diplomacy, has contributed more on the propaganda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achievements, the creation of new foreign situation, a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in the new period, in the face of several factors against China's national image like 'China Threats', China has pursued 'Harmony', 'Peace' and 'Development' values with efforts to make opened, peaceful developing and responsible national images. Today, we have realized that culture strategy is also most important besides politics strategy, economy strategy and military strategy.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diplomacy, making full use of our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 and making a reasonable and forward-looking strategy for the 21st century cultural diplomac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bee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mechanisms, setting up more and more Chinese culture centers abroad, carrying out cultural exchanges through large-scale cultural programs, promoting oversea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cultural brand strategy, exploring new methods all along, which has diffused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and showed unique charm of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First, beginning with the basic outline of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is thesis, which analyses and interprets the putting forward about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diplomacy, the definition and its attributes of cultural diplomacy. Second, from history, reviews the tra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diplomacy after 1949, it interprets simply the policy of cultural diplomacy, it tries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of each period cultural diplomacy and making clear the position and the result of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main diplomacy. Finally, my summation and reflection focu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put up the Conception to develop the present China's cultural diplomacy strategy, I hope that it can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to our cultural diplomacy.
引文
[1][法]路易.多洛:《国际文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2][法]路易.多洛:《国际文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2-73页
    [1]孙家正:《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载《求是》2004年第4期
    [1]鲁毅、黄金祺:《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鲁毅、黄金祺:《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3]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2]J.M米切尔(J.M.Mitchell)(英):《国际文化关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孟晓驷:《中国:文化外交显魅力》,《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3]彭新良:《外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关于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7月第4期
    [4]金正昆:《外交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引自肖宪主编:《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3页
    [2][美]埃.普利施科:《首脑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1]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暨南大学学位论文库2005年10月
    [1]俞正梁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谢益显:《外交智慧与谋略》,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1]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88页
    [2]沙健孙:《1949—195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处理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政策和策略》,新华文摘2005年第1期,第27页
    [3]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页
    [2]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1]吴晓新等译:《日中友好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5页
    [2]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57—1969),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1]《中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2]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52页
    [2]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379页
    [3]吴晓新译:《日中友好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5页
    [1]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2]郑谦、张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3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9页
    [1]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556-557页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9页
    [1]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1995),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1]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是我们党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新闻年鉴1993》,中国新闻年鉴社1994年版,第3页
    [2]俞正梁:《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3]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4]《“主题年”:三载春秋谁与共》,光明日报1998年11月5日
    [1]《胡锦涛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30日
    [2]孟晓驷:《中国文化外交显魅力》,载《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
    [3]《胡锦涛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30日
    [4]唐家漩:《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载《求是》2004年第23期
    [1]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菲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1]《欧洲时报:中俄关系揭开历史新篇章》,中国网2006年6月5日
    [1]《二十载风雨历程著就锦绣华章——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十届回眸》,载《石家庄日报》2005年10月29日
    [2]孙家正:《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载《求是》2006年第1期
    [1]章人英等:《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2]章人英等:《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3]《2003—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中国文化报2004年1月20日
    [4]《世界各地出现“中国文化热”》,新华网2007年4月20日
    [5]杨承青 张晋军:《汉语水平考试HSK改革设想》,参见新浪网张晋军的Blog2007-04-23
    [6]《背景资料:世界汉语大会及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重点》,载中国网2005年6月15日
    [7]《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即将召开》,http://www.yndaily.com 2007年12月07日云南日报网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金元浦、章建刚:《面对“文化贸易逆差”中国该当何为?》,载《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2]赵启正:《文化振兴是实现强国之梦的必需》,载《半月谈》(内部版)2005年第8期
    [3]孙家正:《服务大局 空前活跃:文化部长孙家正谈今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载《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0日
    [1]《李长春出席颐和园中秋游园晚会 法国文化年闭幕》,新华网北京2005年9月17日电
    [2]《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访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吴建民》,载中国网2003年3月7日
    [1]于洪瑞:《引导学生与经典同行》,载《人民日报 海外版》2003年6月27日
    [2]《温家宝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演讲(全文)》,中国新闻网2005年12月06日
    [1]胡朋:《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的成因分析》,价值中国网2007-01-30
    [2]《<财富>论坛:须正视中国文化贸易逆差现实》,《新京报》2005年05月17日
    [1]江泽民:《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重要演讲》,载《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2]胡锦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上海合作组织事业新局面—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3年5月31日
    [1]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6页
    [1][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1]孙家正:《提高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中国文化年鉴2004》,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王希:《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载《中国外交》2000年第6期
    [1]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二版,第200-201页
    [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2]周永生:《冷战后的日本文化外交》,载《日本学刊》1998年第6期
    [1][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曹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页
    [2]Harvey B.Feigenbaum.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plomacy,Center for Art and Culture,Washington D.C,2002,P41-42
    [3]董岩:《赵启正:智慧而激情的传播者》,载《今传媒》杂志2006年3月,第3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华网:http://news.xinhumet.conVzhengfu/content.htm
    [2]《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见中国文化部网站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content.htm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 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2]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3]《“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世界文化多样性”在杭州开幕》,载《人民日报》2005年11月9日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3、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梁守德:《国际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周永生:《经济外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7、鲁毅:《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8、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法]路易·多洛:《国际文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韩召颖:《输出美国: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公关外交》,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1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刘海平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8、计秋枫、冯梁等著:《英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9、谢益显:《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0、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1、王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全球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3、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伍怡康:《软权力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5、方连庆等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麦克尔·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褚律元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7、冯绍雷:《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8、许启贤:《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杜2001年版
    29、金宪宏:《影响白宫对华政策的“中国通”》,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30、张蕴岭主编:《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张蕴岭主编:《21世纪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2、孟晓驷:《文化经济学思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朱增朴:《文化传播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
    34、(英)理查德·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第2版)(关世杰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魏新龙:《文化外交:实现国家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2期
    2、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6年2月第1期
    3、彭新良:《外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关于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张宏喜:《打造外交文化》,《世界知识》2006年第16期
    5、靳利华:《国家外交中的文化手段解析》,《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靳利华:《论外交决策中的文化因素》,《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丁祖煜:《儒家文化与中国外交》,《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2002年第3期
    9、李智:《试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3期
    10、邓显超:《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兴起的必然》,《攀登》(双月刊)2006年第5期
    11、邓长江、吕清华:《从“和合文化”看新时期中国外交策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12、李华锋:《论中国外交观的传统文化渊源》,《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
    13、王小红:《中国文化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4、刘永涛:《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5、汪波:《1872年中国教育使团赴美的外交实践与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6、顾宁:《1972年至1992年的中美文化交流—回顾与思考》,《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17、刘钢:《文化部长孙家正:让中国文化走进法国千家万户》,《光明日报》2003-10-08
    18、郑园园 刘水明:《文化部长孙家正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人民日报》2004-12-20
    19、李少峰:《中国文化节彰显文化外交魅力》,《中国文化报》2005-10-13
    20、孟晓驷:《中国文化外交的魅力》,《人民日报》2005-11-11
    21、杨鸿玺:《“软实力”、文化外交与国家形象》,《光明观察》2005-11-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