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对近代和当代中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按照历史的脉络对其作了系统梳理。同时,以全面展现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近代和当代中国的传播为基础,对“为什么社会民主主义不能拯救近代中国”、“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当今中国”等相关问题作了深入回答。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主要有:
     截止到二战爆发前夕,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到1848年欧洲大革命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萌芽阶段,从欧洲大革命结束到19世纪80年代费边主义产生是其初步发展阶段,从费边主义产生到二战爆发是其最终形成阶段。二战前,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相当广泛的,主要包括英国宪章运动时期的改良主义社会主义思潮、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英国工联主义、法国蒲鲁东主义、德国拉萨尔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英国费边主义、法国可能主义、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英国基尔特社会主义、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英国麦克唐纳社会主义、瑞典汉森的“人民之家”思想以及拉斯基的社会改良理论等;其中,伯恩施坦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麦克唐纳社会主义以及拉斯基的社会改良理论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早接触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到维新变法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但是,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乃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仍然几乎全部来自日本和欧美;其中,来自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当时日本和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都已经严重地社会民主主义化了,所以,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也都不自觉地受到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五四以后,来自俄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日益成为社会主义的主流;受此影响,近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共产主义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逐步向科学社会主义靠拢。但是,以江亢虎及其中国社会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保守派和以梁启超、张东荪、张君劢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则在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伯恩施坦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麦克唐纳社会主义和拉斯基的社会改良理论则是对他们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民主主义派别。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主要对近代中国的四个政治派别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们分别是以江亢虎及其中国社会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保守派,以梁启超、张君劢、张东荪及其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民国成立前后,江亢虎及其中国社会党打着“三无主义”的旗号,贩卖了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观点;20世纪20年代以后,江亢虎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和“新社会主义”主张,其社会民主主义色彩更加浓厚。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和美国;在两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梁启超提出了社会改良主义主张。张东荪与张君劢为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二人的社会主义思想一开始就饱含社会民主主义因素;从1934年中国国家社会党成立到1947年中国民主社会党分裂的十几年间,两人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更加青睐,各自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堪称近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会民主主义者(或民主社会主义者)。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社会党是以张君劢、张东荪等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从政治纲领和政治活动来看,两党算得上近代中国最为典型的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政党。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国家社会主义;五四以后,孙中山越来越越倾向于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但他始终没有完全摆脱社会民主主义的影响,没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除孙中山外,马君武、朱执信、叶夏生、钱智修、邓实、宋教仁、冯自由、林云陔、胡汉民、戴季陶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大都脱身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过程中,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短暂的过渡阶段;正是在这个过渡时期,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许多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内容,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便是他们的突出代表。
     二战后,尤其是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后,社会民主主义换用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名称。整个冷战时期,民主社会主义成了社会党国际各成员党的意识形态总称,在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经济政策、社会事务、国际政策等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苏东剧变时期开始,社会党国际与各国社会民主党逐步以“社会民主主义”替换了“民主社会主义”;然而,苏东剧变后的“社会民主主义”与二战之前的“社会民主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变化。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序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大陆一统天下,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与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之中。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30年间,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与西方社会民主党之间既有敌视与对立的一面,也有友好与接触的一面;其中前者是主流,而后者是支流。中苏论战时期,反对和批判修正主义(即民主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首要任务;这场思想批判运动加速了我们党“左”倾思想路线的滋长,并在文化大革命的酝酿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不过,反对和批判民主社会主义也给我们党和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它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独立自主。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影响重新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以及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建立了党际关系,并保持友好往来;在这一氛围的影响下,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逐渐受到热捧,最有代表性的是出现了对瑞典模式的介绍和宣传,即所谓的“瑞典热”。苏东剧变前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关系出现了短暂曲折;因此,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批判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主流。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关系逐步恢复,进入21世纪,两党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受此影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共十七大前,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不同认识引发了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讨论。
     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胜利,也证明了社会民主主义等其它各种主义或道路都是不能拯救旧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不能拯救近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不愿向人民群众妥协,从而使中国缺乏社会民主主义扎根、成长的土壤和环境;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所依托的阶级力量弱小。改革开放以来,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但民主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不适合当今中国国情的,我们决不能全盘接受民主社会主义,坚决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对推动近代和当代中国的历史进步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还应当积极借鉴社会民主主义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and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article has taken a systematical combing on thisinfluence historically. On basis of the combing, we provide satisfactory answers forthis kind of questions, such as “Why Social Democracy cannot save Modern China?”“Why Democratic Socialism isn’t suitable for Contemporary China?” The basicconcepts and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mainly are:
     On the eve of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I,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ticThough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100years and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historicalstages. From the Great Charter movement of the1830s to the European Revolution of1848is the embryonic stage of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from the end of theEuropean Revolution to the Fabianism arises in the1880s is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Fabianism arises to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I is thefinal formation stage.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origin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Thought is quite extensive, mainly including the reformism and socialism ideologicaltrend of the Great Charter movement, the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of the1848European Revolution, British unionism, the French Proudhon, the German Lassallism,Scientific Socialism (or Marxism), the British Fabianism, the France May doctrine,the Bernstein doctrine, Kautskyism, the British guild socialism, the Marx doctrine ofAustria, the Macdonald doctrine, Sweden socialist Hansen's "people" thought andLaski's social reform theory; wherein, the Bernstein doctrine, the British guildsocialism, the Macdonalddoctrine and Laski's social reform theory have made a quitetremendou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
     Chinese earliest exposure to western socialist ideological trend is during the period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o the period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1898, thewestern socialist ideological trend began to spread in china massively. However, until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of1917and even up to the eruption of the ChineseMay4th Movement, the western socialist ideological trend which has entered China isalmost entirely from Japan, Europe and America; of which Japan's socialist thoughtoccupi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fact, the socialism ideological trend and movementof Japan, Europe and America have seriously social-democraticlized. Therefore, the earliest modern Chinese who accept the western socialist thoughts are influenced bythe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unconsciously. After the May4th Movement, thescientific socialism of Russia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ocialism day by day;affected by this, the first Modern Chinese communists come into being, the bourgeoisrevolutionaries which with Sun Zhongshan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are graduallymoving closer to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However, the bourgeois conservative whichwith Jiang Kanghu and Social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the bourgeoisreformists which with Liang Qichao, Zhang Dongsun, Zhang Junmai as theirrepresentatives are going farther and farther on the social democracy road. And thesects of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cy which have the most far-reaching impact onModern China are the Bernstein doctrine, the British guild socialism, the Macdonalddoctrine and Laski's social reform theory.
     The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four political parties ofModern China, they are the bourgeois conservative which with Jiang Kanghu and theSocialist Party of China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the bourgeois reformists which withLiang Qichao, Zhang Dongsun, Zhang Junmai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Socialist, theChinese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the bourgeoisrevolutionaries which with Sun Zhongshan as their representative, the Communistintellectuals which with Li Dazhao, Chen Duxiu, Mao Zedong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Jiang Kanghu and hisChinese Socialist Party have sold some social democratic opinions under the bannerof "three noes". After the1920s, Jiang Kanghu proposed a "new democracy, newsocialism" idea of which the social democratic color was stronger. Liang Qichao wentinto exil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reform movement of1898failed; heput forward the social reform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Zhang Dongsun and Zhang Junmai made a greatcontribution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socialism in Modern China, but their socialistideology contains large number of Social Democracy components at the beginning.From the setting up of the China National Socialist Party in1934to the splitting of theChina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in1947, Zhang Dongsun and Zhang Junmai aremore in favour of Social Democracy. Each of them proposed a systematic SocialDemocratic theory, so they are the mos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Democracy or Democratic Socialist in Modern China. The Chinese National SocialistParty and Democratic Socialist Party which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Zhang Junmai,Zhang Dongsun et al. are bourgeois reformism parties. They are the most typical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of Modern China. Sun Zhongshan advocated the statesocialism during the Xin Hai revolution period. After the May4th Movement, SunZhongshan became more and more inclined to accept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but hecould’t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mocracy completely,and didn’t turn into areal Marxiane. In addition to Sun Zhongsha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e bourgeoisrevolutionaries of which Ma Junwu, Zhu Zhixin, Ye Xiasheng, Qian Zhixiu, Deng Shi,Song Jiaoren, Feng Ziyou, Lin Yungai, Hu Hanmin, Dai Jitao are all affected by the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at different degrees. Most of the Modern ChineseCommunists escaped from the bourgeois intellectuals. All of them basically haveexperienced a transient phase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a bourgeoisdemocracy to a communist. It is exactly during this transitional period, their socialistideology contains many Social Democratic contents, and Chen Duxiu, Li Dazhao andMao Zedong are the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s of them.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especial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International in1951, Social Democracy changed over to "Democratic Socialism".Throughout the cold war, Democratic Socialism which has formed a complete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politics, economic policy, social affairs andinternational policy became the general ideology of every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the Socialist International. From the period of Su Dong revulsion, the SocialistInternational and most of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gradually substitute "SocialDemocracy" for "Democratic Socialism". However, comparing with the "SocialDemocracy"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Social Democracy" after Su Dong revulsionhas changed in many ways.
     From Oct.1949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to Dec.1979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which left the curtain on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Marxism-Leninism and Maoism ruled in Chinese mainland. The impact of WesternDemocratic Socialism in China which be reflected mainly via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westernSocial Democratic Party is very limited. In the30years that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stParty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reboth hostile-and-opposite and friendly-and-contacted; of which hostility andopposition is the mainstream, and friendness and contaction is tributary. During theperiod of Sino-Soviet debate, the opposition and critique of revisionism (i.e.Democratic Socialism) became the primary task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for th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ideological critique movement accelerated thegrowth of the left-leaning ideological line of CCP, and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in thebrewing proces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However, the opposition and critique ofDemocratic Socialism also produced positive impact on our party and country, itmaked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anding on our own in the course of socialist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fluence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appears inChian once again. In1980s, the CCP has established inter-party relationship with theSocialist International and many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maintained friendly exchanges with each other. The Democratic Socialism becamepopular in China gradually in this atmosphere, 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vent is theintroduc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Swedish Model, i.e. the so-called "the SwedishFervour". Before and after the drastic changes of former Soviet and Eastern Europe,the Social Democrats attempted to promote Chinese upheaval which brought briefsetback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CP and the SDP. Therefore, from the late1980s to the mid1990s, the critique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was the mainstream in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mid1990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CCP and the SDP was being renewed step by step, and maintained good posture in the21th Century. As a result, the influence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was expanding inChina, and a batch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suitors came into being of which manypeople even openly advocated that China should take the road of DemocraticSocialism on the eve of the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caus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odernChina. Howev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1949declared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ary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road) which Guided by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it also proved that the Social Democratic and any other doctrine or road cannot save the oldChina. The two important reasons for “Why Social Democracy can't save ModernChina” are: the political rulers of Modern China are not willing to compromise withthe Chinese people which makes China lack of soil and environment where the SocialDemocracy takes root and grow up, the Social Democracy relies on some weakclasses of Moder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influence of theDemocratic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ises. But the Democratic Socialism isnot suitable fo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at all. Thus, we cannot accept theDemocratic Socialism in full. We should firmly oppose to going to the road ofDemocratic Social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ern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hasproduced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Therefore, weshould actively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 Democracy, so as tobetter insist in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参见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52页。
    ②参见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38、23-24、28页。
    ③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6、24、24-25页。
    ①参见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137页。
    ②参见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卷首献辞部分第7-8页。
    ③参见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①参见陈永忠:《在自由与公道之间——194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②参见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41-242、338页。
    ③参见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9、10、13、15、16页。
    ①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44-45、53-54、55-56页。
    ②参见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127页。
    ③参见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12、964、975、982页。
    ④参见吕明灼:《孙中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①参见许光枨、林浣芬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226、233页。
    ②参见王金铻、李子文著:《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363、292、414页。
    ③参见陶季邑著:《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125、154、
    191、202、244-245、247页。
    ①参见阿明布和:《陈独秀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历史透视》,《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②参见杨德勇:《青年毛泽东为何与社会民主主义分道扬镳》,《安徽省委党校学报》(现为《理论建设》)1993年第5期。
    ③参见马啸原主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285、290、296、297页。
    ④参见俞祖华、王国洪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239、239-240、
    253、254、256页。
    ①参见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读书》2000年第1期。
    ②参见荆世杰、丁兴富:《论近代中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③参见王思睿、何家栋:《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博览群书》2004年第4期。
    ①参见刘书林著:《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30、137页。
    ②参见刘是今:《超越与困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社会民主主义》,《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③参见盖军:《早期陈独秀是社会民主主义者》,《炎黄春秋》2008年第9期。
    ④参见范华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8期。
    ①参见潘光哲:《张君劢对社会主义体制的观察(1919-1922)》,载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308、314页。
    ②参见王思睿、何家栋:《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博览群书》2004年第4期。
    ③参见范华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8期。
    ①参见石红聚:《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再次兴起的原因剖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4期。
    ②参见刘书林著:《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55、156、162页。
    ③参见马立诚著:《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95-96、96-98、98-101、105、112页。
    ①参见[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7、29、63、64页。
    ①参见Edmund S.K. Fung: State Building,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Social Justice: SocialDemocracy in China’s Modern Transformation,1921-1949MODERN CHINA,Vol.31,No.3,July2005,319、
    320、320-321、321-322、326-327、331、320-321、332、339、340、347.
    ②参见曹天予:《当代中国改革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领导者(双月刊)》2008年6月号。
    ①参见萧延中:《中国费边主义的思想遗产》,《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②参见孙宏云:《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③参见翁贺凯:《张君劢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④曹天予:《走向社会民主主义?——简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转型》,《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①参见曹天予:《走向社会民主主义?——简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转型》,《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②参见阮思余:《从发展型国家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12月号。
    ①胡星斗在《我向“十八大”进一言》一文中明确反对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民主社会主义起源于西方,虽然在北欧等国取得了成功,但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不同于北欧,不适合先搞民主,而应先搞宪政、法治。”胡星斗:《我向“十八大”进一言》,《当代工人》2012年第1期,第7页。
    ①我们在这里采用了张传鹤的观点,详见张传鹤著:《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③详见张传鹤著:《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8页。
    ④沈汉著:《英国宪章运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英国学者莫尔顿、台德就曾这样评论道:“由于他们比较优越的地位和脱离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他们不可摆脱坚持合法行动的观点,使他们不知道怎样和新工业区的文化程度较低但却更具有战斗性的工人们一起工作。”[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2页。
    ②[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2-83页。
    ③参见[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6-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3-614页。
    ②马克思指出:“社会民主派的特殊性质表现在,它要求把民主共和制度作为手段并不是为了消灭两极——资本和雇佣劳动,而是为了缓和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对抗并使之变得协调起来。无论它提出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目标,无论目标本身涂上的革命颜色是淡是浓,其内容始终是一样的:以民主主义的方法来改造社会,但是这种改造始终不超出小资产阶级的范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为共产党人制定了这样的策略:“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在德国,只要资产阶级采取革命的行动,共产党就同它一起去反对专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动性。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陈慧生:《工联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3年第2期第3页。
    ①[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11、
    112、111、111、112页。
    ④参见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5页。
    ①马克思曾指出:“蒲鲁东造成了很大的祸害。受到他对空想主义者的假批判和假对立的迷惑和毒害的,首先是‘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其次是工人,尤其是从事奢侈品生产的巴黎工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恩格斯也曾指出:“20年以来,除了蒲鲁东的著作以外,操罗曼语地区的工人就没有过任何别的精神食粮”;“虽然当时蒲鲁东主义者在法国只是工人中间的一个小小的宗派,但是只有他们才具有明确规定的纲领,才能够在公社时期担任经济方面的领导。在比利时,蒲鲁东主义曾在瓦隆工人中间占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而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工人运动中,所有的人,除了极少数例外,只要不是无政府主义者,就都是坚定的蒲鲁东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241、241页。
    ②“在现今的关系下,在劳动的供求的支配,决定着工资的铁的经济规律是这样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拉萨尔全集》第3卷,德文1919年版,第41-42页。
    ③“解放工人等级的唯一道路,废除那个致工人等级于死地的决定工资的严酷规律的唯一道路,是通过国家帮助促进并发展自由的个体的工人合作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资料选编》编译组编:《拉萨尔言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41页。
    ①《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资料选编》编译组编:《拉萨尔言论》,三联书店1976年版,第118页。
    ①参见张传鹤著:《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②徐崇温就认为:柯尔在《费边社会主义》一书中提出的改良主义纲领,对艾德礼工党政府的社会改良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见徐崇温著:《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①[英]萧伯纳主编,袁绩藩等译:《费边论丛》,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83、83、87页。
    ①1883年,法国可能派在巴黎举行了国际工人代表会议;1886年8月,法国可能派与英国工联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会议;英国工联也决定在1888年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
    ②第二国际高举的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旗帜,但在整个第二国际时期,社会民主主义的各项主张实质上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民主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才开始作为不同,乃至对立的意识形态而同时存在。
    ③19世纪后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的阶段,资本集中使大批小资产者纷纷破产,他们把小资产者的习气带进了无产阶级队伍,从而使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工人运动中泛滥起来。当时,无政府主义思潮在法国、
    ①[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99页。
    ②[德]耶克著,张文焕译:《第一国际史》,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104页。
    ①参见殷叙彝:《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3期。
    ②曹长盛主编:《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7、11页。
    ③参见徐崇温著:《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6、28、31、35页。
    ④参见徐大同总主编,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十九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2005年版,第639-640页。
    ⑤参见徐大同总主编,吴春华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十九世纪至二战),天津人民出版2005年版,第643-682页。
    ⑥参见罗显华、李献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问题的几种说法及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①参见林建华:《比较与借鉴: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340页。
    ①[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442页。
    ②[德]伯恩施坦著:《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08-209页。
    ③[德]伯恩施坦著,史集译:《什么是社会主义?》,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9页。
    ④[德]伯恩施坦著:《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193页。
    ⑤[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78-79页。
    ⑥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14页。
    ①[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321页。
    ②[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398页。
    ③[德]伯恩施坦著,史集译:《什么是社会主义?》,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22、20页。
    ④[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257、282页。
    ⑤[德]伯恩施坦著:《伯恩施坦言论》,三联书店1966年版,第288、286页。
    ①[德]伯恩施坦著:《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39页。
    ②参见[匈]贝拉·库恩编,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919-1932)第1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63-64页。
    ③[英]霍布森著:《基尔特社会主义与赁银制度》,共学社1924年版,第61页。
    ①[英]柯尔著:《社会学说》,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0、103页。
    ②[英]霍布森著:《基尔特社会主义与赁银制度》,共学社1924年版,第176、66页。
    ③柯尔认为,“消费是可以被划入国家的活动范围之内的,至于生产,则显然该划在它的活动范围以外”。[英]柯尔著:《社会学说》,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
    ①贝拉·库恩认为:麦克唐纳社会主义“继承着费边社自由博爱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对革命的传统(韦伯夫妇,萧伯纳,奥利弗勋爵等等)。”[匈]贝拉·库恩编,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919-1932)第1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63页。
    ②到目前为止,国内在麦克唐纳社会主义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当属刘书林的《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一书。详见刘书林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10、9页。
    ④[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40页。
    ①[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4、53、51页。
    ②[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3、58页。
    ③[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3页。
    ①刘书林甚至把麦克唐纳社会主义视为二战后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基础。参见刘书林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②学术界普遍认为,拉斯基是社会民主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先驱或理论奠基者。
    ③[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3、60页。
    ①[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39页。
    ②参见[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340页。
    ③“未来的社会如果想避免对外革命战争继之以国内革命战争的悲剧,就必须下定决心在平等的范围内谋求自由。要抓紧时机确立那个范围,这就必须为计划化民主奠定基础。”[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366页。
    ④参见[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343页。
    ①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②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3页。
    ③参见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④参见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11、17页。
    ①参见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②转引自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③转引自《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3页。
    ④转引自《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3-4页。
    ⑤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编:《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4-5页。
    ①参见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②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73页。
    ③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
    ①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6页。
    ②参见[美]詹逊:《中国留日学运与辛亥革命之关系》,《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01页。
    ③据统计,从1880年到1940年,共有两千多种日文著作被译成中文,绝大部分都是由中国留日学生完成的。参见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④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页。
    ①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3页。
    ②日本学者永田广志就认为:直到“甲午战争以前,社会主义还没有出现明确形成的形势,还没有形成为一股社会潮流。”[日]永田广志著,陈应年等译:《日本哲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88页。
    ③参见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①参见[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3、64页。
    ②参见《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27-28页。
    ③参见[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④转引自《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
    ①转引自参见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②参见[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③“正是这一年(1910年),在近代社会主义的发源地欧洲,江亢虎接受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理论”。汪佩伟著:《江亢虎研究》,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④[英]W·D·P·Bliss著,廖仲恺译:《社会主义史大纲》,《民报》第七号,1906年9月5日。
    ①宋教仁:《社会主义商榷》,《民立报》,1911年8月13-14日。
    ②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4、525、525页。
    ①张东荪:《第三种文明》,《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
    ①1922年秋,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阵地《改造》停刊,各大报刊上有关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文章几乎绝迹。王名烈在《法政学报》1924年第8期发表的《论基尔特社会主义》一文,成为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绝唱。
    ②参见《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5页。
    ③参见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孙宏云:《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8年8月号。
    ①卢毅:《平社与费边社渊源初探——兼论拉斯基学说在中国》,《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
    ②参见刘是今:《拉斯基思想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罗隆基、王造时为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载[英]拉斯基著、张君劢译:《政治典范》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2、1页。
    ②叶永烈编:《王造时:我的当场答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③参见翁贺凯:《拉斯基与现代中国:研究概况与前景展望》,《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1期;刘是今:《拉斯基思想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罗隆基、王造时为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④参见孙宏云:《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①参见刘书林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3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页。
    ③《孙中山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44页。
    ④《孙中山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46页。
    ⑤《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3页。
    ⑥《向导》第48期,1923年12月12日。
    ⑦《向导》第52期,1924年1月20日。
    ①参见刘书林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4页。
    ②参见刘书林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5页。
    ①[英]麦克唐纳著,严恩椿译:《社会主义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页。
    ②司徒德译:《麦克唐纳传》,南京独立出版社1946年版,译者前言部分第1-2页。
    ①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05、223、226页。
    ①参见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刘书林也认为,中国社会党“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有工商业者参加的资产阶级政党。”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①中国社会党前后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在1911-1913年间,第二次是在1925年-1926年间;第三次是在1939-1945年间。
    ②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5页。
    ③高放等人认为:“从实质上来说,江亢虎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待点和阶级特性,是西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第二国际的社会改良主义与中国封建的大同主义的大杂烩”,“是西方反动资产阶级和第二国际的改良主义的变种,即中国大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它反对革命,鼓吹改良主义,主张投降。”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82、984页。
    ①“正是这一年(1910年),在近代社会主义的发源地欧洲,江亢虎接受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理论”。汪佩伟著:《江亢虎研究》,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②江亢虎:《社会主义研究会开会宣言》,《社会星》第2期,1911年8月。
    ③参见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④《中国社会党纲领》,《社会党月刊》第4期,1912年11月。
    ①参见《中国社会党纲领》,《社会党月刊》第4期,1912年11月。
    ②参见汪佩伟著:《江亢虎研究》,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③参见《江亢虎致袁世凯信》,《社会世界》第2期,1912年5月15日。
    ④江亢虎著:《洪水集》,上海印行1913年9月1日版,第77页。
    ⑤“二次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党激进派人士陈翼龙曾在京津一带策划反对袁世凯的武装起义。但这次起义
    ①载江亢虎著:《江亢虎思想一斑》,北京出版社1935年版。
    ②江亢虎著:《江亢虎文存初编》,江亢虎博士丛书编印委员会1944年版,第226页。
    ③汪佩伟著:《江亢虎研究》,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汪佩伟还认为:“江亢虎的‘新民主主义’,是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制度改造说中的一个空想论。它以其‘社会制度改造论’为前提,以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批判为基础,以选民参政、立法一权、职业代议为主要内容,以‘新社会主义’为指归和特色,是近代中国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民主义政纲。”汪佩伟著:《江亢虎研究》,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1、211、211页。
    ②谢彬:《民国政党史》,载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6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①参见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②中国之新民:《外资输入问题》,《新民丛报》第56期。
    ③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46页。
    ④冰子:《干涉与放任》,《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2日。
    ①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5页。
    ②梁启超著,何守真校点:《新大陆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③饮冰:《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86期,1906年11月。
    ④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4、525、525页。
    ⑤有学者就认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并不具有科学形态,而是改良社会主义;他所描绘的社会改良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有联系。参见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6-47页。
    ①张东荪:《中国之社会问题》,《庸言》第1卷第6号,1913年月16日。
    ②张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七号,1919年12月。
    ③张东荪:《世界公同之一问题》,《时事新报》,1919年1月15日。
    ①张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七号,1919年12月。
    ②参见张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七号,1919年12月。
    ③张东荪:《改造要全体谐和》,《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五号,1920年3月。
    ④张东荪:《精神生活的改造》,《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七号,1920年4月。
    ⑥张东荪:《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14号,1920年7月15日。
    ⑦张东荪:《长期的忍耐》,《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4号。
    ①张东荪:《社会主义研究宣言》,《时事新报》,1921年9月16日。
    ②张东荪:《道德哲学》,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622-623、633页。
    ③张东荪:《道德哲学》,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621-622、624-625页。
    ①张东荪:《道德哲学》,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633、630、630页。
    ②张东荪:《道德哲学》,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第645页。
    ③张东荪:《我亦谈谈辩证法的唯物论》,《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潮》第3期,1931年9月18日。
    ④张东荪:《动的逻辑是可能的么?》,《新中华》第1卷第18期,1933年9月25日。
    ⑤张东荪:《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载《唯物辩证法论战》,北平民友书店1934年版,第144页。
    ⑥张东荪:《辩证法的各种问题》,《再生》第1卷第5期,1932年9月20日。
    ⑦张东荪:《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载《唯物辩证法论战》,北平民友书店1934年版,第178页。
    ①张东荪:《阶级问题》,《再生》第1卷第4期,1932年8月20日。
    ②张君励著:《社会主义思想运动概观》,台湾稻乡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③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左、中、右三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谢德曼、艾伯特为代表的右派掌握了该党的领导权。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右派组织临时政府,艾伯特、谢德曼分别出任总统和政府总理。张君劢的这次欧洲之旅正值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执政时期,右派的各项政策措施必然会对张君劢产生深刻影响。
    ④张君劢:《1919-1921年旅欧中之政治印象及吾人所得之教训》,《新路》1928年第1卷第5期,第20页。
    ①参见张君劢著:《立国之道》,(出版社不详)1947年版,第193页。
    ②翁贺凯:《张君劢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③张君劢:《悬拟之社会改造同志会意见书》,《改造》第4卷第3号。
    ④张君劢、张东荪:《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14号,1920年7月14日。
    ①张东荪、张君劢是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社会党的主要领导人和最重要理论家,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社会党的社会民主主义主张也基本体现了张东荪、张君劢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
    ②在中国国家社会党的成立时间问题上,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中国国家社会党认为,“本党于民国二十年十月在北平正式发起筹备。时以政府的压迫,所以一切的活动都是秘密的。二十一年发表本党政纲,二十三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五年召开第二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在此,我们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为中国国家社会党的成立时间。
    ③1946年8月14日,中国国家社会党与海外的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成立中国民主社会党。自此,中国国家社会党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民主社会党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政治组织。
    ①沈云龙主编:《张君劢先生九秩诞辰纪念册(下)》,台湾文海出版社1993年版,第33、55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③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5、57、59页。
    ①参见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95-96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③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81、82页。
    ④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①参见尹涛:《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成立及特点》,《民国档案》2009年第2期,第129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232、240、241页。
    ①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452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③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223、223、224页。
    ④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61页。
    ⑤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52、154页。
    ①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181、181、182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93、197-198、205、205-206页。
    ③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62页。
    ④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页。
    ①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
    ②民社党内部在是否参加制宪国大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张君劢、徐傅霖、蒋匀田等人赞成,张东荪、梁秋水、孙宝毅、叶笃义等人则反对。但张君劢一意孤行,参加了制宪国大。随后,张东荪与张君劢决裂,孙宝刚、孙宝毅、伍宪子与沙彦楷等人则于1947年8月另组“中国民主社会党革新派”。参见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36-439页。张东荪继续在民盟任职,中国民主社会党革新派成员汪世铭、沙彦楷等人也加入了民盟。
    ③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356、357页。
    ④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61页。
    ①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25页。
    ②方庆秋主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26页。
    ①皮明麻著:《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3-64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3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42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8页。
    ①孙中山是这样说的:“国家社会主义云者,国家各种大事业由政府借债经营,如农田、水利、铁道、电气及其他可专利的事业概收归为国营。又如土地增价,地主不费劳力而坐享其利,政府为主持公平计,亦定有两种办法:先令地主呈报地价,或则按价抽税,或则照价收买其地。以上两种问题解决,则大利归之国家,政府即以其所获之利还诸人民,作诸种公益慈善事业、以调剂社会之苦乐。此主义事简而效大,实有可行之理由。”《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1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320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2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10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8页。
    ①参见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译书汇编》,1903年2月15日。
    ②参见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民报》,1905年11月26日。
    ③参见叶夏生:《无政府党与革命党之说明》,《民报》第七号,1906年9月5日。
    ④钱智修:《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东方杂志》第八卷第六号,1911年8月19日。
    ①邓实:《论社会主义》,《政艺通报》,1903年2月27日。
    ②冯自由在日本出生和成长,受到日本人赞许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响。参见[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4页。
    ③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原载于香港《中国日报》,改订后刊于《民报》第四号1906年5月1日。
    ④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民报》第五号,1906年6月26日。
    ⑤宋教仁:《社会主义商榷》,《民立报》,1911年8月13-14日。
    ⑥宋教仁著,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9-750页。
    ⑦宋教仁著,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8页。
    ①林云陔:《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之现形》,《建设》第二卷第二号;《近代社会主义进行之动机》,《建设》第二卷第四号;《阶级斗争之研究》,《建设》第二卷第六号。
    ②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建设》第一卷第六号。
    ③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7、1010页。
    ④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88页。
    ①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新青年》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②参见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1920年5月。
    ③陈独秀:《中国劳动者可怜的要求》,《劳动界》第11册,1920年10月3日。
    ①“从理论立场来看,陈独秀此时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仍然是偏向于第二国际的社会改良主义的。”张武等著:《社会主义思潮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②参见陈独秀著:《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83页。
    ③陈独秀著:《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85、485、485、484页。
    ④李大钊著:《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2页。
    ⑤李大钊著:《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⑥李大钊:《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星期评论》新年号,1920年1月21日。
    ⑦李大钊著:《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2页。
    ①林代昭、潘国华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②参见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年6月-1920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293页。
    ①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年6月-1920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1、690、524、471页。
    ②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年6月-1920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22页。
    ③毛泽东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年6月-1920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294页。
    ①殷叙彝就认为:“肯定社会民主主义概念在这一时期的正确内涵,并不等于说第二国际和各国社会党的指导思想是纯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也从未有过这种情况。无论是德国或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还是第二国际,从成立开始就存在观点分歧,19世纪末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产生以后更加如此。因此相当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社会民主主义概念时是涵盖这种分歧的。”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上)——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3期。
    ①1919年2月,原第二国际右派在日内瓦重建了第二国际,或称“黄色国际”,因总部设在伯尔尼又被称为“伯尔尼国际”。1921年2月,原第二国际中派又在维也纳成立了“协作会”,史称“维也纳国际”或“第二半国际”。1923年,伯尔尼国际与维也纳国际在汉堡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实现了右派和中派的组织统一,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一直维持到1940年才停止活动。在“伯尔尼国际”、“维也纳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时期,各国社会民主党右派和中派都继续沿用“社会民主主义”来称呼他们的主张。
    ②[德]李卜克内西著,姜其煌等译:《不要任何妥协》,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19页。
    ③[德]伯恩施坦著:《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39页。
    ④转引自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12页。
    ①转引自[苏]费多谢耶夫等编写,石健等译:《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注释。
    ②转引自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第10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张世鹏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③张世鹏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④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⑤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张世鹏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③转引自汪恩键主编:《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④前面我们论述过民主社会主义对民主价值的重视,这里不再赘述。
    ⑤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02页。
    ⑥参见李永清著:《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7、71页。
    ①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6页。
    ②参见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6页。
    ③参见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7页。
    ④参见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8-69页。
    ①“个人权利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
    (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7页。
    ②[德]苏珊·米勒、海因里希·特波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求是出版社1984年版,第
    347页。
    ③[德]勃兰特等著,丁冬红、白伟译:《社会民主与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参见《各国社会党重要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341页。
    ②参见[德]勃兰特等著,丁冬红、白伟译:《社会民主与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④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编:《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475页。
    ⑤参见[德]勃兰特等著,丁冬红、白伟译:《社会民主与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①《各国社会党重要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367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编:《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④[德]托马斯·迈尔等著,刘芸影等译:《论民主社会主义》,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⑤参见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⑥转引自刘玉安、蒋锐等著:《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134页。
    ⑦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②参见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71-72页。
    ③声明中是这样写的:“不应把各种不同形式的公有制本身看成是目的,而应看成是对决定经济生活和社会福利的基础工业和服务行业的监督手段,也是使效益差的工业合理化、或是阻止私营垄断企业和卡特尔剥削公众的手段。”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④声明指出:“社会主义的计划化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同重要的生产领域内,如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工业内私有制的存在是可以相容的”,“国家可以而且也应该在计划经济的范围内帮助私有者,使其对增加生产和福利作出贡献。”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
    (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⑤[德]苏珊·米勒、海因里希·特波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求是出版社1984年版,第352页。
    ①转引自汪恩键主编:《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③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72页。
    ④原文是这样写的:“社会主义政策的当前经济目标是充分就业,增加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行社会保障和推行收入与财产的合理分配。”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
    47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8、
    142、150、151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
    303、334、399、400页。
    ②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73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
    294页。
    ④参见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68-69页。
    ②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①参见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②转引自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③张文红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汉堡纲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4期,第10、4、10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详见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0、43、43、59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73、73页。
    ③参见舒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④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3、
    223、224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
    10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
    118页。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
    146、144页。
    ②参见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4页。
    ④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①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七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3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9页。
    ②参见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1-54页。
    ③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
    ①参见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8-19页。
    ②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页。
    ③高放等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0页。
    ④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页。
    ①参见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著:《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2、45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
    44页。
    ③参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58、82页。
    ①参见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136、179、214页。
    ②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页。
    ③参见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④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⑤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112页。
    ①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2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4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1页。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3页。
    ④金春明:《六十年代“左”倾错误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
    53页。
    ①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②1959年,《人民日报》曾报道社会党国际在西藏问题上干涉我国内政、批评中央政府的文章,此后的21年里,《人民日报》再没有发表过有关社会党国际的报道。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③《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④胡耀邦:《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了解和合作》,《人民日报》1984年5月30日。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①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②参见林建华:《社会党国际论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页。
    ③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编辑:《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6页。
    ①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页。
    ②胡耀邦:《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了解和合作》,《人民日报》1984年5月30日。
    ①参见张契尼、潘其昌编:《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82页。
    ②张契尼、潘其昌编:《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85-386页。
    ③张契尼、潘其昌编:《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402页。
    ①参见刘书林著:《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黄安森、张小劲编:《瑞典模式初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③黄安森、张小劲编:《瑞典模式初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年第2期,第73页。
    ①参见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31页。
    ①参见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②高放等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183页。
    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写组编:《苏联东欧风云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237页。
    ④参见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①参见刘书林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②参见尧凌珊编:《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和评论》,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苏联问题资料》,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转引自张捷:《试析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8期,第53页。
    ②中联部资料编辑中心选编:《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③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④参见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参见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3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35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③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②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183页。
    ①参见赵明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第5、10页。
    ①参见曹长盛:《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学习与研究》1990年第3期,第14、15、16、
    17页。
    ②参见李永清著:《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部分第1-2页。
    ③参见俞思念:《“民主社会主义”的缘起与本质》,《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4期,第13页。
    ④参见周新城等著:《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评析》,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编者的话部分第1页。
    ①参见周新城等著:《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批判》,北京市委机关印刷厂印刷1994年版,目录部分第1、3、
    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①《江泽民会见社会党国际主席》,《人民日报》,1998年9月16日第1版。
    ②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187页。
    ①参见刘书林著:《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②刘青:《关于“中国需要新的转变”的说明》,台湾《联合报》1998年3月10日。
    ③比如,刘书林就认为:文章的作者“方觉”根本算不上中国体制内的中高层官员;而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也被过分地夸大了。参见刘书林著:《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④方觉:《中国需要新的转变——民主派的纲领意见》,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11月20日。
    ①方觉:《中国需要新的转变——民主派的纲领意见》,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11月20日。
    ②方觉:《中国需要新的转变——民主派的纲领意见》,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年11月20日。
    ③曹思源:《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香港《前哨》月刊1999年11月号。
    ④曹思源:《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香港《前哨》月刊1999年11月号。
    ①曹思源:《政治改革关键在于党自身的改革》,《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5期,第43页。
    ②曹思源:《政治改革关键在于党自身的改革》,《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5期,第44页。
    ③参见刘国凯著:《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香港明镜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5页。
    ④刘国凯著:《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香港明镜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⑤参见刘国凯著:《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香港明镜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①参见《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8页。
    ②参见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①参见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②参见舒新著:《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③参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http://www.idcpc.org.cn/duiwai/niandugaikuang/2012.htm。
    ④参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http://www.idcpc.org.cn/dongtai/index.htm。
    ①参见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②辛子陵:《对资产阶级认识的历史变迁》,《炎黄春秋》2008年第3期,第19页。
    ③参见辛子陵:《对资产阶级认识的历史变迁》,《炎黄春秋》2008年第3期。
    ①辛子陵:《合成一个新东西——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炎黄春秋》2008年第7期,第45页。
    ②辛子陵:《合成一个新东西——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炎黄春秋》2008年第7期,第44页。
    ③参见曹天予:《走向社会民主主义?——简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转型》,《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曹天予在另一篇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他说:“改革时期的中共,从新权威主义出发,通过‘换旗’为社会民主主义,正式变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可能性,不是太小。”曹天予:《当代中国改革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领导者》(双月刊)2008年6月号。
    ①参见阮思余:《从发展型国家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12月号。
    ②黄亚文:《西部大开发要理直气壮地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载《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年11月19日出版,第1页。
    ③参见黄亚文:《西部大开发要理直气壮地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载《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年11月19日出版,第2页。
    ①参见关山:《北欧四国社会模式的见闻与思考》,《炎黄春秋》2007年第7期。
    ②参见何方:《我看社会主义》,《炎黄春秋》2007年第7期,第13、15、17页。
    ①参见吴江:《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评价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炎黄春秋》2007年第6期,第10、15页。
    ②参见徐理:《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光明日报》2007年4月24日第9版。
    ③《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人民日报》理论版2007年5月10日。
    ①曹长盛:《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07年5月25日第8版。
    ②辛向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人民日报》2007年5月25日第8版。
    ③肖枫:《谢韬先生<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之我见》,《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④高放:《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演变——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理论学刊》2007年第6期。
    ⑤黄宗良:《民主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1日。
    ⑥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
    ①尹良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理论月刊》2007年第11期。
    ②周新城:《必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理论视野》2007年第5期,第19页。
    ③周新城:《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第30页。
    ④李振城编著:《驳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透析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毒招和谬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①参见李振城编著:《驳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透析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毒招和谬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①参见梁启超著,何守真校点:《新大陆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②参见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4-525页。
    ①参见陶季邑著:《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①张传鹤著:《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导论部分第6页。
    ②详见张传鹤著:《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七、八、九、十章。
    ①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曾回忆说:“我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原理的小册子。我热情地写信给几个同班同学,讨论这个问题。”[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17页。
    ①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②王学东译:《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28、29页。
    ①参见李姿姿:《法国社会党执政经验教训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年第2期。
    ②王学东译:《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21页。
    ③参见周敬青主编:《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08页。
    ④参见高锋、时红编译:《瑞典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述评与文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12页。
    ①参见温敬元:《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路径与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②王学东译:《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第30-31页。
    ①西德社会民主党在政治、经济、社会、国际等各个领域都倡导建立和推行“参与决定”制度,而我们这里的研究仅限经济领域中的“参与决定”制度。
    ②参见刘俊海著:《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225页。
    ③转引自刘俊海著:《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①参见《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78、178、190、220、224、226页。
    ②参见《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87、187、194、196、209、217页。
    ①参见《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87、188、188、246、247页。
    ②参见《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第188页。
    ③参见张欣:《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第8页。
    ④参见刘俊海著:《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⑤参见张欣:《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第8页。
    ⑥参见张欣:《德国公司共同决定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职工参与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①1917年,瑞典社会民主党与人民党组建瑞典联合政府,这是它第一次参政。1920年、1921-1923、1924-1925年瑞典社会民主党前后三次组建少数派政府。1932年,瑞典社会民主党第一次单独执政,开启了它长期执政的历史。从1932年到1976年的40多年时间里,瑞典社会民主党一直把持国家政权,创造了任何其他国家社会民主党都没能达到的成就。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第4页。
    ①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第2版,第1页。
    ①参见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第5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年6月-1920年11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九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4]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5]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四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6]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六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7]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七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8]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9]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0]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1]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3]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孙中山全集(第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孙中山选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7]李大钊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8]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9]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0]宋教仁著;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1]宋教仁著;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2]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3]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4]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5]江亢虎.新俄游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
    [36]江亢虎.江亢虎思想一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35.
    [37]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M]﹒江亢虎博士丛书编印委员会,1944.
    [38]江亢虎.洪水集[M]﹒上海:上海印行,1913.
    [39]张东荪.道德哲学[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1.
    [40]张君劢.立国之道[M]﹒出版社不详,1947.
    [41][德]李卜克内西著;姜其煌等译.不要任何妥协[M]﹒北京:三联书店,1964.
    [42][德]拉萨尔.拉萨尔全集(第3卷)[M]﹒德文1919.
    [43][德]拉萨尔.拉萨尔言论[M]﹒北京:三联书店,1976.
    [44][德]伯恩施坦.伯恩施坦言论[M]﹒北京:三联书店,1966.
    [45][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M]﹒北京:三联书店,1965.
    [46][德]伯恩施坦著;史集译.什么是社会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63.
    [47][德]伯恩施坦著,郑异凡等译.斐迪南·拉萨尔及其对工人阶级的意义[M]﹒北京:三联书店,1964.
    [48][英]萧伯纳主编;袁绩藩等译.费边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58.
    [49][英]霍布森.基尔特社会主义与赁银制度[M]﹒共学社,1924.
    [50][英]柯尔.社会学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1][英]麦克唐纳著;于树生译.批评的和建设的社会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52][英]拉斯基著;朱曾汶译.论当代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3][日]片山潜著;王雨译.日本的工人运动[M]﹒北京:三联书店,1959.
    [54][英]拉斯基著;张君劢译.政治典范(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55][英]麦克唐纳著;严恩椿译.社会主义运动[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5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5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58]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9]张世鹏.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0][苏]伊·布拉斯拉夫斯基著;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M]﹒北京:三联书店,1964.
    [61]殷叙彝.西方的伯恩施坦研究述评(第6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2]殷叙彝.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6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3][匈]贝拉·库恩编;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共产国际文件汇编(1919-1932)(第1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5.
    [64]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资料选辑)(第1辑上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65]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67]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6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68]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9]张世鹏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0]各国社会党重要文件汇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
    [71]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编.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72]高放,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3]中共中央党校国际共运研究所编写组编.苏联东欧风云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74]尧凌珊.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和评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75]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苏联问题资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
    [76]中联部资料编辑中心选编.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7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
    [78]高锋,时红.瑞典社会民主主义模式——述评与文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79]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80]张传鹤.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81]沈汉.英国宪章运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82][英]莫尔顿,台德著;叶周,何新等,译.英国工人运动史(1770-1920)[M]﹒北京:三联书店,1962.
    [83]徐耀新,文晓明主编.新编国际共运史(1847-198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84]高放,黄达强主编.社会主义思想史(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
    [85][奥]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著;杨寿国等译.国际史(第1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86]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7]刘玉安,蒋锐,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当代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8]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89][德]耶克著;张文焕译.第一国际史[M]﹒北京:三联书店,1964.
    [90]曹长盛.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比较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1]吴春华.西方政治思想史(第四卷)(十九世纪至二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5.
    [92]林建华.比较与借鉴: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93]刘书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4]许光枨,林浣芬.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5]王金铻,李子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96]俞祖华,王国洪.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97]皮明麻.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98]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99]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00]刘其发.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6.
    [101][日]永田广志著;陈应年等译.日本哲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02][美]伯纳尔著;丘权政,符致兴译.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103]汪佩伟.江亢虎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
    [104]叶永烈.王造时:我的当场答复[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05]司徒德译.麦克唐纳传[M]﹒南京:南京独立出版社,1946.
    [106]方庆秋.中国民主社会党[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107]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108]刘书林.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9]马啸原.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110]陶季邑.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派与社会主义思潮[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11]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112]张星久.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13]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14]邵鹏.后冷战时代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15]张武.社会主义思潮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6][苏]费多谢耶夫等编;石健等译.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17]汪恩键.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8]李永清.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19][德]苏珊·米勒,海因里希·特波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
    [M]北京:求是出版社,1984.
    [120][德]勃兰特等著;丁冬红,白伟译.社会民主与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21][德]托马斯·迈尔等著;刘芸影等译.论民主社会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2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24]舒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以与当代西方社会民主党的关系为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125]林建华.社会党国际论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26]张契尼,潘其昌.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27]黄安森,张小劲.瑞典模式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28]李永清.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129]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0]周新城.当代民主社会主义评析[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131]周新城.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批判[M]﹒北京:北京市委机关印刷厂印刷,1994.
    [132]李振城.驳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透析谢韬《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毒招和谬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133][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34]周敬青.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35]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6]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的考察与论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
    [137]陈慧生.工联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83(2).
    [138]周呈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一国际中反对英国工联主义的斗争[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3).
    [139]高放.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百年分合[J]﹒理论参考,2007(8).
    [140]高放.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演变——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J]﹒理论学刊,2007(6).
    [141]徐崇温.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既不“同祖”,也不“同根”,更不是“同义语”[J]﹒红旗文稿,2008(7).
    [142]徐崇温.不“同祖”不“同根”,不是“同义语”——谈谈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J]﹒高校理论战线,2008(5).
    [143]殷叙彝.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J]﹒政治学研究,1987(3).
    [144]罗显华,李献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问题的几种说法及我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45]乔瑞雪.从多元视角解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生根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46][英]W·D·P·Bliss著;廖仲恺译.社会主义史大纲[N]﹒民报第七号,1906.
    [147]宋教仁.社会主义商榷[N]﹒民立报,1911年8月13-14日.
    [148]张东荪.第三种文明[J]﹒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
    [149]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的初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
    [150]卢毅.平社与费边社渊源初探——兼论拉斯基学说在中国[J]﹒学术研究,2002(3).
    [151]刘是今.拉斯基思想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以罗隆基、王造时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52]翁贺凯.拉斯基与现代中国:研究概况与前景展望[J]﹒政治思想史,2012(1).
    [153]江亢虎.社会主义研究会开会宣言[J]﹒社会星,1911(2).
    [154]中国社会党纲领[J]﹒社会党月刊,1912(4).
    [155]江亢虎致袁世凯信[J]﹒社会世界,1912(2).
    [156]吕明灼.孙中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1988(1).
    [157]宋教仁.社会主义商榷[N]﹒民立报,1911年8月13-14日.
    [158]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J]﹒译书汇编,1903年2月15日.
    [159]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N]﹒民报,1905年11月26日.
    [160]叶夏生.无政府党与革命党之说明[N].民报第七号,1906年9月5日.
    [161]钱智修.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J]﹒东方杂志,1911年第八卷第六号.
    [162]邓实.论社会主义[N]﹒政艺通报,1903年2月27日.
    [163]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N]﹒原载于香港《中国日报》;改订后刊于《民报》第四号,1906年5月1日.
    [164]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N]﹒民报第五号,1906年6月26日.
    [165]林云陔.社会主义与社会改良之现形[J].建设,第二卷第二号;近代社会主义进行之动机[J].建设,第二卷第四号;阶级斗争之研究[J].建设,第二卷第六号。
    [166]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J]﹒建设,第一卷第六号.
    [167]中国之新民.外资输入问题[N]﹒新民丛报,第56期.
    [168]冰子.干涉与放任[N]﹒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2日.
    [169]饮冰.杂答某报[N]﹒新民丛报,第86期,1906年11月.
    [170]张东荪.中国之社会问题[J]﹒庸言,第1卷第6号,1913年月16日.
    [171]张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J]﹒解放与改造,第一卷第七号,1919年12月.
    [172]张东荪.世界公同之一问题[N]﹒时事新报,1919年1月15日.
    [173]张东荪.改造要全体谐和[J]﹒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五号,1920年3月.
    [174]张东荪.精神生活的改造[J]﹒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七号,1920年4月.
    [175]张东荪.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J]﹒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14号,1920年7月15日.
    [176]张东荪.长期的忍耐[J]﹒新青年,1920,年第8卷第4号.
    [177]张东荪.社会主义研究宣言[N]﹒时事新报,1921.
    [178]张东荪.我亦谈谈辩证法的唯物论[N]﹒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潮),1931(3).
    [179]张东荪.动的逻辑是可能的么?[J]﹒新中华,1933,1(18).
    [180]张东荪.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J]﹒载《唯物辩证法论战》,北平民友书店1934年版.
    [181]张东荪.辩证法的各种问题[J]﹒再生,第1卷第5期,1932,1(5).
    [182]张东荪.阶级问题[J]﹒再生,第1卷第4期,1932年8月20日。
    [183]张君劢.1919——1921年旅欧中之政治印象及吾人所得之教训[J]﹒新路,1928,1(5).
    [184]曹天予.当代中国改革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J]﹒领导者(双月刊),2008年6月号.
    [185]张君劢.悬拟之社会改造同志会意见书[J]﹒改造,第4卷第3号.
    [186]张君劢,张东荪.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J]﹒解放与改造,14号,1920,2(14)
    [187]陈永忠.在自由与公道之间——194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88]刘是今.超越与困顿——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社会民主主义[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
    [189]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J]﹒开放时代,1998(4).
    [190]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J]﹒读书,2000(1).
    [191]尹涛.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成立及特点[J]﹒民国档案,2009(2).
    [192]盖军.早期陈独秀是社会民主主义者[J]﹒炎黄春秋,2008年(9).
    [193]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J]﹒新青年,第1卷第1号,1915,1(1).
    [194]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J]﹒新青年,1920,7(6).
    [195]陈独秀.中国劳动者可怜的要求[J]﹒劳动界,第11册,1920.
    [196]李大钊.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J]﹒星期评论,新年号,1920.
    [197]阿明布和.陈独秀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历史透视[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198]杨德勇.青年毛泽东为何与社会民主主义分道扬镳[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现为《理论建设》),1993(5).
    [199]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上)——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3).
    [200]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6).
    [201]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下)——概念的起源和历史演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4).
    [202]李强译,刘芸影校.社会党国际原则声明[J]﹒国际共运史研究(现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0(2).
    [203]张小劲.关于社会党国际国际政策历史演变的考察[J]﹒教学与研究,1985(5).
    [204]张文红译,殷叙彝校.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汉堡纲领)[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4).
    [205]金春明.六十年代“左”倾错误的发展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J]﹒中共党史研究,1996(1).
    [206]胡耀邦.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谋求相互了解和合作[N]﹒人民日报,1984-5-30.
    [207]张捷.试析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J]﹒高校理论战线,2008(8).
    [208]舒新.冷战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党国际之间的关系述论[J]﹒社会主义研究2007(3).
    [209]赵明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210]曹长盛.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J]﹒学习与研究,1990(3).
    [211]殷叙彝.划清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1(1).
    [212]俞思念.“民主社会主义”的缘起与本质[J]﹒社会科学研究,1992(4).
    [213]江泽民会见社会党国际主席[N]﹒人民日报,1998-1.
    [214]曹思源.政治改革关键在于党自身的改革[J]﹒中国国情国力,2001(5)
    [215]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2).
    [216]辛子陵.对资产阶级认识的历史变迁[J]﹒炎黄春秋,2008(3).
    [217]辛子陵.合成一个新东西——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J]﹒炎黄春秋,2008(7)。
    [218]关山.北欧四国社会模式的见闻与思考[J]﹒炎黄春秋,2007(7).
    [219]何方.我看社会主义[J]﹒炎黄春秋,2007(7).
    [220]吴江.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评价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J]﹒炎黄春秋,2007(6).
    [221]徐理.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光明日报,2007-4-24(9).
    [222]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7-5-10.
    [223]曹长盛.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07-5-25(8).
    [224]辛向阳.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N]﹒人民日报,2007-5-25(8).
    [225]肖枫.谢韬先生<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之我见[J]﹒科学社会主义,2007(2).
    [226]高放.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演变——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J]﹒理论学刊,2007(6).
    [227]黄宗良.民主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但不可照搬[N]﹒中国教育报,2007-6-21.
    [228]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J]﹒求是,2007(13).
    [229]尹良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评《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J]﹒理论月刊,2007(11).
    [230]周新城.必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J]﹒理论视野,2007(5).
    [231]周新城.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232]王学东.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4).
    [233]李姿姿.法国社会党执政经验教训及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2).
    [234]温敬元.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路径与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5).
    [235]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N]﹒人民日报,2012-11-19(2).
    [23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N]﹒人民日报,2012-11-18(1).
    [237]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http://www.idcpc.org.cn/duiwai/niandugaikuang/2012.htm.
    [238]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网站:http://www.idcpc.org.cn/dongtai/index.htm.
    [239]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2013-3-17.
    [240]习近平.习近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105/c64094-20099326.html,2013-1-5.
    [241]张君励.社会主义思想运动概观[M]﹒台湾稻乡出版社,1988.
    [242]沈云龙.张君劢先生九秩诞辰纪念册(下)[M]﹒台湾文海出版社,1993.
    [243]刘国凯.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M]﹒香港明镜出版社,2000.
    [244]曹天予.社会主义还是社会民主主义?——中国改革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M]﹒香港大风出版社,2008.
    [245]黄达公编.大论战:社会民主主义与中国出路——谢韬引起的争鸣(上、下册)[M]﹒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2007.
    [246]刘青.关于“中国需要新的转变”的说明[N]﹒台湾《联合报》,1998-3-10.
    [247]方觉.中国需要新的转变——民主派的纲领意见[N]﹒新加坡《联合早报》,1997-11-20.
    [248]曹思源.中国政治经济改革走向[N]﹒香港《前哨》月刊,1999年11月号.
    [249]曹天予.走向社会民主主义?——简评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转型[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250]翁贺凯.张君劢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251]阮思余.从发展型国家走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12月号.
    [252]孙宏云.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253]翁贺凯.张君劢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254]萧延中.中国费边主义的思想遗产[J]﹒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8月号.
    [255]Edmund S. K. Fung.《State Building,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Social Justice: Social Democracy in China’s ModernTransformation,1921-1949》MODERN CHINA,Vol.31,No.3,July2005,p318-3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