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这些年的扶贫工作中,一些长期存在的、阻碍贫困治理效率的因素仍然存在。在微观层面上,最为显著的问题在于扶贫对象对扶贫过程的弱参与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困治理中“农民主体性”地位的丧失。这使得部分扶贫资源不能有效的切合当地实际需求,也往往造成“久扶不脱贫”的困境。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在未来的农村贫困治理中,我们不能像上世纪末一样依赖于高速经济增长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已有的研究显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益贫性和包容性越来越低。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需要更加注重通过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在此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的内源性发展。
     “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一个新概念。在发展援助中,将援助对象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基于一定规则的农民组织,并使其广泛的参与到援助过程中来,这种援助方式起源于一些国际组织的社区发展项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一些国际援助机构的影响和推动下,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也开始注重农民的参与,并尝试进行组织化的方式推进农村减贫工作。
     本研究结合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详细梳理了贫困治理中农民组织化出现的历程、基本类型及生成背景。根据援助主体对受援地区的资源输入类型,本研究将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分为强价值输入型、强制度输入型和强利益输入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内源性发展理论出发,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讨论了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与内源性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实地研究中,本研究选取了S省三个贫困村的组织化贫困治理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内源性发展理论,按照资源传递——资源承接——资源内生的研究逻辑对本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详细考察。
     研究发现:
     在资源传递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与社区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存在多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别体现在项目组织的建构、组织目标和原则、组织监管和组织评估四个维度。组织化贫困治理虽然是政府的一种主动求变的贫困治理方式,但在在政府与社区组织的互动中,仍难以突破对既有体制的依赖,体现为较强的自上而下特征和行政化色彩。而社会组织主导的贫困治理则具有较强的专业化色彩,参与式方法贯穿在组织化的全过程。在贫困治理目标设定上,政府更注重对资金的管理,注重农户经济收入提升,而社会组织则注重以收入为核心的多个维度的社区发展。
     在资源承接过程中:农民的组织化过程是一个社区公共性的建构过程,因而,这种附带发展资源的组织化会与村社的公共事务相连接,从而形成相互建构的格局。组织化的贫困治理的发展情况,主要遵循着村社内部的治理逻辑,以“参与”为工具的外部干预主体很难介入到社区。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更主要取决于村社自治组织及村社精英的自律能力。在后税费时代,由于村社组织的弱化,以及市场对村社的侵蚀,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过程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在社区生态环境差的地方,进行组织化贫困治理,不仅不会达到减贫效果,甚至还会恶化村社治理。
     在资源内生过程中:组织化的贫困治理模式虽然不能解决农户的跨越型社会资本,但却在挖掘和深化内部同质性社会资本方面具有优势。以“参与”为核心组织化的贫困治理方式符合贫困地区小农的行动逻辑,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农户生计资本的提升。实证调查显示,以“参与”为原则的组织规则建构能提升农户的生计主体性,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化技术传播方式可以增强农户的养殖能力,社区精英动员能带动贫困户调整生计结构。这种研究表明,需要重视援助过程中微观意义上的细节和发生机制,作为外来者的援助机构,不能仅仅关注农户缺什么,还要关注农户能做什么。
     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本研究以案例为基础,对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本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大扶贫”的整体格局下,应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农村的介入,以积极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二是要高度重视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作用,将农村贫困治理与基层组织建设统一起来;三是应该逐步探索通过农村精英带动、一般农户支持、贫困农户参与的方式提升农村贫困治理的效率。在讨论部分,本研究指出,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缓解,要依赖于以国家为单位的内源发展战略。以社区为单位的内源性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微观意义上的减贫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户生计资本增长,但受到的限制性因素多于积极性因素。
China had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in poverty governance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of China, and made a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poverty alleviation. However, there still have some long-term existing factors that could decrease the efficient of poverty governance during these years' work. From the microcosm level, the most obviously problem is the low level of willingness of helped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which leads to loss the position of "Peasantry Subjectivity". Moreover, it also cause the situation that resources is not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local needs, and then fall into a dilemma that the poor is still poor.One clear fact is that, governance of poverty to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poor people in the future will no longer totally depend on a high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 as we did on last century. Some research shows the advantage to the poor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inclusive level are decrea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an efficiency governance of poverty, we should put more attention on improve the governance process, usage of resource and strength the working precision, after that, achieve the self development in poor area.
     "The organization of peasants in the Governance for poverty reduction" is an old problem but also a new concept. During the helping process, the helper should organize all the poor people to become a group with certain rule, to allow everyone can take part in helping process; this method is from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s of so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n last century, influenced by some international public assistance org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began to emphasize the participation of peasant in poverty governance, and tried to improve the poverty reduction proces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method.
     This research will combin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verty governance in rural area. Clear describe how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 appear, different type of organization and its background. This research will separate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 in poverty governance into three types, which are strong value input, strong regulation input and strong benefit input. Base on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start with Inside Development Theory, combine with other exist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easant organization and Inside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research choose three poor villages' poverty governance as samples in on-the-field research, and conduct a detailed inspection on this topic base on Insid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follow the research logic, resource delivery—resource receive—self production from inside. This research shows:
     In resource delivery process, there are several remarkabl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spec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 interaction process. They are exist in the structure of objective organization, target and principle, organization monitor and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Although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 was initiative by the government, but it still hard to break through the dependency of current mechanism, shown by the top-to-bottom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However, the poverty governance leading by social organization required more professional among the whole process. For the problem about what is the target of poverty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may more concern about the economic rise of peasant, but social organization would be more focuses on not just economic,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as a whole.
     In resource receive process,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 process is a public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with resource will connect to the public affair of village, and then unite. The development schedule of organization for poverty governance will follow the governance logic of the village, the outsider is hard to intervene into the community. So the success of peasant organization in poverty governance is more depend on self-regular organization and elite in villages. In the late tax age, due to weaken of organization in villages and corrode by market,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 will be very weak. Especially in some bad environment area, conduction of peasant organization will has contrast effect.
     In the self production process, although peasant organization for poverty governance cannot solve the stride across social capital of peasant, but it has the advantage on discover and improve the inside homogeny social capital. The code of organization is "participation" which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peasant's behavior logic in poor area. Research shows,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living subjective of peasant, also can spread breeding technology to peasant faster, and elite in community also can motivate the poor to change their living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states, during the helping process, it should put more attention on details and roof cause, as outside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not just focus on what they need, but also what they can do.
     In th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part, this research will base on the cases, I will think further about the poverty governance in China. There were thre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Firstly, under the overall pattern of "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for poverty reduction,"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involvement in the countryside and achieve "accurate poverty" in a positive way; Secondly,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grass organization of impoverished village in the governance of rural poverty, unite poor governance with the building of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Thirdly,we should gradually explore the drive through rural elite, general farmers support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poor farmers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ural poor governance. In the discussion section,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mitigation of the problem of rural poverty, dependented on endogenou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country as a unit. as a microcosmic sense community-base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 can promote the livelihood capital growth of farmers at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 limiting factors were more than positive factors.
引文
① 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
    ① 贫困村分为国定贫困村和省(市和自治区)级贫困村。确定贫困村的主要依据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产粮、农民人均住房面积、未解决饮水困难人口、人均农村用电量、自然村(屯)通公路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医疗卫生条件、广播电视覆盖率、贫困人口数量以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兼顾石山面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县(乡)、边境县(市)、库区移民等综合指标。
    ① 《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① 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② 刘金海,贫困村级互助资金:益贫效果、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农村经济》2010(10)
    ③ 林万龙、杨从从,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2)
    ④ 汪三贵、陈虹妃、杨龙,村级互助金的贫困瞄准机制研究, 《贵州社会科学》,2011(9)
    ① 黄承伟、陆汉文,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2010(5)
    ② 黄承伟、陆汉文、宁夏,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农业经济问题》,2009(7)
    ③ P. Dongier etc:《社么是社区主导型发展方式》,《中国社区主导发展简报》,2007年第1期
    ①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5)
    ②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5)
    ③ 陆汉文,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合作型反贫困——世界银行在华CDD试点项目的调查与思考,《江汉论坛》,2008(9)
    ④ 陈雷,中国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项目成效、问题与对策,《兰州学刊》,2010(4)
    ① 来仪:《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① 叶敬忠:《再论“参与式发展“与”发展研究“》,载李鸥编著:《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③ 叶敬忠、陆继霞,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农村观察》2002(2)
    ④ 叶敬忠、陆继霞,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农村观察》2002(2)
    ⑤ 叶敬忠、杨照、王德海,发展项目设计中的参与式社会经济评估方法——以某造林治沙项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2)
    ① 李小云、李周、唐丽霞、刘永功、王思斌、张春泰,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中国农村经济》,2005(5)
    ② 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思想战线》,2010(3)
    ③ 毛绵逵、李小云、齐顾波,参与式发展:科学还是神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2)
    ④ 汪力斌、周源熙,参与式扶贫十预下的瞄准与偏离, 《农村经济》,2010(7)
    ① 叶敬忠,发展干预中的权力滴流误区与农民组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① 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其启示,《贵州农业科学》2004(32)
    ① 王厚俊、孙小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结合安徽省霍山县案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7)
    ① Anderson Kym,2004, Agricultural Trade Reform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3396, Washington. DC.
    ① 陆汉文等,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10)
    ①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2页。
    ②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③ 本研究中,对现代化的梳理主要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因此,对现代化理论代表人物的选取有所侧重。
    ① 安东尼。吉登斯著,出禾译,《现代性的后果》,2011,第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720
    ① 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化理论到新发展观,《浙江学刊》,2004(3)
    ② G.Hawthorn 1976,Enlightenment and Despair,Cambridge University,p.242
    ② 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闻惑》,《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27页
    ① 彼得·华莱士·普莱斯顿著作,李小云等译,《发展理论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第177页
    ② 彼得·华莱士·普莱斯顿著作,李小云等译,《发展理论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第177页
    ③ 周穗民,西方发展观的反思与新发展主义的兴起,《岭南学刊》,2002(6)
    ① 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M].董正华,咎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9页
    ② 周穗明:《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5)
    ③ 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
    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第1页
    ① 该书收录了以“内源性发展“为主题的六篇文章,包括黄高智的《文化特性与发展、影响和意义》、黎成魁的《科学和技术:内源发展的选择》、黄高智的《教育、文化和内源发展:远东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现代教育的比较》、罗朗·科兰的《社会交流与大众参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性》、第三世界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某些中间群体关于国家选择自主发展的感觉、愿望和动机》、罗元铮的《教育、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组织模式的关系及其发展:中国的经验》等七篇论文。
    ② 该书收录了包括沃勒斯坦的《发展是指明灯还是幻想》在内的十篇文章,在此省略。
    ① 黄高智,《文化特性与发展:影响与意义》,原文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② 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困惑》,《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27页
    ① 有的文献中将其翻译为埃斯科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
    ②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Arturo Escobar)著,汪淳玉译,《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3页
    ① H·W·辛格.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增长部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9
    ② 孙同全,战后国际发展援助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4)
    ③ 程漱兰.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年回顾(1978-199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
    ① 邓万春,《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理论》,学术论坛,2011,(4)
    ② 资料来源:张环宙等,《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8,(2)
    ③ 资料来源:张环宙等,《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8,(2)
    ① 凯蒂·加德纳等,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② 杨义凤、邓国胜,国际NGO参与对外援助的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3期
    ③ 杨义凤、邓国胜,国际NGO参与对外援助的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3期
    ④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第138页
    ① 来仪:《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② 叶敬忠:《再论“参与式发展“与”发展研究“》,载李鸥编著:《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③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① 黄承伟、向家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3,(1)
    ① 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NGO反贫困宣言》,2001
    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
    ③ 人民网:2011、2012年中央综合扶贫投入达5268亿,http://npc.people.com.cn/n/2013/1225/c14576-23946592.html
    ① 杨占国、于跃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5)
    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J],新华月报,2001(11)。
    ③ 有学者(如杨占国、于跃洋,2009)将1986-2000年划分为两个阶段,如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和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本文沿用华中师范大学向德平教授(向德平,2011)对这一阶段的划分。
    ④ 1986—1993年国家确定了331个贫困县,1994—2000年国家确定了592个贫困县。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J].新华月报,2001,(11).
    ② 资料显示,199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5:1,2002年为3.1:1,2003年为3.2:1,2005年为4.3:1。
    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12年。
    ①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4)
    ②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5)
    ③ 李祖佩,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① 根据四川省南江县扶贫办所提供资料整理。
    ① 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10.28日会议报告;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②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事业, 《中国农村经济》,1998(9)
    ③ 实际上,我们并不完全同意何道峰的这种统计,原因有三,一是这种算法将对口扶贫和部门定点扶贫、企业扶贫作为一类“准社会组织扶贫”进行了统计,二是这种算法假设政府与社会组织扶贫的效率一样;三是这种算法没有考虑政府对扶贫资金的挪用和浪费。因此,其结论仅做参考。
    ① 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10.28日会议报告
    ② 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10.28日会议报告
    ① CDD是社区主导型发展(Community Driven Develop-ment)的简称,是世界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发展援助项目。该项目在参与式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向社区赋予更充分、彻底的发展决策权和资源使用权。
    ① 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
    ② 徐勇、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1)
    ① 武力,《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①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3)
    ①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开放时代》2011(2)
    ① 秦燕,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企业导报,2010(9)
    ② 秦燕,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企业导报,2010(9)
    李祖佩,③论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3)
    ④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文),2011年11月16日
    ① “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项目调查报告,2010
    ① 互助资金向村外放贷的相关材料从D村三组小组长、以及其它若干户农户的访谈中获取。D村三组小组长是该村互助资金的上一任主任,对互助资金内部的情况比较熟悉。
    ① 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社会学研究》,2002(1)
    ①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12)
    ②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12)
    ③③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85页。
    ④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30页。
    ① 张蕾.人力资本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生计模式转化研究一成都温江区乡村案例分析[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② 李雪萍、龙明阿真,可持续生计: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生计资本与减贫——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杰珠村为例,《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2012(3)
    ③ 李雪萍、龙明阿真,可持续生计: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生计资本与减贫——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杰珠村为例,《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2012(3)
    ④ ChambersR, Conway G.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R].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Studies,1992.
    ④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4)1
    ① 苏芳、蒲欣冬、徐中民、王立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①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农业经济问题》,2008(8)
    ②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③ 卜范达、韩喜平,农户经营内涵的探析, 《当代经济研究》,2003(9)
    ④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 《农业经济问题》,2008(8)
    ①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农业经济问题》,2008(8)
    ①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②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③ “制度性小农理性假说”认为,农户的理性在不同的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在完全自给自足的制度下,农民的理性是家庭效用取向为主的;在完全商品经济的市场制度下,农户的行为体现为利润取向的;而在半自给自足的制度下,农民的理性行为具有家庭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双重取向。
    ①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②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①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①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02(3)
    ② 纪淼、旷宗仁,西北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供给与应用需求的偏离及对策, 《农业经济与科技》2007(6)
    ③ 黄鹏进,“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载《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笫1期。
    ①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Arturo Escobar),《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第196页
    ① 黄承伟、向家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2013(1)
    ① 陆汉文、岂晓宇,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10)
    ② 陆汉文、岂晓宇,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10)
    魏星河,陈洪生,欧阳兵等:《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杨庭硕、田红:《本土生态知识引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杨小柳:《参与式行动——来自凉山彝族地区的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刘坚主编:《中国农村减贫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潘晓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叶敬忠等:《参与式发展规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叶敬忠、刘金龙、林志斌:《参与·组织·发展——参与式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赵曦:《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霍华德·威亚尔达.非西方发展理论[M].董正华,咎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9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阿图罗.埃斯科瓦尔(Arturo Escobar)著,汪淳玉译,《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3页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85页。
    王思斌,2012,《走向社会的基础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思斌,2003,《社会学教程》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英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
    沈红等:《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的微观理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林万龙、杨丛丛,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2)。
    黄承伟、陆汉文,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2010(5)。
    黄承伟、陆汉文、宁夏,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研究进展,《农业经济问题》,2009(7)。
    P. Dongier etc:《社么是社区主导型发展方式》,《中国社区主导发展简报》,2007年(1)。
    韩俊魁,农民的组织化与贫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社区主导型发展试点项目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5)。
    陆汉文,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合作型反贫困——世界银行在华CDD试点项目的调查与思考,《江汉论坛》,2008(9)。
    陈雷,中国社区主导型发展扶贫项目成效、问题与对策,《兰州学刊》,2010(4)。
    来仪:《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
    叶敬忠、陆继霞,论农村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中国农村观察》2002(2)。
    叶敬忠、杨照、王德海,发展项目设计中的参与式社会经济评估方法——以某造林治沙项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2)。
    李小云、李周、唐丽霞、刘永功、王思斌、张春泰,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中国农村经济》,2005(5)
    杨小柳,参与式扶贫的中国实践和学术反思——基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调查,《思想战线》,2010(3)。
    毛绵逵、李小云、齐顾波,参与式发展:科学还是神化,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2)。
    汪力斌、周源熙,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 《农村经济》,2010(7)。
    叶敬忠,发展干预中的权力滴流误区与农民组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其启示,《贵州农业科学》,2004(32)。
    王厚俊、孙小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结合安徽省霍山县案例的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2006(7)
    陆汉文等,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工作——基于城乡关系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江汉论坛》,2006(10)
    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2)。
    邓万春,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理论, 《学术论坛》,2011, (4)
    周穗明: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 (5)金观涛、刘青峰:多元现代性及其困惑,《二十一世纪》2001年,第27页。
    张环宙等,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的实证研究, 《旅游学刊》,2008, (2)。
    黄承伟、向家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2013,(1)。
    杨占国、于跃洋,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 《北京社会科学》,2009(5)。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4)。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中国社会科学》,2012(5)。
    李祖佩,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事业,《中国农村经济》,1998(9)。
    俞可平、徐秀丽,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2)。
    徐勇、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1)。
    武力,《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3)。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开放时代》2011(2)。
    秦燕,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企业导报》,2010(9)。
    李祖佩,论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3)。
    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社会学研究》,2002(1)。
    唐丽霞、李小云、左停,社会排斥、脆弱性和可持续生计:贫困的三种分析框架及比较,《贵州社会科学》,2010(12)。
    李雪萍、龙明阿真,可持续生计:连片特困地区村庄生计资本与减贫——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杰珠村为例,《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2012(3)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4)。
    苏芳、蒲欣冬、徐中民、王立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翁贞林,农户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与述评,《农业经济问题》,2008(8)。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卜范达、韩喜平,农户经营内涵的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9)。
    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02(3)。
    纪淼、旷宗仁,西北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供给与应用需求的偏离及对策,《农业经济与科技》2007(6)。
    黄鹏进,“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载《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刘金海,贫困村级互助资金:益贫效果、机理分析及政策建议,《农村经济》2010(10)。
    汪三贵、陈虹妃、杨龙,村级互助金的贫困瞄准机制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1(9)。
    张蕾.人力资本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生计模式转化研究—成都温江区乡村案例分析.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
    人民网:2011、2012年中央综合扶贫投入达5268亿,http://npc.people.com.cn/n/2013/1225/c14576-23946592.html.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J],新华月报,200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J].新华月报,200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12年。
    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10.28日会议报告。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全文),2011年11月16日“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项目调查报告,2010。
    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1994年。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2000年。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2011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年。
    世界银行:《中国九十年代扶贫战略》,世界银行文件,1992年。
    A.G.Frank.1969.Latin America: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A.Fowler.1990.Doing it better?Where and how NGO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facilitating development,AERDD Bulletin28,February.
    B.Jessop.1988.Regulation Theory, Post Fordism and the State:More than a Reply to Baltimore and field.Capital and Class.34.
    Baskerville, Richard and Pries-Heje, Jan.1999.Grounded Action Research:A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IT in Practice,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9.
    Crewe, E· & E·Harrison.1989. Whose Development? An Ethnography of Aid, London& New York:Zed Book.
    Charles Tilly.1975.The Formation of Nation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Introdu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ris Barker and Dariusz GalasinAski.2001.Cultural Studies and Discourse Analysis:A Dialogue on Language and Identity. SAGE Publications: London · ThousandOaks · New Delhi.
    C.Furtado.1978.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Oxford:Martin Robertson.
    Elliot,J.1991.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Milton Keynes &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F.H.Cardoso and E.H.Faletto.1979.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mbersR, Conway G.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R]. 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Institute ofDevelopmentStudies,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