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现实的纠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神话人物的变体、神话氛围的呈现、神话意义的再造三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卡夫卡小说中神话元素的异同及其意蕴。
     鲁迅的《故事新编》,大多改编自古代神话与传说,代表篇目有《补天》、《奔月》、《采薇》等。卡夫卡也有多篇小说改编自古典神话,代表作品有《普罗米修斯》、《塞壬的沉默》、《饥饿艺术家》等。神话的主角是神和英雄。在20世纪的文化语境中,二人笔下的大神英雄们:人类始祖——民族英雄——文化精英,皆趋于堕落的深渊。神和英雄的堕落昭示着人类自身的不堪处境。
     鲁迅和卡夫卡都惯于夜间写作,黑夜赐予他们无限的神思与遐想。夜的主角之一是梦。鲁迅的小说,诸多地方涉及梦,梦成为其灵魂喘息的一种方式。卡夫卡的多篇小说具有梦的色彩,在梦的氛围中,他本人变得强大,坚定。夜的另一主角是死亡。死亡意识既是生命的推动力,也是永恒的恐惧。鲁迅、卡夫卡笔下的诸多人物,皆免不了一死的下场。借助于非现实的梦与死,鲁迅、卡夫卡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鲁迅、卡夫卡的小说,大多笼罩着一股神秘气息,人物被无形的大手推向绝境。本文将之命名为鲁迅的“鬼气”和卡夫卡的“神气”。鲁迅的“鬼气”如一根锁链,拖着文本前行;卡夫卡的“神气”像一张天网,控制一切。鲁迅的“鬼气”意味着恐怖和摄人心魄,卡夫卡的“神气”则带来无法承受的压抑。这两股“气”各有其根源,与民族文化、个人气质、经历、社会处境有关。体验到了现实的“鬼气”或“神气”,鲁迅毅然走上复仇之路,卡夫卡躲在地洞中暗暗受苦。方式不同,抗争的姿态一致,忧患的意识同一。
In this dissertation,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alie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mythical elements and real elements in Lu Xun and Kafka's novels.There are three sections:real metamorphosis of myth,mythical experiences of reality and integration of myth and reality.
     In Lu Xun's Old Tales Retold,most novels adapted from the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such as "Sky Patching","Running to Moon","Wild straw Picking" and so on. Some of Kafka's novels also adapted from classical myths,such as "Prometheus","the Silent Siren","Hungry Artists" and so on.The mythical protagonists were gods and heroes. In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20th century,gods and heroes:hunam ancestors-national heroes -cultural elites,all fell into abyss step by step.
     Lu Xun and Kafka were accustomed to writing at night.The darkling night stimulated their minds and inspirations.One theme of night was the Dream.There were a number of places involved with dreams in Lu Xun's novels.The dream became a breathing way of soul.A lot of Kafka's novels suffused by fantasy atmosphere.He became strong and firm by this.Another theme of night was Death.Death was both driving force of life and the eternal fear.Many characters by Lu Xun and Kafka had inevitably gone to death,whatever initiatively or passively.
     Many of Lu Xun and Kafka's novels were overshadowed by a mysterious atmosphere. The characters were coerced to hopeless conditions.I called it "ghost qi" and "god qi".Lu xun's "ghost qi" was like a chain,dragging text along,slower or faster;Kafka's "god qi" was like a sky net,controling everything."Ghost qi" means terrors and "god qi" means oppressiveness.After discovering "ghost qi" and "god qi",Lun Xun had took array onto the road of revenge,Kafka had suffered tribulation secretly hiding in the cave.Different ways,the same gesture of protest,the same awareness of crisis.
引文
[1]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257页。
    [2]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诗与宗教》,李永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290页。
    [3]集体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课题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等感情。”[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5页。
    [4][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第383页。
    [5][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7页。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107页。
    [2]我将弗莱的观点简化如下:神话→传说→史诗、悲剧→喜剧、小说。欧洲的文学史依此顺序下移,目前的文学正处于讽刺(小说的一个极端)阶段,而讽刺阶段则又开始向神话回归(卡夫卡、乔伊斯即是代表),形成一个循环。参见:[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45-98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6页。
    [4]矛盾:《茅盾说神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151页。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217页。
    [6]“仪式和梦幻在一种语言交流的形式中合为一体,这便是神话。”[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152页。
    [1][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探讨别集》,王永年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第202页。
    [2]王鸿生:《语言与世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第67页。
    [1]余冰:《欧洲文学中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嬗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2]《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268页。
    [1][发]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172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63页。
    [3]这也是鲁迅对自己的预言。鲁迅遗嘱中有一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据钱理群先生分析,这条遗嘱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死后被人利用的忧虑,背后隐藏的是死后被利用的悲哀、无奈和恐惧。参见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38、39页。
    [4]《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66页。
    [1]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第163页。
    [2][德]汉斯·昆:《艺术与意义问题》,徐菲译,《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39页。
    [3]《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53页。
    [4]徐麟:《鲁迅:在言说和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第205页。
    [5]鲁迅读到胡梦华对汪静之的诗集《慧的风》的批评。《蕙的风》于一九二二年八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后,南京东南大学学生胡梦华在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一篇《读了<蕙的风>以后》,攻击其中某些爱情诗是“堕落轻薄”的作品,“有不道德的嫌疑”。
    [6]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98页。
    [1][德]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714-715页。
    [2]“讽刺的目的在于改造,尽管作家本人怀疑此种改造工作是否有大功告成之日,但他还是毅然行之。”阿瑟·波拉德:《论讽刺》,谢谦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1,第2页。
    [3]《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267页。
    [4]回对文化英雄的崇拜是一个世界性的神话学现象,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文化英雄尤其多,伏羲、神农、黄帝等等,均具文化英雄的品格。参见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201页。
    [1]《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371页。
    [2]同上,第373页。
    [3]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104页。
    [4]移位(Displacement)是弗莱的说法,指“改变一下神话和隐喻,使之符合社会道德和事情情理的种种规范”。([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第193页。)这里,指的是神格的下移。
    [1]这是卡夫卡的女友、知己、作家密伦娜对卡夫卡的一段评价,转引自马克斯·伯罗德:《卡夫卡传》,叶挺芳、黎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234页。
    [2]赵川:《作为流言的艺术》,读书,2008,1,第101页。
    [3]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182-183页。
    [4]有一个细节,可以为证:羿跟老太婆自述自己的年龄,去年四十五,亦即今年46岁,而这正是创作《奔月》之时(1926)鲁迅自己的年龄。这难道是无意的巧合?
    [5]《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95页。
    [1][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6-27页。
    [2][古希腊]柏拉图:《伊安篇》,朱光潜译,《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7页。
    [3][英]雪莱:《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79-81页。
    [1]《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12页。
    [1]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215页。
    [2][法]马·埃梅:《埃梅短篇小说选》,李玉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15页。
    [3][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第22页。
    [1]《三闲集·怎么写(夜记之一)》,《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1]《野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页。
    [2]《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63页。
    [3]同上第464页。
    [4]《卡夫卡小说全集》(Ⅱ),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1页。
    [1]《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62页。
    [2]《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第52页。
    [3]《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34页。
    [1]《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03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07页。
    [1][英]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104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08页。
    [3]《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83页。
    [4]同上。
    [1][意]但丁:《神曲》,王维克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第12页。
    [2][俄]舍斯托夫:《以头撞墙》,方珊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17页。
    [3]《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第42-43页。
    [1]《“我只是讲出自己的信仰——专访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南方周末》,2008年11月13日D21版。
    [2]《卡夫卡小说全集》(Ⅰ),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209页。
    [3]残雪:《美丽南方之夏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80页。
    [4]《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88页。
    [5]《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03页。
    [1]《卡夫卡小说全集》(Ⅰ),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358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10页。
    [3]《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34页。
    [4]《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635页。
    [1][奥地利]马克斯·布洛德:《卡夫卡传》,叶挺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第215页。
    [1]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5页。
    [2]岳娟娟、顾迎新著《鬼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11页。
    [3]同上第12-13页。
    [1]《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72页。
    [2]《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72页。
    [1][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缠——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262页。
    [2][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190-197页。
    [1][美]欧文·豪:《父辈的世界》,王海良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18页。
    [2]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40页。
    [3]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第41页。
    [4][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第341页。
    [1]《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88页。
    [2]《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0、90、93、97页。
    [3]《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90-91页。
    [4]《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10页。
    [5]《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110页。
    [1]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9页。
    [2]《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40页。
    [3]同上,第55页。
    [4]同上,第37页。
    [5]同上,第37页。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36页。
    [7]《罗念生全集》(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6-7页。
    [1]《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55页。
    [2]同上,第5页。
    [3][法]雨果:《<克伦威尔>序》,柳鸣九译,《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126页。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62页。
    [1]残雪:《永生的操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第301页。
    [1]《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440-441页。
    [2]《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0页。
    [3]残雪:《灵魂的城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458页。
    [4]回《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10页。
    [5]同上,第114-115页。
    [1]《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19页。
    [2]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22页。
    [3]《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22页。
    [4]同上,第123页。
    [1]《卡夫卡小说全集》(Ⅲ),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第123页。
    [1]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127页。
    [2]沙水:《残雪与卡夫卡》,载残雪:《灵魂的城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483页。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卡夫卡小说全集》,韩瑞祥、仝保民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残雪:《美丽南方之夏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残雪:《永生的操练》,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残雪:《灵魂的城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何锡章:《鲁迅读书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
    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5。
    林和生:《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三联书店,2003。
    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王鸿生:《语言与世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
    徐麟:《鲁迅:在言说和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阎嘉:《反抗人格:卡夫卡》,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叶廷芳:《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评传》,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岳娟娟、顾迎新:《鬼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曾艳兵:《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张天佑:《专制文化的寓言:鲁迅、卡夫卡解读》,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探讨别集》,王永年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奥]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奥]马克斯·伯罗德:《卡夫卡传》,叶挺芳、黎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诗与宗教》,李永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美]欧文·豪:《父辈的世界》,王海良、赵立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日]九尾常喜:《“人”与“鬼”的纠缠——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日]三野大木:《怪笔孤魂:卡夫卡传》,耿晏平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