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异托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校是存在于社会境脉之中的活动空间,是社会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物质要素及其社会性意涵共同构建而成。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学校空间是一个由可知与不可知、真实与想象所构成的生活世界,经验、情感、事件和权力在其间缠绕。鉴于以往对于学校空间的社会性意涵分析的不足,研究者提出从三个维度,四个层面来分析学校空间的研究理路,三维维度分别是:物质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四个层面分别是:空间的延展、空间的占有、空间的控制以及空间的历史生产。
     具体而言,从学校空间的物质实践入手,研究者将学校空间的构成要素分为构成性要素、象征性要素、生成性要素三个组成部分,同时三个要素相互制约,也相互塑造,共同结合营造出具有独特结构和感觉意象的空间。实际上,学校空间是社会权力的“巴别塔”上的一个“单元格”,通过自身的物质设置和表征被学校内的成员所认知,并通过限制学校成员的预期和选择的可能性对其进行规训与控制。学校中的空间/权力带来的是纪律与规训,其贯穿所有的场合与情景,并产生一种区域化效应。学校通过分类化、排他化、等级化的设置,生产出一种细密的、网格化的、控制性的序列空间,完成了空间中个体的规训化历程。空间/权力虽然带来了压迫性,但同时又带来无尽的创造与可能,它既可以是支配性的,同时又可以是反抗和变革的。学校空间中的主体,通过空间的跨越与外溢、隔离与聚集、拓殖与展演,完成了一个另外的生活世界的创建,并在差异的缝隙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自由和解放。
     在中国现代学校空间的形成过程中,知识/权力发挥了其特有的力量和作用。在学校卫生学的介入之下,现代学校空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关系,更成为了社会空间关系下的一个安插好的“节点”。在历史境脉下探寻学校空间的旅程,也是一个发现“异样的存在”的旅程。学校空间是矛盾重叠的,它既崇尚公认的、权威的文化,也留存隐匿的附属文化;它既生产驯顺的个体,也培养创造性的“另类”;它既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异托邦”。
As active spaces under social context, school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space, constructed by the material elements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School space is a life world made up by the known and the unknown, the real and the imagined, and twined by experiences, feelings, events and power. In view of the inadequate analysis about social implications of school space,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school space can be analyzed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four levels. Three dimensions refers to physical spatial practices,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and representational space, sociality and history of space; four levels are extension of space, occupy of space, the control and historical production of space.
     From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school space, school spa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elements. They are constitutional element, symbolic element and generate el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se elements are restricted and shaped mutually, and create a unique a space of a unique structure and feeling imagery jointly. In fact, school space is a "cell" in the "Babel Tower" of social power. It was perceived by its members through the material setting and representation, and disciplines and controls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by limiting the expectation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selection. The space/power of school results in discipline and regulations, connecting all occasions and scenarios, and brings forth a regional effect as well. School produces a detailed, grid, control sequent space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exclusion and grading, and complete the disciplining course of its members in school space. Although space/power causes oppression, it also brings endless creativities and possibilities. It can be dominative as well as resistance and innovative. The members in school space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another living world through spanning and extravasations, isolation and aggregation, colo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and search their own freedom and liberation between the gaps in differences.
     Knowledge/power plays a unique role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school spac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School Hygiene, modern school space is not only a relationship of the symbols, but also an inserted "nodes" under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space.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school space in historical context is a journey of finding "strange being". School space is contradictory. It not only advocates the recognized and authoritative culture, but also reserves the dormant subsidiary culture; it brings up not only obedient individuals, but also creative "extraordinary"; it is a real place, and an imaginary "Heterotopias ".
引文
[1]此后作者围绕学校空间问题发表了《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和《学校空间与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再生产》,(《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5期)等一系列相关文章。
    [1]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2]#12
    [3]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4]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9页
    [1]转引自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2]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6页
    [3]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页
    [4]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页
    [5]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6页
    [6]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6页
    [7]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3页
    [1]爱因斯坦不同意这一观点。虽然希腊原子论者似乎已经假设了绝对空间,但是他仍然承认绝对空间概念的真正胜利是由牛顿取得的
    [2]H.S.塞耶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0页
    [3]H.S.塞耶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23页
    [4]贝克莱的空间论正好体现了马克思对其的评价,即英国哲学中的一种神秘唯心主义的传教士。
    [1]乔治·贝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73-74页
    [2]陈元晖著:《康德的时空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3]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专门论述空间原理的“先验感性论”这一部分,仅占全书579页中的23页,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整体批判理论的“居首”之部分,由此可见,对于空间的认识,是其先验认识论的开端。因此康德认为,从空间和时间中,人类开始了他的认识过程。
    [4]陈元晖著:《康德的时空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5]大卫·哈维著:《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7页。
    [1]海德格尔:《筑·居·思》,出自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66页。
    [2]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子华子·大道》
    [2]《尸子·下卷》
    [3]观象授时是指在人类进入游牧或农耕社会以后,根据星象来判断一年的季节,预知寒来暑往,从而安排生产活动的行为。
    [1]柳宗元:《天对》
    [2]杨雄:《太玄·玄攡》
    [3]王蕃;《浑天象说》,出自《唐开元占经·卷一》
    [4]张衡:《灵宪》
    [5]《老子》出自《百子全书》第八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大卫·哈维著:《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2]在理解康德的地理学定义上,康德的“填充系统”或对“空间的参照物的抽象框架”的方法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大部分地理学都起源于空间“容器”论观点,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与牛顿和康德的概念有关。
    [1]Ley D:Rediscovering Man's Place,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Thought-A Reader,Liverpool:John Moorcs University,1982.转引自于清元、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2期
    [2]张扬:《空间·场所·时间——建筑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著:《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2]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著:《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3]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著:《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4]对于三个层级的领域的划分主要借鉴于奥尔特曼1975年在《环境和社会行为: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和拥挤》一书中对于人类领域的划分。奥尔特曼认为领域间的差异在于它们在生存者生活中的重要性。
    [1]最为严重的是1756年发生在印度的“黑穴事件”。当时146人被关在33平方米的监牢里,仅有两个小铁窗让空气流通。大部分焦躁不安,变得凶暴,毫无理性。经过一天的时间,在狭窄的牢房内有123人死亡。
    [1]Henri Lefebvre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in Freiberg,J.W.(ed),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pp 285-295,1979,New York:Irvington.转引自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出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2]厄里:《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出自布莱恩·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页
    [3]对于这位著名的后现代地理学家国内的译名有很多种,在本篇论文中统一使用苏贾的译名。涉及到引用部分,作者也自行更换为本译名,以求得行文的统一。
    [4]参见爱德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3页
    [2]齐美尔著:《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3]同上
    [1]Mike Savage and Alan Warde,Urban sociology,Capitalism and Modernity,Macmillan,1993.P8转引自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2001年版,第5页
    [2]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16页
    [3]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Morera E,Gramsci's Historicism;A Realist Interpretation.London Routledge,1990.转引自鲍勃·雅索普:《作为空间理论家的葛兰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2]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页
    [1]Appadurai,Arjun sovereignty without territoriality:Note for a Postnational Geography." In Setha M.Low& Denise Lawrencc-Zuniga(eds.).The Anthrooology of space and place:Locating Culture.London:Blackwell.2002。转引自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例如在阿尔及利亚,住宅旁边的打谷场被认为是男性的的空间。参见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2]高宣扬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3]布迪厄著:《社会空间与象征权力》,出自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页
    [1]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2]“地理学想象”是哈维套用社会学家米尔斯的著名的术语——“社会学想象”构造而来。社会学的想象突出意义的历史建构,因此表现为一种时间意识。地理学的想象出一种空间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个体能够认识空间和地点在他们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关心围绕着的空间以及认识到个人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受到他们所处的空间的影响。
    [3]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2页
    [4]对于现代社会的时空构成的变化特征,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也有所论述,不过吉登斯强调的 是时空转型中的脱域(disembedding),即由于技术革命等原因,一种社会关系从特定的场所控制中抽离出来,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中加以重组。对于哈维来说,这样的现象,他将其描述为“时空压缩”。在他看来,这种现象源自资本主义导致的生活步伐方面的加速,由此带来了传统的空间障碍被克服。在现代社会的时空构成方面,两位理论家都表现出了一种一致的空间敏感性,他们之间的差异在于对于推动日常生活变迁的权力关系及其后果的看法。吉登斯秉承一种社会学家惯有的冷静,而哈维则表达了自己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立场。
    [1]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0页
    [2]Harry,D.,Justice,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Oxford:Blaekwell Published Inc.1996.PP 210-212
    [3]米歇尔·福柯:《权力地理学》,出自米歇尔·福柯著:《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1]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出自夏铸九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版,第228页
    [3]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他的著名的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童话。他认为爱丽丝在镜中的想象不仅是社会空间,而且是将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融合在一起的手段。特别是他很强调“镜”的作用,镜中的反射既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但是它并不是单纯的精神空间,不仅仅是想象的一种反映。这样的思想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列菲弗尔以及福柯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到了“镜中”空间作为异位空间的特殊作用。
    [1]博尔赫斯:《阿莱夫》,出自《阿莱夫和其他故事:1933-1969》,转引自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0-71页
    [1]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31
    [1]Pred,A:the social becomes the spatial,the spatial becomes the social enlosures,social change and the becoming of place in the Swedish province of Skane,in D.Gregory and J.Urry(eds),转引自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6页
    [1]Harvey,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Blacekwell,Oxford,pp220-221,转引自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7页
    [1]到目前为止,据可查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时间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地点在世界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夏朝就有教育机构,但尚未完全确证,殷有学校则已从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证明,(殷约建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欧洲最早出现学校的地方是古希腊的雅典,约在公元前8-7世纪。参见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3]参见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3页
    [1]张彤著:《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2]克罗戴特·拉法耶著:《组织社会学》,安延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作者在2004年11月第一次在教育社会学沙龙以学校空间为主题发言的时候,和马维娜老师探讨了关于以场域和空间两个视角的考察学校的异同,以及作为分析学校的切入点的适切性问题,颇受启发,行文至此,特别表示感谢。
    [3]皮埃尔·布迪厄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1]莲实重彦著:《反日语论》,贺晓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刘北成著:《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0页
    [3]罗明东提出教育地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如《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第6期;《建立教育地理学刍议》,《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等
    [4]检索论文的相关文献其实是一个寻找“同路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我”发展到“我们”的过程。在2004年专业沙龙中第一次以学校空间为主题发言的时候,国内关于空间的研究很少,对于学校空间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凭借初入学门的热情一直在学校空间探索之路上孤独前行,总是觉得“吾虽上下求索,但前路仍旧漫漫”。在2007年11月,也就是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偶然之间检索到苏尚锋博士的论文,使我终于在前进的旅程中找到了“同行者”,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原来在探寻学校空间的旅程上,自己并不孤单。
    [1]董泽芳,胡春光:《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8页
    [1]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第33页
    [2]从福柯的对于疯癜等“不正常的人”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不正常”,往往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与社会对于其一般的定义及其行为要求不一致。
    [1]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海德格尔:《物》,出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2页
    [3]海德格尔:《物》,出自《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1页
    [1]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高洪源:《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学校建筑风格的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建筑学报》,2001年第2期
    [3]关于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一般认为是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hilip.W Jackson)1968年在其著作《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最先提出,表示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可以无意识地或非正式地接受某种影响。
    [1]Basil.Bernstein,Class,codes and Control,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 Transmissions(Volume 3),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73,P151
    [2]此观点受南京大学贺晓星教授在社会学理论上的启发。
    [1]图片来源:龚兆光,潘安编著:《教育建筑》,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选自Malcolm Seaborne,The English School:its 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Routledge & Kegan Paul,London,1971,P248
    [1]图片来源:珀金斯著:《中小学建筑》,舒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Basil.Bernstein,Class,codes and Control,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 Transmissions,(Volume 3),Routlodge & Kegan Paul,London,1973,P152
    [2]数据来源于珀金斯著:《中小学建筑》,舒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图片2.20与2.21来源:百通集团:《现代建筑集成:教育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图片来源:百通集团:《现代建筑集成:教育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1]Giteau,M,The Civilization of Angkor,New York:Rizzoli,1976.转引自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1]在作者的实地访谈的过程,一个初中学生围绕围墙事件所记的周记。作者实地研究的学校与当地某工厂紧密相邻,工厂子弟上学需要绕行整个厂区,一般耗时30分钟左右,而如果选择跳工厂与学校之间的围墙,则只需花费5分钟。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很多工厂子弟上学选择抄近路,跳围墙。
    [2]赵鑫珊著:《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3]《论语·阳货》
    [1]郑飞卡:《没有围墙的学校》,http://www.blog.edu.cn/user2/baiyunky/archives/2007/1673851.shtml,浏览时间:2007-6-21
    [1]资料来源:张泽蕙等编著:《中小学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428页
    [1]图片来源:http://www.91student.com/2005/xtzyjs/fengguang.htm,浏览时间:2007-6-22
    [1]图片来源:http://www.ep12.com/gediqu/wuzhou/dzz/wzcxa/suzhi.htm,浏览时间2007-6-22
    [2]图片来源:http://cicistaying.yculblog.com/post.1232655.html.浏览时间2007-6-22
    [3]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
    [1]参见Anthony Vidler,The Architectural Uncanny,Essays in the Modern Unhomely,Cambridge,MA:MIT Press,1992
    [1]卡斯特·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1]资料来源:http://www.czzy-edu.com/xw/06news/jinyan.htm
    [2]资料来源:http://www.infocom.cn/Store/product.asp?page=6&ClassID=788&Keyword=&className
    [1]图片来源:http://bbs.jz.shangdu.com/uploadimg/2005/12/12094714749.jpg,浏览时间2007-6-23
    [2]图片来源:http://www.growsun.cn/xuexiaodt/2OO70303_2.asp,浏览时间2007-6-23
    [1]资料来源:http://blog.sooxue.com/user1/945/archives/2006/7569.htm,浏览时间2006-06-20
    [1]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图片来源:http://211.153.112.89/Photo_Index.asp,浏览时间:2007-06-23
    [1]图片来源:www.lueyang.gov.cn/…/2003-6-6/200366172547.htm,浏览时间:2007-06-23
    [2]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0页
    [1]罗兰·巴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5页
    [2]罗兰·巴特著:《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菱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3]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1]图片来源: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2]图片来源: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1]图片来源: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2]图片来源: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1]施伊费尔布什著:《铁路旅程:19世纪工业革命及时空感》,转引自: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2]图片来源:叶辉:《中国学校建筑忧思》,《视野》2006年第1期
    [3]图片来源: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4]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5]Meihan,R.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b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Ltd.1981,P66
    [1]参见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
    [1]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http://www.edu.cn/20010823/207768.shtml,浏览时间:2007-6-25
    [1]《论语·乡党第十》
    [2]《荀子·集解》
    [1]胡俊敏:《现代服装的符号学阐释》,《饰》,2005年第2期
    [2]对于南京市某重点中学的某中学生的访谈,访谈时间:2006-12-03
    [1]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2]布迪厄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4页
    [1]参见布莱恩·特纳著:《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Mike Featherstone,Mike Hepworth,and Bryan S.Turner,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1991:Chris Shilling,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1993等有关讨论。
    [1]参见布莱恩·特纳著:《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出自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509页
    [2]荣庆等:《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495页
    [3]在作者实地研究的学校,对于某位中学生的访谈。
    [1]对于南京市某中学的学生的访谈。
    [2]北京人大附中学生在学校举办的“2006春季趣味运动会”上进行集体舞表演,图片来源:http://kid.qq.com/a/20070606/O00001.htm,浏览时间:2007-6-27
    [1]恩特韦斯特尔著:《时髦的身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莫斯著:《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1]资料来源:www.forex.com.cn/html/2006-10/111277.htm,浏览时间:2007-07-03
    [2]资料来源:post.baidu.com/f?kz=142969736,浏览时间:2007-07-03
    [1]参见C.R.霍皮克:《社会之发》,出自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参见C.R.霍皮克:《社会之发》,出自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汪民安:《我们时代的头发》,出自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4]同上,第74页
    [5]在作者访谈的校园中,见到了几个剃光头的男生,这是其中一个在被问及为什么剃光头的时候,略带愤愤不平之语。
    [1]一位有着左利手的女孩的母亲的一篇搏客。资料来源:http://www.zysmy.cdd.cn/homepage/diary_show.asp?id=26786&m_id=29821,浏览时间:2007-6-28
    [2]对于吉林省某位幼儿园教师的访谈
    [1]当地的一种土语,意思是在写字的时候会有较多的肢体接触。
    [2]转引自菲奥纳·鲍伊著:《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3]所谓地方感,作者比较认同费尔德和白索(Field&Basso)的看法,认为:“地方感乃是意指:地方如何在经验与表达的方式下,被认识、想象、欲求、拥有、记住、声明、生活、挑战与挣扎。引自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Rapoport: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man-environment studies pp7-35,in A.Rapoport(ed.)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people and their built environment The hague:Mouton
    [1]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lackwell,1991,转引自罗岗著:《想象城市的方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丁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转引自刘云杉:《教育研究的立场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3期
    [3]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4]刘云杉:《教学空间的塑造》,《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夏铸九:《殖民的现代性营造-重新日本殖民时期台湾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出自大学学术讲演录从书编委会:《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1]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31
    [2]D.L.Lawrence and S.M.L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Form,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1990:453-505
    [1]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1]Lindsay Prior,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ospital:a study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medical knowledge,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9,No.1(Mar.,1988),pp.86-113
    [1]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5页
    [1]某小学发给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学生把时间表交给家长签字再带回学校让老师检查。在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小学生,他们的反映大多很漠然,“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做的”,“这比把成绩单带回家让家长签字好多了”,“我们家的时间表比学校的更细致,呵呵,看来我们家高了一个标准了”。
    [2]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9页
    [3]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Hammersley,M:Staffroom news,in A.Hargreaves & P Woods(eds)Classrooms and Staffroo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4
    [2]Wood,J:Boy's sex talk:grouping towards sexism? In:A.Merobbie & N Nava(eds)Gender and Generation,London,Macmillan,1984
    [3]Burgess,R,:Something you learn to live with? Gender and inequality in a comprehensive school(Gender and Education)1(2),pp155-164,1989
    [1]Kelly,A,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e science,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6(2),pp133-154,1985
    [2]Gregory J.Kelly,William S.Carlsen,Christine M.Cunningham,Science education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Perspectives from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Science Education,Volume 77,Issue 2,pp 207-220
    [1]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1]某学校的教师周记,资料来源http://www.jyb.com.cn.gb/2006/01/05/zy/4-zb/3.htm.
    [1]资料来源:http://www.hebei.com.cn/node2/node22/node342/userobjectlai324263.html,浏览时间:2007-06-30
    [2]对于作者实地研究的中学某中学生的访谈。
    [1]石谦飞著:《建筑环境与建筑环境心理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2]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3]我国的杨治良等人曾对160名20-60岁的成人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中国人个人空间的存在,但认为从总体上讲,中国人的人际距离要小一些。具体数据参考杨治良等:《成人个人空间圈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88年第2期
    [1]Henri Lefebw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30
    [2]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3页
    [3]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9页
    [1]关于教育中的信任问题可参见:石艳:《“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2期
    [2]纳尔逊·曼弗德雷·布莱克著:《美国社会生活和思想史》(下册),许季鸿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1页
    [1]孙益:《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雷蒙·阿隆:《难以捉摸的革命》,转引自郑春生:《“革命”的批判——1968年5月法国学生运动的性质探析》,《世界历史》,1999年第3期
    [1]李颜伟:《美国知识分子社会改革行为的心理动因(1865-1914)》,《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自1919年以来,人们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成果浩若星辰。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内共发表研究五四运动的文章近200篇,学者们对于五四运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五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研究:五四运动与思想启蒙;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爱国思想等等。具体参见马广荣:《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党建研究》2002年第5期);周建超:《五四启蒙与文化现代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陈瑛:《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5期);黄华文:《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理论学刊》2001年第1期)等等
    [1]陈独秀著:《六月三日的北京》,收录于《独秀文存选》(卷二),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军警压迫中的学生运动》,《每周评论》,25(1919),收录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12页
    [1]靳树鸣:《<牛棚杂忆>记述北大里的“监狱”》,出自于《光明日报》,1999年2月26日
    [1]靳树鸣:《<牛棚杂忆>记述北大里的“监狱”》,出自于《光明日报》,1999年2月26日
    [1]Shah,S.Aspects of the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Asian immigrants in London,University of Oxford,1979,P450
    [1]参见埃利亚斯著:《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的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参见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Henri Lefebwe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in Freiberg,J.W.(ed),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pp285-295,1979,NewYork:Irvington,转引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布尔迪厄著:《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2]皮埃尔·布迪厄著:《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3]拓殖(Colonisation),原意是帝国主义国家将不发达国家地区变为其殖民地,或者是指拓荒移民。存中国的文化中拓殖也有开发的意思,比如: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若澳洲,若南洋诸岛,近数十年,鋭意拓殖,犹未得其半。”但社会学家明显是借用了拓殖的开发之意,并特别指代一种特定的,另外方式的空间开发。
    [1]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9页
    [2]Chris Shilling & Fiona Cousins.Social Use of the School library:the colo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ducational space.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Vol.11,No 4,1990
    [1]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2]吉尔·德勒兹著:《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3]Michel Foucault,Language,Countcr-memory,Practice,Bouchard,1981,p148,转引自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4]程巍著:《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0页
    [1]Martin Luther King,"Letter from Birmingham City Jail",in DeConde,Rappaort,and Steckel,eds.,Pattern in American History,Vol.Ⅱ,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Inc.,1970,P.536
    [2]吕庆广著:《60年代美国的学生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3]参见天津历史博物馆,南开大学历史系编写:《五四运动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吴子铭:《天津各界联合会与跪哭团》,出自《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1]Foucault 与 Jeremy Bentham、Michelle Perrot之间的访谈,是为Bentham的《敞视式监狱》一书出版而作的序言。选自: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1]个案研究的故事出自《古庙活菩萨》,出自陶行知等著、李定开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437页
    [2]《南齐书·武帝纪》。
    [3]璩鑫圭编:《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论教育》,《东方杂志》第1卷第7期,转引自梁景和、王宇英:《论清末学校的国民教育》,《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沈桐生著:《光绪政要》卷27,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567页。
    [3]《痛哭中国学界之前途》,《大公报》1905年2月26日
    [4]适生:《论云南宜实行强迫教育》,《竞业旬报》第7号
    [5]《古庙活菩萨》,出自陶行知著:《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此为其中一篇纪实体小说。
    [1]张之洞著:《劝学篇》(外篇第三),上海古籍书店2002年版,第40-41页
    [2]康有为著: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898年),出自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2页
    [3]朱有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中华书局1958年年版,第110页。
    [4]《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推广学务六》,出自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210页
    [1]孟昭章:《重修泰安县志》,1929年,第380页,转引自邵勇:《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广州各界举行破除迷信大会》,《世界日报》,1929-09-28,转引自王炜:《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宗教·各省教务汇志》,转引自贺金林:《清末僧教育会与寺院兴学的兴起》,《安徽史学》,2005年第6期
    [1]王炜:《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出自《古脯敲钟录》,选自《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576页
    [1]《古庙活菩萨》,出自陶行知等著、李定开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公共空间》,出自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1]出自《古庙活菩萨》,出自陶行知等著、李定开编(下册):《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庄俞:《论小学教育》,《教育杂志》第1年第3期。
    [3]刘大鹏:《退想斋日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2-163页
    [1]出自《古庙活菩萨》,选自陶行知等著、李定开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田正平:《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3]同上
    [1]数据来源于:《东方杂志》,1910年6月
    [2]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页。
    [3]《东方杂志》第九年第七期,《中国政治通鉴·教育篇》,转引自杨齐福:《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米歇尔·福柯著:《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参见罗芙芸著:《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刘士永;《“清洁”到“卫生”——日治时期台湾社会公共卫生观念之转变》,《台湾史研究》,2001年第8期
    [2]同上
    [3]参见陈方之:《卫生学与卫生行政》,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胡适,《胡序》,出自陈方之:《卫生学与卫生行政》,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5]吴锡璜,《卫生学讲义》,福建厦门国医专门学校1936年版,第1页
    [1]明恩博:《中国人的素质》,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2]苏珊·桑塔格著:《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
    [3]刘锦藻著:《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一九,《职官五》,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790-8791页
    [1]同上,第672页。
    [2]同上,第789页。
    [3]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页。
    [4]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1]Ida Pruitt,Hospital Social Serv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Vol XLII,June,1928,pp432-443
    [2]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3]费揽澄:《论学校养成公德心之方法》,《中华教育界》,1915年第4卷第2期
    [4]周其然:《余之个人卫生谈》,《学生杂志》,1917年第4卷第2期。
    [5]杨贤江:《我之个人卫生观》,《学生杂志》,1917年第4卷第11号。
    [1]宋雄才:《学生身体之养护》,《学生杂志》1915年第2卷第6号
    [2]邹思润:《学校卫生丛谈》,《学生杂志》,1916年第3卷第7号
    [3]在杨燧熙的自序中,他指出自己的《卫生必读》其实是“窃取郑氏观应卫生一书,斟酌损益,刊行于世”(第7页)。
    [4]Nancy Tomes,"The Private Side of Public Health:Sanitary Science,Domestric Hygiene,and the Germ Theory,1870-1900,"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64(1990)509-39,The Gospel of Germs:Men,Women,and the Microbe in American Lif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上海市社会局有关学生的卫生防疫措施、健康教育及举办夏令儿童健康营等问题的来往文书》(1936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转引自秦韶华:《上海市华界中小学学校卫生状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2]参见胡锁明:《上海老城朋内的陈公祠》,《上海志鉴》,1977年第4期和《大上海市政府动态——1930年学校卫生首次年终报告》(1930年),UI-16-295,上海市档案馆藏。
    [1]《上海市社会局有关学生的卫生防疫措施、健康教育及举办夏令儿童健康营等问题的来往文书》(1936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转引自秦韶华:《上海市华界中小学学校卫生状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2]同上
    [3]《上海市社会局有关学生的卫生防疫措施、健康教育及举办夏令儿童健康营等问题的来往文书》(1936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转引自秦韶华:《上海市华界中小学学校卫生状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1]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1页
    [2]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 年第6期
    [1]虽然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语义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在《庄子·知北游》中有“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但是中国的古今比较的语义并没有成为“现代”之概念的现代形成的一个思想来源,所以在这里只能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也具有古今比较的佐证。
    [2]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9页
    [1]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3页
    [2]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4]同上,第18页
    [1]David Harvey:Between space and time:Reflection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pp418-434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6页
    [2]具体参见:张倩仪著:《另一种童年的告别》,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33页
    [3]Anthor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p27
    [1]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410-411
    [1]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9-258页.
    [1]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7页
    [2]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页。
    [1]出自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康帕内拉著:《太阳城》,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安德里亚著:《基督城》,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96页
    [3]同上
    [1]吕庆广著:《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1] Ida Pruitt, Hospital Social Servi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 Vol XLII, June,1928,pp432-443
    
    [2] Bachelard Gaston,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1969
    
    [3] Malcolm Seaborne.The English School :its architecture and organizati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71
    
    [4] Basil. Bernstein.Class, codes and Control,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 Transmissions (Volume 3),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73
    
    [5] Alan R · H · Baker and Derek Gregory .Explorations in historical geography-interpretative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6] Hammersley,M: Staffroom news, in A.Hargreaves & P Woods(eds) Classrooms and Staffroo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4
    
    [7] Wood,J.: Boy's sex talk: grouping towards sexism? In: A. Mcrobbie & N Nava(eds) Gender and Generation,London,Macmillan,1984
    
    [8] Kelly,A,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e scien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ppl33-154,1985
    
    [9] Lindsay Prior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ospital : a study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39, No. 1 (Mar., 1988), pp. 86-113
    
    [10] Burgess,R,:Something you learn to live with? Gender and inequality in a comprehensive school (Gender and Education) 1(2),pp 155-164,1989
    
    [11] Rapoport.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man-environment studies ,in A. Rapoport (ed.)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people and their built environment The hague: Mouton, 1989
    
    [12] David Harvey: 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pp418-434, 1990
    
    [13]D. L. Lawrence and S. M. L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Form,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1990
    
    [14] Chris Shilling & Fiona Cousins . Social Use of the School library: the colo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ducational spa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Vol.11,No 4,1990
    
    [15]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1991
    
    [16]Werlen,B Society ,Action and Space:An Alternative Human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 1993
    
    [17] Michael Parker Pearson & Colin Richard: Architecture and Order: Approaches to Social Space.Routledge,1997
    [18]Collinge,C.Self-organisation of Society by Scale:A Spatial Reworking of Regulation Theor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9
    [19]Mike Crang and Nigel Thrift,Thinking Space,Routlcdge,2000
    [20]Thomas,Timl;Walter,Peter Sheppardl;Walter,Richard:Landscape,Violence and Social Bodies:Ritualizcd Architecture in a Solomon Islands Society,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Volume 7,Number 3,September 2001,pp.545-572(28)
    [21]Gregory J.Kelly,William S.Carlsen,Christine M.Cunningham,Science education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Perspectives from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Science Education,Volume 77,Issue 2,pp207-220
    [1](英)乔治·贝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2](美)H·S.塞耶编著:《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意)康帕内拉著:《太阳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法)罗兰·巴特著:《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菱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8](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英)戴维·布莱克莱吉等著:《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王波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0](德)安德里亚著:《基督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1](法)雷蒙·阿隆著:《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思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12](德)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3](英)约翰·沙克拉著:《设计-现代主义之后》,卢杰 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版
    [14](英)大卫·哈维著:《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5](美)纳尔逊·曼弗德雷·布莱克著:《美国社会生活和思想史》(下册),许季鸿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法)米歇尔·福柯著:《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1998年版
    [1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法)罗兰·巴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2](美)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4](英)布莱恩·特纳著:《身体与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5](法)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法)爱弥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7](英)R·J·约翰斯顿著:《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0](法)克罗戴特·拉法耶著:《组织社会学》,安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1](德)尼采著:《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32](美)米尔斯著:《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3](美)卡斯特·哈里斯著:《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4](法)米歇尔·福柯著:《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5](法)吉尔·德勒兹著:《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6](德)齐美尔著:《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8](英)布莱恩·劳森著:《空间的语言》,杨青娟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9](法)保罗·柯拉法乐著:《地理学思想史》,郑胜华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40](美)苏珊·桑塔格著:《疾病的隐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2](英)布莱恩·特纳主编:《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英)戴维·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5](美)马歇尔·伯曼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6](美)爱德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7](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48](美)珀金斯著:《中小学建筑》,舒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9](英)菲奥纳·鲍伊著:《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法)莫斯著:《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1](匈)阿格尼丝·赫勒著:《现代性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2](德)海德格尔著:《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3](美)索杰著:《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5](日)莲实重彦著:《反日语论》,贺晓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英)恩特韦斯特尔著:《时髦的身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美)詹姆斯·博曼著:《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英)丹尼·卡瓦拉罗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1](美)詹姆斯·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62](美)罗芙芸著:《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陈方之著:《卫生学与卫生行政》,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吴锡璜著:《卫生学讲义》,厦门:福建厦门国医专门学校,1936年版
    [3](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陈元晖著:《康德的时空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5]王树槐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
    [6]汉宝德等编译:《环境心理学-建筑之行为因素》,台北:境与象出版社,1985年版
    [7]李烈炎著:《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夏铸九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书局,1988年版
    [9]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瓛鑫圭编:《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1]陈桂生著:《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黄应贵主编:《空间、力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年版
    [13]叶光毅编:《空间政治经济学》,台北:人间出版社,1995年版
    [14]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上册),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15]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6]刘北成著:《本雅明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朱家雄著:《教育卫生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21]赵鑫珊著:《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2]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明恩博著:《中国人的素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5]王兴中等译:《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王振复著:《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郑金洲著:《教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李雨红编著:《中外家具发展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30]张倩仪著:《另一种童年的告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1]石谦飞著:《建筑环境与建筑环境心理学》,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2]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张泽蕙等编著:《中小学建筑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4]张鸣著:《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变迁(1903-1953)》,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李丰、刘菀如主编:《空间、地域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的书写与阐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
    [36]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于奇智著:《凝视之爱:福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8]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马维娜著:《局外生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白光润主编:《现代地理科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张彤著:《整体地区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高宣扬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吕庆广著:《60年代美国的学生运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汪民安著:《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一兵、周晓红、周宪主编:《社会理论论丛》(第三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罗岗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程巍著:《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9]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0]王铭铭著:《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想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杨念群著:《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苏尚锋:《学校空间性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55]秦韶华:《上海市华界中小学学校卫生状况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1]宋雄才:《学生身体之养护》,《学生杂志》1915年第2卷第6号
    [2]费揽澄:《论学校养成公德心之方法》,《中华教育界》,1915年第4卷第2期
    [3]邹思润:《学校卫生丛谈》,《学生杂志》,1916年第3卷第7号
    [4]周其然:《余之个人卫生谈》,《学生杂志》,1917年第4卷第2期。
    [5]杨贤江:《我之个人卫生观》,《学生杂志》,1917年第4卷第11号。
    [6]杨治良等:《成人个人空间圈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88年第2期
    [7]爱德华·索雅:《后现代地理学和历史主义批判》,《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5年第19期
    [8]罗明东《建立教育地理学刍议》,《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9]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第6期
    [10]张园:《走进街角社会》,《社会》,1997年第7期
    [11]王均 雷伟:《宋代民间办学的创举-书院制度》,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2]郑春生:《“革命”的批判——1968年5月法国学生运动的性质探析》,《世界历史》,1999年第3期
    [13]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4]清元、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2期
    [15]张扬:《空间·场所·时间——建筑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建筑学报》,2001年第2期
    [17]乐国安:《美国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8]刘士永:《“清洁”到“卫生”——日治时期台湾社会公共卫生观念之转变》,《台湾史研究》,2001年第8期
    [19]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0]马德峰、李梅:《透视街角社会——对苏北小镇一街角青年群体的调查》,《社会》,2002年第9期
    [21]高洪源:《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学校建筑风格的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2]符平、文建:《新街角青年的浮现——对湖南H镇一类特殊青年的调查与分析》,《青年探索》,2003年第6期
    [23]秦红岭:《“无言的教化者”与“会说话的建筑”》,《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19卷
    [24]高洪源:《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学校建筑的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1期
    [25]胡俊敏:《现代服装的符号学阐释》,《饰》,2005年第2期
    [26]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7]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8]张俊青:《时空观的历史关注与未来展望》,《理论探索》2005年第3期
    [29]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0]雷米·勒努瓦:《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东南学术》2005年第6期
    [31]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学海》,2005年第6期
    [32]石艳:《学校·书院·网络——现代性与教育空间的转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3]袁宗金:《学校空间规划的转向》,《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
    [34]王贵祥:《中西方传统建筑:一种符号学视角的观察》,《建筑理论研究》,2005年第8 期
    [35]叶辉:《中国学校建筑忧思》,《视野》2006年第1期
    [36]李颜伟:《美国知识分子社会改革行为的心理动因(1865-1914)》,《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7]林蔼云:《漂泊的家:晋江-香港移民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8]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39]刘云杉:《教育研究的立场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3期
    [40]宁海林、马明杰:《阿恩海姆的建筑空间观》,《城市问题》,2006年第3期
    [41]邵勇:《清末庙产兴学运动与毁学民变》,《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42]孙益:《校园反叛——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与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43]王炜:《民国时期北京庙产兴学风潮——以铁山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4]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管理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
    [45]曼纽尔·卡斯特:《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46]董泽芳,胡春光:《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7]卢临晖 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8]黄海:《“灰色街角社会”的逻辑演绎和路径依赖探析——湖南长沙某“街角青年群体”的实证考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49]鲍勃·雅索普:《作为空间理论家的葛兰西》,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0]石艳:《“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2期
    [51]石艳:《学校空间与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再生产》,《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