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英模表彰是对英雄奉献精神和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肯定。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评选英模和表彰先进活动。40年代中期,陕甘宁边区又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党和政府在运用战争年代的工作经验组织社会生产的过程中,逐步把英模评选工作制度化和常规化,不断树立典型人物,授予英雄模范等荣誉称号,以激励本人和促进社会生产。
     1950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战斗英雄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模会议,评选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和劳模。这一英模群体堪称是新社会的第一代英模。工人、农民和军人中的杰出代表一一英模群体,开始变成新中国革命叙事的主角。他们逐渐成为新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启蒙者”和“布道者”,成为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民间代言人。第一代英模不仅彰显着新中国对“劳动价值”和爱国主义的肯定,而且在新中国的国家建构过程中,英模形象还具有了泛政治化的效果,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一个重要的符号象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又涌现出了新一批的英模人物。这一新英模群体在时代的映衬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他们最基本的形象特征是:热爱集体、忠于职守、埋头苦干、钻研业务、技术革新、吃苦耐劳、助人为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英模人物的“技术特征”,从强调体力劳动转变到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新的劳动观念被提出。这一时期的英模人物之所以为英模,不仅仅看重的是劳动,更看重的是劳动中的技术含量。“技术”作为英模人物新的话语构成,说明新中国的英模群体逐渐成熟,并开始全面发展。
     “文革”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阶级斗争、反对走资派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宣扬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要求英模人物必须“高大、丰满、光彩照人、完美无缺”。因此,英模人物无一例外地都是“纯而又纯”、“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光辉形象,英模人物都是社会发展的主宰和扭转乾坤的力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英模人物并不都是真正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是从观念出发,人为地净化和拔高,丧失了英模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性。
     建国后一批批英模人物被不断的树立起来,这些英模人物既外在的彰显着政治、劳动和道德的特征意义,又内在的对自己的劳模身份高度认同,自觉地承担起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英模群体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做”,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比、学、赶、帮”。英雄模范不仅是普通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榜样,更是革命、党性和胜利的一个能指,他们典型而又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主流,他们的品质与思想是大大超出一般群众的思想水平,从而具有榜样的力量。英模群体既是普通民众在价值意义上认同的对象,也是需要学习和效仿的模范。这种认同和学习,具有历史和未来的双重时空。不同时期的英模群体不仅在特定历史时划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在时间的解构和结构下,不断为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营养和载体。英模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导向,也是未来的指引。
     从开国建国功臣、先进生产者,到政治性的红色英模,再到实干家英模,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英模形象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英模形象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不断发生着胶合与同构,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也越来越显著。从这一问题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作为沟通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意识的桥梁,英模建构过程不仅要接受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还必须参照民众意识的需求。只有取得民众的认可和认同,英模群体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利益的最火化,实现英模群体价值的最大化。
To commend heroes and models is to honor the former's dedication spirit and to affirm the latter's value of labor. As far back as the early1930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of appraising and electing heroes and models in Central Soviet Area. In the metaphase of1940s, a resounding movement of labor heroes and advanced workers was launched in the Shensi-K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faced with the arduous task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state,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utilizing the work experiences of the war times to organize social production, institutionalized and routinized the election of heroes and models step by step to set typical characters and give them honors of hero or model, which can motivate themselves and the whole social production.
     In1950,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eld the "National Combat Heroes Conference" and the "National Worker-peasant-soldier Models Conference" to appraise and elect lots and lots of heroes and models, which were good enough to serve as new generation heroes and models. The group of heroes and models, that i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begins to become the leading role of new China's revolutionary nar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begins to become the enlightener and preacher of new China's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system, and they will become the spokesmen of developing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mong people in new China. As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heroes and models, they show new China's confirmation of the value of labor and patriotism, as well as they have effects of politicalization in constructing new China, which become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ideology.
     During the period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m in an all-around way, there was a new generation of heroes and models emerging in large numbers in spread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roundly and developing national economy quickly, who gradually shaped their own features. The visual features of the heroes and models in this period were that they love collective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ir duty, work like a horse and dig into the professional work, mak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ake pleasure in helping people, bear hardships and stand hard work, among which the most notably one was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 And the national advanced producers congress in1956showed that the ideas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o the group of heroes and models changed from emphasizing the physical labor's transformation to valu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At the call of the advanced producer movement, th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as posed as a new labor concept, so the reason that heroes and models in that period were called as heroes and models was not just because their work,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because the technological content contained in their work. It is thus clear that "technology" as the new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heroes and models illustrated that the group of heroes and models in new China became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began to develop in all aspects.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inko thoughts, it was emphasized that to model the good proletariat hero example, to advocate idealistic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s, and to urge heroes and models to be "high and noble、 well-rounded、 notable and perfect", which caused the heroes and models all had the glorious images who were purer than pure or of indomitable spirit or pearlescent without exception. They dominated the whol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y had the power to turn things around, and in this very sense, so-called heroes and models were not all coming from the real life, but started from the ideas that were refined and raised, which caused they lost the reality as common people.
     With the setting up of one batch after another of heroes and models after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they manifest the symbol of politics、 the value of labors、 the meaning of morals externally, and show highly self-identity about their standing internally, through which they undertake the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consciously. The group of heroes and models dare to think-dare to speak and dare to act in the m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y compare to each other、 learn each othe、 catch up with each o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in the socialistic emulations. The model worker is not only the example of general public in the daily life, but even also is "a signifier of revolution、 Party spirit and victory, which typically and intensively reflects the nature and main stream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his quality and thought are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the common people, for which he have the power to be an example". So the heroes and models are both the objects acknowledged in the value sense by the common people and the examples for them to learn and imitate, which has the double space-time with history and future. That means heroes and models in different periods not only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the specific period, but also continuously offer the nourishments and supports for our immediate and futur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time's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So the spirit of heroes and models is the guiding of both history and future.
     From the founders and constructers of the state to the advanced workers, from the red model workers with political nature to the men of action, in the less than40years, the images of heroes and models have changed earthshakingly. There is agglutination and isostructure happed continuously between the images and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is trend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rik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inko thought inside the party. From the introspection on this question, we can see that, as the bridge to connect the national ideology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common people,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heroes and models must not only be leaded by the national ideology, but also consult the need of common people, so only acquire the acknowledgements and approvements from common people, the group of heroes and models can indeed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value of themselves.
引文
①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2期。
    ①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①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90页。
    ②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③徐勇:《性别政治与民族国家——性别视角的大众文化研究》,《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
    ④马万华、陈定芳:《巨大的进步,严峻的挑战——中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②张为波:《建国初期毛泽东论青年的先锋和桥梁作用》,《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3期。
    ①杜庆和:《四个月就成了劳动模范》,《安徽教育》,1957年第7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②李泽厚:《1949-1976:中国意识形态的反思》,萧延中主编:《晚年毛泽东》,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页。
    ①《毛洋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02页。
    ②《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8-240页。
    ③[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礼1988年版,第641-642页。
    ①本报评论员:《用革命和统率工业化》,《人民日报》,1977年5月25日第4版。
    ②《高举毛洋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执行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人民日报》,1966年1月25日第1版。
    ①苗培时撰文,戴林绘图:《马恒昌小组》,北京:工人出版社1952年版,第1页。
    ②《高举先进红旗前进的马恒昌小组》,《制造技术与机床》,1959年第18期。
    ③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学大庆,把班组建设成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阵地》,《革命加拼命,跑步学大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典型材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606—616页。
    ④苗培时撰文、戴林绘图:《马恒昌小组》,北京:工人出版社1952年版,目录。
    ①中共龙烟钢铁公司委员会:《班组革命化的榜样——马万水小组》,《工业建筑》,1964年第2期。
    ①《朱德副主席讲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26日第1版。
    ①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25日第1版。
    ②李立三:《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江西政报》,1951年第1期。
    ①李立三:《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江西政报》,1951年第1期。
    ①段建军、尹小玲:《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李济深副主席讲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26日第1版。
    ③《陈云副总理致开幕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26日第1版。
    ①《新富贵图:李顺达翻身发家故事》,太原:新华书店1946年版,第1-2页。
    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秘书处编:《领导全村由穷苦变富裕的李顺达》,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
    李福娥、李苏娥:《劳动英雄,爱国典范——回忆父亲李顺达》,《山西老年》,1998年第5期。
    ①行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张笑歌、何媛媛:《近访常香玉》,《中州古今》,2003年Z1期。
    ①陈少峰:《生命的尊严——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杨春时:《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理想主义》,《粤海风》,2008年第2期。
    ③万俊人:《世纪回眸:“道德中国”的道德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④《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人民日报》,1951年10月5日第2版。
    ①白峰:《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是青年们工作学习的好榜样》,《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5日第2版。
    ②林景明:《我要学习吴运铎顽强的精神,克服在工作中强调困难的缺点》,《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7日第2版。
    ① 《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吴运铎帮助京郊少年建立红领巾工厂》,《人民日报》,1958年11月16日第2版。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① 《在社会主义高潮中》,《人民日报》,1956年5月1日第1版。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半,第33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②赖若愚:《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6年5月3日第2版。
    ③龚惠:《195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工会博览》,2002年第24期。
    ④赖若愚:《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56年5月3日第2版。
    ①郭艳、陈兴玛:《大跃进中的政治变迁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王建初、孙茂生:《中国工人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页。
    ②《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960),内部发行,第14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④《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960),内部发行,第14、15页。
    ①鲁光:《劳模与劳动》,《前线》,1963年第13期。
    ②李富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开幕词》,《人民日报》,1956年5月1日第2版。
    ③《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的祝词》,《人民日报》,1956年5月1日第1版。
    ①金雨困:《徐连贵和套料刀》,《人民日报》,1956年4月20日第2版。
    ②《向苏联先进生产者学习》,《人民日报》,1956年4月21日第1版。
    ①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1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①董明来:《符号与在场性: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分歧》,《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1期。
    ①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1期。
    ②旅火市革命委员会写作小组:《业余文艺创作要努力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人民日报》,1971年11月22日第3版。
    ③《忠心耿耿为人民——记胡集大队党支部书记胡景灿》,《人民日报》,1972年7月5日第2版。
    ①董明来:《符号与在场性: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分歧》,《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1期。
    ②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徐勇:《性别政治与民族国家——性别视角的大众文化研究》,《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
    ②《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人民日报》,1964年7月14日第l版。
    ①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4年6月8日。转引自杨超、毕剑横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2页。
    ②陈为人:《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经历》,《中国作家》,2009年第6期。
    ①姚晓濛:《电影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18页。
    ①刘莱夫:《北京市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的经验》,《人民日报》,1951年5月6日第2版。
    ①夏春玉:《试论中国的劳模制度改革》,《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3期。
    ②《普及爱国公约运动》,《人民日报》,1951年3月30日第1版。
    ③蔡柏:《马恒昌小组订立爱国竞赛公约》,《人民日报》,1951年7月26日第1版。
    ①《在“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开幕典礼火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赖若愚同志的开幕词》,《人民日报》,1954年4月16日第2版。
    ①鞍山市工会联合会:《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人民日报》,1954年4月18日第2版。
    ②史言:《全国技术革新运动的兴起》,《北京工人》,1998年第5期。
    ③ 《向先进生产者学习》,《人民日报》,1956年5月1日第6版。
    ①郭沫若:《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志愿军的广播词)》,《人民日报》,1951年5月3日第1版。
    ②《李顺达发表“五一”节感想号召农民向工人学习,抗美援朝,开展爱国生产竞赛》,《人民日报》,1951年5月4日第2版。
    ①《奖励创造性的劳动》,《人民日报》,1954年8月28日第1版。
    ②《我国技术革命形成空前规模的群众队伍 科联科普全国代表火会开幕 聂荣臻副总理在会上论述发展科学事业的道路》,《人民日报》,1958年9月19日第1版。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29页。
    ②[日]近藤帮康:《毛泽东:革命者与建设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92页。
    ③喻盈:《“焦裕禄大通讯”引发真假论战》,《雨花》,2010年第8期(A)。
    ①愿学:《“穷棒子”之称的由来——从清初的采参谈起》,《北方文物》,1982年第2期。
    ②《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参考资料》第2辑,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页。
    ③《继续发扬“穷棒子”精神,夺取农业新丰收》,《人民日报》,1977年4月30日第3版。
    ④《永远发扬“穷棒子”精神》,《人民日报》,1970年6月13日第3版。
    ①《永远发扬“穷棒子”精神》,《人民日搬》,1970年6月13日第3版。
    ②《让毛主席表彰的“穷棒子”精神代代相传》,《人民日报》,1976年9月16日第5版。
    ③《发扬“穷棒子”精神,让大庆之花开遍县社工业——中共河北省遵化县委常委王云阁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发言(摘要)》,《人民日报》,1977年5月16日第2版。
    ④第一机械工业部调查组:《一个顶住“四人帮”干扰的大庆式企业——上海电机玻璃纤维厂连续十一年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调查》,《人民日报》,1977年6月29日第3版。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①《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入民日报》,1964年2月10日第1版。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③陈大斌:《火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北京:新华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①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2—1646页。
    ①曾文友:《毛泽东与王国藩领导的“穷棒子社”间的不解之缘》,《党史博采》,2009年第4期。
    ①姚晓濛:《电影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①杨春贵:《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100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②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中央农业部农政司:《劳模运动与劳模会议》,《人民日报》,1950年11月27日第5版。
    ②张富文:《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爱国公约运动初探》,《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①《做技术革命的先锋郑全斌创造十七种工具使钳工车间实现机械生产 陆顺开和潘坚改进加工方法提高锻压效率二百倍》,《人民日报》,1958年5月13日第3版。
    ②《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①《张澜副主席的讲词》,《人民日报》,1950年9月26口第2版。
    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写信给毛主席表示坚决拥护国家总路线,并把一千斤余粮卖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人民日报》1953年12月2日第2版。
    ③《热爱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人们》,《人民日报》1954年5月8日第2版。
    ④鞠茂勤等:《为了祖国建设,把粮食卖给国家》,《人民日报》1953年11月11日第2版。
    ①顾言之:《怎样宣传工业中的先进生产者》,1954年3月28日第3版。
    ②《先进带动落后、落后赶上先进成为风气,江苏各厂矿去年出现十一万多名先进生产者》,《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第2版。
    ③《英雄带头插红旗,生产成绩步步高》,《人民日报》,1959年10月20日第3版。
    ①陈少敏:《先进生产者是执行党的总路线的先锋》,《人民日报》,1959年11月9日第7版。
    ② 《读毛主席的书 听毛主席的话 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一辈子“铁人”王进喜同志一九六六年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交通政治工作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摘要)》,《人民日报》,1977年3月28日第1版。
    ③《科学种棉的老模范毕承松》,《人民日报》,1977年9月23日第3版。
    ④《刘风云四年干了八年的活》,《人民日报》,1977年11月26日第3版。
    ①《刘主席等当选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哈尔滨人民冒着风雪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游行》,《人民日报》,1965年1月5日第3版。
    ②姜德明、朱宝蓁:《革命人爱看革命戏》,《人民日报》,1964年7月3日第3版。
    ③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编:《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下册,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1217—1218页。
    ①胡全柱、陆小聪:《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社会建构——一位女劳模的口述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向雷锋同志学习》,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9页。
    ③《像雷锋那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解放军报》,1963年2月8日第1版。
    ④谭恩晋:《军中儒将李曼村》,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①云飞:《雷锋现象》,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①李朝祥:《民众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背离与整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①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②张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③游正林:《国有企业职工劳模意识调查与分析》,《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
    ①田力为:《扁平化管理——毛时代先进劳模制度内涵》,《绿叶》,2009年第2期。
    ①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姚哲:《纠正生产领导中的官僚主义作风——郏县假劳动模范杨春喜》,《人民日报》,1951年11月3日第3版。
    ③《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4页。
    ①《正确地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党的监察工作》,《人民日报》,1956年9月29日第5版。
    ①段治乾:《制度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 《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毛泽东文集》(1—8),人民出版社1993起陆续出版
    4.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 《毛泽东思想万岁》(1961—1968)(文革内部版本),1967年版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起陆续出版
    8. 《刘少奇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 《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11. 《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资料》(第1—53辑),中共党史出版社。
    2. 《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 《中共党史报告汇编》,中央档案馆编1982年版。
    4. 《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5.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红旗出版社1983年版。
    6.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
    7.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编:《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下册,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8.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起陆续出版。
    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起陆续出版。
    10.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11. 《中国共产党历次党章汇编(1921—2002)》,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12.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1—13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人民文学》等。
    1. 《新富贵图:李顺达翻身发家故事》,新华书店,1946年版。
    2. 梁星:《刘胡兰小传》,青年出版社,1951年。
    3. 苗培时撰文,戴林绘图:《马恒昌小组》,工人出版社,1952年版。
    4.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5. 雷加:《海员朱宝庭》,工人出版社,1955年版。
    6. 柯蓝等:《不死的王孝和》,工人出版社,1955年版。
    7. 陈兴华:《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版。
    8. 《志愿军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9. 沈西蒙:《杨根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10.肖琦:《罗盛教》,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
    11.韩希梁著:《黄继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12.丁洪等:《董存瑞的故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
    13.机械工业杂志编辑部:《高举红旗十五年的马恒昌小组》,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年版。
    14. 《焦裕禄》编写组:《焦裕禄》,河南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5. 《向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第1、2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6.河南人民出版社编:《忆焦裕禄同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7. 《伟大的战士焦裕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18.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光辉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19. 《毛泽东思想育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雄事迹选编》(共四辑),江西省新华书店,1970年版。
    20. 《革命加拼命,跑步学大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典型材料汇编》,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1.马烽:《刘胡兰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2.戴绪恭:《向警予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3.魏巍、钱小惠:《邓中夏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吕芳文、蒋薛:《夏明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5.郑边实、尧若国编:《祖国光辉的三十五年》,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26.人民日报总编室编:《伟大祖国三十五年(1949-1984)》,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27.黄永松:《中国历史影像》,汉声杂志社,1985年版。
    28.黄庆云:《刑场上的婚礼》,新世纪出版社,1985年版。
    29.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编:《热血颂:解放军英模事迹》,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30. 《解放军英雄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专辑之一》,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3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编:《新时代的英模:全军英模代表大会集萃》,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32.雷锋:《雷锋日记诗文选》,战士出版社,1982年版。
    33.陈广生:《雷锋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34.云飞:《雷锋现象》,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版
    35.陶克、王跃生:《雷锋现象》,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36.汪辛:《雷锋纪事》,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陈文清:《学雷锋活动四十年:1963-2003》,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38.戴明章:《走近雷锋》,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
    39.师永刚、刘琼雄:《雷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0.马格:《穿越时空的雷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1.乔安山、颜语、闻水:《伤痛无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42.刘春建主编:《中华英杰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3.镡德山、熊华源:《共和国的象征》,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4.《党建》杂志社编:《追寻永恒一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学习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45.房俐:《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46.赵庆环:《军魂:解放军著名英模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47.雷京娜、汪鹤林:《英烈千古——解放战争英雄谱》,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8.魏志强、黄家宝、张振洪:《共和国不会忘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9.靳莲芳:《中国人民百年奋争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0.威武文明之师编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谱》,香港红蓝出版公司,1999年版。
    51.志愿军英雄传编委会:《志愿军英雄传》(三集),,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
    52.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 文艺报编辑部编:《革命英雄的谱系》,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
    2.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2004年陆续出版。
    3. 任武雄:《血洒龙华花更艳:上海革命烈士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
    4. 《中共党史革命史论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组编:《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 《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7. 王建初、孙茂生:《中国工人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 [英]特伦司·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9. [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 1.郑福林编著:《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时期人物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英]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林彬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萧延中主编:《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
    14.王乃庄、王德树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1949-1989)》,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5.何承艰、王德树:《马克思主义人物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16.[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王建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良明:《林育南传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任武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
    19.李良明:《项英评传》,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20.田子渝、胡水清主编:《毛泽东思想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姚晓漾:《电影美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23.陈建宇、化冰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辞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4.陈建宇、化冰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大辞典》,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5.陶克、王跃生:《中国雷锋现象一共和国精神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26.郭化若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范宝俊、朱建华主编:《中华英烈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李康平:《中华民族精神》,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9.陈少峰:《生命的尊严——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李永安主编:《中国职工劳模大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3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33.尹鸿:《镜像阅读——九十年代影视文化随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34.许启贤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7.刘洪安、王生炳:《中华青年英烈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苏颂兴、胡振平著:《分化与整合一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9.周大仁等:《共和国之星——建国以来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人物典型成长道路、成长规律和思想特征》,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40.[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2.王人殷主编:《东边光影独好》,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43.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4.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5. 《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6.[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冯文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著名烈士》,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9.王志敏、杜庆春主编:《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50.田子渝:《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汉俊》,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
    51.蔡丽、李良明:《祖国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52.李良明、钟德涛:《恽代英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 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4.[法]罗贝尔·穆尚布莱:《魔鬼的历史》,张庭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吴小丽、徐(?)民:《九十年代中国电影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58.宋志明、吴潜涛:《中华民族精神论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严平:《燃烧的是灵魂——陈荒煤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60.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上、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1.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杨远婴:《电影学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4.李良明:《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恽代英》,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
    65.李良明:《恽代英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黎萌:《论十七年(1949-1966)电影的革命英雄谱系》,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2.唐海迪:《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演变(1946-1966)——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女性性别形象》,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杨春华:《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建构及其衰落——解构口号“向雷锋同志学习”》,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4.路文忠:《革命英雄主义的传承及其时代培育》,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5.魏爽:《模范形象建构的社会学解读》,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徐大慰:《影像、性别与革命意识形态——大跃进时期上海女劳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7.魏勇:《新中国前十七年间英模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8.张彬鹏:《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社会影响》,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9.欧阳海青:《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模范的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0.郝振:《当代中国模范法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韩恩:《特等劳模韩恩讲话》,《吉林政报》,1950年第2期。
    2.李立三:《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江西政报》,1951年第1期。
    3.杜庆和:《四个月就成了劳动模范》,《安徽教育》,1957年第7期。
    4.《高举先进红旗前进的马恒昌小组》,《制造技术与机床》,1959年第18期。
    5.鲁光:《劳模与劳动》,《前线》,1963年第13期。
    6.中共龙烟钢铁公司委员会:《班组革命化的榜样——马万水小组》,《工业建筑》,1964年第2期。
    7.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1期。
    8.黄耀道、高明歧:《新中国英模列传》,《半月谈》,1982年第4期。
    9.愿学:《“穷棒子”之称的由来——从清初的采参谈起》,《北方文物》,1982年第2期。
    10.陈舜卿:《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11.田子渝:《李汉俊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历史功业》,《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04期。
    12.田子渝:《董必武同志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贡献》,《文史哲》,1986年第04期。
    13.唐鹏里:《英模遗偶的改嫁和再娶问题刍议》,《道德与文明》,1988年第4期。
    14.宋美华:《经验论与理念论——女性主义批评的修辞两极》,《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
    15.张为波:《建国初期毛泽东论青年的先锋和桥梁作用》,《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3期。
    16.杨恒源:《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七十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91年第3期。
    17.江华:《论当代山东的英模现象》,《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8.夏春玉:《试论中国的劳模制度改革》,《劳动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3期。
    19.李倾之:《一言一行连着党的形象——谈谈向英模学习》,《求是》,1996年第17期。
    20.龚鹏飞:《从近年来典型人物的宣传看舆论导向》,《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学报》,1997年第6期。
    21.田子渝:《五四运动后李汉俊对传播国际共运史的贡献》,《上海党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2.田子渝:《李汉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04期。
    23.田子渝:《浅析恽代英的经济思想》,《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03期。
    24.屈雅君:《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25.马万华、陈定芳:《巨大的进步,严峻的挑战——中国女性参与高等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26.史言:《全国技术革新运动的兴起》,《北京工人》,1998年第5期。
    27.李福娥、李苏娥:《劳动英雄,爱国典范——回忆父亲李顺达》,《山西老年》,1998年第5期。
    28.游正林:《国有企业职工劳模意识调查与分析》,《工会理论与实践》,1998年10月。
    29.王平孙广深:《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五十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9年第10期。
    30.曾长秋:《论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社会功效》,《零陵师范高等专科校学报》,1999年第4期。
    31.舒晓鸣:《千秋功罪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电影通讯》,1999年第5期。
    32.黄会林、王宜文:《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33.岳晓东、张亩桥:《香港、广州、长沙大学生偶像与榜样选择之比较调查》,《青年研究》,2000年第4期。
    34.雷开春、孙洪彬:《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
    35.田子渝:《青年恽代英的思想演绎及其特点》,《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6.田子渝:《李汉俊的“民党”、“革命党”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答复叶累先生》,《上海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7.方维保:《成长:从家族英雄到阶级战士——1940-1960年代的红色罗曼司》,《文学前沿》,2001年第1期。
    38.万俊人:《世纪回眸:“道德中国”的道德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9.张彤:《浅谈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报道》,《开封大学学报》,2001年4期。
    40.李欣复:《偶像崇拜的多维度解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1.胡家曙:《实施榜样教育法的承递性》,《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12期。
    42.曾凡、李玉臣:《中国文化英雄导论》,《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3.马向来:《西欧社会建构论:理解科学社会性的新视角》,《文史哲》,2002年第2期。
    44.明庆华、程斯辉:《论榜样示范与教师成长》,《教育科学》,2002年第6期。
    45.戴锐:《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46.龚惠:《195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工会博览》,2002年第24期。
    47.张博颖:《九十年代“雷锋精神”研究一瞥——本刊发表“雷锋精神”研究文章的情况回顾》,《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3期。
    48.段治乾:《制度及其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9.林信华:《“英雄不再”的社会学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0.苗海燕:《新时代的英模》,《时事(时事报告高中版)》,2004年第1期。
    51.王晓燕:((青少年心中的榜样一江苏省扬州市青少年榜样崇拜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2004年第1期。
    52.白明亮、姚敏:《幽暗意识与榜样教育一一种道德教育的反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3.田子渝:《青年毛泽东与德国近代哲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4.罗成琰:《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55.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2期。
    56.俞吾金:《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7.熊春文:《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8.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59.《英模风采》,《江淮文史》,2004年第4期。
    60.黎萌:《论“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叙事模式》,《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
    61.凌燕:《英雄·人·偶像》,《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
    62.吴元清、高玲:《试析影视青年形象的潜变》,《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
    63.岳晓东:《论偶像一榜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
    64.李良明:《论井冈山精神成长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价值》,《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
    65.李良明:《论陈时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6期。
    66.李良明:《薄一波回忆恽代英》,《党史天地》,2005年第11期。
    67.李良明:《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党史天地》,2005年第07期。
    68.郭艳、陈兴玛:《大跃进中的政治变迁与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9.霞飞:《“劳模领导人”陈永贵与“四人帮”的恩怨》,《党史纵横》,2005年第2期。
    70.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71.戚吟:《十七年电影再反思——简评<毛时代中国电影的历史、神话与记忆1949-1966>》,《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5期。
    72.石川:《(白毛女):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
    73.胡春光、杨宁芳:《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74.刘长海:《学习雷锋回到雷锋——关于“学雷锋”运动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7期。
    75.李宝艳:《从青年偶像的变化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
    76.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77.李良明:《恽代英研究如何深入》,《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02期。
    78.郑慧该:《儿童文学中榜样形象的塑造》,《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79.李会松、葛春:《道德教育榜样观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80.何芳:《当代青少年道德榜样的缺失及重塑支点》,《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81.何祖健:《论新时期英模电影的演进》,《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
    82.康咏冬、杨林霞:《大众传媒的社会学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83.周学雍:《回想当年的农业劳模火会》,《江淮文史》,2006年第3期。
    84.段建军、尹小玲:《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85.李茂:《新时代偶像变迁:“呕像”颠覆偶像》,《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86.彭怀祖:《论榜样人格的现代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87.张义祯、邱幼云:《从榜样到偶像:关于青年榜样教育的讨论一青年榜样的历史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88.王书、贾安东:《“偶像—榜样”教育的德性心理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89.黄海:《反思我们的青年榜样教育—兼论榜样的人性反思与理性批判》,《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90.万美容:《优选与创设:榜样教育创新的方法论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91.余维武:《价值多元社会榜样教育的新途径》,《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0期。
    92.陈卓:《当今中国榜样教育之尴尬一后现代主义的解读》,《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93.陈卓:《当今中国榜样教育之尴尬一后现代主义的解读》,《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94.韩国海:《榜样示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95.廖小平:《论道德榜样一对现代社会道德榜样的检视》,《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96.宋光瑛:《银幕中心的他者:“革命样板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97.王小明:《榜样示范法的心理学研究》,《浙江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
    98.王海明:《论道德榜样》,《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99.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一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100.行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1.王建华:《共和国的英模——掏粪工人时传祥》,《山东档案》,2007年第6期。
    102.李朝祥:《民众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背离与整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103.杨春时:《从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理想主义》,《粤海风》,2008年第2期。
    104.刘艳萍:《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05.王丽红:《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榜样教育》,《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3期。
    106.袁为:《建国以来政治形象人物的塑造与传播——以雷锋为例的考察》,《黑河学刊》,2008年第3期。
    107.陈阳:《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于嬗变——人民日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2003)》,《国
    108.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109.胡牧:《“十七年”电影英雄叙事的性别话语》,《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10.胡牧:《叙事的乐观与乐观的叙事|——“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美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
    111.田力为:《扁平化管理——毛时代先进劳模制度内涵》,《绿叶》,2009年第2期。
    112.徐勇:《性别政治与民族国家——性别视角的大众文化研究》,《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
    113.曾文友:《毛泽东与王国藩领导的“穷棒子社”间的不解之缘》,《党史博采》,2009年第4期。
    114.胡牧:《从成长到胜利——“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美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名作欣赏》,2009年第5期。
    115.张富文:《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爱国公约运动初探》,《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16.陈为人:《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经历》,《中国作家》,2009年第6期。
    117.但继恩等:《湖北省高校火学生英雄模范典型研究报告》,《理论与实践》,2009年7月,总319期。
    118.李良明:《论恽代英对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历史贡献》,《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04期。
    119.王鹏程、李良明:《论恽代英的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第04期。
    120.李良明:《论红安精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121.孟红:《邢燕子是怎样成为全国劳模的》,《文史月刊》,2010年第2期。
    122.王明生:《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学海》,2010年第5期。
    123.杨忠虎:《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述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5期。
    124.刘传本:《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意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5.董明来:《符号与在场性: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分歧》,《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1期。
    126.岳谦厚:《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安徽史学》,2011年第1期。
    127.王彩霞:《延安时期“英雄”角色的置换——陕甘宁边区的文艺与劳模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8.韩福东:《失踪的延安劳模》,《视野》,2011年第3期。
    129.姚加炎:《英模题材广播剧的非虚构创作要素》,《视听界》,2011年第4期。
    130.沙丹:《国家制造:英模题材作品的新趋势》,《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
    131.田子渝:《李汉俊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杰出贡献》,《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
    132.田子渝:《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杰出贡献》,《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33.岳谦厚:《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
    134.陈国星:《英模电影的心灵叙事——陈国星访谈》,《电影艺术》,2011年第5期。
    135.刘一添:《英模电影之困:从“包场”到市场的路还有多远》,《当代劳模》,2011年第9期。
    136.潘守勇:《英模宣传学习断想》,《军营文化天地》,2011年第9期。
    137.边万珍:《一个厂出了三位全国劳模》,《山西老年》,2011年第10期。
    138.《从<感动中国>看英模人物报道模式的变迁》,《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11期。
    139.王蕾:《从“女劳模”到“女明星”——从《中国妇女》60年封面人物看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下媒体女性形象变迁及国家话语转变》,《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
    140.李俊:《劳模精神凝铸时代价值——记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产生的劳模》,《世纪桥》,2011年第2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