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语言的困惑与元语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建筑语言为研究课题,对涉及建筑与语言关系的许多困惑进行理论上的辨析和澄清。论文从“建筑是不是一种语言”这一颇具争议的论题出发,归纳比较了现有的三种典型观念模式(类比、肯定、否定),并通过对图象与符号性质的深入考察,提出了第四种模式,即认为建筑语言中既有图象因素、也有符号因素,但它们都以更深层次的元语言作为共同基础。论文不仅在建筑范围内讨论语言现象,还回溯现今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对语言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试图在语言绝对主义和语言相对主义的对立中寻求建构主义的第三条道路。论文在康德的先验哲学、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分析哲学中的元语言理论、以及结构主义共时性理论等的基础上,以新的方式解释了元语言概念,认为元语言也就是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它体现为“说出”和“显示”这两种最基本的意向方式,体现为语言时空的相互作用。由此在现象学的意义上提出元范畴和语言时空的概念,并对哲学和其他领域中的相关难题作出了回答。主要涉及到对元语言性质、数学语言性质、艺术语言性质的阐述,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理论体系的联接,以及对皮尔士的符号学系统和康德的先验范畴表的解释等。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完整的语言之树的模型,讨论了语言与自由、元语言与语言的辩证关系等,以更严格的方式表述了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思想,并由此上溯,对康德的先验哲学进行了语言学意义上的重构。
     论文还联系语言转向对于现代哲学的意义,揭示了半世纪以来建筑语言研究缺乏批判性和反思性的弱点,指出由此引起的相对主义最终会使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失去意义。作为语言反思的结果,论文建议区分建筑语言和建筑学语言:前者体现在内容层次,即具体的建筑风格和建筑作品(相当于言语),后者体现在形式层次,是像功能语言这样的普适性的规则系统(相当于语言),但两个层次之间又需要另一种逻辑性的元语言来打通。论文根据以上研究,对建筑元语言的性质进行了定性描述,并对元语言的可能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topic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theoretically differentiate and clarify quandaries that touch up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anguage. Beginning with the disputed question of "whether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categorizes and compares with three typical conceptual modes: analogy, affirmation, and negation.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s of image and sign,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fourth mod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contains both image element and sign element that based on meta-language in a deeper level together. The dissertation not only discusses language phenomenon in architectural field, but also retrospects to current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and semiology.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s and semiology in the architectural field, represent self-deficiency of these theori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caused by relativism in architecture cannot be eliminated i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language were not reflected and criticized. Based on theories of Kant's transcendentalism philosophy, Husser's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Wittgenstein's Picture Theory of Language, meta-language theory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and synchronic theory of structuralism, this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concept of meta-language in a new approach, and argues that meta-language is the essential intuition of phenomenology that embody two most fundamental ways of intention with "be spoken" and "be shown" as well as the interplay between language time and language space. This dissertation thus sets up meta-category theory and language temporal-spatial theory in a sense of phenomenology. Furthermore, this dissertation answers the related questions in philosophy and other areas, mainly involved the explications of characters of meta-language, mathematical language and art language, the connection of sign theory systems between Saussure and Peirce, and the explanation of Peirce's semiology systeme and Kant's transcendental category diagram.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further puts forward a model of an integrated tree of language. By discussing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and freedom, meta-language and language, this dissertation explains Cassirer's cultural philosophy
    in a more restricted way, and reconstructs Kant's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in a sense of linguistics.
    In addition, with connec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conversion toward modern philosophy, this dissertation discloses the weakness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study that lack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in half centu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sulted relativism would finally make the architecture as a major lose its significance. As the result of language reflection, the dissertation suggests differentiating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guage of architectonics: the former represents the content level, i.e. the concrete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architectural works (corresponding to diction), while the latter represents the formal level, i.e. the general formula system similar to the functional language (corresponding to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levels also require another logical meta-language. Based on abov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characters of architectural meta-language qualitatively, and brings forward own conception of possible forms of meta-language.
引文
1 对于建筑是矛盾的、并且应表达这种矛盾性的这一点上,罗伯特·文丘里至今都坚定不移。
    1 布正伟先生在建筑语言概念的溯源研究中提到,1745年杰曼·博弗兰德在《论建筑篇》中已将建筑与线脚等部件的关系比拟为“语言”和“单词”之间的关系。1860年塞札·戴利更是直白地提出“建筑是一种语言”。戴利把语言所经历的变化同历史上的建筑风格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位只研究过一种风格的建筑师,就像一个不懂拉丁文的法国人”。在他看来,建筑师只有从语言的角度来认识建筑,才不至被一种建筑风格所束缚,才能达到对建筑的全面理解。
    2 20世纪50年代初,赖特在解释有机建筑概念时,也曾列出过一个由九个语词编成的词条,即:自然、有机、形式跟随功能、浪漫、传统、装饰、精神、第三向度和空间。不过赖特并没有提出诸如“有机建筑语言”之类的概念。以上均参见布正伟:《建筑语言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新建筑,2000年第2期。
    1 塞维“知道”但看轻建筑符号学的一面,在他看来,对来自陈规旧习的符号或语义的强调正是使建筑向学院派和古典主义倒退的那种东西。他把现代建筑运动的本质表述为在理性规则指导下的一场彻底的语言重建。用他的话说:“回到零点,功能原则使我们重新考虑建筑语言的语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动词和介词必须取消,名词,除非在内容和含义上进行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否则不能使用。”布鲁诺·塞维:《现代建筑语言》,建工出版社,1986年,第8页。
    2 查尔斯·詹克斯: 《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译,建工出版社1986年,第2页。
    3 同上.“译者序言”部分。
    1 《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一书中区分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生态建筑、传统主义建筑、晚期现代主义建筑和新现代主义建筑这几种主要流派。
    2 彼得·埃森曼曾说,他的建筑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理论,不过严格说这里有误读的成分。
    3 现代建筑运动一开始就与近代建筑中讲求风格与装饰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等流派泾渭分明。除了格罗皮乌斯之外,勒·柯布西耶也强调说“风格是谎言”,“是插在妇女头上的一根羽毛”,“建筑艺术与各种风格毫无共同之处”(参见顾孟潮:《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与其他》)。密斯也在1923年柏林出版的《创作》杂志上发表文章,对一切美学的抽象理论、教条、形式主义进行猛烈抨击。密斯认为建筑行为不是要确立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为了“给精神一个存在的机会”(参见方振宁:《崇高建筑论——密斯·凡德罗与北方浪漫主义邂逅》)。
    1 参见万小梅: 《普通城市,从欧洲到亚洲——》。
    2 参见雷姆·库哈斯和布鲁斯·毛合著: 《S,M,L,XL》,纽约Monacelli出版社,1995年。
    1 作为一个旁例,在美学意义上,毫无自觉意识的信手书写绝不是一种自由,只有经过不断练习而达到的内在意图与外在效果的连贯一致——或者说书法——才能称得上是自由。
    1 [意]布鲁诺·赛维: 《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王虹译,建工出版社1986年,第5页。
    2 同上,第4页。
    1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2 比如,为什么“这棵树是绿的”这句话有意义,“这个轻率是绿的”却无意义呢?在胡塞尔看来,这是和语言在意识中的内容是否能独立存在有关,“树”和“绿”能独立存在,“轻率”则不能。内容的独立或不独立与意义范畴的区别直接相关,意义范畴又只不过是语法范畴的客观对应物。因此,语法范畴的区别才是确定句子有无意义的真正标准。这样便从语法角度确立了语言意义的根源性问题,同时也从语言和语法的两种维度建立起了纯粹逻辑。参见李蜀人:《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构成及意义》。
    3 同上。
    1 康德对图式(图型)概念的说明:“我们将把知性概念在其运用中限制于其上的感性的这种形式的和纯粹的条件称为这个知性概念的图型,而把知性对这此图型的处理方式称之为纯粹知性的图型法。”[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40页。
    2 参见江怡:《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其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演变》,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39页。
    4 参见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5 如,“狗这个概念意味着一条规则,我们的想像力可以根据它来普遍地描画出一个四足动物的形状,而不局限于经验向我们呈现出来的任何一个惟一特殊的形状,也不局限于我能具体地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可能的形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40页。
    6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41—143页。
    1 从另一角度讲,康德的四类图式也可对应于语法中的主词、谓词、句子的外在关系、句子的内在样态这 几个方面。斯特劳森在《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1959)一书中指出,对于图式而言,命题主谓区分的 语法标准和词类的范畴标准是殊途同归的。转引自江怡:《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其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演 变》,另参见第3.5—3.7节。
    2 逻辑非中包含了“和”与“或”这两种意向方式。A与非A是“或”的关系:而在“B是非A”中,非A又是对B可取值范围的一个限定,是减法关系的“和”。
    3 曹俊峰先生指出:“康德只给时间以图式的资格,但物质存在的形式不只有时间方面,空间也有同样的 重要性,只以时间为图式显然是不完全的。有鉴于此,康德在超乎先验感性之上的‘一切综合判断的最高原理’的范围内,把空间和时间都看作图式,认为‘至如空间和时间,……它们的表象正是一种单纯图式。’虽然是一笔带过,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图式说的一个缺陷……可惜康德对这一点很不重视,没有展开讨论。” 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另参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50页。
    1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176页。
    2 [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67、170页。
    3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182页。
    1 关于图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语言意义,曹俊峰先生指出:“语言依靠图式与现实相关联这一点,并不单单是无可奈何的缺憾,毋宁说正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有效方式,人类必须通过概念图式使现实的某一方面本质显露出来,以便认识和理解。现在已没有人怀疑,事物与人发生对象性关系时才有意义,而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哪一个方面被突出出来,被认为是本质属性,取决于人的目的和需要。人正是从自身的实践活动的需要出发,来抽取事物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每一个概念、名称都是抽取结果的符号化,而每一个符号背后,使这个符号有意义的就是先验图式或经验图式。现实世界固然生动丰富,但它不能以其原始样态被纳入思维,如果思维操作仅是现实图景的剪接、组合、切换,那么现实将永远外在于人类,永远游离于人类的认识,永远谈不到掌握二字。现实只有在图式化之后,才能进入思维,才能构成人类知识的内容。”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
    2 乔姆斯基还提到过面貌认知的问题。他说:“一个人可以识别许多人的面貌,而且能够识别从各个方面呈现出来的同一个面貌面,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本领……。因此,尝试提出一种‘面貌语法’,甚至提出一种‘面貌的普遍语法’,来解释这些能力,那是非常有趣的。”《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3—194页。转引自曹俊峰: 《论康德的图式学说》。
    3 曹俊峰: 《论康德的图式学说》,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1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180页。
    2 经验论认为概念来自经验的归纳,唯理论却认为概念有先天的来源,这些与先验论立场都不矛盾。这是因为,先验论讨论的是认识的可能性条件,只有当人类的认识能力具备这种可能性条件,亦即结构直观能力时,通过经验的归纳找到为个别事物对象所共有的结构才有可能。而这种纯粹的结构直观本身是有建构能力的(如纯逻辑、纯数学不依赖于经验),这也就是唯理论所强调的必然性知识的先天来源。
    1 参见曹俊峰: 《论康德的图式学说》,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2 此外还可能兼而有之,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按字面意思翻译是“物理学之后”。
    3 罗兰·巴尔特: 《神话——大众文化阐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 A·塔斯基: 《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基础》,收录于涂纪亮: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三联书店1988年,第247页。
    2 塔斯基强调,表述式T并非一种语句,而是一种语句型式。但无论表述式T或任何(T)型的特殊例子都不是真理的定义,它们只能说是真理的部分定义。适当的真理的定义必然能蕴含所有能满足(T)型的等 值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真理的“普遍的定义应是所有这些部分定义的逻辑合取”。塔斯基:《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基础》。
    1 A·塔斯基: 《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基础》,收录于涂纪亮: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三联书店1988年,第244—285页。
    2 D·戴维森: 《真理与意义》,收录于涂纪亮: 《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第297—320页。
    3 参见陈嘉映: 《语言哲学》,§4-6节“塔斯基与真理的语义论”及§12-8节“戴维森的成真意义条件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70页,第274—282页。
    1 参见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
    2 这相当于胡塞尔所说的“主动的心灵”(noesis)和“被动的心灵”(noema)。
    1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哲学中现象学、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与数学基础研究中的三大学派直觉主义、逻辑主义和形式主义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2 参见夏基松、郑毓信:《西方数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
    1 当然,天然语言的活动也有仅于自身范围内的,比如释义性的语句或逻辑推理性的语言分析命题。
    2 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82页。
    1 包括通过特定方式,如递归法、数学归纳法等进行的遍历。
    2 维特根斯坦曾深刻指出,逻辑只能显示,不能说出;用逻辑符号说出的并不是逻辑本身。
    3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早期尝试通过摹状词理论(1905)解决迈农的“金山存在,,问题,为日常语言的逻辑分析提供了一个样板,促成了分析哲学的兴起。“金山”属于语言中的通名,虽不等
    1 参见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3页。
    2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本尼迪托·克罗齐在其代表著作《美学原理》(1912)中指出:“语言的哲学就是艺术的哲学。”他认为:“美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心理科学,是一种心灵的科学”。克罗齐反对那种要寻求一种规范语言,使语言的用法统一化的做法.他认为语言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创造,“已用语言表现过的东西不要长期复演”。
    3 英国美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1889-1943)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美是直觉的表现的观点,把美的根源归于情感的表现。在《艺术原理》(1938)中,他提出:“在某种意义上,语言完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思维就是语言所能表达的一切……”,同时“艺术是情感的思想性表现”;他反对那种仅“把思维狭义地看作理智”的观点,卡张艺术“表现的情感不仅仅是单纯意识经验的情感,还包括了思维者的情感”,“语言必须适应于表现这些经验的新种类,为了这个目的,它本身就不得不经受相应的变化”。
    4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1914) 一书中提出,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合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感情的形式,我们称之为
    1 结构主义的文艺理论,从普罗普的俄罗斯民间传说研究,到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到巴尔特 的叙事结构分析、布雷蒙的叙事逻辑分析、托多洛夫的叙事语法学,再到格雷马斯的叙事语义学,大致都 在研究作品内容的形式性问题。参见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 按照诺斯洛普·弗莱(Northrop Fry,1912-1991)在《批评的解剖》(1957)一书中的模式划分。
    3 不过,形式和内容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像王羲之的书札、黄庭坚的药方,同样被后人视为书法杰作。 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实质上是“显示”向“说出”渗透,但又未获得独立,只是作为子结构依附于后者的结果。
    1 前者是指,最初艺术家用一定的手法(形式)表现不同题材(内容),到手法发展为一种成熟风格时, 艺术家仿佛就在用不同的题材(形式)表现这种风格(内容)。还可以纵向看,风格由个人的扩展到流派(由 于师承关系等),流派风格再扩展到跨门类的艺术风尚,形成一个亚文化级的语言差异系统:结果在社会层 级看,艺术仿佛是在用不同的途径和作品(形式)表现不同的风尚(内容)。后者“内容的形式化”是指, 现实内容进入艺术后,不再是现实的镜像,而是经过形式化处理(如小说、戏剧中的人物角色都有结构化 的关系,与主题不相干的因素都去掉了),因此,艺术的形式化内容又可以作为结构性语言投射到现实中的 其他方面。
    2 建筑是这种类型的一种代表,但并不是惟一的代表。
    1 参见钱捷:《皮尔士与内实在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3月。
    2 正如李幼蒸先生在《我与现象学——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中译本新版后记》一文中指出:“……胡塞尔学应被视为现代西方符号学运动三大根源(而非公认的索绪尔和皮尔士两大根源)之一……现在我们
    1 这样又能使维特根斯坦图象论摆脱其困难,见3.2、3.3节。
    2 进一步看,符号、对象和解释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现实时空、心理时空和语言时空的关系。前面提到,皮尔士是按范畴的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来区分这三个概念的,但这几组关系在次序排列上似乎发生了错乱:符号为何对应于现实时空,而不是语言时空?对象为何对应于心理时空,而不是现实时空?解释项为何对应于语言时空,而不是心理时空?这正是皮尔士的符号学迷宫使人难以深入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以皮尔十的整个哲学思想为背景来考虑,就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皮尔士的三个范畴不是基数性而是序数性的,就是说,它们排列的先后是有意义的。
    1 根据罗伯特·马蒂的研究,在皮尔士的论著及手稿(1865-1911)中对符号概念进行的定义和解释多达 76条。马蒂还发现皮尔士的符号定义有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即“整体三角”和更精确化的“分析三角”这两个阶段。在1905年之前,皮尔士主张不可分的符号三元关系,1905年之后则转为动态关系逻辑的符号理论阶段。
    2 参见卢德平:《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载《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1期。
    1 黑格尔指出:“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德]黑格尔: 《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11页。
    2 黑格尔举例说,如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因为它们都具有这种性质,这是象征的理据性:但狮子、狐狸还有其它的性质,刚强、狡猾等抽象内容也可以用别的形象来表示,这就是象征的暧昧性,只能用社会规约性来解释。
    3 Symbol原指分成两半的信物,从分的角度看,信物断裂处的痕迹全然是偶然的、任意的,可以看成是任意符号;从合的角度看,除了原先那另一半外,我们无法使这信物同任何其它物体相重合,所以它又可被视作是有理据的符号。
    4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序言部分。
    1 参见The Commens Dictionary of Peirce's Terms(A Fragment,CP 2.228,c.1897).
    2 丁尔苏: 《语言的符号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3 参见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林建武执笔:《近年来国内皮尔士研究简述》,载《当代西方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
    4 奥格登(C.K.Ogden,1889—1957))和理查兹(I.A.Richards,1893—1979)在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一书中,提出语义三角理论(semantic triangle),用符号—概念—事物(symbol,thought,thing)之间的三角关系来解释符号现象。其中,“符号”与“概念”、“概念”与“事物”之间用实线相连,“符号”和“事物”之间却用虚线相连。奥格登和理查兹提出这一图式背后的思想,是为了说明意义并不在符号之中,而在使用符号的人们之中。由于人们会把同一个符号理解成不同的概念,结果就产生出许多误解(参见Jessica Erickstad,Richards’Meaning of Meaning Theory,1998)。语义三角理论实质上为语言相对主义铺垫 了道路,这离艾柯的“代码理论”只有一步之遥。
    5 [意]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1 参见李鹏程:《胡塞尔传》,第五章“意向性与本质之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8—72页。
    1 康德所说的先验逻辑与形式逻辑不同,形式逻辑是分析的,是先天分析判断。这种判断只要不违反同一律、矛盾律等规则就可以成立,它只管思维形式,不涉及内容。而“先验逻辑”是综合的,是先天综合判断。这种判断要求认识与对象相一致,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2 康德把先验逻辑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两部分,分析论又分为概念分析和原理分析,概念分析再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从人的知性活动中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二是说明为什么这些纯粹知性概念必然成为一切有关对象的可能性条件,前者即“知性范畴的发现”,后者即“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
    3 先验范畴表是康德经过多年沉思得出的结果,《纯粹理性批判》在1781年和1787年有两个版本(被称为A版和B版),先天范畴表的内容始终没有变化;但另一方面,先验范畴表的对应关系又有许多从表面上看难以理解、甚至互相冲突的地方,在哲学界历来都有许多争议;而且范畴表的前提条件似乎也不够显明,以致黑格尔会问:为什么是十二种,不更多或更少呢?但康德本人却十分自信地宣称:一点不多、一点不少。杨祖陶、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4 参见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269—270页。
    5 第一组,“全称的”是指主项为普遍的概念,即“凡甲皆乙”,例如:一切人都有死;“特称的”是指主
    1 关于第一组中“单一性”为何对应于“全称性”,“总体性”为何对应于“单称性”,第二组中“无限性”为何对应于“限制性”,第三组中“协同性”为何对应于“选言判断”,第四组中相反的范畴(如“必然与偶然”)为何与同一个判断样态(如“必然的”)相对,等等,存在着一些争议。
    2 康德认为自我意识具有双重结构,一方面通过感官来认识整个自然,一方面又能在“行动和各种内心规定中间认识他自己”。对外物的认识,是经验的意识对象,而凭借知性、理性对意识的反省,则称自我意识,又称“统觉”。参见周贵莲:《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康德认识论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135页。
    3 参见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第138—145页;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173—184页。
    1 《纯粹理性批判》的倒数第二章即题为“纯粹理性的建筑术”。对这个构想,康德在导言中也提到:“先验—哲学是一门科学的理念,对于这门科学,纯粹理性批判应当按照建筑术、即从原则出发,以构成这一建筑物的全部构件的完备性和可靠性的完全保证,来拟定出完整的计划。它足纯粹理性的所有原则的体系。”康德著,邓晓芒译: 《纯粹理性批判》,第20页。
    1 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114页。
    1 边沿作为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分界线,既可以像围墙那样呈现出拒绝人接近的封闭的姿态,也可以像海边沙滩那样呈现出开放的姿态,从消极到积极的种种情形都有可能,因此边沿本身是可以有性格的。
    2 [美]凯文·林奇: 《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41-44页。
    1 [挪]诺伯格·舒尔兹: 《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2 又如,尼奇凯(G.Nitsche)对知觉空间的看法: “这个空间有个中心,就是知觉它的人。因此在这个空间坐具有随人体活动而变化的方向体系,这个空间,绝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界限的。换句话说,它是有限、非均质、被主观知觉所决定的……”J·耶迪克在《建筑空间论序论》中也提到:“建筑空间是可以作为体验窄间来谈的,”而且,“建筑空间同人及其知觉作用联系在一起,所谓空间就是继场所而起的知觉的总和。”转引自诺伯格·舒尔兹: 《存在空间建筑》,第11—12页。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宋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 Rudolf Arnheim. The Dynamics of Architectural For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2 [丹麦]拉斯姆森:《建筑体验》,刘亚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3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以及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
    4 按照本文观点,“灰空间”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人们在环境的边缘地带会反复调用“说出”(分离)和“显示”(聚合)两种不同的意向方式,因此内容更为丰富,“灰空间”在一些建筑类型中被固定下来则体现了“说出+显示”作为一种独立意向性的存在。
    5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 劳森在书中还引述了维特根斯坦和纳尔逊·古德曼在建筑方面的观点。这里顺带一提,曾做过建筑师的维特根斯坦的看法是:“如果没有值得赞颂的东西,就不能成为建筑艺术。”古德曼则借用了皮尔士符号学,认为“建筑物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标志、传意、象征功能时,才是一项艺术作品。”参见[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5页。
    2 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1959, and, Edward T.Hall: The hidden dimension,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6.
    3 Robert Sommer: Personal Space, Prentice-Hall, 1969.
    4 Irwin Altman: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havior: Privacy, personal space, territory, crowding, Brooks/Cole Pub. Co, 1975.
    5 Defensible Spac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Macmillan, New York, 1972.
    1 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研究通常也被归于此类。
    2 参见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工出版社1998年,第301页。
    1 参见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第407—447页。
    Alexander, Christopher.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Alexander, Christopher. A Pattern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Alexander, Christopher. Notes on Tthe Synthesis of For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Alexander, Christopher. 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Ailsopp, Bruce. A Modern The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Henley &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Antoniades, Anthony C. Poetics of Architecture: Theory of Desig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2
    Argan, Giulio Carlo. On the Typology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12, 1963.
    Arnheim, Rudolf. The Dynamics of Architectural For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chelard, Gaston. The Poetics of Spa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94.
    Banham, Reyner.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60.
    Barley, Nick Ed. Breathing Cities: The Architecture of Movement. Boston: Birkhuser, 2000.
    Ballantyne, Andrew. Architecture Theory." A Reader i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New York: Continuum, 2005
    Boyer, M. Christine. The City of Collective Memory: Its Historical Imagery and Architectural Entertainment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94.
    Brawne, Michael. Architectural Thought: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Expectant Eye. Bos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
    Cassirer, Ernst. 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5.
    Collins, Peter. 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 Kingston and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65.
    Colquhoun, Alan. Typology and Design Method. In 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Historical Change. Cambridge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1.
    Conrads, Ulrich. 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 century architectur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9.
    Conrad, Peter. Modern Times, Modern Places: Life and Art in the C20th. New York: Knopf, 1999.
    Curtis, William J. R.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London: Phaidon, 1996.
    Eisenman, Peter. Eisenman Inside Out: Selected Writings, 1963-1988.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Eisenman, Peter; Bettella, Andrea Ed. Re: Working Eisenman. New York: Academy Editions, 1993.
    Fleisher, A. Grammatical Architecture? I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vol. 19, 1992.
    Frampton, Kenneth.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2.
    Gandelsonas, Mario. From Structure to Subject: The Formation of and Architectural Language. Published in P.Eisenman, House X. New York: Rizzoli, 1982.
    Garroni, Emilio. The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published in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G. Broadbent, R. Bunt, Ch. Jencks, editor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1981.
    Gero, John. Design Prototypes: A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chema for Design. In AI Magazine, Winter 1990.
    Gigch, John P. van. System Modelling and Metamodelling.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1.
    Gombrich, Ernst. Art and Illusion. London: Phaidon Press, 1959.
    Gombrich, Ernst. The Sense of Order. London: Phaidon Press, 1979.
    Goodman, Nelson. Languages of Art: An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Symbols.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68.
    Gossel, Peter and Leuthauser. Gabriele.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Koln: Benedikt Taschen, 1991.
    Gottdiener M. & Alexandros Ph. Lagopoulos. 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Hanno-Walter, Kruft.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from Vitruvius to the Present 1985.tr. Taylor A., Callander E. & Wood A., Zwemmer, London, and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New York, 1994.
    Harries, Karsten. The Ethical Function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7.
    Hawkes, Terence.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Routledge: London, England, 1977.
    Hays, K. Michael. Architecture Theory since 1968. London: MIT Press, 1999.
    Heath, Tom. Method in Architecture.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1984.
    Hillier, B.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6.
    Holl, Steven; Pallasmaa, Juhani; Pérez-Gomez, Alberto. Questions of Perception: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Tokyo : A + U Publishing Co., 1994.
    Jeneks, Charles & Kropf, Karl. Theories and Manifesto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hichester, West Sussex: Academy Editions, 1997.
    Jencks, Charles. The New Paradigm in Architecture." 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Jencks, Charles. 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 Chichester, [Eng.]; Toronto: Wiley, c1980.
    Jencks, Charles & Baird George Ed. Meaning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 G. Braziller, 1969.
    Jencks, Charles. Architecture 2000 and Beyond: Success in the Art of Predicti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 Wiley-Academy, 2000.
    Jencks, Charles.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85.
    Johnson, Paul Alan. 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oncepts, Theme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4.
    Jones, John Chris. Design Methods.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2.
    Karen A. Franck, Lynda H. Schneekloth Ed. Ordering Space: Types i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rchitecture Series).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4.
    Knapp, Bettina L. Archetype, Architecture, and the Writ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Kunstbibliothek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 Christof Thoenes (Introduction), Bernd Evers (Preface) . Architectural Theory: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89 Essays on 117 Treatises. Koln; New York : Taschen, 2003.
    Linda Groat, David Wang. Architectural Research Method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2.
    Lynch, Kevin.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1.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Technology Press, 1960.
    March, Lionel. The Logic of Design and the Question of Value. In The Architecture of Form, L. March, editor, Cambridge, 1976.
    Mitchell, William J. 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90.
    Neil Leach. Rethinking Architecture: A Reader in Cultur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1997.
    Nesbitt, Kate. 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 An Antholog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1965-1995.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6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63.
    Oechslin, Werner. Premises for the Resumption of the Discussion of Typology. In Assemblage: l, October 1986.
    Oliver, Paul. Shelter, Sign, and Symbol. London: Barrie & Jenkins, 1975.
    Panofsky, Erwin. Idea: A Concept in Art Theory. Translated by Joseph J. S. Peake.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68 [1924].
    Papanek, Victor. The Green Imperative: Ecology and Ethics in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1985.
    Parker, D. M. and Deregowski, J.B. Perception and artistic style.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North-Holland, 1990.
    Pevsner, Nikolaus, Sir. The Sourc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New York, N.Y.: Thames and Hudson, 1985, c1968.
    Pier Luigi Nervi. Aesthetics and Technology in Build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rak, Niels Luning. The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A Contribution to Architectural Theory. The Hague: Mouton, 1968.
    Rapoport, Amos.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2.
    Rasmussen, Steen Eiler.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59.
    Rossi, Aldo.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2.
    Scruton, Roger. The 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Semper, Gottfried. The Four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and Other Writing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kolimowski, Henryk. Rationality in Architecture and the Design Process. Published in The Rationalists, Dennis Sharp, editor, 1978.
    Stangos, Nikos Ed. Concepts of Modern Art: From Fauvism to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4.
    Steadman, Philip. The Evolution of Desig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tdckland, Roy Ed. Post Urbanism & Reurbanism: Peter Eisenman vs. Barbara Littenberg and Steven Peterson: Designs for Ground Zero. Ann Arbor, Mich.: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5.
    Summerson, John. The Classical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Tsehumi,Bernard. 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96.
    Tschumi,Bernard Ed. The State of Architectu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The Monacelli Press, 2003.
    Venturi, Robert.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s in Architecture. New York: Garden City, N.Y., 1966.
    Watkin, David. Morality and Archite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me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from the Gothic Revival to the Modern Movement. Oxford [Eng.]: Clarendon Press, 1977.
    Watkin, David. The Ris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London: The Architectural Press, 1983.
    Wittkower, Rudolf.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 New York: Academy Editions, St. Martin Press, 1973 [1949].
    Wong, Wucius. Principles of Form and Desig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3.
    [美]爱德华·T·怀特著,林敏哲、林明毅译.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常青等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美]C·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周序鸿译.建筑的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美]C·亚历山大著,赵冰译,冯纪忠审校.建筑的永恒之道.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美]C·亚历山大等著,陈治业、童丽萍译.城市设计新理论,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美]C·亚历山大等著,高灵英等译.住宅制造.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美]C·亚历山大等著,赵冰、刘小虎译.俄勒冈实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
    [美]C·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美]C·詹克斯著,刘亚芬等译.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美]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美]C·詹克斯、克罗普夫编著,周玉鹏等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美]钦(Ching F.D.K.)著,邹德侬、方千里译.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美]D·C·霍埃著,兰金仁译.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美]达德利·夏佩尔著,褚平、周文彰译.理由与求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美]E·拉兹洛著,闵家胤译.进化:广义综合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美]E·拉兹洛著,闵家胤译.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美]约翰·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年。
    [美]卡斯滕·哈里森著,申佳、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美]凯·埃·吉尔伯特、[德]赫·库恩著,夏乾丰译.美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版。
    [美]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形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年6月。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等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3版。
    [美]肯尼斯·弗兰姆普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
    [美]克里斯·亚伯著,张磊等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美]科尼利斯·瓦尔著,郝长墀译.皮尔士.中华书局,2003年11月。
    [美]拉普卜特著,常青译.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美]理查·罗蒂,李幼蒸译.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1版。
    [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5月。
    [美]罗伯特·文丘里、丹尼斯·史考特·布朗、Steven Izenour著,贺承军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被遗忘的建筑形式的象征主义.田园城市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
    [美]罗伯特·休斯,刘豫译.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第1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张维波、周彦译.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美]M·K·穆尼茨著,吴牟人等译.当代分析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美]M·克莱因著,张理京、张锦炎译.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美]马尔蒂莫·J·阿德勒著,汪关盛等译.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美]诺伯舒兹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3月。
    [美]N·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美]R·玛格欧纳著,王岳川译.文艺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美]萨培尔著,杨信彰导读.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03月第1版。
    [美]塞尔著,涂纪亮导读.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美]塔勃特·哈姆林编,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美]汤姆·沃尔夫著,关肇邺译.从包豪斯到现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
    [美]托马斯·A·西比奥克、珍妮·伍米克—西比奥克著,钱易、吕昶译.福尔摩斯的符号学:皮尔士和福尔摩斯的对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美]威拉德·蒯因著,江天骥等译.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美]威廉·阿尔斯顿著,牟博、刘鸿辉译.语言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8月第1版。
    [美]伊·库兹韦尔著,尹大贻译.结构主义时代:从莱维-斯特劳斯到福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美]约翰·塞尔著,杨音莱译.心、脑与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美]周·道本.康托的无穷的数学和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美]泽诺·万德勒著,陈嘉映译.哲学中的语言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第一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12月第1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译.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杨富斌译.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廷国译.笛卡儿式的沉思.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宝,周振选译.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李小兵译.符号·神话·文化.东方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6月第1版。
    [德]弗·威·约·封·谢林著,魏庆征译.艺术哲学(上、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年5月第1版。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第1版。
    [德]H·G·伽达默尔著,王才勇译.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德]格罗皮乌斯著,张似赞译.新建筑与包豪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
    [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著,王贵祥译.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等译.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德]洪堡特著,姚小平编译.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
    [德]康德著,邓晓萍译.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5月第1版。
    [德]康德著,郑保华主编.康德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德]马克斯·本泽、伊丽莎白·瓦尔特著,徐恒醇编译.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德]马克斯·舍勒著,罗悌伦等译.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版。
    [德]莫里茨·盖格尔著,艾彦译.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德]托马斯·史密特著,肖毅强译.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元浦、周宁译.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德]席勒著,张玉能译.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法]安德列·尼耶著,万胜译.悲怆与诗意:结构主义作品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法]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法]柏格森著,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法]C·R·马德考克著,尹大贻、赵修义译.莱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和社会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法]德赖弗斯 P·拉比诺著,张建超、张静译.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
    [法]迪昂著,李醒民译.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
    [法]伏尔泰著,高达观等译.哲学通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黄锡光等译.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法]高概著,王东亮编译.话语符号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11月第1版。
    [法]罗兰·巴尔特著,孙乃修译.符号帝国.商务印书馆,1994年。
    [法]罗兰·巴尔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法]马赛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法]米·杜夫海纳,韩树站译.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词与物.三联书店,2003年。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1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1版。
    [法]皮埃尔·吉罗著,怀宇译.符号学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法]雅克·德比奇等著,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英]A·J·艾耶尔著,陈永实、许毅力译.维特根斯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英]鲍曼著,张成岗译.后现代伦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
    [英]彼得·柯林斯著,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英]勃罗德彭特著,张韦译.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3月。
    [英]勃罗德彭特、理查德·本特、查尔斯·詹克斯合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5月
    [英]伯特兰·罗素著,何兆武译.哲学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
    [英]伯特兰·罗素著,崔权醴译.西方的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英]伯特兰·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等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英]伯特兰·罗素著,温锡增译.我的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版。
    [英]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英]布赖恩·爱德华兹著,周玉鹏、宋晔皓译.可持续性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英]C·W·瓦伦丁著,周宪译.美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英]克莱夫·贝尔著,薛华译.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英]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3月。
    [英]理查德·帕多万著,周玉鹏、刘耀辉译.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英]利奇著,吴琼译.列维-斯特劳斯.昆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陈华中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英]罗杰·斯克鲁顿著,刘先觉译,汪坦校.建筑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王晓京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等编著,邓敬、王俊、杨矫、崔珩、邓鸿成译.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殷凌云、李宏、毕斐译,范景中校.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第一版。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英]佩夫斯纳著,王申祜等译.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英]乔弗莱·司谷特著,张钦楠译.人文主义建筑学:情趣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英]斯密著,韦卓民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英]维特根斯坦著,汤潮、范光棣译.哲学研究.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英]约翰·萨莫森著,张欣玮译.建筑的古典语言.中国美术学院社,1994年。
    [意]阿尔多·罗西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意]贝内代托·克罗齐著,黄文捷译.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意]布鲁诺·赛维著,席云平、王虹译.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意]克罗齐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意]曼弗里多·塔夫里和弗兰西斯科·达尔科著,米兰,刘先觉等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
    [意]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月。
    [意]塔夫里、达尔科著,刘先觉等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
    [意]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9月。
    [意]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意]乌蒙勃托·艾柯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
    [奥]弗里茨·瓦尔纳著,吴向红译.建构实在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1版。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第1版。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涂纪亮译.蓝皮书、一种哲学考察(褐皮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著,何勇等译.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丹麦]S·E·拉斯姆森,刘亚芬译.建筑体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2月。
    [荷]伯纳德·卢本等著,林尹星、薛晧东译.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第 1版。
    [瑞士]让·皮亚杰著,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挪威]诺伯格·舒尔兹著,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6月。
    [日]安倍能成著,于凤梧、王宏文译.康德实践哲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日]渡边公三著,周维宏等译.列维-斯特劳斯:结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日]今道友信等著,崔相录、王生平译.存在主义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日]渊上正幸编著,覃力等译.现代建筑的交叉流: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古希腊]柏拉图著,谢文郁译.蒂迈欧篇.上海人民版社,2001年。
    [古罗马]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
    曹卫东著.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学棣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常健、李国山编著.欧美哲学通史:现代哲学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车铭洲编.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南开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陈家麟主编.当代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陈嘉明.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嘉映著.泠风集.东方出版社,2001年。
    陈嘉映编著.《存在与时间》读本.三联书店,1999年。
    陈嘉映著.思远道 陈嘉映学术自选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嘉映著.无法还原的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
    陈嘉映著.从感觉开始.华夏出版社,2005年。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4月第1版。
    陈奎德.怀特海哲学演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陈麟书、田海华.神圣使命:重读马里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陈慕泽、余俊伟著.数理逻辑基础: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陈启伟.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陈卫平、施志伟.生命的冲动:柏格森和他的哲学.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12月第1版。
    陈亚军.哲学的改造:从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第1版。
    陈炎著.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2版。
    陈元晖.康德的时空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
    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戴俭编著.建筑形式构成方法解析.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丁尔苏著.语言的符号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纪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方立著.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高秉江著.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顾孟潮等主编.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郭贵春著.当代科学实在论.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郭贵春著.后现代科学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何兆武著.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何兆熊编著.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何自然编著.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胡潇著.文化现象学.湖南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胡作玄.第三次数学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
    黄亚平、孟华.汉字符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季铁男.建筑现象学导论.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姜丕之.黑格尔迷宫的路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荆其敏.建筑学漫笔.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李大夏编著.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李汉松编著.西方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李红.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阿佩尔先验符号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李鹏程.胡塞尔.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李青宜.阿尔都赛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李姝.波普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李醒尘.西方美学简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李延福.国外语言学通观(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李幼蒸.结构与意义: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译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11月第1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第1版。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第1版。
    刘大基.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恩·卡西勒、苏珊·朗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7月第1版。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刘鹤龄.西方美学简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
    刘先觉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新成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刘先觉.建筑艺术世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3月。
    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陆伟良.智能化建筑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罗嘉昌.从物质到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栾贻信等著.反映:建构艺术现象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
    马新国.康德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毛崇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曲戈、盛广智.西方美学名著提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尚志英.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涂纪亮.当代美国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第1版。
    涂纪亮.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语言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涂纪亮.分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三联书店,1988年3月第1版。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汪江华.形式主义.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汪丽君.建筑类型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汪丽君、舒平.类型学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汪堂家著.自我的觉悟:论笛卡尔与胡塞尔的自我学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王路.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弗雷格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王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王宪钧.数理逻辑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王朝闻.审美心态.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温纯如.康德和费希特的自我学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吴风著.艺术符号美学:苏珊·朗格符号美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伍谦光编著.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
    夏基松、郑毓信.西方数学哲学.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苋珉珉.现代西方心理学十大学派.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项晓敏.零度写作与人的自由:罗兰.巴尔特美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肖峰.从哲学看符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谢遐龄.砍去自然神圣的大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谢幼伟著.现代哲学名著述评.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熊学亮编著.语言学新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熊哲宏著.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版。
    严春友著.西方哲学新论(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
    阎国忠.西方著名美学家评传(上、中、下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杨祖陶、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3版。
    叶秀山著.美的哲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姚大志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姚鹏.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求实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俞吾金、吴晓明总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俞吾金、吴晓明总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英美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张帆、李建群编.中外哲学原著导读(上、下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张能为著.康德与现代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张尚水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五卷,逻辑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张申府.罗素哲学译述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张世英、杨寿堪、李运生.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
    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赵学东.建筑哲学理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郑祥福.科学的精神: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认识论问.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月。
    郑毓信.数学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周昌忠.西方现代语言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周述岐.数学思想和数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周忠厚主编.文艺批评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类理智再探.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朱志荣著.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美]J.Jay Zeman著,张留华译.皮尔士的逻辑哲学.皮尔士学会会报,1986年第22期。
    [美]T·A·西比欧克、S·M·拉姆,俞建章、孙珉译.符号学与认知科学.哲学译丛,1991年第2期。
    [美]T·A·西比欧克.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美]保罗·德·曼著,沈勇译.符号学与修辞学.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
    [美]约翰·费尔.电影研究中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2年第8期。
    [美]纽迈尔(F.J.Newmeyer)著,柯飞译.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述略.外语与翻译,1998年第4期。
    [美]塔尔斯基.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基础.载涂纪亮主编.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三联书店,1988年。
    [法]A·J·格雷马斯,吴泓渺译.符号学规则及实用.国外文学,1998年第1期。
    [法]M·阿里维.符号学的近况和问题.语言文字学,1983年第2期。
    [法]保罗·利科.语言的隐喻的使用.引自胡景钟、张庆熊主编.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保罗·利科,莫伟民译.把解释学嫁接在现象学上.中国现象学网。
    [法]亨利·列斐伏尔著,晓默译.“空间的生产”节译.建筑师,2005年第5期。
    [法]蒙尼.符号学的历史与现状.新兴学科,1988年第3期。
    [英]C·F·蒙罗,陈建编译.符号学、美学和建筑学.美学,1987年第12期。
    [英]L·S·费尔,舒昂编译.悲观实用主义的复活:皮尔士的遗产.原载英国冲突杂志,1990年第7、8期。
    [英]J·特拉斯特德,张之沧译.科学的准实在论评介.原载英国心灵杂志,1990年1月号。
    [英]S·赫维.符号学的前景.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1985年第2期。
    [英]W·H·F·巴尼斯.评麦菲的《皮尔士哲学的发展》.哲学译丛,1964年第3期。
    [英]彼得·拉马克,章建刚译.《英国美学杂志》40年.哲学译丛.2001年第2、3期连载。
    [英]约西姆·H·浮士德著,徐菁编译.从构思到建成.时代建筑,2005年第3期。
    [波]J·佩尔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波]J·佩尔茨.论“符号学”概念.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波]伯尔兹.符号学的特征.新兴学科,1991年第1期。
    [波]伯尔兹.符号学的五种含义.新兴学科,1991年第1期。
    [德]G·克劳斯等.符号学与唯物主义反映论.哲学译丛,1964年第10期。
    [日]铃木博之著,吴耀东译.“场所精神”与当代日本建筑.世界建筑,1996年4期。
    [意]切莱斯蒂诺·索杜著,刘临安译.变化多端的建筑生成设计法——针对表现未来建筑形态复杂性的一种设计方法.建筑师,2004年第6期。
    包志禹.建筑学翻译刍议.建筑师,2005年第2期。
    布正伟.从建筑语言学论走向新世纪的现代中国建筑艺术.世界建筑,1999年第9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概念的由来与发展.新建筑,2000年第2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的原生属性与特征.新建筑,2000年第3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构成的复合系统.新建筑,2000年第4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结构的框架系统.新建筑,2000年第5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的基本语言规则(上).新建筑,2000年第6期。
    布正伟.建筑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下).新建筑,2001年第2期。
    常志刚.空间·印象.世界建筑,2002年第5期。
    曹俊峰.论康德的图式学说.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陈波.过去50年最重要的西方哲学著作.当代西方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
    陈波.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逻辑观.逻辑,2000年第1期。
    陈荣华、王凯.新现代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风格.建筑学报,2003年第5期。
    成素梅.实在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转向.自然辨证法通讯,2000年第3期。
    陈欣欣.建筑的科学之维.建筑学报,2003年第6期。
    陈亚军.论普特南后期由内在实在论向自然实在论的转变.外国哲学,2001年第6期。
    白静、秦佑国.建筑图形媒介的发展与比较.新建筑,2002年第2期。
    崔彤、范虹.时空艺术的建筑.建筑学报,2003年第2期。
    戴俭、宛素春.平行与交叉:建筑形式构成方法探析.新建筑,2002年第2期。
    邓波、罗丽.技术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1期。
    董春方、杨舢.形体弱化及层次化——建筑造型及形态的一种倾向.建筑学报,2003年第6期。
    范东晖、张玉坤.复杂形态与开放建筑——评析蓝天组的“复杂学”建筑.建筑师,2004年第6期。
    方振宁.崇高建筑论:密斯·凡德罗与北方浪漫主义邂逅.密斯·凡德罗.刘先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葛力.皮尔士实效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葛明.历史·批评·设计:读塔夫里《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世纪中国星期文萃,2001年10月B期。
    葛明.《西方建筑的意义》评介.世纪中国星期文萃,2001年10月B期。
    葛明.城市生态空间理论探讨.建筑师第90期,1999年10月。
    顾孟潮.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与其他.引自[美]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摘译.后现代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顾速.科学实在论真理观述评.自然辨证法通讯,1990年第3期。
    顾震弘、韩冬青.体验建构.建筑学报,2003年第6期。
    关肇邺.建筑表现什么.建筑学报,2003年第4期。
    郭红、莫鑫.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2005年第3期。
    郭贵春.当代科学实在论.哲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期。
    郭贵春.语义分析方法与科学实在论.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
    郭贵春.浅析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实在论思想.科学技术与辨证法,1989年第1期。
    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哲学动态,1997年第2期。
    郭贵春.塞拉斯的知识实在论.自然辨证法研究,1991年第4期。
    郭贵春、殷杰.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实在论.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年第1期。
    郭贵春、胡瑞娜.范·弗拉森反实在论真理观的后现代走向.自然辨证法通讯,2000年第6期。
    郭贵春、成素梅.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郭谦.从样式设计到过程设计.新建筑,2001年第5期。
    韩璞庚、刘魁.当代科学的困境与自然主义突破:评阿姆斯特朗对科学实在论的重构.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胡伟希.中国新实在论思潮的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黄南珊.艺术符号学研究的新进展.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4期。
    黄杏玲、王宇、颜萍.消费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建筑学报,2003年第4期。
    后德仟.莫内欧“反应建筑”的思想与理论.建筑师,2004年第3期。
    胡铮.两种空间运动观:从柯布西耶到库哈斯.建筑师,2004年第5期。
    姜梅.库哈斯:当今尼采.新建筑,2005年第3期。
    江怡.“逻辑哲学论”中的实在论和本体论.哲学研究,1998年第6期。
    江怡.存在普遍客观的道德哲学吗:从道德实在论观点看.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
    江怡.康德的“图式”概念及其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演变.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李辰琦、张伶伶.“杂乱”中的“动态有序”:解构主义建筑的动态性秩序.建筑师,2004年第1期。
    李大夏.建筑形式的创新与表意.建筑学报,1992年。
    李大夏.后现代思潮与后现代建筑.美术,1987年第6期。
    李朝东.知识起源的前述谓经验之现象学澄清.哲学在线。
    李华.设计的过程与空间的经验.建筑师,2004年第4期。
    李京涛.建筑是有意味的建造?.建筑师,2003年第6期。
    李宁.穿越时空的建筑对话.建筑学报,2003年第6期。
    李小兵.古德曼的现代唯名论.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李翔宁.城市性别空间.建筑师,2003年第5期。
    李醒民.关于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研究概况之管见.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
    李醒民.爱因斯坦: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1期。
    李醒民.马赫、彭加勒哲学思想异同论.走向未来,1988年第3期。
    砺轼.简析美国新实在论的批判与合作方法.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李哲、曾坚、肖蓉.当代生态建筑的美学新模式.新建筑,2004年第3期。
    廖风华、李钢.建筑评价系统与建筑发展迹线浅析.新建筑,2002年第3期。
    林建成.建构主义科学观的新发展:科尔的实在论的建构主义.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林小松、吴越.分形美学:超越传统形式美的全新美学.新建筑,2004年第3期。
    刘樯、张颀.弹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探.新建筑,2005年第4期。
    刘先觉.论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共生与交融.世界建筑,1999年第1期。
    刘先觉.如何看待建筑的价值观.摘自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9月。
    刘先觉.西方建筑创作理论的发展.建筑史论文集(第九辑).清华出版社,1988年。
    刘先觉.建筑美学的辩证思考.华中建筑,1993年第1期。
    刘先觉.建筑理论的文化意义.建筑师,1993年第53期。
    刘新文.皮尔士存在图研究.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刘新文.皮尔士思想研究.世界哲学。
    刘育东.数码建筑:论建筑的数码性.新建筑,2001年第6期。
    吕爱民.应变建筑观的建构.新建筑,2002年第4期。
    鲁安东.拟表:空间现象与策略设计.建筑师,2004年第4期。
    卢德平.论符号的分类问题:波尔士研究札记文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卢德平.皮尔士符号学说再评价.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1期。
    卢德平.索绪尔符号观再评价.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7期。
    卢永毅.历史街区的空间阅读:以卢湾区绍兴路地区为例.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10月。
    马宝建.他山之石:一个人文学者的建筑哲学.新建筑,2004年第3期。
    马建业.库哈斯和他的“普通城市”.世界建筑,1998年第3期。
    马进、童乔慧.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新建筑,2004年第6期。
    彭怒.“建构学的哲学”解读.时代建筑,2004年第6期。
    彭一刚.从整齐一律到“杂乱”有章:现代西方建筑评析.世界建筑,2002年第7期。
    钱捷.溯因推理:笛卡尔、康德和皮尔士.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钱捷.皮尔士与内在实在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3期。
    邱建伟、张玉坤.从消解到重建:非线性科学思维形式语言建构.建筑师,2005年第5期。
    丘雷、张静、房阳.从分形与生态探索城市.新建筑,2002年第3期。
    秦佑国.计算机集成建筑系统(CIBS)的构想.建筑学报,2003年第8期。
    曲茜.迪朗及其建筑理论.建筑师,2005年第4期。
    任远.内容外部论和指称问题.摘自科学·认知·意识:哲学与认知科学国际研讨会(文集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邵陆.行为趣旨与意识残留:关于空间和行为的建筑人类学分析.建筑师,2003年第3期。
    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建筑师,2004年第5期。
    施雁飞.皮尔士归纳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6期。
    孙大鹏.普特南对哲学二分法的批判:内在的实在论及其可能性.外国哲学,2000年第12期。
    孙兆亮.普特南的意义理论及其科学实在论.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童明.空间神化.建筑师,第105期。
    王的刚.论建筑的生态设计行为.建筑师,2003年第1期。
    王方戟.这个时代的建筑.时代建筑,1996年第2期。
    王贵祥.中西方传统建筑:一种符号学视角的观察.建筑师,2005年第4期。
    王鲁民.空间还是行为支撑物体系?:对建筑的另一种思考纲要.建筑师,2004年第5期。
    王佳泉、唐海龙.艾柯“十大代码”理论的读解与批判(电影符号学理论阐释).电影、电视艺术研究,1992年第5期。
    王建国.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建筑学报,2000年第2期。
    王峻阳.柯林·罗与“拼贴城市”理论.时代建筑,2005年第1期。
    王铭玉.符号学理论在象征词语分析中的应用.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王群.意义的探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理论评述.世界建筑,1997年第4期。
    王明蘅.当代建筑人文的贫困(节录).世界建筑,1997年第6期。
    王澍.当“空间”开始出现.建筑师,2003年第5期。
    王湘君.从理性的起源走向辩证的终极:读“辩证的城市”有感.新建筑,2002年第3期。
    王巍.亚历山大的“无名特质”.建筑师,2003年第4期。
    汪丽君、舒平.在舒适表象的背后:对西方当代居住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新建筑,2002年第3期。
    汪丽君、舒平.转变的先兆:对“未来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新建筑,2001年第5期。
    汪孝安.建筑的“理性”.时代建筑,2005年第3期。
    汪原.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转换.新建筑,2002年第2期。
    吴放.拉菲尔·莫内欧的类型学思想浅析.建筑师,2004年第1期。
    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稿(上).世界建筑,1996年第1期。
    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稿(下).世界建筑,1996年第2期。
    吴向红.建构实在论:文化际学科际潮流下的当代科学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5期。
    肖毅强.空间的意义: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谈起.新建筑,2001年第4期。
    项秉仁.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学思考.新建筑,2001年第6期。
    向荣宪.符号学与语言学和逻辑学.逻辑,1998年第3期。
    徐岱.虚实之辨:实在论美学解构.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薛恩伦.盖里的建筑构成与艺术包装.世界建筑,1996年第1期。
    杨华.建筑:作为释义学的对象.新建筑,2001年第2期。
    杨宇振.从概念草图到计算机建模.新建筑,2001年第5期。
    尹思谨.理性的回归:新千年的建筑主流—新现代主义.世界建筑,2001年第3期。
    俞传飞.分化与整合:数字化背景(前景)下建筑及其设计的现状与走向.建筑师,2003年第1期。
    俞传飞.布尔逻辑与数字化思维:试论数字化条件下建筑设计思维特征的转化.新建筑,2005年第3期。
    虞刚.图解的力量:阅读格雷格·林恩的“形式表达:建筑设计中图解的原功能潜力”.建筑师,2004年第4期。
    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2000年第2期。
    虞朋、布正伟.关于现代建筑语言中的修辞.世界建筑,2002年第12期。
    俞挺.视觉以外.世界建筑,2002年第9期。
    苑成存、于庆峰.皮尔士的主要逻辑学思想述评.佳木斯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张丽.论实在论哲学的发展趋势.哲学原理,2000年第8期。
    张利.早期的计算机艺术与当代建筑形式创作中的计算机应用.世界建筑,2001年第11期。
    张利、姚虹.基本几何形与建筑的意义:博塔与西方建筑中的象征性几何学传统.世界建筑,2001年第9期。
    张毓峰、崔燕.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建筑师,2003年第5期。
    张毓峰.建筑学的科学:空间及其形式语言.建筑师,2003年第5期。
    张留华.皮尔士逻辑代数中的几个符号及其它.哲学动态逻辑学专辑,2001年增刊。
    张留华.皮尔士与逻辑学精神.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2期。
    张炯.建筑生成论.建筑学报,2000年第8期。
    张锡海.国内“实在论”研究近况.哲学动态,1996年第8期。
    张西平.16-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语言观.台湾汉学研究通讯社,2003年第22卷第1期。
    张祥龙.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象’论比较.维也纳学派和当代科学与哲学国际会议论文,1994年10月。
    张亚津.信息论建筑简述.世界建筑,1998年第6期。
    张怡.虚拟实在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
    章迎尔.符号理论与建筑的符号性.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张在元.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世界建筑,2001年第1期。
    张愚、王建国.再论“空间句法”.建筑师,2004年第3期。
    张哲.场所的诠释.新建筑,2005年第3期。
    张之沧.保卫实在论:普特南的弱实在论介绍.社科信息,1993年第7期。
    赵恺、李晓峰.突破“形象”之围:对现代建筑设计中抽象继承的思考.新建筑,2002年第2期。
    赵巍岩.知觉重塑:当代建筑现象的心理感知基础.建筑师,2003年第1期。
    周昌忠.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周凌.空间之觉:一种建筑现象学.建筑师,2003年第5期。
    周俭.对“建筑空间形式系统的基本构想”的分析.建筑师,2003年第5期。
    周剑云.解构不是一种风格.世界建筑,1997年第4期。
    周洁.建构:作为一种选择.建筑学报,2003年第10期。
    周榕.异度空间.建筑师,2003年第5期。
    周毅刚、袁粤.从对话与符契谈e建筑.新建筑,2001年第6期。
    周祯祥.现代符号学理论源流浅探.外国哲学,1999年第12期。
    周正楠.关于建筑传媒手段的思考.建筑学报,2000年第9期。
    朱霖.关于科学实在论的反驳与辩护.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
    朱涛.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奇观:世纪之交的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建筑学报,2000年第10期。
    朱亦民.建造一种语言.建筑师,2004年第2期。
    朱志方.皮尔士的科学哲学:反基础主义和可误论.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2期。
    朱志方.认知科学与涉身的实在论.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