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女性主义是近代以来重要的具有较强冲击力的社会学术思潮。性别分析已成为一个与阶级、种族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分析范畴。而道德教育则从“轴心时代”起即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它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女性主义的各个流派关注性别的平等和差异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领域,除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代表诺丁斯提出了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外,其余流派对道德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理论和研究众多,却鲜见以性别作为分析范畴的研究。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的概念、运动和理论流派,梳理了西方女性主义各个流派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不同认识以及它们对教育实践的批判和建议。然后阐述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在道德领域中发现的“不同的声音”以及女性主义伦理学应用到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分析,从而发现我国的道德教育领域中缺乏性别意识,忽视了女性这一重要的群体,又往往无意识地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男性中心、男性霸权的现象。同时在道德教育中缺乏女性更为注重的情境、情感和对话等因素。从而揭示了导致我国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引入性别意识,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改变对女性这一不可忽视的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在道德教育的思维和方法上借鉴女性主义的思维和方法以及女性主义教育、女性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即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立体德育网络和构建新的道德教育方式。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女性主义理论虽有独到之处,也有一定的不足,要对其进行辩证、客观和历史的分析。
In the field of humanism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feminism is a social science thought which has great importance and strong wallop in latter-day times. And gender analysi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alytic category as well as class and race in the field of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Considering that moral education not only concerns growth of youth but also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it has been attached to great importance since "The Axial Age" on each aspect. All the schools of feminism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gender equality and differentia, but in the field of moral education people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gender problem except the representative of post-modern feminism-Noddings who bring forward caring moral education theory. There are so many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f moral education but few of them take gender as analytic categor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s to probe into the development rout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view of feminism
     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feminism, the movements and theoretical schools, and also categorizes the points of each western feminism school on gender problem including their animadvertment and suggestion to this problem. Then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gender difference and the special voice of female in the field of morality education which he feminism ethnics has noticed , and on the patterns and methods which are formed by applying feminism ethnics into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mor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in the view of feminism, and find tha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hina lack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ignores female -the special group, discriminating against the female while centralizing the male unconsciously. Meanwhile, China moral education also lack of situational, affectional and conversational factors to which the fema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opens out one important reason which results in the lack of actual effect in China moral educ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troducing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of China, eliminate the disregard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emale in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make use of feminism thought,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feminism education and feminism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for the referen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is, it is a better way to enhance the affectional factor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n we can construct solid moral education meshwork which centralize the schools and form new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Although feminism theory has its merits, it also has its own demerits; we should analyze it dialectically, objectively and historically.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2005.
    [2]著名的有1987年成立的郑州大学妇女学研究中心、1990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1990年成立的妇联妇女研究所、1990年成立的的杭州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以及1993年成立的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中心。
    [3]例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格里尔的《女太监》、米德的《性别与气质》等均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翻译和出版。
    [4]谭再琼.唐祺.对话与思考: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本土化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1]李小江认为性别研究始终游离于学术边缘和主流社会之间,突围的办法就是“本土化”(李小江.游离于边缘与主流之间——妇女/性别研究的困境及突围.见:荒林,中国女性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43-54)。
    [1]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43.
    [1]曾忆梦.“女性主义与新时期影视”研究综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2:61.
    [2]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
    [3]一般来说译为“女性主义”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女性主义”的含义更为宽广,用“女权主义”无法概括全部含义,而“女性主义”一词更能表现一种性别意识与文化态度;“女性主义”的提法较为温和,不易造成误解;“女权主义”多指女权运动,“女性主义”多用于学术研究。
    [4]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1]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
    [2]关于女性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始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始于19世纪后半叶,历时约70余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达到最高点;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20世纪初年。也有人认为,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本文采用了李银河《女性主义》一书中的说法。
    [3]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36-37.
    [1]朱艳美,赵媛媛.女性主义与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78.
    [2]王珺.阅读高等教育——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25.
    [3]肖巍.西方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理论与现代化,2006,6:93.
    [4]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38.
    [5]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
    [1]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妇女研究论从,2006,7:55-56.
    [2]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比较教育研究.2000,2:1-2.
    [3]王雪峰.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妇女研究论丛.2003,6:48.
    [1]强海燕.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27-28.
    [2]转引自徐辉.国际教育初探: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63
    [1]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7.
    [1]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8.
    [2]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0,2:8-11.
    [1]胡振京.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6-7.
    [1]黄忠敬.女性主义与课程中的性别问题.教育科学.2003,3:27-28.
    [2]转引自胡振京.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8-9.
    [3]王瑁.阅读高等教育——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77.
    [1]简明伦理学词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609-488
    [2]韦冬雪.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探索.2007,1:120
    [1]张耀庭.《知情交融的德育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鲁洁.人与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7:3-10.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报告.2001,10:8.
    [3]戚万学.活动课程:道德教育的主导性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3,8:42.
    [4]刘惊铎.德育体验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论丛.1999,1:42-47.
    [5]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试验.2002,3:1-5.
    [1]李淑平.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4.
    [2]肖巍.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哲学动态,1997,2:33.
    [3]李淑平.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探析:[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6.
    [4]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94.
    [1]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教学与研究,1999,3:40-41.
    [2]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7.
    [1]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59.
    [2]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5.
    [3]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教育研究与试验,2005,4: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
    [2]何锡蓉.女性伦理学的哲学意义.社会科学.2006,11:141-143.
    [1]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教学与研究,1999,3:40-41.
    [2]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哲学动态,2000,1:29-31.
    [3]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
    [4]肖巍.女性道德的心理学关照.妇女研究论丛.1997,1:59.
    [5]肖巍.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访艾利森.贾格尔教授.哲学动态,1997,2:33.
    [1]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启示.教育研究,2004,3:37.
    [3]关心和关怀在英语中同为一个词(caring),一般来说,学术界在谈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时候往往用关怀一词,在论及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中,关心和关怀提法往往混用。总的来说目前道德教育界使用“关心”一词更为普遍,诺丁斯的著作《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即译为“关心”。因此涉及到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的论述时,本文中的“关心”和“关怀”为同一含义。
    [1]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启示.教育研究,2004,3:39.
    [1]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高德胜.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教育研究.2006,11:58-60.
    [1]戴锦华.可见与不可见: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主流与边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61.
    [2]高德胜.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教育研究,2006,11:61.
    [1]高德胜.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教育研究.2006,11:61.
    [2]王雪峰,高畅.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3]转引自王延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正义伦理学”的批评和补充.医学与哲学,1999,3:28.
    [1]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伦理学研究,2004,1
    [2]王若洪.《关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17.
    [3]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比较教育研究,2003,9:9.
    [1]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启示.教育研究,2004,3:39.
    [2]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1-223.
    [1]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99-100.
    [1]周小李.两性道德发展差异的女性主义批判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9:26.
    [2]高德胜.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教育研究,2006,11.
    [3]周小李.两性道德发展差异的女性主义批判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9:26.
    [4]谭再琼.论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方式.浙江学刊,2001,2.
    [5]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99-100.
    [1]Ne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2]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5]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话语研究导论.(张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王珺.阅读高等教育(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9]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0]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2]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3]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1997.
    [14]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西慧玲.西方女性主义与中国女作家批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钟雪萍,劳拉·罗斯克.越界的挑战——跨学科女性主义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7]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8]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9]史静寰.妇女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0]荒林,王红旗.中国女性文化No.1.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1]李小江,朱虹,董秀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2]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3]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
    [24]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5]于洪燕.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6.
    [26]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7]王若洪.关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28]高德胜.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教育研究,2006,11.
    [29]何锡蓉.女性伦理学的哲学意义.社会科学,2006,11.
    [30]周小李.两性道德发展差异的女性主义批判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9.
    [31]张典兵.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6,9.
    [32]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33]黄赐英.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综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5.
    [34]曾颖,杨昌勇.女性主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重构及启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35]敬少丽,卢红.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
    [36]罗蔚.政治的而非伦理的视界——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理论归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
    [37]何锡蓉.女性伦理学的中国视角.中州学刊,2005,7.
    [38]倪志娟.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5,6.
    [39]罗蔚.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伦理学研究,2005,3.
    [40]罗蔚.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旨趣探究.兰州学刊,2005,1.
    [41]李丽华.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江西教育科研,2005,6.
    [42]胡莉芳.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主义发展的新思路.教育探索,2005,6
    [43]王雪峰,高畅.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44]胡莉芳.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主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教育探索,2005,4.
    [45]禹建湘.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6]朱艳美,赵媛媛.女性主义与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7]卢红,敬少丽.女性主义对伦理学的批判给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48]吕青.体制变革以来女性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49]徐辉.试析女性主义教育理论的分析模式.外国教育研究,2004,6.
    [50]强海燕.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1]高翔,蒋喜锋.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教育历程.江南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6.
    [52]罗蔚.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方法论探微.国外社会科学,2004,6.
    [53]申富英.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54]杜学元.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现代大学教育,2004,3.
    [55]穆宏.被忽略的性别——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电视文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56]谢登斌.21世纪学校道德捍卫的使命——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57]蔡骐.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58]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启示.教育研究,2004,3.
    [59]戴从容.女性主义向何处去——从《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研究》看中国女性主义的走向.妇女研究论丛,2004,2.
    [60]袁桂林.诺丁斯关心理论及与完善人格教育理论的差异.比较教育研究,2004,2.
    [61]王雪峰,高畅.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妇女研究论丛,2003,11.
    [62]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析诺丁斯道德教育的新理念.比较教育研究,2003,9.
    [63]王雪峰、高畅.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妇女研究论从,2003,6.
    [64]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对教师素质的全新要求.外国教育研究,2003,3.
    [65]孔云梅.关于“女性主义”问题研究综述.中州学刊,2003,3.
    [66]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中的教授关心主题.外国教育研究,2002,12.
    [67]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转向.妇女研究论从,2002,4.
    [68]王宏维.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解读模式.学术研究,2002,4.
    [69]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比较教育研究,2002,2.
    [70]杨昌勇,胡振京.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71]刘翠航.女性主义教育批判——一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4.
    [72]谭再琼.唐祺.对话与思考: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本土化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73]谭再琼.论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方式.浙江学刊,2001,2.
    [74]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汉江论坛,2001,2.
    [75]王金玲.后现代主义.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面临挑战与颠覆,浙江学刊,2001,1.
    [76]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哲学动态,2000,11.
    [77]史静寰.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
    [78]吴小英.女性主义社会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0,2.
    [79]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国外社会科学,2001,6.
    [80]张文军.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0,2.
    [81]吴小英.女性主义社会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0,2.
    [82]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比较教育研究,2000,2.
    [83]刘霓.女性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特点.国外社会科学,1999,4.
    [84]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教学与研究,1999,3.
    [85]王延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对“正义伦理学”的批评和补充.医学与哲学,1999,3.
    [86]陈浩文.一种声音、两种声音还是多种声音?.浙江学刊,1999,2.
    [87]张立平.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思潮述评.美国研究,1999,2.
    [88]李霞.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融合.国外社会科学,1998,1.
    [89]肖巍.关怀伦理学对西方道德教育领域的冲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
    [90]左维远.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流变.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91]肖巍.两种道德发展观的争论.学习与探索,1997,4.
    [92]肖巍.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
    [93]劳·柯尔柏格.对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