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地区水旱灾害及社会应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末的辽东自然灾害频仍,政局动荡。本文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建明末辽东地区水旱灾害等级序列,考察明末辽东地区水旱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危害,通过比较明政府与后金(清)政府面对辽东地区水旱灾害所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措施,深入探讨与灾害相伴随的社会变化,借此说明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在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引发社会政治结构变迁,灾害与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因素将对自然灾害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自然灾害的推动下,社会将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灾害而逐渐进行自我完善。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disaster has followed with man. As the reason of the huge geographical and the geography variable and weather condition complicated, the Chinese people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unremittingly and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At the present time of the influenza virus A H1N1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The history of natural disasters resear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y disasters and the wars spread rapidly. The dieters in the transfer of governments an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have not been studied. The paper has wrote from being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sis, us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combining the Liaodong area reconstruction level Ming FDD Liaodong are and reviewing the Liaodong area of Ming FD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arm . I take the Ming government to compare with and Qing in paving the Liaodong area of natural disasters to different measures, lucubrating about disasters of social change, explain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aster by social factors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and finall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The paper studies disaster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disaster in the Liaodong area of the Ming dynasty by exist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historical data.71 years at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occurred 34 times, including floods for 16 times, and drought for 18 times, flood 7 times and drought 6 times in drought and water logging index to 1 and flood 9 times and drought 12 times in drought and water logging index to 2. Drought is more serious than flood by the extent of the damage. From the degree of disaster, the late stage is worse than the earlier stage but the intermediate stage is worse than any other stage. The disaster mad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lmost collapse in this region. The plane of living is very lowly for the man in the street.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were escalating constantly. Social unrest was more serious than ever.
     To cope with the Liaodong area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he main ways were tax cuts, relief, temporary the port trade open, pay-to-play politics by grain and commercial disaster relief. However, the Ming dynasty government relief measur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period of the Emperor Wanli. And the government relief measures aimed at several serious disasters. Although the famine was still constantly between the Emperor Tianqi and Emperor Chongzhen, the government relief records were rarely. Because of the official's corruption, the government cannot achieve ideal result disaster relief. Those people who had been living in Liaodong sought fled to survive to Jianzhou statehood. Finally, as the government without the management and the prestige, they lost the regime in Liaodong region.
     Likewise, faced with the same disaster test,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ackward Jurchens' situation was more embarrassed than other ethnic group. Play the advantage of national martial hunting Ming and North Korea as the choices of they plundered the most directions to resolve disaster. The government also made full use of the disaster, they turned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internal to contradictions into external nationality contradiction. They enhanced the strength of themselves and weakened his opponent's strength in the war. Depending on war and plundering to cope with the disasters process, the Jurchens were gradual to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feudal society. Finally Jurchens took the Liaodong area regime.
     Through the Liaodong area Ming FDD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the studies, we can concluded: Between disasters and society are the kind of interaction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factors of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factors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natural disasters. Meanwhile, natural disasters will als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social and natural disasters; social will push for more effectively with disaster and gradual improvement.
     However,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humanistic concer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lthough disaster from a sens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some, we can not be as the opportunity i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dynasty,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tead in war and disasters, and they felt pain worse than dea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not return for this price. It's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on history of disasters in history should aims to mirror, pay attention to people's life and disaster-reductio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social health, not in the disaster of passive negative development.
引文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2页。
    2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页。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 疏,赵伯雄 整理,王文锦 审定:《周礼注疏》卷二十一,参见《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页。
    4[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9页。
    5[汉]王充:《论衡·谴告篇》,参见黄晖:《论衡校译》,中华书局1990年2月版,第645页。
    6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3页。
    1 李树刚:《灾害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2 宋正海:《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群发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8页。
    4 王景泽:《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第48页。
    1 邱云飞、孙良玉:《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04月版。
    2 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 张士尊:《明代辽东自然灾害考略》,《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第10页。
    4 李峰:《明代后期灾害的特点》,《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第4页。
    5 陈建勤:《明代水灾述论》,《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第110页。
    6 房爱华:《明崇祯年间浙江地区灾荒与社会自救》,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7 邓峰:《明末山东灾荒与社会应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8 鲁建国:《万历时期的灾蠲制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9 祁磊:《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4页。
    10 张兆裕:《明代万历时期灾荒中的蠲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102页。
    1 肖平:《试论灾异与万历政局》,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赵玉田:《明代北方灾荒的社会控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62页。
    3 赵玉田:《明前期北方灾荒与乡村建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6页。
    4 赵玉田、方顺姬:《明前期北方灾荒与农业开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68页。
    5 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6[清]张廷玉等:《明史·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52页。
    1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地图出版社1981版,说明。
    1 满志敏:《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载于《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版,第284页。
    1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59页。
    2(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第4394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3页。
    4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95页。
    5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293页。
    6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01页。
    7(明)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按辽御璫书稿》,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版,第40页。
    8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293页。
    9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07页。
    10(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11(清)张廷玉等:《明史·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4页。
    12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03页。
    13 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版,第277。
    1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0页。
    2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05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75页。
    4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95页。
    5(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6(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7[清]朝鲜世子从臣:《沈阳状启》,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版,第389页。
    1 张小聪、黄志繁:《清代江西水灾及社会应对》,收于《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有其社会主应对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20页。
    1 李树刚:《灾害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2 《明太祖实录》,卷四二,洪武二年五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3(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4 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第4394页。
    5(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6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295页。
    7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293页。
    1(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2(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3(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4(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5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05页。
    6(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7(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8(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9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0页。
    10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139页。
    1(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2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9页。
    3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43页。
    4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94页。
    5(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330页。
    6 李健才:《明代东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154页。
    7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四,洪武十五年四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8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24页。
    9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30页。
    1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2页。
    2(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第39页。
    3 《清实录·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6页。
    4 李健才:《明代东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222页。
    1 孟昭华、彭传荣:《中国灾荒辞典》,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8月版,第172页。
    2 张兆裕:《明代万历时期灾荒中的蠲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105页。
    3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83页。
    4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85页。
    5(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1(清)朝鲜世子从臣:《沈阳状启》,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版,第386页。
    2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85页。
    3(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4 《明神宗实录》,卷五三五,万历四十三年八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1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59页。
    2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年6月版,第667-668页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164页。
    4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383页。
    5 《明神宗实录》,卷一七八,万历十四年九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169页。
    2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189页。
    3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0页。
    4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90页。
    5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59页。
    6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94页。
    1 张士尊:《明代辽东自然灾害考略》,《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第12页。
    2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年6月版,第655页。
    3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年6月版,第668页。
    4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92页。
    5 《明神宗实录》,卷九十七,万历八年三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1 《明神宗实录》,卷一七八,万历十四年九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2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164页。
    3(清)夏燮:《明通鉴》,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118页。
    4 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01页。
    5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27页。
    1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390页。
    2(明)熊廷弼:《请蠲免疏》,参见《按辽疏稿》卷四,明刻本。
    1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6页。
    2(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第5064页。
    3(清)夏燮:《明通鉴》,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117页。
    4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第2174页。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6页。
    6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52页。
    7 《清实录·太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1-602页。
    1 《清实录·太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89页。
    2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6页。
    1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2638页。
    2 李澍田主编:《海西女真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3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6页。
    4 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第494页。
    5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3月版,第3516页。
    1(清)天聪朝诸臣:《天聪朝臣工奏议》,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版,第19页。
    2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36页。
    3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69页。
    4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06页。
    1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69页。
    2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06页。
    3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43页。
    4 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143页。
    1(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第219页
    2(明)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按辽御璫书稿》,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版,第69页。
    3(明)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按辽御璫书稿》,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版,第37页。
    4(明)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按辽御璫书稿》,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版,第40-41页。
    5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8页。
    6 李澍田主编:《海西女真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1 吴量恺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七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29页。
    2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第156页。
    1、(汉)郑玄 注,(唐)贾公彦 疏,赵伯雄 整理,王文锦 审定:《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
    3、(汉)王充:《论衡》。
    4、(明)熊廷弼:《按辽疏稿》,明刻本。
    5、(明)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
    6、(明)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按辽御璫书稿》,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8月版。
    7、(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8、(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
    9、(清)朝鲜世子从臣:《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版。
    10、(清)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11、(清)夏燮:《明通鉴》,岳麓书社1999年版。
    12、(清)天聪朝诸臣:《天聪朝臣工奏议》,辽宁大学历史系1980年版。
    13、《明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14、《明神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
    15、《清实录·太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清实录·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3、李树刚:《灾害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宋正海:《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群发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邱云飞、孙良玉:《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04月 版。
    6、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7、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地图出版社1981版。
    8、王树楠、吴廷燮、金毓黻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年1月点校、出版。
    9、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自然灾异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版。
    10、王钟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版。
    11、李健才:《明代东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12、孟昭华、彭传荣:《中国灾荒辞典》,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8月版。
    13、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明实录东北史资料辑》,辽沈书社1990年版。
    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满文老档》,中华书局1990年版。
    15、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7、李澍田主编:《海西女真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18、吴量恺等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七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9、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20、李澍田主编:《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版。
    21、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11版。
    22、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23、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人关前史料选辑:第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
    24、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主应对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5、黄晖:《论衡校译》,中华书局1990年2月版。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王景泽:《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3、张士尊:《明代辽东自然灾害考略》,《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4、李峰:《明代后期灾害的特点》,《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5、陈建勤:《明代水灾述论》,《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
    6、祁磊:《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7、张兆裕:《明代万历时期灾荒中的蠲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9、赵玉田:《明代北方灾荒的社会控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0、赵玉田:《明前期北方灾荒与乡村建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1、赵玉田、方顺姬:《明前期北方灾荒与农业开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3、房爱华:《明崇祯年间浙江地区灾荒与社会自救》,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4、邓峰:《明末山东灾荒与社会应对》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5、鲁建国:《万历时期的灾蠲制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6、肖平:《试论灾异与万历政局》,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7、满志敏:《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